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2018·湖南娄底中考)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繁殖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下列对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
C.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生长
B.生物能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繁殖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5.下列各项,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A.在树林中偶然发现一只野兔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分析
C.用录音机录下昆虫的叫声,并加以分析
D.用照相机把水稻发芽、生长、拔节和抽穗的几个过程拍摄记录下来
6.人用手碰触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会立即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7.黄鼬在遇到敌害时,会放出“臭气”,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8.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四幅图描述的生物学现象分别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A. ;?
B. ;?
C. ;?
D. 。?
二、探究创新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2)“红杏出墙”是为了更多地获取阳光,以利于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3)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果实掉落后长出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 。
(4)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C
2.C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植物和动物都能进行呼吸;动物能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可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C 4.B
5.A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并及时做好记录,偶然发现不属于科学观察。
6.C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也有这一特性。当含羞草的叶片受到手的碰触这一刺激时,就会对其作出反应,出现合拢的现象。
7.C
8.答案A.生物能生长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二、探究创新
9.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营养
(3)生长和繁殖
(4)遗传 变异
2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某研究小组在太平山附近发现了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的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调查过程中应选定调查范围 ②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鸟或昆虫可以不作记录 ③为了确定生物种类,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 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 ⑤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3.下面是某生物学习小组设计的“调查本省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对省内所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
B.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C.选取省内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D.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4.环保工作者在制订保护东北虎的行动方案之前,需要先进行广泛的调查。那么进行这个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了解( )
A.东北虎的生存数量 B.东北虎的生存地区
C.东北虎的药用价值 D.东北虎的生活习性
5.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时,可不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
6.某生物研究小组要对初中生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调查前应拟好提纲
B.只调查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7.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几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就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的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
8.柳树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被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
(2)你能告诉大家它们为什么是生物吗? 。(至少答出一点)?
(3)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组,你会如何划分? 。你的归类方法是 。?
二、探究创新
★9.下面是同学们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记录的部分生物名称,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①荷花 ②金鱼藻 ③麻雀 ④蝗虫 ⑤蚂蚁 ⑥金鱼 ⑦菜青虫 ⑧含羞草 ⑨水杉 ⑩刺槐
(1)调查时,首先要有明确的 和 ,并制订合理的 。?
(2)小阳把上面的生物进行了归类,他把①②⑧⑨⑩归为一类,剩余的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方法是 ,而小丽则把①②⑥归为一类,剩余的归为另一类,她的归类方法是 。?
(3)调查时,小明用手碰了一下含羞草的叶子,叶片合拢了。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特征? 。?
(4)王伟同学借助放大镜观察水杉叶和刺槐叶的区别,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叫 。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A 2.C 3.D 4.C
5.A 在调查身边的生物时,要爱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要如实记录,注意安全等。
6.B
7.B 在调查中,应做到不损伤植物和不伤害动物,调查到的生物种类要如实记录,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所以,小梅的做法是正确的。
8.答案(1)柳树、小花、小鱼、蜻蜓
(2)因为它们都能进行呼吸(合理即可)
(3)一组是柳树和小花;另一组是小鱼和蜻蜓 依据形态结构特点
二、探究创新
9.答案(1)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2)依据形态结构特点 依据生活环境
(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观察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