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四课时
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布和主要经营方式。美国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混合农业的概念、主要分布及我国混合农业概况。
3.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及其显著优点。
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掌握案例分析法。理解地理事物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综合、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把发展农业与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
①美国中部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②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模式。
【教学手段】
图片①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图;②美国地形图;③美国气候图;④美国交通和城市分布图;⑤世界政区图;⑥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⑦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的示意图;⑧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的示意图;⑨澳大利亚地形图(叠加风向);⑩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启发式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①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图”)通过读图说明美国小麦和玉米主要的分布地区。
(出示图片②③④)分析说明为什么小麦和玉米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地区?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阅读教材“美国农业一体化”材料)了解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
(出示图片⑤)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与美国有类似的自然条件,并且也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商品谷物农业也较发达?并与美国对比说明为什么美国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一、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地区
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多为家庭经营
(提问、思考)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什么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与世界上商品谷物农业相比,有什么差别?
(承转)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另外一种农业也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即混合农业类型——说明混合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的混合农业。
(出示图片⑤)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混合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
(板书)二、混合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
2.我国的混合农业
(承转)澳大利亚既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又是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较为典型的混合农业模式,因此以澳大利亚为例说明混合农业特点。
(出示图片⑥)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何处?
(板书)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地区
(出示图片⑦)引导学生读图说明混合农业模式在土地利用上有什么特点,其生产过程与单一的耕作业或畜牧业有什么突出的差异,其优势是什么?
(阅读教材中的“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混合农业在时间利用上的优势是什么?
(板书)(2)混合农业的优点
(3)经营方式——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
(出示图片⑧⑨⑩)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分析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措施是什么?
(板书)(4)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
【板书提纲】
第四节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一、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地区
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多为家庭经营
二、混合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
2.我国的混合农业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地区
(2)混合农业的优点
(3)经营方式——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
(4)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
【典型例题】
例1:例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2)美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
(3)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大区位优势
(4)教材中提到的6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均有
A.(1)(2) B.(3)(4)
C.(1)(3) D.(2)(4)
【答案】C
【剖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知识。(1)美国是现代化农业国家之一,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多种多样,在教材提到的6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美国没有种植园农业类型,这是由美国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农业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因为这里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地广人稀等条件。(2)商品谷物农业特征之一是生产规模大,且属密集型农业,需投入大量生产资料,如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而这些生产资料都离不开高度发达的工业后盾,因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PAGE总第十二课时
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教学目标】
1.理解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科学技术对城市的影响,结合实例了解某些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实例和图文资料,综合分析某城镇兴起、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并分析其区位条件的优劣。
【教学重难点】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矿业城市又必须依靠交通运输才能实现其价值,理解各种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的产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提纲】
一、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引导学生看图《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
图A表示煤炭开发前的河谷地带,为什么聚落未出现在河谷?
(在煤炭开发前河谷无村、镇聚落形成分布,聚落分布在高坡相对安全处。)
图B中聚落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在那里分布?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河谷地带煤炭资源得到开发,带动了交通、经济的发展,聚落在河谷地带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煤炭开发为主的矿业城市。)
二、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
运输方式变化 选 择 实 例
南船北马 南方城市沿江河发展北方大多在大道汇合处 宜宾、重庆、武汉、邯郸
公路、铁路运输 铁路、公路枢纽铁路、公路沿线 株洲、石家庄、郑州
海洋运输 沿海分布 秦皇岛、大连、青岛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沿江、沿海、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1.分析济宁、扬州的发展与京杭运河的关系。
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沿运河城市得到充分发展;京杭运河淤塞、海上运输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后,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2.分析我国南北方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
南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内河运输——海洋运输,对外交通口岸由沿河向沿江或沿海发展;北方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大都经历了驿道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阶段,当我国跨进高速公路时代和航空运输时代后,城市总体分布模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三、政治与城市区位
城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作为政治、经济中心,有的城市职能为政治中心,自古到今,政治一直作为影响城市区位一个重要的因素。
古代作为政治中心而形成的城市有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的罗马城;西安、洛阳、杭州等。
我国现今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的城市有安徽的合肥。
目前世界作为政治中心而建立的城市有美国的华盛顿、巴西的巴西利亚、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
四、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城市形成的历史上起很大作用。军队为了控制新占领的土地,需要在当地物资的汇集地点建立军事中心,随着军事活动时期结束,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发展,商业和政治作用的提高,逐渐发展为新城市。历史上许多城市同时是该地区宗教活动的中心,宗教建筑物在城市建筑中有突出的地位。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我国西藏的拉萨都是作为宗教活动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五、科学技术和旅游与城市区位
阅读课本图“日本筑波科学城”,影响日本筑波科学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因旅游活动而兴起的城市,如湖南张家界市、安徽黄山市。科学技术、旅游是影响现代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总第二十四课时
8.3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
4、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谋求人地协调的四个阶段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难点: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教学方法】
演绎式讲解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人口变化图、可持续发展内涵图、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发展"一直是人类不变的追求,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
崇拜自然 → 改造自然 → 征服自然 → 谋求人地协调
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发展的认识和由此选择的发展模式。解决环境问题仍然必须依靠发展-由片面到辨证地认识人地关系,进而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人类逐步意识到,人地关系失调的根源是对人地关系和发展的错误认识(征服论)和错误行为(牺牲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辨证地看待人地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以此调整人类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对立,促进统一,使人类与环境能谐调共生,永续发展。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概括为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联系,组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在此系统中,三者的关系和角色是:
(1)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2)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把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和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在动态的平衡中发展。 显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以往对发展的理解,如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科技发展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指地球生命应共享及公平分配资源、环境和财富,而享有平等发展权利的地球生命跨空间、时间,还包括其它物种。
① 同一代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每个人享有同样的基本和平等的权利,如生存、自由、追求较好的生活的权利。
② 区际公平:在不同区域、国家和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在贫困和富裕地区之间,公平分享资源、效益和分担代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其它地区的环境损害为代价,如发达地区不能把污染转移到不发达地区或在开发资源时破坏当地的环境,获得超额利润后不给当地足够补偿去恢复和发展。贫富悬殊,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③ 代际公平:在现在和未来的世代之间,公平分享资源、效益和分担代价。这一代不能为自己发展损害或限制未来世代的发展可能性。应为下一代留下至少与自己继承的同样丰富多彩、同样富于生产力的世界。
④人类与其它物种间的公平:每种生命形式都以其对人类的价值而有资格得到人类的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其它物种的生存,如为野生生物设置足够的栖息地,禁止为经济利益大量捕杀、采伐、买卖野生生物等。应该合理地对待所有物种和生物,使之免受摧残、虐待和无谓的杀戮。
(2)持续性原则:重点指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这一原则是基于地球面积的有限性及由此决定的地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大循环还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这使得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
① 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承担必要的义务,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发展。
② 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订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且对现实行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人类社会在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深刻变革。
2.公众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的管理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即每个人都应努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1)清洁生产:即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来评估和管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①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全部过程,所以清洁生产从全过程评估其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而非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
② 在现行经济、技术条件下,延长某一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生产过程所需资源及产品本身的回收再利用率的行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③ 随着经济发展及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有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
(2)公众参与:公众积极地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并以"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实施可持续的生产,促进政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
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
A.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B.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状态
C.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D.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
3.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4.努力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以上都是
5.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在自然不可分解的包装袋
C.自备菜篮子或布袋购物
D.使用无磷洗衣粉
答案:1.D 2.ABCD 3.D 4.C 5.B
PAGE总第二十二课时
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特点
2、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考察,理解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正确认识环境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1、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是本单元知识的基础.重点要落在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这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即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
2、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3、通过对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上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
难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内涵
2、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法
【教学工具】
人与环境模式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中①代表: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制成品,用于人类消费。
图中②代表: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图中③代表:人类在依赖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环境-在开发、利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环境施加作用力,不断地改变着环境提供资源和容纳、清除废物的能力,箭头③代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解为对环境的良性影响,而另一个则代表人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无知和漠视之上的恶性影响。
图中④代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承载力-既有提供资源的能力,又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并不是被动的,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是环境的反馈能力。当环境受到人类的良性影响时,它就可以为人类的继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可能性,当它受到恶性的影响时,就会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来阻碍、破坏人类的发展
所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2.环境问题
环境具有供给物质、能量和容纳、消除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即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环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还能够得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正所谓人类受到环境的惩罚、自然的报复。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环境污染--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污染源及污染物形式
工业的每一个环节(获得原料、加工制造、使用产品、最终处理消费后的产品)都产生污染-"三废"(废液、废气、废渣)、噪音、热、放射性物质等。
交通运输工具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农业生产也会产生污染-农药、杀虫剂液体及在果蔬上的残留物。
生活消费中产生污染-固体废弃物(垃圾)、生活废水、废气、热(如空调产生的废热)、噪音等。
2.污染的范围
(1)从自然环境的组成看,污染几乎渗透到了各个圈层的各个部分,造成了:
大气污染:--对流层受到粉尘、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臭氧等物的污染,平流层受到氯氟烃的污染,外太空受到"太空垃圾"的污染等。
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受到各类化合物、重金属等物的污染。
土壤污染--受到农药、杀虫剂、工业废水及各种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物污染--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无机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富集、变化,增强了毒性。
(2)从人类生活的地域来看,污染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经济活动的密集区扩散到人烟罕至的地区。
