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内容;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重要意义,走可持续海洋开发之路。
教学重点: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方法:
收集新闻资料,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状况,增强学生保护和发展意识;结合政治、历史知识内容,理解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及国际海洋权益斗争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的与海洋开发有关,有的是由其他自然过程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已有加强,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一、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从类型上说,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放射性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如海水中的赤潮与海洋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2.海洋生态破坏:除海洋污染物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随着人类向海洋的进军,人类对海洋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生产建设措施已经和自然因素一起,成为影响和改变海洋生态环境的一个因素,如围海造田、港口建设、过度捕捞等,必然导致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二、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入海量较大的一种,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无疑会更加频繁,石油污染将是一种持续的海洋污染现象。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正因如此,治理石油污染是防治海洋污染的重点。现在有很多国家正在试验新的石油载运方法,以防止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泄漏污染事件。
三、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许多独立国家提出了反对海洋霸权、争取平等的海洋权的要求,一直到1982年4月,国际社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公海、国际海底的海洋资源属国际共管、共享,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公约所确立的新的海洋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面积和管辖权力,确认沿海国家对于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享有主权权利。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为建立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产生,但相邻国家间管辖海域划界和海洋权益,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矛以公平合理的解决。
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甚至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树立海洋观念,认识海洋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课后练习:
讨论课后活动题P86: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增强全民海洋意识;(2)加强海洋资源调查研究工作;(3)健全法律体系,维护海洋权益。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一、海洋环境保护
1. 海洋污染:污染物质、污染特点
2.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现状
二、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1. 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保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教学后记: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以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海洋对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在处理“人与海”的关系时,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使人类和海洋环境协调发展,开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开发之路。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锋面系统、气压系统的特性及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单天气图,听懂电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以现实生活影响学生。
教学过程:
在观看电视节目里的天气预报时,除了城市的阴晴预报外,还有一些天气形势预报,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某些地区,使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的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一、 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亦称锋区。
2.分类:按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情况可分:
a.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绘图)。冷锋与天气的关系:冷气团的前缘播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冷却,水汽凝结成云、雨。所以,当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它是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
b.暖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的锋。(绘图)暖锋与天气的关系: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即气旋,高压也即反气旋。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的气压状况而言,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而言。
读图2.23,理解并掌握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的特点,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空气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由此可知,不论是热力原因,还是动力原因,只要气流上升,大气就不稳定,会出现云雨天气。
总之,以上两种天气系统是我们常见到的天气系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外,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复合,即形成复杂的锋面气旋,亦即既有锋面天气系统,也有气旋天气系统。以课本图2.24“锋面气旋图”为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这一复合系统控制下的具体天体,使课本知识学有所用。
课堂小结:
对两种天气系统作一对比分析,掌握其要点。
课后练习:
让学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中的气旋和反气旋的实例,印证课文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a.冷锋:概念、过境时的天气,过境后的天气。
b.暖锋:概念、过境时的天气、过境后的天气。
二、气压系统:
a.低压(气旋)、气流运动特点,控制下的天气。
b.高压(反气旋)气流运动特点,控制下的天气。
三、锋面气旋复合系统:
参阅图2.24,分析各地天气状况。
教学后记: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科学的观点战胜封建迷信的思想。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2.分析图形,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3.保护大气层,警惕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
教学重点:
大气热力作用的主要表现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解释相关名词,理解大气的保温效应。
教学过程:
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形成地球表面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维护着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 。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地面又把热量向外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增温同时,也向外放出能量,大部分是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总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效应。
三、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的能量转换,使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基本上是平衡的,这就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活动。此外,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也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应引起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
课堂小结:
重点指出大气的热力作用表现,解释名词,读图分析。
课后练习:
P.35 1~2.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原理解释不同现象。
板书设计:
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名词:太阳辐射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名词:太阳辐射——太阳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
二、全球热量平衡:
a.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
教学后记:
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现象,如大棚蔬菜等,学以致用。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CO2吸收红外线
吸收(具有选择性)
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和较大的尘埃较明显
削弱作用
散射(有选择性):蓝、紫色光易被散射
a.吸收——具有选择性
b.反射——与云层高度有关
c.散射——具有选择性4.8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及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教学重点:
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及地质灾害的防御。
教学难点:
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关联性。
教学方法:
收集一些地质灾害的实例,尤其是最新的资料,以具体实例加以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非常激烈,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成灾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某些部分,在内力作用下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的现象。按其成因主要有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震级越大,表示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区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地震还有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的现象。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我国唐山1976年发生的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
(二)火山喷发
1.成因: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是地热或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
2.火山喷发的基本知识
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三类:一是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二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称为死火山;三是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休眠火山。例如活火山有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日本富士山;死火山有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休眠火山有长白山的白头山,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强烈的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遮天蔽日,民房压塌,机场关闭等。
(三)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
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或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我国山区面积广,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1.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如我国西南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如因地震而造成的地裂、海啸、滑坡等。
3.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日趋频繁。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此外,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课堂小结:
对于常见的地质灾害,要让学生对比了解其产生原因、造成危害以及一些预防措施等,让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学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课后练习:
P127:第1~2题:让学生了解我国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的大致分布,并判断其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制订一些防灾、减灾的预防措施。
板书设计:
第八节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成灾原因、地震基本知识、危害
(二)火山喷发
产生原因、火山喷发知识、危害
(三)滑坡和泥石流
产生原因、造成危害、我国分布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2.3.
三、地质灾害的防御
1.2.3.
教学后记:
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害的强度不断增加,收集相关资料,加强对学生的防灾、减灾思想教育,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第6节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3.用发展的观点,了解气候的历史变化。
教学重点:
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全球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气候类型的成因判别。
教学用具: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观图片及相关的影视资料。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推导和图片结合的措施,增强直观性了解其特点。
教学过程: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大气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天气系统,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学习气候方面的基本知识,它的基础则来源于以上内容。
1、 气候形成因子:
1.气候的概念: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与天气相比有两点注意:时间尺度和统计状态。
2.影响气候的因子:
a.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b.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海陆间的热量与水分的交换,此外它本身就是一种气候现象。
c.下垫面性质: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影响大气性质。
d.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
上述因子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
二、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我们用气候形成的因子可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
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a.不同纬度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同一纬度带内,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气温状况不尽相同,影响范围较大的下垫面是海洋和陆地。
2.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a.赤道地区气流以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常年干旱少雨。
b.大陆的东岸、中部、西岸各自的气团与大气环流一样,干湿状况有很大差异。
总之,根据上述气候因素中的气温与降水两大要素,可把全世界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大致有10种主要类型,如图2.28所示。根据其不同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性质等,要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每一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可给学生列表进行对比,相关图形和表格附后。
三、气候的变化
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气候也不例外。根据观测事实,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这种大的气候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了解它的变化规律,采取适当措施,规范自身行为,抗御异常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a.地质时期(从距今22亿年~1万年),冰期、间冰期交替;
b.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温暖期、寒冷期交替。
c.近代气候变化(近一二百年的记录),世界气温有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带 纬度 气候类型 分 布 地 区 气 候 特 点
热带 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雨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雨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在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夏季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左右。
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亚热带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至40°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前者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前者均匀。
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左右。
气候带 纬度 气候类型 分 布 地 区 气 候 特 点
温带 大致在南纬或北纬40°至60°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左右。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
亚寒带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寒带 极地附近 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最热月气温仅达1℃~5℃。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有气温皆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约在-29℃~-35℃,北极地区在-22℃以下。
高山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脉、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
课堂小结:
由气候的影响因子,逐步判断、概括气候的类型及其特点。明确重点、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后练习:
