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时练
(一)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图1含义的是( )
A.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
B.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C.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
D.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 图1
2.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
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创造条件。
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下列有关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耀斑的爆发密切相关。B.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黑子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为10年。
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 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 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
5.关于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为“可见宇宙” B、半径约150亿光年 C、最远约9. 4081012千米 D、总星系
6.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木星和地球 B、木星和天王星 C、金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土星
7.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水星 B、金星 C、太阳 D、月球
8.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
9.下列行星上的一年都比地球上的一年短的是( )
A、火星和水星 B、水星和金星 C、土星和火星 D、海王星和冥王星
10.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 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1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星及其卫星组成的土卫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河外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
C、太阳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河外星系
12.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外
1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植物的生长 B、河流奔腾入海 C、风的形成 D、火山爆发
14.下列天体系统中层次最低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15.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层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黑子——光球 B.耀斑——色球 C.太阳风——日冕 D.黑子——色球
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21点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14°5′E,50°5′N)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失去“行星”地位,列为“矮行星”。结合下图,回答题。
16.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失去“行星”地位,是因为
A.发现太晚,体积比月球还小 B.直径与质量太小,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大
C.体积与密度同小行星相似 D.公转轨道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
答案:
1D 2D 3B 4B 5C 6C 7D 8D 9B 10A 11A 12A 13D 14D 15A 16B
(一)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图二为在某极点上空看到的半球图,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23°26′S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B.7月初公转线速度较快。
C.公转角速度在全球各地相等。 D.公转角速度在一年中无变化。 图二
3.下列四幅图河床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甲河平面示意图中沿EF断面的是( )
(甲河在北半球)
图三
4.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晚
5.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40和16:40.该日可能是在:(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6.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
A.自转速度一定相同 B.昼夜长短一定相同 C.日出时间一定相同 D.地方时一定相同
7.地球自转360°的周期和时间为( )
①、1个恒星日 ②、1个太阳日 ③、23小时56分4秒 ④、24小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地球同步卫星的绕日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黄赤交角的存在
10.我国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容易产生泥沙於积的河岸是:①北岸,②南岸,③低纬方向的河岸,④高纬方向的河岸。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11.读“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西八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
(2)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7.5°W─7.5°E,东十区的经度范围______.西六区的经度范围____。
(3)纽约所在的时区是______,莫斯科所在的时区是______,两地的时差是______小时。
(4)若太平洋标准时间是2时.则北京时间是______。
(5)从北京出发去东京旅行的游客,在达到目的地时.将手表的时针______小时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6)图中各大城市,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
答案:
1C 2A 3B 4B 5A 6D 7C 8A 9A 10C
11、(每空1分 共10分)
1)120°W 165°E 2)142.5°E~157.5°E 97.5°W~82.5°W 3)西五区 东三区 8 4)18时 5)拨快1 小时 6)莫斯科
(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北半球每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 )
A.一直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
2.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正午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C.正午太阳高度就季节变化而言,赤道以北的纬度,每年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D.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每天重合一次 B.在二分日重合 C.在二至日重合 D.不确定
4.6月22日这一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莫斯科 B.悉尼 C.新加坡 D.广州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图五)回答5题
5.A地的时间是( )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3时 图五
6.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北纬200 B.赤道上 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
8.当中国公民在欢度“十·一”国庆节后的一小段时间里:( )
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9.下列几个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元旦 B.“5·1”劳动节 C.“ 6·1”儿童节 D.中国的国庆节
10.北半球夏至日的前后几天里( )
A.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1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
12.夏至日这天,上海、北京、广州和哈尔滨四城市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 B.哈尔滨、上海、北京、广州
C.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D.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13.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值为( )
A.41° B.31° C.71° D.25°
14.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5.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上 B.南北极圈上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温带地区
16.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列问题(12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节气是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 图八
(5)图中C、D二地各是几点钟?昼长分别为几小时?
