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教案全集之上册[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必修)教案全集之上册[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4-23 19:29:00

文档简介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锋面的定义(板书)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
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19“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问:什么是冷锋?受冷锋影响会出现什么天气?
投影图2.19,指图讲解: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承转)上述是冷锋与天气的关系,暖锋与天气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再来学暖锋。
3.暖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20“暖锋与天气”,并且注意观察暖锋的表示方法。
问:什么是暖锋?暖锋对天气是如何影响的?
投影图2.20,指图讲解: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暖锋雨区在锋前。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下面我们再把冷、暖锋的天气变化特点进行一番比较。(投影表格)
表一 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类型 冷锋 暖锋
气团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锋面图示
锋面符号
过境时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降温 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 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时间 时间短,强度大 时间长,强度小
降水位置 主要在锋后 锋前
补充材料1:冷暖锋判断法
1.平面图判断法。在下面等压线图中,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根据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如课本图2.19图2.20为侧视图),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因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4)雨区的位置。同上。
播放录制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让学生看主持人是怎样分析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的,从而掌握所学内容。
(承转)以上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课本的第二大部分内容: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板书)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均不相同,其天气状况也不相同。我们首先学习低压(气旋)系统。
1.低压(气旋)系统(板书)
请同学们先回忆前面讲过的低压(气旋)的运动情况。
阅读图2.21“北半球低压(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读图2.22。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慢,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两锋之间的地区则为暖气团天气,如果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可出现弱的降水,若气团干燥,则为晴转多云天气。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承转)对照低压(气旋)与天气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先看课本高压(反气旋)的内容。
2.高压(反气旋)系统(板书)
阅读图2.21“北半球高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并且回忆反气旋气流的运动情况。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下面我们把高、低压系统作一对比,了解其不同的天气状况。(投影表格)
表二 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北球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空间示意图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补充材料2:气旋周围的风向
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如图。首先,我们找到研究点所受的风向,根据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那么,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图中B点所受风向是AB,很明显可以看出其风向为偏西风。
从图中我们不难得出: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我们还应推出:南、北半球的反气旋与同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同;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反,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同(绘图略,可鼓励同学自行绘图,进行区别了解)。
综上所述,我们学习了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下面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有关分析。
播放录像完毕后,挂某城市天气预报图,请同学试做天气预报员,然后再做活动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这样,我们以后不仅能听、看懂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遇到简单的天气图也能做出分析,并且进行预报。课后要求大家阅读P65“天下第一气象站”,了解每一组气象数据的来之不易和作为一名气象员的艰辛。我们大家应该有热爱气象事业、勇于献身气象事业的精神。
[课后作业]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差别很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答案:AC
2.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 B.降水都降在锋前
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D.都属于气候系统
答案:C
3.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冬季影响我国最大的高压系统
B.盛夏,我国长江流域受其影响,形成伏旱
C.“副高”位置季节性北移,使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先后进入雨季
D.“副高”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则易出现干旱
答案:BC
4.下列天气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的锋面雨
B.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常受冷高压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
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答案:BC
5.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图中实线M表示的含义是 ,虚线N表示的含义是 。
(3)图中①②两处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称为 , ;如果此图所示范围在南半球,则①②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分别称为 ,
;若就气压分布而言,又分别被称为 , 。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 。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原因是 。
(6)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 ,且为 锋面。该锋面过境时,一般常出现 。
答案:(1)C
(2)高压脊线 低压槽线
(3)气旋 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低压 高压
(4)阴雨天气
(5)② ②为高气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6)N 冷 刮风、降温、阴天、下雨等天气现象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概念(见课文)
特点——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伴有风、云、雨天气
冷锋 暖锋
简图
过境时天气 阴雨、有风、云、降温出现 连续性降水出现
过境后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二、气压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简图(北半球)
影响下的天气 气流(中心)上升,产生降水,呈阴雨天气 中心气流下沉,天空少云,呈晴朗天气
三、我国常见的锋面气旋复合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较复杂的双重天气系统,兼具双重性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借助三球仪、自绘图或挂图,并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投影仪、图1.9、1.10、1.11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家知道,太阳、月球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两个天体,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这两个天体有关,如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海水涨潮落潮等。太阳对地球更重要,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那么,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讲授新课]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教师引导、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很高,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思考:
(1)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如何产生的
(2)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解释)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具体来说,是由4个氢原子核转变为1个氦原子核的核聚变过程中转化成的,可表示为:4H→He。到达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它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具体表现在: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学们在初中就学习过,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为什么要划分五带呢 因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的纬度不同,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一样的。如热带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寒带太阳高度很低,并且有长时间的极夜,所以获得的热量最少。对于整个地表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我们将在第二、三单元做详细介绍,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工业上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引导学生读图1.5,简要给学生解释、说明,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青藏高原南部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为何前者属丰富区而后者为贫乏区呢
(学生活动)
(教师问)我国西藏的省会拉萨有一别称,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答)号称“日光城”。
(教师问)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呢?
(学生答)因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天空中云量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称为“日光城”。
(教师评价、再提问)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看来初中地理学的很扎实。同学们知道新的直辖市吗?它也有个别称,知道叫什么吗?
(学生答)重庆市,有我国的“雾都”之称。
(教师问)为什么这个地方一年中多雾呢?
(学生答)这个地方海拔较低,并且距海较近,再加上处于四川盆地中,周围地势较高,所以一年中阴雨天多,天空中经常阴云密布,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
(教师归纳)好!分析的很透彻。四川盆地虽然与青藏高原处于同一纬度地带,但因海拔高低不同,造成很大的气候差异,导致近地面的光照条件相差悬殊。可见,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是否丰富,不但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也有关系。
(承转、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创造了光明,给人类送来了温暖,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烦恼。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引导)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部分。科学家长期观察发现,太阳大气经常在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剧烈的。天文学上就把太阳大气的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它的类型很多,但最主要表现为两种: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黑子、耀斑 黑子为什么“黑” 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活动)
(教师问)黑子、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呢?
(学生答)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
(教师问)黑子为什么“黑”呢?
(学生答)是温度的差异造成的。由于黑子本身的温度比较低,而太阳表面其他地方的温度较高,所以就显得暗一些,看起来较“黑”。
(教师问)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答)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黑子和耀斑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爆发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
(教师问)我们怎样来观测太阳黑子和耀斑呢?
(学生答)因为太阳的光线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去观测,需要用深色的太阳镜或制作墨镜片连续定时观测,至少一周时间。
(教师归纳)同学们平时的课外知识掌握的还不少,需要发扬下去,持之以恒。
(过渡、承转)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上看天,下看地,天地之间有联系”。太阳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9投影片或挂图)
(1)年降水量的变化
(教师分析、讲解)该组图上中下三部分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每部分图中的两条曲线,红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年降水量的分布,蓝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图下问题先自己分析、思考,或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每个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如12测站两者全部为正相关(两条线基本重合、一致),22测站两者全部为负相关(两条线呈分离状态),36测站的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仔细分析可看出,两者的变化周期大体为11年,即与太阳黑子、耀斑出现的周期是基本上一致的。
(引导、过渡)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气候有影响,而且对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地球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课文来了解(教师板书)。
(2)干扰电离层
(3)扰动磁场
[课堂小结]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做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课后作业]
1.下列物体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一闪即逝的流星 B.拖着长尾的彗星
C.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D.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D
2.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恒星
答案:B
3.与银河系级别等同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星系 D.总星系
答案:C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有固体表面
C.有自然卫星 D.有生命物质
答案:D
5.有关太阳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是由氢和氧为主的气体组成
B.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的表面温度为6000 K
答案:C
6.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了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西奈半岛。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 )
A.雷达本身的故障 B.以色列的秘密武器
C.太阳紫外线增多的影响 D.太阳活动
答案:D
●板书设计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2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2.了解大气热量平衡状态。
能力目标
1.读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
2.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德育目标
认识全球的热量平衡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但由于人类活动有时会打破这种平衡,带来不良后果。树立学生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教学难点
1.大气的温室效应。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本节课原理性强,授课时应紧密结合图片,做到图文结合,有助于原理理解。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导学法推出本课的原理。
●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投影片、自制简易“玻璃房”、一些数字资料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大气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与太阳辐射能及其转化密切相关。太阳辐射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面,这样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从而形成地球表面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维持着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板书)
同学们想必有过这样的体会:夏季,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有的同学还可能见过农民用人造烟幕在晚秋或寒冬防御霜冻。地球上这些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大气现象,都与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因此我们先来学习本节课的第一大部分“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板书)
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我们首先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板书)
我们已知太阳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在各种波长范围是有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图2.3“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其中,人眼能看见的光线,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因此这个范围称为可见光区,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集中在这个波长范围,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波长小于0.4微米的紫外线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7%,波长大于0.76微米的红外线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这两部分人们用肉眼都无法看见。
(承转)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设问)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哪部分?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可见,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板书)
平流层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线却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由此可见,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承转)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大气的反射作用。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板书)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是没有选择性的,所以反射光呈白色。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愈强。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承转)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为什么阳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大气的散射作用造成的,因此我们再来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板书)
首先,请同学读图2.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在可见光部分蓝紫色光波长最短,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在晴朗的天空,特别是雨过天晴时,天空呈蔚蓝色。另一种情况是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时,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使天空呈白色。所以,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在树阴下,在房间里,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这些都是大气的散射作用的缘故。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区和可见光的短波部分,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可见光集中了太阳辐射一半的能量,所以太阳辐射给予地球表面巨大的能量,是发生在地理环境里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承转)同学们,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作回归运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配不均匀。相比较而言,太阳直射的地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那为什么会是这样?请同学们读图2.5“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投影图2.5)
4.太阳高度对大气削弱作用的影响(板书)
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高度角有差异,会对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有影响。因为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反之越少。这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承转)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那有云的夜晚气温又不会太低,后者就是由大气热力作用的另一表现,大气的保温作用形成的。下面我们来学习大气的温室效应。
(二)大气的温室效应(板书)
由实验得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增高,同时又把热量向外辐射,但它比太阳温度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因此,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投影图2.6“大气的温室效应”,指图讲解。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因而使近地面大气增温。近地面大气又以辐射、对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高一层大气,使大气保存了地面所放出热量的绝大部分(75%~95%)。因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也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区,所以大气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热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变化比较缓和。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大气逆辐射更强,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些。所以,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投影以下图讲解:
综上所述,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承转)我们学习了大气的热力作用,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这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四种辐射的关系。
投影胶片,重述大气的热力作用,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投影显示)
图1
图2
大气的温室效应,我们应重点弄清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之间的关系。如图1,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从而将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二是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正是这种关系,才使得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我们可以借助于上述简图分析说明大气保温效应的三个物理过程:(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又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3)大气增温后又产生大气长波辐射,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而散失,剩余的绝大部分射向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如图1)。大气逆辐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对流层)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所以说,(2)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3)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
(承转)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及其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学习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三)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板书)
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归纳一下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表现在几方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地球表面的气温日较差。二是由于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了约33℃,使地球表面的多年平均气温得以保存在15℃,而且变化不大。这对地球环境特别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承转)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就一般情况来说,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以辐射最为重要。除辐射外,大气中不规则的湍流运动和水的相态变化携入大气的潜热,都将热量从地面带给大气。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是相等的,即全球的热量平衡。
二、全球的热量平衡(板书)
与地球上热量收支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射向地面和大气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放出的长波辐射。
(二)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要吸收一定的热量,水汽将这些热量以潜热形式携入大气,当水汽在大气中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时,又把这些热量释放出来给予大气。这样,通过水在地面蒸发再在大气中凝结的过程,使地面与大气之间发生潜热交换,称为潜热输送。
(三)空气的不规则运动(湍流),使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得到交换,称为湍流输送。
就不同地区来说,热量收支又是不平衡的。据观测,大致以纬度35°为界,低纬度地区的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热量盈余,气温增高;中高纬度地区的热量收入小于支出,热量亏损,气温降低。但实际上低纬度地区的气温并不是无限地升高,高纬度地区的气温也不是无限地降低,这是由于大气运动和洋流调节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使高、低纬度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也大致保持稳定。
(投影胶片)地球(地面和大气)的热量收支(%)
热量收入项 热量支出项
地面 太阳短波辐射 47大气逆辐射 106合计 153 地面长波辐射 120潜热输送 23湍流输送 10合计 153
大气 太阳短波辐射 19地面长波辐射 114潜热输送 23湍流输送 10合计 166 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 60大气逆辐射 106合计 166
太阳短波辐射 100合计 100 大气和地面反射 34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 6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 60合计 100
通过表格计算,我们得知全球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相等,即全球热量平衡,这也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而且这一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全球热量平衡,使全球多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反过来,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正如前面学过的由于人类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而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球上的热量收支平衡,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而全球气候变暖,又会对全球的生态、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这一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科学家、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关于这点我们在本单元最后一课要详细学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的热力作用和全球的热量平衡两大问题。首先,我们懂得正因为地球上有大气存在,并且由于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才使得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没有大气的月球那样强烈。地面和大气之间,通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认识自然规律,爱护环境。
[课后作业]
1.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其原因是( )
A.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上小
B.赤道上白昼时间较北回归线处长
C.赤道上云雨天气较北回归线上多
D.赤道上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较短
答案:C
2.城市上空的雾一般比郊区的多,因为( )
A.市区风速大 ` B.市区水汽多 C.市区CO2多 D.市区尘埃多
答案:D
3.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
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
C.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D.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
答案:D
4.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答案:D
5.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
(1)标出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的名称:
① ;
② ;
③ 。
(2)对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三种辐射来说,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应是 。
(3)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是平流层的 和对流层的 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光。
(4)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 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5)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最强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 天气。
(6)全球热量处于平衡状态,其中热量的收入项是 和 ,
热量的支出项是 和 。
答案:(1)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3)臭氧 二氧化碳 水汽 可见
(4)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5)有浓密低云的阴雨 空气透明度好的晴朗
(6)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部分 大气辐射到宇宙空间的部分
●板书设计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基本概念——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常数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的温室效应
(1)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地面降温
(3)大气逆辐射又使近地面增温,起到保温作用
(4)实例分析与应用(塑料大棚与玻璃温室)
三、全球热量平衡
1.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
2.全球热量收支保持平衡
3.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全球热量平衡——人口增多、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减少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加剧、全球趋暖。3.4海水运动
第2课时
【导入】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国,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结果只花了20天。为什么路程变长了,航行的时间反而变短了?
【设问】南极洲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但科学家在南极企鹅的体内发现了有机农药DDT。这块没有人类定居,更没有工农业生产的地方,为什么会发现农药呢?
【讲述】对,与海水的运动——洋流有密切关系,洋流对我们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对人类活动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洋流是怎么分布的?它对地理环境有影响,有什么影响?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两个重点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洋流的分布。我们从四个海区来观察洋流分布的情况:
【板书】三、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4、北印度洋海区:
【读图】“3、3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这张图是以太平洋为中心的图,我们就以太平洋为例,(展示FLASH“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在图中描出中低纬海区的洋流,仔细观察。下面我们以太平洋为例,看看南北半球洋流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规律?(用手画圈提示):——都形成大洋环流。
【提问】南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
【板书】1、北顺南逆
【提问】其他海区是否符合这个规律呢?(符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以太平洋为例,来看看它的形成过程。海水运动的根本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回忆并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图”。
【提问】赤道附近海区的海水受到东北信风的吹拂,怎么流动?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讲述】北半球由赤道北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驱动海水由 东 向 西 流动,洋流的名称是?——北赤道暖流,而中纬地区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海水由 西 向 东 流——北太平洋暖流,这时中低纬海区从东向西流的洋流——北赤道暖流在太平洋西侧受到陆地的限制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折向北补充中纬西侧海区缺失的海水,这支洋流是——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流到大洋东侧同样受到陆地的限制,一部分折向南补充北赤道暖流出发海区缺失的海水,这支洋流的名称——加利福尼亚寒流。这样北半球这四支洋流首尾相连形成顺指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也是由于东南信风和中纬西风的驱动下形成两支东西向的洋流——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然后由于陆地的阻挡分别折向南或北来补充出发海区缺失的海水。这样在南半球这四支洋流也首尾相连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注意:屏幕上这张图和书上图比较在赤道附近少了一条洋流。
【提问】该洋流的名称是什么?(赤道逆流)它是怎么形成的?
【讲述】从东向西流的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大洋西侧遇到陆地阻挡除了分别折向北、折向南流去补充中纬海区缺失的海区以外。还有一小股回头倒流,形成了赤道逆流。
【提问】刚才我们所讲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的形成过程,从成因上看,东西方向的洋流主要属于?——风海流;南北方向的洋流主要属于?——补偿流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主要有?——风带、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等方面。
【展示】中高纬“洋流分布图”
【讲述】刚才我们分析的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那么中高纬海区洋流是怎么分布的呢?
【小结】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了西风漂流。
【板书】2、逆时针
3、西风漂流
【设问】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以太平洋为例,在中纬西风的吹拂下,形成的自西向东的北太平洋暖流,在大洋东部遇到陆地的阻挡一支向南,另一支折向北,在受到北美大陆形状的阻挡和极地东风的吹拂下,形成了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提问】为什么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形成像北半球一样的大洋环流?
【讲述】南半球中高纬度,特别是40°S——60°S,几乎全部是海洋,洋流在盛行西风的推动下,畅通无阻,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
【承转】以上我们所讲的是全球一些大规模的大洋环流的情况,它们几乎是常年稳定地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运动。而在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形成不同方向的大洋环流。
【提问】北印度洋海区在夏季形成了什么时针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顺时针)冬季形成了什么时针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季风环流?
【讲述】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了从东向西方向的季风环流,受到陆地的阻挡折回出发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吹拂和第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了自西向东的夏季洋流,然后受到陆地的阻挡折回出发海区形成了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板书】4、冬逆夏顺
【讲述】以上我们分析了洋流的分布情况,为什么要研究洋流的分布呢?因为它对我们人类和地理环境有影响。研究洋流分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课以开始我们列举的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的事例,现在学习了洋流的分布很自然就能解决了。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去美洲用的时间比较长是因为第一次是逆着 北大西洋暖流 航行。逆流航行速度慢。1493年第二次是顺着 加那利寒流 和 北赤道暖流 航行的。顺流航行速度快。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掌握了洋流的规律,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选择冬季从东部沿海出发,夏季归来,为什么呢?这是洋流对 航海 的影响。
【板书】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航海
【阅读】课本“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段文字。
【提问】洋流除对航海产生影响外。还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气候、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污染等)
【讲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我们可以举例来分析,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的海港摩尔曼斯克大约位于69°N附近,在北极圈以北,但却成为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唯一的不冻港,而俄罗斯在远东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在冬季会封冻,11——3月靠破冰船通航。为什么位于较低纬度的海港在冬季封冻,而位于较高纬度的摩尔曼斯克却终年不冻呢?结合洋流分布图分析一下。——————摩尔曼斯克附近的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有千岛寒流经过。
【小结】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
【板书】2、气候
【讲述】另外,正因为有洋流的运动,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对高低纬之间海洋热能的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调节了全球的气候。例如:墨西哥湾暖流,每年供给北欧海岸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在每厘米长的海岸线上得到600吨煤燃烧的能量。这就使得欧洲西部和北部的平均温度比其他同纬度地区高出16—20°C
【板书】3、海洋污染物
【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底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多,海洋里航行的船只也越来越多。假如在海中不慎发生了石油泄露,随着洋流的运动,将会发生什么结果
【讲述】对于本海域(污染发生地)来说,随着洋流的运动,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减轻本海域的污染程度,但污染物同时也会随着洋流的运动传到其他海域。这样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板书】4、海洋生物
【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形成渔场。由于洋流的影响,全球形成了四大渔场。
【提问】这四个渔场从形成原因上看一样不一样?哪一个不同?
【讲述】关于秘鲁渔场的成因我们在上节课提到过,秘鲁渔场是秘鲁寒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加上东南信风的吹拂,使表层海水离岸外流,于是底层海水流上来补充,形成补偿上升流。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等物质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生长茂盛,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 饵料 ,从而形成大型渔场。另三大渔场都因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底层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聚集而形成。这三个渔场分别是英国的北海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
【活动】将四大渔场标注在课本分布图上。
【提问】三大渔场分别处于哪支暖流和哪支寒流的交汇之处?
【讲述】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板书小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否结合风带的分布在空白图上简要画出中低纬海区洋流的分布。
【练习】
一艘船12月从古巴出发,经过纽约于1月底达到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沿途所见下列现象是否可能?说明其理由。
1、从古巴到纽约受洋流的影响,船速较慢。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到挪威沿海时,可能发现来自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污染物。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到摩尔曼斯克时,看到当地人正在近岸浅海海面上滑冰。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可能;顺洋流速而行度快2、可能;污染物随北大西洋暖流扩散3、不可能;该港口终年不冻)
北半球:逆时针方向
1、以副热带为中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
2、以副极地为中心(中高纬)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逆时针方向
西风带 西风漂流 沿东岸折向高纬度 极地环流
以上要求老师对照“世界洋流模式图”讲述
【课堂活动】:老师画出世界轮廓简图,学生对照教材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老师每画一个箭头代表一个洋流的名称,请学生一起回答指出起名称。
【板书】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促使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整全球的热量分布。
2、 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渔业生产、航海等的影响。
A 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形成、高纬度的港口而不冻。
寒流:降温、减湿;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B 渔业生产: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这些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渔场。如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提问】这两大渔场分别位于哪些洋流的交汇处?
(分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
C 海洋污染:
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D 航海:
顺流节省时间、燃料;逆流费时间、燃料。
【提问】郑和下西洋是怎样利用洋流的?(答略)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神奇的厄尔尼诺”回答:
【提问】为什么厄尔尼诺年份,秘鲁沿海降水会增多,而澳大利亚和印尼发生干旱?
(因为厄尔尼诺年份,温暖的海水由赤道向南流,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这样使秘鲁沿海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因而降水也就会增多。而由赤道附近经东澳大利亚暖流带往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地的热量减少,因而湿度、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易引起干旱。)
【课后练习】:
一、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布下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护,真可谓固若金汤。哪知道德国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回答:
(1)英军忽略了什么自然现象?简述这种现象的成因。
(2)在下图中标出海峡两侧海洋的名称,并画出德
军潜艇往返的行进路线(用实线箭头表示进入地
中海的方向,虚线箭头表示返回时的方向)
二、读上面“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
(1)若用箭头表示洋流方向,其中CBDE形成以 ____ __ 为中心,呈___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其中HIJ形成以 ______ 为中心,呈 ____ 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经过J的洋流名称是 ________ 。
(2)若以寒、暖流区分,图中AB为 _____ ;FH为 _____ ;BC为 ____ ;HI为 ____ 。若以成因区分,DE、BC为 _______;图中唯一的箭头所代表的洋流属于 ______ 。
(3)若该图表示太平洋,以下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是:
CE _________ AC __________ BD ___________
CE、AC交汇处是 _______ 渔场,FH附近是 _____ 渔场。
(4)若该图表示大西洋,以下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是:
BC ___________, CE __________,CE、AC交汇处为_______渔场。
参考答案:
一、(1)忽略了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存在密度流。成因是:地中海蒸发旺盛,四周无大河注入,因而水面比大西洋低,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深层海水在压力作用下,由直布罗陀海峡低层流入大西洋。(2)略
二、(1)副热带 顺 副极地 顺 南极环流 (2) 暖流 寒流 暖流 寒流 风海流 补偿流 (3)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海道 秘鲁 (4)
北大西洋暖流 墨西哥暖流 纽芬兰1.5-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球不停地自转,不仅使昼夜不断地交替,产生了地方时,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地转偏向力。受这种力的影响,凡是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发生一定的偏转。
[讲授新课]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板书)
(引导)物体在前进中怎样发生偏移呢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解释说明:
图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表示偏转方向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沿地表做水平方向运动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注意:一定是顺着物体前进方向。这就如同我们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一定要靠右行(北半球)。
这种偏转现象对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气流和水流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1.25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情况。
(让学生思考分析或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归纳。)
(承转、过渡)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使地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板书)
(先让学生读图1.26自己思考、分析,教师在黑板上绘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并同时打出投影片)
(教师结合图示引导学生分析)
对于北半球来说,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有规律的:
夏半年(春分——秋分):昼长大于夜长
冬半年(秋分——春分):夜长大于昼长
北极圈以北地区夏至日有极昼,冬至日有极夜现象。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可用投影片打出或板书归纳):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
(引导、分析)昼夜长短反映的是一个地方日照时间的长短,而“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管这个地方能不能被太阳直射,都把中午12点的太阳高度作为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反映该地太阳辐射的强弱。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析图1.26,看三幅图中的P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 能否找出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让学生思考、分析,教师提问、归纳)通过分析、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同(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日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就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同理,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重点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
[课后作业]
1.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答案:D
2.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台山正值旅游旺季
B.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90°
C.地球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D.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
答案:D
3.太原市一幢窗口朝南的楼房,在下列日期中房间内得到的太阳光面积最大的是( )
A.1月1日 B.3月23日
C.6月1日 D.8月1日
答案:A
4.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 )
A.骑着马在牧牛 B.吹着风扇吃午饭
C.盖着被子进梦乡 D.围着火炉吃晚饭
答案:C
5.9月23日,一批外地游客要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这天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是( )
A.5:44 B.6:00 C.6:16 D.6:30
答案:C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6~7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D
7.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B
●板书设计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季节变化(同一地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纬度变化(不同地点)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6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植物个体对环境适应的特点;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2.理解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及其应用;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分析说明植物所处的生长环境;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德育目标
树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及其保护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2.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与导学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星球。为什么?(是因为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生物,是地理环境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
[讲授新课]
3.6 生 物(板书)
(解释)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分布空间的总称,它集中在地球表层,构成一个连续的圈层。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分析。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板书)
1.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气候(板书)
(提问)气候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略
(教师)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的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很好生长,而有的植物只需要少量阳光就可生长,这样,就把植物分为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两类。同学们,有的家里养着花,有的从农村来,家里还种着庄稼、蔬菜,你注意观察过植物的习性吗?能不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呢?