1.补充练习题,根据所学原理,判断某地气候类型,使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课本P54:1~2题,组织学生加以讨论气候与建筑、饮食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六节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一、气候形成因子: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
二、气候类型:气温特点、降水特点。
三、气候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气候。
教学后记:
综合已学内容,多加应用,举一反三。
PAGE
— 4 —3.4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二)
第二课时:
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前后联系,再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
一、 海洋的空间利用
世界上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显得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的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三个部分。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开发利用海洋空间需要特殊的技术条件和较高的资金投入。如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要适应深海的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等等。
与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形式相比,现在人们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已扩展到各个方面,凡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产业活动,都有可能在海洋中进行。(配合图3.19“未来海洋空间利用”,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想象,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
二、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海洋运输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效率越来越高。人类海洋交通运输由近海向远洋拓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海洋交通运输工具得到进一步发展。从15世纪的哥伦布远航大海到20世纪初的重要航道陆续开辟(通往南北极的航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海域。20世纪60年代,世界大型油轮得到发展。集装箱的兴起,又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
沿海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在发展服海洋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和地位、港口服务区域以及实行的某些特殊政策,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发展,如荷兰的鹿特丹很早就是世界贸易中心,之后又改善水运条件,发展了农、矿产品加工业和造船工业,二战以后,鹿特丹港湾和航空设施得到完善,港口的中转机能更加突出。现在,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腹地覆盖了欧盟的半数国家。
三、围海造陆
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围海造田是荷兰人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密度的逐步扩大,人们产生了向海洋扩展居住的空间,在海上建立城市的想法,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也由于海洋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向海上移民已经成为缓解沿海都市拥挤状况的有效手段。如日本建造的神户海上城市。
我国澳门地区,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100多年来,澳门人也利用填海造陆的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
课堂小结:
依序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掌握各部分内容,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情。
课后练习:
讨论:进入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海洋经济时代,发挥想象力,描述海洋资源的深入开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二)
一、海洋空间利用:
海上、海中、海底
二、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运输的进步化,港口设施完善化。
三、围海造陆:
荷兰人——围海造田 人工岛——海上城市,澳门造陆
教学后记: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发展,缓解了人地矛盾,要加强对学生的海洋观、海洋意识的培养。3.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
两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发展前景,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树立学生的海洋观。
教学重点: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教学方法:
从概论、理论出发,先了解海洋资源类型及其资源意义,然后再逐一进述其开发利用现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海洋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一、海洋资源类型:
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类:
1.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数量大、种类多,目前能提取的海水化学元素约60多种。其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2.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渔业捕捞潜力很大,我们应充分利用海洋生物生产力,提高可捕资源的丰度,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增殖和养殖技术。
3.海底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资源数量十分丰富。
4.海洋能源:海洋中的能源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无污染,但是能量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二、海洋渔业生产:
1.渔场的形成和分布: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此外,在寒暖流交汇处和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也较丰富。因此,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
2.渔业生产活动情况 :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我国在充分发展近海渔场、海洋捕捞和养殖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三、海洋油气开发:
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现在,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
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常用地震波的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其次是海底油气的开采,这主要是通过钻井平台进行。最后是海洋油气的输送,一是由船舶运输,另一是海底管道运输。
海底油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课堂小结: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及海洋渔业、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
一、海洋资源类型:海洋化学、生物、矿产、能源。
二、海洋渔业生产:渔场的形成及分布、渔业生产活动。
三、海洋油气开发:开发进程与生产过程。4.3陆地环境组成——陆地水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水循环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水在地球环境中具有三相变化的特性,在组成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水也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对于人类来说,水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陆地上的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一、陆地水体类型:
1.陆地水的概念: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2.陆地水按其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沼水和以固体形态存在的冰川等。
3.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还有少量地下水是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
4.陆地水体中静态与动态相比之特点:陆地水体从静态储水量看,以冰川和地下水的储水量最大。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地下水的淡水量也很大,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陆地水体从动态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所以,静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其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所以不影响其后续利用为前提;动态水资源则因其恢复更新快,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读图4.22)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读图4.23)
此外,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建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相变化,外因则是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水循环和海洋水循环。(对于水循环运动,要引导学生从海洋蒸发开始,边设问,边画图,完整叙述水循环运动的全过程,并要求学生掌握其主要环节,画出简图)三种水循环运动,尤其是海陆间大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它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水循环运动规律是阐明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理论,其地理意义有三:(1)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地理环境,有了它的存在,地球才变得生机勃勃。
课堂小结:
让学生了解陆地水的特征及相互关系,重点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重要性及意义。
课后练习: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讨论: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一、陆地水体类型:地表水与地下水
水资源可分为:静态水资源与动态水资源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雨水补给、冰雪补给、相互补给
三、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图略,意义有三)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培养科学的资源观。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及重要性。
2.了解大气运动的分类及实际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
教学重点:
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方法:
让学生做一些简单实验,了解大气的热力环流。
教学过程: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间大气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理。
1、 热力环流:
绘图说明热力环流产生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近地面空气的冷热不均,引起了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名词: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气压梯度产生的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风——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在高空,当大气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开始做水平运动之后,马上就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运动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2.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除受上述两种力的作用影响外,还受到地面摩擦力影响,最终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绘图证明)
3.实际海平面中的大气风向,体现其真实的情况。
正确引导学生读图,得出以下结论:(图2.14)
在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等压线出现了闭合中心,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本课小结: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与等压线之间关系
课后练习:
组织学生观察热力环流的存在;根据风力等级表观测当地的风的情况。
教学后记:
结合以前所学知识,了解当地大气运动状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品德。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分布。
3.掌握季风环流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季风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由前几节课的基础知识可知:冷热不均引起了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样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了三圈环流,即可导入新课。
1、 三圈环流:
读图2.16,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要图文结合):
由于赤道与极地间的受热不均,引起空气在赤道地区上升,向极地方向运动,又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积聚、下沉;和从极地向南流的一支气流共同形成了三圈环流;在南半球同样也有三圈环流,这样就形成了近地面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其名称、位置要准确表示在图上)。
太阳直射的季节移动,又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正确指导学生读图2.18和图2.19,要指导学生从图中的气压值,找出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只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而在同一纬度上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上则形成高压,其名称分别是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和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同样,指导学生找出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也只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而在同一纬度上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上则形成低压,其名称分别是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和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美低压。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基本呈带状分布。
冬夏季海陆上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即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时常变化,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
3、 季风环流:
1. 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一个组成部分。
2.季风的成因:(读图2.20)
a.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b.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课堂小结:
重点指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季风成因。
课后练习:
组织学生搜集或记录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存在情况,并了解对当地气候影响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
1月、7月海平面图中的气压中心名称与分布。
三、季风环流
a.东亚季风
b.南亚季风
极地高压带
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高纬环流圈
中纬环流圈
低纬环流圈
成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四季和五带等基本概念。
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简单计算;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五带如何划分。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地球仪、三球仪科学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重点说明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
2.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
3.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4.能够准确地画出和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能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昼夜长及季节状况。
德育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昼夜交替的成因,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2.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让学生来理解昼与夜的形成、昼夜交替以及地方时的产生。
2.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和投影片,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引导学生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让学生来巩固复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以及五带的划分等问题。
4.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将课文前后知识有机地联系。
教具准备
地球仪 三球仪 投影片 板图或自制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考虑好了吗 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对!太阳直射的范围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是一致的。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所以太阳直射点的最南最北界限也是23°26′,也就是南、北回归线。假如黄赤交角的大小发生变化,太阳直射点的范围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时刻不停地处在运动状态,我们研究地球运动有什么地理意义呢 它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这就是我们后两节要学习的内容。
1.5~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板书)
1.昼夜的形成(板书)
(启发、引导)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阳光。现在我们假设地球不运动(既不自转也不公转),同学们思考一下:会不会形成昼夜呢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归纳)即使地球不运动,也会形成昼夜。(用地球仪做解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半球是黑夜,也就是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中间的大圆圈),叫做晨昏线或晨昏圈。
承转:处于黑夜状态的夜半球是看不到太阳的,而在昼半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或高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太阳高度的问题。(板书)
2.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
(引导、讲解)什么是太阳高度呢 太阳高度就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教师可用手势做解释)。处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看到的太阳高度是不一样的:
承转:刚才我们是在假设地球不运动的前提下来考虑问题的。实际上,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用地球仪演示)。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所以昼夜就在不断地交替。
