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5.1 农业生产活动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请你说说:
你看见过那些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共同点?共同目的?一 、农业概念 人类利用 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 或饲养 ,以获得所需的
产品。土地植物
动物我国南方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分别是什么?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东北
春小麦华北
冬小麦南方
水稻因地制宜地域性新疆长绒棉青藏青稞要求我们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二、农业生产的特点(1)空间上:为何农业生产有明显地域性?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地域性“春播、夏锄、秋收、冬藏”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2)时间上:二、农业生产的特点(1)空间上: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为何农业生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农事谚语过了惊蛰节,耕田不用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周期性和季节性因时制宜返回科技投入: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
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这个比值
也已占到 以上。 60%30%三 农业投入和产出 假设在一块田地上种植水稻或在牧场上放牧牛羊,你认为水稻和牛羊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即水稻或牛羊的生长需有哪些投入?通过劳动,又会有哪些产出呢? 必要的投入是什么?若要再增加产出,应怎么办?农业的产出:三、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各种农产品(粮食、肉、奶、蛋、水果、蔬菜、棉花、橡胶、皮毛)⑴生产资料:水稻秧苗或
牛羊幼畜等等。
⑵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
⑶劳动力 ⑴ 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
⑵增加科学技术的投入(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四 农业分类
按投入分(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按对象分(种植业和畜牧业)
按商品率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混合农业返回
二 农业生产特点:
三 农业投入和产出
四 农业分类
一 农业概念
小结5.1 农业生产活动一、农业生产概念:
人类利用 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栽培 植物 或饲养 动物 以获得所需产品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 2、季节性、周期性
三、农业生产投入的四大方面
1、自然条件(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
2、 劳动力
3、生产资料(种子 农药 化肥 农机具)
4、科技
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方式:
1、扩大土地(如开垦荒地)面积,从而提高总产量。
2、精耕细作,施用化肥农药,培育良种,改良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5.1 农业生产活动四、世界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及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 畜牧业、 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粗放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主要靠扩大土地面积增加产出。
密集农业——投入生产资料 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产 来增加产出
自给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商品农业——主要在发达国家 以及发展中国家 的一些地区,
巩固练习1、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产出的重要
手段是( )
A加大自然资源投入 B加大科技投入
C加大劳动力投入 D加大农业生产资料投入2、“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为枳”反映
了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差异性3、“枣开花,种棉花”反映了农业生产
的特点( )
A地域性 B季节性和周期性 C差异性 D关联性
BAB4、关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属种植业 B属粗放农业
C属自给农业 D只发展中国家存在5塑料大棚中蔬菜花卉的种植业属于( )
A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
C密集农业 D商品农业6有关密集农业特点的 叙述正确是( )
A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
B以扩大土地面积为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
C用提高单产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
D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ABCDCDCD课件27张PPT。5.2 农业区位选择除了自然因素外,社会经济因素如劳动力的特色、素质等差异也影响两地的农业类型。 从自然因素分析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农业类型不同的原因?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一、区位的概念: 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气候材料: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山东丘陵盛产花生,原因是什么?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3.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的作物。地形因素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举例:近几年顺德的花卉种植面积增加较多 ,请问这是为什么?问题: 海南岛冬季的蔬菜种植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之外,还要依靠什么?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5.交通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6.政策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材料: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的影响 ,各个地区每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生产者立足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社会因素: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喷灌梯田1.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2.改造自然要素温室光照通风湿度地形梯田修建梯田有没有限制?橡胶、小麦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改善水源)(调节阳光、温度、水 )(改造地形)(改造水分条件)(改良酸性土壤)(光照垂直变化的充分利用)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城市的发展需求的变化我国南菜北运世界区域
专业化粮食:美、加、澳、法乳畜:荷、丹、新、阿热经:拉美、非洲、东南亚、南亚鲜花:荷兰美国西部的水果生产荷兰的鲜花美国的商品粮基地美国的乳畜带思考: ①为什么荷兰鲜花能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荷兰郁金香 高速公路的发展及与飞机场的相接,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使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经济距离和时间距离较地理距离大为缩短;加上花卉保鲜技术的发展,从而使鲜花市场在地域上由欧洲扩大到世界许多城市。活动:读图5.9,分析讨论:乳牛业、花卉、小麦三种农业区位应分别安排在图中A、B、C何处?练 习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中,全部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市场、交通、政策、劳力 C.气候、市场、机械、水源 D.地形、土壤、交通、城市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政府干预 D.降水多少BB3.下列关于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不科学的是( ) A.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B.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林业