(学生)略
(教师)分布在草原和荒漠中的大多数植物,生长于森林采伐迹地上的乔木和灌丛,人工栽植的农作物和果树等,都属于喜光植物,典型的树种如油松、落叶松、侧柏、洋槐、泡桐、桉树等。喜阴植物大多生长在林下、背阳或荫蔽的地方。从图3.38、图3.39中我们可以看到。
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光照,而且也需要热量和水分。热量和水分是怎样影响植物分布的呢?
(学生)略
(教师)
(承转)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深受环境的制约,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有相应的植物种类分布。图3.40、图3.41反映的是不同的两种生活环境,请同学们读图分析、思考。
(学生)图3.40反映的是水生植物——莲(荷花)的生长环境。由于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它长得叶大柔嫩,但根扎的很浅;而图3.41中的骆驼刺生活在沙漠地区,属旱生植物。由于沙漠中缺水,所以骆驼刺的叶子变成细刺,并且根扎的很深,有的深达十几米,根系十分发达。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这两幅图反映的是植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或者说,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板书)
(设问)请同学们来分析课文、思考,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学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植物对气候及当地农时、农事具有指示作用;植物对干旱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植物对环境污染也具有指示作用。
(教师)对!归纳的很好。能举些例子来说明吗?
(学生)我们本地有许多农谚、民谚反映气候、农事状况的,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三月三,脱了冬衣换夏衫”“处暑(庄稼)不露头,割上喂老牛”“寒露霜降,有衣服穿上”等。
在干旱沙漠区,有植物的地方必定有水(地下水或内陆河),在工厂周围,特别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区,植物明显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玉米叶、果树、蔬菜等。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实际,说明大家在平时注意观察事物,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承转)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人们常常把生物尤其是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个标志。为什么呢?因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板书)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板书)
(教师边分析边板书、讲解)
(设问)同学们思考一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究竟从中发挥了一个什么作用呢?
(学生)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教师)对!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我们用下图来表示。
2.生物循环及其意义(板书)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教师在黑板上绘出示意图或用投影仪打出):
(教师)这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略
(引导)上图只是以庄稼为例来说明问题。如果我们把范围再扩大一下,换成整个植物,那么,其他环节该如何变化呢?是否与此过程还一致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引导分析)基本是一致的。请看下图(显示图幅):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植物从环境中吸取水分、养分,在太阳的光合作用下,合成有机物(长成果实),被各级动物食用,同时,植物的秸秆、动物死后被微生物分解(腐烂过程就是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最后又回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生物循环。
(设问)生物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
(学生)略
(教师)生物循环可以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请同学们首先自己来分析这一部分课文的2~5自然段,分析、思考: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中主要起哪些作用?
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板书)
(学生)略
(教师)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变原始大气成分、改变陆地水的化学组成和水分状况、参与岩石圈的改造和土壤的形成等几个方面。
教师可结合课文和有关资料,做适当解释和补充。
(承转)绿色植物不仅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方面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4.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板书)
请同学们来思考下列问题,看看绿色植物在不同的地域各起什么作用?
(用投影胶片打出)
(1)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
(2)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CO2,放出730千克O2。
(3)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汽。
(4)在机场、公路边种植物珊瑚树林。
(5)在陕西、山西省北部,每年春季都大搞植树造林活动。
(6)某化工企业在厂区周围植树种草。
(7)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开展退耕还草、退耕还牧工作。
(8)素有“花果城”之称的山西省临汾市,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果实飘香。
(学生)略
(教师)以上材料所显示的处于不同地域的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吸烟除尘
(2)净化大气
(3)涵养水源
(4)降低噪声
(5)保持水土
(6)减轻污染
(7)防风固沙
(8)美化环境
[课堂小结]
可见,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效益。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近年来,随着地球上人口的过快增长和工业、交通的迅速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沙尘暴、酸雨、全球变暖等问题正一天天地向我们逼近,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正是我们人类自身造成的吗?我们应该深刻地反思,吸取教训,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保护好、建设好!
[课后作业]
1.在森林中植物生长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原因是( )
A.气温影响 B.水分影响 C.光照影响 D.地形影响
答案:C
2.干旱环境中植物的个体特征一般有( )
A.叶片硕大、柔嫩 B.根系发达,叶片细小或成细刺
C.形成旗形树冠 D.地上部分高大,地下根系不发达
答案:B
3.下列植物分布现象、规律主要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是( )
A.由沿海向内陆出现了森林、草原、荒漠变化的植被景观
B.我国海南岛上香蕉树、四川盆地柑橘树、山东丘陵苹果树的差异
C.山地阳坡、阴坡树种的不同
D.热带雨林的底层与上层植物种类有明显不同
答案:B
4.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人类和改造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答案:A
5.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又受到环境的制约,其原因是环境的组成要素中( )
A.土壤是决定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B.气候是决定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C.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叶子小而细尖,叶面有蜡层
D.莲花是生长在北方的水湿环境中的植物,它柔嫩、叶子硕大、根系不发达
答案:B
6.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 )
A.水汽的分解 B.二氧化碳的分解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7.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营造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美化环境 B.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 D.减轻污染
答案:C
8.绿色植物可以净化大气,其作用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
A.改善生态条件
B.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C.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C
9.在新疆建设防护林与城市中建设绿化林,在功能作用方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将下列各项的字母填写在框图中的相应位置。
A.净化大气
B.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C.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E.吸烟除尘 过滤空气
F.降低噪声 减轻污染
答案:从左至右,从上至下:E F A C B D
●板书设计
3.6 生 物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气候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生物循环及其意义
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4.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质作用的概念;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
2.区别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及其影响;背斜与向斜在基本形态、形成原因和地貌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上升岩块和下沉岩块的成因和典型的地貌;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差异;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不同形态以及在分布上的差异。
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与火山、地震的分布、海陆的形成和分布之间的关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断层的形成原因和地貌特征;风化壳和球状风化地貌的成因;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德育目标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2.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地貌特征。
3.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板块构造与海陆的形成和分布。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教学,交叉使用导学、启发、比较和归纳、综合分析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课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投影胶片、板笔、板图、随手教具。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这也正说明了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讲授新课]
3.2 陆地变动与地表形态(板书)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板书)
1.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板书)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地球(壳)表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请看录像:
(播放录像)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
(分析、补充)从刚才的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如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生物化石;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如台湾岛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陆连在一块的,后来由于中间地段地层发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承转)是什么因素造成地壳及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板书)
什么是地质作用呢?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出下列表格: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教师可让一个学生上黑板填出,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评价)
(表中填写内容附后)
(承转)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地壳是怎样运动的呢?它会引起什么后果呢?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板书)
1.地壳运动及其影响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
(升降运动)
两种运动是相伴发生的。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承转)地壳怎么会运动呢?是什么力量在促使它运动呢?
(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给学生简要地介绍“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两种学说观点)
2.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板书并打出图3.11投影胶片)
(1)学说观点(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六大板块。(结合课文解释“板块”)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六大板块中,有的几乎全部是海洋,如太平洋板块;有的陆地面积较大,如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有的海洋面积较大,如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块板。
我们知道,在地壳与地幔的交界处有一个“软流层”——岩浆存在,而坚硬的地壳(板块)就在这个“软流层”上不断地漂浮、运动。结果怎么样呢?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
“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承转)这个学说观点有何实际意义呢?主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2)理论应用(板书)
(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颜色的符号表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红色的箭头分别指向两边,说明板块在扩张,这种边界正在形成,所以叫生长边界,也就是张裂区。这种边界出现在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是不同的。
(提问)请同学们看图分析,当生长边界出现在海上,会形成什么?当生长边界出现在陆地上,又会形成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生长边界出现在海上,形成的是海洋或海岭;生长边界出现在陆地上,常形成裂谷或断层,如东非大裂谷。
(教师继续分析、引导)同学们再看图,绿色的箭头是相对的,说明两边的板块在进行碰撞挤压,板块边界处于消亡状态。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一软一硬,在海上就会形成深海沟,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在海陆交界处会形成岛弧或弧形列岛,如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在陆地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的。
(注意)南极洲板块伸向北部的狭长区域。
(然后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课堂小结]
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
[课后作业]
1.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A.火山活动 B.变质作用 C.风化作用 D.地壳运动
答案:C
2.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B.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C.一般进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 D.对地表形态具有破坏作用
答案:A
3.全球六大板块中,属于大洋板块的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答案:B
4.下列有关板块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边界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B.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高大的山系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往往形成裂谷和断层
D.日本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所以多火山、地震
答案:D
5.地球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地质作用的 而形成的( )
A.外力作用的沉积作用 B.内力作用的变质作用
C.内力作用的火山喷发 D.内力作用的地壳隆起
答案:D
6.由地壳升降运动引起的现象是( )
A.岩层水平位移 B.地势的高低起伏
C.岩层弯曲变形 D.火山活动
答案:B
●板书设计
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1.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2.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及其影响
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
(升降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
(1)学说观点
(2)理论应用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课堂提问)上节课我们讲过,哪位同学还记得:什么叫地质作用呢?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板书)
什么叫褶皱、断层呢?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当岩层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强大挤压力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当岩层或岩体受到来自垂直方向上的强大压力或张力时,岩体便会破裂,两侧的岩块会发生上下左右的错动、位移,这种现象叫做断层。
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类似课文中图3.13B图的情况)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略
(教师)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
背斜和向斜同学们弄清楚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表格再来比较一下(用投影仪打出)。
背斜和向斜的比较
(过渡)由于岩层的受力方向不同,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当来自水平方向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是褶皱;而当岩层受到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或张力时,岩块会发生破裂、位移或者错动,这就叫断层。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承转、过渡)在野外、山区,地质构造有的出露地表直观可见,有的深埋地下不易被发现,那么,我们研究地质构造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请大家看这几幅图来思考。(用投影仪打出)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在经济建设中寻找矿藏、地下水以及工交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背斜有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断层线附近容易形成泉水。研究地质构造主要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减少失误。
(承转)内力作用的结果是使地表面变得高低起伏,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那么,外力作用怎么样呢?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板书)
1.风化壳和风化地貌(板书)
(打出投影胶片图3.15,让学生分析、思考或讨论:风化作用是如何对地表岩石进行分解、破坏的?)
(学生)略
(教师)图3.15反映的是岩石的机械(物理)风化状况。图的左面,1表示在白天太阳光的照射下,岩石表层受热使温度升高,而岩石内部却没有多大变化。到了夜晚(2图),表层温度下降,而内部仍保持恒温状态。这样,天长日久,由于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热胀冷缩现象,就会发生崩解破碎。图的右面从①~④,表示岩石在受到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及风吹、日晒、雨淋、小动物破坏等,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由大块岩石逐渐变成碎石、沙子和泥土。成语“水滴石穿”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岩石受到风化作用,最终变成松散的碎屑状风化物。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就形成了风化壳。图3.16显示的就是风化地貌。
(承转)在许多外力因素中,对地表影响最大、最普通的要数流水作用。
2.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板书)
(1)流水的侵蚀作用(板书)
(讲解、分析)
(举例说明)我国是季风气候,在北方,夏季往往多暴雨。尤其是地面缺乏植被保护的地区,像黄土高原,地面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夏季遇特大暴雨时,还容易造成山洪暴发、泥石流等灾害。
(承转)水流不仅会侵蚀地表,而且还会像搬运工一样,把一个地方碎石、沙土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就是搬运作用。
(2)流水的搬运作用(板书)
(让学生读图3.18,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两种地貌在形态和分布上有何差异)
(学生)在形态上,冲积扇呈扇形,三角洲呈三角形;在分布上,冲积扇出现在河流流出山口的地带,而三角洲出现在河口地带。
(教师)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由流水的沉积(堆积)作用形成的,为什么会出现在不同的地域而形成两种形态不同的地貌呢?
(学生)这主要是由水流速度、沉积的快慢决定的。当河流流出山口时,一般落差大、流速快,所携带的泥沙在平坦的地带(一般在平原的边缘地带)迅速沉积;而当河流流入下游地带,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沉积的速度也变慢了,所以三角洲出现在入海口地带。
(教师)分析回答的很好!河流在中下游地区不仅形成河口三角洲,而且还形成面积宽广的冲积平原。如黄河在中下游地区形成华北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长江在中下游地区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
(承转)流水作用只能在降水多的地区示威,而在干旱地区,就被风力作用所代替了。
3.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一下:风力作用与我们前面讲过的风化作用有何区别呢?
(学生)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较多,受风化的地域也是较普遍的,可以影响到整个地表层;而风力作用的因素主要是风,并且仅局限于干旱、沙漠地区。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地貌,风力作用形成风成地貌。
(教师)风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
(板书)
(引导学生分析图3.19)让学生思考:流动沙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
(学生)略
(教师)沙丘与流动沙丘的区别,主要是看有没有植被滞阻。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在前进途中如果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便沉落、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沙丘或固定沙丘。如果没有植被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便形成流动沙丘。流沙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它常淹没村舍、道路、牧场等。治理流沙的有效措施就是植树造林、固定沙丘。
近年来,春季在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沙尘暴的出现,不能只怪罪于大自然,难道与一些地方的滥砍乱伐、破坏植被、草原、过度放牧等行为就没有关系吗?
请同学们“读一读”——“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一文。
[课堂小结]
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运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在受到地表形态的制约和限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地表形态。
[课后作业]
1.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溶蚀作用
C.地壳不断上升,江水强烈下切 D.冰川作用
答案:C
2.下列地质构造属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 )
A.黄河谷地 B.渭河平原 C.江汉平原 D.河套平原
答案:B
3.有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层向上拱起,地势高易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地势低易成谷地或盆地
B.背斜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裂,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
C.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反而形成了山岭
D.岩层向下弯曲,地势高易成山岭,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地势低易成谷地或盆地
答案:A
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C
5.读下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 。
(2)冲积扇是 作用形成的。
(3)冲积扇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4)冲积扇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 。
(5)乙图为 地貌,多分布在 地区。
(6)两地所受主要地质作用是 。
答案:(1)山口处 (2)流水沉积
(3)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4)中心粗,边缘细
(5)三角洲,河流下游(入海口处)
(6)外力作用
●板书设计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风化壳和风化地貌
2.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1)流水的侵蚀作用
(2)流水的搬运作用
3.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1.1人类认识的宇宙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宇宙是个什么“模样”呢 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太空像汪洋大海,天体像相距很远的小岛,天体系统如同群岛。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呢
[讲授新课]
二、宇宙中的地球(板书)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板书)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读图,首先找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注意小行星带的位置,然后教师可根据以下资料把九大行星给学生做一个简单介绍。
(1)最受宠爱的小个子——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的小个子,除了冥王星外,算它最小了。我国古人称它辰星,国际名“墨丘民”,是罗马神话中商神的名字。
水星是一个固体行星,自转一周(一天)58.6天,公转一周(一年)约88天,体积、质量均为地球的1/20。
水星也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用望远镜看水星,像一个小月亮。
水星是名不符实的,在水星表面和上空一滴水也没有。
(2)美丽的女神、地球的姐妹——金星
金星因有白皙的光辉,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的国际名为“维纳斯”。在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描写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当弼马瘟,他就是太白金星。金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每天都可看到,它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称为长庚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称为启明星。西方国家把金星比喻成太阳神阿波罗的先驱和使者,又说它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俄共向金星发射了近20个探测器。飞向金星的第一个探测器是美国1962年8月27日发射的“水手—2号”。根据观测资料,科学家们认为,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可达380℃),那里没有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没有磁场,至今没有发现有生命的痕迹。
金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惟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金星上“一天”是243天,“一年”是225天。
(3)战神玛尔斯——火星
火星,似火一般,发出火红的光芒 ,在地球上看是一颗红色星球。火星在午夜可看到,我国古人称它为荧惑,国际名叫玛尔斯。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最像地球的一颗星。它被大气包围着固体表面,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但证实大气很稀薄,无氧气,也无液态水。
近些年对火星的探测较多,有人说火星上有运河,有人说有生命,但至今无定论。
(4)“巨人”朱庇特——木星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均最大的一颗星。朱庇特是古罗马主神的名字,现为国际名。我国古人叫它岁星,民间传说中的太岁也是指木星。在九大行星中,木星自转最快,它9时50分自转一周,但公转慢,需11.8年。
人类访问木星的第一位使者是“先驱者——10号”,是1972年3月2日由美国发射的。据探测表明:木星上空有大气,周围有光环,是一个流体星球。
(5)戴草帽的星——土星
土星是太阳系中一颗美丽的行星,淡黄的球体,浅蓝的极区。用望远镜看土星,它周围有一圈明亮的光环,像是戴了一顶漂亮的草帽,所以有人送它一个雅号:戴草帽的星。在西方,罗马神话中称它为农神,国际名叫萨图恩。中国古代叫它填星或镇星。
在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都名列第二,仅次于木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它公转一周需29.5年,相当于地球上2万天,但自转很快,仅需10小时14分。
(6)躺着走路的星——天王星
天王星的国际名叫“乌刺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天王星是在1781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的。他出生在德国,起初是一个音乐家,17岁去了英国,当宫庭歌会的双簧管吹奏者,天文是他的业余爱好。1774年,他亲手制成了一架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天王星是他偶然发现的。
天王星在九大行星中排第三,其他星是侧着身子转的,而天王星的自转轴和轨道面只有8度的夹角,好像躺着运动。它公转慢,自转快。
(7)笔尖上的行星——海王星
天王星发现后,一些天文学家发现它运动有点“古怪”,于是有人就提出其外侧可能还有一颗星。1843年,英国剑桥大学23岁的青年学生亚当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于1845年算出这颗新星的位置,于10月21日送到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当时天文台并没理睬这位“小人物”。
在亚当斯的同时,法国青年勒威列也独立计算出这颗星,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寄给了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台长伽勒。当伽勒接到信的当晚,即9月23日,果然在天空中找到了这颗星。
古罗马神话中有一位统治水晶宫的海王,名叫“尼普顿”,现为国际名。天文学家根据这个神话,把这颗新星叫海王星。
(8)冥王普鲁托
冥王星是在1930年1月下旬由英国洛威尔天文台的22岁青年天文工作者汤博发现的,是九大行星中发现最晚的一颗星。
因冥王星距太阳非常遥远,相当于日地距离的40倍,所接受太阳的光、热仅相当于地球的一千五百分之一,因此,那里到处是黑暗和寒冷。天文学家给这颗行星命名时,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神——冥王普鲁托(现为国际名),所以就叫它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个行星,体积为地球的1%,质量为地球的1/400,比月亮还轻。它绕太阳一周需248年。
引导学生分析表1.1,依据其质量、体积和距日距离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即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巨行星,质量、体积都很大的行星;远日行星,即距离太阳较远的三颗行星。从表中提供的五项资料数据来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板书)
(承转、过渡)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生命存在,特别是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颗适宜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宇航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界人士也相信宇宙间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它们。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分析课文,可以分组讨论,来寻找答案。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板书)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课堂小结]
宇宙是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地球在宇宙中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较稳定和安全的,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有利条件,也就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
[课后作业]
1.根据课本P4表1.1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答案:略
2.根据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有生命物质的天体的原因。
答案:略
●板书设计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和她的兄弟姐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的星球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能区别矿物、岩石和矿产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矿物和岩石。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以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不断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岩石与矿物、矿物与矿产的关系;
2.岩石的分类及其成因;
3.三大类岩石的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理清矿物、岩石、矿产(矿石)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利用矿物、岩石标本让学生来熟悉常见的矿物和岩石;运用图示法、综合分析法来讲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运用“三板”教学法来讲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教具准备
矿物、岩石标本、投影胶片、板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第一单元开始,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分别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但是,人类毕竟是生活在地球表面,所以说,陆地和海洋是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而陆地则是人类的家园。
[讲授新课]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板书)
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板书)
一、矿物和岩石(板书)
(导学)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理解矿物、岩石、矿产、矿石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讨论)略
(教师小结)
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化学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矿物,矿物又有规律地聚集形成岩石。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矿物“有用”与“没用”只是相对而言。“有用矿物”是指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富集起来达到能够被工业上开采利用,就是矿产;富含矿产的岩石就是矿石。
(板书归纳)
(学生活动)
教师准备矿物、岩石标本,让学生分组来观察,熟悉常见的几种矿物、岩石,并提出以下要求:
1.熟悉哪些是造岩矿物;
2.分清三大类岩石;
3.花岗岩、大理岩分别是由哪些矿物组成的?
(补充讲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八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用谐音“养闺女贴给哪家美”来记忆。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但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不过二三十种,如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通过展示几种矿物的标本解释)。
图3.6显示的是沉积岩的岩层分布状况。在不受外力因素的影响下,沉积岩是一层一层地呈水平分布,最先形成的在最下面,时间最早,依次愈往上,时间愈晚。
“品位”是指矿石中金属或有用成分的单位含量,它是工业上衡量矿石质量的主要标志。例如,工业上炼钢铁,首先要找到铁矿石。若100吨铁矿石最后能炼出60多吨钢,说明这种铁矿石的有用成分含量高,即品位高,为富矿;否则,有用成分含量低,即品位低,就称为贫矿。
让学生思考、讨论图3.4、图3.7下面小字中的问题。
解释图3.4下的问题:
1.花岗岩和玄武岩虽都属于岩浆岩,但是生成条件是不相同的。花岗岩生成于地壳内部,经受的温度高、压力大,比较坚硬;而玄武岩是火山活动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而成。
2.花岗岩属侵入岩,玄武岩属火山岩,后者的物质组成是来自于地球内部,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故气孔较多。
图3.7下的小字问题为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答的有道理,均算正确。
(引导、分析)刚才通过对图3.4的分析,知道了岩浆岩的形成原理。那么,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呢?
通过对图3.5的分析可看出,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外力因素(风吹、日晒、雨打、水冲等)的长期作用下,逐渐使大块岩石变成碎石、沙子和泥土,又经流水、风的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由于沉积岩是一层一层沉积的,所以有较好的分层结构。因此,含有化石和具有分层结构是沉积岩的明显特征。
(承转)岩浆岩不仅可以变成沉积岩,还有可能变成变质岩。请同学们读图3.8。
(提问)岩浆岩或沉积岩形成变质岩,需要什么条件或什么作用?
