黄图盛中学2007届高三期初摸底考试
地 理
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第一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等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把第二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中。)
读图回答1-2题。
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创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cm。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球仪比例尺为: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4.在这个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情况,则晨昏线到太阳直射点的球面距离为:
A.20cm B.40cm C. 10~20cm D.20~40cm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球面上甲、乙两地,它们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10°,则汽车从甲地开到乙地的最近距离为1110km。
B、某地的地理坐标为40°S,165°E,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甲地的地理坐标为35°S,110°E,乙地的地理坐标为55°N,72°W,则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某人从北纬5°的地方依次向北、向东、向南、向西各走10个经纬度,则此人到达地位于原地的正东方向。
读右图,完成第6-7题
6.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A.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山河相间
7.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属于:
A.沉积盆地 B.褶皱山地
C.冲积平原 D.块状山地
8、读右面的等高线图判断:
A、右图的比例尺为1/10000,若该图放大到
原来的4倍,则新地图的比例尺为1/2500
B、A处为山脊
C、CD间的坡度比EF间要大
D、若此图为北半球,由于B处比E处偏南,
故B处的温度比E处要高。
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地和丙地
10.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11.我国主要淡水湖轮廓与其名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洪泽湖——
12.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分属于:
A.东五区至西九区 B.东五区至东九区
C.东一区至东九区 D.东西区至东十区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3.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
图1中O为极点,ON为零时,
为60°,阴影区比
非阴影区早一天。回答14-15题:
14.经线ON的经度为:
A.120°W B.60°E
C.60°W D.120°E
15.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6.与江西省相邻的省(区)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是:
A.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安徽
B.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C.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
D.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
17.下列四幅图是我国雨带的位置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夏季7、8月降水范围的图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a>b>c),并且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该地形区,回
答18-19题。
18.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坡山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①坡比③坡年降水量大
C.②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
D.③坡适合种植马尾松
19.对该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形区北邻我国著名的大地堑B.该地形区南邻长江最大支流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分界线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0题。
20.能正确反映上图中沿a-b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二、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答少答均不得分)
21.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2.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23.下列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中,位于黄河中游河段上的是:
A.龙羊峡水电站 B.青铜峡水电站
C.三门峡水利枢纽 D.小浪底水利枢纽
24.影响我国的两种灾害性天气是:
A.梅雨 B.寒潮 C.台风 D.降雨
25.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早 B.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北涝南旱
C.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 D.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早
26.关于我国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 B、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都不明显D、位于阴山以北、横断山地以西
27.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流向国外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B、我国的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向国外 D、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流向中亚
28.有关我国疆域与邻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东面隔东海与韩国相望 B、东南面隔南海与菲律宾等国相望
C、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有黑龙江、乌苏里江 D、我国与东南亚邻国的界山是横断山脉
29、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增多 B、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C、北方纬度虽较高但白昼较长,获得光热相对增多 D、受台湾暖流影响
30、我国青藏地区:
A、农牧业以河谷农业及高寒牧业为特征
B、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
C、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蕴藏丰富
D、毛纺织、棉纺织工业发达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31.根据下图经纬网所示,回答问题:(8分)
(1)A、B、C三点位于______半球(东、西),
D点位于_______半球(南、北)。(2分)
(2)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C点在D点
的______方。(2分)
(3)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均位于________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______(月、日、时)。(4分)
3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每空1分,共6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每空2分,共4分)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 (数字式)。(2分)
(4)小河流向______方。(2分)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水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4分)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先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为什么?(4分)
。
33.下面为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排列次序已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四城市相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字母:广州_______武汉_______北京_______哈尔滨_______(每空2分,共8分)
(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试分析形成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4分)
(3)四城市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两城市是_______和_______,试分析两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共同原因。(5分)
(4)四城市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有什么共同特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3分)
34.读图后,分析回答(6分)
①按湖水性质划分,A湖是________湖,
B湖是________湖;
②按内外流湖来划分,
A湖是________湖,B湖是________湖;
③判断的依据是,A湖______,B湖______。
35、读图填充(11分)
(1)根据图中的数码代表的山脉,填写其名称:(每空1分,共11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 ⑾_________
36.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13分)
城市
月份
气候指标
甲
乙
1月
7月
1月
7月
气温
19.4
22.7
降水量(mm)
3.6
90.8
4.3
176.5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4分)
(2)相关资料表明 ,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4分)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2分)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3分)
黄图盛中学2007届高三期初摸底考试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只有一项答案符合题意,全对者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两个答案符合题意,多答少答者均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二、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31.
(1) 、 。
(2) 、 。
(3) 和 ; 、 。
32、
(1)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2) 、 。
(3) 。
(4) ,
。
33、(1) 、 、 、 。
(2) ,
。
(3) ,
。
(4)
。
34、(1) 、 。
(2) 、 。
(3) 、 。
35、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
36、(1)
。
(2)
。
(3)
。
(4)
。
黄图盛中学2007届高三期初摸底考试
地 理
一、选择题:(1--20为单项选择题,21—30是双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A
D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A
A
A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D
BC
CD
BC
CD
BC
BC
BC
AC
A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二、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31.(1)西 北 (2)正北 东南 (3)A C 西11 7 1 9
32.(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峰 鞍部 (2)11 4.6 (3)1:100000
(4)东 AC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5)乙 乙处等高线较甲处稀疏,坡度比甲处更平缓。
33.(1)DH CG BF AE (2)哈尔滨 ①冬季,纬度高,白昼短,太阳辐射量小,又紧临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 ②夏季,虽然纬度较高,但白昼较长,气温较高 (3)北京 哈尔滨 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在7、8月,锋面雨带北移至此;冬季受从高纬度大陆吹来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 (4)冬季少雨,夏季多雨。从降水总量来看,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广州的降水量有两个多雨期,5、6月份的锋面雨和8、9月的台风雨;武汉6月份多雨(梅雨);北京、哈尔滨7、8月份多雨(锋面雨)。
34、①咸水湖 淡水湖 ②内流湖 外流湖
③该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该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5、①大兴安岭 ②太行山 ③巫山 ④武夷山 ⑤长白山 ⑥阿尔泰山 ⑦天山 ⑧祁连山 ⑨昆仑山 ⑩秦岭 ⑾横断山脉
36、(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年较差大,约,年降水量少,约,乙城市年较差小,约,年降水量大,约。(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3)大兴安岭。(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