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同步测试)5.4.2细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首先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 )
A.弗莱明 B.林奈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2.“巴氏消毒法”是( )发明的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弗莱明 D.伊万诺夫斯基
3.细菌细胞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的( )
A.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B.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C.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集中区 D. 细胞膜 细胞核
4.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少量细菌形成大量菌群,导致表现出病症,这过程是通过( )
A. 孢子生殖 B. 细胞生长 C. 芽孢增多 D. 分裂生殖
5.按形态分类,细菌分为(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单细胞菌,多细胞菌 C.霉菌,真菌,螺旋菌 D.螺旋菌,杆菌
6.下列哪一项不是与细菌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 )
A. 个体小,容易被各种媒介传播 B. 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
C.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D. 形态多样,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之分
7.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芽孢是一种休眠体 B. 芽孢能抵抗不良的环境
C. 芽孢是一种生殖细胞 D. 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
8.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应该是( )
A. 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的有机物来生活 D. 细菌只能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来生活
9.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如果1个细菌连续经过5次分裂,则可形成细菌个数是( )
A. 16 B. 32 C. 24 D. 62
10.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来源于( )
A. 自然产生 B. 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 C. 病毒发生变异 D. 新陈代谢
11.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
A. 荚膜 B. 芽孢 C. 鞭毛 D. 细胞膜
1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经典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探究的主要问题是( )
A. 氧气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B. 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的来源
C. 肉汤保存时间与肉汤保鲜的关系
D. 保存肉汤的容器形状与保鲜的关系
13.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生活不需要能量 B.靠分裂生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适应环境能力很弱 D.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没有线粒体
14.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① B.①④ C.④ D.④⑤
15.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实验.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A. 2组,温度,消毒棉球 B. 2组,温度,空气
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 2组,温度,细菌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oC
5oC
25o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与真菌、动物、植物的细胞相比,细菌没有 ,属于 生物.(2)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 ;生殖方式是 .(3)D是 ,是该细菌的最外层结构。B是 ,它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其作用是 。
(4)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抵抗能力.
17.图一为某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该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繁殖速度。( [ ]内填字母 )
(1)从形态上看,图中的细菌属于 菌。
(2)[ ]是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 生物。
(3)[ ]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4)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细菌的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在T0和T1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温度在T1时,细菌繁殖速度 。
温度在T1和T2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5)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图中的 ,这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课堂同步测试)5.4.2细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D
C
C
B
B
B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DNA集中区域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2)叶绿体 ;异养 ;分裂生殖.(3)荚膜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4)芽孢
17.(1)杆菌 (2)F ;原核 (3)E;细胞膜
(4)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最快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减慢
(5)T0;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课堂同步测试)5.4.2细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D
C
C
B
B
B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DNA集中区域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2)叶绿体 ;异养 ;分裂生殖.(3)荚膜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4)芽孢
17.(1)杆菌 (2)F ;原核 (3)E;细胞膜
(4)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最快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减慢
(5)T0;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课堂同步测试)5.4.2细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D
C
C
B
B
B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DNA集中区域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 (2)叶绿体 ;异养 ;分裂生殖.(3)荚膜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4)芽孢
17.(1)杆菌 (2)F ;原核 (3)E;细胞膜
(4)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最快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减慢
(5)T0;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课堂同步测试)5.4.2细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D
C
C
B
B
B
B
B
C
D
1.首先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 C )
A.弗莱明 B.林奈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2.“巴氏消毒法”是( A )发明的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弗莱明 D.伊万诺夫斯基
3.细菌细胞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的( C )
A.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B.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C.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集中区 D. 细胞膜 细胞核
4.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少量细菌形成大量菌群,导致表现出病症,这过程是通过( D )
A. 孢子生殖 B. 细胞生长 C. 芽孢增多 D. 分裂生殖
5.按形态分类,细菌分为( A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单细胞菌,多细胞菌 C.霉菌,真菌,螺旋菌 D.螺旋菌,杆菌
6.下列哪一项不是与细菌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 D )
A. 个体小,容易被各种媒介传播 B. 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
C.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D. 形态多样,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之分
7.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芽孢是一种休眠体 B. 芽孢能抵抗不良的环境
C. 芽孢是一种生殖细胞 D. 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
8.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应该是( C )
A. 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的有机物来生活 D. 细菌只能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来生活
9.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如果1个细菌连续经过5次分裂,则可形成细菌个数是( B )
A. 16 B. 32 C. 24 D. 62
10.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来源于( B )
A. 自然产生 B. 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 C. 病毒发生变异 D. 新陈代谢
11.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B )
A. 荚膜 B. 芽孢 C. 鞭毛 D. 细胞膜
1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经典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探究的主要问题是( B )
A. 氧气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B. 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的来源
C. 肉汤保存时间与肉汤保鲜的关系
D. 保存肉汤的容器形状与保鲜的关系
13.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生活不需要能量 B.靠分裂生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适应环境能力很弱 D.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没有线粒体
14.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C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① B.①④ C.④ D.④⑤
15.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实验.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D )
A. 2组,温度,消毒棉球 B. 2组,温度,空气
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 2组,温度,细菌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oC
5oC
25o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 DNA集中区域__,与真菌、动物、植物的细胞相比,细菌没有_成形的细胞核__,属于__原核_生物.(2)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叶绿体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 异养 ;生殖方式是_分裂生殖__.(3)D是_荚膜__,是该细菌的最外层结构。B是__细胞膜_,它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其作用是__控制物质进出_。
(4)__芽孢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抵抗能力.