(学生)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
(教师)对!如石灰岩在热力作用下会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质变成板岩。
(承转、过渡)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地壳物质循环(板书)
(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图3.9边板图边讲解)分布在地壳下层与地幔交界处的岩浆,当发生强大的火山活动会把它喷出地表,经过冷却凝固而形成喷出岩(火山岩);而当火山活动力量较小时,岩浆只能侵入到地壳上部,而不能露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但要发生地壳上升运动时,侵入岩也可以出露地表。同样,喷出岩、侵入岩也可能遇到地壳下沉生成变质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经河流、风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后沉积起来,又经压紧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如果这时候发生地壳隆起、抬升,又会出露地表。但沉积岩要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就形成了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看课文最后一段来总结、归纳。
[课堂小结]
矿物组成岩石、岩石组成地壳,岩石的相互转化、地壳的物质循环,就构成了地表面千姿百态的陆地面貌。
[课后作业]
1.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 )
A.化学元素 B.矿物 C.岩石 D.矿产
答案:B
2.下列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理岩是花岗岩受热变质而成的 B.含有化石是变质岩的重要特征
C.常见的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 D.三大类岩石是不可相互转化的
答案:C
3.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对于人类来说,岩石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提供( )
A.各种森林资源 B.各种土地资源
C.各种矿产资源 D.各种生物资源
答案:C
4.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 )
A.矿产 B.矿物 C.化学元素 D.岩石
答案:A
5.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
A.石英、云母、赤铁矿 B.石英、云母、方解石
C.长石、云母、砾岩 D.长石、方解石、砂岩
答案:B
6.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圈上部的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已发现有九十几种,根据化学元素含量排列正确的是( )
A.铁、氧、铝、钙、硅 B.氧、铝、硅、铁、钙
C.铝、硅、铁、氧、钙 D.氧、硅、铝、铁、钙
答案:D
7.下列岩石形成许多气孔的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答案:B
8.有关矿物、矿产、矿石及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B.多种矿产构成了各种岩石
C.石灰岩既是岩石又是矿产 D.花岗岩是常见的造岩矿物
答案:C
9.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砾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答案:B
10.随着家庭装潢热的兴起,一些人开始选择天然的岩石作为装饰材料,下列可以作为优良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是( )
A.石灰岩、花岗岩 B.大理岩、玄武岩
C.砂岩、玄武岩 D.大理岩、花岗岩
答案:D
11.读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
A ;B ;C ;D 。
(2)在A、B、C三类岩石中,各举出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
A ;B ;C 。
(3)在A、B、C三大类岩石中,可找到化石的是 。
(4)图中数字所表示过程的含义是:
① ;
② ;
③ ;
④ 。
答案:(1)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岩 喷出岩
(2)大理岩 石灰岩 花岗岩(其他答案亦可)
(3)B
(4)①风化、侵蚀、堆积作用 ②变质作用 ③重熔再生作用 ④冷却凝固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一、矿物和岩石
二、地壳物质循环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山地和原气温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
2.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掌握各种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德育目标
1.到当地气象台站,了解家乡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归纳总结得出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2.了解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趋势,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自身的行为,抗御异常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教学重点
1.理解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子。
2.掌握分析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方法
1.应用导学法讲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应用综合分析法讲授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
3.应用归纳法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2.26“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投影“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表格”;
投影图2.27“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不同地区气候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分辨下列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3.昆明四季如春。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的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
以上说法可以看出,简单地讲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不会在几年或几十年内有大的变化。二者的关系可以用下面框图表示(投影):
上节课我们已了解了常见的天气系统,那么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是怎样的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板书)
气候是一个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平均状态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特点也就不同,而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我们首先来学习气候形成的因子。
一、气候形成因子(板书)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所以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1.太阳辐射(板书)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还随着时间变化,因此不同地区的气候有差异,各地气候随季节交替,可见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但是太阳辐射并不是照在性质均一的地表,所以地面状况不同也会影响各地气候。
2.地面状况(板书)
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1)地面状况不同,热容量就不一样。例如,在相同的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这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容量与传热方式不同造成的。请大家读表2.3“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2)地面状况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由于山地对气流的屏障和抬升作用,造成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同时山地和平原由于气温的变化,气候也存在差异,读表2.4“山地与原气温日较差的比较(℃)”。(3)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反射率不同,地面获得的热量就有多有少。例如,南极大陆出现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就与极冰的强反射率有关。
(承转)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各不相同。
3.大气环流(板书)
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地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大气环流形成的行星风带、大气活动中心,它们有的常年存在,有的在一定季节出现,是造成气候要素分布的直接原因。
(承转)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除了这些自然因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越来越强烈,引起科学界和全社会的关心。
4.人类活动(板书)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人类影响气候的着眼点,在于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气候。
请同学们读图2.25“气候因子关联示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某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图中所示的大气、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因子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
补充材料:森林对气候的影响
森林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森林不仅对发展农业、牧业、水利事业必不可少,而且对发展工业、矿业、净化城市环境及保护城市居民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单就森林对气候的影响,我们可参考下面的数字来说明:
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净化空气1800万立方米;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5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每公顷森林每年要向空中蒸腾8000吨水,这就要消耗40亿千卡热量,起到吸热降温的作用;1公顷林地含蓄水分要比1公顷裸露地多3000立方米;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40~50%,比无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可增产粮食23~53千克;在林区,降水有一部分会被树冠截留,使一半以上的雨水渗入地下,因而大大减少了地表径流,使洪涝灾害减弱。总之,森林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保护森林。
(承转)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人类活动既能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又能直接影响气候。在大气与下垫面之间,人类活动与大气和下垫面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下面我们来学习世界气候类型。
二、气候类型(板书)
根据气候的基本特征,可将全世界划分成若干气候类型。
投影图2.26“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引导学生先阅读图例,熟悉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然后在图上找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地区或范围。
投影表格“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各种气候类型所属的气候带和纬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带 纬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 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雨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雨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在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夏季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左右。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亚热带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前者夏热冬温,冬季变化明显。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前者均匀。
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左右。
温带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40°60°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左右。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
亚寒带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寒带 极地附近 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最热月气温仅达1℃~5℃。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约在—29℃~—35℃,北极地区在—22℃以下。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
(承转)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各种气候特点的形成。
投影图2.27“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
下面我们用气候形成的因子和给出的10个地点气候资料,来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边指图边讲解)。
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而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化。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因此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10种气候类型,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年平均气温是逐渐降低的,如赤道附近的伊基托斯,各月气温在25℃以上;南极地区的东方站各月气温均在0℃以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尽相同。影响范围比较大的下垫面是海洋和陆地,如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莫斯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伦敦的气温年较差比莫斯科的气温年较差小得多。此外,局部的下垫面因素对气温也有影响,如山地和平原(表2.4)比较,山地气温比平原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这部分内容将在下一单元学习。
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的情况。
(设问)通过大气环流形成不同的行星风带和气压带,回忆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伊基托斯。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稀少,如东方站。大致在南北纬的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如巴马科。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如阿斯旺。
南北纬的30°至60°之间,在大陆东、西两岸和内部情况各不相同。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南北纬的30°~40°之间(北半球地中海地区),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范围之内或在它的东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此地处于副热带高压的北缘,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如罗马就表现出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的特点。这种气候类型在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因此叫地中海式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虽不多,但十分均匀,如伦敦。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在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如孟买、上海和北京。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比较少,如莫斯科。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稀少,如东方站(位于南极大陆上)。
综上所述,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展示各种气候的景观图片)
以我国为例,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面积广大,南北跨50个纬度,东西跨60个经度以上,距海远近又各不同,地形多样,从温度和热量情况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各种温度带;从雨量情况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在许多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分布也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多数地方受夏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南方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影响,使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冷些,夏季更热,年较差比较大,大陆性比较强。
补充材料:如何根据“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气候类型。
此图中,用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用曲线反映各月气温变化,用柱状图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变化。它形象、鲜明地反映了各地气候中气温和降水量这两个主要要素的特点,依此特点,我们便可以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可以分析这种气候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如下表:
半球名称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月~8月 1月~2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月~2月 7月~8月 谷形(凹形)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
(2)最冷月均温在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
(3)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
(4)最热月均温<10℃为亚寒带和寒带。
3.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气候类型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寒带
雨林气候 草原气候 季风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降水量(mm) >2000 750~1000 1500~2000 <125 >1000 300~1000 500~600 700~1000 <400 <250
季节分 配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注: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
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4.举例: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读图分析可得该地气温和降水资料:
月份 1 4 7 10 全年
气温(℃) 21 17 12 16 16.6
降水(mm) 12 47 85 29 506
判断:(1)气温最高月在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2)最冷月平均气温12℃,则该地属亚热带。
(3)年降水量506 mm,介于300 mm~1000 mm之间,降水季节分配属冬雨型,雨热不同季。
所以,该地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应属于南半球某地地中海气候区。
(承转)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都在不断变化中,气候也不例外。根据观测事实,地球上的气候一直不停地发展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这种大的气候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气候的变化。
三、气候的变化(板书)
据地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记载和气候观测记录分析,世界上的气候都经历着长度为几十年到几亿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前面所讲的气候类型,可以看做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科学界把气候变化史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今22亿~1万年)、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1万年左右的气候)和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表2.5及图2.28。
各个阶段气候的变化特点略有不同,总的说来,气候是呈波浪式发展的。表2.5表示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时间跨度大约5000年。表中左栏是温暖和寒冷时期交替的时间,右栏是与之相对应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反映气候变化的事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的波浪式变化。图2.28则反映了最近一百多年年气候的变化。从气温变化曲线分析来看,气温有两次高峰,一次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一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这些事实都说明,气候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请参阅后面的备课资料。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要结合起来看,从而掌握分析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
[课后作业]
1.举办“气候与人类”小型研讨会。
2.读图2.17“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根据如下气候类型分布与特征,分析其受何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热带雨林气候在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多雨,这主要是因为全年在 气压带控制下。
(2)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全年干旱少雨,这主要是因为常年在 气压带或 风带控制下。
(3)位于热带雨林与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热带草原,干湿季分明,是因为其处在 气压带与 风带季节交替控制地区。
(4)位于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夏干冬雨”是因为夏季受 气压带控制,冬季受 风带控制。
(5)位于纬度40°~6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是因为此处终年盛行 风。
答案:(1)赤道低 (2)副热带高 信 (3)赤道低 信
(4)副热带高 中纬西 (5)中纬西
3.下列四个词组中,形容气候特点的是( )
A.阴转晴,夜晚有雷阵雨 B.狂风暴雨
C.长夏无冬 D.寒潮入境,气温骤降,有扬沙现象
答案:C
4.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
A.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B.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
C.气温年较差大 D.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AC
5.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
答案:A
6.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只填气候类型代号,下同)。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规律是终年盛行 风的地区。
(2)B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成因是 ,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 。
(3)C地气候类型除了分布于本大陆外,还分布在 大陆的内陆地区。
(4)D地冬季,强大的 高压与 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势力强大 (特点)的偏北风,常出现 等灾害性天气。
答案:(1)丙 西
(2)甲 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3)北美
(4)亚洲 赤道 干燥寒冷 寒潮
●板书设计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气候形成的因子
太阳辐射——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
地面状况——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大气环流——造成气候差异与分布的直接原因
人类活动——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动
二、气候类型
由于各地区的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即气温和降水状况的不同,可将全球划分为以下若干气候类型
(详见前面投影胶片的内容)——难点与重点并重
三、气候的变化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我国出现过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
3.近代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现象

~4.5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了解气象灾害的概念。
2.了解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对比识记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原因、时空分布、危害和防御。
2.学会分析当地常发生的气象灾害的原因及分布。
德育目标
1.通过对寒潮、台风等正反两方面分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看待问题。
2.通过本节课学习,树立学生“防灾、抗灾”意识,提高应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教学难点
各种气象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教学方法
1.采用读图指导法,分析气象灾害的原因及分布,理解本课难点。
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监测、防御。
●教具准备
录像节目、报刊资料、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中学习了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了解到大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同时通过大气运动,大气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有一些影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台风、洪涝、干旱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5 气象灾害”(板书)
[讲授新课]
(投影资料)
据联合国公布,1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达121.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在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500亿~60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万~2万人)的40%。
同学们,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气象灾害的严重性,而且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那么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害的概念(板书)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台风这种气象灾害。
二、主要气象灾害(板书)
(一)台风(板书)
(投影材料)
1990年8月24日《人民日报》报导摘要:1990年第十二号台风,从8月20日至22日,前后三次登陆福建,使福建全省连降暴雨,沿海一带泛滥成灾。全省各大小河流都超过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大中小型水库全部溢洪。造成全省200多万亩农田被淹,9000多处水利工程被洪水冲毁,5000多间民房在暴雨中倒塌,44人在风灾水灾中死亡,受灾人口达4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福建人民全力抗洪救灾,力争把洪灾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设问)台风为什么会造成灾害?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我国哪些省区?请大家首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1.台风的时空分布(板书)
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亚洲东部其他国家,以及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的一些国家也频受台风之灾。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读图4.19。
2.台风的形成和结构(板书)
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的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三部分。台风中心就是台风眼,这里的气流运动情况使它成为狂风暴雨包围中的一块静地,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其直径一般在30~50千米左右。台风眼附近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台风警报中的说法,道理在此。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按照国际规定,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不同强度分成四级,请大家读表“4.5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承转)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因此台风能带来危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台风的危害。
3.台风的危害(板书)
首先播放台风录像节目,然后阅读课本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台风的危害性,强调指出,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其具体表现为:10级大风就能拔树倒屋,而台风有12级或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强风会掀翻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损失。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瞬息之间使农田、村镇变成一片汪洋泽国。特大风暴潮更会产生毁灭性灾害。严重的风暴潮,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6米,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承转)由于受台风灾害的主要是沿海经济发达和人口集中地区,所以台风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十分严重,对此,世界各地都在采取措施对台风进行监测、防御。
4.台风的防御(板书)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一些对台风的监测手段,除常规的气象观测外,还有布设在沿海地区的测台雷达网和卫星探测资料,大大提高了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能力。
读图4.20“1990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第15号台风的卫星图像”。从中既可看到台风中心的位置(照片上的台风眼清晰可见)、移动的路径和登陆的地点,又能直观地看到卫星云图在台风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读图时,指导学生将卫星云图上的号码与中间台风路线图上的号码对照分析。
(投影材料)
1986年7号台风在登陆广东前三天,中央气象台便发布了准确警报。广东三防指挥部通知并招回在南海北部和广东沿海作业的上千条渔船,数千渔民避免了覆顶之灾,使海上未死一人。1989年8号台风,由于在台风登陆前三天,连续发布了警报和紧急警报,政府采取了有效的防御措施,海上未死一人,经济损失也明显减轻。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台风有过也有功。盛夏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严重威胁着旺盛生长的水稻等农作物。这时,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解除或缓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这是台风对农业生产有利的一面。
(承转)洪涝和干旱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暴雨洪涝。
(二)暴雨洪涝(板书)
(出示胶片)
据统计,1950~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受洪涝灾害的农田面积有800多万公顷,1991年5~7月,江淮地区出现严重的暴雨洪涝。苏、皖、湘三省直接经济损失达600多亿元,受灾面积2000万公顷,死亡1100多人。
播放199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
同学们,以上资料和录像中,大家可以看出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它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那么洪涝灾害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暴雨是形成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板书)在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有暴雨出现。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表4.6)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板书)
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强烈的上升运动。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以上条件,教师做适当点拨讲解)。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发生,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在抗御和减轻水旱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具体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3.暴雨洪涝的防御措施(板书)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防洪则需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教师适当举例)。
(承转)与暴雨洪涝相反的现象是干旱,干旱也是危害人类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
(三)干旱(板书)
(出示胶片材料)
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的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1988年北美大范围的干旱,使美国粮食减产27%。根据196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受旱农田面积约为2085万公顷,占全国各种气象灾害面积的62%。
播放有关干旱的录像节目。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可见,干旱的危害也是严重的。
干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请学生读课本内容。
课后大家调查一下,当地采取了哪些抗御干旱灾害的措施。
播放2001年春节前后,内蒙古雪灾的录像,指出寒潮是内蒙古雪灾的直接原因,从而引出寒潮这个问题:
(四)寒潮(板书)
1.寒潮的概念(板书)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请同学们再看下面资料。
(出示胶片)
198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400多万间,死亡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从以上材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寒潮危害。
2.寒潮的危害(板书)
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总的来说,寒潮是灾害性天气。但它也给人类带来一定的贡献,每当寒潮侵袭,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有时暴风雪同时来临,对杀灭农田害虫,麦苗返青、保墒也十分有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防御寒潮。
3.寒潮的防御(板书)
就目前来说,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1.出示胶片:
2.列表比较几种气象灾害的情况:
几种气象灾害的比较
[课后作业]
1.寒潮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危害最大的季节在( )
A.夏秋季节 B.春冬季节 C.夏冬季节 D.春秋季节
答案:D
2.寒潮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冷空气南侵 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答案:AB
3.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仅沿海地区受台风袭击 B.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C.我国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D.我国台风多发生在春夏之交
答案:BC
4.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所造成。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出现在
( )
A.台风中心(台风眼) B.环状区域区(台风中心附近)
C.过渡区(外围区) D.任何一个部分
答案:B
5.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开发地下水
C.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 D.增加降水量
答案:AC
6.前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暴雨 D.台风
答案:B
●板书设计
4.5 气象灾害
一、气象灾害的概念
二、主要气象灾害3.3海水温度和盐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海陆相互作用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概念。
2.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能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类与海洋、海岸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岸,促进可持续发展。
2.树立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学生奠定海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教学方法
1.利用地图册和新闻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海洋知识,了解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
2.补充实例,通过实例分析与参与,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海洋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文化水平。
●教具准备
地图册、投影仪、新闻、报刊、影视资料、景观图片,有条件的话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海洋动态课件,更直观地反映海岸的开发及其温度、盐度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既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测、开发和利用,人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而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人类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海洋中来了,龙潭取宝的努力开始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必将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内容。
[讲授新课]
3.3 海水盐度和温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内容的第一部分:地球上的海洋,了解海洋的一些概况以及人—海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地球上的海洋(板书)
学生阅读完课文后,以提问方式或指点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以下的海洋概况知识:
1.地球的水库(板书)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海洋面积辽阔,水深巨大。海洋占全球表面积为71%,约3.62亿平方公里,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体积约13.7亿立方千米,蓄积水量占地球水体总水量的96.53%。见课本图“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
2.大气的水源和热源(板书)
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之一。据统计资料: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可达450000立方千米,其中大约90%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其余约10%的水汽由大气运动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到海洋。由于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从第一单元的有关知识内容可知,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地面中,海洋占了71%,因此,我们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海洋是地球水体的主体,海水的热容约为空气的3100倍,因此,海洋在为大气提供水汽、调节地球的气温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它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海岸带(板书)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海岸带包括滨海平原、狭义的海岸带(向海里为20米等深线,向陆地延伸10千米左右)和大陆架三个部分。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它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进行,如,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海洋作为生活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海岸带不断提供充足的海洋水产和良好的生存环境。而海岸带在资源贮存和经济发展方面又具有非常明显的边缘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地带,海岸带的区位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1)交通便利,位置优越;(2)可直接利用海水(可航运、养殖、发电等);(3)海滨多荒地,征用、购置土地费用低;(4)海洋自净能力强,废弃物处置代价小;(5)便于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经验,便于进入国际市场;(6)适宜定居和旅游。我国沿海开发地带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基于这些优势条件。现在,我国沿海地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起飞的先行地带。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海岸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如课文表“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所示。
由于海岸带所处的海陆间的特殊位置,受陆地和海洋环境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不仅遭受各种灾害性天气(台风、飓风等)、海平面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受到人类活动带来的许多灾难性影响(过度捕捞、污染、沿海的不合理开发等)。这些都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研究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规律,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
补充材料1:
地球上广大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为海洋。地球上陆地全部被海洋所分开或包围,所以陆地是断开的,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而海洋却是连成一片,各大洋相互沟通,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流,形成统一的世界大洋。由于海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水文特征的不同,从区域范围上可分为洋、海、海湾、海峡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海洋。
洋是世界大洋的中心部分和主体部分,它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广,不受大陆影响,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和独立的潮汐系统以及强大洋流系统的水域。世界大洋分为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海是位于大洋边缘、靠近大陆,被大陆、半岛或岛屿所分割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小水域。深度浅,面积小、兼受洋、陆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潮汐现象明显,海的存在总是大陆(或岛屿)对大洋的分隔相联系的。所以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是洋的组成部分,海可划分为地中海(或称内海),如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渤海等)和边缘海(如白令海、日本海、东海等)。
海湾是海洋伸入大陆的部分,其深度和宽度向大陆方向逐渐减小的水域。例如大连湾、孟加拉湾等。海湾的潮差比较大,海湾的大小不一,有的海湾面积很大,比一般的海的面积还要大,如哈得逊湾。
海峡是连通海洋与海洋之间狭窄的天然水道。如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其水文特征是水流急、流速大,上下层或表层两侧的海水理化性质不同,流向也不同。海峡在交通和战略上往往具有重要意义。
补充材料2:
关于海洋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各有一些道理,又有一些不足,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下面列举几种:
“月球分出说”: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进化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提出的,他认为:地球的早期处于半熔融状态,自转速度较快,在太阳引力下发生潮汐,并产生共振,使部分物体飞离地球。现在的月亮,就是20亿年前被甩出去的,地球上留下一个大坑,即太平洋的洋盆,以后注满水,便成太平洋。
“水成说”:这种观点认为:早先的地球被混水所包围,整个地球都浸泡在水里,或者说整个地球全是海洋,没有陆地。后来,水中逐渐沉积出矿物和岩石,生成原始的花岗岩地壳,并逐渐发展成为陆地。这一观点与今天的实际考察结果正好相反。
“陨石说”认为:大约在两亿年前,一颗大卫星从万里之遥坠落下来,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大坑。这样一撞,就会引起地球剧烈膨胀,甚至开裂缝而成坑洼地带,形成了洋盆。
“沉陷论”观点认为:大陆在漫长岁月中经历了若干次升降运动,时而下沉,为海水淹没,时而上升,露出海面。因此,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只不过是因下沉而被海水淹没的大陆罢了。
补充材料3:海水从哪里来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方是水,据水文学家计算,地球上共有14.5亿立方千米的水。
近些年来,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成分详细分析研究,证实地球上的水是从地球内部岩浆中分离挤压出来的。根据现代火山活动的观测,火山喷出的气体,水汽占了75%以上,数量之大,实在惊人。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100公里以下的地幔中来的,不过,30亿年以前的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地壳上不可能有水,从地底下冲向高空的水,只能呈水汽状态飘浮在空中。随着水汽的增加,乌云越来越多,愈积愈厚,削弱了太阳辐射,地面温度逐步降低,岩浆冷却,固化为地壳,地表温度下到100℃以下,水汽冷凝成水滴落到地面上来。当地表温度降低到30℃左右,岩浆中喷出的水汽绝大部分冷凝成水滴降到地表上时,海洋也就形成了。
(讨论)组织学生搜集新资料、了解新观点,发挥自己的想像,分析讨论海洋的成因和海水的来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承转)前面我们了解了一些海洋的基本概况,对海洋环境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学习海水的一些理化性质——海水温度和盐度。
二、海水温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海水温度,并回答以下问题:
以下问题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放映,或通过制作影片投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文,然后,老师进行问题点拨、归纳和总结。
1.海水热量的收入来源与支出去处;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学生看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可进行课堂提问或分组讨论,最后,我们可归纳如下:
1.海水温度及其分布是海水热量特征的直接表现。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平衡。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世界海洋每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只是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域的热量收支有所不平衡(见图3.23)。因此,各个海区的水温随着季节不同和纬度不同而有变化。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无论是水平方向的,还是垂直方向的,都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当然洋流对水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除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外,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的影响。从图3.25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中可知: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此外,从图3.24“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中还可知:海洋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导热率又很低,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只是在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对于图3.24中的三条海水温度变化线,我们应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海水表层温度的高低判断出它们之间所处纬度的高低,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印证了海洋表面平均温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图中,第一条曲线大致位于中低纬度,约20°~30°之间的副热带海区;第二条曲线位于较低纬度0°~10°之间的热带海区;第三条曲线位于纬度30°~40°之间的温带海区。
