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承接上节,在文化源地和文化区的基础上,文化出现了扩散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文化区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世界文化宝库才越来越繁荣。本节我们主要了解文化扩散的几种类型和形式。
文化扩散的形式可分为好多种类。我们教材中选取了以扩散过程中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来划分的,移动距离短的是扩展扩散,移动距离长的是迁移扩散。扩展扩散进一步又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三种。教材又对上述几种扩散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及举例说明。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们还需多举几例,以我们身边文化事物为例,认真分析,并将它们进行对比,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文化扩散的形式并非是单一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笼统下结论。就某一文化扩散而言,我们应注意:它们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扩散形式,我们应区别对待。例如,我们说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扩散是迁移扩散就是错误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不同的文化要素在向外扩散时的扩散形式并不是一样的。
本节作为前几节课的延续,又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结,从中可以看到: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联,我们应以生活为依托,借文化的发展,提高我们的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空间扩散的概念、类型和作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文化扩散及其意义。
2.运用文化扩散图,分析文化扩散的途径,认识其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图形,分析其特点。
2.多举实例分析说明某种文化扩散的类型,并概括其扩散类型的特点。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理解文化扩散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化就是在交流中发展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扩散和开放观。
2.从实例出发,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做到学有所用,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不同类型的文化扩散及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正确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扩散形式。
●教学方法
1.联系前面所学内容,首先明确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反映,从文化源地到文化区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和扩散有着密切关系。要明确文化扩散在不同的扩散过程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不可笼统下结论。
2.要多联系实际,从身边文化入手,思考、理解、分析其发展、变化过程,巩固对文化扩散的掌握。
教学准备
1.把课本中的几幅文化扩散图,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闪动图形或模拟图形,以更直观的方式演示给学生,以便更好地掌握文化扩散的类型。
2.以建筑或服饰等文化为例,收集其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以及在不同地域的扩散方式的图片资料,以加深理解,丰富课堂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源地与文化区,从文化源地的形成到文化区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扩散过程,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扩散的相关内容:
[讲授新课]
3.5 文化的空间扩散(板书)
我们知道,文化源地是文化扩散的基础,而文化区的形成又都是文化从源地向外扩散的结果。那么文化扩散的具体概念以及文化向外扩散的方式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一、文化扩散类型(板书)
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图形,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文化传播、文化扩散、文化传承等概念和关系以及文化扩散的两个类型,并举例说明。
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概括、总结这组概念及其含义。之后,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列举事例,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文化扩散的概念(板书)
任何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都是经过多代人的不断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的传播是指文化现象和事物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或从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的过程。文化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播过程称为“文化扩散”;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文化传播过程称为“文化传承”。文化的扩散与文化的传承都属于文化的传播过程,两者彼此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其侧重点不同而已。例如,一种民间技艺产生于某个地区,该项技术由发明者一代一代传给其后代,实现了这种文化事物的文化传承;同时这项民间技艺由发源地发展到了其他地区,或者在这项民间技艺发明者的后代中有一些人移居他乡,将这种民间技艺带到了新的地区,这又实现了这种文化事物的空间扩散。
总之,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在一地产生以后,首先从源地核心向外扩展,而后再进行长距离的、跨地区的扩散。正如课文中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其推测的早期扩散路线图中所示。可见,文化扩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
