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在抛硬币、掷骰子等游戏活动中,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及结果发生的等可能性。
2、能判断并说出简单情境中随机现象发生的结果,能清楚地表达判断和思考的过程。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有好奇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能判断并说出简单情境中随机现象发生的结果,能清楚地表达判断和思考的过程。
学情分析
1.学生学本节课时已有的知识基础
本年龄段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下学期初步感受了游戏的公平性,体会了随机现象。
2.学生学本节课时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本课选取的三个游戏,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具体事例,学生比较熟悉,对于这些简单事件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生也能在平时的游戏中体会到规则公平性的实际意义。
3.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和学习方式
本节课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玩”的天性,通过猜一猜、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经历认识等可能性的过程。
4.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
虽然,学生有一些简单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感受简单随机现象方面,通过抛硬币之后的讨论,应该能理解。但是对于“理解并学会判断活动中的几种可能性”方面,可能会有遗漏、叙述不完整的情况;在掷骰子活动中理解“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时会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
1、一元硬币若干个,统计表若干份。
2、正方体骰子一个。
3、16个黄球,6个白球,两个盒子。
教学过程:
一、抛硬币游戏
1、教师拿一枚硬币握在一只手中,请学生猜一猜在哪只手里。
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给学生们一个提示(教师张开空着的左手)那么硬币在哪只手里呢?为什么?
学生:右手,因为一共有2只手,左手里没有,那肯定在右手里。
通过猜硬币在哪只手里的游戏,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观察硬币有几个面,哪两个面? 生答:硬币,有2个面,有花的是反面,有数字的是正面。
2、提问:抛起一枚硬币落地时哪个面朝上呢? 生答:可能正面朝上,可能反面朝上。 老师:咱们今天就讲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同桌两个玩抛硬币游戏,要求:大家轮流抛硬币,猜一猜哪个面朝上,再抛,交流同桌俩抛硬币游戏的结果。
4、老师用硬币示范什么样是随机现象,并板书:随机抛
5、提问: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一样吗?为什么? 生答:一样的。 老师解释: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一样的,在数学上称为等可能性。板书:抛硬币 或正或反 等可能
6、老师提问:球类比赛挑选场地时,为什么经常用抛硬币的方法? 生答:在球类比赛中,用抛硬币的方法挑选场地,是因为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机会是相等的,能够体现比赛的公平性。
二、抛骰子游戏
1、老师拿出一颗骰子,提问: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 生答:有6个面,骰子是正方体,每个面是正方形。
2、提问:如果随机抛哪个面朝上,有几种可能? 学生回答:或1或2或3或4或5或6,有6种可能。
板书:抛骰子 1、2、3、4、5、6.
3、提问:抛骰子是怎么样抛得? 生答:随机抛的。板书:随机抛
4提问:每个面是一样的吗? 生答:是一样的,是等可能的。板书:等可能
5提问:能不能把骰子变成长方体,为什么?
三、摸球游戏
1、教师给出两个 盒子,一个盒子里放 12 个黄球;另一个盒 子放 6 个白球,6 个黄 球。 让学生了解两个盒 子中球的个数是一样 的,只是颜色不同。
2、提出问题:如 果闭着眼睛从这两个 盒子中分别任意摸出 一个球,结果会怎么 样?让学生充分发表 意见。形成共识:1 号 盒子中一定能摸出黄 球,因为都是黄球;2 号盒子中有可能摸出 白球,有可能摸出黄 球。
3、提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得出:因为两个盒子中没有红球,所以从两个盒子中不 可能摸出红球。
◆练一练 第 1 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并填写结果。交流时,先说一说可 能是哪张牌,再回答有几种可能性。答案:4 种。 第 2 题,提示学生想一想:一副扑克牌中红桃花色的一共有几张,再思考并 写出结果。答案:13 种。 第 3 题,让学生课前准备生肖卡片,先回答(1)题。然后同桌按照(2)题 给出的规则进行翻卡片游戏,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答案: (1)12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