时间:C_______,D________;昼长:C_________,D_________。
(6)这一天赤道和北纬40°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度?赤道________,北纬40°__________。
1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 (10分)
(1)此图是___月___日前后的光照图。
(2)这时太阳直射在___(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内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3)下列各点的地方时为:A___时,B___时,C___时。
(4)下列各点的昼长为:B___小时,C___小时,D___小时。
18.读右面的光照图(图中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
⑴该日是 月 日,北京时间是 时。
⑵此时,太阳直射的坐标是 ,甲地的太阳高度为 。
⑶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较快、较慢),是北半球的 季节。
⑷丁地的昼长是 时,甲地的昼长是 时。
⑸甲乙丙丁四点中,处于日出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19.画图完成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的示意图。(6分)
在图中绘出:A.赤道 B.晨昏线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E.北极圈 F.南极圈,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标上字母表示。
20.读图十,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在相应的位置表示出黄赤交角的度数;标出太阳直射点,并用字母A表示。
(2)在图 中用画出夜半球。
(3)在图 中用画出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
(4)在图 中用画出南温带。若黄赤交角度数变为30o,则南温带的范围将 (变大/减小)。
(5)此日,图中B、C、D、E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D 2B 3B 4A 5B 6D 7C 8C 9A 10B 11B 12C 13B 14B 15C
16、(12分)(1)23°26′N (2)6 22 夏至 (3)晨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昼长夜短短 (5)2时、10时、12小时、4小时 (6)66°34′ 73°26′
17、(每空1分 共10分)
1)6月22日
2)北回归线(23°26′N)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昼最长夜最短(或昼长夜短)
3)12时 8时 2时
4)12小时 20小时 0小时
18.⑴6 22 4 ⑵120°W,23°26/ 0° ⑶远 较慢 夏 ⑷0 16 ⑸甲 乙
19.
20.共9分
(1)略(晨昏线必须是C、B、E点的连线;黄赤交角画在B点的两侧均可,必须标注
23°26′;太阳直射点必须用A表示)(3分)
(2)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
(3)略(图例正确,范围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1分)
(4)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 减小(1分)
(5)B、C、D、E(1分) C、B、D、E(1分)
(一)第四节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
1.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自东向西 B、从南极上空看自西向东
C、从西向东旋转 D、自东向西旋转
2.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5°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3.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0°S,60°E B.60°S,60°W
C.40°S,40°E D.60°N,60°E
5.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
1C 2C 3B 4A 5B
第三单元 课时练
(三)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是30oN附近的我国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2、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
A.乞力马扎罗马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
3.下列高山中,山地的垂直分异最复杂的是( )
A.天山 B.祁连山 C.乞力马拉罗山 D.长白山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8—30题。
4.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5.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6.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 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
7. 看下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3)请写出②、⑤分别是什么自然带 ②、 ⑤
(4)镇江市丹阳可能在上图的 (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8.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9.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高纬度地区 B.赤道地区划 C.中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
10.读“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填字母,否则不得分)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
答案:
1B 2C 3C 4A 5D 6B
7、(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变化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4)②
8B 9C
10.(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A B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2分)
(三)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3,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002年,全球海域又处在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多发期。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B.“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现象
C.“厄尔尼诺”现象还将继续光临亚太地区,使该地区产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东部发生水灾
3.“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导致秘鲁( )
①洪水泛滥 ②干旱 ③使秘鲁渔业受损 ④使森林火灾多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 )
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
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增
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5.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
6.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7.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与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8.图3-2-3表示“一山之隔两重天”,关于该图原理的正确叙述是( )
A.“一山之隔两重天”的形成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一山之隔两重天”的形成与构造运动无关
C.在山地背风坡形成冷而干的天气
D.暖湿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对流雨
9.关于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黄土土质松散,利于耕作,应该大面积开垦
B.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增加,在下游淤积,易造成水患
C.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后渤海的面积会逐渐缩小
10.关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在信风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是海洋对大气作用的表现
B.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在不停地进行热量交换
C.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D.台风经过海面时,常常使海面变得更低
11.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图3-2-4表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读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水分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发使水变成水蒸气,是水从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进入大气圈的唯一途径
B.高纬度地区或高山、高原地区的降雪形成冰川或冰盖,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C.降水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侵蚀和改造
D.如降水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则不参与下一个水循环
13.有关水分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循环只是在水圈中进行的物质循环
B.水循环跨越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C.水循环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