3.污染的后果
不加限制、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废弃物,使环境中出现了超过正常值或原本没有的物质,而环境又无法自净时,则会出现多种问题。如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酸雨造成土壤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人类的健康通过大气、水、生物受到有毒物质的损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化等。
(二)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1.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2.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陡坡开荒等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3.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4.由于大量燃烧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
5.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对人类具有重大经济、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6.由于围湖造田,造成湿地的减少、气候的变化、水旱灾害的增多。
7.由于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诱发各种生态破坏。
8.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
9.由于石油泄漏、赤潮等原因,海洋生态遭到破坏。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区域的差异性
(1)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也有乡镇企业污染。
(2)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但已得到治理和缓解。
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但环境污染随工业化进程越发严重,超过了发达国家。
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的严重,这主要是以为:
①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 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经营粗放,生产方式落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大,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
③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一些有害性被证实并开始被禁用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销售,甚至搞垃圾出口,或者保护本国资源却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4%左右,但消耗了世界75%的能源,也排放了世界75%的污染物,只不过这些能源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污染物也通过设在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加工厂排放到了当地。所以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的责任,为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其实,造成城市和乡村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问题差异的原因是类似的。城市和发达国家是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较发达的富裕地区,所以环境问题以污染为主-与追求过度消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相关。乡村和发展中国家是以农业为主的较落后的贫穷地区,所以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资源的合理的开发方式相关,但这一地区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业越发严重起来。
2.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会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导致全球性的变化,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如:
·工业排放温室气体及森林锐减等因素,使全球性气候出现变暖的迹象及各地气候异常。
·酸雨随大气运动,影响到很远的地区。
·国际性河流的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其中物种的灭绝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海洋污染随洋流运动,扩散到沿岸其它国家。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1.人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指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转让
3.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 D.土地荒漠化
4.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5.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D.当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环境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生态破坏 D.资源短缺
7.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水土流失 D.物种减少
答案:1.D 2.C 3.A 4.D 5.C 6.AC 7.CD
PAGE总第九课时
5.9 新兴工业区
教学目的: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不同。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理解刺激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通过学习能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1、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如下图)
国际的有利条件是: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等
国内的有利条件是: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当地的有利条件是: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教材31页图5.38)
传统工业区:意大利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波河平原西部的三角地区
工业化未普及地区:意大利南部
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1、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2、 以轻工业为主。
3、 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承包。
4、 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5、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注意以上特点是与传统工业区比较而言:传统工业区多为大型企业;以重工业为主;生产过程、资本以及工业分布都比较集中。
工业小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定义: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它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普拉托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小区之一
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32页图5.39)及有关文字,回答:
(教师)普拉托是意大利著名的毛纺业专业小区。它的毛纺产品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你们认为它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①重视专业分工。②重视团结协作。③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 销售 服务 信息网络
2、 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业、激光工业等,它们是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诞生的。
一)高技术工业部门的特点(与传统工业部门比)
1、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3、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4、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二)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有高等院校。
4、便捷的交通。
5、军事订货。
美国“硅谷”在世界高技术工业中的地位:
1、 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2、 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
3、“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至70年代末,“硅谷”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中小企业的发展总第十一课时
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分析和总结河流、气候、地形等因素与区位的关系
难点:掌握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关系,分析河流对城市区位因素的知识层次,图像,事实资料,使学生明白蕴涵的地理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1、 朗读课文总结问题
2、 阅读地图,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3、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个案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聚落的形成历程:由乡村-小城镇-大城市,而城市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会有,城市最早诞生地告诉了我们这一事实。然而,城市为什么要建在这里,而不在别的地方?就必须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什么是城市区位?城市区位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城市,这一节课,我们将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一、 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
城市区位有两层含义:第一,城市的总体分布,即哪里多,哪里少,第二,城市的具体位置。
二、 城市的区位因素
阅读课文P43图6.6,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分哪几级阶梯?每级阶梯上有多少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学生认真阅读后回答:回答如有不正确教师可指正。
阅读课文P43图6.6,引导学生看中国年降水量400MM等雨量线;问学生400MM等雨量线以西代表比400MM雨量大还是小?线以东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多少个?学生认识阅读后回答:同学回答不全对,教师再指正。
阅读课文P43图6.6,引导学生看图找出长江、黄河,并数一数两条河流沿岸各有多少个100万人以上城市?
教师综合分析,影响城市分布和位置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等。
(一)地形与城市区位
从图6.6不难发现,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形上分布的100万人口以上城市最多,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可见,地貌类型中平原有利于城市发育。
阅读图6.7找出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和美国三大城市带 分析出城市分布与地形关系。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是:大约60N以南的欧洲;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美国三大城市带是:波士顿一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一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一圣迭戈三大城市带。
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山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地城市要多。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阅读图6.6和世界气候图及图6.7,分析气候与城市分布有何关系
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城市集中。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地势高的高寒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区城市规模和密度均小。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
河流对城市的作用
(1)提供水源;(2)交通运输;(3)在古代还有一种军事防卫作用。
Q1,为什么水运决定着城市的区位
Q2,阅读图6.8:我国东部地区秦岭一淮河以北及秦岭一淮河以南何处沿河设城明显
Q3,水运对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这些点能发育城市,而其他沿河点不能发育城市
A1,城市与周围地区、其他城市之间需要建立各种联系,在古代陆路交通落后,水运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方式,河道成为当时主要的交通线。
A2,秦岭一淮河以南,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A3,水运起点或终点,两河流汇合处,河口位置是促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水运区位因素。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成为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货物在此运转,促使形成城市(如赣州市)。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有大量人、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如重庆市、武汉市等。)河口位置地势平坦,又多与海运联系紧密,亦成为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如上海、广州)。总第十课时
6.1 聚落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理解聚落的概念
2、分析乡村、城市的起源的条件
3、理解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教学重点:乡村的形成和城市的起源
教学难点:聚落的概念
教学方法:投影片,图示、分析法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引 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居住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与人类获取食物的历史同样久远。人类聚居(集中居住在某一区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新 授]
一、聚落及其分类
1、聚落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2、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过去我国乡村居民几乎全是农民,所以乡村又称农村。
乡村和城市的差别,除规模、形态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本质差别在于,乡村聚落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同时,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城市对地域经济发展作用更大,因为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聚落的形成
1、乡村的形成:
乡村聚落的形成条件: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分工,畜牧业、农业先后起源,使人类从原始人群的聚居形式,发展到有农业生产活动的乡村聚落阶段,而且,乡村形成的初期总是分散的、小型的,并且不稳定(迁移)。
(2)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使乡村聚落由分散、半固定形式,逐渐稳定,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
(3)地理环境对乡村形态的影响很大,乡村的形态,能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必然造成聚落形态的差异,这体现聚落的环境适应性。
比较图6.2和图6.3:
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
2、城市的起源:乡村→集市→城市
(1)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剩余产品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城市出现之前,人类农业生产才起步,耕作方式落后,属迁移农业,所以乡村形成,只能是半固定的原始棚舍。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固定乡村的同时,农业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与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所以说,城市与定居农业也是同时出现。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了非农业人口和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进而出现商品交换和集散的场所-集市,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交换地域的进一步扩大,集市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城市。
(2)城市起源的理想自然环境:中低纬度大河冲积平原总第十四课时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途径。
2.使学生认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实例分析环境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一、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 人们的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人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思考: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别的有效方法吗?
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最近几年来,我市的就业状况如何?为什么?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
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
二、解决办法:
(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
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
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3.控制城市规模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1)思考:
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2)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上海的卫星城有哪些?上海新建了哪个新区?目前浦东新区在上海的地位如何?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
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
(3)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7.5电子通信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通信的发展和影响。
2.了解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辩证地认识网络带来的影响;
2.培养努力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2.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
难点:
信息化与数字化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互联网的理解。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过渡: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课中我们对通信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子通信,电子通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为此这节课着重讲述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向──电子通信。
一、电子通信
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事,电信起步晚于邮政,但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信,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而电子通信是电信领域的“排头兵”。
多媒体投影图7.24,教师提问: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有何差异?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
1.传递的网络不同。电子邮件通过电信网络(数字网);普通邮件通过邮政网络(邮局)。
2.通信方式不同。电子邮件是一种人到人的通信方式,收件人无论走到何处,只要有一台网络连接的电脑,便可打开自己的邮箱,收到由网络传来的邮件;普通邮件是场所到场所的通信,收件人离开特定的场所就无法完成通信。
3.邮件传递的时间不同。电子邮件快,普通邮件慢。
继续引导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通信的特点,即信息化和数字化。
启发学生思维:电子通信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方面有何作用?主要有几种形式?
学生思考讨论:主要的作用在于改变交往形式、加快社会运转节奏。具体形式主要有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
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并进行讨论:
1.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2.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原因是什么?
3.影响最大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由于在上网的高峰期内,传输的信息量大,反映出信息网络并不通畅,而计算机、通信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出现和使用后,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要改变信息传输上“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修建“信息高速公路”非常必要。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立体化的通信网,这是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电信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而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承转过渡:电子通信会带来哪些社会变革?
