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2 22: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等史实。
学习汉武帝作为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宽阔胸襟;培养实事求是、是非分明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难点: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众多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就是其中一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共同学习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老师:将本节课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武帝登基,喜忧参半。
第二篇章雄才大略,巩固统一。
第三篇章丰功伟绩,彪炳史册。
(二)合作探究:
教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篇章武帝登基,喜忧参半。武帝为何喜忧参半呢?
教师:汉武帝喜是因为继位之初四海统一,国富民强。汉初为何国富民强?哪位同学知道?
学生:西汉初期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为其奠定基础。
老师:万里江山千军担,守业更比创业难。那武帝又有什么困难忧愁呢?
请***为同学表演情景剧,通过这位同学的表演,大家找出汉武帝的忧愁
学生1:主父偃,朕今日听闻梁王出行都与朕无异了,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长此下去,必影响国体,(学生二)臣这就想办法为陛下分忧。(学生1)董爱卿,近来朕心中颇为烦闷,诸王门下的那些宾客又在批评朕的政策,指责中央,吵得朕心神不宁,不知爱卿可有对策?学生3臣定想出好的对策以解陛下之忧。学生1众爱卿可知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被许多大商人把持,他们家财万贯,权势很大。有时候,朝廷都需要向他们借钱,不知众爱卿有何高见。
老师:表演的非常精彩,掌声鼓励。通过同学精彩表演,武帝忧愁可分三个方面,政治,思想,经济。哪位同学说政治方面的忧愁。
学生说: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豪强横行,威胁到了西汉王朝。
老师思想方面?学生说:思想方面,诸子百家学术活跃,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老师经济方面?学生说:私人铸币没有禁绝。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老师面对这些问题。汉武帝肩负起了重担。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困难,来巩固统一呢?我们进入第二篇章雄才大略巩固统一。首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一个子目,用笔标记出武帝巩固统一的有效信息。同学们已经阅读完毕。老师说:请同学们看材料,反应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学生说:在西汉初期分封制度下,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了西汉王朝。
老师说: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老师:何为“推恩令”。我们看材料。
展示: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诸侯王可将土地分给子弟传达上去,由皇帝制定封号。这就叫推恩。
学生:诸侯王可将土地分给子弟传达上去,由皇帝制定封号。
老师: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有何妙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待会儿找代表回答。
学生: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老师:除了颁布推恩令,为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势力,还采取什么措施?展示: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候爵位。学生:削爵老师说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解决诸侯王实力问题地方豪强又怎么解决呢?这是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展示:汉武帝把全国划分13个州部。每周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事州部内地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这就是汉武帝制定的什么制度?学生:刺史制度老师说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教师:面对思想方面的忧愁。汉武帝又有何高招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二个子目。用笔标记出武帝巩固统一的有效信息。
问题:汉武帝接受了谁的什么建议?
学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老师: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中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那么汉武帝又是怎样推广儒家思想的呢?
教师:汉武帝是怎样推广儒家思想。
学生:设太学,将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入学人才,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老师: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被历代王朝所推崇。请同学们根据这两幅图片说说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统一思想上有何异同?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目的,方式,结果三方面进行思考。
各小组两分钟的讨论时间。
学生:共同点是目的相同,都是为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粗暴野蛮,加速秦的灭亡。汉武帝把儒学做为正统思想。设太学,培养儒学人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同时汉武帝意识到豪强地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于是汉武帝在经济上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教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三个目,用笔标记出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学生:铸币权收中央,统一制造五铢钱。
展示:
材料:新铸钱,称五铢钱。此后,全国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统一。
老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当时的五铢钱,这幅图则是秦始皇统一的半两钱我们再看这幅西汉盐铁官分布图。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针对盐铁经营权在地方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作用。
学生:西汉盐官铁官通设全国。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老师: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出,盐官和铁官大都分布在黄河流域。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而南方很少有盐官和铁官。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学生: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老师:汉武帝也实现了经济的大一统。通过政治经济思想一系列措施,汉武帝建立了丰功伟绩,开出了一个怎样的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
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始崛起。在他的统治下帝国的文治武功达到全盛,中华文明远播四海,天下归心,西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今的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继往开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学们一定要发奋图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