C.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D.由于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园艺业和乳畜业的区位将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4.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是因为:①修筑工程量大;②梯田面积小;③耕作难度大;④技术要求高 以上选项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练 习DA5.下列各项中的国家均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的是( ) A.美国、俄罗斯 B.法国、加拿大 C.澳大利亚、中国 D.印度、中国6.素有“鲜花王国”和“郁金香王国”美誉的国家是( ) A.荷兰 B.比利时 C.新西兰 D.新加坡练 习BA练 习7.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耕地面积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棉花平坦大蔬菜水源市场乳牛公路市场水果丘陵耕地面积水土保持温室效应温室温度光照通风湿度课件17张PPT。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一、水稻种植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1)高温多雨的气候(2)比较平坦的地形(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3.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A.经营模式B.单位面积产量C.机械化水平D.水利工程量E.科技水平F.商品率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二、大牧场放牧业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
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小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南美的粮仓。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二、大牧场放牧业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方便历史悠久,商品率高提供基础提供可能提供便利二、大牧场放牧业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分布二、大牧场放牧业4、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培养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阿根廷人为促进牧牛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小结一、农业地域类型
二、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产区优势区位条件
高温多雨的气候,比较平坦的地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三、大牧场放牧业 1、主要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阿根廷牧牛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
2、阿根廷大牧场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租低廉,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3、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 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 C.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D.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委内瑞拉练 习A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D3.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阿根廷 B.美国、澳大利亚 C.南非、新西兰 D.南非、阿根廷练 习A4.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欠妥的是( )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 D.经济发达,市场条件好5.关于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牧牛业获得飞快发展 B.这里最早的良种牛是澳大利亚人带来的 C.这里所产的牛肉主要出口到美国 D.这里的牧牛业一直是粗放的经营方式DA ???????????????????????????????????????????????????????????????????????????????
6.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B_________、C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气候区,______资源丰富。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 A.河流冲积平原 B.河口三角洲 C.滨海平原 D.高原和山区 (4)与其它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______,劳动强度____,需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____________。 (5)该地区人口______,劳力______,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低;③________________低;④________________大;⑤____________低。练 习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水热A、B复杂大精耕细作稠密丰富稻米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商品率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科技水平课件22张PPT。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三、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 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2.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三、商品谷物农业3.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西北家庭经营
销往国外生产春小麦
国营农场
供应国内三、商品谷物农业4.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2)便利的交通运输(3)高度发达的工业(4)地广人稀(5)先进的科技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2)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土壤肥沃深厚(黑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平原占国土面积1/2以上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10%机械化耕作地形: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有运河相通航运、灌溉便利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深厚、肥沃土壤:三、商品谷物农业5.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三、商品谷物农业5.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四、混合农业1.概念: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四、混合农业2.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农耕区牲畜生产谷物
饲养家禽农作物小麦玉米牧草饲料牛猪羊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家庭生产
规模较小四、混合农业3.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花基鱼塘