二、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考和讨论:电子通信带来的主要社会变革为:
1.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2.提供各种服务,方便人们生活。
3.加强交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1.电子通信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以数字化为形式的通信方式,是电信通信领域的排头兵。
2.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的,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的立体化通信网。
3.国际互联网是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课堂练习:
1.关于邮政通信的正确叙述是
A.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传递信函和包裹 B.邮政具有点多、线短、面广的特点
C.邮政网络是由邮路和邮件组成的 D.邮政通信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2.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开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3.当今的世界,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
A.经济资源 B.社会资源 C.自然资源 D.环境资源
4.有关电子邮件的正确叙述是
A.电子邮件是一种场所的通信方式 B.电话和传真是电子邮件的两种具体形式
C.电子邮件传来的信息,需要亲自到电信局提取 D.电子邮件的接收端是电子信箱,而不是具体地址
5.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错误叙述是
A.“信息高速公路”是为了解决信息传输上的“车多路窄”问题而修建的
B.“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1993年由英国政府首先提出
C.“信息高速公路”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
D.“信息高速公路”是能够传输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主体化通信网
6.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高速公路”就是通过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传递信息
B.是以数字化、大容量的光纤、光缆为传输设备的信息网络
C.是集电视、电话、电脑为一体,能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通信网络
D.“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是为满足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的需要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92年,当时的参议员,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9月,美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新的高科技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T),旨在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国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高速公路”建立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遍布全美的高速光纤网络,她的末端将伸入美国的每一个基层单位、家庭,构成四通入达的通讯“交通网”。
(1)“信息高速公路”是以数字化、大容量的为主干,利用技术,形成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能综合传输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的电信网,“信息高速公路”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2)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意义是
A.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 B.有利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C.使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D.推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一、电子通信
1.特点:信息化、数字化
2.作用:改变交往形式、加快社会运转节奏。具体形式: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
二、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1.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2.提供各种服务、方便人们生活
3.加强交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总第十三课时
6.4 城市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正确认识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
2.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
3.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运用导学法来讲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
2.运用讲练结合法,将图6.17与本课活动两方面结合,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来区别、理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图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投影片
图6.18──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并说出此歌曲的含义,然后教师引导。
此歌曲反映了我国南部沿海特区──深圳的变化。深圳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今天南部沿海的一个大城市。这说明,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部分农村人口就会离开土地,进城去打工,从事第三产业,其中有些人就会在城市中定居下来,转变为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在城市里,随着新建工程的不断增加,也需要吸收大批农村人口进城。这样,城市人口就会逐渐增多,城区所占的范围也会逐渐扩大。这样的发展、转变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新课教学]
6.4 城市化(板书)
一、城市化及其标志(板书)
1.城市化的含义(板书)
(打出下面的投影片)
教师引导: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地理事物由t1→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分析并思考:
(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该地区城市的占地面积(地域范围)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的城市数量是在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所占的地域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教师归纳: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很认真。随着一个地区城市数量的逐渐增多、占地面积的不断增大,才会吸引着周围地区较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并逐渐地转变为城市人口,这个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或者简单地说就叫“城市化”。
讲解:由刚才的分析、举例和课文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过程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是哪两个方面呢?(教师提问、归纳,然后板书)
解释、分析: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当一个地区经济搞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反过来说,城市的发展也会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在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也逐渐趋同。
承转:看一个地区是否达到城市化,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衡量是否达到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
2.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板书)
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结合课文给学生解释说明即可。要强调:在三个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提问、承转: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教师板书)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板书)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加以分析、归纳:18世纪中叶前的漫长历史阶段,世界城市化缓慢发展。自18世纪中叶到二战阶段,由于西方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都增长很快。自二战结束后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
(通过以上分析加以归纳并板书)
出示投影片图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指导学生读图:阅读图例,区分开四类情况,然后进行课堂活动──填表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教师对学生的填表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然后引导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归纳:(1)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快;(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都上升很快。
结合课文指出城市化第三阶段的三个特点(①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②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③特大城市不断涌现),并说明: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出示投影片图6.18──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来分析说明。
承转: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在逐步加快,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却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三、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板书)
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填出下表:
项目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填写。在学生填写后进行指正。
附:正确填写内容如下
项目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晚 快 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教师结合表格逐项加以说明,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于什么时间 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为什么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何时达到高潮 此后为何发展缓慢
3.什么是逆城市化 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于何时 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结合实例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的现象
6.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现状如何
(学生活动)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纠正、解释,并结合备课资料进行补充说明。
[课堂小结]
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熟记城市化主要标志和重要指标,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课后作业:
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2.列表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课后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B.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C.城乡居民劳动方式、收入、文化教育差别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答案:C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B.大城市发展迅速,中等城市发展缓慢
C.城市用地规模减少
D.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标志着该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弱
答案:D
3.二战后,城市化发展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有所下降 B.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C.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D.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少
答案:B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表现正确的是( )
A.起步晚发展快 B.城市化水平低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美国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答案:C
5.城市化规模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 B.郊区城市化
C.控制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D.限制大城市发展
答案:D
6.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城市的用地规模 B.城市的人口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目
答案:C
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
A.起步早,发展慢 B.城市化水平低
C.城市发展较合理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B
8.18世纪中叶开始,城市化开始加速的原因是( )
A.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
B.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提高
C.城市基础设施改善
D.二战的结束
答案:A
●板书设计
6.4 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其标志
1.城市化的含义
2.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项目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晚 快 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总第十六课时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及其组成。
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不同类型及其作用。
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4.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
5.了解铁路的重要性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6.公路和航道的建设。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交通运输线、交通运输点、交通工具共同组成的一个网络,叫交通运输网。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交通运输线,即: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一、交通运输网中线的类型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类型有铁路、公路、水路等。
二、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思考: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以京九铁路为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读《京九铁路穿越的地区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京九铁路起止点?
②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地区?
③京九铁路连接哪些铁路和重点城市?
④沿线有哪些自然资源?
⑤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原有状况如何?
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⑦京九铁路对沿线当地经济发展会有哪些积极作用?
⑧为什么在90年代才开始建设?
⑨影响京九铁路建设决定性因素?
影响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有:
京九铁路连接北京——香港九龙,途经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9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条南北干线,对于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起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维持港澳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京九沿线资源丰富,有粮、棉、油产区,有众多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铁路的建设,将使这些地区直接受益。
京九铁路沿线穿行地区有平原和丘陵,尤其是南段几乎全部在江南丘陵和两广丘陵中穿行,这给铁路施工带来了严峻挑战,90年代开始建设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克服这些不利的自然因素,为修建京九铁路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建设京九铁路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需要。
(结论)影响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经济、人口、城市、国土开发,边远地区的发展,科技、资金等。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经济因素是主导,当然自然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思考:修建同样的运输能力的铁路线,地形情况不一样,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是不是相同?
(学生读课本P73表7.2进行分析。)
不相同,平原地区铁路工程量和造价大大低于山岳地区。其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其二,不同线路和相同的线路在不同地区区位因素都是不一样的。
三、公路和航道建设
(案例分析)读《山东省国道和省道的分布图》,思考:山东省的公路网有何特点?
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一般都有国道相连,如309国道连接了济南、淄博、潍坊和烟台。而且城市之间基本上是最短线路。而省道连结相邻的据点则较多。
(总结)公路运输网中有国道、省道等不同类别的公路。
读《公路选线图》思考:山区的公路和平原的公路修筑时应考虑哪些区位因素?如何修筑?
山区的公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很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因而呈“之”字形;公路沿线要尽量避开自然条件不好的地区,如沼泽地;平原的公路受地形影响小,但要处理好耕地、水利设施、村镇等的关系。
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案例分析)读《西欧航道网图》思考:内河水运网络是怎样形成的?
运河沟通天然河道,形成了庞大的内河水运网络。
总第十七课时
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教学目标】
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类型及其作用
2、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特别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3、汽车站和航空港建设的区位因素
4、学会运用本课知识,综合分析交通运输点(港口、车站和航空港)
【重点难点】
重点:1、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主要原因和有利条件
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难点:1、如何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区位因素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运输线路中点的区划问题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工具】
《上海港位置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机场建设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思考)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及其组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交通运输线、交通运输点、交通工具共同组成的一个网络,叫交通运输网。)现代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活体系,这个体系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形成一个网络,即交通运输网。它由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点组成。
(思考)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类型。(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网点的类型虽有不同,但它们的作用都一样。它们有什么作用?(集散客货流)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出示“连云港港区平面图”
水域——提供航道、抛锚地、港池
陆域——提供筑港条件(需码头、运输机械等)
通过以上分析,谁能总结归纳出港口的定义?(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我国大陆海岸线绵绵18000千米,不乏大江大河,为什么有的地方设港,而有的地方则不适合建港呢?我们就以我国最大港口——上海港为例分析影响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出示“上海港位置”图。
1 读图分析,你能说一说上海港的位置吗?(长江与黄浦江汇合处)所以上海是个河港又兼作海港
②港区沿哪条江设置呢?(黄浦江)
黄浦江西南接太湖,东北流入东海,全长113.4千米,河宽300——700米含沙量不高,终年不冻,可通过2万吨级轮船。
③这样的条件为上海港提供了哪些便利呢?参考教材回答。大量客货所需淡水靠哪提供?
启 (长江和黄浦江)
发 黄浦江宽300——700米,这样可以保证?
(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④大家想想,港区所处地区应属于哪种地貌类型?(长江三角洲)
⑤那么,这种地貌对港口建设有什么好处呢?(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⑥三角洲地貌对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有没有不足呢?(有,来自中上游的泥沙容易淤塞航道)
(小结)可见上海港江阔水却不深,为了维持航道足够的水深,经常采用挖泥船作业以保证航道的通畅。看来,港口建设首先应考虑一个地方的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趋利弊害,尽可能选择自然条件最优区位设港。最理想的自然条件六个字:水深港阔岸平。
自然条件
位置
在我国众多港口中自然条件比上海港优越的有不少,比如我们江苏省的连云港、辽宁的大连港、浙江的宁波港、山东省的青岛港,这些港口水深港阔、风平浪静、不淤不冻,水域条件明显比上海港优越,但它们却没有发展成为我国最大港,这说明港口建设不仅仅受自然条件单方面的影响,那么还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出示“长江流域图”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有黄金水道之称,船舶自长江口可一直上朔到哪?(宜宾)因此上海港的腹地包括哪些省市?(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
②这些省市的经济状况如何?
(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另还是我国棉油产区,矿产丰富,有众多的工业城市如重庆、武汉、南京……因此腹地内经济水平高,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③腹地内交通状况如何?
(腹地内长江干支流、铁路、公路纵横交织,同全国各地相通,联系范围可辐射到全国。)
这是上述港口无法与之比拟的,也是世界上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所以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港,而且国际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可以说,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板书 ) 经济腹地 兴衰
另外,作为一个港口其发展需一定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只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城市才能够提供这些方面的能力。
(设问)①上海港靠哪个城市依托?(上海)
②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你能说说你对上海的了解吗?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市人口近2000万。可见,上海有巨大的人、财、物优势,这对上海港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小结)港口与城市是互为依存的,大中型港口均需一定规模的城市为依托。
(板书) 依托 城市
(承转) 我们大家都出过门,或远或近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车站的选址也是一门学问。
读北京长途车站图,出示以下问题思考讨论:
①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或长途汽车站往往设在市中心、市郊还是在市中心边缘?
(市中心边缘)
②长途汽车站为何设在市中心边缘地带?而不是市中心或市郊?
(能使更大区域内旅客乘车方便)
③有些汽车站为何与火车终点站距离很近?这样设置有什么好处?
(便于旅客或货物的集散、转乘)
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汽车站的服务宗旨:
(方便乘客)
⑤汽车站设置在哪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呢?或汽车站选址应有哪些原则呢?
(应与市内干道系统有直接、方便联系;对外交通也应方便、有直接的联系)
(讨论)现就所学知识,咱们共同来评价姜堰汽车站站址的选择是否合理,存在哪些不足。
出示“机场建设所需条件”图
①机场建设对地形有什么要求?(为了保证排水,地形应开阔平坦、有适当的坡度)
②对地质条件有什么要求?(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③机场建设对气象条件有什么要求呢?
