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城市的合理规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结合实例,了解合理规划城市的主要内容。认识城市的分布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利用学校所在地城镇规划图,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的分布与相互之间的联系所具有的各种内在的规律。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城市规划 —— 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
一、城市的布局形式
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如城市用地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组合的形式和规模等,都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
城市的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
基本形态 分布 原因
集中紧凑式 只要有条件的中小城市、有些大城市 可集中布置各项用地,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投资。
分散疏松式 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
二、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个城市是否能最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也就是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功能组织。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里重点分析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1、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如教材38页图2.16)
因为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钢铁、水泥等工业生产运输费用可能占到生产成本的15%到40%。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在工业区有不同类型的工业时,要使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而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住区远一些。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 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 应当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教材39页图2.17)。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企业。其中可能污染空气和水体的工业应当布置在城市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可参照高中地理下册教材23页图5.27)。
(三)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教材39页图2.17)上海石油化工区的防护带、(教材39页图2.18)湖北蒲圻利用水面(河流)作防护带。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常要求隔开一定距离,称为卫生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配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建筑物,而体育、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就不应布置在防护带内。防护带内可种植对有害废气有抵抗能力的树种,最好是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树种。
(四)留有发展余地
因为在实际中,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所以在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
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设计部门一般要多做几个不同的规划方案,加以综合分析。例如:衡水镇用地布局备选方案(教材40页图2.19)
1、基本情况:河北衡水东部为旧城及河流,铁路以南为高产农田,铁路以北多为盐碱地。有害工业主要分布在铁路以北。
2、设计方案:有三个。方案I 向西发展的规划布局、方案II向北发展的规划布局、方案III向西及向北的规划布局(教材40页图2.19)。
3、分析比较:(见教材41页表)
结论:通过比较,最后认为方案III即向西及向北的规划布局占用良田较少,有害工业对生活居住区污染较小,远期发展余地较大,因此决定在方案III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城市总体规划。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B. 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C.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D. 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城市总体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是( )
A.城市布局形式 B.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C.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D.城市环境保护
3、精密机械仪表厂与服装厂的共同处有( )
A.对环境基本上无污染 B.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C.都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 D.都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二、把下面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功能分区 字母
钢铁工业区
客运码头
纺织工业区
货运码头
高科技工业区
水厂
城市绿地
污水处理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C
二、综合题 表格中字母由上到下依次是:E、C、D、F、B、A、H、G
盛行风向
H
老城区
文物古迹
B
D
E
C
G
F
A
新城区
机械工业区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现代城市中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区位特点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法
教学过程:
一、功能区概述
1、功能区类型 —— 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等。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者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教材29页图2.7 提示学生注意王府井商业街、首钢、方庄住宅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
2、功能区的边界 —— 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如住宅区里常常混有商店、工厂等,但商店、工厂用地面积所占比率比较低。
3、功能区的形成 —— 商业、工业等经济活动需要占据或利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
二、住宅区
(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住宅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它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而且城市居民在家里的时间要大于在城市内其他时间之和。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到60%。
(二)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历史过程
1、形成过程(见下表)
时间 特点 形成原因
工业革命以前 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工 工业、交通业不发达,雇佣工人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小。
工业革命以后 形成住宅区 工厂逐渐集中分布,迫使居住单元相互靠拢
2、住宅区的进一步分化
(参阅教材30页图2.8)
建筑质量上 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房屋面积大,有些是独立庭院 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拥挤密集,配套设施差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3、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卫星城
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兴建卫星城。使部分职工工作地点(在母城)和居住地点(在卫星城)发生分离。如北京的昌平和上海的闵行等(距母城10~20千米)
三、商业区
(一)区位特点 —— 只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所以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交通干线(街道)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尤其是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各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地到达。
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的交换,影响商店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只有交通便捷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
(二)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专业化高级商店等专门从事商品交流的中心,还有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各种办事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银行、豪华宾馆、娱乐及文化设施。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白天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人流车流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夜晚办公机构下班,商店关门,人流明显减少,整个街道变得非常安静,到了深夜甚至空无一人。
3、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地价高而土地有限,建筑物只能向上发展来增加层面空间,因此中心商务区内的建筑物在市区往往最高。
4、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水平方向上 —— 最中心处以零售活动为主,有大型百货商场、高级专门化商店等。周围则是一些银行、保险、旅游等商务机构的办公室,以及一些小商店,例如电器商店、服装店和鞋店等。
垂直方向上 ——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在低层,而办公室则多在高层,中间多为一般商业活动用地。(教材31页图2.9)
四、工业区
(1) 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性
对工业本身来讲 —— 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协作和竞争性强,相互靠拢布置,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从而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对城市来讲 —— 市区内部工业相互集聚形成的成片的工业区,既加强了城市的经济力量,有拓宽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二)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城市发展初期的老工业区:是以市场、资本、劳动力、交通网等优越条件吸引工业,自然团聚而成。布局较乱,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教材32页图2.10)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自身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的运输需求,决定了工厂企业必然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货场等设施。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行政和文化用地
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要求是 ( )
①位于市中心或街道两侧 ②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③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 ④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3、有关城市功能区的错误叙述是 ( )
A.每一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B.城市中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
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
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二、读教材32页“常州工业分布状况”示意图,回答:
1、常州市工业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常州市工业的区位另一个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二、1、因为随着常州市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2、常州市工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这是因为工业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运输过程。1.2 人口数量与环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环境因素对生育率、死亡率的影响,以及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数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1、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人口的机械增长 —— 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上两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考察的地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2、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生育率 ——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指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
(1) 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 —— 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小。
社会环境因素 —— 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影响着生育率。
从统计数据来看,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子女数越少(教材第6页图1.2)。
(二)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 —— 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是影响人口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 对死亡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从地理角度出发,课本主要说明的就是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产生的影响。
1、气候、水、土壤等 ——
直接影响:如克山病(我国北方地区常见、水土中缺硒造成)、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水土因素有直接关系。再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水土中缺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内陆山区发病率高;某些干旱地区常可见到氟骨症,是由于环境中含氟过多造成的。
间接影响:如湿热多雨的夏季,疟蚊会大量繁殖,传染病多发地区的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会上升。
2、大的自然灾害 —— 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风暴等。
3、环境污染 —— 造成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人类癌症的发生大多与环境因素有关。据1993年统计,恶性肿瘤是城市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农村居民的第二位死亡原因,其中又以肺癌死亡率最高。呼吸系统疾病是农村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这些情况都与环境直接有关。