3.海陆不同的热力性质,是产生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基础。除了氨(NH3)之外,水的热容在所有固体、液体中最大。因此,它限制了海水温度的大幅度变化,并把大量热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大气。
海水的热容比土壤大了2~3倍,比岩石大5~7倍,比空气大了3000多倍。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所以,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得多。这就使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因此,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小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如下实验:
取两个洗脸盆大小的盆子,分别盛满水和沙子,水代表海洋,沙子代表陆地,同时在上午放在阳光下照射,并测量、记录它们各自的起始温度;中午时分,再对水和沙子进行温度测量,并作记录,等到下午,再次对水和沙子的温度进行测量、记录。然后对记录数字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同的时间内,水的温度升高慢,降低慢,变化小;沙子的温度升高快、降低快,变化大。由此可知,海洋的热容量大,温度变化慢,其上空的气温变化则小。所以,在沿海地区一般表现为日温差小、冬暖夏凉的特点。而陆地,尤其是大陆内部,则表现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较大。总之,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对于海水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用下述表格简单表示:
热量的收支 空间变化 时间变化 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收入:太阳辐射支出:海水蒸发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暖流附近水温高,寒流附近水温低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海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幅度很小,海水处于低温状态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偏高,冬季水温低 年际变化小 使海洋上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
(承转)我们学习了海水温度的变化情况,了解了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一些影响因素,下面我们再学习海水盐度的基本情况。
三、海水盐度(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的这一部分内容,这部分是本节中的重点内容,内容虽少,但重要性较高,安排同学们看课本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投影打出来,便于学生直接了解,并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课文内容)。
1.盐度的概念。
2.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
3.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
学生看完课本后,我们可组织学生共同进行分析,以所列问题,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分析、概括、总结如下:
1.到过大海的同学都知道,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钠占70%,氯化镁约占14%,氯化钠咸味,氯化镁则呈苦味。海水中所含的这些盐类物质的数量很大,如果把世界上海水中的盐类物质都分离出来,平铺在陆地上,可使全世界陆地平均高度增加约150米。为了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数量,我们采用盐度,即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但大洋各处并不都一样。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1%,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
2.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从图3.25“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中可知: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即赤道附近低,南北回归线附近最高,中纬度海区又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到高纬度海区最低。概括地说,亦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海洋中的总盐度是基本稳定的,但是,在不同的海区和同一海区的不同时刻,观测到的盐度是不同的,这就是说,盐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有变化。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对照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规律,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面的海水盐度最高,赤道附近,受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自回归线向高纬度,随着蒸发量的减弱,盐度也逐渐降低。如红海盐度最高。蒸发使海水浓缩,盐度增高,降水使海水稀释,盐度降低。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例如,在亚马孙河口,从三角洲向外大约160千米内的海水都是淡水;波罗的海不仅蒸发量较小,而且四周陆上河流有大量的淡水汇入,对海水起了稀释作用,成为盐度最低的海区。
补充材料4:世界上盐度最高、最低的海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海是波罗的海。
红海是印度洋的内海,位于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大部分海区介于10°N~30°N,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的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稀少。如红海北部年降水量仅为25毫米,南部也不过250毫米,而蒸发量却很大,可达降水量的10倍以上。另外,红海西岸是撒哈拉大沙漠的东部边缘,东岸也是热带沙漠广布,四周几乎没有淡水的注入、稀释。其盐度可高达4.1%,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波罗的海位于欧洲的北部,介于52°N~65°N之间,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比较小,加上四周每年有大小250多条河流带来的淡水汇入、稀释,因此形成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还不到1%。
此外,除了上述我们学习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河川径流的多少之外,影响某一海区盐度高低的因素还有洋流。
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也很明显。暖流的海水盐度较高,寒流的海水盐度较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关于洋流的性质、分类、特征等,我们将在下节学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环境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上的海洋、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三部分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海洋知识及其概况,又了解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后者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们更应重点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本节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类与海洋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海洋的一些理化性质,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能量源泉是大气运动
B.陆地上的生物水、土壤水等主要来自海洋
C.海洋和陆地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D.海洋占地球表面的96.53%
答案:B
2.有关海水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洋的水温7月份高于1月份
B.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的水温
C.沿岸地形和气象状况也会影响海水温度
D.同一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答案:C
3.下列物质其热量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
①空气②岩石③土壤④海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A
4.当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Q的流向是( )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 B.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
C.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 D.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
答案:C
5.一艘从波斯湾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到欧洲的油轮,在下列海域中吃水最浅的是…( )
A.波斯湾 B.红海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
答案:B
6.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所对应纬度的海区),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是 。
(3)图中A海区盐度 ,原因是 ;B海区盐度 ,原因是 ;C海区与D海区的纬度相同,而盐度差异较大,C海区的盐度比D的 ,原因是 。
(4)世界大洋表层平均水温分布规律是 ,7月份,南大西洋的热量收支状况是 ,1月份,北印度洋海区的水温下降是因为 。
答案:(1)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分布曲线 海洋表层平均温度分布曲线
(2)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
(3)高 处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低 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高 60°S附近海域缺少陆上的淡水汇入,60°N附近有大量的陆上淡水汇入,对海区的盐度起到稀释作用
(4)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收入小于支出 太阳辐射减弱,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7.(2000年上海)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图”,回答:
(1)结合气压带、风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海洋表面盐度D纬度带比C纬度高的原因。
(2)分析A纬度带年降水量多的原因。
(3)分析A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E纬度带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1)D纬度带纬度低,温度较高,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C纬度带虽蒸发量大,但受赤道低气压上升气流影响,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
(2)A纬度带受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
(3)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四周众多河水注入,因此海洋表层平均盐度较低,而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缺少河水注入。
●板书设计
3.3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1.地球的水库:面积辽阔,水深巨大。
2.大气的水源和热源,调节地球气温。
3.海岸带 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地带。
二、海水温度
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
1.海水热量的收入与支出
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水平
分布规律 (与太阳辐射有关)
垂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季节变化、洋流、深度等。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热容大,海洋上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小。
三、海水盐度
1.盐度的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大洋平均盐度为3.5%。
2.盐度的分布规律:以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河川径流、洋流。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
2.黄赤交角的形成。
●教学方法
1.让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三球仪、经纬模型仪、“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图1.20、图1.22投影胶片、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三课内容我们简单地了解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哪位同学能用简短的语言给大家归纳、概括一下?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引导)对!地球处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内的金星和火星之间,它与其他行星、小行星一样,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板书)
在初中地理课本中,我们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在这一节课上,针对地球的两种运动我们将做进一步的学习。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地球仪。下面我们分成学习小组,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学生活动)
(教师抽查)请哪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用这个大地球仪或三球仪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
(教师讲价、补充)请同学们再结合课文,认真分析、比较,来填出下表:
(投影仪显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
区 别项 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运动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此表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填出,然后再打出下表进行对照)
区 别项 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定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太阳的运动旋转中心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通称自西向东 通称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地理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 360°/年(365日)≈1°/日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 约30 km/s
(教师做补充、讲解)地球运动(无论自转还是公转)的方向统称自西向东,但若从极地上空看,情况就不同了。(用地球仪或三球仪做演示,边演示边解释)
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等,即(在黑板上推导)
360°/天(24小时) 15°/小时1°/4分15′/分1′/4秒
但线速度就不同了。(出示经纬模型仪)因为地球表面的纬线圈长短不同(可简单复习一下纬线的定义、特点),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地球自转在不同纬度上所转过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可从课文中1.19图上可看出。
(打出图1.20投影片)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略微偏离轨道的中心,所以一年中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变化,大约每年一月初,地球此时在公转轨道上距太阳最近,处在一个近日点上,此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略大些,线速度略快些(参考表1.2说明);在远日点时刚好相反。
(承转、过渡)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再用三球仪演示说明),这两种运动各自形成了一个平面(板书):
自转运动——绕轴运动赤道平面
地球运动
公转运动——绕日运动黄道平面
由于这两个平面不是重合的,两个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教师可再用经纬模型仪进行演示:把讲桌中间的粉笔盒当作太阳,手拿经纬仪绕着讲桌转动,经纬仪中间的平面是赤道平面,把讲桌面看作黄道平面,这样在经纬仪的赤道平面与讲桌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夹角),这个角在天文上称为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打出图1.22投影片用教鞭给学生指出)
(承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地轴北端或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所以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师可把太阳直射光线(经纬模型中的铁架子)当作太阳放在讲桌中间,然后手拿经纬仪放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是否发生了变化。]
(提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7页第二段及18页图1.23来分析、思考。(教师进行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可以把课文图1.23,转换成黑板上这幅图就更容易理解(指图讲解):
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26′S,此后开始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26′N,过了这一天就开始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23′S上,过了这一天又开始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板书)所以,在天文地理学上把23°26′N的纬线和23°26′S的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我们所用的公历(阳历)一年365天就是由此而来。公历中规定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在二月份加一天),而在400年中又减少3天(凡是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是根据其尾数得来的。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近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所以这一地带称为热带,是五带中惟一有阳光直射的地带。关于这一部分我们还将在后面做详细叙述。
[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直射点只能直射到南、北纬23°26′的纬线,而不会再向南、北扩大或者范围缩小呢 请课后分析、思考,下节课解答。
[课后作业]
1.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B.地球自转360°,需时间23时56分4秒
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为15°/秒
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
答案:B
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是( )
A.极圈 B.极点 C.回归线 D.赤道
答案:B
3.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
A.哈尔滨 B.广州 C.重庆 D.北京
答案:A
4.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7月初 D.1月初
答案:D
5.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天
答案:C
6.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
A.22°N、15°E交汇处 B.40°N、160°E交汇处
C.26°S、60°W交汇处 D.30°S、120°E交汇处
答案:A
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角速度处处相等 B.地球表面线速度处处不等
C.地球表面角速度处处不等 D.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答案:D
8.关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的大小因季节而发生变化
B.黄赤交角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
D.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答案:C
9.读“地球公转轨道和恒星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 。
(2)在A、B、C三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发生在 点。
(3)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 点。
(4)恒星年的时间是 ,回归年的时间为 ,地球绕日公转的真正周期是 。
(5)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从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公转方向。
答案:(1)近似正圆的椭圆 (2)C (3)A
(4)365日6时9分10秒 365日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 (5)(略)
●板书设计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4.6地质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2.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
对第一个问题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第二个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第三个问题以学生自学、教学归纳、引导为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4.6 地质灾害(板书)
一、主要地质灾害(板书)
1.地震(板书)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3)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教师补充)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极。一般情况下:
(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给学生作解释)
地震,特别是震级较高的(一般达6级以上)大地震,其破坏程度是很大的。(结合图4.25和有关资料作补充说明)
(承转)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录像,看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播放火山喷发的录像片)
(教师板书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火山(板书)
请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2)火山分为哪几类?
(3)火山的分布与地震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也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像日本、印度尼西亚、智利等国就多火山、地震。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但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少数活火山,如台湾的七星屯火山。
火山对人类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图4.27所示。又如,1987年1月,危地马拉的帕卡亚火山爆发,烟柱高达4000多米,火山灰飘落在危地马拉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大量牲畜死亡,无数咖啡园和房屋被毁。据统计,在过去2000多年中,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死于火山爆发之中。
(承转)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识。
(播放录像)“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3.滑坡和泥石流(板书)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3)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泥石流和滑坡往往是相联系的,多发生在多暴雨的山区。由于地表层岩石松散、土质疏松,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在多暴雨的季节,就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现象。
同学们可从图4.28、4.29中看出: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如云南是我国山崩滑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1986年东川铁路支线大梨树滑坡,使铁路停运90天,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1987年金沙江畔宁浪县长坪滑坡,使金沙江水颜色变黑,水质污染至渡口市,流程达300多千米。
(分析、提问)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地质灾害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
承转:地质灾害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有关,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板书)
(引导、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曾学过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提到: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地质灾害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打出投影片图4.31——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结合本课的活动1来共同分析)
(先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行分析)我们知道,火山、地震多分布在现代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频繁的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一旦有暴雨因素诱发,就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横断山区、太行山区、秦岭等地区的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是一致的,这些地带夏秋季节是多暴雨,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因而土质疏松,很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和水土流失现象。可见,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在生成上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一次大的地震发生,不仅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会造成地裂现象,并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灾害,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还可能引起疫病蔓延等。
(教师边分析边归纳、板书)
不只是自然本身的因素,有时,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一些地方滥采乱挖矿山、小煤矿等,导致塌方、塌陷等;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如修水库、拦河大坝、交通道路设施等,如果设计、勘察不合理,都很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承转)一些地方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都在研究对策积极防御,力图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世界一些国家和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同学们阅读、分析课文“地质灾害的防御”一部分,自己来分析、归纳。
三、如何防御地质灾害(板书)
(因这一部分课文较简单且通俗易懂,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或当地例子作适当补充即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因此进行有效防御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做一些有益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的事情。
[课后作业]
1.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 )
A.震中 B.震源
C.震中距 D.震源深度
答案:B
2.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对地表形态的破坏作用
B.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C.是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D.一般进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
答案:C
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
B.5~8级地震相差60倍
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
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答案:D
4.下面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目前发现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月球、火星等天体上也有火山活动
B.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C.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有百害而无一利
D.火山喷发出的物质就是高温岩浆
答案:A
5.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台风
答案:C
6.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次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决不会诱发其他灾害
B.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
C.对容易发生滑坡的坡面应实行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
D.建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台风和气象灾害来说的
答案:B
7.下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叙述错误的有( )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D.对地震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监测其活动
答案:D
8.读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 性。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该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关联 (3)泥石流 滑坡
●板书设计
4.6 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1.地震
2.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1.在成因上的关联性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2.灾害发生的群发性
3.地质灾害的社会性
三、如何防御地质灾害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已经取得的成果,明确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不怕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雄心和壮志。
●教学重点
宇宙空间资源和宇宙探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因本课内容通俗易懂、难点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原则,教师可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等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最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基于想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哪些是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想像的描写吗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
[讲授新课]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板书)
一、宇宙探测的发展(板书)
1.古代对宇宙的探测(板书)
同学们刚才提到了不少。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宇宙”“太空”的描写。如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月宫”,还有《封神演义》中的许多描写等。
在古代,人们不仅对宇宙怀有美好的想像,而且劳动人民运用杰出的智慧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如圭表、日晷、浑象、漏刻等,在一些地方还建有天文观测仪台,如北京古观象台、河南登封的测景台等。可见,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而伟大的。
(过渡)到了近代,自从1957年10月原苏联向太空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就已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2.宇宙探测的新时代(板书)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讨论、分析)人类进入太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图1.13显示,从1969年至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从此以后,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先后进入太空,开创了对宇宙空间进行探索的新时代。
(打出下列图片)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追月的故事”
(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有哪些重大发现,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观测、探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发现在地球上大气层外存在磁层;
(2)发现宇宙空间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
(3)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4)在没有大气干扰的情况下,人类完成了对月球、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观测。
(承转)人类在向宇宙空间的探索过程中,我国也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不甘落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和图1.15来了解。
(设问)人类对宇宙的探测有何意义呢
3.宇宙探测的意义(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宇宙探测具有时代的意义,使人们对一些天体(包括地球本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宇宙探测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承转、过渡)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呢
二、开发宇宙(板书)
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目前,人类主要开发下列几种资源:
1.空间资源(板书)
(设问)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1)利用人造卫星在距离地球一定高度上进行对地球的观测,从而收集关于地球的各种信息;(2)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启发、引导)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讨论、回答)因为宇宙空间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特点。
(引导)尽管这样,科学家还是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太空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例如在生物卫星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我们科学家还利用宇宙环境的特殊性进行航天育种的试验,在太空中培育出了如太空青椒、太空黄瓜、太空玉米、太空一号小麦、太空一串红等植物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太阳能资源(板书)
(设问)科学家为什么要在宇宙空间中开发太阳能资源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分析、总结)前面我们在学习第2课时就已经知道,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永不枯竭的,并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绝大部分的太阳能不能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的作用,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这一部分我们将在2.2节中详细学习)。所以,科学家在太空中开发太阳能资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许多科学家还有一些设想,大家请看图1.16。
3.矿产资源(板书)
(设问)目前人类已知的空间矿产资源有哪些 主要分布在哪个星球上
(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月球的岩层中,发现月岩中含有地壳中的全部元素和约60种矿藏,另外还有3He;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的一些小行星上富含矿体。
(进一步引导、设问)开发宇宙中的矿产资源有何意义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所以,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学者、科学家就大胆提出了“到太空中去寻找、开发新资源”的设想。通过开发宇宙资源,不仅可以补充地球上矿产资源之不足,而且还可以寻找、开采到新的矿种,这样就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承转、过渡)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和生存空间,使人类能够有效地利用宇宙环境。然而,随着对宇宙探索的规律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保护宇宙环境(板书)
1.太空垃圾的产生及危害(板书)
教师提供以下资料作参考:
目前,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个各类航天器,这些航天器仍然在轨道上工作的约有600~800个,2000多个丧失功能已经变成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遨游,还有2000多个已经解体不知去向。人们通过先进的仪器观测发现,目前在太空中有比苹果大的航天器碎片大约有7000~8000个,小的碎片约有3500万个,共计大约3000吨太空垃圾在日夜不停地绕地球飞行。
请同学们再进一步阅读课文及1.17图,看太空垃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太空垃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2)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3)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目前,太空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
(承转)这些遨游在太空的垃圾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教师引用下面的资料作说明)据计算,一块以每秒10千米速度在太空中穿行的碎片和在空气中以每小时600千米的速度穿行的飞行物具有同样的破坏效果。就是说,在太空中,哪怕一个鸡蛋大小的碎片,都可以把一个卫星击毁。
1996年11月24日,正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就曾经遭到太空垃圾袭击,只是由于这块垃圾很小,才只给宇航员的窗口留下几处痕迹。1996年7月,法国的一颗名字叫“樱桃”的卫星曾经被一块太空垃圾击中,而这块垃圾恰好是10年前法国的“阿丽亚娜”火箭末级爆炸后的碎片。幸好这块碎片并没有直接击中卫星,而是击中了卫星的平衡臂,臂膀被击断,卫星严重倾斜,曾经一度失去控制。然而,俄罗斯的“宇宙1275”卫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颗卫星在与太空垃圾相撞后发生爆炸,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承转)可见,太空垃圾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那么,怎样来减少空间垃圾呢
2.保持宇宙环境(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课文、读图1.17来寻找办法。
(学生讨论、回答)限制或清除太空垃圾的办法主要有:
(1)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他轨道上;
(2)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让学生展开思维、发挥想像畅所欲言)
[课堂小结]
宇宙是浩瀚的,我们在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宇宙又是神秘的,让我们学好本领,充满信心,到广阔的宇宙环境中去探索吧!
[课后作业]
1.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其时间及发射的国家是( )
A.1957年 原苏联 B.1975年 俄罗斯
C.1857年 美国 D.1957年 美国
答案:A
2.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是在( )
A.1981年 B.1957年 C.1975年 D.1969年
答案:A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 B.1970年 C.1975年 D.1985年
答案:B
4.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于( )
A.1956年 B.1930年 C.1970年 D.1960年
答案:A
5.不属于宇宙空间特点的是( )
A.低辐射 B.高真空 C.资源丰富 D.失重
答案:A
6.宇宙空间的垃圾是指( )
A.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B.爆炸产生的碎片
C.陨石 D.航天员扔出的垃圾
答案:ABD
●板书设计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一、宇宙探测的发展
1.古代对宇宙的探测
2.宇宙探测的新时代
3.宇宙探测的意义
二、开发宇宙
1.空间资源
2.太阳能资源
3.矿产资源
三、保护宇宙环境
1.太空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2.保护宇宙环境3.5陆地水与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目前人类利用淡水资源的主要水体类型;潜水和承压水在埋藏条件上的区别。
2.理解雨水补给、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冰川补给的河流与气温的关系;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循环过程,水循环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读图绘图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德育目标
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1.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2.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比较、读图分析与教师的引导、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挂图或板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陆地上不仅有种类繁多的矿物、岩石,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而且还有在自然界中处于不断运动、转化状态的各种水体,它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陆地水的数量很少(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但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陆地水体包括哪些类型呢?
[讲授新课]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板书)
一、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板书)
1.陆地水的组成(板书)
陆地水——分布在陆地的各种水体的总称。它包括:
(分析)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渗入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的空隙中,成为地下水。
(打出投影片图3.33或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思考)
1.比较潜水和承压水在埋藏条件和水源补给方面的不同。
2.通过比较图中三口井的水情,说明自流井的成因。
(学生)略
(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潜水埋藏的比较浅,它埋藏在地表层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并且有一个自由水面。承压水埋藏的比较深,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并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没有自由水面。从水源补给情况来看,因潜水距地表层较近,所以依靠大气降水和地表面的各种水体下渗来补给;而承压水埋藏的较深,只能靠上面的潜水和距此很远的地表层上的降水或其他水体下渗来补给。
从图中的三口水井来看,潜水井的井水具有季节性变化。若在干旱季节,因地表面降水少,所以井水也会减少甚至无水;承压水井也要受到上面水的补给的影响,因地下水也是由高处向低处流,所以水井也可能出现无水状态;中间的自流井,因处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从地质构造看,类似盆地状,所以承受的压力大。如果在上面掘井,水会自动上涌、喷出地表,所以称自流水井。
降水降落到地面,除下渗渗透到地表层下形成地下水外,其余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地带低洼处滞流蓄水形成湖泊和沼泽水。在高纬地区和高山,高原地带,降水以降雪的形式出现,天长日久便形成永久积雪,有的演化就变成冰川。从在陆地水体中的储量来看,冰川的储水量最大,所以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但由于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利用。
(承转)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并不是静止的,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据水体的更新循环周期,人们把水资源分为两种:
2.水资源的两种类型(板书)
(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填出下表)
分类 包括水体 循环周期 更新速度 开发利用状况
静态水资源
动态水资源
(教师可让一学生上黑板填出,然后进行讲评。正确填写内容附后)
动态水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但应以不污染、不破坏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3.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板书)
陆地水体类型虽然有很多种,但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三种水的储量仅占到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占比重很小,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应节约和合理用水。
(承转、过渡)陆地水体彼此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板书)
(打出图3.34投影胶片)让学生读图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
(教师)该河流一年中哪几个月的流量较大呢?
(学生)4~8月份。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这几个月的降雨量较多。
(教师)降雨量与河流的径流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河流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就会增加;否则,便减少。
(教师)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学生)这种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教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俗话说:“天上下雨地下流”。在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由于降水量在一年中有季节变化,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在一年中也要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发生季节变化。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南部一小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大多数河流主要依靠降水来补给,河流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再看下面这幅图(打出图3.35投影胶片):
(学生思考、分析)这幅图上为何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雨量的变化?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图中1、2、11、12月份为何空缺?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所以,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句谚语:天越旱,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图中1、2月份是空白,说明气温在0℃以下,山上冰雪冻结,河流断流或封冻。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图3.36(打出投影胶片或绘板图说明)。该图显示的是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潜水)之间的水源互补关系。图的左半部分,表示河流在丰水期时,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图的右半部分刚好相反,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这样,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像洞庭湖、鄱阳湖等,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另外,修水库也会起到类似湖泊的作用。
(承转、过渡)各种水体都在不断的更新。有的更新、更换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有的则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层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各种水体是如何更新的呢?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板书)
什么是水循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它的概念。
(出示挂图或投影胶片,或教师在黑板上板图并板书)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教师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在三种水循环中以海陆间大循环为主)
(提问)同学们通过读图来思考:要完成一个水循环,需要哪几个环节呢?