D.水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其他物质运动与循环的传送带
14.右图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
15.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答案:
1D 2B 3C 4D 5A 6A 7D 8B 9B 10B 11B 12C 13A 14B 15A
(三)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图中表示喀斯特地貌的是( )
A.a B.b C.c D.d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褶皱隆起 B.流水搬运与沉积作用
C.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D.可溶性岩石构成地表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A.流水对岩石圈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C.风力对岩石圈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D.冰川对山体的侵蚀作用
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5.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力大小主要取决于( )
A.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少
B.二氧化碳和碱性物质的数量多少
C.碱性物质的数量多少
D.二氧化氮、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少
6.对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流动性影响最小的是( )
A.大气降水 B.地面坡度
C.太阳辐射 D.岩石裂隙的类型和连通性
7.与桂林山水形成和发育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岩石条件 B.土壤条件 C.气候条件 D.生物条件
8.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属于( )
A.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岩浆岩 B.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
C.岩浆活动形成的沉积岩 D.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9.有关桂林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与气候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和富积 B.漓江谷地自东向西横贯全境
C.流水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强烈 D.地势南高北低
10.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 )
A.地表崎岖、地基稳定性强,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B.地表崎岖、地基不稳定,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C.平地虽小、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D.穷山恶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图3-3-4表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1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2.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
1B 2C 3B 4D 5A 6C 7B 8D 9A 10B 11B 12C
(三)第四节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读等高线图回答1—2题。
单位:cm
1.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 )
A.①地气温肯定较②地高 B.②地为分水岭C.③地降水较①地丰富 D.④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3.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盆地
C.鞍部 D.山谷
读下图,判断4~6题。
4.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5.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
A.59m B.99m C.199m D.259m
6.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LG为剖面线,回答7—8题。
7.不属于LG线穿过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陡崖 D.盆地
8.沿LG线,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
高度不高于
A.500 m B.600 m
C.700 m D.800 m
下图是某地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
A.山河相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10.图示地区的地形属于 ( )
A.断块山地 B.褶皱山地 C.冲积平原 D.地垒谷地
1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12.读下图,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
13.右图中的四条剖面线与剖面图相符的是
A.AB B.CD C.EF D.GH
14.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正确叙述是
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脊 B.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谷
C.等高线密集处,代表地形为陡崖 D.等高线密集处,地面坡度小
15.图中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的范围约 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
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
水坝的最佳位置,用“∥” 标
注出水坝的最佳位置。
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D 9.A 10.B 11.D 12.C 13.B 14. A 15.B
16.(1)H位置见图,600-649
(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 剖面线正确 (参见图)
(3)见图
第二单元 课时练
(二)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1.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地壳中的坚硬岩石构成 B、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软流层构成 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构成
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地壳 B、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慢顶部
3.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化学元素是( )
A、硅 B、铁 C、镍 D、氧
4.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硅镁层在硅铝层之上 B、硅镁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C、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D、硅铝层的密度较大
5.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①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②上层含镁铁成分较多,下层含硅铝成分较多
③硅镁层厚薄不均,且连续分布 ④硅铝层厚薄不均,且不连续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
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地壳-岩石-矿物-化学元素
C、化学元素-岩石-矿物-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7.组成大理岩的主要矿物是( )
A、长石、方解石、云母 B、方解石
C、长石、石英、石灰岩 D、长石、石英、云母
8.在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已经变成岩石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即化石的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页岩 D、大理岩
9.装潢用的花岗岩( )
A、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 B、内部多含气孔
C、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云母 D、伴随岩浆的侵入冷凝而形成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与箭头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2.下列地形区主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C、喜马拉雅山脉 D、沙丘
13.不是在板块消亡边界形成的是( )
A、海沟 B、岛弧 C、海岸山脉 D、裂谷
14.喜马拉雅山脉由(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而成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相撞而成 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撞而成
15.按板块构造理论,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未来将进一步张裂而扩大成为大洋的海区是( )
A、波斯湾 B、地中海 C、红海 D、马六甲海峡
16.有关东亚岛弧链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C、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而隆起形成的
D、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大洋板块受挤上拱而隆起形成的