阅读材料 伦敦烟雾事件(教材第7页)
3、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原始社会 —— 人口数量很少,生活空间狭小,人类的生存主要依赖自然;因而对环境影响很小。
农业社会 ——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家禽、营造房屋、兴修水利等)对环境的改造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 —— 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加剧,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教材第8页图1.5)表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高,人均污染物(CO2)的排放量也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增多,其影响表现有如下三个方面:
1、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使生活排污量剧增: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生活排污在大多数未得到妥善处理的地区,造成对环境的侵害。
3、大量的生产废弃物:人口数量增多,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生产废弃物大量增加,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工业上的“三废”、农业上的化肥、农药(主要污染水源)等。
二)正确认识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 ——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人口数量增长会对环境恶化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人口数量问题。
另一方面 ——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人口素质问题、政策、技术水平等,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因此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人口数量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分析世界人口数量50亿增长到60亿的变化,不必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B.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
C.假设所研究地区是封闭的,其人口数量的统计,可忽略人口迁移的影响D.北京市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的统计,既要依据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又要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
2、有关环境对人口数量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
A.自然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明显高于对死亡率的影响
B.环境污染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C.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烟雾问题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
D. 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
3、有关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确叙述是: ( )
A.地震往往使受灾地区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居民健康状况下降
B.土壤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C.寒冷季节,人类呼吸系统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
D.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饮水中含氟偏高,危害健康
二、分析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为什么?
(1)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2)环境污染与人口数量多少呈正相关
(3)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无足轻重,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人口增长不仅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参考答案
一、1.ACD 2.B 3.ACD
二、答: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如下
(1)人口增长可能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但不是环境污染的决定性因素。环境污染与人口的总体素质、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生态保护、认识水平等有关系。特别是人口素质的高低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
(2)不能认为“只要人口数量增长,环境就必然更加恶化”。这样把环境与人口数量关系机械化,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环境的作用。
(3)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②生活排污量加大③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先进的科技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但是科技不能解决现有的一切环境问题,先进的科技要不断地用到改善环境中去,还要人口总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第一单元复习大纲
1.1 人口再生产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 人口再生产定义
2、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 几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比较
原始型(1) 传统型(2) 过渡型(3) 现代型(4)
出生率 很高 很高 开始下降 很低
原因 没有控制生育,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 节育不普及,多生子女养老、分担工作、增加收入 节育逐渐普及,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儿童花费多等
死亡率 很高 下降 进一步下降 低(有回升)
原因 频繁的战争、事物匮乏和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寿命延长 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人口老龄化
自然增长率 极低(但起伏大) 较高(且不断增加) 高(但开始下降) 低(零增长、负增长)
举例 发展中国家个别地区 尼尔利亚 巴西 德国
4、 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教材第3页表1.1)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差异造成:
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 (下表为2000年世界人口自然变化)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
全世界 高(2.2%) 低(0.9%) 高(1.4%) 过渡型
发达国家 低(1.1%) 低(1.0%) 低(0.1%)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高(2.5%) 低(0.9%) 高(1.7%) 过渡型
1、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属于“过渡型”。
2、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是因为他们年龄结构是“老年型”造成的。
二)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1、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如德国、匈牙利等。
2、 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3、 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之间。
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1、 非洲国家、大洋洲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是“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2、 以下依次是亚洲、拉丁美洲自然增长率高,但次于非洲。
亚洲、拉丁美洲除日本属“现代型”外,也有一些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的国家,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
3、我国有些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现代型”。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转变速度快。人口再生产正向低出生、低增长阶段过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1.2 人口数量与环境
1、 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两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2、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
(1) 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 —— 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小。
社会环境因素 —— 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影响着生育率。
从统计数据来看,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子女数越少
(二)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 —— 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 对死亡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从地理角度出发,课本主要说明的就是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产生的影响。
1、气候、水、土壤等 ——
直接影响:如克山病(我国北方地区常见、水土中缺硒造成)、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水土因素有直接关系。再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水土中缺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内陆山区发病率高;某些干旱地区常可见到氟骨症,是由于环境中含氟过多造成的。
间接影响:如湿热多雨的夏季,疟蚊会大量繁殖,传染病多发地区的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会上升。
2、大的自然灾害 —— 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风暴等。
3、环境污染 —— 造成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数量增多,其影响表现有如下三个方面:
1、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使生活排污量剧增
3、大量的生产废弃物
二)正确认识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 ——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人口数量增长会对环境恶化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人口数量问题。
另一方面 ——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人口素质问题、政策、技术水平等,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因此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
1.3 环境人口容量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 资源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
3、 地区的开放程度 ——
4、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表现在: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表现在: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假定的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土地资源等
二)合理容量
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与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环境人口容量则指一个地区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1、悲观派 —— 现今世界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容量。
2、乐观派 —— 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进步使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3、介于悲观派与乐观派之间 —— 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三)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1、人口与可耕地关系 —— 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地不断增加,加上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的不足,我国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2、人口与淡水关系 ——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缺水(尤其是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出现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措施:我们必须正视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
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 —— 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 —— 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即使遗传因素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 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它们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 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三)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这些与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例如:地方病的产生、有些地区自然中放射线高,易引起胎儿畸形
2、次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见下表)
污染物来源 所含有害成分 对人体危害
物理 电信业的发展 微波辐射污染
交通、工业、建筑业 噪声污染 听力、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
化学 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夹杂物 黄曲霉素、亚硝基化合物、防腐剂、抗氧化剂 致畸、致癌作用
烟草 上千种化学物质 致病变、致癌变
生物 生活中的垃圾、污水和粪便,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和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 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污染水体、土壤、大气,通过饮食、呼吸等传播传染病。高温多雨季节生物污染物使蚊虫大量繁殖,易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人口素质高低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表现如下:
1、一个地区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影响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 —— 能开发利用更多更广泛的自然资源,在资源利用上也更有选择的余地。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 —— 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不得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当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和使用超过了一定强度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如某些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枯竭。