3.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板书)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在前面第2课我们已经说过,月球是一颗同步卫星,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约为一个月,而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天,这样就使整个地表面的昼夜温差减小,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地球的一大优越性。
承转: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昼夜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各地的时间也显然是不一样的。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板书)
(教师演示地球仪,按照以下思路、线索边板书边讲解)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太阳东升西落 时间东早西晚 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
(补充)因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某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是不一样的,即各地有各地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根据以上的分析、推导可得出: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 下面我们来换算一下:
地理经度(度°、分′、秒″)地方时(时、分、秒)
15° 1小时
15′ 1分钟
15″ 1秒钟
地球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教师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举例说明,示例见备课资料中)
承转: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2.时区和区时(板书)
(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初中地球部分,可详可略地复习或讲解这部分内容)
时区的划分可使用下列图式(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或使用多媒体投影演示)讲解:
解释:中央经线、区时
区时的计算法则:
(1)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2)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教师可根据情况举例说明)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板书)
世界很大,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一些国家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某个区的区时为标准时间,也有采用半区时,本国东部时区的时间。
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我国新疆和西藏的学生,为什么上午10点才去上学 (让学生稍作思考后再解答)这是由于我国的领土东西跨经度较广,从东到西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全国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目前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上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标准时间。新疆和西藏的大部分位于东六区,那里的时间一般要比北京晚2个小时,所以在当地就出现了上午10点才上学的现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地方时。本节的重点、难点是晨昏线的判断,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和区时的计算。
课后作业
1.当本初子午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均为0°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经度180°的北回归线上
B.经度90°的南回归线上
C.经度180°的南回归线上
D.经度90°的赤道上
答案:D
2.同一经度的各地( )
A.区时相同
B.每天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
C.地转偏向力的大小相同
D.气温相同
答案:A
3.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8°的某地的区时是( )
A.10月1日17点 B.9月30日22点
C.10月1日7点 D.10月2日4点
答案:C
4.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一致
答案:C
板书设计
1.5~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
2.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时区和区时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2)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了解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范围与地球公转、自转的关系。知道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和1回归年的时间。
2、基本技能:
会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和黄赤交角图;理解黄赤交角的意义
3、情感品德:
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意义。
难点:空间概念的建立;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与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因此有必要将这两种运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地球运动的实际意义。复习:自转和公转规律
提出问题:地球是以什么样的状态绕日运动?能否给大 家做一下演示?强调重点: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的产生: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90°)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斜交(66°34′)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图1.22课件演示:黄赤交角的产生2、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在地球绕日公转一年中,太阳直射的位置发生变化: 课件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提出问题:通过演示能否说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最南界限?为什么?(依据:地球是球体、黄赤交角为23 °26 )(1) 太阳直射范围:读图:1.23
北纬23 °26 至南纬23 °26 之间。 一个回归年:太阳完成一次回归运动 365日5时48分46秒(2)二分二至日形成:(北半球而言)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 °26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 °26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读图:1.22
课件演示: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板图:地球绕日公转位置图问题假设:① 假设黄赤交角为40°、30°、20°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北京将会出现什么现象?(40°N) ② 假设黄赤交角为0°、为90°,又将会怎样?问题拓展: 由于黄赤交角是23 °26 ,因此在南北纬23 °26 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由此你会想到在什么纬度范围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66°34′N——北极圈
66°34′S——南极圈23°26′N——北回归线23°26′S——南回归线小结: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共同结果,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才出现太阳直射范围一年中在固定纬度之间做回归运动,同时在固定纬度范围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地球才会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地球运动还会产生什么地理意义,我们还将继续探讨。 复习:自转规律和公转规律。画图:地球公转图。
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读图:1.22,了解并记住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度数。仔细观察:地球在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回答问题:
太阳直射最北界限:北纬23 °26 ;太阳直射的最南界限:南纬23 °26
观看演示:二分二至日
填图:在公转图中填出春分、秋分、冬至和夏至及日期
回答假设:
回答拓展问题:依据地球是球体、黄赤交角为23 °26 ,学生能回答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纬度是66°34′。 牢固掌握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点是学习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课前必须认真复兴。
用地球仪做演示讲解。引导学生读图及课件演示:牢牢掌握黄赤交角的形成。
注意:稍微讲解与1恒星年的区别。
对假设老师用地球仪做演示说明,目的让学生真正领悟到黄赤交角的重要意义。
课程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课实际上只讲授了一个问题: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意义。内容随不多,却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通过讲授、演示、画图、问题假设和问题拓展等方式,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黄赤交角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本节课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上特别强调问题探究的过程,对问题是层层深入,同时为能最好的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地球仪演示、课件演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板书设计:
① 太阳直射范围:
地球自转——赤道平面 23°26′N至23°26′S之间。
黄赤交角(23°26′)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 ② 形成二分二至日(四季)
课堂练习:
1、填充图练习。
2、填图:地球公转图:表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EMBED PBrush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认识宇宙和天体的概念,知道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
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2、基本技能:
能够描述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 情感与品德
认识宇宙是物质的是运动的是发展的,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辩证唯物
主义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难点:地球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的原因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手段: 视频选段:宇宙; 课件:太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与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地理课讲述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自然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他们的因果关系,有时是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因此要了解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人类认识的宇宙
问:什么是宇宙?
①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 ②现代,人们认识到是由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物质构成的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漫长过程:
在17世纪以前,即伽利略天文望远镜诞生(1609年)之前,天文工作者在漫长的年代里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只能观测到六七千颗天体。伟大的哥白尼也只能提出“日心说”,把太阳系看成是整个宇宙。
20世纪以来,尤其是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强调:观测距离在宇宙空间的拓展,依赖观测手段的改进)宇宙存在的多种物质形态:问:什么是“天体”?
①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流行等(图1.1)。 ②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存在差异。3、人类认识到的天体系统:
问:什么是天体系统?①天体系统层次:图1.2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总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②太阳系:太阳和围绕它运转的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构成太阳系。
九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表1.1、图1.3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巨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远日行星
③人类目前能观测的宇宙范围:
天体数量:以十亿计
观测距离:150亿——200亿光年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
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渴望寻找到向地球一样的具有智慧生命的伙伴,人类在努力,因为人们相信,宇宙中只要有与地球宇宙环境相似的天体,就可能会有生命存在。那么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分析。
问:你们认为地球存在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什么关系?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表1.1
地球与太阳相距1.496亿千米,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较其他行星并不特殊。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有生命存在
原因分析:
① 太阳稳定——地球获得光照条件稳定, 稳定安全 生命的演化没有中断。 的宇宙环境
②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③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适合的温度
④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拥有大气 地球本身
⑤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大洋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答: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说一说: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认识:
天文观测手段的革命,使人类才能不断加深对宇宙的认识。答:天体是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读图1.1:了解宇宙中存在的各种天体的特点答:由于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形成天体系统
读表1.1和图1.3:了解九大行星的特点;
2分钟记忆:将九大行星的名称按分类记下来。
各抒己见:
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
读表1.1:
从数字中理解地球的普遍性特征。
归纳总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又具备了生命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生命的出现和进化就不足为奇了。 导入可以从提问开始:如:地球要讲述的对象是什么 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观念: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得到修正,不断接近真理。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都可以试着让学生讲,老师给予补充说明。
让学生记住九大行星的目的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课程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了解天体、天体系统等概念,并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观念,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断修正,逐渐接近真理。重点掌握人类观测到的天体系统。二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本节的重点,着重分析地球为什么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突出两个方面:
1、通过事实分析树立正确的宇宙
观。
2、强调师生互动,问题探究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各抒己见、归纳总结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宇宙——天体——天体系统 :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地球: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有生命存在
课后作业:填充图练习
课堂练习:选自《海淀名题》
1、下列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排列正确的是:( )
A.水星 地球 金星 B火星 木星 土星
C土星 木星 火星 D海王星 天王星 冥王星
2、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地球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运动
B 地球上有大气
C 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行星有很大不同
D 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
3、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外部因素是:( )
A 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形成原始海洋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太阳的光照条件一直很稳定
D 地球能保住大气,且大气成分的演化适宜生命的进化过程3.2 海水运动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图形解释洋流分布规律;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可将地球上的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对照,分析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 海水的运动形式
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中,海水运动使得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可简单分为波浪、潮汐、洋流这三种基本形式。波浪对船只航行、渔业作业等有很大的影响。波浪还具有极大的能量,是海岸动力作用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和泥沙物质的迁移和沉积。潮汐是在太阳、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长波,波长可达数百千米至数千千米。在海湾港口区,潮汐现象比较显著。洋流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而且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洋流促成了不同海区间大规模的水量交换,并伴随着热量交换、盐分交换等。
二、洋流的形成
1.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也叫海流。
首先,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的存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在盛行风的作用下,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上层海水又带动下层海水运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这叫风海流,例如南北赤道暖流。
其次,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运动,形成的洋流,叫密度流。例如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洋流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
第三,由风力和密度差异而产生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的洋流叫做补偿流。补偿流分水平的和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附近的海区就有上升补偿流。
