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 时间 导学案
1.理解什么是质点,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能说出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2.知道参考系,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具有相对性。
3.分清时间和时刻。
一、机械运动
(1)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沿直线的,也有沿 的;有变速的,也有匀速的;有来回往复的,也有旋转的;有在同一平面上的,也有在 中的……
(2)定义:我们把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在空间位置上随 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简称 。
二、质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叫作质点(mass point).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或者它的
和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这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3.质点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 模型。
三、参考系
1.概念:要确定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首先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然后研究这一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是如何运动的.研究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物体,称为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2.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运动结果会有所不同.
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 的,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择 为参考系.
4.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 及 ,需要在 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四、时间
1.钟表指针指示的一个示数对应着某一 ,也就是时刻.人们把两个时刻之间的 称为时间.
2.时间与时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t1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Δt表示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
一、质点
为什么要引入“质点”这一概念?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深入思考: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异同?
二、参考系
什么是参考系?
如何选择参考系?
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
三、时间
7.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是什么?
8.用时间轴表示时刻和时间
一、对质点的理解
例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和谐号”动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时间
B.比较“摩拜”与“ofo”共享单车的车轮半径大小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D.研究“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水面高速滑行的机翼姿态
二、参考系与相对运动
例2、明代诗人曾写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的( )
A.水 B.桥 C.人 D.河岸
例3、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运动。则甲、乙( )
A. 同向运动时,甲一定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靠近
B. 反向运动时,甲一定观察到乙以15m/s的速度远离
C. 相向运动时,乙一定观察到甲以15m/s的速度靠近
D. 背向运动时,乙一定观察到甲以15m/s的速度远离
提示 注意甲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并弄清“同向”、“反向”、“相向”、“背向”的含义。
解析 甲、乙同向运动时,若甲在前,则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远离;若甲在后,则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靠近。甲、乙相向运动时,乙一定观察到甲以15m/s的速度靠近;甲、乙背向运动时,乙一定观察到甲以15m/s的速度远离。甲、乙反向运动,可包括相向运动和背向运动两种情况,因而甲可能观察到乙以15m/s的速度靠近,也可能观察到乙以15m/s的速度远离。选项C、D正确。
点悟 处理物理问题,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时间和时刻
例4 请在如图1-9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填相应的字母):
(1)第1s末,第3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
(2)第2s内,第5s内,第8s内;
(3)2s内,头5s内,前9s内;
提示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
解析 与题中相对应的时刻或时间分别是:
(1)A,B,C;
(2)AB,DE,GH;
(3)OB,OE,OI。
点悟 在物理学中,时刻与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
1、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南京奥体中心胜利闭幕,在考察下列项目中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 B. C. D.
2、(多选)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人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图中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图中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
D.图中卫星运动的轨道均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3、研究火车的各种运动情况时:
(1)研究火车进站的时间,火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视为质点;
(2)研究火车从北京到重庆的时间,火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视为质点;
(3)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时,火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视为质点.
4、宋代诗人陈与义曾写下这样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万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______为参考系的,“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_______为参考系的。
5、 下列说法所指时刻的有( )
A. 学校每天上午8点钟上课 B. 学校每节课上45min钟
C. 数学考试考了120min钟 D. 考试9︰40结束
参考答案
一、(1)曲线 空间 (2) 时间 运动。
二、1.质量. 2.大小 形状 3.理想化
三、1.参考 3.任意 地面. 4.位置 位置变化, 参考系 。
四、1.某一瞬间,间隔. 2.Δt=t2-t1
一、质点
1.物体的运动通常是很复杂的。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它的身体在向前运动,但它的翅膀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上下运动;足球在运动场上飞滚,它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不断滚动;呼啸而过的火车,它的车身在向前运动,而车轮在向前运动的同时还在不断滚动,它的发动机和传动机构的运动就更为复杂;舞蹈演员的优美舞姿,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显然,要详细而准确地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很困难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而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复杂性。假如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那么在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不就可以用一个“点”来代替它了吗?即使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并不相同,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研究火车的整体运动,等等,我们并不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这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并不重要,可以不予考虑,不也就可以用一个“点”来代替它了吗?
可见,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从而引入“质点”这一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即质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而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相对的,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绝对化。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能够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就不能看成质点了。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很大的物体可能被看成质点,而很小的物体却不一定能够被看成质点。例如,上面提到的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尽管很大,仍然能够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及转动时,小小的份子却就不能看成质点了。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一般情况下与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没有关系,即物体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时,都可能被看成质点。例如,研究运动员在400m赛跑中的速度变化时,无论是在直道上还是在弯道上,都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总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若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就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
3.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是不存在的,质点的概念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理想物理模型是运用理想化的思维方法得到的理想化的事物,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过程是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过程。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初中物理中接触到的光滑水平面,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你还能举出一些学过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吗?
深入思考:(1)相同点: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不同点: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相对的物理概念;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位置,而且应该绝对的小。
二、参考系
4.人站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但又跟着地球自转,跟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又是运动的。那么,站在地面上的人到底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看来,不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还真说不清楚。在无风的雨天,雨滴是竖直落下的;而在骑车前进的人看来,雨滴则是斜向他打来的。雨滴究竟做什么样的运动?不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也同样说不清楚。
因此,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在初中物理中称为“参照物”,而在高中物理中则称为“参考系”。“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
5.选择参考系是对运动进行描述和研究的前提。对于同一个运动过程,当观察者选择的参考系不同时,其对运动过程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对运动描述的繁简程度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物资,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投下的物体是沿直线竖直下落的;而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的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
从运动学的角度看,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当然,要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对一个具体的运动学问题,为了追求对问题描述的简洁性,我们应从方便出发,将简化对运动的描述作为选择参考系的一个基本原则(除非问题中对参考系有特别的要求)。
在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情况下选取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若选取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一般不需加以说明;但若选取另外的物体为参考系,则应明确地说明。
6.如果只有参考系,那么我们只能定性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要想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规定原点及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通常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它的位置坐标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就可以用它的坐标位置的变化来描述。
三、时间
7.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用如下例子来阐明: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是这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而这两个时刻之间的45分钟,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同样,“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里的“零时”是时刻。“中子的‘寿命’达15.6min”,这里的“15.6min”是时间间隔。在物理学中,时刻对应着物理状态,时间间隔对应着物理过程。时间间隔又简称为时间。
8.表示时间的数轴称为时间轴。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如图1-3所示,O 点表示初始时刻,A点表示时刻第1s末(即1s末)或第2s初,D点表示时刻4.5s , OA、OB、OC分别表示从计时开始的时间头1s内、头2s内、头3s内(即1s内、2s内、3s内),OA、AB、BC分别表示时间第1s内、第2s内、第3s内(时间均为1s)等等。
【实践研究】例1 C例2A 例3、C、D 与题中相对应的时刻或时间分别是:(1)A,B,C;
(2)AB,DE,GH;(3)OB,OE,OI。
【课后巩固】1.B2. AC3. 不能 能 不能4. 船(或诗人) 两岸(或榆堤)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