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使用
1、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上”,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
2.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
A、物镜4×、 目镜5× B、物镜10×、目镜5×
C、物镜1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0×
3. 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4.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6、用四组不同倍率的显微镜观察,在相同视野位置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 ( )
A、 10×5 B、 10×10 C、15×5 D、15×10
7、“pqbd”在显微镜底下为 ( )
A、 pbdq B、pbqb C、 pqbd D、bpqd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洋葱表皮中肯定观察不到的是( A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的顺序是 ( )
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洋葱表皮上 ②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
③把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④用镊子从洋葱鳞片上撕下一小块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10.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操作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两者滴的液体分别是( )
A.生理盐水、清水 B.清水、生理盐水 C.都是清水 D.都是生理盐水
11.在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制作临时装片往往要滴加红墨水或亚甲基蓝溶液,其作用是( )
A.加上颜色,细胞更好看 B.让细胞变大,看得更清晰
C.加上颜色,避免产生气泡 D.让细胞核和其他部分染上颜色,以便观察
1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
A. B. C. D.
13.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④②①⑤
14.下面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②⑤①
1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6、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7、(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放片 观察
(2)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下向右下方游走,则玻片应该往 移动。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用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用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顺序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③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来回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18.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其他三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没有规范操作,请你给操作不规范的一位同学提出改进建议,使他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你指导的是 同学,建议是:
19.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如图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①②③④⑤表示从小到大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是 (填编号);
(2)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胶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象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象,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填编号)。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象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象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象
20.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观察的两个视野。问该同学把甲图转换到乙图应该做哪些操作?请写出其中的2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____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_______光圈(“大”或“小”)。
细胞分化与分裂生长
1、⑴如右图,图中1表示的过程中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 。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 。
⑵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2.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3.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植物细胞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生长和 密切相关。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 一样多。
(3)[b]过程叫做细胞的 ,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4)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
动植物细胞认识
1.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形体的大小 B.生殖能力的大小
C.细胞是否有分工的现象 D.适应环境的能力
2.下列结构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根、胃、叶肉、肾、心脏 B.血液、小肠、平滑肌、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肾、心脏 D.种子、肾、肌腱、胃、肠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都能产生种子,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
C.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 D.植物体比较高大,生活能力强
4.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
C.松树比较高大 D.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5.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的运动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B.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湍急的溪流中
C.草履虫的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D.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6.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7.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8.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通过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
(4)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9.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消化系统中下列标号器官的名称:[4] ;[7] ;[9] ;[11] ;
(2)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能分泌 ,其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促进 的消化。
(3)人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如[8]、[10]和[4];有的是分布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9]内 和[11]内 。
(4)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 ]。
(5)某人患急性阑尾炎,需开刀切除的部位是[ ]。
10.根据皮肤的结构(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由上皮组织、_________、_________和神经组织四大组织构成。
(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_________内。
(4)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__部位,而其中又含有__________,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5)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__________;
11、如图是番茄的植物体,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番茄果实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 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属于 组织。
(2)图中的3、4、5所示的结构属于 器官。
(3)除果实外,该植物体还有 和 等生殖器官。
(4)番茄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没有 。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
A.根、果实、种子 B.叶、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 D.根、叶、茎
12.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它食料的下方。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冬冬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
(1)黄粉虫在分类上属于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如图是冬冬设计的关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哪种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
A.温度 B.光 C.麦麸 D.风力
(3)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预期实验结果:黄粉虫会趋向于哪一种环境 (填明亮或阴暗)。
(6)判断:黄粉虫是一种良好的饲料,实验完毕后直接杀死即可(填对或错) 。
显微镜使用
1、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上”,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D )
2.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A )
A、物镜4×、 目镜5× B、物镜10×、目镜5×
C、物镜1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0×
3. 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C )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4.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B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6、用四组不同倍率的显微镜观察,在相同视野位置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 ( C )
A、 10×5 B、 10×10 C、15×5 D、15×10
7、“pqbd”在显微镜底下为 ( C )
A、 pbdq B、pbqb C、 pqbd D、bpqd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洋葱表皮中肯定观察不到的是( A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细胞壁
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的顺序是 ( C )
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洋葱表皮上 ②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
③把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④用镊子从洋葱鳞片上撕下一小块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10.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操作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两者滴的液体分别是( B )
A.生理盐水、清水 B.清水、生理盐水 C.都是清水 D.都是生理盐水
11.在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制作临时装片往往要滴加红墨水或亚甲基蓝溶液,其作用是( D )
A.加上颜色,细胞更好看 B.让细胞变大,看得更清晰
C.加上颜色,避免产生气泡 D.让细胞核和其他部分染上颜色,以便观察
1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A )
