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2 14: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知道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具体地理位置。识读“战国形势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及对应的成语。了解大变革时代/生产工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了解都江堰的建造历/史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 问题引导法,通过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
?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提高。但七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的知识并展现自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重点难点】
重点:
1.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从商鞅变法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 ?西周末年,昏聩的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最终付出了身死国破的沉重代价,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和名称的含义。(学生找出并回答)同学们请注意,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
新授内容
第一幕:战国七雄?
看多媒体出示的图片,自由读教材内容,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在此期间又发生了哪些著名的战役?(学生分析并作答,教师总结。)
长期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种种灾难人们渴望什么?和平
我们来看看各国最需要进行的是什么。
第二幕:商鞅变法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33—34页内容,小组内交流完成: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商鞅变法有何作用?/
/从商鞅变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PPT。
第三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课件出示都江堰示意图和李冰图像。学生自/由读书,了解都江堰的建造历史及其历史意义。谈谈从都江堰的建造中得到的体会。? /
学生自学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练习
1.预习答疑
2.教材习题
课/堂作业
多媒体出示作业: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战国时期的纷争,商鞅变法对历史的推动作用,都江堰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