2.在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几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三、表层洋流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3.12,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结合图形,让学生找到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各洋流名称、位置、运动方向,总结出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形成的是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分布着则是气旋型大洋环流,让学生熟记各洋流名称、位置。在南极大陆外围,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了西风漂流。在北印度洋较特殊,受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半年海水主要向西南流动,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半年海水则转向东流动,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五、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
2.洋流对海洋生物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寒暖流交汇处和有明显上升流处易形成大的渔场。
3.洋流对海洋环境也有影响,如陆地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在洋流作用下,会加快海水净化速度,但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
4.洋流对航运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费燃料。
课堂小结:
这节内容较为重要,尤其是洋流的分布及规律,可让学生自己绘图,找出洋流分布的规律。
课后练习:
P.75:1~2.组织学生讨论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水运动
一、海水运动形式:
波浪、潮汐、洋流——各自特点。
二、洋流的形成:
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引起。
2.密度流——相邻海区不同温度、盐度引起。
3.补偿流——相邻海区海水多少不同,有互补性。
三、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副热带海区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则是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形成的是季风洋流。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及沿岸环境,渔业、海洋污染、海洋航运。
教学后记:
注重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洋流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沿岸环境的影响。4.7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组成属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举例说明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及其保护的观点,建立永续利用的观点。
教学重点: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地域性和整体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自然资源: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1.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其一,某些资源的总量虽然是巨大的,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如水能、风能等。其二,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其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2.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3.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4.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资源与环境是分不开的。
以上自然资源特点,第1、2两点指的是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体现了辩证的思想观念,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同时要依赖技术的进步,挖掘资源的利用潜力。第3、4两点,指的是资源的地域性与整体性,也体现了辩证关系的特点,在利用资源时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要有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此外,能源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按照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一般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煤、油、气)和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两类。
二、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陆地自然资源给人类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
2.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它们构成了社会第一级生产,是其他社会生产的基础。
3.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主要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及规律,以辩证的观点来对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板书设计:
第七节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一、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有限性与无限性、地域性与整体性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2)、(3)
教学后记:
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现实资源的利用情况,树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及其保护的观点。第7节 气候资源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在人们生活中与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气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合理开发利用。
教学重点: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方法:
结合日常生活,了解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的利用情况,以实践为主,切身体会。
教学过程:
过去长期以来,人们只把气候看作是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现在我们应认识到气候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应树立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使学生认识到气候是资源,而且是几乎所有生产部门都需要开发利用的资源。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气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1.气候资源具有与其他资源相同的一些特点:
a.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如为农业生产提供的太阳辐射,光合作用的水、CO2、温度等。
b.气候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离不开对其开发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投入。
2.气候资源又不同于其他资源的一些特点;
a.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气候资源的地区分布,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差异。
b.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
c.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都有较大的变率,因此,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地制宜。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与人类利用气候资源的水平分不开的,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现在,几乎所有的生产部门都需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其中利用最广泛的是农业、建筑、能源、交通运输、商业、旅游等部门。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已经把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结合起来。
1.气候资源与农业:
气候资源与农业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有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问题,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等。第二,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不断地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的水平和深度,不断提高对光照、热量、水等气候资源数量所允许的范围的开发利用率,如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资源与建筑:
气候资源对建筑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为了减少头绪,课本只提出两点:
①日照与街道方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这是因为街道方位影响到建筑物的朝向,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日照条件。如北半球朝北的房屋,光照条件较差。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②风向与城市规划:风向决定了污染物的传输方向。为了尽可能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在冬夏季风对吹的地方或多种风向的地区,工业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
3.气候资源与交通:
海陆空交通运输需要穿过不同的气候区,充分合理利用各地的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类型的气候资源不断地得到开发利用,如旅游业开发的东北雾淞等。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堂小结:
归纳气候资源的独有特点,以实例分析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后练习:
组织学生分析判断当地家乡各部门与气候利用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7节 气候资源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1.与其他自然资源相同的特点:
2.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
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1.与农业的关系(最为密切)
a.决定了该地的种植制度
b.随科技发展提高了其利用率
2.与建筑的关系(全方位影响)
a.日照与街道: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b.风向与城市:工业企业的布局,尽量避免污染城市。
3.与交通的关系;
海陆空的交通建设及运输,要避开气象灾害。
教学后记:
指导学生归纳日常生活中的规律,然后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统一。
提供原料、能源
开发利用的投入3.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概况。
2.学会用图说明海洋表层平均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正确认识人与海岸的相互关系,走可持续开发海岸带之路。
教学重点:
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盐度的分布规律。
教学用具: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地图册中相关图形。
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分析和理论推导,总结温度与盐度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辽阔的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国防的前线、贸易的通道、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海洋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与大气、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方面。
一、 地球上的海洋
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之一,海洋不仅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而且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海岸是陆地与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地带。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海岸带不断提供充足的海洋水产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然而,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利用及人类的其他活动等,都会对海岸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研究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规律,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
二、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及其分布是海水热量特征的直接表现。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量平衡。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的影响,海水的温度并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而海水的热容量又最大(除了NH3外),它又限制了海水温度的大幅度变化,并把热量源源不断地输给大气,因此,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三、海水盐度
盐度即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其中盐度最高的海是红海,盐度达4.1%,波罗的海盐度不到1%。
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降水、蒸发以及河川径流。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的盐度一般较低。
在分析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时,要指导学生正确读图,分析其原因。从图中可看到,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规律是由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亦即气候因素决定的。
课堂小结:
让学生了解海洋概况及分析判断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
课后练习:
组织学生收看相关海岸带环境特点的影视资料,了解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情况,进一步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海陆相互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 地球上的海洋
海洋概况:表面积、体积、热量交换、海岸带。
二、海水温度:
热量的收入与支出、影响因素,对气候的调节。
一、 海水盐度
概念、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教学后记:
了解海洋知识,培养海洋意识,明确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组成及其主要成分、作用。
2.了解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
阐明大气特别是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列表比较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我们学的是宇宙环境,本单元我们学习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无论是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规律和状况,还是天气系统、气候变化、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以及大气环境问题及其保护等内容,都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学习本单元内容,既要阐明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又要指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大气环境,使大气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1.干洁空气主要有氧、氮、二氧化碳、臭氧等,它们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的伤害。
2.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虽少,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雪、雾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划分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a.范围
b.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递减率6℃/1000米
②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千米)
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3.高层大气(平流层顶~2000、3000千米)
特点: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
课堂小结:
指明大气的组成及功能,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
课后练习:
P31:2.另外可补充一些选择题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一、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1.干洁空气
2.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划分依据:温度、密度、运动状况
1.对流层:
特点:(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2)以平流运动为主
3.高层大气:
气压低,密度小
教学后记:
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感知,以取得教学效果。
氧
氮
二氧化碳
臭氧
低纬度 0—17~18千米
中纬度 0—10~12千米
高纬度 0—8~9千米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了解什么是太阳辐射及其能量来源;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和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了解月相的成因和月相变化的规律性。
2、基本技能:
能够通过某种现象、图表等分析并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联系实际了解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
3、 情感品德: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与分析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我们都知道,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天体是太阳和月球,白天我们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夜晚我们常常看到时有时无,不断变脸的月亮。事实上,地球与宇宙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更突出地体现在与这两个天体之间的关系上,下面我们就来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地球与太阳和月球的关系。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相关数据:
表面温度为6000K,
与地球相距:1.496亿千米
表面积为地球的1.2万倍(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平均密度是地球的1/4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2、太阳辐射:
提问:①什么是太阳辐射?
②你知道太阳辐射能是怎么产生的吗? 在太阳核心内部进行着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1个氦原子核粒子的过程,同时放出大量的能。要想使带正电的氢原子核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它们之间的斥力而结合,必须有高温高压的核反应条件。太阳内部有0.15亿K的高温,2.5×10帕的大气压,氢核聚变成氦核是可以做到的.
(1克氢聚变成氦只会造成0.0069克质量损耗,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儿孙好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太阳在50亿年的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
太阳常数:8.24J/(cm·min)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你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吗?
