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第三单元)[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第三单元)[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4-16 22: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三)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结构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海水运动
陆地水和水循环
生物
土壤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考点分布组成岩石的矿物
地壳中主要的化学元素
常见的造岩矿物
岩石及其成因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典型代表岩石
地壳物质的循环
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考点分布地壳变动
地质作用的概念和分类
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地壳运动的类型
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
不同板块运动导致的地貌形态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褶皱和断层)
外力作用和地貌(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考点分布地球上的海洋概况
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表层水温和垂直水温)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盐度
海水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运动-考点分布海水的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洋流)
洋流的形成(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洋流的分布
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实际分布图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海洋生物、海洋污染、航海……
陆地水和水循环-考点分布陆地水体类型(分类和开发利用)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的补给来源(径流量与降水、温度变化的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补给关系
水循环
水循环的示意图(类型、循环过程及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生物-考点分布生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气候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光、热、水等)
植物对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意义
生物循环
绿色植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考点分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的组成和肥力特性
土壤的形成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分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图示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1 下列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有用的矿物又叫矿产,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 C.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D.矿物常常是单独存在的
2 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盆地 C.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的建设 D.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带和石灰岩地区,以避免诱发地质灾害
3 下列岩石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的是(  ) A.花岗石 B.玄武岩 C.大理岩 D.板岩
典型例题分析4 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__岩,判断依据是________。除此特征外,该类岩石还具有_______,能起到记录__________的作用。 (2)B处为_______岩,它是由_______活动经过_______形成的。此类岩石常见有两种类型,其中C处的岩石为_______岩,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等矿物组成的。D处为_____岩,其最大特征是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分析(3)E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若A为含有珊瑚化石的岩石,则E可能为_______岩,它是优良的_____________材料,其主要矿物成分是_______。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
在地形上是_______,地形成因
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该处由于__________常发育有沟谷和河流。 (4)a、b、c三处,常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____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___。 (5)C处是否适宜修建水库?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从成因上讲,d山称_______山,它是_______构造上升的岩块。它与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成因_______,此山在形态上的最突出特点是_________。 5 读下面“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附近海域4000米水深水温最大相差可能出现的是( )
A 2- 30C B 5- 100C C 15-200C D 200C以上
7 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冰川、地下水 B土壤水、河流水、大气水
C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 D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
8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 )
①洋流②河川③降水和蒸发④大气运动
A① ② ③ B ① ③ C ② ③ ④ D ③ ④典型例题分析9 下列洋流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 )
?暖流 寒流A B C D 10 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 )
A. 大陆架 B. 三角洲 C. 海岸带 D. 滨海平原11 反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有( )
A.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
B.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 D.北印度洋夏季洋流
典型例题分析12 读图3-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实线表示 ,
虚线表示 。
?
(2)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
?
(3)世界海洋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是 ,形成原因主要是
由于 。 ?
典型例题分析13 下图为7月份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海域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半球,判断其半球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标出洋流的流向。图中等温线明显弯曲处,是受____流影响的结果,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3)若此海域是太平洋内的水域,那么此洋流的名称是____。
典型例题分析1 按形成原因,a、c应为 流,b为 流。
2 d洋流根据其水温与流经海区水温对比应为 (寒、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 作用。
3 若在太平洋中,M处有 渔场,形成此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4 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后,洋流可以 ,但又会使
。c
M
0?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dab典型例题分析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A属于风海流,
则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节)。
2 A、B、C、D四洋流中,
按成因分,
C属于 流,
D属于 流。
3 中①、②、③、④海区,盐度由高到底排序是 。
4 若有一轮船从E海峡进入红海,其是 (顺水、逆水)航行。典型例题分析16 关于水循环的错误说法是(  ) A.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数量无限 B.海陆间大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D.水循环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全球地理环境
17 冰川(  ) A.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储水量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1/3 B.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高山地区 C.与地下水一样,是人类目前重要用水来源 D.属静态水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
1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秋季节流量最大
B.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C.水源污染和过度开采水资源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D.在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典型例题分析19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选择左图中的字母填入右图中相应的方格内,以正确表示海陆间大循环过程。(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_______环节。 (4)海陆间大循环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图中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最显著的是______(填字母)。20 下图为某水文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到的该河两条年流量曲线,读后回答:(1)这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在曲线A、B中,表示建坝前情况的是_______,表示建坝后情况的是_______。 (3)修建大坝后,河流水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此情况表明湖泊对河流径流起__________作用。 (4)该水文站位于大坝的_______方向,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1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几种(  )
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根源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沉积岩的形成一定与生物有关;③现今大气中的氮都是生物参与形成的;④陆地水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动无关;⑤没有生物便没有当今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⑥动物是自然环境的标志。
A.5种 B.4种 C.3种 D.2种典型例题分析2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 B.成土母质具有肥力 C.腐殖质可以改善母质性能,使土壤发生团聚 D.人类活动参与了土壤的形成 23 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有几种(  ) ①土壤的物质组成决定了土壤的肥力特征;②矿物质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③秸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疏松肥沃;④农作物淹死是由于土壤中缺氧造成的;⑤理想土壤中的主要成份是有机质。
A.5种 B.4种 C.3种 D.2种24 读“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图”,完成: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回答问题:
①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具体体现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②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是归根结底是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
③土壤是地表__________和_______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_______环节。 典型例题分析25 世界各大洲陆地自然带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26 下列地区的高大山岭中,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最典型的是(  ) A.内陆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27 下列北纬20°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8 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下列哪条纬线穿过的自然带类型最多(  ) A.0°纬度 B.23°26′S
C.40°N D.66°34′N典型例题分析29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
大体以_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
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_______线更替,
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___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
以_______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___月份(代表月份)。 (5)图中A、B、C、D四个自然带中,属于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
性因素基础上而形成的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