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二、岩石及其成因
三、地壳物质循环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化学元素(见图)
2. 矿物(见图)
3. 矿产
4. 矿石岩石(见图)二、岩石及其成因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1.岩浆岩见图2.沉积岩裸露岩石沉积岩(见图)外力侵蚀、搬运、堆积风、流水、冰川、海浪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见图)3.变质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见图)页岩板岩岩石的作用:
1.三大类岩石都能够形成矿产
2.建筑材料:如石灰岩
3.能源:如煤
4.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成因:举例:成因:举例:成因:举例:岩浆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物固结成岩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作用而成 大理岩、板岩三、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的形成:(见图)岩浆岩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融再生氧 49.13%硅 26%铝 7.45%主要成分为SiO2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称为水晶;含杂质时呈各种色调。如含Fe+3呈紫色,称为紫水晶;含有细小分散的气态或液态物质呈乳白色者,称为乳石英。玛瑙也是石英的一种。主要成分为CaCO3。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明;因含杂质而常呈白、灰、黄、浅红、绿、蓝等色。常分裂为菱面体。横切面常为六边形;棕褐色或黑色,随含Fe量的增高而变暗。具有珍珠光泽。易撕成薄片,具有弹性。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矿物,约占地壳重量的50%。包括三个基本类型:
钾长石 K[AlSi3O8]
钠长石 Na[AlSi3O8]
钙长石 Ca[AlSi3O8]主要成分为Fe2O3,常为致密的块状、鳞片状、豆状或土状集合体,常为暗红色,有的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随含铁量的增加而增高。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1432课件35张PPT。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思考: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一、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地质作用
1.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的(见图)
2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本身,主要是内部的热能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使地表隆起或凹陷,
形成高山或盆地 把高山削低、低地填平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1.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使地表物质水平位移 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 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相伴发生,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①、板块张裂--裂谷或海洋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②、板块碰撞--山脉Ⅰ.两陆块相撞--巨大的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Ⅱ.陆块与洋块相撞——深海沟、岛弧鏈、海岸山脉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2.板块构造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图3.11)。生长边界有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有海沟、造山带。 (2)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于这一带。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构造地貌的概念2.褶皱向上拱起(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 )向下弯曲(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形成时,一般为山岭;后来由于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形成时,一般为山谷,后来由于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断层(1)定义 ——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断层。 (2)形成原因 ——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承受的程度。 (3)地貌上的表现 —— 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教材图3.14B)。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另一侧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断层构造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一)流水作用与地貌 A、流水侵蚀地貌 1)使地面崎岖(教材图3.17) 岩块抬升形成台地,因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崎岖的山地。
岩性不同的岩石造成差异侵蚀,松软岩石形成谷地;坚硬岩石成为山岭或山脊 2)坡面水流冲刷地面,下切形成沟谷,使沟谷不断发育。 瀑布、峡谷为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 事例运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分析? 答: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多遭破坏;干湿季分明,夏季暴雨集中;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B、流水沉积地貌山麓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教材图3.18A)。 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教材图3.18B)。 (二)风力作用与地貌 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明显,形成各种风蚀地貌、以及风积地貌。 1、风蚀地貌: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等 —— 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戈壁、裸岩荒漠 —— 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而形成。 2、风积地貌: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 沙丘、沙垄等 —— 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教材图3.19)
黄土堆积 —— 颗粒细小的粉沙尘土沉积,在沙漠的外援形成。如:黄土高原。 练习:东非大裂谷属于下列那种地质构造( )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化、侵蚀 B、搬运、堆积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3、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
C、黄土高原 D、黄河三角洲2、大西洋形成的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板块张裂的结果
C、地壳升降运动的结果 D、板块碰撞的结果练习:1、下列地貌形成能反映内外力共同作用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长江三峡
C、背斜成岭 D、向斜成岭8、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六大板块中
A、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三、综合题
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__,B__,C__。
(2)图中1 和 2 或 3 和 4 中距离在缩短的是___,原因是___。
(3)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____。
丘 陵峡谷草 原山 地高 原六大板块流水侵蚀山地流水侵蚀山地冲击扇三角洲风沙丘课件19张PPT。3.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一、地球上的海洋
二、海水温度
三、海水盐度一、地球上的海洋1. ( )的( )库 2. ( )和( )的( )源 3. ( )的( )源 4.海岸带
(1)概念
(2)人类——海岸1.海洋热量的收支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①不同纬度海区(见图)
②同纬度不同海水
③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④同一海区不同深度(见图)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①原因
②调节二、海水温度收:支:整体平衡(一年中,整个水体)(见图)1.海洋热量的收入来源?支出方式?2.海洋热量收支的纬度分布?问:水温与深度的关系三、海水盐度
1.概念
2.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见图)
3.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
①气候:( )量和( )量之差
②河流径流
③洋流
④结冰
注意横纵坐标?AEDCB比较 A和C蒸发量0o30o60o30o60oAEDCB思考:
1. A,B,C三点的盐度高低顺序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 D,B,C三点的盐度高低顺序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课件23张PPT。海水运动一、海水运动形式
二、洋流的形成
三、表层洋流的分布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运动一、海水运动形式
1. 波浪波浪的最常见的形式是什么?
海啸发生的 原因可能有哪些?2. 潮汐大潮大潮和小潮各发生在什么时候?3.洋流① 概 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暖 流 (见图)寒 流 (见图)② 性质分类暖流用暖色调表示(如红色);寒流用冷色调表示(如蓝色)。二、洋流的形成和分布风海流密度流(见图)补偿流(一)洋流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30oN0o30oS亚欧大陆非 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60oS60oN陆地
西 风 带 及 地 转 偏 向 力 的 影 响西 风 带 及 地 转 偏 向 力 的 影 响陆地
洋流分布示意图世界洋流图世界洋流模式简图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的平衡;
1.气候:
2、生物:暖流与寒流交汇处往往成为世界著名的鱼场;(见图)
3、航海:对海洋运输的影响;(见图)
4、污染物:影响污染物的扩散。(见图)暖流:寒流:增温增湿降温减湿(见图)ACB练习:图中A、B、C从成因类型上说,属于风海流的是 ?它是在 风带的影响下形成的。按洋流热力性质分类,属于暖流的是 ;寒流的是
若在太平洋,洋流A相当于
流(名称),洋流C 呢?
在西欧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气候,受 影响最大?(洋流名称)谢谢!0oAB大 西 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平面图EDCGF直布罗陀海峡剖面图钱塘江海潮墨西哥湾暖流30oN0o30oS亚欧大陆非 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60oS60oN暖流与寒流暖流分布:低纬流向高纬、赤道附近寒流分布:高纬流向低纬、高纬度附近洋流分布规律30oN0o30oS亚欧大陆非 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60oS60oN四大著名渔场上升流洋流对航海的影响船在顺流与逆流中航行,哪一个更容易?在南极企鹅的体内发现了D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