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1.3 速度练习(1)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1.3 速度练习(1)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22 08: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速度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v1=2 m/s、v2=-3 m/s,因为2>-3,所以v1>v2
1.【答案】B
【解析】A、B、v=Δx/Δt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Δx除以时间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故A错误,B正确。
C、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C错误。
D、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D错误。
2.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汽车在这20 m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2.【答案】B
【解析】汽车做匀减速运动,且汽车在与超声波相遇前后运动的时间相等,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两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为3:1; 则可知,在与超声波相遇时,汽车前进的距离为:x=20×3/4=15m,故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前进的距离为:s=355-15=340m,因此可知,前进运动20m的总时间为:t=2×s/340=2×340/340=2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 =x/t=20/2=10m/s,故选B。
3.如图所示,两人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可能不相同的是(  )
A.瞬时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3.【答案】A
【解析】两人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在此过程中,始末位置相同,则位移相等;运动轨迹的长度相同,则路程相同;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从出发到相遇过程中,两人的瞬时速度方向大多不同。故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可能不相同的是瞬时速度。本题答案选A。
4.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正在论证研制的“最高时速公里”高速飞行列车在网络上“刷屏”,被网友称为“飞铁”,也引发了对“北京到上海约半小时”的未来憧憬。若已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约为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约为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B.由题中数据可估算出“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C.时速公里,是“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率
D.时速公里,是“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最大速率
4.【答案】D
【解析】(1)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说的是路程,是实际轨道的长度,A错误;
(2)由于不知道位移,所以无法计算该“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B错误;
(3)根据题意,时速4000公里是瞬时速率,且为运行过程中速率的最大值,故C错误,D正确。
5.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境内的第二条高速铁路——渝万高铁正式通车,渝万高铁全长247.407公里。首趟渝万高铁动车组C6402次城际列车7:06由重庆发车, 8:51列车到达万州北站,全程用时1小时45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7:06为时刻
B.1小时45分钟为时间
C.247.407公里为路程
D.C6402次城际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41Km/h
5.【答案】D
【解析】A、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7:06为时刻,1小时45分钟为时间,故选项AB正确;
C、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即247.407公里为路程,故选项C正确;
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于两站之间的位移未知,故无法求出平均速度,故选项D错误。
6.关于速度的物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很大,物体运动得一定越快
B.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路程就一定越大
C.速度大,加速度就一定大
D.速度大,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大
6.【答案】A
【解析】速度是反应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很大则物体运动的一定越快,A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大小除了跟运动速率有关外还跟物体运动的时间有关,故不能仅由速度大即得出路程大的结论,B错误;速度和加速度无直接关系,速度大,若速度没有发生变化,则加速度为零,C错误;速度大说明物体运动的快,但位移大小与速度和时间有关,故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D错误.
7.为了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设立了若干不同的交通标志。如图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图乙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绵阳还有50km。关于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平均速度,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50 km是路程
D.80 km/h是瞬时速度,50 km是位移
7.【答案】C
【解析】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80km/h是指瞬时速度;
到绵阳还有50km,50km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C正确,ABD错误。
8.松原的查干湖和白城的向海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设游客甲从白城乘火车去松原,运行184km。游客乙驾车从松原火车站赶往白城火车站行程190km,如图,若二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   )
A.研究甲的行驶路程时可将火车看作质点
B.甲的平均速率等于乙的平均速率
C.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D.题中的“190km”指的是位移
8.【答案】A
【解析】A、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火车的尺寸,所以研究甲的行驶路程时可将火车看作质点,故A正确;
B、甲的路程是184km,乙的路程是190km,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小于乙的平均速率,故B错误;
C、甲与乙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位移方向相反,但是大小相等,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是不相同,故C错误;
D、由题可知,题中的“190km”指的是路程,故D错误。
9.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9.【答案】A
【解析】此实验中利用平均速度等效替代瞬时速度;故只能尽量减小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多选题
10.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10.【答案】AC
【解析】AB、三个质点沿着不同的轨迹从N点到M点的路程不相同,时间相同,其中A的路程最大,根据平均速率= 路程/时间 ,平均速率不相同,其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选项A正确,B错误;
C、三个质点沿着不同的轨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度相同,选项C正确;
D、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与达到M点速度大小没有关系,无法确定到达M时哪个质点瞬时速度大,选项D错误.
11.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上的里程记数器上显示的数据是位移
B.出租车上的速度表指的是瞬时速度
C.出租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D.出租车启动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11.【答案】 BC
【解析】A、汽车里程表中显示的公里数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表示路程.故A错误.
B、出租车的速度表显示的是瞬时速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出租车刹车时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出租车启动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故D错误;
所以BC选项是正确的.
三、填空题
12.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 s,运动圆周到达B点。则质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m,路程为__________m,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m/s。
12.【答案】 ; 3π ; ; 1.5π
【解析】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位移的大小为x= R=2 m,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3/4圆周的轨迹长度,则S=×2πR=3πm,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v=x/t=(2)/2= m/s,根据平均速率定义得: v=s/t=3π/2=1.5πm/s。
13.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
C、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 km/h
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
E、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是20 m/s
F、炮弹通过炮筒的速度是600 m/s
13.【答案】 BCDF ; AE
【解析】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某一过程的速度,是平均速度;
C、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对应一个位置,故为瞬时速度;
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m/s,该速度是指散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E、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是指足球在人踢出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F、炮弹通过炮筒的速度指炮弹在炮筒中的平均速度;
所以表示平均速度的是BCDF,表示瞬时速度的是AE。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解答本题要知道瞬时速度时对应一个时刻,平均速度是一个过程量,对应一个时间段,瞬时速度常常对应一个位置、平均速度常常对应一段位移。
14.一质点沿x轴方向运动,开始时位置为,第1s末位置为,第2s末位置为,若规定x轴正方向为正,则第1s内质点的位移为______m,第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4.【答案】5 ; 2
【解析】第1s内质点位移:△x1=x1-x0=[3m-(-2m)]=5m
在第2s内质点位移△x2=x2-x1=(1m-3m)=-2m;
第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ˉv=(△x_2)/t_2 =(-2)/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