17.下列概念中属地质构造的有( )
①高原 ②风蚀城堡 ③地垒 ④背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
②岩层向上弯曲的褶曲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褶曲为向斜
③背斜是岩层受张力影响形成的,向斜是岩层受挤压力影响形成的
④在地貌上背斜有时成谷,向斜有时成山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垒是储油构造 B、地堑是储水构造
C、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D、断层带对修水库有利
20.我国的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和长江三峡分别是由于( )
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
C、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
21.下列人类改变地表形态中,不尽合理的( )
A、围湖造田 B、填海造陆 C、开挖河道 D、兴修水库
读右图回答22题:
22.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 ) ( )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太阳辐射能
24.下列地表形态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冲积扇、戈壁 B.沙丘、黄土高原崎岖地表
C.火山、地震? D.黄土高原、溶洞
25.有利于修建地下隧道的地质构造是 ( )
A.向斜构造盆地 B.背斜构造盆地 C.向斜自流盆地 D.背斜穹窿状构造
26.下列哪个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 )
A.三角洲 B.河漫滩平原 C.冲积平原 D.河谷
27.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
28.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大西洋
29.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 )
A.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
C.变质岩、侵入岩、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0.下列各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 ( )
A.花岗岩、玄武岩 B.板岩、页岩
C.砾岩、砂岩 D.石灰岩、大理岩
3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
A.变质作用 B.搬运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3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33.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有 ( )
A.大洋地壳厚度大于大陆地壳厚度 B.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
C.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D.硅镁层仅在大陆地壳中存在
34.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
35.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a、b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作用形成的。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A 4C 5B 6B 7B 8C 9D 10A 11C 12C 13D 14B 15C 16C 17B 18B 19C 20D 21A 22B 23D 24C 25D 26D 27B 28D 29D 30C 31B 32B 33B 34A
35、(1)背斜 断层
(2)地壳上升,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3)沉积
(4)甲 甲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下水不易渗漏,洞内较干燥
(二)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
1.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2.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3.大气各组成成分分别有以下作用:
A、氧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B、臭氧大量吸收红外线,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4.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
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D、主要是受太阳光热照射的结果
5.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A、大气通过反射、散射方式,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纬度差异 D、吸收、反射、散射作用都具有选择性
6.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 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
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
7.大气环流:
A、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B、是大气运动的最经常的形式
C、是区域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D、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8.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A、A??????B、B?????? C、C?????? D、D
9.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
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
10.关于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不同,同一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相同
B、天气系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C、冷锋锋面是冷空气在锋面上方,暖锋锋面是暖空气在锋面的上方
D、天气系统处在不断地生长、移动和消亡中,使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
11.锋面系统的特点有:
A、是狭窄的过渡地带,水平范围约几米到十几米 B、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的差别
C、锋面的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 D、锋面与气旋相伴而生,只有在温带地区能形成
12.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半球的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度附近辐合
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 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
13.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10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__,这是由于______。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这是由于_____。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_______
14.读图回答问题:(8分)
(1)该锋面是__锋,判断根据是__。
(2)锋面过境后,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____。
(3)某医院住院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幼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锋面过境时发病率都很高。请解释这现象。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 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 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天气。
(2)图中CD两处中,___处将发生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_____ (天气系统)的影响,届时该地将会出现_____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是__________。
(3)目前,图中D点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该地风向应为________。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
16.读某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分)
(1)图中气压中心B是_____ ,C是_____ 。造成海陆上气压分布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由于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B,从而切断了_______ 气压带,使之由带状分布变为____ 状分布。
(2)此时D地盛行__ 风向的风,E地盛行__风。(3)E地此时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D
A
C
C
D
A
C
D
B
A
13题答案:(1)A (2)低,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3)高,阴天的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4)小
14题答案:(1)冷锋,冷空气主动推动锋面向前移动 (2)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3)因为锋面过境时,气温、气压变化较大
15题答案:(1)高气压、天气晴朗,低气压、阴雨(2)C,冷锋,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由阴转晴