②影响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即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
3、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的人口 —— 或者因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或者因为对知识掌握和运用水平不够,行为上常常导致对环境的侵害。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 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工作有更大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将这些运用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中。
小结: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
1.5 人口迁移与环境
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一)人口迁移定义:一般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
1、按地理范围划分 ——
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以内的人口迁移。根据行政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划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
2、按迁移方向划分 —— 国内人口迁移有:①农村到农村、②农村到城市、③城市到农村、④城市到城市四类。②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 —— 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
(一)自然环境因素
主要的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1、气候 ——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且影响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的迁移。例如:美国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2、淡水 —— 淡水的分布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3、土壤 ——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
4、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人口会发生相应的迁移和移动。
(二)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和婚姻家庭等
1、经济因素 —— 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 ——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3、文化教育 ——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 ——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政治因素
主要有: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它们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
1、政策 —— 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2、战争 —— 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3、政治变革 ——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相同。
主要环境条件 迁移的原因
采集和狩猎时期 生存发展受环境的直接影响,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 寻找食物
农业文明社会 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土地,土地不可移动性使农业人口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土地相对不足,使人口迁移。 寻找新的土地
工业文明社会 根本上改变了把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此时人口迁移规模前所未有。 工业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
可见 ——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现在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 ——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讲,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作用。
对迁入地 —— 对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
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有组织地大规模向边疆和工矿区移民。
有利:帮助开发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立起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改变了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使迁入地区的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不利:有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效益上考虑不周,或者工作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或加剧了迁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在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把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例二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有利:积极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部分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很难找到合适的住处,私搭乱建各种“窝棚”往往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1.6 中国人口迁移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频率较低;自发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少,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等管理制度的控制较多。
1、人口迁移的方向 —— 净迁出地区: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持平地区:西藏;净迁入地区:其它地区(共24个省区)
2、人口迁移原因
①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②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③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④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⑤新修水利水库库区移民;⑥压缩城市人口规模;⑦少量的自发迁移。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以自发性的移动为主。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1~22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1、 人口迁移方向:
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的城市和工矿地区
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
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问题:对比教材中的表1.7和图1.19,找出80年代中期前后人口迁移发生反方向变化的省区?试简单分析其原因
答:辽宁、上海由人口净迁出转为人口净迁入;河南、安徽、浙江、湖南、广西等由人口净迁入转化为人口净迁出。
辽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基地。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力。而河南、安徽、湖南、广西等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很多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过剩;浙江外出经商的人口比例较大。
自然灾害等
移民支边 战争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1.3 环境人口容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环境承载力和合理容量的概念,熟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紧迫性以及我们应坚持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环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紧迫性、基本国策。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简单地说 ——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为环境承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 —— 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 资源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 科技发展水平 —— 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4、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表现在: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表现在: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假定的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土地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
二)合理容量
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与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环境人口容量则指一个地区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由于定义中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有不同的估计结果(三种观点:教材11页图1.6)
1、悲观派 —— 现今世界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容量。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2、乐观派 —— 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进步使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3、介于悲观派与乐观派之间 ——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三)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1995年2月我国大陆人口达12亿,200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为12.9533亿。虽然未超过学者们的最高估计值,但是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1、人口与可耕地关系 —— 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地不断增加,加上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的不足,我国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国家 人均耕地(公顷) 国家 人均耕地(公顷)
全世界 0.25 加拿大 1.69
中国 0.08 美国 0.75
印度 0.19 日本 0.03
2、人口与淡水关系 ——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缺水(尤其是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出现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很丰富。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
措施:我们必须正视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水平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2、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3、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 ( )
A.我国目前人口数量已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
B.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C.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主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土地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既然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研究环境人口容量又有什么意义呢?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1.C 2.AD 3.BD
二、研究环境人口容量意义在于①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环境与人口的关系 ②有利于人们了解各种环境问题 ③促使人们自觉地保持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平衡关系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结合典型事例,了解不同的城市具有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 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如教材33页图2.11及34页图2.12)
城市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成都 功能区围绕城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市中心是商业、行政、居住混合区;居住区、文化区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工业区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外
沈阳 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方块状分布在城市东西两侧;居住区相对比较集中,位于市中心及其外缘。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其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成都是平原地形,城市形态集中紧凑;而沈阳是交通枢纽,也是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
2、一般而言,大城市的中心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教材33页图2.11)
因为市中心对商业活动最有吸引力有关。
3、有些城市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市中心区不是中心商务区。
例如: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代表封建权势的皇室宫殿,现在做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围绕故宫一带的城市中心,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一)历史因素
一)城市的历史背景可能对城市功能分区产生重大影响
其原因有:如市内早期的建筑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区内早期设立的活动可以不断吸引相同的活动。所以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区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城市历史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作用更加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特色。
如上海市中心商务区 —— 就体现出了继承历史的基础上的创新。把浦西的外滩(传统的商务中心)和浦东的陆家嘴(新建的金融贸易区)联结起来共同成为上海的现代化的商务中心。
二)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可能完全改变
问题思考: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城市以前建在市中心边缘的高级住宅区到现在多破落成为贫民区?
