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扬中、省港中、省句中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学科试题
命题人: 周和豹 2006年4月
第 Ⅰ 卷(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2000年11月实施的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模式在部分地区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所指的“部分地区”主要位于 ( )
A.东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部内部地区 D.青藏高寒区
2.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三低”模式 D.“高低高”模式向“三低”模式过渡
3.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建国后我国人口变化状况的是 ( )
4.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人类的文化水平 D.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
5.限制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水源 B.交通 C.气候 D.地形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欧洲迁往非洲 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拉美 D.从非洲迁往西亚
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有 ( )
①农业现代化使广大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②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不再限制人口迁移
③巩固国防,建设边疆 ④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收入相差悬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①②③④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 ( )
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
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
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
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
10.扬州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 )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变化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
12.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美国
13.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14.读右图“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关李军家购物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选择A中心地
B.一定选择B中心地
C.一般选择A中心地
D.一般选择B中心地
15.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关于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宗教和自然资源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
B.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加大
C.交通自古至今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为由强变弱
D.旅游和科技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新的主要因素
17.关于城市区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河而兴 B.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
C.北方城市多建在沿海地带 D.新疆城市多建在绿洲上
18.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不宜发展城市
B.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C.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D.世界上的城市全部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上
读右图,回答19—20
19.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分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1一中心商务区 2一中级住宅区
B.3一低级住宅区 5一高级住宅区
C.2一批发轻工业区 4一高级住宅区
D.4一中心商务区 5一低级住宅区
20.关于图中数码4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处为高级住宅区
B.该区趋向高级住宅区的两侧,处于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间
C.该区主要是中产阶级和政府公务人员等的住宅区
D.该区是紧靠高级住宅区旁边发展起来的
21.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一般小城市服务范围比较小
县城的服务范围一般只为本县
大城市的服务范围一般较大
D.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仅限于周围各县
23.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能正确反应Ⅱ阶段城市居民与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两者关系的是( )
24.如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较为合理的方案是 ( )
25.关于“卫生防护带”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设立“卫生防护带”
B.只能利用绿地(含种树种草)作为卫生防护带,别无选择
C.卫生防护带内严禁设置任何建筑
D.卫生防护带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第 Ⅱ 卷
综合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 若图中坐标轴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和 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图中a、b两点代表 两个国家人口状况,则表示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的是 ,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该国人口 现象 日益严重。这种现象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有 ,解决的办法有 。
(2) b点0~14岁和15—64岁年龄人数分别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和 %。
(3) 若图中坐标轴A、B、C分别表示城市的住宅、工业和商业三种功能区所占城市面积的比重,则a、b、c、d四点中,能正确反映城市三种功能区所占城市面积的比重的是 点,理由 是 。
(4) 若图中坐标轴A、B、C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种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则图中c、d两点能正确反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是 点。
27.右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 。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3)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4)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起步较早的国家是 ,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
28右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1分)
(1)图30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地租最高的是 ,原因是 ;地租最低的是 。
(2) ①和④相比, 点离市中心更远一些,地租是 点更高一些,其原因是 。
(3) 若要在四点中选择一点建立仓储式超市,应当选择在哪里 。
(4)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分布,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5)分析该城市钢铁厂的分布是否合理
29.读右图河流与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9分)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 。
(2)乙城市形成的原因是处于 的汇合处。
(3)丙城市的成因是 。
(4)丁城市则处于 位置,因此它既是 港,又是 港。
(5)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 条件。
30.为了修水库,某县进行迁移,按中心地理论对居民点设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标有字母的居民点中,属高级居民点的是 。属次级居民点的是 。
(2)图中标有字母的居民点中,设有生活用品、报刊等门市部的是 ,设有家具、书刊等门市部的是 ,设有医院、剧场的是 。
(3)从中心地理论讲,高级中心地在城市中为数 (填“不多”或“多”),但其提供的职能种类 (填“不多”或“多”);理论上,应位于区域的 (“中部”或“边缘”),如图中 处(填字母),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其 范围。
地 理 答 题 纸
说明:1.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分钟.
2.考生在答题前,务必将考号、班级、姓名写清.
3.笔答题,要求使用0.5mm黑色签字水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做答,字迹清晰,工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 综合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1) , 。 。
, 。
(2) , (3) , 。(4) 。
27.(1) , (2) , (3) ( ) (4) , 。
28.(1) , 。 。
(2) , ,
(3) (4)( ) (5)
29.(1)
(2) (3)
(4) (5)
30.(1) , (2) , , 。
(3) , , , ,
参 考 答 案
选择题:
1—5: ADCAA 6 —10:DDDBD 11—15:ACBCA
16—20:DCCBA 21—25:BDADA
二、 综合题:
26、(13分)
(1)a,(1分)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2分)。老龄化(1分)。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任答两点给2分);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任答两点给2分)。
(2)30%左右 66%左右 (各1分) (3)C (1分)住宅区面积在40%——60%之间,比例最大,商业区面积比例最小(1分) (4)D(1分)
27、(7分,每格1分)
(1)德国 日本 (2)日本 日本 (3)A (4)印度 中国
28、(11分)
(1)③ (1分) 位于市中心,多条公路通过,交通通达度好,接近最大消费群体,故地租高,(2分)
(2)④ ①(各1分) ①点虽然离市中心稍远但位于公路沿线交通通达度好,故低价高④点离市中心稍近,但交通不便,地租较低。(2分)
(3)②(1分) (4)B(2分) (5)不合理(1分)
29、(9分)
(1)位于河运起点和终点,货物在此转运,促进人口集中,经济发展。(2分)
(2)河流与道路的交汇处(1分)
(3)两条河流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2分)
(4)(各1分)河口 河 海 (5)交通条件(或运输功能)(1分)
30、(10分,各1分)
(1)A DHGF (2)ABCDEFGH ADFGH A
(3)不多 多 中部 A 服务
人口迁入地
乙
人口迁出地
甲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