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8.古诗两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集体备课)8.古诗两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2 09: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二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8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3.从朗读《登鹳雀楼》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4.通过学习《登鹳雀楼》,对诗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5.理解诗句,想象《望庐山瀑布》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2.从朗读《登鹳雀楼》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登鹳雀楼》,对诗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2.理解诗句,想象《望庐山瀑布》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一、激趣导入1.出示鹳雀楼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 2.相关链接: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3.猜一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4.走近作者: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检查识字情况:放气球; 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黄:上部宽,中部窄。第二横长;中部上宽下窄。层:撇舒展,“云”第一横在横中线上。四、指导朗读1.听音频。2.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朗读节奏来读。五、品读释疑1.理解疑难词语的含义:白日:傍晚的太阳。依:靠着。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入海流:指黄河最终流入大海。欲:想要。 穷:尽。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2.理解诗意: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3.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串珠问题1)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4.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串珠问题2)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六、本课小结1.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2.小结: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做生活的强者!七、结构图示出示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理解诗意,巩固读记。八、拓展延伸1.读一读:《题西林壁》(苏轼)2.国学诵读:《凉州词》(王之涣) 复备栏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二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第二课时《望庐山瀑布》一、激趣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登鹳雀楼》,知道了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做生活的强者。那么今天我们要学另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呢?2.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将进酒》等。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检查识字情况:放气球; 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照:上部左右宜紧凑,不宜写的过大,下部四点排列均匀。炉:“火” 右边的撇略偏上,捺变点。川:第一笔撇舒展,中间的竖宜短在竖中线上。 四、指导朗读1.听音频。2.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朗读节奏来读。五、品读释疑1.理解疑难词语的含义:紫烟: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挂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川:河流。 遥看:从远处看。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2.理解诗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串珠问题1) 描写了壮观的庐山瀑布。 4.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串珠问题2)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气势。5.练一练:巩固词义理解。六、本课小结《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七、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理解诗意,巩固读记。八、拓展延伸读一读:《望天门山》李白九、作业布置1.把这两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的话和同学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