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运用方程意义辨别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正确区分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已有信息列方程,表示具体生活情景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式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象数学式子
1、认识天平 ,创设情境,抽象出式子
(1)只含有数的式子
①看课件演示,写出20+30=50
②看演示课件(不平衡图),写出20〈 50。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①红果重量不知,所以称为未知数,引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②猜测:天平左盘是20克,右盘是50克,将红果放入左盘会出现什么情况? 根据不同情况写出式子。
20+X=50 20+X〈50 20+X 〉50
③课件呈现 :4个天平图,学生看图写数学式子
30+x=80 x 〉30 2x=100 50〈 x+10
④课件呈现:四个月饼重380克的画面,计论并写出式子:4X=380
装2000毫升水的水壶正好倒满两个热水瓶和一个水杯,计论并写出式子:200+2x=2000
二、观察分类,抽象概念
1.观察分类。
这些式子,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小组讨论讨论,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分类呢?
2.展示分类。
①演示分类:学生根据不同标准演示不同分类方法,说出分类标准并描述每一类式子。
第一次分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按“<”、“>”、“=”连接符号来分成三类
△按是否是等式分成两类
△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成两类
②揭示“等式” 的概念。
像这样的含有等号的,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称之为等式。
3. 抽象“方程”的概念 。
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1)仔细观察等式,它们还有不同吗?如果有,请你们再把这些等式分分类。
△按是否含未知数分成两类
(2)描述式子:2x=100和200+2x=2000这一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你能描述一下吗?
(3)概括概念并完整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4)比较辨析:
① 师:指着等式,这些为什么不是方程?
师:再指边上的不等式,这些又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师:方程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
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举例辨析,体会方程本质
1、火眼金睛(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
30+x=100 X+40=90 23-8=15
8-3x >6 4x=32 2x+5
2、看图列方程
X+20=50+20 2x+7=11 4x+6-3=87
3、生活中的方程(机动训练)
四、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