①太阳辐射能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例:略
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例:直接获取的太阳能:太阳能发电、太阳灶等 由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
读图1.5:我国什么地区能够更直接利用太阳能资源?
小结: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的一切。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中有大气、水、生物等要素,这些要素本身和要素之间是在不断变化的,其根本运动和变化本质上就是太阳能如何分配、再分配和转移。因此,太阳辐射是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图1.6:说出太阳的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如:黑子、耀斑、谱斑、
日珥、日冕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
①黑子:太阳光球层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黑子的变化周期为11年,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释放出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电子,因此,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几分钟或几十分钟)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气象、地震等的影响:
例: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相关性:图1.9“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1909年、1931年、1954年、1975年是太阳黑子的双周期,刚好是我国上个世纪4个地震活跃期,而双周期及其前后又是我国长江、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涝或其他自然灾害的时期。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例:1972年8月7日耀斑大爆发┉
三、月地关系
月球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作为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关系尤其密切。
1、月相变化: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成因:①月、地、日运动形成的三者位置的变 化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月相变化规律:图1.11“观察月相” 问:(1)当月、地、日三者处于什么位置关系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满月?大约在每个月(农历)的几号?
(2)当月、地、日三者处于什么位置关系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上弦月?大约在每个月(农历)的几号?
2、人们对月相的利用:农历计时制度利用月相辨别方向潮汐变化规律星期由此演化而来 说一说:
1、太阳给你带来的┅
2、你见到的月亮┅
(语言要美一点)
答:①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②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列举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说一说:太阳辐射与我们的生活读图分析:我国便于使用太阳能的地区
读图说出: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读图:
图1.7“太阳黑子” 图1.8“一次大耀斑的变化过程”自学课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将自己了解的实例和同学交流。说一说: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实例)说一说:
1、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2、你观察到的月相变化
观测实践:连续观测月相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一个月后验查。 太阳和月球是每一个人都熟悉的天体,让学生说一说,从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引导探究.有关太阳的数据可以不讲。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可以先由学生试着讲解,之后老师再补充说明.
资料:《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2期:《太阳能述说》教参:
P20:“太阳能利用方式”
P21:“我国太阳能分布”
课件:太阳能的利用
录像:“太阳活动”片断
强调: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震等的影响十分复杂,至今还没有整理出比较确切的并可利用的统计规律,其物理机制是怎样的也还没有搞清楚。
指导学生读图:1.10
课件:
“月相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
课程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课讲述了三个内容,重点是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问题,注意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的哪层大气。月相变化虽然是我们的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但是其形成原因却是一个难点,因此必须建立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搞清楚月相变化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通过实际观测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较多,因此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以下两方面:利用课件、录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并加强理解。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或让学生说一说
提供资料:“星期”的由来:《万事源大辞典》海洋出版社
板书设计: 太阳辐射与地理环境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生活
太阳
对气候、气象的影响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和磁场的影响
月相——月相成因——月相变化规律——人们对月相的利用
课后作业:填充图练第八节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1、 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2、 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见下面表格)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种类 概念 成因 分布 灾害表现 防御措施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的强烈发展 热带、副热带海面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暴雨洪涝 24时降水量在500mm以上 充沛水汽强烈上升降水时长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长期无雨或异常偏少 全球范围程度不等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牧林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寒潮 大范围剧烈降温,伴有风、雨、雪等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 我国冬半年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毁坏、破坏牧场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教学后记:
各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较大,让学生从具体实例着手,了解危害程度,做好应急准备。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的内容不少,可能头绪很乱,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下来教师边板书归纳、边引导解释):
承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它的纬度变化规律就形成了五带。
六、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板书)
(1)四季的划分方法
(首先让学生读图1.27,思考:我国古代的四季划分法与欧美国家的四季有何不同 )我国古代的四季划分可以叫做“四立”法,可表示为:
春 夏 秋 冬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
欧美国家可以叫做“二分二至”法,可以表示为:
春 夏 秋 冬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通过比较、分析可看出:这两种划分法的一个共同点是四季均等长,都是在同一个时间进入同一个季节。两者的区别是:欧美国家的四季比我国传统的四季要分别晚一个半月左右。
这两种划分法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呢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如按我国传统的“四立”法划分,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而此时在我国北方大地,还是数九寒天的隆冬时节,看不到春天的景色。再比如立秋,此时正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哪能象秋天呢。而欧美国家的“二分二至”法似乎迟了些,如春天以春分开始,这时候大多已是草木葱绿、春暖花开了。可见,这两种四季划分法都与实际情况不符。(板书)
(2)传统的四季与气候不符
所以,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状况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又创立了一种按公历的月份划分四季的方法,即:
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评价:这种月份划分法与前两种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但仍有弊病:如四季均等长,都是在同一个时间进入同一个季节。
所以,在我国(尤其农业生产中)还有一种“候温划分法”。(教师可根据情况结合备课资料给学生做补充)
承转:在我国,尤其在农村,不仅季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二十四节气更具有实用价值。(板书)
(3)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提问:哪位同学能记得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学生回答)对!记的很好!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可以用下面几句歌诀来概括,帮助我们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外国没有,是中国的特产,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不是哪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天文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积累、观测总结出来的,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提问: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对黄河流域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四季的具体体现。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长短,是由所处纬度决定的。因为在五带中,只有温带地区才是四季分明,而在热带、寒带地区就谈不上四季或者说四季不明显。我国由于南北跨纬度广,北方(东北、西北地区)接近寒带,一年中冬长夏短;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地处热带或靠近热带(为亚热带),一年中长夏无冬或短冬。所以,只有在黄河流域地区,人们才明显感到有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中才真正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除了课文上的例子外,教师还可结合当地家谚来补充)如“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小暑发大河”,“处暑不露头,割上喂了牛”(指秋作物已快成熟),“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寒露霜降,有衣服穿上”(指天气一天一变冷了)等等。
2.五带的划分(板书)
这个问题学生在初中地理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可出示投影片或利用课本中1.28图让学生掌握两点:
(1)五带的界线和名称;
(2)各带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状况。
(进一步启发、引导)从图中可看出:五带的界线是回归线和极圈,热带有阳光直射,寒带有极昼极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有什么关系呢
(提问、归纳)五带的划分以黄赤交角的大小为依据。目前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是一致的,而南、北极圈的度数正好是回归线(黄赤交角)的余角。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五带的范围也会随之变化。若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寒带均会变小,温带会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寒带都将变大,温带就变小了。
划分五带有什么意义呢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后边学到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划分、陆地自然带的划分,都是以五带作为基础的。
[结合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都是本节的重点,望同学们课下好好学习掌握。
课后作业:
1. 读下图回答:
(1)图中∠a、∠b的度数是______,从∠a、∠b及其所对应的弧长可反映出地球自转速度具有 的特点。
(2)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___,B点比E点的时刻______(早、晚)______小时。
(3)由C向A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发生向______(东、西)偏移的现象。
答案:(1)45°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2)30°E 早 3
(3)西
2. 读“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的天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此图中已画出完整的天体系统的是______系,比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系。
(3)根据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判断,此时大约是农历______,月相为______。
(4)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和月球公转方向。
答案:(1)恒星 行星 卫星 彗星
(2)地月 太阳
(3)十五、十六 满月或望
(4)(略)
3.课本P24活动2
答案:(略)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1.6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一)四季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方法
2.传统的四季与气候不符
3.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二)五带的划分 第一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主要造岩矿物及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影响;学会用图表示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运动的循环运动
教学方法:
以自然界的物质组成来分析各自特点,化笼统概念为具体事物,以便学生接受。
教学过程:
陆地环境,即地球表面陆地上的自然环境。它是由地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陆地环境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陆地是人类的栖息之地和主要活动场所。在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这四大环境中,陆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为深刻,反过来人类对陆地环境施加的影响也最明显、最强烈。本单元突出陆地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的主题,通过联系人类活动,使学生树立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及保护的观点,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地认识地理环境。
一、岩石
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对于人类来说,岩石的重要性在于它可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岩石的组成:
1.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它的分布十分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如盐、石墨、石英、铁矿石等。
2.矿产: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即矿产。含矿产的岩石就是矿石。
3.岩石: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如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矿物,是组成岩石成分的主要造岩矿物。
二、岩石分类及成因: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
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是地下深处一种黏稠的高温熔融物质,并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气体。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的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就是岩浆岩。岩浆岩还分很多种类,如花岗岩、玄武岩等。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都是由花岗岩组成的。
2.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砂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还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在沉积岩中常能找到已经变成岩石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即化石。
3.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生成的一种新的岩石,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成坚硬的板岩。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组成地壳的三大类岩石,它们之间在不断进行相互转化,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三大类岩石与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之间也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运动。如图所示:
课堂小结:
重点让学生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课后练习:
组织学生参看一些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相互转化。
板书设计:
第1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1、 组成岩石的矿物: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
2、 岩石及成因
1. 岩浆岩:例如花岗岩、玄武岩
2. 沉积岩:例如石灰岩、页岩
3. 变质岩:例如大理岩、板岩
3、 岩石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后记:
让学生多识别化石标本,增强直观认知能力,把较为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矿产→矿石第六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陆地各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了陆地的整体性;理解不同地域陆地的特征及其成因;根据图形完整地掌握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教学重点:
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地与南北白山坡差异的原因。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归属是易错之处。
教学方法:
将前五节内容紧密相连,以联系的观点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含义:
地球表层的陆地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组成的。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汇集在一起,或在空间的偶然结合,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
2.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例如:地壳中碳元素含量的减少(化石燃料被开采后燃烧),导致大气中碳元素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增多),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这样会使南北两极的冰层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陆地被淹没。
(2)陆地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a. 气候状况影响植被类型和整个生态系统:
气候湿热地区 红色的、呈酸性反应的、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 高大的热带雨林;
气候干旱地区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的、有机质含量很低的土壤 矮小多刺的耐旱植物。
b.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地貌过程:
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多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造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c.气候要素使岩石产生风化,地质作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可能在大气中滞留一段时间,由此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的气温。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概念: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及各组成成分,按照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极自然区域的现象、地域差异在陆地中是普遍存在的,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中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分布规律: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景观由赤道雨林植物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热带,依次随纬度的增高,而出现了冰天雪地的极地景观,它们的分布与纬度一致,成带状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受海陆分布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自然景观受干湿状况影响,在同纬度表现不一样,它们南北方向伸展,东西方向更替,与经度一致,以中纬度地带较典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总之,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此外,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沿岸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这也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课堂小结:
点明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不同地域陆地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
课后练习:
P118:第1题: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运用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原因。
板书设计:
第六节、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含义
2.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概念:
2.分布规律:
教学后记:
通过前后联系,总结规律,综合判断陆地环境状况,本节课综合性较强,应用性也较强,应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生长
发育
生长
发育
(1)不是孤立的,而在发展变化
(2)“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
a.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山地水热状况第二节 陆地环境的组 成——地貌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以及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通过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
内外力相互作用关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教学方法:
采用多幅图形,以图代文,把一些概念、原理化作图上内容,加以理解。
教学过程:
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形态或外貌,也称地形。在陆地环境中,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作用,地貌面则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介面。
1、 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叫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等。
2.外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主要表现为地壳物质的破坏、搬运、堆积等。地表形态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2、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按照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引起地壳物质水平位移,使地表岩层发生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者发生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关于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运动方式、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等,一直是科学家们探讨和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内容。目前,板块构造学说是当前世界盛行的新全球构造理论。它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分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碰撞或张裂,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在板块张裂地区,形成了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在板块碰撞挤压区常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也形成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理论学说也在不断修正、补充,逐步完善。
3、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必然要在地壳中留下相应的痕迹。那么,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足迹”即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变位,就叫做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可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形态。
1.褶皱:
概念: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当岩层受到挤压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褶皱,褶皱发生隆起时,常常形成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
表现形式: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即形成背斜成山,向斜为谷的地貌形态。但是,不少褶皱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而易被侵蚀,反成为山岭。(绘图说明)
2.断层:
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并沿着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表现形式: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等。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3.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4、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含油气资源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可形成自流盆地;隧道工程、水库工程等,要避开断层带或进行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滑坡、地震等不良后果。
5、 外力作用与地貌
内外作用形成了地表形态“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
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发生崩解、破碎和化学破坏,风化作用的结果是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在风化基础上,流水、风、冰川和生物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破坏作用,再经搬运后沉积,则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侵蚀、堆积地貌。
1.流水作用:河流冲刷地面,并且下切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发育,又加宽、加深等就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如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河流又在山区出口处,流速减慢,碎石和泥沙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而在河流入海处,泥沙淤积,则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读图4.17—4.18)
2.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等。风在搬运中受阻力风力减小,便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一些颗粒细小的粉沙尘土,被风挟带到更远的地方才沉落,因而在沙漠的外缘常形成黄土堆积。如我国的黄土高原。
总之,在地质作用下,地球的表面形态不断地改变着。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由此分异产生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例如,在海陆两大地貌基础之上,首先形成了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在陆地上又产生了高山、高原、平原、盆地的分布等,不同的环境又进一步分化,使陆地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以概念为基础,抓住重点,配以图形,以图代文,使学生接受的效果更好。
课后练习:
P101:1~2 要求学生掌握概念、准确判断地质构造形态,据其特点,了解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2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概念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2.板块构造学说:活动论的观点,历史发展的观点
1、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概念
2.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形态:
a.褶皱:概念、表现形式
b.断层:概念、表现形式
3.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性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
2.两种主要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a.流水作用:瀑布、峡谷、千沟万壑地表形态,下游沉积而成平原三角洲
b.风力作用:风蚀洼地、戈壁、荒漠、沙丘、沙垄、沙漠外缘堆积而成黄土堆积(高原)。
3.内力与外力的相互关系:
共同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学后记:
本节容量过多,在实际操作中可分为两个课时,并配以景观图片或简易绘图,以概念为基础,加以分析,以便取得好的效果。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地质作用分类
垂直运动—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水平运动—水平位移
1.地壳运动分为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教材分析
1、旧教材与新教材的比较。
知识点教材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四季 五带
旧教材 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与二分二至日结合起来进行讲述。 运用昼弧、夜弧让学生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总结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①太阳高度角的概念;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③从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两个方面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①天文四季;②我国传统四季;③气候统计工作者的四季。
新教材 ①在二分二至知识点的基础上,详细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用图解的方式方便学生理解;②增加“回归年”的教学;③增加“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意义”的解释。 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删减昼弧、夜弧两个概念。 ①总体概括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②分别简述夏至日、冬至日和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分布情况; ①二十四节气和我国传统四季;②西方四季;③气候统计工作者的四季。④进行季节划分的意义。 五带的划分依据及意义。
教学建议
1、注意用知识结构图表总结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运用示意图,突破教学难点。
3、让学生练习画光照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问:地球自转与公转之间有何关系?
回答:自转形成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存在着夹角,即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黄赤两平面的交线在夏至、冬至时与太阳光线垂直,在春分、秋分时与太阳光线平行。
过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伴随着地球的公转,在地球上又产生了许多地理意义。
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设问:什么是太阳直射点?
读书: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称为太阳直射点。
设问:太阳直射点随着地球的公转有何变化规律?
读图:1.2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时直射赤道,夏至时直射北回归线。
②从冬至至第二年的夏至,太阳直射点从南纬230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到达北纬23026′。
③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从北纬230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到达南纬23026′。
④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纬23026′、北纬23026′之间周期性往返移动;南纬23026′和北纬23026′分别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设问:太阳直射点往返运动的周期是多少?
读书:太阳直射点往返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设问: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何影响?
讨论: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显然,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也具有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配的周期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来体现的。
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活动:学会画地球的光照图。
①确定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为黄赤交角的值,等于南、北纬23026′。
②确定南、北极圈:南、北极圈的度数等于900与黄赤交角23026′之间的差,其值为66034′。
③确定阳光的光线: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阳光直射赤道。
④确定晨昏线:晨昏线有两个特点,一是经过地心,二是与阳光的光线垂直。
⑤确定昼半球和夜半球:把背向阳光的一面用阴影标出,表示夜半球,朝向太阳的一面就是昼半球。
⑥确定各纬度太阳的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900-(要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的某地的纬度-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读图:1.26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①分析A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有何规律?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②分析B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有何规律?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③分析C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有何规律?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④以上三幅图中的A处,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A处的昼夜长短变化:冬至时昼短夜长,春秋分时昼夜平分,夏至时昼长夜短;A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冬至、春秋分到夏至逐渐增大,夏至时最大,达900。
总结:通过下列表格,总结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时间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 夏半年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②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纬66034′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纬66034′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半年 自秋分日至春分日 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纬66034′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纬66034′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 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 全球昼夜平分
讲述:由于南北纬66034′是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所以南北纬66034′称为南北极圈。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书: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地区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北回归线以北的所有地区 南回归线以南的所有地区
冬至日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南回归线以南的所有地区 北回归线以北的所有地区
春秋分 从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讲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900,而且一年中有两次。
设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有何影响?
