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第一单元复习课[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期--第一单元复习课[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5-12-06 1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1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历史: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时间—宙:上百亿年,空间—宇:上百亿光年)
2 宇宙的特点:
A 宇宙的物质性—天体的类型(7种,各种天体的物质组成及特征,见图1.1) 见书P2—3
B 宇宙的运动性—天体系统的层次(4个层次)“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见书P3—4
C 宇宙的演化:经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从密到稀的演化。
3 宇宙中的地球 P4--5
A 日地距离:1.496(约1.5)亿千米—叫一个天文单位。
B 九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人类肉眼可以看见的)、天海冥(远日行星)。
C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即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D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E 九大行星所获太阳辐射的热量与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成正比,即水星最多,冥王星最少。
F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金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即自东向西。
G 九大行星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平面特点: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性,共面性。
H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离地球最近的卫星—月亮。
4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并不特殊。
5 地球是一课特殊的行星—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A 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B 内部条件: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地表平均温度为15℃(温度条件)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大气层的存在(原始大气CO2、CO、CH4、NH3—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适合生物呼吸的现代大气N2、O2)(大气条件)
c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导致原始大洋的形成—原始生命的形成。(水条件)
6 探索地外文明(课外读物)P5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是由氢和氦组成的气体球,表面温度6000K。
2) 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3)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能量(反应条件:高温、高压)。
4)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即作用):
A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B 人类日常生活、生产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5) 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A 最丰富区的地区,主要是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甘肃等省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如:拉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小,削弱少;加之降水少,晴天多,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因此成为最丰富地区。
B 太阳辐射最缺乏的地区,主要是四川盆地、贵州大部,因为气候湿润,阴雨和大雾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是我国太阳辐射最缺乏的地方(如:贵州天无三日晴)。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光球、色球、日冕,其中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是光球层,因为只有光球层才能够发出可见光。
2) 太阳活动的概念:太阳大气常有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太阳活动。
3)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和耀斑。
4)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变化周期大概为11年(即从上一个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到下一个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黑子和耀斑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有时空一致性,因此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5)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包括无线电波、紫外线、X射线、Y射线、高能带电粒子等,因此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见图1.9)
A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周期均为11年)。
B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对有线电话没有影响),导致信号衰减或中断。
C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使地球磁场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 月相及其变化(选学)见书P9—10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 宇宙探测的发展
A 古代的宇宙探索
B 宇宙探索的新时代:1957年10月,原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a无人航天器阶段:发现了磁层、X射线、Y射线、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理化性质。
b载人航天器阶段: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先后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对月球、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及对宇宙空间环境的直接探测。
C 宇宙探测的意义:a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b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D 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美国“哥伦比亚”号),标志着人类已经从对宇宙的空间探索阶段,逐步进入了空间开发利用的新阶段。
E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现在已经达到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我国航天技术水平。
F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G 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H 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
2 开发宇宙
1) 空间资源:A利用辽阔的宇宙空间对地观测。
B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进行物理和生物实验。
2) 太阳能资源:研究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设想)。
3) 矿产资源:A月岩标本—含有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是核聚变的理想燃料。
B火星和木星之间(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富含矿体。
4) 宇宙开发活动,无论是规模和技术、经济投入,都需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
3 保护宇宙环境
1) 太空垃圾的产生:A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B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C航天员扔出飞船窗外的垃圾
2) 太空垃圾的危害: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由于空间垃圾与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即使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
3) 如何保持太空洁净:
A研究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
B清除空间垃圾的办法:a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他轨道上去。
b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图1.18—1.20)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定义 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轴的空间位置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区别真正周期和其他周期) 一天:1恒星日—真正周期(23时56分4秒) 1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24时) 一年:1恒星年—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 平均30千米/秒,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速度(角速度) 极点为0,其余约为15°/h 平均1°/天,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注意:远日点在7月初(6月22日附近),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最小(万有引力作用)。
