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22 10:46:19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原卷)
一、单选题
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 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 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了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A. 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 C.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 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所在省区分别是()
A. 江苏和浙江 B. 上海和浙江 C. 江苏和上海 D. 浙江和江苏
读图,回答下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辽中南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京津唐地区
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 杭州 B. 上海 C. 苏州 D. 南京
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
A. B. C. D.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完成下列题。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没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 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 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 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 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
A. 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B. 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C.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D. 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 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 ③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 ④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A. 京沪铁路 B. 京广铁路 C. 陇海铁路 D. 沪昆铁路
有关丙丁之间的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 丁为丙提供电源 C. 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 丁为丙提供劳动力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工业地区分别是
A. 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D. 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沟通了沿海与内陆,沿海经济带主要为西部地区提供
A. 资金、技术 B. 天然气 C. 廉价劳动力 D. 水能
长三角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其北、南所临的海洋分别是
A. 渤海、黄海 B. 黄海、东海 C. 东海、南海 D. 东海、黄海
读图完成: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区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水能资源丰富 B. 甲地区的人口、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盆地中部 C. 乙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D. 乙地区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B. 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和南海 C.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天府之国” D. 大部分地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回答下列各题
图1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 杭州 B. 上海 C. 苏州 D. 南京
图2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长江水运 B. 航空运输 C.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 海洋运输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中“入海口”的海是指
A. 渤海?       B. 黄海? ??     C. 东海?      D. 南海
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水土流失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C. 荒漠化 凌汛??           D. 水污染 泥石流 
长江经济带各段开发治理的有效对策是
A. 河源段发展航运           B. 上游植树造林   C. 中游围湖造田            D. 下游开发水电
二、综合题
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一”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B省、C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白山黑水③鱼米之乡 ? ④林海雪原⑤树影婆娑的椰林⑥河网稠密
?B省:________ C地区: ________
(3)“图二”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区域名称),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____________。
(4)为了增强区域合作,C地区与A省区怎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滨江临海,江海联运,加上发展迅速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本地区人口众多,科技发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和上海市气温降水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__省南部地区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东临东海和______海. (2)该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平原,我国最大河流-______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______(气候类型)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该地区是我国髙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最有利条件是______(填字母). A.农业基础好B.人口稠密,劳动力多C.科技力量雄厚D.矿产资源丰富 (4)我们学校(江苏省南通市)所在地隶属于图中的______(城市).______(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海陆位置看,ABCD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的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处图中两大经济地带结合部的我国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沿岸地带东部的优势是()
A.劳动力、资源  B.资源、技术C.技术、信息 D.交通、矿产
?(5)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图中信息说说,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两条即可)
(6)上海宝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人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解析卷)
一、单选题
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 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 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水能不丰富,该地区河流流速缓慢,故A错误; 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故B正确;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故C错误; 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故D错误。 故选:B。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了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A. 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 C.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 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交通运输特点,理解解答即可。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生活在一个城市,工作却在另一个城市,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间,形成了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所在省区分别是()
A. 江苏和浙江 B. 上海和浙江 C. 江苏和上海 D. 浙江和江苏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景点。我国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我国江苏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A对,BCD错。故选A。
读图,回答下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辽中南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京津唐地区
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 杭州 B. 上海 C. 苏州 D. 南京
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
A. B. C. D.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略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完成下列题。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没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 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 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 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 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
A. 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B. 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C.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D. 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我国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 【解答】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是侨乡,又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共同利条件均是有便利的水运,A符合题意题意;两地气候湿热,适于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地区,B不合题意;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北京,位于北方地区,C不合题意;这两个地区煤、石油矿产资源缺乏,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比较,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比较。 【解答】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有: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知识技术人才丰富,经济腹地广阔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地理区位优越,濒临港澳,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著名的侨乡。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 故选D。
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 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 ③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 ④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铁路线的相关知识。①铁路线从兰州向西北走向,是兰新线;根据交通枢纽是郑州,②铁路线是京广线;宝成线和成昆线交汇处的③城市是成都,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④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工业以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A. 京沪铁路 B. 京广铁路 C. 陇海铁路 D. 沪昆铁路
有关丙丁之间的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 丁为丙提供电源 C. 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 丁为丙提供劳动力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解答即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分析可知,弦①是京广铁路,箭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箭是长江沿江经济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概况,综合性强,学生要多结合教材知识点解答。“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弓”包括我国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弦指京广铁路沿线;箭头指长江三角洲地区;箭指长江沿江经济带;读图可知,丙为丁提供能源;丁为丙资金、技术;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黄金水道”促进了两地商贸流通。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工业地区分别是
A. 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D. 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沟通了沿海与内陆,沿海经济带主要为西部地区提供