(学生)必须经过四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个水循环。即: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教师)对!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所以称为小循环。
水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请同学们根据图示、课文来分析归纳、总结。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板书)
(学生归纳、总结)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三点:
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教师进一步引导、分析)水循环这种规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即将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课堂活动)让学生画一幅海陆间大循环的示意图(草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课后作业]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水 D.冰川
答案:D
2.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的河流,其补给方式主要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答案:B
3.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
A.地球上所有的水体 B.陆地上所有的水体
C.陆地地表的所有水体 D.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答案:D
4.下列地理现象中,只参与内陆循环的是( )
A.祁连山的冰雪融化 B.海洋上的暴风雨
C.塔里木河水蒸发 D.台风登陆
答案:C
5.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大气的水汽输送 B.地表、地下径流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的蒸发
答案:B
6.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水经常补给潜水 B.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C.潜水和河水经常互补 D.潜水和河水不能互补
答案:A
7.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需要保护的水资源是( )
A.冰川水 B.大气水 C.河流水 D.深层地下水
答案: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水按其存在形式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
B.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量最为重要,人类利用的淡水完全来自于河流水
C.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储水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2/3,但目前开发利用较少
D.动态水资源更新快循环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更新,因此人类可大量开发
答案:C
9.读“河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关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是 。
(2)这条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中海气候分布一致 B.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一致
C.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4)这条河流在地球上水循环过程中参与的是 循环类型。这种水循环可以使 。
答案:(1)降雨量 大气降水
(2)夏季 降水量大
(3)BD
(4)海陆间大循环 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得以再生
●板书设计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一、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1.陆地水的组成
2.水资源的两种类型
分类 包括水体 循环周期 更新速度 开发利用状况
静态水资源 内陆湖、冰川、深层地下水 长 缓慢 开发较困难,短期不易恢复
动态水资源 江河水、浅层地下水 短 快 开发利用便利,短期可恢复更新
3.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1气候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了解气候资源的概念,掌握气候资源本身的特点。
2.理解气候资源与交通等部门的关系,深刻理解气候资源对农业等部门的影响及农业、建筑业应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能力目标
学生能对当地某些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对地理图表、知识的辨析或迁移能力。
德育目标
1.使学生树立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的观念并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气候资源本身的特点。
2.理解气候资源与农业的关系。
3.理解建筑业应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教学难点
1.日照与街道方位。
2.季风气候区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
●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气候资源本身的特点。
2.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理解气候资源与交通、农业的关系。
3.使用教具模型,通过对比、辨析得出结论,突破本身难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1.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自制演示日照与街道方位的模型。
教学挂图:亚欧大陆轮廓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这些气候现象,它们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降水、风能等资源。可见,气候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些资源又有什么用途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气候资源。
[讲授新课]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4.1 气候资源(板书)
我们谈到的太阳辐射的作用、水的用途、风的利用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原料和能源,我们把这些气候要素和气候现象称为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板书)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为水可以循环、更新使用,阳光、空气可以持续对人类产生影响等等。再者气候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首先,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能源。如:太阳辐射、水等。其次,在开发利用上也离不开技术和资金投入。但是,气候资源在利用方面又有其独特特点。
投影图1.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引导学生识图并分析:首先图中不同颜色区分了太阳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在全国的分布,特别指出太阳能丰富区和太阳能贫乏区的分布。其次,在分析其利用价值的差异时应指出太阳能是一种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由此得出气候资源的普遍性和数值特征。
(设问)长江中下游每年都有汛期,而1998年长江流域却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这些现象反映出气候资源有什么特点?
气候资源如光、热、降水等都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因此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总之,气候资源有以下一些特点:气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还具有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的特点,并且时空分布有较大的变率,为此,在开发利用时要因时因地制宜,努力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
(讨论)请同学们以自己家乡为例,了解、判断当地的气候类型是哪一类,主要特点有哪些?不同季节的风向、风力如何?再通过当地气象资料查找并统计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多少?降水量是多少?1月份的温度与降水量又各是多少?全年的平均温度与降水又如何?并进一步了解多年来的情况是否每年都一样,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是降水量?等等。结合上述内容讨论,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安排我们的生活与生产,使之与当地的气候相协调,比如生活中的温差变化、风沙大小、房屋朝向、交通通信等,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种植方式等,工业生产中有污染的工业布局、风能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灶)的利用等等,总之,气候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展,已涉及到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承转)我们学习气候资源、了解气候资源的特点,目的就是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因此下面我们来学习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板书)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目前,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门。但从历史上看,对气候资源利用最早、依赖性最强的还是农业部门。因此,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气候资源与农业。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板书)
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设问)当地种植哪几种作物?一年能收获几次?(学会讨论交流)
反过来说,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不同的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种植制度。
投影表4.1“我国四个地区的种植制度”。简述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设问)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那么,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广泛采用的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都是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以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同学们,以上提到的间作、套种、塑料大棚等,我们身边就能看到,易理解,但是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这两个概念较陌生。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这两种农业类型。这两种农业的生产,都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以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看下面两幅图:
川西农家生态农业
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这里的农业结构如下图:
民营农业生态模式图
生态农业的本质是依靠提高生物能的转化率、转化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率,以生物有机物来提高农业产量,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业产出。这样,既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污染。如图中利用秸秆还田,牲畜粪便作沼气和肥料等。这样通过综合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
立体农业是一种使农作物由平面分布向垂直方向扩展,实行多层次立体种养,从而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经营方式。如图中川西农家的生态农业实际同时也是立体农业。还有些人家在楼房阳台、屋顶等,种植花卉、蔬菜等,也属于立体农业结构模式。山区随海拔高度不同,农、林、牧业也呈现多层次性的垂直变化特点,这类农业也可看作立体农业。具体特点请参考备课资料中的相关内容。
(承转)同学们,生活中盖房子时常说:“有钱不住东、南房”。这种说法的理由在哪儿呢?这就是我们第二大问题“气候资源与建筑”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气候资源与建筑(板书)
一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光照、温度、风等)有利的一面,避开或减小不利的一面。请同学们看教室和图书馆的楼宇走向和两侧窗户朝向如何?(学生思考,教师板书)
1.日照与街道方位(板书)
(学生发言,教师讲解)不同走向的楼宇,其两侧窗户的朝向不同,采光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这是因为街道方位影响到建筑物的朝向,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那么,街道应如何布局才能使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呢?请看下面演示。
利用家电塑料垫膜做出城市街道模型,用手电筒表示太阳光线,然后利用模型反复演示寻找街道的最佳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
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而我们所在地的纬度位置大约在北纬37°附近,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因此,东西走向的楼宇朝南的窗户光照条件较好,而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走向的楼宇其两侧窗户的光照条件都比较好。楼宇的走向与街道方位有关,所以在北方,城镇街道宜采取的布局原则: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读图4.1),另附以下图形,供同学们加深理解。
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例(承转)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可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又有输送扩散作用。风向决定了污染物的输送方向。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向。因此,我们下面学习风与城市规划。
2.风与城市规划(板书)
出示挂图《亚欧大陆轮廓图》,亚欧大陆西侧的西欧常年盛行什么风向?以鹿特丹为例,分析向大气排放有污染物质的工业企业及居民区应采取的布局原则。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西欧常年盛行西南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北方向,即下风向;居民区在西南方向,即上风向。这就是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城市规划时应考虑的风向问题。
(设问)亚欧大陆东侧,以天津为例,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城市规划时,如何注意风向问题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天津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城市规划时,应考虑季风问题,向大气排放有污染物质的工业企业其布局应避开冬、夏季的季风对吹风向。这就是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下风向(教师适当启发、点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考虑风向。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更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达标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结合所学内容,同学们课后调查分析一下当地的主要工业企业布局是否合理。
(承转)同学们,我们无论是从影视中看到,还是当地的实际情况,机场都建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所在——气候资源与交通。
(三)气候资源与交通(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7页,了解气候资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说出在交通方面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什么意义?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类型的气候资源不断地得到开发利用。例如,东北地区利用低温寒冷的气候条件,开发旅游项目。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以其美丽的奇景吸引游人。哈尔滨利用冬季严寒气候发展起来的冰雕艺术成为北国一景。这些都是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都需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但是,人类在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气候资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气候一直在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从历史上看,人口的迁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等都与气候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如明末农民战争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的水旱灾害。当今社会,气候几乎是所有生产部门都需要开发利用的资源。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充分合理,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从而取得环境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了解气候资源的特点:(1)气候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开发利用上如果超过气候资源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或诱发气象灾害。要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的观念,在开发利用时必须考虑防灾、减灾。(2)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有较大的变率。同一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往往随季节而变化,表现出时间分配上的不均衡性;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组合,表现为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气候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本着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光、热、水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因素。
[课后作业]
1.有关气候资源与农业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A.一地的降水条件往往决定了该地的种植制度
B.气温高的地区农业生产必定发达
C.人们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可以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
D.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地区一般分布于高温多雨的地区
答案:C
2.桥孔大小的主要设计,在气候资源方面主要应考虑( )
A.气温高低 B.风力大小 C.暴雨强度 D.光照情况
答案:C
3.上海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与城区(住宅区)之间卫生防护带的走向应为(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东北—西南向
D.西北—东南向
答案:D
4.下列属于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是( )
A.河套平原引黄灌溉
B.红土丘陵层层梯田
C.北京城郊塑料大棚
D.内蒙古高原风力发电
答案:C
5.读下列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规划中的工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此地的盛行风向。请分析判断该处位于
气候区。(提示:从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四个类型中选出一个)
(2)请从建筑与气候资源角度考虑,该城市规划中,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吗?
答案:(1)热带季风 (2)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不宜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而应采取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6.把下列相关内容的代号填入表中空格处:
气候资源类型:A.水分资源 B.光照资源 C.热量资源
农业类型:①种植业 ②林业 ③水产业 ④畜牧业 ⑤灌溉农业
农作物品种:Ⅰ.水稻 Ⅱ.小麦 Ⅲ.速生林 Ⅳ.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 Ⅴ.棉花 Ⅵ.长绒棉 Ⅶ.葡萄瓜果等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4.1 气候资源
一、气候资源的概念、特点
1.概念——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主要经济部门如:
农业——光、热、降水、(风)等
能源——太阳能、风等
建筑——采光、环境保护等
交通——公路、铁路、飞机场等
旅游——特殊景观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概念。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的原理来解释说明某一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2.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德育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三大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方法
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结合一些具体事例、示意图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对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通过对景观图,分布图的分析,来认识和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从第一节到第五节分别学习了组成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和土壤,这五大要素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讲授新课]
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板书)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板书)
(举例、引导、分析)如我们本地区(山西东南部),由于地处内陆,虽距海洋不太远,但由于地势较高(位于黄土高原上),特别是太行山脉的阻挡,使海洋上的水汽不易达到,所以就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冬、夏温差大,降水较少,所以就形成了地表干燥、黄土广布、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的自然环境。这样的自然环境或陆地环境,它是由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的,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打出图3.53投影胶片)
(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承转)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承转)不仅如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曾是草肥水美、山青水秀的景色,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的“以粮为纲”的影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地表形态。再如,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开采使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这样就使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承转、过渡)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板书)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板书)
1.地理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板书)
(设问、分析)为什么在地理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
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板书)
(采用以下简略图式进行分析、引导)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打出投影胶片图3.54或利用挂图,并板书)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进一步设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对!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用图3.55、图3.56两幅景观图说明。
(设问)同学们再看我国的情况,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甲答)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东部地区离海近,受海洋上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大,所以降水较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较远,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影响不到,所以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学生乙补充)降水多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植被类型。降水丰富的地方会生长森林,降水较少的地方形成了草原,降水很少的地方便形成了荒漠。
(教师归纳)这两位同学肯动脑子,分析得很好。由于各地降水量多少不一样,便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这种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大致与经线方向平行的地域分异规律,称为经向地域分异规律。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分析、讲解)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亚欧大陆中部,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两边靠大洋,所受风向不同(东面为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而西面为西风),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图3.57、图3.58两幅景观图,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
(承转)有的同学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回答)越向山上走感觉越凉,越潮湿,需要穿大衣。
(教师)对!特别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利用投影胶片或景观图分析图3.59)珠穆朗玛峰由于海拔高度大(8848.13米),垂直自然带发育是比较典型的。从它所处的纬度来看,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一致的,即为常绿阔叶林带。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依图分析)
处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如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过渡)以上我们简要地分析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其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
(三)不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板书)
(分析、讲解)例如,我们在初中地理中学过绿洲。还记得什么叫绿洲吗?
(学生回答)在干旱沙漠中,只要有水,就可以植树、种草、种庄稼,这样的地方就叫绿洲。绿洲可以出现在温带沙漠中(如我国新疆),也可以出现在热带、亚热带沙漠中,所以它是一种没有一定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
再比如,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太平洋沿岸),有一条狭长的(热带)荒漠带,而缺少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主要是分布在赤道以北地区(引导学生读3.54图分析)。这主要是受大的地形起伏的影响。因为南美洲西部是一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受其影响,两边的气候状况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带,这也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课堂小结]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规律性当中而又表现出了其复杂性。
[课后作业]
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答案:C
2.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答案:B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其主要成因是( )
A.热量因素的影响 B.地形阻挡水汽
C.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洋流因素的影响
答案:B
4.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答案:B
5.某高山山麓有常绿硬叶林分布,此山位于( )
A.热带 B.温带 C.亚热带 D.亚寒带
答案:C
6.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答案:D
●板书设计
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地理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
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三)不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3.7土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理解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的形成过程;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人类活动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对土壤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及保护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
2.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土壤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导学、综合分析与读图分析法相结合,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板图或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百姓常说:万物土中生。生物的生长要靠土壤来提供生存的场所,提供养分和水分等。所以,土壤在陆地环境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
[讲授新课]
3.7 土 壤(板书)
一、土壤及其肥力特性(板书)
(引导)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就对“土”字有形象的解释。请大家读3.46图。
土壤不同于土地,二者是有区别的。
1.土壤与土地的区别(板书)
(解释)我们在初中地理中学过土地资源。土地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不仅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等类型,还包括沙漠、石山、荒地等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领土有多大,土地面积就有多大。如我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折合成土地就是144亿亩。
而土壤的范围比土地要小。它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可见,土壤包含在土地中。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起什么作用呢?(打出投影胶片图3.47并板书)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然后教师据图分析、讲解)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处于四大圈层相互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二,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第三,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肥力。
3.土壤的肥力特性(板书)
(分析)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也是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一个根本区别。
什么是土壤肥力呢?
土壤肥力是一种天然的能力,并非施了化肥才具有肥力。它是指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力有高有低,并非恒定,这与其物质组成有关。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呢?
4.土壤的物质组成(板书)
(引导学生着重从每种成分的作用以及每种成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这一点分析)
土壤矿物质——由成土母质风化而成,是土壤的主要成分,与肥力有密切关系。
土壤有机质——集中在地表层,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成分。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土壤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流动性大。两者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这四种物质的比例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就称的上是理想土壤呢?图3.48给出了一个标准。(可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完全按照图中给出的四种物质的比例在实际当中是很少的。所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凡是与此接近的土壤,就可以认为是肥沃的土壤。
(承转)土壤是为农业服务的。土壤肥力的高低与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5.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归纳、讲解)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即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一种可更新资源,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即须合理使用和保护。否则,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变成荒漠。
二、土壤的形成(板书)
(引导)土壤的形成,即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它是在岩石(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中,生物因素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土壤的形成过程(板书)
(教师依照以下的线索引导学生分析)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这其中包括三个过程或三个阶段:
(1)岩石风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释放矿物养分。
(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3)高等植物作用过程——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形成腐殖质。
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土壤肥力的形成(板书)
(打出投影胶片图3.50或在黑板上板图)
(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布在地壳中的岩石风化后,矿物质分解释放的元素一部分分解被淋失到地壳深处,另一部分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到体内。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些枯枝落叶落到地表,合成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形成土壤肥力,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包含了两个过程: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承转)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自然因素(尤其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长时期的人类活动也有意或无意的参与了成土过程。
3.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板书)
有利影响——合理耕作经营、重视培育保护,用养结合,可促使土壤不断改良,肥力不断提高。
在人类长期的耕作用和培育下,形成了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也称农业土壤),如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等。俗语说:“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可见,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不利影响——会引起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课堂小结]
当今农民不仅要会种地,而且还要学会养地;不仅要施用化肥,也要善于使用农家肥。这样,学会用养结合,才能促使土壤不断改良,肥力不断提高。
(课堂活动)根据图3.52,议一议气候、植被和土壤在分布上的关系。
[课后作业]
1.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是由土和肥等物质组成的
B.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
C.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人类活动起着主导作用
D.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
答案:D
2.土壤是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其中构成土壤骨骼或框架的是( )
A.有机质 B.矿物质 C.水分 D.空气
答案:B
3.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
B.一些微生物和低等生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
C.草本、木本植物的着生
D.人类活动的参与
答案:B
4.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降水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答案:C
5.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
A.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B.土层的疏松程度
C.土壤颗粒的大小
D.水分的多少
答案:A
6.下列各项中属于耕作土壤的是( )
A.红壤 B.黑钙土 C.水稻土 D.棕壤
答案:C
7.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是分布于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B.所谓土壤肥力,就是指能够调节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C.矿物质经风化分解能够把原来固结在矿物中的养分元素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因此矿物质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
D.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比较疏松,孔隙度小,便于通气、透水
答案:C
8.有关土壤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风化作用是主导作用
B.土壤中每种成分都有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
C.气候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D.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对母质起着改造作用
答案:D
9.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 ,B 。
(2)土壤水分和 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 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彼此消长。
(3)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 、
和 ,既能 ,又能 。
答案:(1)矿物质 有机质 (2)空气 气候条件
(3)水分 空气 热量 通气透水 蓄水保温
●板书设计
3.7 土 壤
一、土壤及其肥力特征
1.土壤与土地的区别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土壤的肥力特性
4.土壤的物质组成
5.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土壤的形成
1.土壤的形成过程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土壤肥力的形成
3.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1.1人类认识的宇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天体的概念和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2.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能力目标
能运用图1.3和表1.1,熟悉太阳系的主要成员,通过分析日地关系来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德育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做出正确的解释。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和讲解法,并结合有关资料和图片来完成“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这一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着重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象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投影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必须先了解宇宙。
[讲授新课]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板书)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板书)
1.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何谓宇宙 在我国战国时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现在人们认为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或者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组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即宇宙是无限的。
宇宙与世界是不同的。佛经上说:“过去现在未来名世,东南西北上下四维名界。”平常人们所说的世界是指整个地球,而所谓的宇宙是指整个太空。
(承转、过渡)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会发现有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各种星体在闪烁,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
2.宇宙是一个物质世界——由各种天体组成(板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怎样来区别这些天体?能否举例说明?
(课堂活动)
(学生甲回答)恒星、行星、卫星三者之间主要是以质量大小来区别。一般恒星的质量大,内部温度高,自身可以发光。而行星的质量比恒星要小,受恒星的引力作用,行星绕着恒星运动。卫星的质量更小,它是绕着行星运动的。例如,太阳属于恒星,而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
(教师)这位同学分析、回答的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恒星有运动吗?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恒星实际上是不“恒”的,它也在运动。我国唐代有两个著名僧人:一个是唐玄奘(唐僧),另一个是僧一行。僧一行这个和尚除了平时念经外,还有一项“业余爱好”——观察天象。他不仅较准确地测量了子午线(经线)的长度,而且还是我国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人。所以说,僧一行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天文学家。
(承转)同学们知道星云吗?星云与恒星怎样来区别?
(学生乙)星云和恒星的质量、体积都很大,但星云的密度较小。夜晚在天空中,星云呈云雾状、团状,看上去模模糊糊,而恒星是一个个的光点,一闪一闪的。
(教师)好!看来这位同学是个细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天象,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哪位同学还能说一下流星、彗星是怎回事?
(学生丙回答,其他补充)略
(教师)同学们听说过陨星吗?陨星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丁)陨星是由流星变来的。当流星或流星体在地球上空没有燃烧汽化完,便降落在地球表面,便形成了陨星。其组成物质中含硅酸盐多的称为陨石,含铁镍成分多的是陨铁,两者比例相当的为石铁陨星。如我国的吉林1号陨石、新疆大陨铁等。
(教师)看来这位同学平时也很注意学习,知道的很多。
(补充说明)以上各种天体是自然存在于宇宙中的,我们姑且把它称为自然天体。近几十年来,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一些国家纷纷向天空发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各种探测器等,我们统称为人造天体。
(过渡)我们的地球现在生活着60多亿人口,这么多人生活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组成一个个家庭,然后又组成了一个个村落、城市,以至国家,大洲。天上的星星也是有规律的,组成了一个个的家族、集团,即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天体的存在形式(板书)
(引导、讲解)在小学自然课上,老师就教过: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为什么 地球与太阳比,太阳属恒星,质量巨大,自身温度高,能发光,而地球属行星,质量小,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太阳吸引着地球,使地球绕着太阳运转。同样道理:由于地球的质量大,月球的质量小,属卫星,地球吸引着月球绕自身运转。这样,由于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便形成了天体系统。
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按由小(低)到大(高)的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教师用实物投影机打出下列图片,边解释边归纳、板书):
目前用最大的望远镜,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150亿~200亿光年。什么是光年呢?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注释。
(补充)现在已知地球上运动速度最快的是光,每秒钟30万千米,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365天×24时×60分×60秒×30万千米=94605亿千米。
[课堂小结]
宇宙的范围是相当大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还会扩大,所以说,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许多种类不同、数量很大的天体,它们不是同时形成的,也不会同时衰亡,因此说,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
宇宙可真是一个大谜团!我们的地球怎么样呢 请听下回分解。
[课后作业]
1.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根本原因在于( )
A.太阳能自身发光,照亮太阳系 B.太阳辐射是九大行星的热量源泉
C.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D.太阳的位置正好在太阳系的中心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恒星 B.彗星
C.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D.陨石
答案:D
3.下列关于总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囊括了整个宇宙
B.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部分)的总称
C.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上述说法都正确
答案:B
4.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类地行星是( )
A.水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 D.木星、土星
答案:B
5.晴朗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到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A.行星轮廓模糊 B.星云闪烁不定
C.恒星闪闪发光 D.卫星一闪即逝
答案:C
6.读天体系统层次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
A. ;B. ;C. ;D. 。
(2)图中C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3)图中 天体系统是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其中离我们人类最远的星系估计为 亿光年。
答案:(1)总星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太阳
(3)A或总星系 150~200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星系——宇宙
2.宇宙是一个物质世界——由各种天体组成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的内容不少,可能头绪很乱,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教师边板书归纳、边引导解释):
(承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它的纬度变化规律就形成了五带。
[讲授新课]
六、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板书)
(导学)同学们,我们国家位于北半球,对于我们这个地方(教师可以学校所在地为例)来说,一年中何时白昼开始变长、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一年中何时白昼达到最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达最高值?一年中又在何时白昼达到最短(或黑夜达到最长)、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回答)我们这个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每年从冬至(12月22日)以后,白昼逐渐开始增长,而黑夜逐渐变短,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最大值。过了夏至日,白昼开始变短、黑夜逐渐延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降低。到冬至日这一天,白昼达到最短、黑夜达到最长,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
(设问)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规律是一致的。太阳直射点移到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变长(昼长大于夜长),正午太阳高度就会逐渐增大(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相反的那个半球,夜长大于昼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教师)对!分析的很全面、深刻。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这种变化规律,就是四季的变化。按照这种变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说,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一年中的夏季;相反,就是冬季;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然而,这是一种较传统的四季划分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如在我国,尤其北方地区,是以二十四节气的“四立”来划分,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而此时在我国北方大地,还是数九寒天的隆冬时节,很难看到春天的景色。再比如立秋,此时正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哪能像秋天呢。为了使季节划分与各地气候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创立了一种按公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的方法,即: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承转)四季只是一种天文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
2.五带的划分(板书)
这个问题学生在初中地理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可出示投影片或利用课本中1.28图让学生掌握两点:
(1)五带的界线和名称;
(2)各带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状况。
(进一步启发、引导)从图中可看出:五带的界线是回归线和极圈,热带有阳光直射,寒带有极昼极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有什么关系呢
(提问、归纳)五带的划分以黄赤交角的大小为依据。目前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是一致的,而南、北极圈的度数正好是回归线(黄赤交角)的余角。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五带的范围也会随之变化。若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寒带均会变小,温带会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寒带都将变大,温带就变小了。
划分五带有什么意义呢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后边学到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划分、陆地自然带的划分,都是以五带作为基础的。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读下图回答:
(1)图中∠a、∠b的度数是 ,从∠a、∠b及其所对应的弧长,可反映出地球自转速度具有 的特点。
(2)图中B点的经度是 ,B点比E点的时刻 (早、晚) 小时。
(3)由C向A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发生向 (东、西)偏移的现象。
答案:(1)45°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2)30°E 早 3 (3)西
2.读“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的天体类型有 、 、
和 。
(2)此图中已画出完整的天体系统的是 系,比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系。
(3)根据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判断,此时大约是农历 ,月相为 。
(4)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和月球公转方向。
答案:(1)恒星 行星 卫星 彗星
(2)地月 太阳
(3)十五、十六 满月或望
(4)略
3.课本活动2
答案:略
●板书设计
六、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2.五带的划分4.4陆地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陆地资源的分类及特点;区别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2.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特征,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景观图、示意图和图表资料,认识和理解人类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发生关系的,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及其保护的观点,树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观点。
●教学重点
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
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各种图表和有关资料,运用导学法和综合分析法,来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具准备
投影仪、图4.15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建设,就离不开自然环境,就需要从自然环境中来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这些资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4.4 陆地资源(板书)
一、陆地资源的分类及特点(板书)
1.陆地资源的分类(板书)
陆地资源(包括能源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请同学们看表4.4陆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按照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一般把陆地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四种。我们在初中地理中就已经知道,按照其属性,矿产资源由于形成时间非常漫长,一般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用完了一下子是不会再生的,所以为非可再生资源或非可更新资源。而其他三种为可再生或可更新资源,可重复、永续使用,但要注意遵循其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
(提问)我们在第一节中曾专门学过气候资源,气候资源也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为什么在陆地自然资源中没有包含气候资源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作解释)可以从字面理解,因为气候资源它主要不是产生于陆地上,而是产生于地球上空(大气层中和太空)。同理,海洋资源也不属于陆地自然资源的范畴。
(承转)每一种陆地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在初中地理中已作过专门介绍,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2.陆地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板书)
(1)有限性和无限性(板书)
(分析、讲解)有限性,是指从陆地资源具有质、量、时、空等特点来分析,就其资源本身而言,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在一定地段的储量都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其数量是有限的;水资源,虽然地球表面的水体占很大比重,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如人类目前还难以利用埋藏太深的资源。所以,从陆地资源的有限性来说,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注意珍惜、保护。
无限性,是指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而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应用现代科技因素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如粮食单产的提高,由于使用农业科技,改良作物品种,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二、三百斤提高到现在的八、九百或上千斤,充分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如,以前被人们视为“不毛之地”的沼泽地、盐碱地、沙荒地、滩涂等,经过人工改造,也充分发挥了其特长和生产潜力,像我国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山东省在沙土地上种花生、白薯、西瓜取得了丰收、沿海一些水域滩涂发展水产养殖等;再如,通过提高勘探和开采技术,以增加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等;某些原来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已有了多种用途,如可从煤、石油中提炼出化学纤维、药品、日用品等。(对于这一部分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来讨论、分析、回答)
(2)地域性和整体性(板书)
地域性是指陆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如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的分布往往与气候条件(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是一致的,因为降水较多、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地带,地面水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植物茂盛,土地肥沃;相反,降水较少、水热条件较差的地带,水资源缺乏,生物稀少,土地贫瘠。矿产资源的分布则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如在古生物丰富的沉积盆地,往往储存着大量的石油、煤等;岩浆活动强烈的地带,往往有硫磺、铜矿的分布。
整体性是指对于一个地域而言,各种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一种资源或资源整体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资源以及环境发生变化。
(出示图4.15的投影片)
(分析)该图从正、反两方面通过对比来说明热带雨林对环境的影响。图的右半部分说明:在种类繁多、树木高大茂密且有明显层次热带雨林中,由于有高大的树林遮挡、覆盖,使低层的植被(属喜阳植物)和土壤免受暴雨冲刷和烈日曝晒。各种树木不断吸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形成的枯枝落叶落入地下,腐烂后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重新利用。这样,物质就可以循环不止,森林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土地资源也十分肥沃。
该图的左半部分说明:如果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就会改变热带雨林合理的种群和结构,不仅会造成森林退化、土壤贫瘠,而且还会引起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
因此,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估,综合平衡,防止和减小人类在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承转)在陆地自然资源中,有一部分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动力),被称为能源资源。
常规能源
3.能源资源 (板书)
新能源
(分析、引导)按照其开发利用状况,一般可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种类型。(边解释边板书)什么是常规能源呢?同学们可能看课外书知道军事上有一种“常规武器”。什么是常规武器呢?(学生讨论、回答)军事上经常大规模使用的武器即为常规武器。那么,常规能源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即现阶段经常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就是常规能源,如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目前,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常规能源占很大比重。
新能源,是指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有的正处地试验、研究阶段)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但是,随着人们对新能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广泛应用,将来有一天新能源就变成常规能源了。
(承转、过渡)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如何来协调这种关系呢?