17.图一为某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该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繁殖速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字母 )
(1)从形态上看,图中的细菌属于 杆菌 菌。
(2)[ F ]是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 原核 生物。
(3)[ E ] 细胞膜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4)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细菌的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在T0和T1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
温度在T1时,细菌繁殖速度 最快 。
温度在T1和T2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减慢 。
(5)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图中的 T0 ,这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
(课堂同步测试)5.4.2细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A
D
C
C
B
B
B
B
B
C
D
1.首先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 C )
A.弗莱明 B.林奈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A错误;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B错误;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C正确;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D错误。
考点:生物学史。
2.“巴氏消毒法”是( A )发明的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弗莱明 D.伊万诺夫斯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考点:生物学史。
3.细菌细胞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的( C )
A.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B.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C.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集中区 D. 细胞膜 细胞核
【答案】C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
4.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少量细菌形成大量菌群,导致表现出病症,这过程是通过( D )
A. 孢子生殖 B. 细胞生长 C. 芽孢增多 D. 分裂生殖
【答案】D
【解析】肺炎球菌属于细菌,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少量的细菌形成大量的菌群是通过细菌的分裂生殖。
5.按形态分类,细菌分为( A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单细胞菌,多细胞菌 C.霉菌,真菌,螺旋菌 D.螺旋菌,杆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6.下列哪一项不是与细菌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 D )
A. 个体小,容易被各种媒介传播 B. 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
C.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D. 形态多样,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之分
【答案】D
【解析】小而轻细菌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大量繁殖细菌,A错误;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不进行有性生殖,B错误;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C错误;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之分.与广泛分布无关,D正确。
7.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芽孢是一种休眠体 B. 芽孢能抵抗不良的环境
C. 芽孢是一种生殖细胞 D. 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
【答案】C
【解析】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萌发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用来繁殖后代的生殖细胞。
8.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应该是( C )
A. 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的有机物来生活 D. 细菌只能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来生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的叫腐生生活,细菌能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故A说法错误;
根瘤菌是生活在植物根内部的一类固氮微生物,能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氮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但不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B错误;
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来生活,不能吸收体表的有机物,故C说法正确;
细菌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为腐生,即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故D错误;
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
考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9.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如果1个细菌连续经过5次分裂,则可形成细菌个数是( B )
A. 16 B. 32 C. 24 D. 62
【答案】B
【解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一个细胞5次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5═32(个)。故选B。
10.自然环境中的细菌来源于( B )
A. 自然产生 B. 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 C. 病毒发生变异 D. 新陈代谢
【答案】B
【解析】如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可见B正确。
11.在医疗器械灭菌的过程中,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哪一结构,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B )
A. 荚膜 B. 芽孢 C. 鞭毛 D. 细胞膜
【答案】B
【解析】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芽孢,芽孢具有极强抵抗能力,所以医院的手术器械在使用前,都要进行高温消毒,目的是为了杀灭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只有彻底破坏细菌的芽孢结构,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B符合题意。
1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经典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探究的主要问题是( B )
A. 氧气对肉汤保鲜的影响
B. 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的来源
C. 肉汤保存时间与肉汤保鲜的关系
D. 保存肉汤的容器形状与保鲜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图中鹅颈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细菌等微生物不能进入,因此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无细菌繁殖。打断瓶颈,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可以直接落入瓶内,因此一天后肉汤变浑浊,细菌大量繁殖。所以该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有无微生物。因此该实验探究的主要问题是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的来源。
点睛: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3.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生活不需要能量 B.靠分裂生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适应环境能力很弱 D.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没有线粒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菌属于生物,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生活需要能量,A错误;细菌靠分裂生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一般不到30分钟就分裂一次,B正确;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布范围较广,生活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能形成芽孢,C错误;细菌属于生物,体内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生活需要能量,D错误。
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14.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C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① B.①④ C.④ D.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洋葱表皮细胞是虽然是植物细胞,但叶绿体只有在绿色植物的绿色部位才有,因此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真正(成形)的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15.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实验.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D )
A. 2组,温度,消毒棉球 B. 2组,温度,空气
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 2组,温度,细菌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oC
5oC
25oC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可见D正确。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 DNA集中区域__,与真菌、动物、植物的细胞相比,细菌没有_成形的细胞核__,属于__原核_生物.(2)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叶绿体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 异养 ;生殖方式是_分裂生殖__.(3)D是_荚膜__,是该细菌的最外层结构。B是__细胞膜_,它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其作用是__控制物质进出_。
(4)__芽孢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抵抗能力.
【答案】(1)DNA集中区域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2)叶绿体 ;异养 ;分裂生殖.(3)荚膜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4)芽孢
考点: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
根据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进行分析识图解答.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A--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据此解答:
解答:
(1)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是一个细胞,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有A---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3)D是荚膜,有保护作用.B是细胞膜,气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4)当细胞壁增厚的时候,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17.图一为某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该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繁殖速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字母 )
(1)从形态上看,图中的细菌属于 杆菌 菌。
(2)[ F ]是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 原核 生物。
(3)[ E ] 细胞膜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4)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细菌的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在T0和T1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
温度在T1时,细菌繁殖速度 最快 。
温度在T1和T2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减慢 。
(5)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图中的 T0 ,这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
【答案】(1)杆菌
(2)F ;原核
(3)E;细胞膜
(4)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最快 ;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减慢
(5)T0;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
【解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A鞭毛、B是细胞质、C是英膜、D是细胞壁、E是细胞膜、F是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1)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从形态上看,图中的细菌属于杆菌。
(2)F是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E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4)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细菌的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在T0和T1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分裂速度加快;温度在T1时,细菌繁殖速度最快;温度在T1和T2之间细菌繁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分裂速度减慢。
(5)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图中的T0,这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