答:西方国家城市中的高级住宅区以前建在市中心边缘,后来由于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原因,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推动下,居住在近市中心高级住宅区的人开始向郊区转移,留下的房屋往往由较低阶层的人去填补。
(二)经济因素
对城市来讲 ——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
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地理位置 通达度 土地价格或租金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最好 最贵
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次之 比较贵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 差 比较低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三)社会因素
城市人口是由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及不同文化的人组成,形成了不同社会处境,相应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但是租金昂贵,因而通常是能支付高租金的高收入阶层住居。
2、知名度 —— ①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这无形中成为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
3、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 在西方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他的影响或势力就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种族聚居区。这种情况在北美和欧洲表现得尤其明显。像唐人街、黑人区等。
(四)行政因素
有些城市,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看着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最终取决于( )
A.各种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C.各种活动的科学技术水平
D.各种活动的从业人员多少
2、在市中心的附近出现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在市中心附近,住宅付租水平最高
B.在市中心附近,通达度好、繁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通达度低,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附近,人口密集,住宅的需求量大
3、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将浦西的外滩和浦东的陆家嘴联结起来,体现了 ( )
A.在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 B.昔日的土地利用现在已完全改变
C.知名度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D.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二、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是却看不到摩天楼,这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CD
二、因为①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等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在广场周围建起高楼大厦就会破坏故宫这一古建筑风格,与保留历史这一原则不符。②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象征,为保证政治中心的安全,也不宜建高层建筑。
商业
住宅
工业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A
B
C
与市中心
的距离
地租水平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文化源地和文化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了解中华文化区的组成、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学会辨别不同类型的文化源地、分析文化区的空间特点,对所在文化区进行调查和简要分析。
教学重点:文化源地和文化区的概念和分类;文化区空间特点
教学难点: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综合体、文化系统、
教具准备:自制图表、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文化源地
1、文化源地 —— 是指某一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
2、分类比较:
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 文化系统源地
在小比例尺地图上 呈一个点(单一起源地)或几个点(多个起源地) 呈面状
举例 ①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教材图3.18)②考古学家在地图上表现世界主要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起源地分布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源地位于东汉都城洛阳一带。 世界部分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分布(教材图3.19)
二者关系 文化系统是由许许多多简单的文化事物(或现象)构成。文化系统结构更为完整,特征较为明显。
(表注)文化系统特征明显:如世界各地域的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以文字为例 古埃及文明 —— 象形文字
古希腊文明 —— 拼音文字 古两河流域文明 —— 楔形文字
二、文化区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都要扩大它的空间分布范围,可能形成文化区。
(一)文化区的概念
广义上 —— 文化区是指文化事物(或现象)和文化系统的覆盖的地区。
狭义上 —— 文化区仅指某种文化系统的覆盖的地区。
(二)文化区的类型
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区 —— 考古学者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范围来划定的(教材56页图3.20)。
政治文化区 —— 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内部又有自己的行政区。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经济活动类型的文化区 —— 高中地理下册中,有关人类生产活动分布图。如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潘帕斯草原牧牛页分布范围等
除上面文化区类型外,还有语言文化区、中华文化区等
问题:以上各种文化区类型中,哪些是文化系统的覆盖的地区?
(答案)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区、中华文化区
(三)文化区的空间特点
1、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如美国“硅谷”范围并不大。
2、文化区的边界有实有虚。政治文化区边界明确,而经济活动类型的文化区、语言文化区等不一定有明确边界,没有明确边界的文化区在空间上有时与其他同类文化区发生重叠。
3、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如潘帕斯草原牧牛区并不与阿根廷的温带草原地带完全重合。
(四)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系统)与中华文化区
如:外出旅行,外地语言、衣食住行、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等都可能与我们不同,这些文化事物组合就构成了该地区文化综合体。
又如:中国汉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综合体构成了中华文化体系;中华文化体系分布的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中华文化区有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分布范围是不同的。
(教材57页表 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每个人身上都有所在文化区的文化特点,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依赖这些载体,不同文化区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才得以实现,使世界文化宝库越来越繁荣。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化方面的概念按递进关系顺序排列的有( )
A. 文化——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
B. 物质文化——文化——科学技术——电脑使用
C. 文化——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电脑使用
D. 文化——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文化区
2、下列文化源地中,属于文化系统源地的有( )
A.中国新石器文化发源地 B.1848年欧洲革命的发源地
C.象形文字为代表的古埃及文明发源地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源地
3、关于中华文化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化区就是指汉文化体系的分布区
B.中华文化区是指中原文化综合体的分布区
C.不同时代,中华文化区的分布范围是不同的
D.中华文化区的界限是明确的
二、阅读(教材56页图3.19)“世界部分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分布图”回答:
(1)图中反映出的世界几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
位于古印度的文明发源地是______ ____; 安阳所在地区代表 _______ ____; 苏撒、乌尔等所在地区代表 _______ ____; 特洛伊所在地区代表 _______ ____; 孟非斯、阿比多斯所在地区代表 _______ ____。
(2)这些文明发源地兴起的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从文化源地的类型看,都反映的是 ________ 源地。
(3)这些古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覆盖范围上又可以说是四大 __________ ,其共同的物质景观有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4)以文字要素为例,创造拼音文字的是 _______ 文明、创造楔形文字的是 _______ 文明、创造象形文字的是 _______ 文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D 2、AC 3、C
二、(1)印度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两河流域、古希腊、尼罗河流域
(2)平原地形、大多位于河流中下游、适宜的气候条件。文化系统
(3)文化区 农田 灌溉渠道
(4)古希腊 两河流域(或古巴比伦) 古埃及(也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
若干特定文化事物的组合
文化
综合体
文化
体系
若干有联系的文化综合体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城市的服务范围和地域形态。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讲述法、列表比较法等
教学过程: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一)城市与其所在的区域之间关系
城市的形成不能脱离一定的区域环境,区域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武汉市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省、市等各级行政机关的所在地;也是湖北最大的城市。武汉大型企业武钢产品畅销省内外;武汉有服务于全省的大型医疗机构;武汉也举办全省甚至华中地区规模的展销会;举办全省、华中地区甚至全国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武汉的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吸引来自全省甚至外省的顾客等等。
学生思考:它在湖北省的范围内有哪些作用? 师生归纳如下4点:
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城市一般是各级政权的所在地,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着领导与组织管理与作用。
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城市相应地集中了很大部分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体育卫生等设施,可以为区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科技、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
3、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一般而言,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区域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中。一方面各种加工工业生产各种工业产品满足区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中工业企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众多的商业企业被吸引来组织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实现各种各样的供需关系,使区内的生产生活能顺利进行。因此,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等都比较发达。