(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多雾、能见度较低的地方不适合建机场)
④机场为什么应远离城市?(所需土地面积大;污染严重)
看来,航空港的建设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
(总结)这节课通过对影响上海港区位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影响交通运输网点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社会等,但具体到不同类型的运输点,侧重点不同,如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是经济社会因素,而航空港的建设则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省市属于上海港经济腹地的有
A.河南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福建省 答案:C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组成是
A.火车站与汽车站 B.航空线与航空港
C.交通枢纽和公路 D.内河码头与海港
答案:AD
3.下列有关在城市中选择机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跑道垂直于城市主导风向 B.多雾地区不宜建机场
C.地形比较平坦地区易建机场 D.地质条件状况对飞机场建设影响不大
答案:BC
4.影响港口区位的水域和陆域条件中属于非自然因素的方面是
A.航行条件 B.停泊条件 C.筑港条件 D.腹地条件 答案:D
5.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对建港极为有利
B.上海的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C.三角洲地区坡度平缓,水流分叉多,利于建港
D.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海港,也可兼作河港
答案:AB
6.建设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经济条件 B.政治条件 C.自然条件 D.军事条件 答案:AC
7.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是
A.城市依托 B.地理位置 C.筑港条件 D.经济腹地
答案:D
8.在城市附近修建机场,其位置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保证排水
B.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牢固
C.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因为风向、降水不影响飞机飞行
D.与城市距离、交通联系、环境状况关系不大
答案:AB
9.影响上海港的区位因素,正确的是
A.上海港的区位,既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其经济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
B.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可以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C.上海港是为上海服务的海港
D.上海港航道上经常可看到挖泥船作业,严重影响了外来船舶的停泊
答案:A
10.关于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港口的建设只需考虑轮船进港、出港和停泊等水域条件
B.航空港的建设只需考虑风、雨、雾等气象条件
C.公路汽车长途客运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D.为方便客货流集散,铁路站点应力求设在城市中心
简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影响它们的区位因素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既有自然区位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因时因地而宜。例如,港口,自然因素可以说是决定因素,因为没有良好的港口位置,就无从对港口的建设。而车站的设置,侧重于社会经济因素,既要最大限度的方便旅客,也要保证城市交通畅通,各得其所,促进经济的发展。上述两题,依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判断,则较容易。
答案:C
PAGE总第二十五课时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
2、以留民营生态村为例,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情况,进而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3、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行动准则,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式讲解法
【教学工具】
生态农业模式图、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一)可持续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远源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些言论表达了我国古代已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永续利用等辨证思想、治国方针和政府立法。
(二)我国的国情及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1)人口的基数大,人口约占世界的22%。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量多,每年新增1300万以上的人口(尽管我国2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总体经济实力较低,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位居世界各国后列,且每年有高达25%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而非用于已有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面临很大的资源及就业压力。
(3)20年来,庞大的人口群体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温饱、小康、富裕的愿望强烈,给资源、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我国的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资源的总体丰富度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长期存在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其原因是:
①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量少,而且还在继续减小,如耕地资源。
② 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使得某些资源供不应求,尤其是水资源和某些矿产资源。
③ 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使得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如我国单位产值的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
④ 人的素质较低,缺乏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生产、生活中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3.深刻的环境危机。
(1)从宏观上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快,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人口素质较低等原因,是造成我国虽大力治理,但环境问题仍呈恶化趋势的原因。
(2)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总体状况是:
① 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 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面对环境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及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我国政府也作出了郑重承诺。
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
《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议程》文本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可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共五章组成,有19个方案领域。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由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共四章组成,有20个方案领域。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这部分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共五章,有21个方案领域。
《中国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把发展放在首位,根据国情提出了新的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
(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的问题:
1.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力剩余,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收益小。
2.过量施用化肥 成本高,土壤肥力下降,不可持续。
(二)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模式
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了下列主要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各行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开展综合利用:
① 一方面保持了生态平衡-净化了环境,保护了土地的再生产能力,有利农民的健康。
② 另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林牧副渔的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及农民收入提高。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沼气),节省了购煤的开支,净化了环境。其它的地区还可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的能源。
4.开发绿色食品,发展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总之,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看,它有利于促进当代人与后代人,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互惠共生;从生产效益上考虑,生态农业不是仅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三种效益相互促进,共同增长;从资源观上看,它把整个生态系统视为重要的资源,主张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着重于培育自然再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人地关系的系统考虑,不是把人类当做一个超越自然之外的独立的系统,而是把人类社会置于
整个自然生命系统之中,求得人类与自然的两性互动,协调发展。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突出特点的是( )
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 B.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
C.地大物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D.资源相对不足
2.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
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
3.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俄罗斯
5.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A.石油农业 B.生态农业
C.能量密集型农业 D.立体农业
6.生态农业建设,使留民营村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体体现在( )
A.发展生物能 B.规模化经济
C.清洁化生产 D.增加化肥的使用量
答案:1.C 2.C 3.B 4.C 5.B 6.ABC
PAGE总第十八课时
7.4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
1、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2、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
3、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1、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2、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难点:1、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
2、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工具】
《香港城市交通运输状况图》《莫斯科市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图》《合肥市的城市交通道路网图》、自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城市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多、要求高。现代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的道路(包括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系统逐渐完善,促使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都能得以顺利进行。城市交通运输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中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独具特色的专门的领域。
一.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虽然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存在差异,但它们在交通运输上的主要特点是相同的。
展示香港城市交通图
(1)图中有哪些线和点,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交通运输的数量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交通运输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城市公路、铁路、地铁、航道、海底隧道、车站、码头一应俱全,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和管理系统比较成熟,其城市交通运输表现为多样化和立体化。
(1)综合性的特点:这主要反映在空间上,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布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变化性的特点:表现在时间上,客运高峰往往出现在上、下班时间。
(3)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规划问题,这反映了香港对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层面。
二.城市道路网
(承转)城市从诞生至今已有了七千年的历史,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道路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演化,道路网的形式不同地域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①(展示西安城墙范围内交通图)
(1) 西安老城区道路网呈何形式?(方格式、棋盘式)
(2) 这样规划有什么好处 其优点是设计简单,房屋朝向易于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交通拥堵。我国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城市的市中心道路、一些小城镇都采用这种整齐的方格式。
②(板图,画一个简单的放射状图)
请学生评价这种道路网的优缺点。(其特点是城市有明显的市中心或广场,各条街道均通向这里。单纯的放射式只有在小城镇才能适用,因为从城市的任一点到另一点,都要绕经城市中心。)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纯放射式的道路网弊端也就越来越显现出现,一是人们的出行极为不便,点点之间的距离太长,二是市区的交通拥挤。人们对这种道路进行了改造。
③(展示莫斯科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①莫斯科市交通运输网是什么格局?(环形放射式)
②环行线路具有什么作用?(避免将过多的人流车流引入市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欧洲的许多大城市的道路网都呈现这样的格局。而中国的大中城市道路则常呈现另一种格局。
④(展示北京交通网)
①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什么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②如果只在方格系统中加人对角线道路,而没有环行路,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哪些问题?
(教师归纳)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明显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这种道路网,中心区为方格,向四周呈环行放射式发展。方格式道路网是历史上形成的,以后随城市发展,形成了新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格局。如果只在方格系统中加入对角线道路,虽然方便了对角方向的直接交通,但由于线路直通市中心,会造成城市中心区的拥堵。修建环线,避免将大量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又缩短了各端点的走行距离,还有利于同对外公路以及小城镇、郊区县镇联系。
⑤(再次展现香港交通图)
香港的道路网并没有规律。主要是因为位于地形复杂区域,考虑了道路功能,又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加以组织而成的道路网形式。这样的道路网我们称之为自由式。由此我们可见城市道路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格式。
(思考)不管城市道路的建设采用上述何种形式,它们都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
(归纳) ①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②节约用地,③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等。
三.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同学们思考:每当上下班高峰时,城市交通最易出现什么问题?
上下班高峰期,交通阻塞比较严重,汽车行驶速度缓慢,车辆稠密,排出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教师归纳)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交通线路拥堵,二是交通环境污染。
(2)思考: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练习)读《甲城和乙城的比较图》,思考:
①哪个城市布局紧凑?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②哪个城市生活区与工厂区、机关集中区相距较远?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③哪个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④哪个城市过境道路同市内道路相分离?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①甲城布局紧凑,可以缩短城市道路里程,有利于人们出行。甲城和乙城都选择了6个相同的点位,但甲城的比例尺比乙城大,可以看出,甲城的布局比乙城要紧凑些。
②如果生活区与工厂区、机关集中区相距较远,会加重工作人员的交通负担。甲城中政府机关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3千米,工厂区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2.4千米,而乙城中政府机关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5千米,工厂区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7.5千米,由此看来,甲城更方便工作人员上下班。
如果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会把大量车流、人流引导到同一地点,使交通发生拥堵。两城相比,甲城的文娱场所与商业服务区较分散,对于疏导车流、人流有一定好处。
如果城市过境道路与市内道路相分离,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因素减少,有利于提高市内交通运输的通达性。这一点甲城也比乙城好。
(3)读《城市绿化景观图》,思考:
①车辆过多过密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
②交通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会起什么作用?