菜基鱼塘四、混合农业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墨累河--达令河盆地四、混合农业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2)区位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限制条件—灌溉(2)区位因素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扶持鼓励(3)生产特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③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4)经营和销售家庭农场经营农产品大多出口(主要是英国)(5)灌溉问题和解决措施东水西调山地雨影效应小结一、商品谷物农业特征分布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二、混合农业
形式:
分布: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小麦-牧羊带)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区
位生
产
特
点自然因素灌溉问题社会经济因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灵活的生产选择山地雨影效应东水西调练 习1.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分布面积广,生产条件好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 D.市场条件好,发展速度快2.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包括水稻种植业BC3.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 B.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 C.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D.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因规模不大而与发达国家的混合农业差别很大4.关于澳大利亚混合农场叙述错误的是( ) A.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B.一般靠近主要公路,便利产品销售 C.农产品多数出口,英国是主要出口对象 D.这里的混合农场主要是国营农场BD练 习5.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______,属于玉米带的是____。 (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地势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水源______,气候______,降水______;②______湖及____________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③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资料;
④先进的______。中部平原ABC平坦开阔肥沃深厚充足温和丰富五大密西西比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科技练 习课件23张PPT。5.5 工业生产活动一、什么是工业生产1、工业生产的概念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工业生产条件和制约因素需要条件: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原料等 制约因素:科技、政策、资金、管理、市场等 工业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请你举出一、两种你所熟悉的工业产品,并简单说明这些产品是由什么工业部门生产的?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主要原材料? 一种原料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 一种产品需要多种原料工业的投入举例棉纺织厂:二、工业的投入—产出汽车生产:钢铁生产:手机生产:煤炭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劳动力、水源、涂料、资金、技术、场地、厂房黑色金属矿产、煤炭、耐火砖、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场地、厂房、劳动力、资金、技术芯片(集成电路)、清洁的水源、电力、资金、技术、厂房、劳动力煤炭资源、水源、电力、机械、资金、技术等棉花、纺织机械、电力、劳动力、资金、技术、场地、厂房二、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工厂土地 水源、能源劳动力、资金 技术原料零部件产品废气废水、渣部分再循环工业投入的特点:在地域上的灵活性;季节上的连续生产性;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投入加大工业生产的共同投入:土地 原料(零部件) 水源 劳动力 电力 资金等按投入分,工业的不同类型技术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能量密集型工业(如采掘工业、制糖工业)(如纺织工业、服装加工业)(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如有色冶金)A.卫星制造B.水果罐头生产C.大型乙烯生产基地D.家用电器的装配E.有色金属冶炼F.精密光学仪器厂技术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能源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讨论:以下各部门应属于什么类型?科技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低地区工业生产工业类型地区分布经济水平高地区二、工业的投入—产出生活需要生产需要重工业轻工业(产品用于生产)(产品用于生活)按产出分类18世纪中期蒸汽机发明纺织、钢铁英国等资源、劳动力19世纪70年代电气化电力、化学、石油、
汽车、飞机美国等资金、技术、资源20世纪50年代微电子技术信息工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美国等高科技、资金1.工业部门越来越多,资源的投入越来越少,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多。三、工业的发展2.原料种类范围越来越多而广,利用率和加工深度不断提高垃圾发电厂三、工业的发展3. 劳动力投入减少、技术投入增加工业对劳动力数量、体力投入要求越来越少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三、工业的发展4. 工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但仍集中三、工业的发展5. 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三、工业的发展6.工业生产由标准化向定制品发展三、工业的发展生产标准化定制品三、工业的发展6.工业生产由标准化向定制品发展动植物、微生物自然资源和其他原材料农田工厂、车间依赖程度很高一些部门依赖程度高
一些部门依赖程度不高越来越高依赖程度很高主要是生态破坏主要是环境污染是基础部门具有主导作用四、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对比 小结工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定义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工业的发展1.有关工业生产的正确说法是( ) A.工业生产全部在工厂里进行 B.工业生产只要具备了劳动力、动力和厂房就可以正常进行 C.工业生产从原料来源到产品销售都与农业有关 D.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2.下列工业部门和工业类型搭配不当的是( ) A.采掘工业——资源密集型 B.纺织工业——资金密集型 C.电子装配——劳动密集型 D.集成电路——技术密集型练 习DB3.下列工业类型与其区位搭配不当的是( ) A.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B.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多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 C.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多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D.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4.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原料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料投入种类越来越少 B.原料来源范围越来越小 C.原料的利用率越来越低 D.原料的加工深度越来越高CD练 习5.就世界而言,工业集中分布在( ) A.亚洲、欧洲、大洋洲 B.欧洲、北美、大洋洲 C.欧洲、非洲、拉丁美洲 D.欧洲、北美、日本6.关于世界工业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进入了工业化 B.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开始下降 C.劳动力数量和体力的投入不断增加 D.工业生产向大批量、标准化产品发展D练 习B课件35张PPT。5.6 工业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区位鞍钢区位宝钢区位鞍钢的区位宝钢的区位(1)鞍钢的煤炭和铁矿石分别主要来自哪里?通过什么方式运来?读图思考:(2)宝钢的煤炭和铁矿石又是分别主要来自哪里?通过什么方式运来?