补充材料一: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某特定场所的文化及其构成要素传入其他地区的过程。古代文化中心是文化成长、壮大、创造和革新的地方,新发明的技术、工具、设备以及反映人们活动方式的观念等通过人类的交往联系(如商业、战争、迁徙等)逐渐传播开来。传播是改进原有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社会文化的形成发展是十分缓慢的,而且每一个地区的文化都有着与别的地区文化不同的某些特点。它们虽然同样出现城市,同样产生神的观念,从事宗教活动,同样创造和使用文字,但发展的结果却各有特色,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为文化创造者兼承受者的人类在本质上有一致性,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条件,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他们能制造工具、劳动、思维、运用符号等等。尽管分布在互不联系的各个地区,也可能使得各地的文化具有某种共同之处。例如,各民族语言的形式各种各样,但作为思维和表达思维的工具这一点是一致的。由于人类思维在本质上有一致性,所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可以通过翻译达到互相理解,正是由于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和相同,亦即文化的特异性和普同性,再加上经常发生的人类的各种交往、迁徙移动、战争掠夺等联系,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的传播现象。
文化传播其实就是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的、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既是过去阶段的产物,又在未来阶段中起一定作用,文化的发展除了具有累积的性质以外,还包含着进步的性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化传播随着人口和物品的流动及思想的交流而进行。人们之间特别是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谈,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播,人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最活跃的传播媒介,物品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品流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传播媒介作用愈益明显。像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工具,它们具有跨越时间、空间的广度和反复向人们传播的深度,已经发展成为大众及文化主要的传播媒介。
2.文化扩散的分类(板书)
关于文化传播的形式可以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因此对应的文化扩散形式的划分方法也很多。我们简单了解以下几种:
(1)依据传播借助的媒介划分,可分为电视传播、广播传播、报刊书籍传播、网络传播等。
(2)依据传播路线划分,可分为“U形传播”和“J形传播”等。前者是指文化事物和现象从源地传出,又经他地传回最初产生的源地的传播形式,后者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从源地传到另一地,在向回传播时并没有返回到最初的源地的传播形式。
(3)依照扩散过程中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在扩展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的,称为扩展扩散;在扩展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的,称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三种。
3.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板书)
扩展扩散或称膨胀传播(扩散)或波式扩散,是指某种文化在其源地形成并得到日益发展的同时,还继续向外部扩散,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像波纹一样,由核心向四周扩展。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传染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像一种流行性疾病一样。例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由一些渴望寻求社会变革道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首先接受的。今年我国大城市较为流行的“唐装”服饰,由于其在广大群众中能迅速流行并被人们接受,所以这种文化现象的扩散是属传染扩散。还有现在在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流行的计算机、可口可乐饮料、手机的普及化等等。这些现象的扩散,也均属于传染扩散。(鼓励同学们多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增强应用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等级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只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某些人而不是每个人。例如,苏格兰威士忌酒,最初是下层社会的饮料,后来逐步传入上层社会。这一扩散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乡村流传到城市。又如我国著名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这种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成功并加以推广,就主要属于等级扩散,因为这种传播主要影响种植该作物的农民。其中,在这种扩散过程的中后期,在某一区域内能很快传给农民群众普遍种植,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与传播,这又属于传染扩散,还有上述列举的计算机、可口可乐饮料等现象,在我国的最初流行是在大城市中的中上阶层,后来才扩展到一般大城市以及普通老百姓身边,这也是典型的等级扩散。
(3)刺激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它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受到该文化的刺激后,进行改革、创新、重新加工并使之发展。例如,人们滑旱冰,在寒冷地带,人们发明了滑冰这种娱乐方式,而在低纬度的温暖地区(如我国南方)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人们吸收了滑冰的思想,抛弃了原有的冰鞋形式,将冰刀改为滚轴,新的“冰鞋”称为旱冰鞋。这一刺激扩散的结果是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如,某企业一项成功的改革经验,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影响(刺激)其他企业的发展,但又不能照搬,而是在这种成功的经验启发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自己的改革措施。还有:还是上面我们提到的有关计算机和可口可乐饮料的扩散,我们从国外引进这两种事物后,对其都做了一定革新处理:计算机在国外是打英文字的,引进后,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士对其输入汉字法等内容进行了新的加工与处理,使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能够进行汉字输入;可口可乐饮料可谓是享誉全球的饮品,传入我国后,我国的一些商界人士根据我国的饮食结构等,学习其制作方法与工艺流程,可进行新的配方与创新,创立了“我们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以上这些文化扩散现象均属于刺激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扩散是随物或人迁移到远方或另一地区,所以这种方式很有可能创造新的文化区。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通过移民活动而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迁移扩散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1)迁居型扩散:例如,随着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他们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也带到了那里;我国华侨移居东南亚造成的中国文化在那里的传播等等。
