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脏和血管
第一课时心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
3.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心脏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心脏的资料、矿泉水瓶。
教师准备:模型挂图:人体内脏的半身立体模型,心脏图片,人的半身挂图。
分组器材:秒表、统计图表、水槽、听诊器、自制听诊器。
教师演示:课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图片,游戏规则、相关资料袋)
教学过程描述:
一.游戏引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游戏呢?
3.生:非常愿意做。
4:师:好的。先让老师做一下示范:抱头下蹲 。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哪些地方在跳动?下面请同学们做下蹲30个。(这个时期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游戏和运动,用这种方式导入,同学们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有了兴致。)
5.让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在跳动?
6.生:呼吸急促,心跳明显加快。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心脏(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心脏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个什么样子?
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心脏内剖面图)
2.让学生试着回答
3.师小结(课件展示):心脏的形状像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4.师:看大屏幕,你能不能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
5.让学生到前面指认。
意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隐藏于身体内部的心脏展示在学生面前,恰当“补白”,形象直观,清晰明了。
6.师:现在我和你们面对面,我的心脏相当于大屏幕上的心脏,那么我的左心房左心室在哪边?和你的方向一致吗?
这就相当于我们都举左手时,左手的方向是不是同一个方向?
7.师:那么心脏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呢?你摸一摸你的心脏!
8.让学生摸一摸。
9.师讲解: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再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想听吗?
10.师发听诊器:咱们用听诊器来听,没有轮到你的同学可以两个同学互相听。【从一个简单的运动自然过度到探究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11.生:学生用听诊器听心脏。
12师:心脏跳动的声音和什么比较相似?
13.生:学生回答脉搏。
14.师:就是说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跳动的情况相似,有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出脉搏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我们身体中还有哪些部位也能感觉到脉搏?
15.让学生回答。
16.师小结:对啊,人体很多地方都能感觉到脉搏的存在。
17.师提出问题:心脏为什么要跳,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盛满水的水槽和一个矿泉水瓶(展示实验材料:)将瓶子捏紧后松开,看到什么现象?
18.生汇报。
19.这种现象与什么有相似之处?
20.师(手势):心脏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将血液运回心脏。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师生一起手势表示)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心脏和血管作用,既直观形象又准确到位。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像。】
(二)测心跳
(1)测脉搏。
1.师:你知道你自己的心脏每分钟跳多少次吗?让我们在课堂上测一测吧。怎么测啊?
2.生回答:把脉。
3.师:今天我们就像中医那样来测手腕上的脉搏。以测我们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当老师喊开始时,你就从一开始计数,当老师喊停时你就停止计数,然后把你测得的数据填在记录单的第一栏中,在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
4.学生都在心里默数着自己的脉搏。
5.师:一个人在一天或一生中,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读书写字做运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你认为在我们唱完歌后,心脏跳动的次数是快还是慢?我们大家齐唱一首生日歌,再来测一测。
6.师生齐唱。唱完后,师计时,生默数脉搏。
7.师:如果我们运动的再剧烈些,你认为会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跳起来,因为我们跳舞后是要测脉搏的,所以当你跳完之后,要停在原地不动,马上做好测脉搏的准备好吗?
8.师生齐跳,然后,师计时,生默数脉搏。
“心脏跳动”实验记录单
不同状态时 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
上课时
唱歌后
跳舞后
(2)分析:心脏跳动与什么有关
1.师:现在我们要对我们测得的这三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一组数据比一组数据要高。这说明什么?下面请各小组讨论,看一看哪个小组分析的又好又快?
2.让生回答。
3.师:除了运动之外,你在什么情况下还感觉到心跳与平时不一样?下面请各小组讨论,看一看哪个小组分析的又好又快?
4.让生回答。
5.师小结: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心跳明显加快。人体某一器官有病,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三.当堂达标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做当堂达标一、二题。
2.小组内学生积极讨论。
3.让学生回答,并给予表扬肯定。
四.自由活动
心脏的保健:
1.课件展示心脏病患者的图片
2.师: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人会怎么样?
3.生:人的生命就会结束。
4.师:很多心脏方面的疾病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课前你们都搜集到了有关心脏方面的疾病防治知识。那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呢?
5.让生在小组内交流。
3.让学生回答。
4.师小结: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因为脂肪会沉积在心脏血管内,使血管壁变厚、变脆,容易崩裂。
五.课后拓展。
1.关于心脏和血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展示自制听诊器):知道这是什么吗?
3.师介绍,这是我自制的听诊器,用它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心跳。你想有一个吗?课后自己试着做一个,好吗?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完善自我,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你还有什么问题?”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延伸到课下。】
附:
板书设计:
3.心脏和血管
第一课时 心脏
(
动脉
静脉
)
心脏
学生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不同状态时 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
上课时
唱歌后
跳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