(3)鞍钢和宝钢相比,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读前两幅图,填出下表辽宁鞍山上 海建国前70年代当地供应进 口山西、黑龙江安徽淮南、山西辽 河长 江沈阳、大连、长春等上海、南京、杭州等 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总经理,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有没有完全符合你要求的地方?讨论: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政府、工人、市场、交通等
厂商经济效益低成本高利润理想区位条件现实区位优势原料指向型决策者选择区位目的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优势发展地区1.原料指向型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优势发展地区2.市场指向型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优势发展地区3.动力指向型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优势发展地区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优势发展地区5.技术指向型工业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二、工业主要的区位因素思考:顺德家电、乐从家私、均安制衣、顺德糖厂等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工业企业?思考(1)从鞍钢到宝钢,工业区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什么特点?
(2)“要致富,先修路”,对于农业如此,对于工业也是如此。我国大多工业城市分布在沿海、沿江、沿路地区,你怎样认识交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原料地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增强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交通运输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影响减弱3、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在增强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原料地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增强
2、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交通运输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影响减弱
3、信息通讯网络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在增强
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 阳,深居内地,原来是军工企业。是50年代初与国防需要而建立的。材料2: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 户,目的是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 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阅读思考:以下三组材料的工业区位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20世纪50年代——国防需要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个人偏好 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社会
效益巩固国防需要
缩小地区差距
解决就业问题
发展家乡经济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太高 政府的影响 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社会因素: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环境因素: (1)工程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工厂应设置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2)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环境因素: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环境因素:(3)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固体废弃物堆放: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社会因素:
政策、国防需要、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等
2、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主导风向垂直的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水污染:远离污水排放口或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一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二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主导因素影响区位选择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4、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的区位选择小结顺德工业园位置图思考:顺德工业园布局合理吗?为什么?顺德工业园是省级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德目前唯一由区政府直接投资和管理的工业园。它位于顺德东南端,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东、北面与广州市番禺区相接,南面与中山市隔江相望。顺德工业园按功能划分为三个区,东部是11平方公里的产业区,中部是顺德大学校区及工业园的产学研基地,西部是商业服务配套区。顺德工业园将按照“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重点发展智能家电、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IT电子等产业。 1.鞍钢与宝钢在区位上最显著的不同是( ) A.鞍钢接近消费市场 B.鞍钢接近原料、燃料 C.鞍钢水陆交通便利 D.鞍钢技术力量雄厚2.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原料、动力、土地、水源 B.原料、动力、市场、交通 C.劳力、政府、土地、水源 D.劳力、政府、市场、交通BD练习题3.关于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料来源的范围越来越广 B.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C.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 D.原料需求越来越少4.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收力,是因为( )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销售市场 C.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D.利于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学习培训DC练习题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主要是出于( ) A.解决就业 B.个人偏好 C.改善环境 D.利用科技优势6.有些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称之为工业惯性,其形成的原因不是( ) A.搬迁费用太高 B.政府的影响 C.考虑当地经济 D.没有合适区位BD练习题练习题A、B、C、D分别建有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和造纸厂,其布局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A、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课件25张PPT。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思考:图中各厂之间在哪些方面存在工业联系? (1)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一、工业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2)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生产流水线联系)一、工业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生产联系一、工业联系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地理空间(基础设施)联系 工厂之间的信息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一、工业联系3、信息上的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3、信息上的联系一、工业联系(1)概念: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1、工业的集聚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1、工业的集聚(2)集聚的两种情况新兴产业集聚区 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1、工业的集聚(2)集聚的两种情况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3)意义:1、工业的集聚(1)老工业区的分散现象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
环境状况差
许多社会问题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2、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2)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的分散现象。 元器件轻、薄、短、小,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 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结 果跨国公司趋向全球化;中小型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2、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美国工业区的变化1、工业的集聚(3)意义: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2)集聚的两种情况传统工业生产的集聚新兴产业的集聚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2、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分散、迁出。(2)有相互协助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1)概念(1)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为工业地域。(2)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降低生产成本。规划建成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三、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1)发育程度较低(小范围)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
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三、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的分类(2)发育程度较高(大范围)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