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板书)
(首先让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然后来概括每一段的“中心思想”或找出关键的语句,随后教师提问、归纳、讲解)
这一部分课文主要说明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第二,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可结合图3.52分析。
第三,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类使用不同的能源(由柴草——煤炭——石油),都一次次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大发展。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最后的蓝体字——把我国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教师可作适当解释)
[课堂小结]
陆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陆地资源的影响可谓越来越深刻。但在一些地方,由于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对陆地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已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今后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开发利用陆地资源,用正确的人地观来指导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课后作业]
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石油 B.核能、太阳能
C.水能、地热能 D.石油、天然气
答案:B
2.下列能源中既属于常规能源又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炭 C.生物能 D.风能
答案:C
3.有关陆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资源的总量是巨大的,因此在人类有限的时间内,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将不断拓宽范围,提高其生产潜力
C.铀、钍等放射性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可能长期利用
D.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不是一个整体
答案:B
4.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林、牧、渔、矿业构成了社会第一级生产
B.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利用有关,但关系不大
C.陆地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人口的分布
D.在工业化时期,人口主要聚居于气候暖热、土地肥沃、森林和草地茂盛、河流众多的
地区
答案:A
5.关于煤、石油的错误叙述是( )
A.属于化石燃料 B.属于太阳辐射的能量
C.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 D.埋藏于地球内部,属地球内能
答案:D
6.下列资源中具有明显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煤炭 B.铁矿石 C.土地 D.地热
答案:C
7.关于陆地资源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数量的无限性 B.潜力的有限性
C.分布有一定规律性 D.能源资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答案:C
8.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
A.可再生资源,一定能供人类长期利用
B.土地、水、生物、矿产等资源的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C.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无限的
D.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自然资源间相互影响与制约
答案:D
9.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①数量有限 A.整体考虑、综合分析
②利用潜力无限 B.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③分布不均匀 C.珍惜和保护资源
④资源间相互影响与制约 D.加强科研,提高利用率
答案:①—C ②—D ③—B ④—A
●板书设计
4.4 陆地资源
一、陆地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1.陆地资源的分类
2.陆地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1)有限性和无限性
(2)地域性和整体性
常规能源
3.能源资源
新能源
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4全球性大气环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能力目标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德育目标
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2.讲授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地掌握。
●教具准备
投影仪(片)、自绘或多媒体制作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其运动图、季风图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板书)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三圈环流。
一、三圈环流(板书)
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
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
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上图。
1.全球大气运动——单圈环流(板书)
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
2.全球大气运动——三圈环流(板书)
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1)低纬环流(板书)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2)中纬环流(板书)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3)高纬环流(板书)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投影图)
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设问)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读图2.15)。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承转)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二、海陆分布与大气环流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先读图2.16“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分析一下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设问)为什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这样的差异?
投影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对照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显著增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的缘故。
(设问)海陆性质不一样又是怎样影响气压分布的?
在河里或海、湖里游泳的人,都有这个体会。盛夏的中午,如果你躺在岸边沙滩上会感到热乎乎的,而在水里却是温和的;冬季恰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缘故。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具体的气压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6和2.17。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同学们课后要阅读“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了解一下副高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会引起我国哪些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等情况,从而认识规律,认识自然。
(投影片)综上所述,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
三、季风环流(板书)
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什么是季风?
1.季风的概念(板书)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图2.18“亚洲季风”,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2.季风分布及其风向(板书)
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正如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
(设问)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
3.季风形成原因(板书)
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见图2.18),海洋是低压,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读图2.18,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
(设问)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我国就深受季风的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表现为如下的特点(见表格):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季风来临时,给我国也带来了许多好处。
(举例)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课堂练习]
住在海滨或去过海滨旅游的同学,都会有这种体会:盛夏白天,站在海边,只觉海风习习,暑热尽消。为什么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解析:如图所示: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如上图),陆地增温快,在近地面形成热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增温慢,相对形成近地面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如图所示的环流圈,由于近地面是由海洋高压指向陆地低区,所以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这就好比东亚夏季风的形成。
夜晚(如上图),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在近地面形成冷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海洋则正好相反,在低空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气流形成如图所示的环流圈。因此,在低空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所以夜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这种形成过程好似东亚的冬季风的形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
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课后作业]
1.大气环流( )
A.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B.是大气运动中常见的形式
C.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D.它可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
答案:CD
2.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答案:B
3.中国东南部位于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形成季风气候
D.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答案:C
4.(全国高考题)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需3个小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关系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的影响不同
答案:C
5.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①~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答案:A
6.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圈环流上空都是偏西风
B.近地面,低、高纬是偏东风,中纬是偏西风
C.南北半球三圈环流经线方向上一致,纬线方向上相反
D.赤道和副极地为上升气流,极地和副热带为下沉气流
答案:C
7.读课本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和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
(1)海陆热力差异,7月北半球陆地上为 压,海洋上为 压;1月北半球陆地上为 压,海洋上为 压。
(2)写出7月份北半球各地高、低气压中心名称:北大西洋 ;亚欧大陆 ;北太平洋 。
(3)写出1月份北半球各地高、低气压中心名称:北大西洋 ;亚欧大陆 ;北太平洋 。
答案:(1)低 高 高 低
(2)亚速尔高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3)冰岛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板书设计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理想化的全球环流运动——单圈环流
赤道与极地间
的闭合环流图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2课时 (选学)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星体,而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月亮,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月宫(广寒宫)、桂花树、玉兔等,到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有关月球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像镰刀,有时呈半圆,有时为圆月,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变化的。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
[讲授新课]
三、月相及其变化(板书)
1.月相的成因(板书)
(教师利用三球仪边演示边解释)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卫星,它质量较小,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可以反射太阳光。通过三球仪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在绕着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又在绕着太阳转,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视形状,即月相。它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10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2.月相的变化规律(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结合图下小字说明读图分析,然后教师据图解释并结合下面的材料作补充说明。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有一天好奇地问他父亲:“月亮天天有吗 它什么时候出来 是什么样子呢 ”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我教你唱一支《月亮歌》吧!”这支《月亮歌》是这样唱的:
初一月亮看不见,
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
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
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见月难。
通过教师解释、补充说明,来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可用下面两句话来归纳、概括:“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或“上月西西在夜晚,下月东东在白天。”
解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上月西西在夜晚”指上弦月西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西方天空上,傍晚至半夜可见;“下月东东在白昼”指下弦月东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东方天空,后半夜至次日白昼可见。
(教师结合图1.11图、表让学生来进一步理解、掌握)
(承转、过渡)人们研究月相有什么意义呢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板书)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月相变化的规律性,创造了计时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阳历和阴历(严格来说应叫阴阳历)两种历法。阳历也称公历,一年一般为365天,是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性推算出来的,我们将在后面讲到。阴历也叫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农历中的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的。农历的平年一般为354天,闰年为383或384天。农历的闰年,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推算出来的,农历的闰年为闰月,采用19年7闰的方法,天文学上称为沙罗周期。
此外,每个月的月相变化,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再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课堂小结]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组成了“地月系”。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了解是很有意义的。
[课后作业]
1.读下图回答:
(1)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2)图中的月相应该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新月
答案:A
(3)图中的月球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答案:C
2.月光是夜晚的自然照明,月亮圆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许多文人在诗词中都有关于月相的描述。请判断以下描述各为什么月相
(1)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卢沟晓月。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1)月底的蛾眉月 (2)月初的蛾眉月
(3)下弦月 (4)上弦月
3.观测月相。可连续一个月每晚8时、凌晨6时定时观测,画出月相,注意月面方向,然后填出下表。
观察日期(阴历)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夜晚见月情形(形状、方位) 月相名称
三十或初一
初三、四
初七、八
十一、十二
十五、十六
十八、十九
二十二、二十三
二十五、二十六
●板书设计
三、月相及其变化(选学)
1.月相的成因
2.月相的变化规律
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4.3海洋资源(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3.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解决措施,提高和增强海洋意识。
德育目标
1.通过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2.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海洋空间利用和港口建设。
2.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
1.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2.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教学方法
1.联系初中学过的内容,了解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海峡、运河等内容,深化知识。
2.结合现实事例,包括用图片、新闻等资料,具体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程度与范围。
3.结合事例,进一步了解海洋污染事件及造成的危害,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教具准备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海洋空间的利用状况,也可制作一些动画图形,显示海上主要航线及海峡、运河的分布位置。
2.注意搜集资料,包括文学资料、图片资料等,以具体事实深化对海洋环境的认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第一部分,主要学习了两种海洋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潜力,重点讲述了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的情况,是主要侧重于海洋中的自然资源。本节课,我们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第二部分,重点学习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
[讲授新课]
4.3 海洋资源(二)(板书)
一、海洋空间利用(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以下三方面内容:(课堂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一些电教设备与手段,学会多媒体技术的操作,遇到一些简要问题,可及时用电脑打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可预先储存进一些课堂中所用到的图形、图片、补充资料等等,到时及时选择)。
(多媒体投影)(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
学生看完这部分内容后,老师可进行简单提问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形式。同时,我们应组织学生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新闻资料和发展现状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景观图片、模拟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1)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显得拥挤。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参阅图4.9“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示意”)。
(2)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与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形式相比,现在人们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已扩展到各个方面。凡是在陆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例如,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陆、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
总之,海洋环境比较独特,开发利用的空间也广阔,我们可通过下表进行简单对比:
位置 不同点 相同点 开发利用
海上 多变的海洋气象和海水运动 海水腐蚀性强,海水破坏力大 交通、生产、通信、电力、储藏、文化娱乐
海中、海底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一些海洋环境的开发利用状况的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的发展动态。
补充材料1:海洋空间利用形式
(1)交通运输空间 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缺点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2)生产空间 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遭热污染危害。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3)储藏空间 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4)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 主要指海底电缆。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电缆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5)文化、生活、娱乐空间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国利用海岸、海岛开发了集游览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公园。
(承转)上面我们概括了海洋空间利用的几种形式,大致了解了海洋空间利用的状况。下面我们重点了解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即海洋运输、港口建设、围海造陆。
二、海洋运输(板书)
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15世纪以前,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15至16世纪,随着欧洲人到达美洲大陆,世界海洋航运由近海转向远洋;19世纪,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陆续开辟;20世纪初,又开通了通往南极和北极的航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的增长,大型油轮得到了发展。集装箱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今天,穿梭在辽阔海洋上的是百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这些船舶不仅拥有无线电导航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仪器设备,还可以选择最佳航线服务,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的海域(如图“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
总之,海洋交通运输由近海向远洋拓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海洋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海洋运输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效率越来越高。而现代化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使人们能够选择最佳航线服务,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讨论、活动)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先行官,海洋交通运输不仅是我国海洋空间利用的重点,也是发展国家海洋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要组织学生,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适当补充事实材料,以数据或图表的形式说明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展示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成就与前景,激发学生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热情。
(投影展示)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航线和主要海港的分布,以加强对海洋运输的理解。
补充材料2:世界七大海上交通线
(1)北大西洋航路 由美国佛罗里达起,沿美国东海岸北上至加拿大纽芬兰,横跨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入地中海沟通西欧、南欧和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的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行在这条航线上。
(2)亚欧航路 也称苏伊士运河航路,连接西欧和亚太地区,途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出红海后分成三条航线,第一条进波斯湾,第二条经马六甲海峡至东南亚和东亚的各国,第三条由红海或印度洋直达大西洋各国。它是经非洲好望角,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
(3)南美航路 也称南大西洋航路,最南至阿根廷和乌拉圭。它是欧洲国家输出工业品,从南美运进粮食、肉类和经济作物的海上通道。
(4)南北美航路 也称巴拿马运河航路,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印度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络和运送阿拉斯加的石油至美国东海岸具有特殊的意义。委内瑞拉的石油和铁矿石、巴西的咖啡、智利的铜矿、美国的工业品多由此航路转运输出。
(5)北太平洋航路 北美各国同亚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逐年增加。
(6)南太平洋航路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国与亚太地区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
(7)非洲航路 也称好望角航路。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的惟一海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和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路。它对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
(承转)在海洋运输中,离不开沿海港口,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下面我们再来学习第三部分。
三、港口建设(板书)
港口是指位于江、河、湖、海或水库沿岸,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往来停靠、办理客货运输或其他专门业务的地方。我们这里所学的港口,主要是指沿海港口,即海港,是建筑在海湾边上的海岸港。它一般利用海湾、岬角等自然屏障,或建造防波堤等水工建筑物构成港区水域;或利用河口段的有利条件辟筑。港内有锚地、码头等一定的设备条件,可供船舶停泊,上下客货,补给燃料、淡水,躲避风浪,或办理其他专门业务。
为了完成运输任务,港口要有配套的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在港口发展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可能有变化。例如,某些国家的政府为吸引船舶来本国港口中转,对港口实行特殊政策,将港口辟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等,不需或很少缴纳费用。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与港口有关的名词:
港口腹地 指为港口城市提供出口物资和销售出口商品的该港口的背后内陆地区。腹地面积和经济潜力大小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有的港口,背面为高大山地所阻挡,腹地范围只局限于沿海狭小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港口的腹地范围,只限在本国领土,而有些国家港口腹地范围大大超过了本国领土的疆域。如荷兰鹿特丹港口的腹地扩及莱茵河流域的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法国东北部等广大地区。
自由港 也称“自由口岸”。指划在一国关税国境以外的港口或海港地区。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货物可以免征关税进出该港,一般可以进行加工、贮藏和销售等。但外国船舶必须遵守有关法律规章。自由港范围可以限于某港口的特定地区,也可以扩大至港口的附近地区,该地区称为自由区。
自由贸易区 性质与自由港相同的特定区域,一国划在关税国境以外的部分,可以是海河港口或其附近地区,也可以是国内其他任何地方。对该区的进出口商品免征关税,并准许在区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等。美国的自由贸易区称“对外贸易区”。我国的保税区实际上就是自由贸易区。
下面我们以荷兰鹿特丹港的建设和发展为例,分析荷兰人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发展鹿特丹港的。
鹿特丹,荷兰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它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的入海口,有“欧洲门户”之称,鹿特丹很早就是世界贸易中心。荷兰人民早在14世纪就建成了鹿特丹市,并筑港修码头进行港务作业。之后,鹿特丹港又通过开凿连通此海的运河,改善水运条件而持续发展。莱茵河穿过市区,把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有多座桥梁、隧道和渡船联系。市内有很多大型造船厂、化工厂、机械制造厂和炼油厂。还有营业额很大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由于运输繁忙和自由竞争等原因,码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可分为杂货码头、客运码头、石油码头、散装货码头、粮食码头和化工品码头等。近年来发展了集装箱,有集装箱码头、自装自卸船码头等。鹿特丹港大约有30多公里长的深入航道,直接与北海相连,航道两岸码头长达80公里。港口设有很多雷达导航站,为进出港区船舶提供方便。同时,港区有很多铁路、公路联系欧洲各大城市。鹿特丹港迅速发展成为大海港,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通过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它与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工业发达国家联系,这些国家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使鹿特丹自然地成了这些大宗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鹿特丹利用中转散装货物的机能,发展了农、矿产品加工业和造船工业(图4.10)。中继贸易也带动了腹地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战以后,西欧各国经济复兴,鹿特丹成为欧洲联盟的大门,港湾和航空设施得到完善,港口的中转机能更加突出,其港口腹地覆盖了欧盟的半数国家,每年有了3万多艘远洋海轮和30多万条内河船只进出鹿特丹港。
补充材料3:法国的东方门户——马赛港
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濒临地中海的最大商港,西北距巴黎773千米,距里昂313千米,包括郊区人口达到110万人。马赛是法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
马赛港水深港阔,腹地广阔,设备现代化,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万吨级轮船可畅通无阻。全港由马赛、拉事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为1亿吨。作为法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门户,马赛港主要承担原油和石油制品的进出口,另有矿石、热带农产品、机械、食品等产品。繁荣的海上贸易促进了马赛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法国炼油工业和造船工业的中心,造就了发达的机械、食品、电子、纺织等工业部门。
誉为“东方之港”的马赛,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城廓、浴池、广场、剧场和竞技场等遗迹。拥有众多的风格各异的中世纪建筑物。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了解了两者对一个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方式,也就是课文的第四部分内容——围海造陆。
四、围海造陆(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对照图片,了解围海造陆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并以澳门为例,了解澳门历史的土地变迁及填海造陆的成就,了解人工岛、海上城市等现象。
对这部分内容,老师应多加列举具体事例,以实例分析围海造陆的方式、意义等,这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理解这部分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密度的逐步扩大。使得陆上居住地日益减少,人们因而产生了向海洋扩展居住空间、在海上建立城市的想法,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也由于海洋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向海上移民已经成为缓解沿海大城市拥挤状况的有效手段。尽管海上城市建设要占用巨额资金,工程浩大,但它仍是解决陆上城市土地紧张、地价昂贵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设备。
人工岛是人类利用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建造的海上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在近岸浅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通过海堤、栈桥或者海底隧道与海岸连接。在人工岛上,可用于建造石油平台、深水港、飞机场、核电站、钢铁厂等。人工岛的工程建设,大体上包括围堤的建筑、岛身的填筑和岛陆交通建设三个部分。目前,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已建造了人工岛。
海上城市是指海上大面积建设的用来居住、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的海上建筑,其规模大、功能全。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日本是建设海上城市进展较大的国家之一,除了它建的神户人工岛外,日本还提出了再建700个人工岛的设想,计划新增国土面积1.15万平方千米。(日本神户人工岛见图4.11,并配有小字体说明,配以多媒体电脑使用,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海洋国土意识。)
最后,我们以澳门为例,了解澳门地形轮廓的变化及其历年来土地面积的变化(参见课文中图4.12“澳门历史填海范围”及表4.2“澳门历年土地面积的变化”)。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范围,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进行强占,1999年回归祖国。(澳门)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不足以满足发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的建设需要。澳门沿岸有许多淤积成的浅滩,有的在落潮时能露出水面,澳门人将它们视为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填海造陆的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这对澳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承转)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给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但是,一个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在悄悄的滋生和蔓延。别以为污染只是发生在高空中、陆地上,要知道,它最终都要归到海洋中去的。因此,海洋环境问题,同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们学习海洋环境的保护。
课文首先提出了海洋环境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产生的原因,让我们对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类型有所了解,这是防治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基础知识。同时,课文以石油污染及其监测防治为例,分析了石油污染的主要产生源地以及对泄漏石油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再分别学习这部分内容。
五、海洋环境保护(板书)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海洋形成已有几十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并未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就是因为海洋对有害物质具有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一)海洋污染(板书)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以后,经过物理过程(扩散、稀释)、化学过程(氧化、还原)、生物过程(降解等)的作用,一部分或全部被海水吸收,沉降、稀释或转化,海洋环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海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和容纳能力,便会使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海洋环境容量是衡量海水自净能力大小的标志,它是指在不危害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某一海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海洋环境质量控制和产业规划的一个依据。
在海洋污染中,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例如,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类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人们捕获鱼类和贝类作食品,传递给人类,最终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上述的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以外,还有哪些污染物会导致海洋污染?