(2)移动型扩散:由于具有某种文化的人的到来,使该地区形成某种文化热,并且随着离开该地区向其他地区传播,使该地区的这种文化热又逐渐降温,以至消失。
总之,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的混合和融合,但也有一些妨碍文化扩散的因素,如距离、时间、文化屏障等。一种新事物,被接受最多的一般是最近其起源的地区和最近其起源的时间,随着距离和时间的增长,其影响愈来愈弱,形成距离或时间衰减现象。文化屏障指由于自身特点而阻碍文化扩散的因素,如习惯、禁忌、制度等。了解了影响文化扩散的因素,对于落后的、消极的文化,要尽力增加文化屏障,阻止其扩散与传播;对于进步的、积极的文化,应尽力消除文化屏障,促进其积极扩散与传播。
补充材料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西域的葡萄、核桃、黄瓜、胡萝卜等农产品,良马、奇禽异兽,以及地毯等名贵毛织品源源东传,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西域的琵琶、箜篌、胡笛等乐器,各种音乐、舞蹈、魔术等的传入,则丰富了内地的文化生活。其后佛教和佛教艺术也经中亚传到西域,再向中土传播,更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坎儿井”)的技术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补充材料三: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和西方的海上贸易始于汉代。此后,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国与西方的海上贸易日益发展,并逐渐形成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交通使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得到不断进步。郑和七次下西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掌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不仅使用罗盘指示方向,而且利用测深辨位、对景定位、天文定位等方法测定船位,善于运用驶风技术和利用季风,大大提高了征服海洋的能力。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贸易的繁荣。唐宋元时期,在相互交流中,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海路直接、间接地传到中亚、西亚、东南亚和西方诸国。同时,中国也从西方引进了玻璃制造术、新的熬糖法等先进技术,以及象牙、宝石、珍珠、琥珀、香料等奢侈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内容,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以上节课中的文化源地的例子为例,进一步分析文化扩散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类型。
从课文中的上节内容文化源地中图3.18“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可以看到,1848年欧洲大陆的革命中心都是城市。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与落后的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1848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革命的序幕,这种文化现象通过传染扩散很快引发了法国的二月革命,随后扩散到奥地利、普鲁士、匈牙利、捷克和罗马尼亚等国。当时欧洲大陆许多地方农业欠收,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城市的革命也唤醒了乡村地区,图中绿颜色的地区表示农民起义的分布,农民起义以中欧最为集中。“革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城市扩展到乡村属于等级扩散,从图中还可以看到这场革命波及了欧洲大陆除了俄罗斯之外的主要国家。当时的俄国虽然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它仍然属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并没有一批很强大的城市资产阶级作为传染扩散的基础,因此这场革命对俄国的影响不大。
对于上述文化扩散类型,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学习与掌握,并区别它们,我们可列下表来直观表示,从纵向横向都可以对比,以达到我们学习的目的。
(投影展示下面表格)
文化扩散形式 概念 举例
扩展扩散(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人们接力似的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传染扩散 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 (1)马列主义最初在中国的传播;(2)日本贵族、学者向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3)17世纪西欧文化向俄国的扩散;(4)1848年欧洲革命由意大利向法、奥、普等国扩散
等级扩散 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 (1)国家方针、政策、会议精神的层次传达、落实;(2)苏格兰威士忌酒从乡村流入城市;(3)日本“大化改新”时,从中央到地方推行大唐教育制度;(4)佛教最早在中国的传播;(5)1848年欧洲革命时“革命”由城市向乡村的扩散
刺激扩散 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他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 (1)由滑冰到滑旱冰的扩散过程;(2)日本根据汉字的偏旁和草书发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3)日本“大化改新”时以中国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
迁移扩散 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 (1)日本派“遣唐使”乘舟渡海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2)佛教传入中国;(3)阿拦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在亚、非、欧的传播
(承转)上面我们从概念上主要分析了文化扩散的过程和扩散类型,并列举了一些简单的事例。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应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能将某种文化事物扩散的形式绝对化,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它传入中国主要是迁移扩散。印度僧与西域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了印度文化区的宗教信仰,法显、玄奘、义净等中国僧也不辞劳苦去天竺取经。对于前者来中国传播佛教属于迁移扩散是容易理解的,后者经过一个“U”形路线将佛教经典带回中国则常常不被理解为迁移扩散。实际上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是不论扩散路线形态的。佛教进入中国之初,先为上层社会接受(如皇帝等),而后才逐渐扩散到民间,这种扩散过程则是等级扩散。因此我们不能绝对地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只是迁移扩散。第二,将复杂的文化事物简单化后才易于确定它的扩散形式。例如,武断地说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扩散是迁移扩散就是错误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同的文化要素在向外扩散时的扩散形式并不是一样的。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将中原的农耕技术传给西南少数民族,后少数民族又将农耕技术传给了缅甸人,这个扩散过程就是扩展扩散。而造纸、活字印刷向西方的传播,则属地迁移扩散。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某种复杂的文化综合体或文化体系的传播属于何种扩散形式。