③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
(教师归纳)汽车过多过密,排放大量尾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设法减少尾气的排放量。绿化带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改善交通环境也可提高驾驶员的情绪,减少交通事故。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一是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二是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三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交通运输网的基本特点,它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必须要有较通畅的交通道路系统和优质的交通环境,因此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的关键。而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1.京九铁路的许多车站从一些中、小城市的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的发展 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C.节约铁路建设费用 D.不影响市民生活
答案:AD
2.下图为四城市交通和商业区布局图
四城市中城区交通布局最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3.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限制人行道发展
C.建设高架道路 D.让主干道通过市区
答案:A
4.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办法有( )
A.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新技术
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D.全部改作人力车
答案:ABC
5.城市道路网并没有统一的格局,在进行道路网规划时( )
A.必须考虑当地的具体条件 B.可以人为随意确定
C.可只考虑经济发展条件 D.注重历史条件所起的决定作用 答案:A
6.交通道路旁的绿化带的作用是( )
A.具有除尘、防噪、限尘、杀菌等作用
B.可起到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隔离带
C.提高驾驶员情绪,减少交通事故
D.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ABCD
7.与乡村比较,城市交通的特点是( )
A.交通运输点、线、面松散
B.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C.随着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及线路占用的城市面积和空间不断减少
D.线路交叉处都建有立交桥,因而线路通畅
答案:B
8.在进行城市路网规划时,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是( )
A.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B.避开人口密集区,以防止发生交通拥堵
C.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
D.线路布局由中心区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答案:AC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污染和交通量增长太快
B.城市交通中行人、车辆各行其道,不存在交通拥挤问题
C.环形状交通运输线是各大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如北京的内几环线与外几环线等
D.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答案:D
10.有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汽车数量,快速方便旅客行走
B.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技术管理
C.可将路边草坪地带拓宽为道路,增强交通运输能力
D.大城市中实行车号是单号单日通行,双号双日通行的办法,减少车辆拥挤
答案:B
PAGE总第八课时
5.8 传统工业区
教学目的: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关心和参与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例: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共同特点: 1、一般是有煤、铁资源基础。(煤铁复合体型)
2、以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3、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由繁荣 衰落 改造 ……)
1、 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从教材(图5.32)可看出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
3、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
4、便捷的水陆交通。
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请同学分析原因,教师总结与地形、海洋性气候的关系)
陆上交通: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德国邻国多,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2、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最为明显。
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的基础。从上图中(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可看出,某一工业部门的衰落将导致全区生产的衰落。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教材(图5.34)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而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教材19页(表5.3)
3、世界性钢铁过剩。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性的钢铁市场竞争激烈。②7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②鲁尔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3、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1、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从教材(图5.35)可看出:由原采矿区,到现采矿区,再到规划中的采矿区面积减少。
1956年后停用的矿井多,而使用中的矿井和规划中的矿井少。煤炭、钢铁工业厂矿企业数量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
新建或迁入企业: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部门。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
例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以联营的方式把炼铁厂建到荷兰海边,再把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钢。原因是就近通过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教材(图5.36)
问题:德国有发达的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网,为什么铁矿石还是靠水运?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高等院校几十所(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中等技术学校;大批科研机构。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 回收处理 绿化)
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建立并完善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系统;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石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总第一课时
5.1 农业生产活动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的各个因子及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熟悉农业的各种分类方法,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农业的分类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说明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分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植物 农作物 动物 家禽或家畜
人们通过文化交流,把这些农作物和驯化动物从起源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食物品种和各地农业生产类型。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对象为动植物。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差异,使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
这是因为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
二、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1、农业的产出:各种农产品。
供食用的有:粮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
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棉花、橡胶、皮、毛、麻、木材等
2、农业的投入:
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在加大,如农业机械替代手工农具,化肥、农药的投入,可促进产出。
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也在30%以上。
三、农业的分类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多种,可以从不同的侧面给它们进行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上分属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些情况下,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样的农业称为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
农业类型 投入情况 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 分布地区
粗放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 扩大土地面积 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密集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工厂化生产(如蔬菜、花卉等)
3、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农产品(主要是食品如粮食或肉,少量的其他产品如蔬菜)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来进行农业生产。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或禽。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培植
驯化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种植业
混合农业业
畜牧业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总第二课时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使学生能理解分析人类对一些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而发展农业的一些典型事例;能理解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事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地广人稀的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教材图5.4)
自然条件 经营方式 农产品
三江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种植业,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生产 小麦
青藏高原 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 粗放的放牧业 藏绵羊、藏山羊、牦牛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1、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2、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区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
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
如我国东南丘陵为广布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粮食低产。
课后思考:红壤酸性强、土质粘重、含有机质少等,请找出有何改良办法?
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6、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2、 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
一方面,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例: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0;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另一方面,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例1:改造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
(教材图5.3A)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用于蔬菜、花卉等,近几年温室无土栽培的生产得到推广。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采用塑料大棚。
例2:改造地形因素。
(教材图5.6)修筑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分布于我国东南丘陵以及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分布广泛。
例3:改造水分因素。
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我国西北地区,如无灌溉,不能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例4:其他: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改良、沿海滩涂盐份的改良、红壤 改良等。
注意的问题: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
如随坡度加大,修筑梯田的工程量会逐渐加大,而梯田面积会逐渐减少,耕作难度也加大,所以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我国政府规定坡度大于25度不宜修筑梯田。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它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例如:
1、 城郊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2、 市场需求的变化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该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之就缩小。
例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到了1996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价格大跌,还出现严重滞销局面。
因此,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的可能变化作科学预测。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例如① 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供东北部工业区。
我国北方冬季也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省大量调进蔬菜。
② 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 ----- 商品粮食生产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 乳畜产品供应
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 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鲜花王国”荷兰(教材图5.8)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大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我国主要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课后练习:
1、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有哪些自然要素?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2、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有哪些社会经济要素?举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 读下面“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回答问题:
(1)B、E两地,何处种蔬菜更合理 ,
理由是 。
(2)C地建奶牛场是否合理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麦田在D地,苹果园A地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4)今后该城镇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
是否有可能 ,理由是
第3题第(4)问答案:(其他答案略)
有可能。理由①从本地区看,水源充足;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市场需求量将增大;有发展花卉种植的有利区位因素 ②随着市场对农业区位影响的扩大,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是发展方向。
城镇
D 丘陵
A 平地
主要公路
河流
B
E
C总第六课时
5.6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4.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5.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①钢铁工业区位三角的计算;②学生讨论的问题;③日本原料和产品进出口分布图;④电子电器装配厂和制鞋厂景观图;⑤中关村地区和硅谷分布示意图;⑥燕山石化厂分布示意图;⑦炼铝厂所需资料及法国部分资源分布图;⑧首钢分布示意图;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如果现在请你建一座钢铁厂,你需要投入什么?你将把这个厂建在何处?可见在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对众多的因素进行筛选,如通过科学的预算,或根据一些经济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以及专家的讨论、建议等。我们这里通过计算的方法了解钢铁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如何考虑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筛选众多因素,确定主导因素?
(计算机演示①)图中表示:钢铁工业的原料铁、燃料煤,成品钢市场;假设都是生产1吨钢运到市场出售,三地之间都是100英里,我们计算最简单的一种,即在三地中选择某一地,当生产1吨钢需要8吨煤,2吨铁的时候,应该选择在哪个地方建厂?计算的方法是:如果选择在煤产地,需要将铁矿运来,炼成钢以后运往市场销售,所需运费是铁和钢的总和,同理计算如果选择在铁矿其运费应是煤和钢的总和,如果选择在市场,运费时煤和铁的总和,三种情况比较的结果,选择在煤产地是最节省运费的,因此应该靠近能源地。如果推广到整个工业中,应是哪一类企业与此选择类似?——耗能高的企业。如果前提条件改变了,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和燃料都发生了变化,应如何选择?请同学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并讨论哪类企业与此选择相同?
请同学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同样冶炼1吨钢,对原料和燃料的需求量发生了变化?(同桌讨论后回答)
如果当市场与原料地和燃料地距离发生变化后,应如何选择?通过计算结果使同学明确交通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巨型轮船和集装箱的使用,使交通枢纽成为吸引企业的重要区位,企业选择靠近市场的位置,运输原料和燃料的运费对其选择不再成为障碍。
(同学读教材P21图24,25)我国是否有此类钢铁厂?世界是否有与此模式相类似的国家?
(总结板书)影响因素中的:原料、动力、交通、市场等
(学生活动,计算机演示②③④⑤⑥⑦)请同学作为企业家或专家,对几种企业的区位选择或已建厂的区位因素进行论证,找出影响企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分五组分别讨论以下五个问题:
(1)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受什么因素影响?
(2)炼铝厂应选择在何处?
(3)结合电器装配厂和制鞋厂的图片说明:为什么日本的一些电器装配生产转向东南亚或我国东南沿海?为什么我国大量出口鞋到美国,美国本土生产较少?
(4)北京中关村和美国硅谷在区位选择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5)为什么北京从大庆运输石油在北京建立石化厂而不直接从大庆运输汽油?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1)日本工业之所以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其原料、燃料匮乏,国内市场有限,因此对外依赖性比较强,而日本岛国的特点使其海上交通运输非常便利,交通运输成为其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法国发展炼铝工业,选择的区位在其南部,这里有水电、火电和核电三种能源,从文字资料中可知,炼铝工业对燃料的需求极大,因此有色冶金这类工业应该考虑靠近燃料地。
(3)从电器装配厂和制鞋厂的图片可以看出,这两种企业都属于对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大,但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日本和美国国内劳动力价格较高,而东南亚、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因此发达国家往往将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到这些发展中国家。
(4)从中关村和硅谷分布示意图上可知,两个地区都是大学、科研院所比较集中,都是高新技术产业非常密集的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工业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工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其选择的区位应是技术、人才集中的地区。
(5)北京之所以从大庆运输原油建立石化厂,主要是因为北京是成品油的巨大的消费市场,而成品油属于易燃易爆产品,不便与运输,而原油可以通过管道进行长距离运输,因此石化厂的区位选择主导因素使市场。由以上五个实例分析,可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除前面讨论的原料、动力、交通、市场以外,还有劳动力、技术等因素。
(板书)劳动力、技术
(总结讲授出示⑧⑨环境图)北京在燕山建立石化厂考虑靠近市场,产品不宜运输之外,还有环境因素,不同工厂的污染不同,进行区位选择时应如何考虑?燕山选择较为合理,而北京首钢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区位选择是否合理?不合理是否可以搬迁?由此引出工业惯性问题,并强调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副板书)工业惯性
(讲授)进行区位选择时,也有人为因素和国家政策等问题,以我国为例:如现在西部大开发,给予西部一定的优惠政策,有些人就会选择西部地区,有些华侨回乡支援建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就是希望在家乡建厂等,还有些企业老板的个人偏好等这些都称之为社会因素。
(板书)环境、社会
(反馈练习)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什么为这种变化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了世界工业地域的发展变化,同时对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典型例题】
例1:对于日本海外建厂的评价及分析日本工业海外建厂的原因。
【答案要点】
1.更加接近消费市场,减少成品的运输费用;2.降低工人工资成本;3.向其他国家转嫁环境污染物;4.缓解本国资源紧张状况;5.长期占领海外市场;6.寻求国际间的分工合作。
【命题意图】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实际问题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其中又以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为主,应用能力为辅;本题设问简单,但需要学生头脑中有日本工业发展条件的示意图,有日本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建厂的地理信息。
【解题思路】
按照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逐一分析,抓住更加接近消费市场,减少成品的运输费用;降低工人工资成本及向其他国家转嫁环境污染物三各重点因素,开放式地思考其他线索是解体的基本线索。
【复习指导】
以日本海外建厂为例,举一反三,分析发达国家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家产的原因,并由此达到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可分析出,我国沿海地区对内搞活,投入资金与技术及设备,大力开发大西北的广阔市场的重大意义。次题还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运用工业布局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开放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地理学科内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由地理学科内综合能力向地理学科间综合能力过度的有效方法。
PAGE总第三课时
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水稻种植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区,耕作特点等。
2.理解这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的关系,并能从历史原因、人口数量,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培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认识劳动的创造美。
【教学重点】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方向及努力措施。
【教学难点】
计算机课件辅助(图片①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②我国水稻农耕景观图片;③世界地图;④世界气候分布图;⑤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⑥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⑦潘帕斯草原地区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引课)我国南方居民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其主食以稻米为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广泛,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除自然因素外,影响我国南方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什么?(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等方面分析)
(出示图片①学生阅读教材中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除我国外,还有哪些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这些地区与我国在自然环境上有哪些相似之处,是否有不同?这种差异对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是否会有影响?在影响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上有哪些相似性?