在同学们讨论、回答、列举一些会污染海洋的情况后,老师再加以概括、总结:
除了上述的工业污染物污染海洋以外,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泥,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等等,都会造成海洋污染。
总之,在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及其日益发展的技术,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工业用水质量和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海洋污染的物质来源,从类型上来说,危害较大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另外,海水中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赤潮是指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发生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古代曾有赤潮现象的记录,但是,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排放、倾倒废弃物是目前赤潮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承转)我们了解了海洋环境问题的第一部分——海洋污染状况,了解了它的产生原因、特点等内容,下面我们再学习海洋环境问题的第二部分——
(二)海洋生态破坏(板书)
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的围垦、滥捕现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例如,在地质历史时期,世界海平面曾有多次变化。据联合国的有关报告,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海平面开始上升,到2030年海平面在全球范围内估计将平均升高20~30厘米,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的威胁都将是严重的: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尤其是沿海城市受到的威胁更为严重。
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原始海岸一般都有曲折的形态,这种形成是极其缓慢的。表现为生物与环境能够保持相互适应的关系。而当前人类开发海岸通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像围海造田、港口建设等工程周期一般为几年到十几年。这种短时期内对局部海岸的激烈改造,必然导致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此外,人类对某些传统经济鱼类的过度捕捞,往往导致这些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同时导致部分非经济生物由于天敌锐减而大量繁殖。如大西洋鳕鱼产量在1963年为400万吨,到1974年时已跌至280万吨,而且鱼的个体变小,我国吕四渔场的小黄鱼资源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遭到破坏,到60年代末已基本失去捕捞价值;一个多世纪以来,鲸、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被肆意捕杀,已濒临绝灭的危险。
总之,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同学们,我们现在以课文给出的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海洋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三)实例分析(板书)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由此可知,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实影响和长期影响表现为:(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在治理石油污染的过程中,通常有以下六种方法可供选用,请同学们参照表3.4,了解其防治措施:
(1)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但这种化学物质不宜在近岸或渔场周围使用。容易对渔场造成影响或是二次污染水域。
(2)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但这会危害海底生物,造成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3)吸收: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这只能是在静水的环境中进行。
(4)围栏:小面积油污可用围栏圈住回收,这也需要在静水环境中进行。
(5)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这是受目前的技术等限制,但这种分解的时间较长。
(6)燃烧:油层厚达2毫米时即可用燃烧去清除。但这种方法比较困难。
为了使石油污染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正在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有些国家还配备了除污船,用来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活动)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一些有关海洋环境遭破坏的消息,比如油轮泄漏、近海赤潮等,培养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促进人地(海)关系的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重点学习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开发建设情况,重点了解了海洋运输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之相配套的港口建设情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人们在选择最佳航线时,还要考虑中途停泊的港口服务机能与设施、对外政策等,以达到最大的方便,这也是荷兰鹿特丹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原因。围海造陆也是人们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当今世界,人地矛盾突出,人们的生存空间狭小,势必把目光转向海洋。此外,海洋环境保护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围绕海洋环境问题,我们应注重了解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从其产生的原因、污染范围和程度,到我们应如何治理。总之,我们应认识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作业]
1.下列属于海洋空间利用中生产领域的是( )
A.海底管道 B.海洋牧场 C.海底电缆 D.海底仓库
答案:B
2.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形式阐述正确的是( )
A.大型油轮的发展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
B.除南极外人类已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海域
C.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
D.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海上生产空间,电力输送、文化娱乐等
答案:D
3.关于鹿特丹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二战以后新建的大港 B.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
C.腹地覆盖了欧洲的半数国家 D.位于太平洋沿岸
答案:B
4.(1999年全国)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 )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
答案:A
5.鹿特丹港和上海港地理区位上的不同特点是( )
A.经济腹地辽阔
B.河海兼用港
C.内河航线具有国际性
D.所在城市工商业发达
答案:C
6.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海上交通——海港码头、海上船舶、海上运动
B.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电站、海洋牧场、海上油库
C.海上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上电站
D.海上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
答案:D
7.下图中标出了中东石油运往西欧的两条航线A和B,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航线A:由波斯湾到 海峡,到 海,到 洋,绕非洲南端的 ,到 洋,最终到达西欧。
(2)航线B:由波斯湾到 海峡,到 海,到 海,到 运河,到 海,再过 海峡,到 洋,最终到达西欧。
(3)受洋流影响,由非洲南端至西欧的航段,船速的变化特点是 。
(4)受盐度影响,由红海到西欧的船只吃水深度的变化特点是 。
答案:(1)霍尔木兹 阿拉伯 印度 好望角 大西
(2)霍尔木兹 阿拉伯 红 苏伊士 地中 直布罗陀 大西
(3)由快到慢,再到快
(4)逐渐加深
8.读“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交通要道的名称:A ,B ,C ,D 。
(2)有一巨型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日本,其经过的交通要道的字母依次是 、 ,其名称是 、 。
(3)冬季,一货船从俄罗斯北部港口G启航,经苏伊士运河到日本。G港口位于北极圈内,在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其名称是 。
(4)这一货船穿越英吉利海峡时颠簸摇晃,原因是 。穿越F海峡时,附近海域风平浪静,原因是 。
(5)海洋运输是人类对 利用的传统方式,目前,该资源的利用已扩大到 、 、 、 、 等诸多领域。
答案:(1)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曼德海峡 巴拿马运河
(2)E F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3)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摩尔曼斯克
(4)地处西风带,受西风的影响 F海峡处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气流辐合上升,风力较小
(5)海洋空间 生产 通信 电力输送 储藏 文化娱乐
9.读“海洋污染物质来源示意图”,回答:
(1)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 。
(2) 排放的废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质,集中分布在 。
(3)海洋污染物不仅危害 ,也危及 。
(4)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海洋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在氮肥生产过程中,排出含有
的废液,最终导致100多人中毒死亡。
(5)日本水俣湾经过多年治理,现已成为日本的一个环保典范,其具体做法有( )
A.宣传、制定环保法规体系
B.禁止排放各种垃圾
C.促进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D.推广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避免传染
答案:(1)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2)工业生产 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3)海洋生物 人类健康
(4)汞 (5)AC
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4月1日,美一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当中方飞机在距离海南岛东南104 km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大幅度转向,与中方一架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坠海失踪,事发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美方的行为遭到我国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1)海南岛是我国第 大岛, 的经济特区,北部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 海。
(2)事发区域位于我国的 区上空,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该区域上空的国际飞行必须尊重当地国的权利,并只能限于和平目的,美方的行径完全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所辖专属经济区海域面积可外延至
海里,在这一海域沿海国享有勘探、 、 、 、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4)对于美国的野蛮行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是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具体体现
B.使国际缓和的大趋势发生逆转
C.侵犯了独立国家的主权,必须谴责
D.充分暴露了美国充当“国际警察”的阴谋
(5)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撞机事件发生在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
B.现阶段我国人均海军和人均海洋科学家人数指标均比较落后
C.某些日本人在我国东海钓鱼岛擅自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也是对我国海洋主权的严重挑战
D.我国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基本上没有国际争议
答案:(1)二 最大 内 (2)专属经济
(3)200 开发 利用 保护
(4)ACD (5)BC
●板书设计
4.3 海洋资源(二)
一、海洋空间利用
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科技、资金投入大、难度高,风险大。
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交通运输、通信、电力输送、储藏、娱乐。
二、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1.海洋运输的意义
2.港口在海洋运输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围海造陆
1.围海造陆的目的和条件
2.实例分析——澳门、荷兰、日本神户等。
四、海洋环境保护
全球变暖,海面上升
1.海洋生态破坏 工程建设破坏
过度捕捞,生物资源遭破坏
污染源——工业生产、油轮泄漏
2.海洋污染 分布区——大港口、航海沿线
危害性——危害海洋生物、危及人类健康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课程标准:
(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
2、了解大气垂直分层及其各层特点。
3、理解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导致大气成分发生变化。
(能力目标)
1、能用所温的垂直分布曲线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和主要特征。
2、分析大气组成物质、气温垂直分布、大气运动、天气变化间的因果关系。
(德育目标)
1、联系实际,了解本地区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2、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及其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布及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列表比较法,通过比较掌握大气的组成成分和作用。
2、注意结合实际,多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片)、实例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地球的四周包围着一层厚厚的“被子”——大气,人类就住在这大气的底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圈,发生着种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那么,地球大气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对于大气又有哪些影响呢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大气方面的知识。
【板书】第二单元 大气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讲述】大气是由各种各样的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并且各种气体的含量和作用各异,因此不同的气体成分对人类有不同的影响,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大气的组成这部分内容。
【板书】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各种组成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的多少和各自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完成下面表格。
【填表】投影片展示表格:
组成部分 作 用
干洁空气
水汽和固体杂质
让一位学生填写后进行指正。附正确填写如下:
组成部分 作 用
干洁空气 氧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氮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命体有保护作用
水汽和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其中固体杂质是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
【强调】引导学生填完表格后,对其中内容要强调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读表2.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该表表示出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清洁的大气,其干洁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比例在自然状态下是固定的。
2.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到达地面上的少量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的作用。例如,生活中人们晾衣晒被等,其实就是利用紫外线杀菌。
3.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而且它们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例如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就是因为城市空气中尘埃较多的缘故。
【承转】我们通过大气的组成与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难看出大气主要组成成分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生存环境有重大作用。但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成分也会有影响,有些影响甚至造成大气污染。
【设问】能否举周围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
【归纳】引导学生列举当地的以大气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来说明,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或大的燃煤厂等,因为这些厂矿燃煤后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设问】现在有些冰柜在做广告时,为什么说是“无氟绿色冰箱”
【归纳】电冰箱、冰柜、空调等一些制冷设备,还有作为化妆品用的摩丝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使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增加。氟氯烃化合物能消耗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
【小结】综上所述,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氟氯烃化合物等含量的增多,消耗臭氧使臭氧含量减少。这些活动造成了大气组成成分比例的变化,甚至导致大气污染。尽管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已构成对人体、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危害。再者,由于人类活动排人大气中的这些污染物不受国界限制,因此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
【设问】我们应怎样对待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这一问题
【归纳】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环保意识。对工厂来说,更新和改善生产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对工业排放的废气的治理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从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利益出发,应采取国际间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以保护大气环境。为此,已召开过多次国际会议进行研讨。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地球的周围包围着的大气是厚厚的,从地面向上,可延伸数千千米的高空。那么,这么高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变化特点呢 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二大问题。
【板书】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讲述】大气的组成成分在垂直方向上是有差异的,进而使得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有差异,特别是气温的差异决定空气的垂直运动状况。所以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也是大气各层最基本的特征。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读图思考】请学生读图2.1大气的垂直分层,并思考图下问题“对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有何不同 ”
【引导】首先,此图气温变化曲线特点是:向右侧转90°像英文字母“M”,向左侧转90°又像“W”。了解了图形特点后对气温的变化情况就容易分析。
【分析】
(1)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3)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承转】气温在垂直方向上有这样的变化特点,即各层大气具体有什么样的特征,下面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
【板书】(一)对流层
【讲述】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对流层有以下特点: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古诗中说“高处不胜寒”,原因就在于此。爬过山的同学可能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
【计算】请同学们再计算这样一个题:假如我们在泰山脚下测得某时气温为15℃,我们知道泰山的高度为150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呢
我们可依据上述的气温递减率来计算山顶的气温,在对流层内(十几千米以下,而泰山只有1500米),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那么,高度上升1500米,气温下降9℃,因此,泰山顶的气温应是15℃—9℃=6℃,可见,山上的气温比山下要低得多。
【讲述】(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因此得名。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仅8~9千米。
【设问】同学们想想看教室的暖气片为什么不安装在上面呢
【讲述】(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因气流上升导致降水的方式,除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外,空气在作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阻挡而被抬升,或是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暖空气沿锋面爬升,也能促使气流上升形成降水,这些内容将在后面学到)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就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思考】1.“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为什么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
【归纳】因为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可以说是“人类之家”。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天气现象(云、雨、雾、雪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讲述】由于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所以几乎全部水汽集中在距地面最近的对流层,尤其是对流层大气的底层。固体杂质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来自地面,如火山喷发飘人大气的火山灰,被风从地面吹到空中的土尘,地面物体燃烧时进人大气的烟粒,以及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有机尘等,所以固体杂质也是大多集中于对流层大气的底层。
【承转】同学们再来看活动2.“为什么说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平流层”相关内容。
【板书】(二)平流层
【讲述】1.平流层的范围: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
2.读图2.1看平流层的特点:
(1)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这是因为平流层气温基本不受地面影响;到30公里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随着臭氧的增多,气温迅速增高。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因此而得名。
【承转】除上述两个基本特点外,平流层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如臭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可以说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提问】同学们再看图2.1,平流层中有架大型飞机,那么为什么飞机是在平流层中飞行呢
【归纳】该层水汽含量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
【设问】以上我们了解了平流层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谁能回答一下活动2的问题
【归纳】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所以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承转】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少,被划为“高层大气”层。
【板书】(三)高层大气
【讲述】根据人造卫星的探测资料,在2000~3000公里的高空,地球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个高度可以大致地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
在80~500千米的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即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氧和氮的分子被分解为离子,使大气处于电离状态,所以又叫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我们能听到很远地方电台的广播,就是电离层的作用。
【设问】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单元学习中,什么地方提到电离层
【归纳】太阳活动的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理解和掌握两大内容:第一,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正确认识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生存环境的重大作用,反过来人类活动也会对大气组成成分带来影响,甚至是负面影响。第二,大气的垂直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也是大气各层最基本的特征。我们应掌握各层的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板书设计:
练习: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原因是由于热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部 B.地面长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太阳短波辐射
答案:B
2.有关对流层所达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地区小于高纬度地区
B.某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C.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
D.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
答案:B
3.30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looo~CI~2上,但在其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其主要原因是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的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答案:C
4.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层名称分别是:
A ;B ;C 。
(2)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这是因为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的这种垂直变化,导致该层大气 运动显著。
(3)臭氧层位于 层,该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 ,原因是 。这种气温分布又导致该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
(4)在这三层中, 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层中的 能反射无线电波; 层利于高空飞行。其中A、B二层大气运动的差异是 。
(5)某地近地面气温是32℃,这里的对流层高度为16.8千米,那么,这里对流层顶的气温是
A.—100.8℃ B.—68.8℃ C.—132.8℃ D.—42.8℃
答案:
(1)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递减 地面辐射 对流
(3)B(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该层大量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平流
(4)A(对流层) C(高层大气) 电离层 B(平流层) A层对流运动显著,B层以水平运动为主 (5)B3.4海水运动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洋流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它们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3、培养学生用综合分析的观点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和各洋流名称。潮汐及洋流的成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版图、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在十多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上撒了大量带有颜色的物质。大约50天后,这些带有颜色的物质在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上出现了。这一有趣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海水在运动;世界大洋的海水是连续运动的整体。)
二战时,英国及盟军严密封锁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然而英国舰艇屡遭德军潜艇的袭击,致使英军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德军潜艇能神秘出入地中海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回答:海水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板书】一、海水运动形式
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形式 概念 对人类的影响
【填表】
形式 概念 对人类的影响
波浪 在风的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引起巨大能量 海啸毁坏沿海建筑,破坏经济等。
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潮水淹没良田,危害生命、经济等。
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运动。
【板书】
(一)波浪 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讲述】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这里的“浪”即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海面波状起伏即风浪;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所以风浪是受外力作用形成,而海啸则为内力作用的体现。正常海浪可能高达15米,以64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两组海浪相遇会产生可怕的巨浪,它的规模是正常海浪的2倍,是以数万吨的海水能造成令人难以置信的灾难,对渔业、航运、沿海建筑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潮汐
1、定义: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运动规律:
一天中 通常海水两次涨落
一月中 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
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
【提问】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谁大? (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大。因此一天中海水两次涨落也是由月球与观测者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月中天、月落、下中天、月出)
【提问】民间谚语“初一、十五涨大潮,二十二、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形成原因是什么?
(初一、十五,日、月、地处于一条直线,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海水膨胀,形成了大潮;而二十二、二十三(初七、初八),日、月、地呈直角关系时,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形成的是小潮。)
【讲述】一天中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早晨海水的涨落叫潮;傍晚海水的涨落叫汐
3、 意义: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发生迁移。因此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潮汐发电,其能源清洁,可再生,前景广阔。
4、 事例分析 —— 钱塘潮(教材图)
地形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
气候上: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月相:“八月十八观大潮”,十八,日、月、地大致呈一条直线。
杭州湾沿岸筑有坚固的海堤(当地人称“海塘”),防止潮水淹没田地房屋。
【思考】
1、“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原因。(潮差的大小总是同月相盈亏相联系,大潮发生在朔、望;小潮发生在上弦、下弦。
2、从地形、气候等因素解释: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海啸袭击最严重的地区?(①孟加拉湾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水网稠密,防潮能力差;②孟加拉湾呈喇叭口状朝向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风暴从南向北移动时,潮浪在湾顶愈来愈集中,破坏力极大;③从气候来讲,本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又是台风的多发地区之一;④当风暴潮与天文潮叠加时,潮位暴涨,往往形成滔天巨浪。)
【板书】(三) 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海流)。
【讲述】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又叫海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性质来看,洋流有暖流和寒流之分,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属于暖流,反之为寒流。暖流在分布图中一般用暖色调箭头来表示,寒流用冷色调箭头来表示。暖流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吗?为什么?(不一定。中高纬海区的暖流就比中低纬海区的寒流水温低)。洋流从教材图可看出洋流规模巨大,但由表层越往深处流速减小。例如墨西哥湾暖流,它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所以洋流是促成不同海区进行大规模水量交换的主要因子。伴随着大规模的水量交换,还有热量交换、盐分交换和溶解气体交换等。所以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沉积、海上交通以及海洋环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板书】二、洋流的形成
【思考】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①洋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②从成因来看,洋流可分为哪三大类?
【填表】
类型 成因 举例
风海流 盛行风常年吹拂海面 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
密度流 海水水平方向上密度的差异 大西洋——地中海
补偿流 海水连续性的要求 秘鲁寒流
【讲述】1、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其主要动力为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例如右边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图中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为动力)、西风漂流(西风为动力)
【提问】为什么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与风向不完全一致?除此外洋流的流向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还受如陆地形状的影响。)
【讲述】2、密度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
因故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密度流。
例如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海水在表层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深层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提问】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因为地中海蒸发旺盛,四周无大河注入,因而水面比大西洋低,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深层海水在压力作用下,由直布罗陀海峡低层流入大西洋。)
【分析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布下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护,真可谓固若金汤。哪知道德国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回答:
(1)英军忽略了什么自然现象?简述这种现象的成因。
(2)在下图中标出海峡两侧海洋的名称,并画出德
军潜艇往返的行进路线(用实线箭头表示进入地
中海的方向,虚线箭头表示返回时的方向)
【讲述】二战中德国曾使用密度流,给英国以沉重打击。当时德国的潜水艇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依靠直布罗陀海峡的密度流,很顺利地通过了由英军严密把所的直布罗陀海峡,由于关闭了潜水艇的发动机,没有声波的传递,巧妙地躲避了英军的监视与袭击,在密度流的帮助下,绕到英军的背后,突然袭击,给予英军很沉重的打击。这一事例,在战争史上成为成功运用密度流的一个典范。
【提问】除了大西洋和地中海存在密度流外,何处还可能存在?
【说一说】封闭海域与开阔海域间的海峡。如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表层由地中海流向红海,深层由红海流向地中海);连接红海与阿拉伯海之间的曼德海峡(表层由阿拉伯海流入红海,深层由红海补回);大西洋和波罗的海(因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表层由波罗的海流向大西洋,深层由大西洋流向波罗的海)。
【讲述】3、补偿流:应海水连续性的要求,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水平补偿流:世界洋流模式图中的沿岸流多是水平补偿流
补偿流 垂直补偿流: 上升流:如秘鲁渔场附近的海域
下降流:
【讲述】由于离岸风的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形成离岸流,邻近海区的海水就会流来补偿缺失的海水,形成沿岸补偿流;同时下层海水也会上升到海面来补偿,形成上升流,当表层洋流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流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便产生下降流和底层流。
【提问】(看书后回答):为什么存在上升流的海域,往往海洋生物资源比较集中?
【提问】海水上泛能将海底营养盐类物质带到海面,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形成了食物链的基础,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等生物的饵料。如秘鲁渔场的形成。
【总结】由洋流的概念:常年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说明洋流最主要的成因是近地面风带的存在。但不同海区成因不同。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种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三种原因外,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洋流的形成。
第1题图
300km
直布罗陀岩床
40W
100W
深度(m)
0
400
1200
800
第2题图
J
I
H
G
F
E
D
C
B
A
沿大洋东岸向低纬度(寒流)
西风漂流
西风带
沿大洋西岸向高纬度(暖流)
地转偏向力
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
东北信风
300km
直布罗陀岩床
40W
100W
深度(m)
0
400
1200
800
世界洋流模式图
西风漂流
赤道逆流
西风漂流
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2.3大气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2.掌握气旋、反气旋的运动方向。
3.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能力目标
1.绘画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2.会读简单的等压线图。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掌握气旋、反气旋的运动方向。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教学方法
1.实验法:结合本课的活动,课前安排学生实验观察证明热力环流。
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气旋、反气旋的动态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运动。
3.讲述法:详细讲述分别受三种力作用下的风向。
●教具准备
投影仪(片)、多媒体、补充资料及一些小实验用具如烧杯、燃纸片等工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的内容。
[讲授新课]
2.3 大气的运动(板书)
本课的引言部分可以看做是整个大气运动相关内容的前言部分。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引言,分析一下引言概括了大气运动的哪些内容。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一切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这说明了大气运动的重要性。
其次,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再次,大气运动的形式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之分。其中,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或气流的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承转)同学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那么,大气的运动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一、热力环流(板书)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①三地气温相同;②三地气压相同;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板书)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3)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板书)
根据大量观测事实说明,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高。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温度比较凉的“海洋”之上,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城市,无论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起伏有何不同,都能观测到热岛效应。正因为这种现象存在,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也形成了热力环流。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城市风”和图2.9“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通过这段材料的学习,我们得知了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由于城市风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城市规划时要把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事例分析)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承转)综上所述,由于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了解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在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如: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并通过学生的讨论来回答或解释,然后老师再详细地进行分析,讲解,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我们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因为它们是表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变化情况,所以也称水平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这个力的作用下,推动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板书)
(1)在理想状态下,空气质点只受一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读图2.10水平气压梯度力)。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2)在实际生活中,空气质点还受地转偏向力因素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又如何呢?
