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地理第三单元测试卷[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年地理第三单元测试卷[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1-03 21: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地理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表格内)
1.下列四种地壳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 )
A.地壳 化学元素 岩石 矿物 B.地壳 矿物 化学元素 岩石
C.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地壳 D.矿物 化学元素 岩石 地壳
2.右图中,①②③④处盐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 ① ④ ③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③   D. ③ ④ ② ①
3.下面四幅洋流示意图中,属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是  (   )
 
A      B      C      D
4.某洋流流向是由南向北,流经的海域盛夏季节气温在10℃左右,该洋流 (   )
A.是暖流,位于大洋东部     B.是寒流,位于大洋西部 
C.是暖流,位于大洋西部     D.是寒流,位于大洋东部
5.关于水稻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
B.水稻土是在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下才形成的特殊土壤
C.水稻土由于长期受水浸泡而无空气成分
D.水稻土是一种自然土壤
6.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
A.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和程度
B.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C.土壤性状的疏松程度
D.有机质的丰富程度
7.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是   (  )
A.岩层、矿物   B.岩石   C.化石     D.岩层和化石
8.关于地质构造或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
B.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
C.岩石断裂形成的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D.背斜是储藏石油的良好构造
9.如果岩石的组成物质是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可推知岩石的沉积环境是 ( )
A.湿润的湖沼地区 B.繁茂的热带森林地区
C.暖热的广阔的浅海环境 D.寒冷的高纬海区
10.按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地形不是由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形成的是 ( )
A.南美安第斯山脉 B.欧洲阿尔卑斯山脉
C.日本列岛 D.美国西海岸落基山脉
11.组成大理岩的矿物主要有( )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D.方解石
12.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有( )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②风蚀严重 ③流水侵蚀严重 ④植被多遭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关于暖流经过的海区海洋表面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高纬弯曲 B.向低纬弯曲 C.向南弯曲 D.向北弯曲
14.指示自然环境最明显的标志( )
A.天气 B.植物 C.动物 D.土壤
15.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A.矿物颗粒的大小 B.透水性能的大小
C.透气能力的大小 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16.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与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方向一致时(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灾 B.松花江正值封冻期
C.天山冰雪融化,河流处在高水位 D.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17.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一定高于冬季
暧流经过的水温一定高于寒流经过的水温
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相同
18.下列地貌中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是 ( )
A.新疆的沙丘 B.三峡河谷 C.河口三角洲 D.黄土高原
19.有关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海啸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风海流
D. 洋流不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0.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
21.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土壤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地球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
全球地壳共有6个板块
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岛弧
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2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  )
A.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B.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C.地理现象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
D.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24.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岸的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两岸的潜水经常得到河水的补给
C.两岸的潜水与河水互补   D.两岸的潜水与河水不能互补
25.关于自然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冰原带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自然带
热带草原带以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最广
温带森林带在南半球的分布很广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
26.图中的甲乙两幅图分别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 表面温度分布,其中正确的是( )
甲是南半球暖流
乙是大陆东岸的暖流
甲是自低纬向高纬的暖流
乙是暖流,为赤道逆流
读”中纬度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27~28题:
27.由A到C反映的自然带规律的成因是( )
A.经度地带性 B.由沿海到内陆水分变化 C.纬度地带性D.由低纬到高纬热量变化
28.图中A区域的自然带所反映的气候类型是(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9.下列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30.下图中正确表示海洋环流模式的是( )(双选)
二.综合题
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⑴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 甲 ,乙 ,a b 。
⑵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⑶该地上覆岩层是 作用形成的。
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是

所受的外力作用有 。
⑷如果寻找油气,要在 (甲或乙)
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 中找。
⑸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
择甲地还是乙地? 。原因是
2. 读“北半球太平洋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完成大洋环流的流向。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洋流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
(3)图中①、②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_⑥____
(2)目前人类对①~⑤五个环节中施
影响最大的是____。
4. 读“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 B____
C______ D_____
(2)此图可说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5.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是以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
的原因是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降水按纬度分布曲线图,回答:
(1)A B C三条曲线中代表海洋盐度曲线的是 ,代表海洋表面水温曲线的是 。
(2)三条曲线中,ABC三处均向上
凸起,原因分别是:A
;B
;C

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图中各箭头的含义分别是
A B
C D
(3)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各种 ,又
到 的产生。
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板块名称:
① 板块
② 板块
⑤ 板块
⑥ 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上的是 板块,印度半岛位于 板块上。
(3)下列岛屿位于板块张裂处的是
A.新西兰北岛 B.冰岛 C.新几内亚岛 D.爪哇岛
(4)在板块②和⑤之间形成的海底地形是 ,在板块③和⑥之间形成的地形是 和 。
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填出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B 板块,D 板块。
(2) 图中 表示的是______边界。 表示的是________边界。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基本上与____________一致。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E和F处相比,岩石年龄较老的是____________。
(4)几乎都位于大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安第斯山脉是有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挤压形成。
44.读“非洲及其附近海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A、B、C、D、E五点,海水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两处相比,海水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地理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B B D D C B D C A B D B A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D B C C B D B CD
二、综合题
1、(1)甲 背斜 ,乙 向斜 ,ab 地堑 。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3)外力沉积 这一地区先是地壳运动使地面褶皱隆起和形成断层;外力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以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抬升,使地表外力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
外力侵蚀作用、外力沉积作用。
(4)甲 乙
(5)甲 原因:从受力看,隧道选于背斜处,其顶部不易下塌。从地下水流动看,选择背斜处有利于排水。
2、(1)如右图所示
(2)A:日本暖流 B:千岛寒流
(3)② 北海道渔场
3、(1)蒸发 水汽输送
凝结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2)④(地表径流)
4、(1)A 岩石风化 B 吸收
C 腐殖质 D淋失
(2)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5、(1)热量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 A 在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变化
(3) ③为沿海地区,受海洋水汽影响大,水分多, ⑥为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到达,水分少
6、(1)B C
(2)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多雨带,全年高温多雨.
B: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C:位于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得到的热量最多,所以温度高.
7、(1)如右图
(2)A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
D冷却凝固
(3)岩浆 岩石 新岩浆
8.(1)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南极洲
(2)太平洋 印度洋
(3)B
(4)海岭 海沟 海岸山脉
大陆
66°34′




23°26′


A
C
B
C
B
D
A
C
B
A
A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B
C
A
D
C
B
A
A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