讨论:①引起同一纬度受热情况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进而产生了四季;②导致地球上不同纬度在一年中受热不同,进而产生了五带。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一)四季的划分
设问: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读图:1.27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①我国古代四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地球饶日运行的轨道分为二十四段,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人们根据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情况,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这样划分的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②西方四季:把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点。
③气候统计四季: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
设问:四季的划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读书:四季划分的意义。
(二)五带的划分
读图:1.28五带的划分。
设问: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讨论:五带的划分。
①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
②温带-北温带、北寒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
③寒带:极圈以内,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设问:五带的划分有何意义?
读书:五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础。
活动:课本活动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不停地自转,不仅使昼夜不断地交替,产生了地方时,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地转偏向力。受这种力的影响,凡是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发生一定的偏转。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板书)
(引导)物体在前进中怎样发生偏移呢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解释说明: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沿地表做水平方向运动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注意:一定是顺着物体前进方向。这就如同我们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一定要靠右行(北半球)。
这种偏转现象对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气流和水流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1.25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情况。
(让学生思考分析或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归纳。)
(承转、过渡)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使地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板书)
(先让学生读图1.26自己思考、分析,教师在黑板上绘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同前),并同时打出1.26图投影片或出示自制的“地球平面投影图”。)
(结合图1.26的问题进行提问、引导,着重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对于北半球来说,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有规律的:
夏半年(春分——秋分):昼长大于夜长
冬半年(秋分——春分):夜长大于昼长
北极圈以北地区夏至日有极昼,冬至日有极夜现象。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可用投影片打出或板书归纳):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
(引导、分析)昼夜长短反映的是一个地方日照时间的长短,而“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管这个地方能不能被太阳直射,都把中午12点的太阳高度作为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反映该地太阳辐射的强弱。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析图1.26,看三幅图中的P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 能否找出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让学生思考、分析,教师提问、归纳)通过分析、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同(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日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就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同理,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重点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
课后作业:
1.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答案:D
2.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台山正值旅游旺季
B.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90°
C.地球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D.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
答案:D
3.太原市一幢窗口朝南的楼房,在下列日期中房间内得到的太阳光面积最大的是( )
A.1月1日 B.3月23日
C.6月1日 D.8月1日
答案:A
4.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 )
A.骑着马在牧牛 B.吹着风扇吃午饭
C.盖着被子进梦乡 D.围着火炉吃晚饭
答案:C
5.课本P24,活动答案(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4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了解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生物是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一方面,它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形成了地球上有机界和生物圈。因此,生物的出现,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环境条件对于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1)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喜光植物(马尾松)和喜阴植物(冷杉)之分。读图分析西双版纳地区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可得出: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林中的上层;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在密林的底层。
(2)热量和水分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深受环境的制约,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有相应的植物种类分布。相反,有什么样的植物种类,也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即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1)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村、农事的指示作用;如华北民间的谚语:“枣发芽,种棉花”等;
(2)植物对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
(3)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如矮牵牛能反映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
此外,动物的分布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只是动物能够克服一些自然障碍,表现了对环境的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巨大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
氧气的过程。化学方程式即为:6CO2+6H2O C6H12O6+6O2↑。光合作用的最大意义是固定太阳
能和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通过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的物质不断运动,太阳能不断转化,把自然界中无机界和有机界联系起来,从而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2.生物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改造: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是来自生物的作用。
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在相当程度上也为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所制约。这些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里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而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在陆地上出现以后,还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可见,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综合的环境效益。如果人为地破坏植被,就会引起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课后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阐明其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光合作用及意义 2.与各圈层的关系 3.保护环境的作用
教学后记:
多组织学生了解、分析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补充些相关的资料内容,扩大学生视野与知识面,更好地学好本节内容,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光能
叶绿素
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光、热、水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2)、(3)
一、生物分布与环境4.5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分析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说明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形成。
2.土壤的形成,主要是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土”字为:“土者,地之吐生物者也”。
1.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
2.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动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使地表由裸露岩石变为草木生长,从而导致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最具意义的因素。
2.土壤的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固相、液相、气相三相俱全的一种独特的自然体。
矿物质:是指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颗粒,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它能释放出钾、钙、磷、镁等养分元素,供植物吸收。土壤质地是决定土壤的蓄水、供水、保肥、保温、导温和耕作性能的重要因素,它对土壤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影响。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成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一部分有机质经腐殖化后,使养分储存起来,逐渐释放,不断供给植物吸收;新鲜的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空气,流动性很大,它们在土壤中所占比例常随干湿状况变化。土壤中的水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是根系吸收养分的重要渠道,土壤空气状况是土壤肥力因素之一,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可促进氧气的供应和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并消除其他有毒气体,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
土壤的物质组成,使土壤具有不断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条件,以及调节这些条件的能力,使土壤具有肥力。
3.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a.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土壤,植物就无生存立足之地,也就没有农业生产。
b.土壤是一种可更新资源,在人们合理的经营管理下,土壤肥力不仅不会因利用而损耗,反而会得到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引起土壤肥力的减退。
三、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中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土壤肥力主要是由生物作用形成的。
1.土壤的形成过程:
a. 岩石风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释放矿物养分
b.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c.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
2.生物对于土壤肥力的形成作用:
a.有机质的积累过程:植物吸收养分,合成有机质,在母质中不断积累,在微生物作用下,它又释放土壤母质中所没有的氮素养分,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
b.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植物根系能选择地吸收营养元素,并储存于生物体内,随生物的残体分解又释放到表层,使得生物循环不断进行,养分元素则在土壤表层富集起来。
3.人类活动对成土过程的干预和影响:
人类活动也有意或无意地参与成土过程,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地和水土流失等。因此,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养,做到用养结合,促使土壤不断改良。
课堂小结:
综合前五节内容,不仅使高中学生要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还应对每一地理事物(现象)加以具体分析、评价。
课后练习:
通过前五节的学习,让学生说明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为下一节内容作下铺垫。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概念、作用:①,②,③
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肥力
2.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3.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a,b
三、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1),(2),(3),生物作用(1),(2),人类活动影响。
教学后记:
综合前五节内容,了解陆地环境是由上述五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5 常见的天气系统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新课教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 锋面的定义(板书)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
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21“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问:什么是冷锋?受冷锋影响会出现什么天气?
投影图2.21,指图讲解: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承转:上述是冷锋与天气的关系,暖锋与天气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再来学暖锋。
3.暖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22“暖锋与天气”,并且注意观察暖锋的表示方法。
问:什么是暖锋?暖锋对天气是如何影响的?