(3)晴朗,东南(4)F,因F处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16题答案:(1)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压带,块状 (2)东南季风,西南季风(3)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高温多雨,盛行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的夏季风
(二)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
1.关于图2-1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2.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4.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 ( )
A.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B.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冷热不均
C.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 D.大气运动的形式指大气水平运动
6.下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8.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9.夏季晴朗的夜晚.我们站在海边,背对大海.所感到的风一般是( )
A.迎面吹来 B.背后吹来 C.左侧吹来 D.右侧吹来
读右列“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9—21题
10.从该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看,其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类型是(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我国南方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天气 D.寒冷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 东南风 D.西南风
13.读右图,图中①②③④点的气压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4.读下面四幅热图环流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
1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的冷热不均 B.地转偏向力 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
16.某人在北半球的某地背风而立,问高压区在其什么位置?( )
A.左前侧 B.右前侧 C.左后侧 D.右后侧
17.夜间多云,气温比晴朗的夜晚高,主要原因是( )
A.云层的反射更强 B.云层的散射更强 C.云层的逆辐射更强 D.云层的吸收更强
18.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气旋和反气旋 B.三圈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19.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
A.印度低压 B.亚洲高压 C.蒙古高压 D.西伯利亚高压
20.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天气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
A B C D
21.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 B.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2.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指( )
A.硫氧化合物 B.氮氧化合物 C.二氧化碳 D.臭氧
23.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是( )
A.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B.暧锋过境时的天气
C.冷锋过境后的天气 D.暧锋过境后的天气
24.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是( )
A.亚洲南部 B.亚洲东部
C.北美洲东南部 D.欧洲西部
25.右上图为近地面风的形成图,F1 F2 F3 F4四个箭头中代表风的是( )
A.F1 B.F2 C.F3 D.F4
26.右图中,①地为偏西风,②地为偏北风,③地为偏东风,④地偏南风,⑤地为晴朗天气,则该地为( )
A.北半球的反气旋
B.北半球的气旋
C.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气旋
27.高层大气的水平运动,不受哪个力的影响( )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地面摩擦力 D.风向
28.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29.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且为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
30.读“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 ”.回答下列各题:
(1)A气压带______________ ,B气压带____________,
D风带_________________。
31.读“亚洲季风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1)此图为______份图(一月或七月)
(2)A是___洲,B是___洲,C是___洋,D是___洋。
(3) 图示高压中心是______高气压,该高压中心切断了______气压带。
(4)“F”风是______季风;“E”风是______季风。
3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1)甲、乙两地.那里的风力较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5分)
(2)若空气质点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是____;若不考虑摩擦力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
(3)甲处近地面的风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它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它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受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它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
33.读 “三圈环流”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
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
a b
c d
⑵ab之间的风带的风向是 ;bc之间风带的名称是 ;cd之间风带的风向是 。
⑶c处常年活跃的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在其控制下,该地区多 雨。
⑷此时,南亚地区盛行 风,在北太平洋上强大的是 压。
34.读右图,①在盛行西北风,②地盛行西南风,完成下列各题(14分)
⑴据图判断,该地位于 半球,从气压状况看,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⑵甲处是 锋,乙处是 锋。
⑶①②③④四地中,处于晴朗天气的是 ,处于阴雨天气的是 ,丙处气流运动状况是 (上升、下降)
⑷④地的风是 ,③④中两地中气温较低的是 。
⑸如果此时正值晚秋季节,则②、④、丙三地中不易发生霜冻的是 。
答案:
1D 2A 3C 4B 5B 6A 7B 8A 9A 10B 11C 12B 13A 14A 15D 16C 17C 18C 19A 20A 21D 22D 23D 24B 25B 26A 27C 28D
29.(1)C (2)气旋 反气旋 (3)阴雨 (4)② ②为高压,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5)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6)N 冷 阴雨、刮风、降温等
30、(每空1分 共10分)
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31、(每空1分 共10分)(1)一月 (2)亚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
(3)亚洲高压(蒙古高压) 副极地低
(4)东北 西北
32、(共10分)
1)乙地风力大(2分)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3分)
2)垂直 平行(2分)
3)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3分)
33.⑴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⑵东北风 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东北风
⑶极锋 锋面雨
⑷西南季风 夏威夷高压
34.⑴北 低压 ⑵冷 暖 ⑶②③ ①④ 上升
⑷西南风 ③ ⑸丙
(二)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
1.下列渔场不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 ( )
A.大气运动B.陆地形状的影响C.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
3.以信风为驱动力的风海流是 ( )
A.巴西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日本暖流
4.寒流和暖流是洋流按什么分类 ( )
A.按成因 B.按密度 C.按性质 D.按地区
5.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 )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6.假如有人在美国洛杉矶海滩拾到上海少先队员在东海放出的漂流瓶,那么该漂流瓶借助下列那组洋流而漂到洛杉矶海滩的: (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赤道逆流一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7.读右图回答下面问题:(5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洋流②
(2)图中②③④洋流中按性质属于寒流的是 。
(3)按成因分②③④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 。
(4)假若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A处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的 ___渔场,它是由日本暖流和 两条洋流交汇而形成的。
答案:
1B 2A 3C 4C 5D 6B
7、 (1)北赤道暖流
(2)③④
(3)②③ (4)北海道 千岛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