潜力大,多为综合型三、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的分类钢铁工业的区位指向变化:早 先煤炭区位20世纪初铁矿区位二次大战后港口区位时 间区位指向举 例英国伯明翰中国鞍山宝钢及日本三、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的分类1、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1)由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形成的。(2)规划建设而形成的工业地域三、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的分类(1)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发展潜力小。(2)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发展潜力大,可形成工业城市。工业联系生产上的联系非生产上的联系信息上的联系工业集聚和分散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发育程度较高小结1.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 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 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 C.纺纱、织布、印染、服装 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C2.关于工业集聚的优越性的正确选项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③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⑤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A练习题3.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①生产分工越来越细;②生产部门越来越复杂;③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和自动化;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正确选项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4.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煤炭→铁矿石→港口B.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D.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BD练习题6.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5.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 )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实现经营全球化 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DD练习题课件29张PPT。5.8 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分布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传统工业为主,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一、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传统工业为主,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一、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德国大型化工厂世界工业区分布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二、传统工业区分布 例: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鲁尔区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2、离铁矿区较近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国外的铁矿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3 、 充足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4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德国、西欧5.广阔的市场: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1、丰富的煤炭资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2、离铁矿区较近3、充足的水源三、鲁尔区的区位特点5、广阔的市场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四、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资料: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同时,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减少。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70年代后,大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80年代问题越来越大,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自从70年代末期,这个工矿之都再也不敌随后崛起的日、韩和拉美等国钢铁价廉倾销,快速走向经济衰败之路。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四、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原因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四、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四、鲁尔区衰落原因1、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五、鲁尔区综合整治
鲁尔区煤矿的综合整治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三、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鲁尔区综合整治这节课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小结: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AB练习题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BA练习题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AD练习题课件27张PPT。5.9 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基础薄弱中小型分布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分布新兴电子等高新产业 20世纪50年代之后,当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人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兴工业区。特 点新兴工业区一、概述1、概念 (1)时间新:特点(2)地区新:(3)企业规模小: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以中小型为主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等。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1、分布塔兰托普拉托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2、发展条件中小企业的发展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1)生产规模:(2)工业部门:3、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3)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4)资本集中程度:低,中小企业多(5)工业分布: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普拉托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1)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2)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3)提高生产效率
(4)及时更新技术、用新的经营机制,使老部门有新生机。
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乳白色、米黄色、粉红色、浅灰色的各式建筑物。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优美恬静的气氛之中。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
但是,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这里。三、 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发展的背景、部门和特点(1)发展背景和主要部门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
(2)主要特点高低高低快慢短长多少美国“硅谷”环境优美
地理位置优越(1)位置气候宜人
温暖湿润(2)地中海气候斯坦福大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的关键作用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其声誉和水平与哈佛不相上下,所以它有“美国西部哈佛”之称。它的建校年代正是美国西部开发、工业革命蓬勃向前发展的时期。 为了使一流的学者、科学家和教授们开展世界领先的科研项目,斯坦福大学建造了许多良好的科研设施。在理科方面,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在全美居领先地位。蜚声世界的“硅谷”之兴起,斯坦福大学在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的今天”。斯坦福大学简介临近旧金山航空港
高速公路贯穿全境(4)便捷交通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货稳定(5)军事订货(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3)有高等院校(科技)(4)便捷的交通(5)军事定货(市场)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条件。思考:4、 “硅谷”企业的扩散硅
谷土
地
被
占
用
殆
尽扩
散美国内地东南亚墨西哥区
位
优
势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住房租金低3、 “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小结1、分布
2、发展条件
3、特点:小 、轻、散、低、散
(1)生产规模:
(2)工业部门:
(3)生产过程:
(4)资本集中程度:
(5)工业分布:
4、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普拉托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二、 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特点
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1)地理位置
(2)气候
(3)科技
(4)交通
(5)市场
3、 “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4、 “硅谷”企业的扩散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Amax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在硅谷成功创立二十二年,以高科技计算机系统集
成闻名美国,现有六家分公司、三百多名员工遍布
美国及加拿大,年销售额达两亿多美元。以此雄厚
的根基加上中美双方政府、企业的支持合作,华美
商务网已网罗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中美企业携
手迈入电子商务网络科技的新纪元。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硅谷中心的Amax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华美商务网络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华美商务网母公司康佳 康佳按照国际惯例,在美国硅谷采用技术入股等创新体制,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人才,成立了康盛实验室,致力于数字电视和通信技术的开发。至此,康佳实现了与世界最新技术的直接对话。1999年,中国第一台数字电视誕在这里。
2000年9月,美国康佳康盛实验室研制成功研制出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块电视机MCU控制芯片,标志着中国彩电业向核心技术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