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于寄托的思想感情,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只细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品味诗化语言。
教学重点:
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
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雨历来都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在当代诗人的眼里,他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作者简介:
刘湛秋,生于1935年,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译著《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散文》1989年第4期。刘湛秋的散文是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作者秉持超时空的田园心态,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忧愁。
三、整体感知——听雨
1、配乐朗读。要求:
①师生共同读课文,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②读准字音、积累字词。
③简要概括文中描写四季雨的不同特点。
2、预习检查。
①生字注音:
粗犷(guǎng) 嗦嗦(suō) 诱惑(huò) 静谧(mì)
莅临(lì) 吝 啬(lìn sè) 咄咄逼人(duō duō)
②概括四季雨的特点:
(
特点
) 春雨:美丽而娇媚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
四、课文精读——品雨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春雨部分)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春雨图中都有什么景物?你觉得哪种景物最美,美在哪儿?(景物:树、花苞、水珠子、小草、空气等)
②你觉得哪句写得美,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拟人手法,把树写活了,写出了树刚从严冬中苏醒的样子。 “特别明亮”则让人感受到了树干开始变青、树叶萌芽的鲜活的生机。柔软:树枝溶解开始抽条的状态;将“叶子”比作波浪,写出了新生叶子长势之茂盛,充满活力。在春雨的滋润下,大树开始重获生命,树枝开始变得柔软,也反映了春雨的温柔。)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小草像夏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将草复苏、萌芽、生长的声音传递给读者,使小草充满动态感,充满生机,侧面反映了春天反对万物的滋润。此外,也能感受到作者细心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呼吸变得顺畅,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无色无味的空气仿佛有甜味呢,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好的雨后春景图!)
③对比阅读:对比朱自清在《春》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对春雨的直接描写,作者刘湛秋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你觉得好么?
经过春雨洗礼的万物,充满了朝气、充满了生机,生机盎然个。这样写,能够侧面反映春雨的作用之大以及春雨温柔、美丽的特点。
小结:多美的文字啊!透过这美的文字,我们更感受到了雨的春季那美的意境。在作者笔下没有生命的树生机盎然,没有感情的花意态娇羞,没有声音的成长沙沙作响,没有味道的空气四溢芳香。这种美源于自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秀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雨的春季。雨的春季被作者饱含温情乃至热情地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来之笔借春雨点染了整个春天,一支神化之笔借春天写活了万物。美丽的春天被作者用美得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们从中领会了“春雨图”的语言美、意境美。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分析“春雨图”的方法,自己来分析“夏雨图”“秋雨图和“冬雨图”。
2、每组从剩余三个季节的雨景中挑选一幅喜欢的画面进行赏析。
要求:先自读,赏析时可想象画面,注意圈画批注。
再小组合作,注意倾听组内同学发言。
最后分析结果,组内代表发言,其他小组 注意倾听,及时做好笔记。发言完可做补充。
提示:抓住能够牵动读者感官的句子;从修辞、感官等角度分析。
预设:
①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迫切”拟人手法,写出荷叶对夏雨到来的渴望,富有画面感。 把雨声、蝉声、蛙声的夹杂声比作交响乐,从听觉上给人以享受,让人感受到夏雨的热烈。)
②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运用比喻的手法。“果实摇着铃铛”,仿佛让人感受到果实的可爱,具有画面感。)
③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表达作用:“化妆了”,写了春雨的美丽与娇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小结: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相信只要同学们都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就一定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不易被人察觉的美,感受到别样的风情。
五、体会情感——悟雨
1、你觉得作者对雨的情感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到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点明:赞美、爱恋(尤其是第二人“你” ,感情的热烈、真挚,直抒胸臆。)
2、第七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结构严谨。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3、能否用《四季的雨》来替换《雨的四季》原先的题目妙在何处?(《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了,变得鲜活。同时这也是一段历程,一段经历了春秋而逐渐丰盈而完满的生命历程。因此可以说作者爱恋四季的雨,更是爱恋四季的生命。)
六、体会写作特点。
1、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结构十分简洁明了,使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而春夏秋冬,四季之雨,各有特色,形成对比。)
2、诗意浓郁,美妙动人。(作者将很多事物拟人化,使自然之物可亲可感。)
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雨的古诗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
2、写作训练。
以“四季的 (风、花、草等)”为题,写一篇字数350字的短文。
提示:抓住其四季的特点来写,写出其不同的姿态。
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
特点
)春雨:美丽而娇媚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