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05-04 19: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淳安中学2005届高考全真模拟文科综合试卷
命题:方玉全 严小莲 洪伟民 徐延梅 郑锡坤 童 飚
审核:戴衍平 叶成友 钟志华 洪伟民 诸葛宏 郑锡坤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卷1至5页,第二卷6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 共14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材料中的“太平洋标准时间”指的是
A.太平洋中部的地方时 B.西五区的区时
C.120oW的地方时 D.美国东部共同使用的时间
2、下列四幅图中与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8日15时的情况相吻合的是
右图是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3—5题。
3.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4.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C.P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A、淮河进入汛期 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C.南京昼短夜长 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
读下列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比较表,完成6—8题:
6.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斯里兰卡 D.印度尼西亚
国家
中国
印度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人口数量(人)
13亿
10亿
1840万
1.99亿
茶园面积(万公顷)
113
51
19
16
茶叶产量(万吨)
75
83
31
17
茶叶出口量(万吨)
25
20
29
10
7.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采茶期长 B.机械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耕地土壤肥沃
8.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将茶叶和茶文化由中国带到欧洲,这一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中的
A.刺激扩散 B.等级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
读某地等高线图(图4)。回答9—11题。
9.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A.红壤 B.黑土
C.紫色土 D.黄壤
10.图示区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地震 B.洪涝、泥石流
C.台风、滑坡 D.寒潮、风暴潮
11.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 B.水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秦汉以来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此后虽也出现过长期分裂局面,但统一成为
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回答12—15题。
12.在春秋战国、南北朝及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但也孕育着统一因素,包括 ①人民渴望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安定 ③生产力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条件④统一的趋势与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各项,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有关的是 ①汉初休养生息 ②解决王国问题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实行独尊儒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下列地区在历史上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新疆 ②西藏 ③广东 ④黑龙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15.下列元朝的行省中,原来主要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是
①湖广行省 ②辽阳行省 ③甘肃行省 ④云南行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社会思想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回答16—17题。
1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客观评价 B.平反了冤假错案
C.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17.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启蒙运动思想对人类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内容的共同
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要求自由平等 ②提出新的政治蓝图③推崇人的理性④要求政治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建国以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记取。回答18—20题。
18.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结束十多年物价连续暴涨局面的措施是
A.粮食、棉花等商品的统购统销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计划 D.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19.1966—1976年我国的主要建设成就有 ①成昆铁路建成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④宝成铁路建成 ⑤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20.从建国以后,我国经济的建设中得出的有益启示包括 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②制定经济政策不能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③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④合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04年是中法文化年,该活动总结的法国文化主题是“浪漫、创新而又以人为本”。据此回答21—23题:?
21.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个性解放的杰出代表是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伏尔泰 D.拉伯雷?
22.下列对拿破仑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②从法律上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③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中法文化年法方总协调人阿兰·隆柏说,法国文化年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和革新”、“浪漫与创新”。而中国也不乏创新的历史人物,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典型,中共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活动体现在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③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我国9年来首次提高存贷款利率。据此回答第24--25题。
24、央行利用利率杠杆调控宏观经济,表明央行在履行:
A.经济职能 B.文化职能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政治领导
25、加息对人民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从国内来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和储户很高兴;众多贷款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却很苦恼。从哲学上说,这主要是因为: ①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 ②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是—致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某网站推出“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你关注什么?”为题的网上调查,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在20万名网友投票选出最受关注的十大问题中,居第一位的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据此回答26---27题:
26、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A.克服权大于法的现象 B.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杜绝利用手中权力搞腐败的现象 D.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7、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新华社于2005年2月24日全文播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回答28---29题。
28、《若干意见》提出,国家将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这意味着
A.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将畅通无阻 B.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困难得以消除
C.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 D.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
29、《若干意见》的出台,已经并将继续对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表明
A.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经济规律 B.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回答30—31题。
30、据有关资料和专家分析,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很高,如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基本上受制于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惟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样才能:①赢得发展的主动权②享有国际竞争的平等地位③淘汰别人的技术和产品④增强核心竞争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1、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根本之策是
A.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B.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每个人在和谐社会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回答32--33题。
32、在央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节目的21位聋哑舞蹈演员,创造了一个让人为之震撼、庄严纯净的意境。主创人员把舞蹈的主题定位于“爱”与“善”: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这一主题诠释了
A.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B.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C.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条件
33、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三处提到有关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同期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也有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上述三份报告共同体现了
A.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中央国家机关的政治领导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D.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34、2005年1月,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1号文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A.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B.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