投影图2.22,指图讲解: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暖锋雨区在锋前。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下面我们再把冷、暖锋的天气变化特点进行一番比较。(投影表格)
补充材料:
冷暖锋判断法
1. 平面图判断法。在下面等压线图中,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根据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如课本图2.21图2.22为侧视图),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因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4)雨区的位置。同上。
播放录制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让学生看主持人是怎样分析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的,从而掌握所学内容。
承转:以上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部分内容: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板书)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均不相同,其天气状况也不相同。我们首先学习低压(气旋)系统。
1.低压(气旋)系统(板书)
请同学们先回忆前面讲过的低压(气旋)的运动情况。
阅读图2.23“北半球低压(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读图2.24。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慢,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两锋之间的地区则为暖气团天气,如果水汽充足而又不稳定,可出现弱的降水,若气团干燥,则为晴间多云天气。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承转:对照低压(气旋)与天气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先看课本高压(反气旋)的内容。
2.高压(反气旋)系统(板书)
阅读图2.23“北半球高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并且回忆反气旋气流的运动情况。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综上所述,我们学习了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下面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有关分析。
播放录像完毕后,挂某城市天气预报图,请同学试做天气预报员,然后再做活动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这样,我们以后不仅能听、看懂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遇到简单的天气图也能做出分析,并且进行预报。课后要求大家阅读P65“天下第一气象站”,了解每一组气象数据的来之不易和作为一名气象员的艰辛。我们大家应该有热爱气象事业、勇于献身气象事业的精神。
课后作业: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差别很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答案:AC
2.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
B.降水都降在锋前
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D.都属于气候系统
答案:C
3.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冬季影响我国最大的高压系统
B.盛夏,我国长江流域受其影响,形成伏旱
C.“副高”位置季节性北移,使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先后进入雨季
D.“副高”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则易出现干旱
答案:BC
4.下列天气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的锋面雨
B.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常受冷高压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
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答案:BC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锋面的定义
2.冷锋
3.暖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气旋)系统
2.高压(反气旋)系统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目标:
1、 基本知识:
简单了解世界宇宙探测的发展过程,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了解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水平;了解目前人类对宇宙的开发利用情况,认识探索宇宙的意义。
2、 基本技能:
能够对宇宙开发提出新的设想。能够运用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出世界及我国宇宙探测的发展。
3、 情感品德:
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探索的精神,树立宇宙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目前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过程和成就;如何保护宇宙环境。
难点:对开发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宇宙探索》
教学方法:问题交流与探讨
课时安排: 1或2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通过前两节课,我们已经把宇宙的大致轮廓和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目前世界以及我国宇宙探测的资料和信息,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关于宇宙探索与保护的探讨和交流活动。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象:一、宇宙探测的发展问题:
1、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是何时?有哪个国家实现的?2、举例说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3、举例说明载人航天器上天后,人类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4、载人航天器都有哪些种类?
5、举例说明宇宙探测的发展不仅让人类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专题探讨:
人类要进入太空,要克服那些困难来适应太空环境?(克服地球引力、真空、温度变化、有害辐射等)小结: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测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阶段二、我国宇宙探测的发展问题:举例说明我国已经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2、说一说我国的“神舟”号
专题讨论:人类进行宇宙探测有什么意义?天文学意义;② 对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三、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目的之一是开发宇宙的资源,宇宙中有那些资源?利用、开发的前景怎样?问题: 1、举例说明人类目前如何利用宇宙空间资源?
2、人类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资源?
3、人类是否有开发宇宙中的矿产资源的可能?请阐 述理由。今后对宇宙开发的开发活动是否应谋求国际合作?为什么?专题探讨: 对人类开拓宇宙空间你有什么新设想?四、保护宇宙环境 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问题:科学家们为什么大声疾呼“保持太空清洁”?科学家用什么办法清楚空间垃圾?专题论坛:
21世纪,许多国家都计划组织力量,进行重新登月活动,对此谈谈看法。 课前准备:1、自学课文2、收集目前世界以及我国宇宙探测的资料和信息。观看录象。
回答问题:1957年10月,原苏联实现的。举例:“火星”号探测器举例:原苏联“礼炮”一号航天站;美国“阿波罗”计划;“太空实验室”;“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说一说: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讨论并发表意见:列举:“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拓展资料:中国的“神舟”一号和“神舟”二号。
讨论:回答问题及发表自己的见解。图1.16“空间太阳能发电站设想”
设想人类对宇宙开发的未来。
回答:1、太空垃圾的产生;2、太空垃圾的危害。讨论并发表意见 本节课是问题交流和探讨,学生课前准备是前提。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依据资料拓展教材的内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2期:《中国的“奔月”计划》
学生的讨论实际是对前面问题的总结资料补充:《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2期:《太阳能述说》专题论坛可以在课堂做也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
课程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教学内容通过“宇宙探测的发展”、“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三个问题,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发展历程和宇宙探测的意义,了解我国在宇宙探测领域的重大成就;了解如何更好的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让学生懂得凡是人类涉足的领域都要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问题和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课文、收集资料、讨论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活跃了气氛,提高了兴趣和能力。
板书设计:略
课后作业:填充图练习
资料提供:《太阳能述说——21世纪的伟大创举》《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2期2.9 大气环境保护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地球保温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及成因、后果和对策。
教学方法:
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气环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逐渐深化。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既是本单元教材的总结和深化,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要使学生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
一、全球变暖
1.全球变暖的事实及其原因:
近百年来的观测记录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主要还有人为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坏森林,特别是热带原始林的破坏,本人认为还有第三,即人口数量的激增(每个人都是一台制造二氧化碳的“机器”)。
2.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其次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3.全球变暖的防御措施:
世界各国在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保温气体排放量方面,正在进行共同的努力与国际间的合作。
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全球臭氧量减少及原因:
卫星观测资料表明: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尤甚,出现了“南极臭氧洞”。干流层臭氧减少,除了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氟氯烃气体,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2.臭氧层破坏产生的危害及保护: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皮肤癌患者增加、人体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破坏生态环境使农林牧渔业减产。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三、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1.酸雨的形成与我国的分布:
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它是由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雨性气体所致。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在南方还出现了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
2.酸雨的危害和防治:
酸雨的危害主要有: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等。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为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课堂小结:
重点指明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预防护保护措施,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看法。
课后练习:
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分析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共同的行动。
板书设计:
第九节 大气环境保护
一、 全球变暖
1.事实及原因:a.燃烧矿物燃料
b.毁坏森林
c.人口数量激增
2.危害及防治:
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进行国际协作。
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原因:人为排放氟氯烃。
2.危害及保护: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林牧渔业。应减少氟氯烃的人为排放,并进行国际协作。
三、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1.形成与我国的分布:人为排放酸性氧化物。
2.危害及防治:危害甚广,最根本的防治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教学后记:
通过本单元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其大气运动的规律,知道人类生存于大气环境中,就应保护好大气环境,同时也是保护人类自己。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基本技能:
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会画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情感品德:
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随时都能感受到地球的运动,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这些都是怎么形成的?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研究地球运动的特征。地球的自转 问:(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2)、谁能用地球仪给大家做地球的自转演示?
请同学们观察演示的是否正确,观察地球 的自转规律
(3)、地球在自转时有什么规律?1、地球自转时地轴的空间位置:
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演示:注意观察 ①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② 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板图:图1.18
要求: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箭头3、地球自转周期:自转360° 23时56分4秒——1恒星日4、地球自转速度:
① 角速度:图1.19:15°/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② 线速度:图1.19: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赤道:线速度最大:1670km/h(北纬60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地球的公转问:(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2)、谁能用地球仪给大家做地球的公转演示?
请同学们观察演示的是否正确,观察地球的公转规律正确演示:无论地球运行到太阳的任何位置,北极的指向不变,指向北极星方向。1、地球公转轨道: 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2、公转速度:角速度:1°/d
线速度:30km/s 表1.2:近日点:一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快 远日点:七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慢 图1.20:2、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
图1.20和板图:要求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箭头。3、地球公转周期:公转360°
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 回答: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做正确的演示:
说一说:地球的自转规律
观察演示:
画图:地球的自转方向算一算:根据自转周期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计算地球自转角速度和赤道线速度。回答: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的公转读表1.2:① 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② 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时的速度。画图:地球的公转方向 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讲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特别强调:①地轴指向②从南北极观察自转方向③1个恒星日是自转360°④角速度不变,线速度不同
学生在回答地球自转周期的时候如果回答是24小时,可简单解释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否则就不必解释。学生演示地球公转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公转时地轴的指向发生变化,老师要特别指出。特别强调:地球公转到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
绕日轨道长:
94000万千米
课程小结 教学总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概念和规律,内容虽然不多,却是本单元的基础和重点,因此本节教学特别要强调几点:自转方向、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公转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建立空间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求学生动一动:参与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画一画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等。
板书设计:
地球运 动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由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旋转,由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旋转。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除两极为0外,各地均为15°/小时(1°/4分钟)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赤道最大。南北纬60°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由地球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旋转。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每天大约向东移动1°,近日点快于远日点。 每秒大约30千米,近日点快于远日点。
课堂练习:
(1)填充图;
(2)画图:地球的自转方向、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公转方向;
(3)选择题:
1.地球自转时:( B )
A 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度地区快
B 赤道地区的线速度最快,越往两极速度越慢
C 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C D )
A 地球在近日点时,正值北京的夏季。
B 角速度加快时,线速度相应减慢。
C 同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方向也为自西向东。
D 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1恒星年。
提供资料:“傅科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