三)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
例如:我国一般县城有县政府机关、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工厂、汽车站等;而在大中城市,除了具有上述县城职能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因而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服务范围。其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如教材26页图2.1 乐平市服务范围就包含刘家庄等地区)
二)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的形成
城市有等级差别,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城市服务范围小,在一定区域内,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在这个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教材27页图2.2 在安徽省,合肥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几乎覆盖全省;而淮南、蚌埠、滁州等城市级别次之,服务范围相对合肥较小;但各自仍覆盖多个县及县级市)
三)指导意义 —— 确定城市规模、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
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相应的服务范围,一定地域范围内也有与之相应的城市。合理的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对区域发展能起促进作用。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
一)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
1、城市形态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较为规整,山区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较大。
2、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态也有影响。
二)几种城市形态类型
城市形态类型 集中式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例 成都市(教材图2.3) 重庆市(教材图2.4) 兰州市(教材图2.5) 延安市(教材图2.6)
形成原因 开阔、完整的平原地形 地形崎岖不平、又位于河流交汇处,不完整 位于黄河谷地,依山傍水 受地形、河流、交通条件的影响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生产生活上分散,减轻了环境污染 各部分接近郊区,近自然,环境污染小 各部分接近郊区,近自然,环境污染小
不足 环境污染也相对集中 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市政建设投资相对较高 集中于两个方向,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大 集中于三个方向,各部分联系不便,建设投资大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城市在区域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一般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B.城市可以为区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C.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和经济活动中心
D.城市在各自区域中的作用基本一致,所以城市无等级差别
2、城市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因为城市:
A.产品仅在区域中流通 B.有组织区域各种活动的功能
C.有为区域提供各种服务的功能 D.有领导和管理区域的功能
3、关于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级别越高、功能越多的城市服务范围就越大
B.城市服务范围面积的大小就是指城市本身的占地面积
C.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
D.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覆盖另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
二、阅读教材27页图2.3和教材28页图2.4。试分析比较成都市与重庆市的地域形态、这种地域形态形成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以及这两种城市地域形态的优势和不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CD 3、AC
二、见下表
成都市 重庆市
地域形态 集中式 组团式
与自然环境关系 地形上位于开阔、完整的平原地区 地形崎岖不平、又位于河流交汇处,不完整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生产生活上较分散,减轻了环境污染
不足 环境污染也相对集中 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市政建设投资相对较高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结合事例,了解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以及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理解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自然环境因素;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 —— 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 —— 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即使遗传因素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教材13页图1.7)
因为人的身体是由各个系统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它不断地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 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它们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 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三)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这些与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例如:有些地区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些元素,或者某些元素过多,都有可能产生地方病。如硒是生命必须元素,环境中硒缺乏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有密切关系;而硒过量,可能产生地方性的硒中毒,表现为脱发、脱甲和某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再如环境中碘异常,当地人口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有些地区自然中放射线高,则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较多。
2、次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实际上,在人类高度发展的今天,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受人类影响的环境。下面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见下表)
污染物来源 所含有害成分 对人体危害
物理 电信业的发展 微波辐射污染
交通、工业、建筑业 噪声污染 听力、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
化学 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夹杂物 黄曲霉素、亚硝基化合物、防腐剂、抗氧化剂 致畸、致癌作用
烟草(教材14页图1.8) 上千种化学物质 致病变、致癌变
生物 生活中的垃圾、污水和粪便,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和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教材14页图1.9) 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污染水体、土壤、大气,通过饮食、呼吸等传播传染病。高温多雨季节生物污染物使蚊虫大量繁殖,易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人口素质高低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表现如下:
1、一个地区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教材14页图1.10)
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 —— 有较高的生态保护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口素质低的人口 —— 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在此情况下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旦落后意识和封建意识占了上风,就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影响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 —— 能开发利用更多更广泛的自然资源,在资源利用上也更有选择的余地。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 —— 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不得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当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和使用超过了一定强度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如某些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造成鱼类资源枯竭。
②影响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即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
科学文化素质低的人口,对资源利用往往不充分,甚至产生全社会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这样维系发展(往往是低水平的发展),一方面要求使用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向环境排放更多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3、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的人口 —— 或者因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或者因为对知识掌握和运用水平不够,行为上常常导致对环境的侵害。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 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工作有更大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将这些运用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中。
小结: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教材15页图1.11)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遗传因素 D.次生环境因素
2、家庭用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装修,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是( )
A.有害化学气体超标 B.放射性超标
C.生物污染物超标 D.诱发地方病
3、以下物质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是( )
①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素 ②食品中含有的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 ③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
A.①②③ B. ① C.②③ D. ①③
二、为什么说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二、(提纲)答: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
1、一个地区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影响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②影响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