近日点在1月初(12月22日附近),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最大。
地球自转的证明: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傅科摆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地球的运动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地球的公转运动两种运动的叠加。
2)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3)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关系--23°26'。
4) 黄赤交角的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见书P17--18,图1.22,图1.23)。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21(春分)--6.22(夏至)--9.23(秋分)--12.22(冬至)--次年3.21(春分)(太阳直射点如此循环做周期运动,叫1回归年)
其中,23°26'N(称为“北回归线”) ,23°26'S(称为“南回归线”)
66°34'N(称为“北极圈”) , 66°34'S(称为“南极圈”)
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9.23—次年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半年。
6.22—12.2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2.22—次年6.2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因此:在23°26'N—23°26'S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机会,在23°26'N和23°26'S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而在23°26'N以北和23°26'S以南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5)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意义:使得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1 昼夜交替(图1.24)
1) 昼夜的产生:地球既不发光,又不透明,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即夜半球)。
2) 昼夜交替的产生:地球不停的自转运动,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
3)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着晨昏线(圈)。
其中:从昼半球跨入夜半球的半圆线,叫昏线;从夜半球跨入昼半球的半圆线,叫晨线。
注意:晨昏线的特点有二,一是过地心,二是与太阳光线垂直。
4) 几条特殊经线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平分线)的地方时为12点;
夜半球的平分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者24点。
5) 太阳高度(即昼夜交替的表达),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其中: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6) 昼夜交替的周期或者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即1太阳日。
太阳日的意义:使地表增热和冷却不至于过分剧烈,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7)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纬差
纬差是指所求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差值。
注意:如两点同为北纬或者同为南纬,纬差则为高纬减低纬(即大值减小值);
如两点中一点为北纬,一点为南纬,纬差就是北纬加南纬(即两点纬度值之和)。
2 地方时
1) 地方时的产生: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位置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相对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注意:在同一条纬度上,任何两点的地方时均不相同;
在同一条经线上,所有地点的地方时都相同。
2)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因为地球自转360°)。
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西“-”)
注意:a经度差,即所求地方时与已知地方时之间的经度差值。
同为东经度或者同为西经度,经度差就等于大值减小值;
如果其中一条为东经度,另一条为西经度,经度差就等于两个值之和。
b时间单位要统一(分钟和小时之间的换算)
c地方时以当地一日中太阳高度最高(即正午太阳高度)为正午12点。
d因此,经度上的微小差异,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3)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1884年,国际上采用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为15°,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的区时。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W E
注意: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数=时区号数×15°,(西经W为西时区,东经E为东时区),(“-”表示西时区,“+”表示东时区),各时区中央经线的东西各7.5°属于本时区的经度范围。能够根据时区的划分和计算,熟练的计算各类有关区时的题目。
4)世界各国实际使用的计时方法
a采用半时区,即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如印度(采用东5.5区)。
b采用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位于+8和+9之间,但是采用东9区区时)。
c采用统一区时,如有的国家领土跨度很大,但是为了方便各区联系和协调。
5)北京时间:目前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
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转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
2) 偏转的规律: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3) 地转偏向力: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4) 对环境的影响:对水流和气流的影响。(对水流的影响见P20,对气流的影响见P34—35:大气的运动,及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洋流等的形成)
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1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参见P21—22,图1.26及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图
1)昼夜长短的变化
A 3.21—9.23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大于夜长(季节变化);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纬度变化);并且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范围由小—大—小(季节变化)。南半球反之。
B 夏至日(6.22)这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的所有地区都出现极昼现象(纬度变化)。南半球反之。
C 9.23—次年3.21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的夜长大于昼长(季节变化),而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纬度变化);并且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范围由小—大—小(季节变化)。南半球反之。
D 冬至日(12.22)这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的所有地区都出现极夜现象(纬度变化)。南半球反之。
E 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纬度变化)。因此,在赤道上昼夜变化的幅度最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A 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测递减(纬度变化)。
B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季节、纬度变化)。
C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季节、纬度变化)。
D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季节、纬度变化)。
3) 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布规律。
2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的划分:
A 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度季节。
a我国: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
b欧美:以“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
B 气候四季:北半球: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
南半球:春季9、10、11;夏季12、1、2;秋季3、4、5;冬季6、7、8。
2) 五带的划分:(见图1.27)
A 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B 划分规律: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热带:有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高温,常夏无冬。
南北温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南北寒带: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冷,常冬无夏。
C 划分意义:a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b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大足县第二中学 付玉松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复习纲要(一)
3.21
6.22
9.23
12.22
次年3.21
23°26'N

23°26'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