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2 10: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二、法兰克王国
三、封君与封臣
四、查理曼帝国
相传最早在木版上凿刻画像的木匠不小心把查理曼上唇的胡子刮掉了,此后印红桃国王牌都以这张画为标本。你知道查理曼是什么人物吗?他为什么成为与凯撒、亚历山大齐名的大帝呢?
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在位期间,积极扩张领土,鼓励基督教发展,接受罗马教皇加冕礼,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大帝”“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基督教是怎样产生和发展为罗马国教的?法兰克王国如何发展为查理曼帝国的?帝国又是如何走向分裂的?
1 基督教的兴起

1.图中的主人公是谁?你知道这是哪一种宗教?
2.这一宗教是何时在哪一地区创立的?
创立的背景是什么?
3.4世纪末,这一宗教的发展情况如何?
耶稣;基督教。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将希望转向宗教,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
公元1世纪
地点:
罗马帝国统治下
的巴勒斯坦地区
建立者:
犹太人
信仰:
耶稣“救世主”
发展:
不断传播,4世纪末,被罗马定为国教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最后的晚餐》
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传播: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圣经
2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达到了什么效果?
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以及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3 封君与封臣
[图片解读]
封臣(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封君(拉起封臣,亲吻他的脸颊):我的封臣,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
1.改革前后,土地的赏赐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分封土地的过程中,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
3.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的普遍确立说明了什么?
4.这种关系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1:由无偿赏赐变为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即从无条件到有条件,封臣依附于封君。
学生2: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学生3: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学生4:标志着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虚拟历史场景:假如你是小封建主,一个不认识的大封建主要求你随他出征,你可以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领主与附庸之间的主从关系,只存在于分封和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但不能直接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权利和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使封建主之间形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提供兵役、金钱、保护等等
赐地、不能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封君和封臣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说明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何特点?
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形成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
4 查理曼帝国

图中人物是查理大帝,8世纪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扑克牌上的红桃K就是查理。阅读课本,概括总结查理大帝的事迹。
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后,四处征伐,法兰克王国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的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接受罗马教皇的加冕礼,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大帝”“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
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
1.说一说查理大帝实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指出为鼓励基督教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影响?
学生1:鼓励基督教的政策。
学生2:“什一税”。
学生3:①教会富有、势力强大; ② 查理曼得到教会的支持。

在查理(768—814年)统治时期,进行过50多次战争,法兰克王国的版图迅速扩大,西欧的绝大部分地区被征服。
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
结果: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拓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加冕
称帝: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
或查理曼,
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1.查理曼帝国是哪年分裂的?帝国分裂后形成了以后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法兰西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分割查理曼帝国的条约称为《凡尔登条约》。该条约于843年8月在凡尔登签订。根据条约,路易长子罗退尔保有帝王称号,获得中法兰西;次子路易获得东法兰西;小儿子查理获得西法兰西。这一条约奠定了近代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基础。
1.基督教最初被统治者镇压,后来却都被统治者所利用,因为其教义中有一些内容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这一内容是指( )
A.宣扬众生平等
B.教人忍受苦难,放弃斗争
C.主张教徒皆兄弟
D.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B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 )
A.英吉利王国
B.德意志王国
C.意大利王国
D.法兰克王国
D
3.与右图所示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是( )
A.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B.日本大化改新
C.法兰克王国的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C
4.“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注: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教会教皇
B
5.“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
C
6.谚语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下列谚语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制度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C
7.“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大化改新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罗马教廷的统治
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
8.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所呈现的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B.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C.罗马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D.城市的繁荣贯穿始终
D
9.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西欧封建国家有( )
①法兰西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意大利帝国 ④英吉利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