3、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所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1.1 人口再生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熟悉几种主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过程、转变原因、地区分布等,能利用有关图表分析人口发展模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几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 人口再生产 —— 人口内部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的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2、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依据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几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比较(教材第2页图1.1)
原始型(1) 传统型(2) 过渡型(3) 现代型(4)
出生率 很高 很高 开始下降 很低
原因 没有控制生育,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 节育不普及,多生子女养老、分担工作、增加收入 节育逐渐普及,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儿童花费多等
死亡率 很高 下降 进一步下降 低(有回升)
原因 频繁的战争、事物匮乏和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寿命延长 工业化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人口老龄化
自然增长率 极低(但起伏大) 较高(且不断增加) 高(但开始下降) 低(零增长、负增长)
举例 发展中国家个别地区 尼尔利亚 巴西 德国
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通常指0岁~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小于3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于7%)
4、 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教材第3页表1.1)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差异造成:
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 (下表为2000年世界人口自然变化)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
全世界 高(2.2%) 低(0.9%) 高(1.4%) 过渡型
发达国家 低(1.1%) 低(1.0%) 低(0.1%)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高(2.5%) 低(0.9%) 高(1.7%) 过渡型
1、 由于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 ,所以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属于“过渡型”。
2、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是因为他们年龄结构是“老年型”造成的,分年龄死亡率水平仍然小于发展中国家。
3、 一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是因为三个指标是分别计算的,各自在计算时小数位四舍五入造成的。
二)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下表为2000年一些发达地区人口再生产)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欧洲 1.0% 1.1% -0.1%
北美 1.4% 0.9% 0.6%
大洋洲 1.8% 0.7 % 1.1%
1、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德国、匈牙利等。
2、 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3、 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之间。
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非洲 3.8% 1.4% 2.4%
拉丁美洲 2.4% 0.6% 1.8%
亚洲 2.2% 0.8% 1.4%
1、 非洲国家、大洋洲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是“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2、 以下依次是亚洲、拉丁美洲自然增长率高,但次于非洲。
亚洲、拉丁美洲除日本属“现代型”外,也有一些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的国家,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教材第5页表1.3)
3、 我国有些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现代型”。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转变速度快。人口再生产正向低出生、低增长阶段过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
2、根据200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71%,死亡率为0.66%,人口再生产类型接近: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3、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其地区分布搭配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传统型
B. 德国、英国、法国 —— 原始型
C.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 现代型
D. 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国家 —— 过渡型
二、芬兰人口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变动情况,堪称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代表性实例。1785~1790年,1825~1830年,1910~1915年,1970~1976年分别处在不同
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阶段,其出生率、
死亡率的资料如下图,读图后回答:
(1)1785~1790年,1825~1830年,
1910~1915年,1970~1976年人口再
生产类型分别是 ______型、______型、
______型、______型。
(2)以上四种类型在图中相应的字母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D
二、(1)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2)DCBA
0
1
1
2
2
3
4
3
4
死亡率(%)
出生率(%)
D.
C.
B.
.A3.2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时代性的表现,理解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功能意义。学会根据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判别文化事物(现象)与文化景观的不同与联系,学会分析文化景观所处地区文化与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时代性。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实例说明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一、文化景观的功能性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人类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目的,因而文化景观(不管是残破的还是完好的)对人类社会都具有功能意义。
例如: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功能;烽火台可以传递信息;寺庙是宗教活动的场所。
许多文化景观具有多种功能,如城市既是人们居住的聚落,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中国故宫既反映了当时封建等级、皇权,也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艺术、科学文化水平等。
思考:农田、学校、壁画各具有什么功能?能否说凡是具有功能性的文化事物(现象)都是文化景观?举例说明。
答:农田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所、学校是教育活动的场所、壁画具有美学享受功能。不能说凡是具有功能性的文化事物(现象)都是文化景观,如火车。
二、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具体表现在如下二个方面:
(一)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1、不同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甚至相差很大。如城市与烽火台
2、同类文化景观,彼此也可能相差很大。如同时雕塑景观,美国拉什莫尔山的雕塑高约百米,是上海市雕塑之一“金钥匙”的许多倍。
(教材47页图3.6)
(二)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由于文化景观具有这样的特点,人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和自然环境差异。
思考:读图(教材48页图3.7)“北方旱作与南方水田景观”,分析比较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文化方面有哪些差异?
提示:可以从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形、河流水文特性等自然环境方面比较;再从耕地类型、耕作制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饮食、建筑、风俗、娱乐等文化差异比较。
三、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
文化景观的功能可能一直没有变化,也可能发生了某些变化。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例一:唐诗《枫桥夜泊》中提到的苏州城外寒山寺(教材49页图3.8)
该寺是宗教文化景观。一千多年来,除短暂的时期外,一直是当地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表明(宗教功能)佛教文化在当地的延续。
如今到达寒山寺的人群中,既有佛教徒,还有外地游客,说明寒山寺的功能更为丰富(佛教圣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例二:北京的居庸关(教材49页图3.9)
历史上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关隘,即为军事功能的文化景观;现在是作为旅游观赏的对象。即军事功能消失,而具有新的功能(旅游景观)。
课后练习
一、阅读以下材料: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为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的,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1)(填空)长城属于 ______ (物质、精神)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______ (物质、精神)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__________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了我国的 ______ (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资源。
(2)长城是中华大地上雄伟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一些自然界线大致吻合,请分别说明其人文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图(教材50页图3.10)分析比较古今村落民居、宗教信仰景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1)物质、物质、军事防御、精神、旅游
(2)人文意义是:长城是传统上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分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中原政权为防御北方游牧部落向南侵扰而采取的军事防御措施。
自然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农业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种植分界线;农区与牧区分界线
二、明清民居主要集中在水塘与河流之间,而现代民居范围扩大了。说明村落规模在近现代才有大规模的发展。
宗教信仰景观主要分布在明清民居主要集中的水塘与河流之间,而在现代民居扩展的地区宗教信仰景观很少。第二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
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3、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服务范围。其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
二)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的形成
在一定区域内,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三)指导意义 —— 确定城市规模、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
一)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
1、城市形态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2、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态也有影响。
二)几种城市形态类型
城市形态类型 集中式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例 成都市(教材图2.3) 重庆市(教材图2.4) 兰州市(教材图2.5) 延安市(教材图2.6)
