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年10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0-12 22: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横店高级中学2006年10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写在答题卷上)
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
A.金星 B.太阳 C.月球 D.土星
2.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氧和氢 B.氢和氮 C.氢和氦 D.氧和氮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4.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
A.重力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生物能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长4分钟  B.恒星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和发展
C.地球自转一周需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D. 太阳日时间不长,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6.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地球上 ………………………………………………………(   ) 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C.不同海拔高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
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8.下列各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总星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9.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   )
A.地球上有高级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10.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 )
①煤炭 ②地热 ③石油 ④水能
A.① 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种天体与地球都是等距离的 B.除地球外,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均属天体
C.各种天体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D.天体就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气体和尘埃不能算作天体
12.下列有关昼夜长短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9月23日赤道昼大于夜 B.12月22日南半球昼小于夜
C.6月22日北半球昼大于夜 D.3月21日有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13.下列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赤道上 B.北极圈内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
14.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 B.地壳的厚度相同
C.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和密度都相同 D.地壳厚度不均且硅铝层呈不连续分布状态
15.下列对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是由物质和非物质组成的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的运动是无规律可循的
D.宇宙是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16.关于太阳的正确叙述是………………………………………………………………… ( )
①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②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③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④地球形成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天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18.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9.下列各处,地壳最薄处在…………………………………………………………………(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西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太平洋洋底
20.今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1.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 )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上下颠簸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23~24题。
23.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24.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25—27题。
2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6.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27.从地壳到地心 ……………………………………………………………………………( )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
28.北京市某日7时日出,则此日昼长为 ……………………………………………………( )
A.14时 B.12时 C.10时 D.8时
2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B.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
C.地球自转的中心是地轴,公转的中心是太阳
D.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
30.地球上同经度的各地………………………………………………………………………(  )
A.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自转角速度相同
3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的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C.太阳活动的影响 D.外界杂质的影响
32.下列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自西向东移动
C.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3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若黄赤交角变为30°时,下列说法:①太阳辐射点南北移动幅度大了;②寒带的范围变小了;③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增大;④温带的范围是纬度30°~60°。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自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36.太阳直射点上………………………………………………………………………………(   )
A.昼最长夜最短   B.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等长   D.昼长夜短
37.与地球公转近日点最接近的北半球节气是………………………………………………(   )
A.春分   B.冬至   C.夏至   D.秋分
38.在北京、沈阳和武汉三地中………………………………………………………………(   )
A.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比其他两城市大  B.沈阳比武汉昼夜长短变化小
C.夏季,北京比沈阳白天长   D.进入新的一天的时刻以北京最早
39.下列图示表示6月22日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0.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随日出而变化,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春节  D.建军节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6题,每空1分,共50分。)
4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 ,B , C ,D 。
(2)图中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它之所以成为中心天体的原因是 。
(3)据图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是 、 。
4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6分):
(1)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
A ; B 。
(2)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 ,
B层出现 ,变化的周期大约为 年。
(3)当B层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引起短波通讯突然中断,原
因是 。
4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0分)
(1)图中A和D点所示节气为:
A D
(2)图中由D公转到A点时,地球公转速度
如何变化? 。
(3)地球由B点公转到C点时,东阳的昼夜
长短如何变化?

(4)当地球处于A点时,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5)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B赤道上昼夜平分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内为极昼
(6)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

(7)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地球在 处;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地球在 处(填字母代号)
44.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两个字母之间。
(2)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两个字母之间。
(3)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两个字母之间。
(4)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从____________两个字母之间。
(5)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4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 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
46.读右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5分)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2)此图晨昏圈与经线圈是 关系,此刻太阳直
射的纬度是 ,经度是 。
(3)A点位于晨昏线中的 (填“晨线”或
“昏线”)上,A点的地方时是 ,B点
的昼长是 小时。
(4)A、B、C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角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此时节气是 ,季节是 。
(6)这天过6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移,北半球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填“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将逐渐 。
横店高级中学2006年10月月考高一地理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写在答题卷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综合题:(共6题,每空1分,共50分。)
41.(9分):(1)A B , C D 。
(2) 级 , ,

(3) 、 。
42.(6分):
(1) A ; B 。
(2):A层 B层 年
(3)原因是 。
43.(10分)
(1)A D
(2) 。
(3)
(4)
(5) 。
(6)
(7) 、 (填字母代号)
44.(5分)
(1)___________ (2)_____ _____ (3)_______ 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 _____
45.(5分)。
(1)甲 ,乙 。
(2) 级 观测点,原因是 。
46.(15分)
(2)
纬度是 ,经度是 。
(3) (填“晨线”或 “昏线”)
A ,B 小时。
(4)
(5) ,
(6)向 移,达到 (填“最大值”或“最小值”)并将逐渐 ,
横店高级中学2006年10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写在答题卷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D
A
A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D
D
C
B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A
B
D
A
C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C
C
A
B
B
A
B
D
二、综合题:(共6题,每空1分,共50分。)
41.(9分):(1)A 地球 B 土星 , C 火星 D 天王星 。
(2) 二 级 , 太阳 ,
质量最大,引力最大 。
(3)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
42.(6分):
(1) A 光球层 ; B 色球层 。
(2):A层 黑子 B层 耀斑 11 年
(3)原因是 耀斑爆发时,强烈射电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无线电短波会部分或全部吸收,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
43.(10分)
(1)A 夏至 D 春分
(2) 变慢 。
(3) 昼变短,夜变长
(4) 由南向北昼长逐渐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5) 23.5°N AB 。
(6)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 C 、 A (填字母代号)
44.(5分)
(1)___AC____ (2)___DE____ (3)____CD ___ (4)___DF_____ (5)__昼夜等长___
45.(5分)。
(1)甲 莫霍界面 ,乙 古登堡界面 。
(2) 8.3 级 E 观测点,原因是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
46.(15分)
(2) 相交
纬度是 23.5°N ,经度是 160°E 。
(3) 晨线 (填“晨线”或 “昏线”)
A 6时 ,B 24 小时。
(4) B A=B=C
(5) 夏至 , 夏季
(6)向 北 移,达到 最小值 (填“最大值”或“最小值”) 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