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的填入第Ⅱ卷内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规模总是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
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出生率的下降开始的
C. 粮食供应、医疗卫生水平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
D.因生产力的发展是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2.下列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属于“三低”模式
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型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基本转变为“三低”型
D.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3.衡量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A.城市的用地范围 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城市经济规模 D.城市人口比重
4.下列四幅“人口增长示意图”(均以1960年的人口数为1)中,符合非洲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趋势的是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1995-1996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0.8﹪ B.13.4﹪ C.16.7﹪ D.8.8﹪
8.1991-1998年,该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9-11题
9.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甲表示西欧,乙表示非洲
B.甲表示拉美,乙表示北美
C.甲表示西亚,乙表示南亚
D.甲表示非洲,乙表示大洋洲
10.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则此图可能表示
A.甲表示黑龙江,乙表示山东 B.甲表示江苏,乙表示安徽
C.甲表示河北,乙表示广东 D.甲表示四川,乙表示广东
11.若此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经济迅速发展 C.矿产资源开发 D.西部大开发
12.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13.上图四类国家中,D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口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
1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经济发达程度 C.人口受教育及消费水平 D.资源状况
15.影响埃及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土壤
16.世界四大流域中,人口分布最稀少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亚马孙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密西西比河流域
17.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的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的汇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水源 B.气候 C.交通 D.自然资源
18.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19.在下列国家中,城市化速度加快,但水平低的是
A.德国 B.印度 C.英国 D.新加坡
20.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有
A.乌鲁木齐、西安、兰州 B.包头、太原、齐齐哈尔
C.兰州、长春、包头 D.乌鲁木齐、包头、兰州
21.属于城市的基本活动,是城市发展主要动力的是
A.居民区 B.小学 C.社区服务站 D.大学
22.许多城市布局在河流沿岸,主要不是考虑河流为城市提供
A.优美环境 B.便利的交通 C.安全防卫 D.提供水源
23.有关徐州市和南京市城市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徐州市的服务范围比南京市小
B.徐州市的中心地等级比南京市低
C.徐州市能提供的服务职能南京市一般都能提供
D.南京市能提供的服务职能徐州市一般都能提供
24.影响大庆、格尔木、华盛顿、耶路撒冷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交通、自然资源、政治、军事 B.交通、自然资源、宗教、政治
C.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宗教 D.自然资源、地形、政治、军事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流向有反向变化的是
①北美洲 ②欧洲 ③拉丁美洲 ④大洋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世界人口增长明显加快的时期是
A.农业文明时期 B.产业革命后 C.二次大战后 D.新技术革命后
27.亚洲最大的国际人口迁移是
A.印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 B.三峡工程
C.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 D.两伊战争
28.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黑奴贸易 B.外籍劳工 C.国际难民 D.环境移民
29.围绕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妥善安置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案是
A.原库区居民全部就地后靠,大力发展山区农业 B.原库区居民全部外迁
C.原库区居民全部就地不动,大力发展渔业和养殖业 D.就地后靠与外迁相结合
30.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的是
A.坚定不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构建节约型社会
C.大力倡导高消费 D.努力提高科技水平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处于增长减缓阶段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处于该阶段。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___和______(填数字)。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______(填数字)阶段。
(5)我国人口增长目前正处于________(填数字)阶段,今后随着我国进一步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最终进入__________(填数字)阶段。
32.读中、美两国80年代产业人口结构对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图中,代表中国的是_______图,城市化达到成熟阶段的是______图。
(2)C图中,点①②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三类产业从业人口比例,点①反映的是_______(国家),其第一、二、三产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点②反映的是_______(国家),其第一、二、三产业人口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是指镇江以东,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泰州、镇江、南通、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包括台州共16个城市),以约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的6%,生产出约占全国19.5%的生产总值,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1)图中_______(字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其影响辐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都居第二层的城市是南京和杭州,其代表字母分别是 ______和________。其中A市的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D、G等城市在长三角属于第三层次,他们的___________功能比较突出,他们表示的城市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G__________。
34.读“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 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
(3)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是________,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___水平的高低。
(5)日前,印度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人口向________移动,而德国则出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现象。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C A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D C B C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C C B A B D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③ 发展中 (3)② ③ (4)④ (5)③ 计划生育 ④
32.(1)A B (2)中国(或发展中国家) 60 30 10 美国(或发达国家) 10 20 70
33.(1)E 全国甚至国外 (2)A F 江苏省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3)制造业 常州 无锡 苏州 宁波
34.(1)德国 日本 (2)日本 日本 (3)印度 中国 (4)经济发展 (5)乡村 城市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