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五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某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模拟试卷五(文科)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侯建成
一.单项选择题:
读右图,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
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1、2、3、4四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1 B.2 C.3 D.4
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2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3—4题。
3.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4.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东中西经济差距大。
C.大城市人口就业问题严重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5-7题。
5.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6.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7.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8.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
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
根据下图回答9题
9.由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10.下列措施或思想中,不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是
A.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B.发展轨道交通
C.鼓励或普及家庭轿车 D.新建或扩宽城市主干道路
11.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14题。
12.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
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13.城市各种功能区中,最基本的职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14.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
式超市,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5.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的“东耕西牧”、粮食作物分布的“北麦南稻”以及糖料作物“南蔗北菜”的分布特点,反映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
A.季节性 B.周期性 C.地域性 D.计划性
16.关于世界水稻种植业正确的叙述是
A.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亚洲的主要水稻区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C.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D.亚洲水稻生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
17.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的是
A.农场主可自主决定种植和放牧的规模,使农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B.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C.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D.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
18.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小麦和水稻
B.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国外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经营的,我国一般是家庭的
D.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19.有关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只要进行农业生产就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B.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
C.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D.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20—21题.
20.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21.“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 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自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22~23题。
22.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23.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24.“订单农业”的出现,说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越来越显著
A.国家政策 B.城市化 C.市场需要量 D.集约化经营
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
25.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稻米生产过剩,价格太低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和小麦
C.北方居民习惯吃面食 D.为了节约水资源
26.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市场 C.交通运输 D.政策
27.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28.关于工业的集聚与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②具有协作关系的工厂只能集聚不能分散③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
29.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30.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1.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
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32--34题。
32.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33.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向该产业生产条件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B.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掠夺更多资源
34.有关①、②、③、④地区的国家今后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的国家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
B.②地区的国家侧重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C.③地区的国家为①、②地区的国家研制产品
D.④地区的国家可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35.下列能够反映旅游业经济作用的是(选做)
A.旅游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
B.通过旅游,人们可以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
C.旅游活动能使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交流 D.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36.有关旅游资源开发的观点,不正确的是(选做)
A.旅游资源距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开发利用价值越高
B.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和特色
C.为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旅游活动的规模
D.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37.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选做)
A.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
B.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C.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只对当地居民有危害
D.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背景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38.下列旅游建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选做)
A.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 B.保护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合理开发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D.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
39.有关电子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选做)
A.它与传统纸质地图的功能是相同的 B.电子地图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图
C.电子地图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展示形式单一
D.电子地图只包含地图和文字信息
40.下列有关电子地图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选做)
A.电子地图能储存有关道路的基本信息,方便人们选择最佳路径
B.利用电子地图可动态监控工矿企业的排污状况
C.装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电子地图可为盲人引路
D.电子地图不能附加多种智能化服务功能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综合题:
41.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是指镇江以东,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泰州、镇江、南通、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包括台州共16个城市),以约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的6%,生产出约占全国19.5%的生产总值,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1)图中_______(字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其影响辐射到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都居第二层的城市是南京和杭州,其代表字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3)B、C、D、G等城市在长三角属于第三层次,他们的___________功能比较突出,他们表示的城市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42.右图是“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区)的名称分别是:
A是______带,C是_______带E、F是_______带,
G是_______区。
⑵C区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区位因素
。
⑶影响A农业带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_ 。
⑷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 ( )
A.农业区域专业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43.分析下表(某年来苏州旅游的外地游客统计)有关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选做)
来 源 人数 比 例 平均逗留天数
上 海 45万 45% 2天
江、浙两省 25万 25% 3天
华东其他省份 20万 20% 3天
其余省市 10万 1O% 4天
总计 100万 100% 2.65天
(1)来自沪、江、浙等地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 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
(2)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 途和 期为主。
(3)可见,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 的距离。
(4)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主要取决于:旅游资源质量、 、
44.把下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区合理化。
钢铁工业区
纺织工业区
货运码头
高科技工业区
水厂
城市绿地
污水处理厂
客运码头
丹阳市五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模拟试卷(文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2=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B D A D C C C A B D B C A C B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C C D D B C B D D B A D D C D A B D
二.综合题:40分
41.8分
(1)E 全国甚至国外
(2)A F
(3)制造业 常州 无锡 苏州
42.10分
(1)乳畜业 玉米 小麦 大牧场放牧业
(2)商品谷物农业 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 地广人稀
交通发达 科技发达 工业发达
(3)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4)A
43.6分
(1)周边大城市(附近经济发达地区)
(2)短 短
(3)经济发达地区
(4)集聚状况 地域组合
44.16分
E D F B A H G C
第 5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