C.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D.是当今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35、2004年9月23日,国家审计署首批公布了11个部门单位和4个地方政府的整改工作情况。据初步统计,3个月内有600多人被追究了责任,其中严重者触犯了国家刑律被移交司法机关,轻者也为此丢了饭碗。上述材料表明: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公民权利和义务相—致的原则
C.审计署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36
37
38
39
Ⅱ卷总分
得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160分。
36.读下图,回答问题。(36分)
(1)试比较图中A、B两地区的地貌特征,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10分)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试分析其差异
的原因。(5分)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三种生产模式(如
下图),试分析影响这三种生产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9分)
(4)图中A、B两地所在半岛农业生产上有何相同点?试分析其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12分)

37.(3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76年首次提出了世界上存在六大城市群的观点,在世界城市研究学界发生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在他题为《世界上的城市群体系》的论文中,让学术界颇感惊讶的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赫然在列,为第六城市群。戈特曼所谓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长江三角洲。这一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沿长江地区及环杭州湾地区的15+1(台州)个城市构成。
唐宋以来,长江下游就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今天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经济增长极,是国际国内企业投资的热土。他们正在加紧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冲刺的步伐,真正把长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位置示意图”
(1)明朝中后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等镇居民“尽逐丝绸之利”、“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松江地区男女均以棉织为业等现象;综合这些经济现象,分析其特点,进而说明它的影响。(10分)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试以上海19世纪中晚期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人民在经济领域所进行的探索。(8分)
(3)1985年中央正式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等地区辟为经济开放地区;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开放区。 请问这种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门户”有什么本质区别?今天的开放对这一地区有何影响?(14分)
38、(32分)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材料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试分析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经济学道理。(10分)
材料二: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胡锦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从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使我们的党与人民群众共命运.(10分)
材料三:共产党员实实在在地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去努力,才能切实保持先进性。(《人民日报》2005年01月08日)
(3)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党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12分)
39.(60分)工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中国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由慢到快过程。
材料一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历程受国情变迁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特点的形象概括。请分别指出“先天不足”的根本原因和“后天畸形”的主要表现。(8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发展,旧中国没有把握住机遇。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后,新中国是怎样抓住机遇来发展民族工业的?(6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显示出很强的制造能力,生产的工业产品更加丰富。
(3)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汽车。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中国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第一辆国产 牌汽车。(6分)
读图5和图6“中国汽车工业分布图”,分析回答:
(4)图5,一是反映了汽车排放物增多会引发与加重 ,二是美国福特汽车零件在多国生产,说明了经济 。(6分)


图6
图5
(5)读图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8分)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福特汽车零件生产国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特点。(6分)
材料三、在经济发展史上,几乎所有完成现代化的国家,都把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群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术创新,目前已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现状是“制造大国”而并非“制造强国”。大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变得迫在眉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应如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10分)
材料四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8)有人说,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倡导节约,就是限制消费,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请分析此观点。(10分)
淳安中学2005届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A
C
C
A
D
C
B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D
D
C
B
C
D
D
B
A
A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D
C
B
A
B
C
C
B
D
二、本卷共4小题,共160分。
36.读下图,回答问题。(36分)
(1)特征:A地为高原,地势平坦;B地为高大的山脉(山河相间),地表崎岖。(4分)
成因:A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长期经受外力的侵蚀而形成地势平坦的高原。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碰撞地带),地壳活动剧烈,岩层受挤压而形成高大的山脉(6分)
(2)该地盛行西南季风,(1分)M城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2分)而N城位于背风坡。所以M城的降水多于N城(2分)
(3)影响模式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3分)影响模式二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3分)影响模式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3分)
(4) 两地都属于水稻种植业。(2分)
区位条件:①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②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③历史悠久,水稻栽培经验丰富;④人口多,精耕细作;⑤接近消费市(每点2分)
37.(32分)
(1)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地区性分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分)影响: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4分)
(2)洋务派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企业以“分洋商之利”;(4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发昌机器厂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等沿海地区兴起。(4分)
(3)对外开放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旨在发展本国经济;而旧中国的“开放”是被迫的,是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上,损害本国利益的。(10分)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有利于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4分)
38、(32分)
(1)①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2分)。②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加快发展(4分)。③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4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分)。只有使我们的党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党的先进性(4分)。
(3)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分)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分)第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4分)第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3分)(考生如果从党的先进性教育等时政方面来回答,可酌情给分)。
39.(60分)
(1)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决定的。(2分)主要表现:轻重工业比例不平衡;与外国资本相比民族工业势力弱小;与封建自然经济相比民族工业处于劣势。(6分)
(2)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基础;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工业技术,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6分)
(3)卡尔?本茨 长春 解放(6分)
(4)(6分)大气污染(3分) 全球化(3分)
(5)(8分)多数分布在季风区内,沿河近海的平原地区(4分) 多数分布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人口、城市密集地区(4分)
(6)(6分)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白种人为主的发达国家)(3分)多分布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北温带为主的大西洋与太平洋沿岸国家)(3分)
(7)①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指导实践。(3分)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分)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大胆进行改革,不断推动科技进步。(4分)
(8)此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分)②节约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提倡节约并不反对消费,反对的是浪费。(2分)③我国可再生能源少,能源供求矛盾突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2分)④把节约能源放在优先位置,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可持续发展。(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