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 1.4 速度练习(2)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 1.4 速度练习(2)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22 09: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速度同步练习
1. 气象台对某次台风的预报是:风暴中心以18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录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3m/s,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答案】A
【解析】风暴中心以18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此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故为平均速度;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3m/s,此速度对应一个位置,是瞬时速度,A正确.
2.对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标量 B.速度的单位是m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答案】C
【解析】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A错误;速度的单位是m/s,选项B错误;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选项C正确;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选项D错误;
故选C.
3.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3s末的速度为7.0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60m/s,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故选B.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如图所示,测速仪固定,一辆汽车正在向测速仪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t=0时,测速仪发出一超声波脉冲,t=0.6s时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的超声波脉冲,t=1.8s时测速仪再次发出一超声波脉冲,t=2.2s时测速仪再次接收到经汽车反射的第二个超声波脉冲。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根据以上测量数据,下列判断与计算正确是:( )
A.被测汽车速度为20m/s
B.被测汽车速度为21.25m/s
C.被测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脉冲时,离测速仪的距离为204m
D.被测汽车二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1.6s
【答案】A
【解析】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s1=v波t1=340m/s×0.3s=102m;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s2=v波t2=340m/s×0.2s=68m;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s=s1-s2=102m-68m=34m,经过时间t=2.0s-0.3s=1.7s,汽车的速度,选项A正确,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被测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脉冲时,离测速仪的距离为102m;被测汽车二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1.7s,故CD错误。
5.2018年12月8日7︰30,“全民健步走 文明伴我行”徒步大会在宿迁市政府广场举行。整个队伍的行进路线为:市政府广场(起点)—古黄河生态公园—黄河南岸—双塔公园—黄河北岸—朱瑞将军纪念馆—市政府广场(终点),全程近10km,用时约3小时。若队伍沿黄河南岸的运动视为匀速直线运动,队伍行进的速度为4km/h。以下四幅图可以反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图像A的v-t图像表示队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B的v-t图像表示队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像C的x-t图像表示队伍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D的x-t图像表示队伍静止;故选C.
6.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的加速度大于乙。
【答案】D
【解析】甲物体零时刻的速度为零,乙物体零时刻的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0~t1时间内,甲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位移)小于乙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位移),故B错误。t1时刻,两图线相交,说明t1时刻,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D。
7.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
D.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由图看出,甲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图象,从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解: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由图象可知:t2时刻前位移为正,t2时刻后位移为负,故t2时刻对原点的位移最大.
故选B.
9.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
A.极限法 类比法
B.假设法 等效法
C.微元法 类比法
D.控制变量法 微元法
【答案】A
【解析】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某段时间内内的平均加速度表示瞬时加速度,该思想运用了极限法、类比法的思想方法。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 一只蚂蚁(可视为质点)受香味的吸引,在如图所示的半径为R的管道里从A点出发,以恒定速率v沿相关圆弧A→B→C→O→A→D→C进行,最后停在C点,所用时间为t。AC、BD为圆的两条直径,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妈蚁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R
B.蚂蚁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蚂蚁运动的路程是2πR
D.蚂蚁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D
【解析】A、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的大小为2R,故A错误; B、蚂蚁沿着圆弧运动,是曲线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蚂蚁所经过的路程是蚂蚁所走的所有的路线的长度,蚂蚁沿圆弧A→B→C→O→A→D→C的过程中,蚂蚁经过的路程为大圆的周长和小圆周长的和,所有经过的总的路程为3πR,故C错误; 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为,故D正确。
11.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图中方格的边长均为1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D
【解析】物体在AB段的位移为1m ,因此平均速度为,故A正确;物体在ABC段的位移大小为: ,所以有 故B正确;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ABC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所以选D
12.下列所给的运动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A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增大,故无法回到初始位置,故A不会回到初始位置;B图,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m,第2s内位移为2m,沿负方向,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B会回到初始位置;C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C会回到初始位置;由D图可知,物体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整个过程通过的位移为零,故物体能回到初始位置,故D会回到初始位置;本题选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