形成原因 开阔、完整的平原地形 地形崎岖不平、又位于河流交汇处,不完整 位于黄河谷地,依山傍水 受地形、河流、交通条件的影响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生产生活上分散,减轻了环境污染 各部分接近郊区,近自然,环境污染小 各部分接近郊区,近自然,环境污染小
不足 环境污染也相对集中 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市政建设投资相对较高 集中于两个方向,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大 集中于三个方向,各部分联系不便,建设投资大
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一、功能区概述
1、功能区类型 —— 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等。
2、功能区的边界 —— 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功能区的形成 —— 商业、工业等经济活动需要占据或利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功能区。
二、住宅区
(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到60%。
(二)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历史过程
1、形成过程(见下表)
时间 特点 形成原因
工业革命以前 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工 工业、交通业不发达,雇佣工人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小。
工业革命以后 形成住宅区 工厂逐渐集中分布,迫使居住单元相互靠拢
2、住宅区的进一步分化
建筑质量上 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房屋面积大,有些是独立庭院 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拥挤密集,配套设施差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3、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卫星城
三、商业区
(一)区位特点 —— 只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所以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交通干线(街道)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尤其是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各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地到达。
(二)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稠密。
4、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水平方向上 —— 最中心处以零售活动为主,有大型百货商场、高级专门化商店等。周围则是一些银行、保险、旅游等商务机构的办公室,以及一些小商店,例如电器商店、服装店和鞋店等。
垂直方向上 ——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在低层,而办公室则多在高层,中间多为一般商业活动用地。
四、工业区
(1) 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性
(二)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自身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的运输需求,决定了工厂企业必然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货场等设施。
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 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城市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成都 功能区围绕城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市中心是商业、行政、居住混合区;居住区、文化区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工业区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外
沈阳 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方块状分布在城市东西两侧;居住区相对比较集中,位于市中心及其外缘。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其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成都是平原地形,城市形态集中紧凑;而沈阳是交通枢纽,也是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
2、一般而言,大城市的中心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3、有些城市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市中心区不是中心商务区。
例如: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代表封建权势的皇室宫殿,现在做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围绕故宫一带的城市中心,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一)历史因素
一)城市的历史背景可能对城市功能分区产生重大影响
如上海市中心商务区 —— 就体现出了继承历史的基础上的创新。把浦西的外滩(传统的商务中心)和浦东的陆家嘴(新建的金融贸易区)联结起来共同成为上海的现代化的商务中心。
二)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可能完全改变
问题思考: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城市以前建在市中心边缘的高级住宅区到现在多破落成为贫民区?
(二)经济因素
1、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地理位置 通达度 土地价格或租金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最好 最贵
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次之 比较贵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 差 比较低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三)社会因素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2、知名度 —— 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
3、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这种情况在北美和欧洲表现得尤其明显。像唐人街、黑人区等。
(四)行政因素
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看着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2.4 城市的合理规划
城市规划 —— 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一、城市的布局形式
城市的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
基本形态 分布 原因
集中紧凑式 只要有条件的中小城市、有些大城市 可集中布置各项用地,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投资。
分散疏松式 有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
二、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里重点分析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1、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
因为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在工业区有不同类型的工业时,要使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而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住区远一些。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 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 —— 应当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企业。其中可能污染空气和水体的工业应当布置在城市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三)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教材39页图2.17)上海石油化工区的防护带、(教材39页图2.18)湖北蒲圻利用水面(河流)作防护带。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常要求隔开一定距离,称为卫生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四)留有发展余地
三、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设计部门一般要多做几个不同的规划方案,加以综合分析。例如:衡水镇用地布局备选方案(教材40页图2.19)
结论:通过比较,最后认为方案III即向西及向北的规划布局占用良田较少,有害工业对生活居住区污染较小,远期发展余地较大,因此决定在方案III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城市总体规划。
A
B
C
商业
住宅
工业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与市中心
的距离
地租水平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3.3 文化景观与环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事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理解文化景观能反映和指示自然环境,但有局限性。理解文化景观对人文社会环境的反映。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懂得在文化景观的建设中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教学难点: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文化景观又往往能反映自然环境的某些方面。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
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而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创造物,因而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
(一)自然环境对农业文化景观影响更为明显
因为农业文化景观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密切。如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农业土地利用形态各不相同。(教材51页图3.13)
所在地区 自然环境 农业土地利用形态
内蒙古锡林郭勒 温带半干旱草原 放牧
浙江慈溪沿海 东部亚热带季风区、平原 水稻种植
斯里兰卡 热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区 种茶
菲律宾 热带季风气候、缓坡丘陵 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知识延伸)思考:举例说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密切还有哪些文化景观?它们属于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
答:如云南傣家竹楼、园林建筑等,属于物质文化。
(二)文化景观能反映自然环境,但有一定局限性
1、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原貌,认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及作用程度。(如同地层和化石记录地球历史一样,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例如 —— 中国虫神庙与明代北方蝗灾频率分布(教材52页图3.14)
分析明清时期虫神庙的分布,可描绘出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图,借助人们所掌握的蝗虫生存、繁殖所需环境的知识,就可以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
问题:蝗灾多与哪种自然灾害有关联?(答案:旱灾)
2、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有一定局限性
例如:仅仅依靠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并不能确定蝗灾的确切分布范围。在中国古代,有些地区尽管有蝗灾频繁发生,但是民间有一些治蝗、灭蝗的方法,对虫神的盲目崇拜现象较少,因此就没有虫神庙。也就是说,像虫神庙这样的文化景观只能指示某种自然环境特征的一个方面,而且指示的是建立此文化景观时的自然状况。
(三)文化景观对自然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文化景观的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例如 —— 都江堰水利工程(教材52页图3.15)
问题: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秦国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建成的,它可以反映当时成都平原有何自然灾害?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利影响是什么?