A. 资金、技术 B. 天然气 C. 廉价劳动力 D. 水能
长三角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其北、南所临的海洋分别是
A. 渤海、黄海 B. 黄海、东海 C. 东海、南海 D. 东海、黄海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工业基地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分布和我国工业的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根据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可知,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工业地区分别是: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故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沿海经济带为西部地区提供的优势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沿海与内陆的优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沟通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沿海经济带主要为西部地区提供了技术、信息等优势条件,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海域的分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其北、南所临的海洋分别是黄海、东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读图完成: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区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水能资源丰富 B. 甲地区的人口、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盆地中部 C. 乙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D. 乙地区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读图理解答题即可。读图可知,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疆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河流大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故A错误;新疆的人口、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故 B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但矿产资源缺乏,故 C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 D正确。故选D。
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B. 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和南海 C.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天府之国” D. 大部分地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知识,掌握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淡水养殖业、美称、地理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故A错误;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和黄海,故B错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是四川盆地,故C错误;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面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故D正确。故选D。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回答下列各题
图1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 杭州 B. 上海 C. 苏州 D. 南京
图2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长江水运 B. 航空运输 C.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 海洋运输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读图,根据图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大于等于500万的城市有南京、杭州和上海,其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我国的工商业中心,故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B对,AD错。苏州人口在100万至500万之间,城市等级低,C错。故选B。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很快;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上不同城市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C对。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速度慢,且不符合实际,航空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ABD错。故选C。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中“入海口”的海是指
A. 渤海?       B. 黄海? ??     C. 东海?      D. 南海
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水土流失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C. 荒漠化 凌汛??           D. 水污染 泥石流 
长江经济带各段开发治理的有效对策是
A. 河源段发展航运           B. 上游植树造林   C. 中游围湖造田            D. 下游开发水电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的入海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长江注入的海洋是解题关键。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长江注入东海,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了解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解题关键。 【解答】 ①为长江上游,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②为长江中下游问题,除了泥沙淤积、水污染之外,还存在洪涝灾害问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带治理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获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长江经济带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解题关键。 【解答】 A.河源段落差较大,不易发展航运,故A错误。          B.上游植树造林,故B正确。  ? C.中游退田还湖,故C错误。            D.下游地形平坦,不易开发水电,故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
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一”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B省、C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白山黑水③鱼米之乡 ? ④林海雪原⑤树影婆娑的椰林⑥河网稠密
?B省:________ C地区: ________
(3)“图二”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区域名称),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____________。
(4)为了增强区域合作,C地区与A省区怎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答案】(1)D ?B ?A
(2)②④ ?③⑥
(3)长江三角洲 ?江海交汇之地;通过长江干支流联系广大内陆地区;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联系世界各港口
(4)C地区向F省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相关产业转移,促进F省经济发展。F省向C地区提供清洁的天然气及其特色农产品,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的概况。
(1)读图一可知,A位于新疆,B位于黑龙江,C位于长江三角洲,D位于黄土高原,E位于东南丘陵。甲是窑洞,是D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乙是呈马蹄形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位于B黑龙江;丙是荒漠景观,位于西北地区的A新疆。
(2)“白山黑水”中的“白山”是长白山,“黑水”是黑龙江,位于B黑龙江省,该省纬度较高,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被称为“林海雪原”;新疆的种植业属于绿洲灌溉农业;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被称为“鱼米之乡”;树影婆娑的椰林位于热带的海岛屿,如台湾岛。
(3)“图二”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是: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靠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4)C长江三角洲地区向F新疆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相关产业转移,促进F省经济发展。F新疆向C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清洁的天然气及其特色农产品,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滨江临海,江海联运,加上发展迅速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本地区人口众多,科技发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和上海市气温降水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__省南部地区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东临东海和______海. (2)该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平原,我国最大河流-______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______(气候类型)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该地区是我国髙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最有利条件是______(填字母). A.农业基础好B.人口稠密,劳动力多C.科技力量雄厚D.矿产资源丰富 (4)我们学校(江苏省南通市)所在地隶属于图中的______(城市).______(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答案】江苏 ? 黄 ? 长江中下游 ? 长江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C ? 南通 ? 上海
【解析】(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地区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东临东海和黄海.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大河流-长江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髙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地区之一,其发展高新技术的最有利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 (4)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故答案为:(1)江苏;黄;(2)长江中下游;长江;亚热带季风气候;(3)C;(4)南通;上海.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城市及气候等,牢记即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海陆位置看,ABCD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地理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的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处图中两大经济地带结合部的我国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沿岸地带东部的优势是()
A.劳动力、资源  B.资源、技术C.技术、信息 D.交通、矿产
?(5)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图中信息说说,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两条即可)
(6)上海宝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答案】(1)都分布于沿海地区
(2)水资源短缺
(3)上海
(4)C
(5)该地区能源资源贫乏 ?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6)水陆交通便利 ?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发展的限制因素、长江沿岸地带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
(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最发达的四个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由图中工业基地的位置可知,A是辽中南工业基地,B是京津唐工业基地,C是沪宁杭工业基地,D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所以ABCD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地理分布特点是都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2)由图中工业基地的位置可知,B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但工农业发达,所以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
(3)由图可知,图中处于我国长江沿岸经济地带和长江三角洲结合部的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上海。
(4)由图可知,长江沿岸地带东部的优势是技术、信息,而西部的优势是资源和劳动力,C对,ABD错。故选C。
(5)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资源贫乏,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所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由图中信息可知,为了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能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和西电东输来增加长江三角洲的能源供给。
(6)由图可知,上海宝山位于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水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这些都是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