(板书)一、水稻种植业
1. 区位因素
2.分布——亚洲为主,东亚、东南亚、南亚
(出示图片②学生阅读教材中图片)观察两幅图片,图中反映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在亚洲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这些特点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板书)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出示图片③)结合教材在图中找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分布有水稻种植业?
(承转,出示图片③④)首先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的国家?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这些国家在自然环境上的有什么相似的特点?在影响大牧场放牧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中有哪些相似性?总结概括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
(板书)二、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
2.特点——密集、规模大、商品率高
(出示图片⑤⑥⑦学生阅读教材中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典型代表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板书)3.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1) 区位优势
(出示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在欧洲人到来前后有什么变化?
(板书)(2)历史变化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说明阿根廷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板书)(3)促进发展的措施
(引申思考)由阿根廷所采取的措施考虑,其中有哪些是我国发展畜牧业可以借鉴的?
【典型例题】
例1: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气候区,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稠密、__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
(6)除图中所示地区,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亚、东南亚、南亚
(2)季风 水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三角洲
(3)人口、劳动力
(4)精耕细作、耕种规模小、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
(5)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6)美国、巴西、埃及、尼日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
【剖析】
本题既考查地理知识,也考查我们的读图、识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1)判读亚洲轮廓图,结合图例识别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确切位置。
(2)联系初中地理知识可知A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B、C地区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它们都有高温多雨的季节,利于水稻生长。另外,世界其他高温多雨地区如果在高温季节、有灌溉水源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
(3)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大量的劳动力,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4)亚洲人多地少的特性,使其水稻种植业具有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等特点,加上本区的季风气候,水旱灾害经常发生,因而水利工程量大也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决定了亚洲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例2. 有关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根廷主要从事畜牧业
B.阿根廷的牧牛业经历了由粗放型自给自足的放牧业到密集的商品牧牛业过程
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巴西高原
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答案】:B
【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条件等方面的知识。
(1)大牧场放牧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其中美国、阿根廷是牧牛业。
(2)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区,植被稀少,不宜经营种植业,只适合放牧业。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上大牧场的杰出代表。
(4)欧洲人到来之前,当地的印第安人过着粗放型自给自足的游牧生活,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逐渐被大型牧场所分割,成为密集型商品牧牛业。
PAGE总第二十课时
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商业中心的形成、基本构成、组织形式、区位
2、了解商业网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的密度、形成、效益、组织形式的影响
3、分析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
4、比较说明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社会效益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熟记我国主要的商业城市,能够分析其形成区位
【重点难点】
重点:1、现代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商业中心形成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难点:1、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选择商业中心的区位
2、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制约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某城市内的商业中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承担着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方式是什么?是通过哪些环节完成的?
商业活动的特点包括产购销一体化、网络化特点。商业活动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政治学科,我们会学习商品市场的类型、市场交易的原则、消费者的权益等知识;而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更侧重商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与联系,即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提问)考虑北京作为集经济、政治于一体的中心和北京市内西单、王府井等商业中心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小结)一种商业中心是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例如:北京、南京市、上海;另一种商业中心则是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例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
(承转)由以上讨论可知: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商业中心。即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提问)(1)商业中心最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商业中心往往依托哪些场所逐渐发展形成的?
(学生讨论)基于对城市商业中心的调查展开讨论。
(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将对不同商业地区的调查进行汇报,讨论:不同商业中心的形成有什么不同?包括哪些商店,按职能可以怎样分类?其中只要商家经营商品种类,采购渠道,在商业中心中所起作用?)
(教师小结)依据实际调查从组织形式、区位类型等方面归纳
(提问)读图分析《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图》他们的布局符合什么原则?
(结论)前者布局在人口密集和市场广阔的城市中心地带,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后者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城市外围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原则。(请注意参考扩展资料中关于西柳服装市场的介绍。)
在研究商业中心的基础上,考察商业网点。对比《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
(小结)商业网点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受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共同制约。
(提问)商业的经济效益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以学习荷兰的鲜花以及北方冬季蔬菜调拨为例)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经历了哪些变化,现代电子网络的发展对商业的影响?
(小结)效益--受商品产地距离影响,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的范围。组织形式--固定式(商业街)、流动式(货郎担)和新的形式(网上购物),受到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经得出: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及组织形式是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例题1. 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顾客
B.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
C.要有较好的大型运输码头
D.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本题中B、D为商业中心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而A中比较稳定的“顾客”不妥,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顾客并不一定“稳定”,也不能作为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C中“大型运输码头”不是每个商业中心必备的主要条件。
【答案】B、D
【点评】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与其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选项B、D分别是从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位置来考虑的。
例2. 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商业城市才称得上商业中心,城市内部的商业活动不能形成商业中心
B.商业中心一旦形成之后,其地位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C.商业街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往往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D.商业城市一般具有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和易于商品集散的优良的地理位置
【解析】(1)商业中心包括两类:一类是担负一定区域的商业活动中心职能的城市,称为商业城市;另一类是指一个城市内部商业活动集中的地区,称为城市内的商业中心。故A错。
(2)商业中心一旦形成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和交通的发展,一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商业中心的变化。如扬州的商业地位让位于上海,旧城区的商业中心让位于新城区等。故B错。
(3)一些商业街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故C对。
(4)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是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C、D
【点评】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商业中心的类别、影响商业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商业中。心地位的变化等。
例3.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并且多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组织形式。
【解析】在大城市中,商业中心多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由于大城市人口密集,需要消费的产品种类繁多,为了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的需要,商业街内集中了较多的零售商店。而在一些居民住宅区内,通常建有商业小区,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答案】商业街;商业小区。
【点评】商业街和商业小区都是商业网点中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在大中城市则更为突出。例如西安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和解放路都是主要的商业街。
人口密度决定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人口稀少的地区,多采用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像货郎担、大篷车等;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则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在很多国家,人们采用电视购物的办法,使用无人自动售货机。
例4. 有关商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商业就出现了
B.商人是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层
C.商业活动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
D.商业活动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解析】(1)人类是在新生代第四纪出现的。而商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交换这种满足生活需要的手段出现后,劳动产品才转变成了商品,商品也就产生了。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初期,便产生了商业。故A错。(2)随着商品的产生,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并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特殊阶层—商人,其职能是“专门对商品交换起中介作用”。故B正确。(3)由于商业部门不只是为一个生产部门和企业推销商品,而是为许多生产部门和企业进行商品购销活动。这比每一个生产部门和企业各自单独建立一套供销机构,专设一批供销人员直接经营商品,在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的耗费和占用上都要节约得多。它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故C是对的。(4)尽管商业不是国民经济物质生产部门,其生产的产品是非物质形态的,但它可以为生产部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刺激消费。而生产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又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故D错。
【答案】B、C。
【点评】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它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商业活动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有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PAGE7.7国际贸易和金融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全球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2.了解国际贸易的范围。3.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和现状。4.了解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评价国际贸易基本格局的合理性。2.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思考经济贸易的社会公平问题,树立平等互利的国际贸易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和国际贸易的现状。
难点:
1.评价国际贸易基本格局的合理性。
2.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商业贸易活动是人类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我国每年进出口量大幅度增长,与国际的交往增加了,说明我国的商业逐步走向国际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国际贸易和金融。
一、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联系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投影表7.4以及展示问题。1.全球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式是什么?2.全球经济联系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3.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联系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国际贸易和金融是全球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加强了全球经济的地域联系。20世纪中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各国或地区经济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经济贸易和金融走向全球化。
①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承转过渡:在了解了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联系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图7.32和7.33。
教师提问:国际贸易交易的对象主要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主要有商品交易、商业信息交易以及劳务、技术、设备的交易。
多媒体投影,教师提问:
读“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52年到2000年间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目前我国的进出口商品主要有哪些?
3.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上主要有哪些不同?
多媒体投影下表。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
学生回答并填写表格。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工业基础情况 雄厚 较薄弱
主要出口商品 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和畜产品 农矿等初级产品
主要进口商品 原料和燃料 工业制成品
近年来的变化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制成品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增加
贸易格局分析 优势地位 不利地位
解决的措施和对策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承转过渡: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势必产生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这就是国际金融。
三、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1.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在哪些城市?2.金融市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遍布世界的金融网络,通过电子计算机等通信工具,把许多国家联系在一起,一个市场发生动荡,以至世界上一个角落政治局势变动,都会迅速反映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
课堂练习:
1.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A.商品交换,外汇的周转和运动 B.商品和信息交换,资金的周转和借贷
C.商品和劳务交换,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D.商品和技术将交换,资金的周转和借贷
2.下列国际金融中心与其所在国连线正确的是:
A.苏黎世──瑞典 B.法兰克福──法国 C.莫斯科──俄罗斯 D.伦敦──英国
3.读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图,分析问题:
⑴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位于_______________沿岸,石油从这里输往西欧,和北美最近的一条路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_______运河和_______________海峡。
⑵近几年来,世界石油贸易成为第_______________大宗贸易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
(1)甲图是__________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海港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海峡,其最狭处建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隧道。
(2)_____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___________带(气压带风带全称);_____________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____________带(气压带风带全称)。
(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___________国家;乙所示海峡沿岸国家均属_____________国家。
(4)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线标出:①甲图标出来自世界最大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②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
5.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年消费量的1/3。
(1)在甲、乙两图所示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___________海峡。
(2)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3)除了石油进口外,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__________(多项选择)
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
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纽。
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
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
板书设计:
一、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联系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工业基础情况
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进口商品
近年来的变化
贸易格局分析
解决的措施和对策
三、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总第二十三课时
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3、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重点难点】
重点: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难点:1、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2、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法、讨论法、谈论法、归纳式讲解法
【教学工具】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口压力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某一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状况与当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之前累积的人口基数相关(除去人口迁移因素)。人口基数越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一定时空范围内增长的人口数量越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受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断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小差别。如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发达,出生率一般不会很高,而死亡率低(或降低),因而人口增长率较低。经济落后的地区,一般出生率较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还与文化、教育、国家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
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地区差异
(1)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的增长大致经历了 缓慢-->加快-->迅猛-->减缓的过程。
① 在史前漫长岁月里,人口的增长极其缓慢。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低,人口的死亡率极高。用了百万年的时间,到公元初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约2.5亿,1650世界人口经过多次的巨大波动,达到了5亿。
② 而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83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10亿;1930年世界人口在百年间又翻一番,达到第一个20亿。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使得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出生率,所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在二战前的欧洲等发达国家表现的犹为明显。
③ 二战后,世界人口更是迅猛增长!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1974年,仅用44年世界人口又翻一番;而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这一次增加20亿人口只用了25年,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这种爆炸性的增长呢? 二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二战后,这些国家相继取得政治独立,社会稳定,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因此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仍然较为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及传统的婚姻生育观等因素,使得人口的出生率仍然相当高,因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居不下。
如果世界人口以目前的1.67%的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陆地到2667年时都会挤满人,假如南极住也能居住的话,也只可供7年内增长的人口有一个立脚的地方。
上述人满为患的灾难会出现吗?你从人口增长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减缓的趋势吗?