A. B. C. D.
13.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D )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④②①⑤
14.下面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B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②⑤①
1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D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6、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D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7、(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放片 观察
(2)用显微镜观察时,若一生物在视野下向右下方游走,则玻片应该往 移动。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用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用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顺序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③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来回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答案】(1)安放、对光、调焦 (2)右下 (3)C (4)21534
18.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其他三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没有规范操作,请你给操作不规范的一位同学提出改进建议,使他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你指导的是 同学,建议是:
【答案】乙 ;甲 盖盖玻片时尽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丙 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刮取材料, 丁 材料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应涂抹均匀(甲、丙、丁任选其中一组作答)
19.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如图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①②③④⑤表示从小到大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是 (填编号);
(2)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胶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象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象,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填编号)。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象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象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象
【答案】(1)⑤;(2)C.
20.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观察的两个视野。问该同学把甲图转换到乙图应该做哪些操作?请写出其中的2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装片向左移动(2)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22.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____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________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_______光圈(“大”或“小”)。
【答案】反光镜 B C 右 E 碘液 对光 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bagecdf 细准焦螺旋 凹面 大
【解析】
(1)依据题干中出示的显微镜的结构,可知,A、B、C分别是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可简单的表述为对光、调焦、观察。调节过程中,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如若观察到物象不在视野的中央,要将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如若要观察倍数更大的视野,那么就需要使用到放大倍数更大的物镜;
(2)在制作植物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一般是碘液;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称为对光;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物镜下降过度与玻片标本相撞,造成装片的破损和显微镜的破坏;e视野相对于b、c视野,其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4)“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故结合图示,其程序为bagecdf;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说明对焦没有对好,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对于颜色较深的观察对象,需要更亮的视野,为此可以换用凹面镜或者使用更大的光圈来增加进光量。
细胞分化与分裂生长
1、⑴如右图,图中1表示的过程中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 。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 。
⑵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答案】(1)分裂;增多;生物体的各种结构;(2)甲
2.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1)细胞分裂 遗传物质 (2)细胞分化 (3)系统 (4)消化 吸收
3.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植物细胞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生长和 密切相关。
(2)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 一样多。
(3)[b]过程叫做细胞的 ,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4)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
答案:(1)分裂;(2)染色体;染色体数目;(3)分化;组织;(4)器官;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动植物细胞认识
1.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C )
A.形体的大小 B.生殖能力的大小
C.细胞是否有分工的现象 D.适应环境的能力
2.下列结构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C )
A.根、胃、叶肉、肾、心脏 B.血液、小肠、平滑肌、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肾、心脏 D.种子、肾、肌腱、胃、肠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B )
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都能产生种子,通过种子繁殖下一代
C.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 D.植物体比较高大,生活能力强
4.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D )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
C.松树比较高大 D.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5.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草履虫的运动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B.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湍急的溪流中
C.草履虫的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D.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6.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7.下表描述生物各类群名称、特征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D )
8.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的名称是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通过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
(4)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1)显微镜 (2)草履虫 叶绿体 细胞膜 (3)B (4)C
9.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消化系统中下列标号器官的名称:[4] ;[7] ;[9] ;[11] ;
(2)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能分泌 ,其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促进 的消化。
(3)人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如[8]、[10]和[4];有的是分布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9]内 和[11]内 。
(4)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 ]。
(5)某人患急性阑尾炎,需开刀切除的部位是[ ]。
答案(1)肝脏;大肠;胃;小肠;(2)胆汁;脂肪;(3)胃腺;肠腺;(4)11;(5)6;
10.根据皮肤的结构(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由上皮组织、_________、_________和神经组织四大组织构成。
(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_________内。
(4)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__部位,而其中又含有__________,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5)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__________;
答案:(1)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2)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3)真皮
(4)真皮 神经末梢 (5)立毛肌
11、如图是番茄的植物体,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番茄果实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 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属于 组织。
(2)图中的3、4、5所示的结构属于 器官。
(3)除果实外,该植物体还有 和 等生殖器官。
(4)番茄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没有 。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
A.根、果实、种子 B.叶、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 D.根、叶、茎
答案:(1)保护;营养; (2)营养; (3)花;种子; (4)系统; (5)C;
12.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它食料的下方。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冬冬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
(1)黄粉虫在分类上属于 (填“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
(2)如图是冬冬设计的关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哪种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
A.温度 B.光 C.麦麸 D.风力
(3)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预期实验结果:黄粉虫会趋向于哪一种环境 (填明亮或阴暗)。
(6)判断:黄粉虫是一种良好的饲料,实验完毕后直接杀死即可(填对或错) 。
答案:(1)无脊椎动物(2)B;(3)光照;(4)平均;(5)阴暗;(6)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