大气是在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风向逐渐偏离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风,请同学们读图2.11。
图上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个过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右侧,所以使得风向不断地右偏。最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状态,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作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吹的稳定的风。通常把这种稳定的风叫地转风,因为它只考虑了气压梯度力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以叫地转风。地转风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情况,它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情况下是实际存在的。依此原理,可以推导出风与气压场之间的关系: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通常称之为风压定律。
所以,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风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3)实际在近地面还存在摩擦力,这种再加上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又表现为一种新的情形。
摩擦力是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近地面的大气层里平直等压线的情况下,当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两种力的合力达到平衡时,形成斜穿等压线吹的风,这便是近地面风的情况。
2.近地面的风(板书)
请同学们读图2.12,并且在图上画出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摩擦力永远和运动方向相反,即与风向相反,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又在运动方向右侧90°,即与风向垂直,所以,摩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即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所以,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补充材料1: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夹角愈小。当摩擦力为零时(高空的情况),风向便平行等压线了。因此,在实际大气中因摩擦力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所以风向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右偏,即愈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小,最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这就是风随高度变化最一般的规律。风速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摩擦力不同,地面摩擦力大,洋面摩擦力小,所以在相同的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风速小;海洋表面的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小,风速大。
风斜穿等压线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风本身进行着大气质量的输送,风穿越等压线吹,就会把高压区的大气向低压区输送,它直接影响着高低压的兴衰状况。高低压的兴衰又导致气流的变化,所以气压系统与大气运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千变万化的大气活动舞台。
(承转)由于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不仅是摩擦力不同,而且热力性质也有差异,所以在海平面上等压线和风向又出现一种新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学面实际大气的风向。
3.海平面实际大气的风向(板书)
(4)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等压线是弯曲的,并且出现了闭合中心,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风向与前面所述规律一样,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补充材料2:气旋与反气旋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旋涡,所以低气压又叫气旋。
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气旋(动画效果)两幅图教学:(如下图)
教师用鼠标点出北半球的气压区,提问低压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四周指向中心,并与等压线垂直),然后用鼠标点出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虚线箭头。教师边讲授气流运动方向,边用鼠标点出代表气流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旋转实线箭头(动画)。
南半球的气旋的旋转情况,先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画出。
教师用鼠标点出代表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的四个旋转箭头(动画),并要求学生对照检查自己所画内容是否正确。
2.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高气压。高气压的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中心向外流出的,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在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高气压的这种环流系统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也叫反气旋。
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反气旋(动画效果)以下面两幅图教学:
教师用鼠标点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强调高气压。提问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中心指向四周且与等压线垂直)。教师用鼠标点出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虚线箭头。然后边讲授边用鼠标点出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动画效果)。
南半球的反气旋的流动情况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然后教师用鼠标点出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和高压区中代表气流流动方向的旋转箭头,并要求学生对照检查自己所画内容是否正确。
补充材料3:等压线图的阅读
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连线。等压线图上蕴含有大量的有关大气物理性质的信息,是地理学科命题的多见题型。
阅读等压线图第一要认识气压的基本形式,如高压、低压、高压脊(在等压线分布图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脊线)、低压槽(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等。
阅读等压线图第二要根据所在半球,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定出各地的风向、风力。在确定风向时,因摩擦力大小与风向关系很大,所以要看等压线图是高空等压线图还是海平面等压线图。若是高空等压线图,高空大气稀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故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若是海平面等压线图,摩擦力较大,几乎与等压线斜交,但是夹角多大,很难把握。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北半球右偏45°左右,南半球左偏45°左右。在确定风力时,因等压线越密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所以风力也就越大;反之,风力就越小。
投影课堂巩固练习题:
读如下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该系统为 气压。(2)图中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处。(3)图中A处刮 (风向)风,B处刮 (风向)风。
解析:(1)从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值可以得出,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所以该气压系统为高气压。
(2)A处等压线稀疏、B处等压线密集,说明A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B处,所以B处的风力较大。
(3)判别A、B两处风向时,分别过A、B两点画水平气压梯度力(虚线箭头,注意大气从中心流向四周并与弯曲等压线的切线垂直)和地转偏向力(如图实线箭头),然后定风向,看实线箭头来自哪个方位就是刮什么风向的风,所以A处刮东北风,B处刮西北风。
[课堂小结]
投影片展示本节课本内容框图,然后边看图边总结,最后强调本节补充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气旋、反气旋的运动方向和简单等压线图的阅读。
[课后作业]
1.北半球的人背风而立,高气压在他的(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答案:D
2.有关风向、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由于摩擦力比较大,风与等压线平行
B.高空由于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风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C.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
D.两幅图上,甲图的等压线密集而乙图的等压线稀疏,则甲图中各点的风力大于乙图
答案:C
3.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4点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答案:C
4.以下几种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答案:BCD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等压线图中A点处,绘出近地面的形成风向和受力情况(北半球)。
(2)完成表格内容:
(3)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风向 等压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 。
(4)越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 。
(5)风速随高度增加而 。
答案:(1)见右图,其中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F2是地转偏向力,F3是摩擦力,V是风向
(2)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地转偏向力 三者顺序可交换
④摩擦力
二力平衡时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三力平衡时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斜穿 越大 (4)越小 (5)增加
6.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这是一道高考题)。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
(2)回答:
F1是 力,它与 方向 ;
F2是 力,它与 方向 ;
F3是 力,它与 方向 。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 垂直
地转偏向 空气运动 垂直
摩擦 空气运动 相反
●板书设计
2.3 大气的运动
一、基本概念——热力环流
二、大气运动状况
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
(能量来源) (纬度不同所致) (上升和下沉运动)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1.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斜交。(以上三种情况的图形分解,参阅本课小结中的图形)4.2海洋资源(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情况。
2.具体了解渔业生产和油气开发的现状以及未来开发状况或前景。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相关图形,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分析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海洋面积广大,油气资源丰富。掌握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式。
德育目标
1.学习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状况,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2.认识海洋权益的义务,了解海洋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状况。
●教学难点
海洋开发是当今世界沿海国家主要任务之一,但应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开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方法
1.海洋既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资源类型多样,数量巨大,我们要了解并掌握比较基本的几种资源。
2.及时搜集新闻、影视、图片等资料,了解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情况,以翔实的资料、具体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感性认识。
●教具准备
以地图册、地球仪等作为基本教具,并搜集一些有关海洋生物和油气开发的景观图片,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学习气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了有关海水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了解了海水的基本概况。从中知道,海洋作为地球的大环境之一,对我们人类来说,意义非凡。当今社会,人类与海洋已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托,相互影响,海洋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新的空间。从本节课开始,我们用两个课时来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讲授新课]
4.2 海洋资源(板书)
同学们,我们知道,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的第一部分:
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板书)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实践,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再结合课文图4.2加深了解。
学生在阅读完这一部分内容后,老师可对其内容进行设问,通过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一内容。其间老师对这部分内容可作些补充与举例,充实课堂内容。
补充材料1:
海洋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海洋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多种,《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洋卷》按照海洋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态,将海洋资源分为6个大类:①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药物资源、珍稀物种资源);②海底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港口和交通资源、环境空间资源);④海水资源(包括盐业资源、溶存的化学资源、水资源);⑤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资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资源、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⑥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娱乐和运动旅游资源、人类海洋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海洋科学旅游资源、海洋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在我们的课本中,并没有强求这种资源分类的系统性,主要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约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30×108吨水产品,足够300×108人食用。据合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
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鱼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主体,全世界近30000种鱼类,有1600种以上生活在海洋中。太平洋鱼类资源尤其丰富,海洋生物中种类最多的是无脊椎动物,约有16×104种,它们也是重要的海洋资源,其中好多种类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鲸、海豚、海狮等海洋脊椎动物,数量也相当多,并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海洋中种类繁多的海藻,它们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生产者,它们不仅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且有20余种维生素。
总之,这些数量巨大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海洋环境增添了巨大的活力。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我们还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利用。例如,除食用、药用外,还可作饲料、肥料,或提取化学物质,用于生产纸张、化妆品、纺织和金属加工等等(见图4.2)。
此外,海洋生物资源虽然数量多,捕捞潜力大,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我们注意:一是海洋渔业捕捞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近中海作业强度高,而极地海域、广大洋区和远洋中下层的生物资源尚未开发;第二,酷渔滥捕和环境污染造成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为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力,提高可捕资源的丰度,应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增殖、养殖技术。
2.海洋渔业生产(板书)
(1)渔场的形成和分布(板书)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因而这也是温带海区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温带地区,由于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那么,这一海区就易形成大渔场,例如秘鲁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非洲西南海岸地区)。(见图4.40)。另外,前面我们还学习过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也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如图4.3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如北太平洋渔场(包括日本北海道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以纽芬兰渔场为主)、东北大西洋渔场(包括北海渔场)。从图可看出,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2)世界渔业生产活动概况(板书)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高层需求量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我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殖、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补充材料2:海洋中的生物
海洋也跟陆上一样,有很多很多植物,种类虽远不及陆上,数量却大大超过陆上。海里植物叫海藻。大大小小的海藻有2500多种,分为不同的门类。其中浮游藻是海洋的主人,数它的资格最老,历史最长,人马最多,分布最广,代表海洋初级生产力。它是食物链上第一个环节,说到底,海洋所有生物赖以生存全靠它,它既是生命的开始,又是生命潜在发展的保证。
海洋中的动物更是多的惊人。仅鱼类就有1600多种,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此外,海洋中的贝壳种类也很多,能生产珍珠的海贝也有20多种。我国广西合浦珍珠自古负有盛名,有1700多年的开采历史,以颗粒圆润、凝重结实、色泽鲜艳、宝光莹韵而驰名中外,自古以来就有“西(西欧)珠不如东(日本)珠,东珠不如南(南海)珠”的说法。国际市场上合浦珍珠是最受青睐的商品。
(承转)世界海洋的管理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面积辽阔,涉及到150多个独立国家的国界。维护公海自由的斗争持续了几个世纪。海洋环境区域差异很大,工业发达国家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要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20世纪60年代初,大洋多金属核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关于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的激烈争论。因此,与海洋有关的环境问题、领土要求问题与资源所有权等问题始终是国际海洋法会议的主要议题。有关这方面内容,课文是以补充材料的内容出现的,这里我们也不妨详细点。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一部分内容:
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领海、专属经济区的概念、范围及其国际海底资源的归属问题,并可用图示简单表示之。
1.国际海洋法的诞生(板书)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40年代,世界海洋还被置于少数霸权国家的控制之下。进入60年代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力量对比发生转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和已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反对海洋霸权、争取平等的海洋权的要求。早在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就提及海洋和海底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遗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82年4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使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例如,长期争执不休的领海宽度问题得到了解决;国际海底及其资源被确立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等。
2.国际海洋法的规定(板书)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在此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1海里=1.852公里,即千米)。由此可知,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2,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补充两个名词:
领海:是沿海国从海岸基线向外伸展一定宽度,并处于该国主权管辖下的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我国于1958年9月4日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
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算起,其宽度向外延伸不应超过200海里的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处。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拥有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沿海国为了对专属经济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可制定必要的法律和规章,但允许其他国家在该区进行正常的航行和飞越,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
3.国际海洋法的意义(板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国家管辖海域按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可分为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这四种主要区域。从先例资源主权权利方面讲,国家管辖海域可以被视为海洋国土,这些管辖海域中的海洋资源应当与陆地国土一样,得到重视和开发。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为建立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可能存在着重叠,还有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相邻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国际冲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邻国家间管辖海域划界和海洋权益,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决。
三、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板书)
1.海底矿产资源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800多个海底油气田,几乎遍及全球每个大陆的边缘区,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目前的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中,产值仅次于石油的便是海滨砂矿,其分布广,矿种多,储量大,便于开采。其中包括主要的贵重金属及宝石砂矿,如金、铂族金属和金刚石等;铁砂、锡砂和含锆石、金红石、钛铁矿及独居石的重矿物砂。现已发现印度洋中有铬铁矿和金伯利岩,大西洋中有铜和铜铁硫化物矿石等。此外,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和含金属泥质沉积物。其中以太平洋锰结核矿品位最高,储量最大,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如图4.7)。
2.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进程(板书)
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1896年,美国开始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巴巴腊海峡钻井;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钻出了第一口商业性油井,这是浅海石油开发的起点。从此,海底采油技术不断发展。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和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使得海底油气开采的利润大大提高。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现在,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3.海洋油气生产过程(板书)
(1)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板书)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的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补充材料3:地震波
地球是个弹性体。当地球内部物质发生振动时,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波就称为地震波。地震波有两种来源:人工爆炸和天然地震。
地震波基本上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又叫压缩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横波又叫剪切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垂直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同时产生,因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所以最先被仪器接收到的是纵波,然后才是横波。又因为纵波、横波在不同的介质状态中有区别,所以可根据地面接收到的纵波和横波的变化,确定地面以下哪些地方可能是气体或液体。这样,地震波的利用为勘探油气资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海底油气开采(板书)
海上钻井平台(图4.8)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工作人员和物资在平台和陆地间的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
海上钻井平台指具有高出水面可避开波浪袭击的平台甲板,其上没有井架、钻机等设备,钻管、泥浆等钻井器材以及人员生活设施等,一般有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类。
(3)海洋油气的输送(板书)
油气田离炼油厂一般都较远,油气资源要依靠一定的运输方式运到陆上的目的地才可。海上油气运输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船舶运输,包括油船和天然气船,另一种是管道运输,即在油气田和海岸间架设油管和气管。
总之,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即渔业的生产现状、油气资源开发状况。对比两种资源,了解其生产状况,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这部分内容较新,我们应多从电视、新闻、报刊等媒体上及时搜集一些最新的海洋资源开发的内容或相关图片,以增强我们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有关海洋开发现状,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课后作业]
1.关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滨海砂矿主要分布于大陆架上 B.海底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陆坡上
C.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大洋底部 D.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大洋底部
答案:C
2.世界上人均鱼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冰岛
答案:D
3.磷虾主要分布于( )
A.南美洲附近的海洋中 B.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中
C.我国近海及毗邻海域 D.格陵兰岛附近的海洋中
答案:B
4.有关世界主要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海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B.纽芬兰渔场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海洋上
C.南美东岸的秘鲁渔场与当地盛行上升流有关
D.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答案:D
5.目前,有关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地震波来寻找,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B.开采海底石油、天然气,技术难度不大,但投资高
C.石油天然气开采,不应国际化,以防资源外流
D.受技术条件限制,目前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沿伸的油气矿藏
答案:A
6.沿海大陆架海域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因为( )
A.阳光较少
B.有河流入海带来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
C.浮游生物较少
D.生物光合作用弱
答案:B
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图中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属于大陆架的区域是 。字母H代表的水深一般不超过 米。
(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表示的A、C、D三处的矿产资源是:A处是 ;C处是 ;D处是 。
(3)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 海域(填字母),原因是 。
(4)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 和 两种。
答案:(1)A 200
(2)石油、天然气和煤、硫、磷等 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锰结核
(3)A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或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旺盛,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
(4)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能源
●板书设计
4.2 海洋资源(一)
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
1.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
2.海洋渔业生产
(1)渔场的形成和分布——温暖的浅海大陆架 寒暖流交汇处 冷海水上泛处
(2)主要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国际海洋法的规定和权利(领海、专属经济区)
2.国际海洋法的意义
三、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1.海底矿产资源——煤、油、气、硫、磷、深海锰结核等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
(1)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
(2)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
(3)油气运输——船舶、管道2.7大气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温室气体的种类,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大气臭氧总量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和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3.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调查当地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德育目标
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教学方法
1.收集报刊新闻资料,分析总结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采用提问、总结、归纳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3.补充大量事实,以事实服人。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影视、图片、新闻资料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各种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保护大气环境,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各国公民的共识。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探讨和学习。
[讲授新课]
2.7 大气环境保护(板书)
(投影)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
(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一、全球变暖(板书)
(讨论)1.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大家知道,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比如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的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
(讨论)2.温室气候有哪些种类?
(学生总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
(阅读材料)材料一: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讨论)3.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
(总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讨论)4.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阅读讨论)
(教师总结)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讨论)5.我们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
(总结)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在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以下关系:
(投影演示)
补充材料1:
据科学家们估计,到21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5~4.5℃,海平面将因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而上升20~165厘米。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会被海水淹没,像上海、威尼斯、曼谷、纽约等海滨城市以及地势低洼的孟加拉国、荷兰等国遭受灭顶之灾。海面上升,海岸线便退缩,大片陆地被淹没,这将使5000万以上的人口无家可归,成为生态难民。
补充材料2:图瓦卢被迫全国移民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一个美丽的岛国,人口1.2万,面积26平方千米,由9个环形珊瑚小岛组成,该国经济以农业为主,渔业资源丰富,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岛礁被淹,图瓦卢人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举国外迁新西兰。专家指出,这是有史以来海平面上涨达到可计算数量,并迫使人类大规模移民的一次环境大事。图瓦卢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但这绝不是惟一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臭氧层与大气环境的关系:
(阅读材料)材料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承转)接下来学习“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板书)
(活动)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图2.29“南极臭氧洞”。
(阅读材料)材料三:自1985年发现“臭氧洞”以来,到1987年它变得既宽又深,1988年虽然有所缓解,但1989年以后到90年代的前几年里,每年南半球春季都出现很强的“臭氧洞”,1994年到1996年南极臭氧洞还在扩大。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00多布森单位(100dobson),相当于1毫米厚度。
我国科学家近来也发现,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的大幅度下降现象。
(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臭氧层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如何去保护臭氧层?(讨论)
(总结)1.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1)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2)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方面。
2.危害:(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2)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3.保护: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下面我们通过投影演示,再了解臭氧层破坏及其危害:
(投影演示)
补充材料3:氟氯烃破坏臭氧的过程及危害:
各种制冷设备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如CCl2F2)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气体,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空气,几乎不跟任何物质反应,能长时间存在于对流层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平流层。而平流层中含有大量的臭氧(O3)。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氟氯烃就会分解产生氯游离基Cl·,氯游离基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游离基ClO·。氧化氯游离基和氧分子(O2)消耗掉臭氧,进而氧化氯游离基再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氯游离基,其反应如下:
CF2Cl2CF2Cl+Cl·
Cl·+O3ClO·+O 2
ClO·+O3ClO·+2O2
以上反应,氯游离基不断产生,又不断与臭氧分子作用,反复循环,周而复始,一个氟氯烃分子可以消耗掉成千上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一旦遭破坏,大量紫外线就长驱直入到达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大,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加速建筑物涂层、包装材料、塑料制品等老化;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等。目前,惟一的“补天术”就是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排放,积极研究新型制冷设备。
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则材料:
(阅读材料)材料四:在美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0%,氮氧化物的30%,来自发电厂,移动源(运输工具等)也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源地,总的来看,每年排放量超过2000万吨。
(承转)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就会导致酸雨——无形的杀手的形成。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探讨这个内容。
三、酸雨危害与防治(板书)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
1.什么是酸雨?(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2.我国酸雨类型是什么?如何分布的?
(总结)结合图2.31,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我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成为酸雨区,南方还出现了大片的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
(阅读材料)材料五:酸雨影响某些敏感的水体;森林退化(损害到树的生长,特别是对高海拔的云杉树影响更大);对森林土坝有影响,敏感土壤由于受到酸雨长期的腐蚀,森林土壤中原有的植物营养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未来森林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腐蚀物体,如损坏建筑物结构和其上涂的油漆等,酸化合物干沉降还对汽车等金属构造物进行腐蚀,造成了这些物体的社会价值严重降低,并导致维修费用大大增加。
据上述材料并联系课本图2.30“雨中垂钓”,回答以下问题。
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
3.如何防治?
(学生讨论总结)成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请同学们再看下面的演示过程,进一步了解酸雨的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其解决措施。
(投影)
补充材料4:
我国的酸雨多属“燃煤型”,即燃烧煤炭排放的SO2而形成的硫酸型酸雨。我国的酸雨覆盖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据国家环保局1998年的环境公报资料显示:我国酸雨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重庆、贵阳等城市最为严重。据初步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约28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14万公顷,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对南方11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
[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的材料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的危害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我们应追溯其原因,从源头加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希望同学们积极投入其行动。
[课后作业]
1.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
和 。
答案:全球变暖 臭氧层遭破坏 酸雨危害
2.目前,人们把pH小于 的雨水叫酸雨。
答案:5.6
3.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 )
A.硫酸型酸雨 B.碳酸型酸雨
C.硝酸型酸雨 D.盐酸型酸雨
答案:A
4.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
B.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D.植树造林
答案:B
5.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都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答案:C
6.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家庭炉灶燃烧矿物燃料
B.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废气
C.汽车尾气
D.目前工业生产、家庭广泛使用的冰柜和电冰箱
答案:D
7.材料1 “1999年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材料2 全球CO2排放量分布情况——各国排放比重:
美国 23% 中国 15%
日本 5% 俄罗斯 7%
其他高收入国家 19% 印度 4%
全世界其他国家 27%
——据世界银行2000年报告
材料3 1997年12月11日,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达成。它反映了人类应对地球变暖这一有害现象进行有效控制的迫切需要。议定书规定38个主要工业国在2008~2012年期间将CO2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在《千年宣言》中承诺:确保《京都议定书》在2002年联合国环保大会10周年之前生效并按规定减排温室气体。
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宣称,在美国经济下滑时采用低排放、高成本的能源,对美国经济不利。近期宣布退出克林顿政府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对国际环保事业形成巨大阻力,引起全球一片反对之声。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据统计,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1.1℃。近期上升速度加剧,刚逝去的20世纪90年代惊人地上升了0.4℃。地球变暖趋势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气候变暖将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2)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为什么招来世界一片反对之声?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布什政府作出退约决定的原因。
答案:(1)大量使用矿物资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量砍伐,草场过度垦殖与放牧,导致草场资源的沙化锐减。
①两极冰川和高山冰川部分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沿海城市和低地;②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旱涝巨变,沙漠化严重;③威胁地球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导致许多物种的锐减和灭绝;④自然灾害加剧,如出现极端高温、水旱灾害、恶劣风暴等。
(2)美国是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理应承担最多的减排责任。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破坏了国际环保事业。美国在国际社会中,背信弃义,大搞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必然会引起全球一片谴责和反对之声。
对外政策主要由国家利益决定,并为之服务。美国的这一退约行为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政治由经济决定,并服务于经济。美国经济持续衰退,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经济,美国政府作出了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决定。
●板书设计
产生原因 造成危害 防御措施
全球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大量破坏,二氧化碳增多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世界经济结构随干湿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国际间合作
臭氧层破坏 人类活动排放的氟氯烃气体,吸收臭氧,使臭氧减少 造成“臭氧层空洞”,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农林牧渔业的生产 使用新型制冷剂,减少氟氯烃的排放,制定法律方案,参与国际合作
酸雨 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增多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健康 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7 大气环境保护
全球性大气环境面临三大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四季和五带等基本概念。
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简单计算;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五带如何划分。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地球仪、三球仪科学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重点说明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
2.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
3.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4.能够准确地画出和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能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昼夜长短及季节状况。
德育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昼夜交替的成因,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2.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让学生来理解昼与夜的形成、昼夜交替以及地方时的产生。
2.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和投影片,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引导学生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让学生来巩固复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以及五带的划分等问题。
4.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将课文前后知识有机地联系。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三球仪、投影片、板图或自制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下这样一个思考题:为什么太阳直射点只能直射到南、北纬23°26′的纬线,而不会再向南、北扩大或者范围缩小呢?
大家考虑好了吗?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对!太阳直射的范围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是一致的。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所以太阳直射点的最南最北界限也是23°26′,也就是南、北回归线。假如黄赤交角的大小发生变化,太阳直射点的范围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时刻不停地处在运动状态,我们研究地球运动有什么地理意义呢 它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这就是我们后两节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1.5、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二)
一、昼夜交替(板书)
1.昼夜的形成(板书)
(启发、引导)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阳光。现在我们假设地球不运动(既不自转也不公转),同学们思考一下:会不会形成昼夜呢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归纳)即使地球不运动,也会形成昼夜。(用地球仪做解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半球是黑夜,也就是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中间的大圆圈),叫做晨昏线或晨昏圈。
(承转)处于黑夜状态的夜半球是看不到太阳的,而在昼半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或高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太阳高度的问题。
2.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
(引导、讲解)什么是太阳高度呢 太阳高度就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教师可用手势做解释)。处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看到的太阳高度是不一样的:
在昼半球(白天)大于0°
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晨昏线(地平线)上等于0°
在夜半球(黑夜)小于0°
(承转)刚才我们是在假设地球不运动的前提下来考虑问题的。实际上,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用地球仪演示)。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所以昼夜就在不断地交替。
3.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板书)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刚学过“恒星日”,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运动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日期呢?请大家思考、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解释)由于参照物不同,便产生了两种时间长短不同的日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一个恒星日。它是以天空中除太阳以外的某一颗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即天空中的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地球某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教师可用地球仪演示说明),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但是,地球毕竟是太阳系中的成员,地球上昼夜的形成以及昼夜的不断变化(交替),均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作公转运动,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转过360°多一点,所以时间上比恒星日多3分56秒(教师可借助三球仪解释、说明)。
同学们听说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解释)在钟表出现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完全是靠太阳(夜晚靠星星、月亮)来安排一天的起居作息、生产劳动,因而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通过前面第2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一颗同步卫星,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约为一个月,而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天,这样就使整个地表面的昼夜温差减小,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地球的一大优越性。
(承转)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昼夜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各地的时间也显然是不一样的。
二、地方时(板书)
1.地方时的产生(板书)
(教师演示地球仪,按照以下思路、线索边板书边讲解)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补充)因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某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是不一样的,即各地有各地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根据以上的分析、推导可得出: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 下面我们来换算一下:
地理经度(度、分、秒)地方时(时、分、秒)
15° 1小时
15′ 1分钟
15″ 1秒钟
地球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教师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举例说明,示例见备课资料中)
(承转)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2.时区和区时(板书)
(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初中地球部分,可详可略地复习或讲解这部分内容)
时区的划分可使用下列图式(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或使用多媒体投影演示)讲解:
(解释)中央经线、区时
区时的计算法则:
(1)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2)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教师可根据情况举例说明)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板书)
世界很大,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一些国家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某个区的区时为标准时间,也有采用半区时,本国东部时区的时间。
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我国新疆和西藏的学生,为什么上午10点才去上学 (让学生稍作思考后再解答)这是由于我国的领土东西跨经度较广,从东到西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全国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目前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上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标准时间。新疆和西藏的大部分位于东六区,那里的时间一般要比北京晚2个小时,所以在当地就出现了上午10点才上学的现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地方时。本节的重点、难点是晨昏线的判断,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和区时的计算。
[课后作业]
1.当本初子午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均为0°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经度180°的北回归线上 B.经度90°的南回归线上
C.经度180°的南回归线上 D.经度90°的赤道上
答案:D
2.同一经度的各地( )
A.区时相同 B.每天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
C.地转偏向力的大小相同 D.气温相同
答案:A
3.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8°的某地的区时是( )
A.10月1日17点 B.9月30日22点
C.10月1日7点 D.10月2日4点
答案:C
4.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一致
答案:C
●板书设计
1.5、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二)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
2.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时区和区时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