④ 近年来,统计表明,全球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减缓的迹象!如:在人口基数达到50亿的情况下,全球人口达到第六个10亿用了12年,仅比增加第五个10亿少一年。
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而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卓有成效地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及婚姻生育观念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抵,因而人口接近零增长,有些欧洲国家人口甚至呈负增长。
⑤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较高仍是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特征。尽管世界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趋缓,但是因为人口已累积到一个很大的基数,全球人口绝对数量仍在、并且仍将大量增加-每天净增约20多万人。每年净增约8000万人。
(2)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二战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显著。 二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而同时期,发达国家的人口战后短暂回升后从60年代中期逐步下降,有些欧洲国家甚至呈负增长。
3.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因为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人们为了生存而滥垦滥伐,滥采滥捕,破坏生态平衡,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最终通过环境的反馈作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巨大,由于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显著增加,因此对油、气和煤等矿物非可更新资源,应提高其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尽可能用可更新资源代替,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实现资源的最优耗竭。
但情况正好相反,这些非可再生资源正迅速耗竭。
2.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特别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的支持系统,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但是广大的贫困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何谓"片面"?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温饱,更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后果: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是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其结果是造成资源的快速耗竭和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没有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
以英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增长趋势,但扣除了对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以后,生活质量指标的增长大大低于纯经济指标的增长,而且70年代以后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发展"并非总是一致的。只有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的经济增长,只有以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只有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增长,才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环境问题的本质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课堂反馈】
1、 单项选择题
1.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协调问题
2.从世界范围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人口压力外,还有( )
A.世界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B.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传统的发展模式,过分地关注了( )
A.生态与环境保护 B.产值和利润增长
C.物质财富的增加 D.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4.在人口发展的历史中,下列哪一事件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第一次明显加快( )
A.十八世纪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新技术革命
5.20世纪中叶以后,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公害事件,主要发生在(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经济高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 D.热带雨林锐减的亚马孙河平原
6.1950~1970年间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缓慢增长
B.亚洲、非洲、大洋洲迅猛增长
C.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停止增长,甚至出现零增长、负增长
D.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迅猛增长
答案: 1.A 2.CD 3.BC 4.C 5.A 6.D
PAGE总第七课时
5.7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企业的空间发展的三个增长战略(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
2、企业空间发展的两个基本特点及案例分析;
3、跨国公司建立的意义及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理解企业增长的战略
2、理解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
【教学手段】资料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引课)头脑风暴:企业要实现利润增加与自身发展可以有哪些渠道?
(资料)海尔之路
【资料1】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8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13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
【资料2】1992年建设海尔工业园。园内还拥有三菱重工海尔商用空调、海尔家用空调、海尔海洛尼滚筒洗衣机、海尔波轮洗衣机、海尔手机、海尔与开利合资的超市冷柜等产品制造基地,以及与美国诺信公司合资研发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医药及保健产品基地等。海尔工业园各类产品的规模分别达到:空调200万套、滚筒洗衣机80万台、波轮洗衣机210万台、手机500万只、大型超市冷柜2万台、保健品药剂类360万袋。同时海尔工业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精密注塑钣金配套基地,达到每年生产注塑件1.8万吨、精密模具1200标准套、电子控制器500万只的配套能力。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
【资料3】2002年,实现全球营业额突破720亿元,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产品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
(教师小结)横向一体化——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向与原有产品有关的技术、功能方向拓展
——向新市场、新客户拓展
(提问)“横向一体化”战略有哪些特点?
(提问)读“某石油化工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增长示意”图,概括说明该图的含义,该图体现怎样的发展战略与海尔的例子相比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资料)首钢集团
(提问)读首钢集团经济模式图,概括其发展战略特点?
(小结)多样化经济——减少市场、环境的风险冲击
(读图)读“美国某家庭装修公司的空间发展示意”和“某公司进入日本各地的过程”图,据图归纳企业空间发展有哪些特点?
(小组活动)课前搜集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发展特点。
(讨论)以摩托罗拉为例,讨论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板书提纲】
一、企业增长战略
二、企业空间发展特点
三、跨国公司
【典型例题】
【题目1】业集聚可以扩大_______ ,最终降低_______ ,提高________ ,获得______ 效益。
【解析】由于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因此,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正确答案为:总体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利润;规模。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工业集聚的有利影响。集聚与分散是一对矛盾。从经济技术要求考虑,往往需要集聚;从保护环境考虑,则要求分散。在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些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在主要的专业化工厂附近,这样就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她域。专业化部门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当她的资源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的分工,确立本区域在全国或大经济区中的地位,同时,又能形成区域的经济组织核心,依靠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来带动和组织其它部门的发展。
【题目2】关于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确说法是( )
A.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聚
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
C.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由于产值高,因而能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
D.钢铁工业一定指向铁矿区位
【解析】(1)工业集聚的确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然而,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出现对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负面效应,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集聚并不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A不对。
(2)B是正确的。
(3)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许多相互接近的工厂加强生产联系,而这些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这些工业城市并不单是由产值高而形成。故C不对。
(4)钢铁工业并非一定指向铁矿区,它的位置是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例如上海宝山钢铁厂、日本濑户内海福山钢铁厂、意大利塔兰托钢铁厂等都不是铁矿区位,而是港口区位。故D不对。
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工业集聚与分散的利弊与趋向、工业地域的概念、部分工业城市的形成原因及其钢铁工业的区位指向等,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题目3】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
①汽车厂 ②食品厂 ③化纤厂 ④造船厂 ⑤机床厂 ⑥电视机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解析】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产品,是许多工厂的工业原料,特别是钢铁产品需要量大的汽车厂、造船厂、机床厂等工厂需要接近钢铁厂布局,以就近获得原材料(钢铁产品)供应,以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如我国吉林长春汽车制造厂与辽宁鞍山、本溪两大钢铁厂比较接近,湖北十堰汽车城靠近武汉钢铁厂等。又如,大连造船厂靠近鞍钢,上海造船厂靠近宝钢,武汉造船厂靠近武钢等。再如,上海机床厂靠近宝钢,武汉重型机床厂靠近武钢等。而化纤厂与化学工业有密切联系,可布局在一起。而食品厂和电视机厂都需洁净的环境条件,不宜布局在污染较严重的钢铁厂的附近。
正确答案为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工厂的性质和产品来源,抓住工厂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来分析。
【题目4】下列各组工厂,每组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而在地理空间上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是( )
A.钢铁厂、汽车厂、气门厂、棉纺厂
B.塑料厂、织布厂、汽车厂、印染厂
C.服装厂、制鞋厂、制伞厂、包带厂
D.机械厂、石灰厂、造船厂、水泥厂
【解析】(1)汽车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钢铁,而气门是汽车的零部件,因此汽车厂与钢铁厂、气门厂在生产上有密切的联系。故A是错的。
(2)塑料产品可作为汽车的零部件,因此,塑料厂和汽车厂之间存在着工业联系。在布的生产过程中,织布和印染是两道重要工序,因此,织布厂和印染厂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工业联系。故B不对。
(3)服装厂、制鞋厂、制伞厂、包带厂等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工厂,这些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联系,而可以建在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存在空间上的联系。故C是对的。
(4)机械厂与造船厂有密切的生产联系,石灰厂和水泥厂有密切的生产联系。故D不对。
正确答案为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各工厂之间在工业生产或空间上有无联系。而弄清工厂联系的前提是要掌握各工厂的产品来源及其生产过程(工序)。
【题目5】有关企业增长战略多样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样化主要是指与原产品相关的多种类型的产品
B.具有多样化生产的企业,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样化战略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D.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多样化增长十分普遍
【解析】(1)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但是,严格区分相关与否,并不容易。故A错。
(2)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如市场、环境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故B是对的。
(3)二战后,多样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该战略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快速增长的公司普遍采用。而发展中国家出现企业的多样化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C错。
(4)我国工业企业的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横向一体化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他形式的扩张才较多出现。故D错。
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了企业增长多样化的概念、作用以及世界和我国多样化扩张战略的发展概况等,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题目6】企业在空间发展上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
A.由远及近扩张 B.由近及远扩张
C.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D.由小市场至大市场扩张
【解析】企业空间扩张是一种经济现象。企业在空间发展上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由近及远扩张。其主要原因是: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当需要新建工厂时,常建在较近距离内;同时由于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如为了减少成本,工厂常负责新建工厂的原材料购买等功能),距离也不宜太远。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故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的原因。二是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或国家)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着地域差异,企业在新进入地区(国家)的空间发展上具有选择性。
正确答案为B、C。
【点评】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得到迅速扩张。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其扩张方式有两种:一是由近及远扩张;二是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前者是一种地理扩散过程,后者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等级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题目7】有关企业增长战略横向一体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此战略的方向之一
B.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生产阶段扩展是此战略的方向之一
C.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为横向一体化
D.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解析】(1)横向一体化增长战略包括三个方向,其中方向之一是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故A是对的。
(2)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生产阶段扩展是纵向一体化增长战略包括的两个方向之一,故B不对。
(3)由于横向一体化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他类型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C是对的。
(4)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而交易内部化的实现,主要靠纵向一体化来完成。故D不对。
正确答案为A、C。
【点评】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就横向一体化而言,其增长战略包括三个方向。横向一体化与原生产活动有关,易于实现,故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为横向一体化。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区别。
PAGE总第五课时
5.5工业生产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工业投入一产出要素及其变化。
3.工业的不同发展类型。
4.三次技术革命的开始时间、标志及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工业生产投入一产出的一般模式,对某一具体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投入一产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2.针对具体企业知道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变化后企业如何发展。
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1.通过了解世界工业的发展变化,认识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的理解。
2.通过了解标准化产品与定制产品的区别,初步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3.通过了解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认识学习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劳动创造美的观点,生产力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文明。
【教学重点】
①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②工业生产发展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手段】
①石油的部分制成品示意图;
②汽车的部分原料示意图;
③工业的投入——产出示意图;
④钢铁工业投入产出流程图;
⑤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流程图;
⑥世界主要工业分布图;
⑦三次技术革命对比表;
⑧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表;
⑨生产标准化产品与定制产品的区别。
【教学过程】
(引入提问)农业生产的对象是什么?