答:水旱灾害。既防洪又灌溉,至今恩泽成都平原。又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文化景观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受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文化景观也是人类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文化景观,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
例一 (文化景观)城市公共交通站牌的分布
①通过观察公共交通站牌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如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地带,公交站牌的密度一般较高。
②公共交通站牌数量的变化也能看到城市化的进程。如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上只有1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站牌,如今则有十几条。
例二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双语(汉语、当地文字)地名景观
可以大致判断是否进入或离开该民族自治地区,说明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了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
有一些文化景观成为地方象征或标志性景观。北京天坛、广州的五羊雕塑、唐山抗震纪念碑、纽约自由女神像等,它们在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化景观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
A.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 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
C.陕西延安的窑洞 D.浙江沿海平原农田
2、下列关于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也在增强
B.文化景观能较全面地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
C.文化景观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有益无害的
D.农业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3、下列关于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文化景观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
B.文化景观可以指示物质文化环境,而不能指示精神文化环境
C.文化景观可以指示精神文化环境,而不能指示物质文化环境
D. 文化景观既可以指示物质文化环境,又可以指示精神文化环境
二、读(教材51页图3.13)“菲律宾的水稻梯田”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来看,适宜开辟为梯田的基本地形是________,因为这种地形坡度较 ___;山地中适合开辟为耕地的地形位置通常是 ___________ ,因为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来看,梯田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使 ______ 景观变成 ______ 景观。
(3)在我国适宜发展图中梯田农业景观的地区是 _____(选择)
A.三江源保护区 B.三江平原 C.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
(4)为什么说菲律宾的水稻梯田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D
二、(1)丘陵 缓 河谷、山间盆地等 土层较厚、有水源等
(2)自然 文化(农业) (3)D
(4)①把丘陵开垦为梯田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使农业得到发展。②图中所示为丘陵地区,坡度较小,开垦为梯田后又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如措施得当将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3.1 文化景观的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文化的概念,文化景观及其构成;明确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特点与关系。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的构成
教学难点:文化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文化的概念
1、学生阅读教材45页图3.1几位同学对文化概念的讨论,简要说明三位同学的观点。
同学甲:把文化与知识等同,甚至把文化等同于课本知识。
同学乙:文化除了课本知识外,还包括其他的内容,如街头雕塑、电视节目等。
同学丙:文化是指精神上的东西,即指社会意识形态。
2、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的文化 ——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狭义上的文化 —— 仅仅指社会意识形态。(同学丙的观点)
以上三位同学所说的都属于狭义上文化内容,广义上的文化还包括人类创造出的物质财富。所以以上三位同学对文化的理解都不全面。本单元提到的文化概念是广义文化。
3、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定义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精神财富
内容 具有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体现人们情感的文化内容
举例 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教材图3.2及图3.3) 语言、文学、艺术(图3.4)、宗教(图3.5)、法律、风俗、制度
二者关系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许多精神文化内容也具有物质形式。(教材46页图3.4及图3.5)
阅读比较(教材45页图3.5及图3.3),说明它们反映的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它们反映的文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有何不同?
答: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宗教信仰与造像水平,属于是精神文化;而云南西双版纳傣家竹楼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也记录了建筑技术水平,属于物质文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二、文化景观的构成
(一)自然景观
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就是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很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者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二)文化景观
如教材47页图3.6都属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注意的问题 —— 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不是所有可以看见的文化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作为文化景观。如街头流动的艺术表演属于文化现象,由于它没有固定在地表上,就不属于文化景观。
课堂提问:
阅读教材(图3.2 ~ 图3.5)找出哪些不是文化景观?为什么?请再举1至2例加以说明。
答:指南针、京剧剧照不是文化景观,因为它不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再如傣族泼水节、各种文艺演出等。云南西双版纳傣家竹楼、龙门石窟佛像是文化景观,它们分别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产物。
反映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农田、矿山、道路、城市、村落等。
反映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
课后练习:
一、阅读下列事物或现象,回答问题:
A.黄山云海 B.京剧 C.地铁 D.窑洞 E.校园雕塑 F.城市 G.五台山 H.寺庙 I.三北防护林 J.未成年人保护法
1、以上属于文化范畴的有哪些?
2、其中又有哪些属于物质文化?
二、用“自然景观”或“文化景观”填空
中国西南山地的原始森林为 ________ ,受人类活动的恶果 —— 酸雨的影响,原始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此时属于 _______ ;生活在西南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过去经常“撩荒辟地”,这片新辟的耕地成为 ______ ;当这片土地的自然肥力耗尽后,人们会放弃之,此时为 ______ ;过几年,弃耕后的这片土地逐渐长出新的植被,这些新的次生植被属于 ______ 。
三、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1)海南岛上由于有人类活动,所以该岛是文化景观。
(2)敦煌石窟是宗教文化景观。
(3)峨眉山是自然景观,山上的宗教建筑和旅游设施是文化景观。
(4)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火车不是文化景观。
参考答案:
一、1、B.京剧 C.地铁 D.窑洞 E.校园雕塑 F.城市 H.寺庙 I.三北防护林 J.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属于文化
2、C.地铁 D.窑洞 F.城市 I.三北防护林属于物质文化
二、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
三、(1)海南岛上虽然有人类活动,但是海南岛不是由于人类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是文化景观。
(2)从文化景观的功能性上看,敦煌石窟是宗教文化景观。需要注意的目前它的宗教功能已经大大衰减,旅游功能逐渐上升
(3)峨眉山是自然景观,山上的宗教建筑和旅游设施是文化景观。该命题正确,说明文化景观在空间上是叠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
(4)该命题正确。铁路和火车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要素,由于铁路在空间位置上具有固定性,所以它是文化景观,而火车是经常运动的,因此它不是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