(出示①②)与农业比举例说明工业生产的对象是什么?其产品与农业有什么差异?——工业生产有时一种原料会有多种产品,有时多种原料会有一种产品,并且其生产对象是自然资源、农产品、半成品等。——由产品不同可以将工业分为加工业和采掘业。
(板书)一、工业生产的概念
1.概念
2.分类:加工业、采掘业
(出示③)阅读示意图说明工业投入的因素有哪些?与农业相比有哪些差异?有哪些投入因素在图中没有反映?从产出看工业与农业相比,除获得产品外,还有哪些产出?另外按照工业产品的去向可以将工业分为两类——轻工业和重工业。
(板书)二、工业的投入——产出
1.投入
2.产出——产品——分类:轻工业、重工业
(出示④⑤)读图分析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投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与它们相比,纺织工业的投入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微电子工业的投入有哪些?其差异是什么?
(板书)3.工业发展类型——按照投入因素分类
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出示⑥)根据世界地图说明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分布在何处?最早的工业化国家是谁?其早期工业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工业部门?从何时起工业部门有了变化?有哪些变化?
(出示⑦)总结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变化的影响有哪些?引起这种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各国工业总产值的有什么变化?
(板书)三、工业的发展
1.工业分布的变化
2.工业部门的变化
(出示⑧提问思考)以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科技进步还可以影响工业的哪些方面?
(板书)3.原料的变化——数量降低、品种增加
4.劳动力投入的变化——数量降低、知识水平提高
5.生产方式的变化
(出示⑨)从产品去向考虑生产方式有哪些变化?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工业生产活动
一、工业生产的概念
1.概念
2.分类:加工业、采掘业
二、工业的投入——产出
1.投入
2.产出——产品——分类:轻工业、重工业
3.工业发展类型——按照投入因素分类
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三、工业的发展
1.工业分布的变化
2.工业部门的变化
3.原料的变化——数量降低、品种增加
4.劳动力投入的变化——数量降低、知识水平提高
5.生产方式的变化
【典型例题】
例1:有关工业投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农业相比,工业对自然因素的投入更多
B.工业投入的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光热、劳动力等
C.不同的工业,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差别
D.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多
【解析】
(1)与农业相比,工业除场地和水源外,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故A错。
(2)工业投入的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科技等因素。一般说来,工业投入不包括太阳辐射的光照、热量等自然因素。故B不对。
(3)不同的工业,如纺织工业和电子工业,对劳动力或技术等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就有明显的差别。故C是对的。
(4)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但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故D不对。
正确答案为C。
【点评】 要进行工业生产,必须有工业投入。这种投入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原材料,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工业各投入因素及其各投入因素不同带来的变化等。
例2.属于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和钢铁工业 B.电力与化学工业
C.汽车与飞机制造工业 D.核工业和电子计算机工业
【解析】从历史上看,每次技术革命都带动一些新工业部门的出现。(1)第一次技术革命后,英国出现了一批工业中心,如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工业,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等。故A错。(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以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故B、C正确。(3)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激光工业等新兴高技术部门。选项D中的核工业和电子计算机工业均属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出现的工业部门,故D错。
【点评】工业生产及其工业部门的变化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带来工业部门的变化。回答本题时,要分清每次技术革命的时间及其相应出现的新的工业部门。
例3.同时属于石油制成品和汽车原料的是( )
A.玻璃 B.橡胶 C.沥青 D.油漆
【解析】石油可以加工制成多种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沥青、油漆、合成纤维、聚乙烯等。汽车的原料包括金属、塑料、油漆、玻璃、橡胶等。从本题各选项看,玻璃、橡胶均为汽车的原料,但非石油制成品;而沥青为石油制成品,但不为汽车所利用,只有油漆同时属于石油制成品和汽车的原料。
正确答案为D。
【点评】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观察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掌握汽车的原料和石油制成品。在分析回答时,可采取双向对照与逐一排除的方法。
PAGE总第十五课时
课题:7.1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教学目标】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的概念、当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3、交通运输网络化的形式、层次、发展和变化
4、邮电通讯的方式、特点及工作过程
5、商业的概念、商业活动的作用及其主要环节
【重点难点】
重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分析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3、通信方式的主要任务、发展情况和工作过程
难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
2、邮政通信的组织形式和业务分类
【教学方法】
读图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图》、《亚欧大陆桥示意图》、《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图》、《法国的高速铁路图》、《邮件的传递过程图》、《电信网和电信设备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图》、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举例说明古代和当代人类社会的地域联系情况,使学生了解人类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发展及当代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进入交通运输的学习。
(板书)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一、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概念: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交通运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交通包括运输和通信两部分,狭义的交通只包括运输。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交通,也可以说成运输,二者是混用的。因此本书采用“交通运输”这个概念。其次这里所谈的交通运输是指流通过程中的。像工厂中车间到车间的这种运输,也就是生产中的运输不在此范畴。
2.五种交通运输工具比较
运输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成 本:水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
速 度:水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
连续性:水运<航空<公路<铁路<管道
灵活性:管道<水运<铁路<航空<公路
小结五种方式特点缺点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 造价高、占地大、短途运输成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读《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图》、,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网络化。
交通运输网的关系图表现了运输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形式,以及综合运输网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两种交通运输网。
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
(熟悉)第一条亚欧大陆桥:即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提问)有了第一亚欧大陆桥,为何还要修建第二座?
①第一条主要俄罗斯境内,而第二条通过国家多、地区多,如东亚、中亚、西亚、东欧、西欧;②通过城市多,经济发达;③线路比第一条短,可节省成本,节约时间。
读《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图》
(熟记)世界主要航线和主要海港: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有四条即北大西洋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北太平洋航线。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著名港口、海峡。
通过以上讲解合学生认识区域性的铁路网和全球性的水路网、并从中体会交通运输网络是联系世界各地的纽带,使当今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方便。
(读《法国的高速铁路图》,以及我国几次铁路提速、集装箱在船舶运输中的运用等,并结合身边的事谈交通事业的发展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以此来简单归纳交通运输现在的发展情况。)
①网络化②高速化和专业化
当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互相配合形成系统。日益发达的交通运输已经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方便。除此之外,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实现地域联系?
二、邮电通信
教师举“马拉松”和“黑色便士”的例子说明邮电通信的发展,从而点出邮电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学生据自己所知谈当代邮政通信的业务分类。
假设要和某地某人联系,可以用哪些方式?
1.邮政通信——寄信、汇款、包裹、订报刊杂志
2.电信通信——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电视、数据通信
读《邮件的传递过程图》《电信网和电信设备图》,了解两大类业务的工作过程并让学生分析两种通信的特点以及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
对比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通信的变化和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
小结: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方式的主要任务、工作过程和发展情况。
任务 特点 干扰
邮政通信 传递信函和包裹 点多、线长、面长 自然灾害
电信通信 传递符号、文字、图像语言 方便、快捷、保密 地形
三、商业
商业是另一种人类地域联系的方式,它是指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读《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图》,了解商业活动的过程。
购进商品,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这是商业活动的开始,销售是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储存和调运是联结商品购销活动的必要流通纽带。因为购销活动在时空上常常是存在矛盾的,同时,购进商品必须经过一个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或近或远的空间转移过程。因此储存、调运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商业活动的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商品流通就会阻塞。
广义的商业还包括服务业。
思考:为什么广义的商业要包括服务业?
服务业从本质上讲也是商品的买卖过程,其商品是劳务,它是通过租让劳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服务业也属商业。
学生讨论商业的作用。
可以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实现劳务租让、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
总结:
本节课从人类地域联系角度讲解了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等活动,它们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活动所离不开的。同时它们又是一类生产部门,有自己的特点。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这些部门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产值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跟上时代潮流,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使地域联系更加便捷。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具有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答案:C
2.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答案:D
3.下列交通运输线中成本低廉的是( )
A.太原至广州的航空线
B.武汉至上海的长江航线
C.大庆至秦皇岛的输油管道
D.南宁至昆明的铁路线
答案:B
4.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是( )
A.西伯利亚大铁路
B.连云港——鹿特丹铁路
C.陇海——兰新铁路
D.符拉迪沃斯托克——鹿特丹铁路
答案:B
5.下列属于电话终端设备的是( )
A.电缆、电话机、用户电报机
B.传真机、可视电话机、电子信箱
C.车载电话、通讯卫星、图象终端
D.电话交换机、数据终端、光缆
答案:B
6.下列地域联系方式中属于交通运输业务的是( )
①用飞机运送旅客 ②用电视传递消息 ③用管道输送煤气 ④到邮局邮购书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7.下列商业活动的环节中,表明商业活动已最后完成的是( )
A.销售 B.收购 C.储存 D.调运
答案:A
8.电信通信的主要业务有( )
A.汇款、电报 B.传真、数据通信
C.储蓄、代发工资 D.飞机传送邮件
答案:B
9.地球村经济是指( )
A.各国经贸差异不断缩小
B.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C.生产、分配日趋公平合理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国际化
答案:D
二、简要回答(或作为课堂讨论)
1.列表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说出亚欧大陆桥(两条铁路线)的起止点和世界上比较繁忙的四条航线。
3.为什么邮政通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答案:因为邮政通信是通过交通运输来完成的,而交通运输(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会受到台风、暴雨、暴风雪、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4.为什么广义的商业中还包括服务业
答案:因为服务业从本质上讲也是商品的买卖过程,但“商品”是劳务,它是通过租让劳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包括服务业。
5.现代社会的人为什么越来越言而无“信”
答案:随着电信的兴起和互联网的发展,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一定程度上逐渐取代了传统信函,所以说,现代人在信息交流中写信越来越少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