我们把文化扩散划分为各种形式,目的是便于理解纷杂的文化扩散现象,以便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例如,指导商品的推销形式,指导文化观念的倡导形式等。
(课堂活动2)下面我们以课后活动题(P61)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8世纪中期,亚、非、欧三洲文化交流和17世纪末沙俄学习西欧文化的文化扩散情况。讨论中要提醒学生了解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扩散类型和形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之后,老师给予分析、解答。
二、事例分析(板书)
事例一:
8世纪中期,亚、非、欧三洲文化交流(板书)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发展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阿拉伯商人来往于三大洲之间,将中国的罗盘、造纸术和火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到欧洲,并将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等带到了中国;一些欧洲青年学者,渴望学习先进的科学,也不辞辛苦,跋涉千里到阿拉伯帝国学习天文、数学、化学和医学,并将所学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这些文化交流都属于迁移扩散。
事例二:
17世纪末沙俄学习西欧文化(板书)
从17世纪中期开始,欧洲各主要封建国家相继推行了改革政策。法国路易十四一度努力发展工商业,鼓励出口,促进联系;普鲁士腓烈特二世和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也以“开明专制”自诩,表面上采纳了当时比较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些主张。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以后,富有革新精神,在俄国推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他从小受西欧文化的影响,一直羡慕西欧的文化,曾经化名随考察团到英国和荷兰实地学习。因此在他的改革内容中,许多都涉及到对西欧文化的学习。例如,他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工场劳动;学习西欧文化和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和扩大海军,并力争取得出海港;提倡西欧的生活方式等等。
对于以上西欧文化的扩散过程,我们不能简单而定、一概而论。我们应该分阶段、分情况来说。我认为:彼得一世学习西欧文化,并带回俄国应该是迁移扩散;掌权后通过改革方式向下级和全国推行应是等级扩散;接受的人多了而在群众中广泛而自发的传播,则应是传染扩散。
事例三(作为补充事例,供学生深入讨论):
7世纪中期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板书)
在7世纪中期,日本推行“大化改新”,这标志着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当时正值中国盛唐时期,也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一些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日本贵族和学者,向从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就属于传染扩散。在大化改新的过程中,他们积极倡导吸收中国文化。当时的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这一文化扩散过程又属于自中央地区向地方的等级扩散。课文中的两幅图形:日本的文字和日本的“和服”,就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早在隋朝,日本几次遣使到中国,隋炀帝也派使臣至日本。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学问僧等,使团庞大,达到五六百人。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新政中的政治制度、田制等,都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日本的律令大体采用唐律,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隆重……。总之,日本吸收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迁移扩散,也有扩展扩散,我们不能简单而定。
总之,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人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英语这种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或技术,属于物质文化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承转)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社会历史是一幕幕戏剧,那么地理环境就是舞台,而我们每个人则是戏剧中的众多角色之一。人们对“舞台”和戏剧的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深入的,每个人幼年时经常接触的人多是家庭成员,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也是以家庭为中心。人们在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就学的地点可能逐渐超出家庭所在的村落、小镇或城市街区的范围,人们接触到的人物或事物也会逐渐增多,但是直到这时,人们仍然可能很少从文化的角度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以及这些文化现象与地理的关系。直到有一天,人们远行到他乡或异域,才会惊异地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甚至思想观念都与当地的人们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区的差异。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在传播着文化,或者说文化在我们身边默无声息地扩散。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三、身边的文化扩散(板书)
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伴生的现象,在历史上和今天,文化扩散的例子俯拾皆是。随着地区间交往联系的日益频繁,交往联系方式的多样化,文化扩散也越来越便捷,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如果借助了合适的文化扩散形式,它的扩散速度可能会加快。无论是在精神文化扩散中,还是物质文化扩散中,我们都可以巧妙地利用文化扩散规律,促进文化的扩散。
(课堂活动3)组织学生列举事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有所不同,其中这些文化要素包括:语言、服饰、建筑、饮食、习俗等等。通过学生自己所举事例的某些方面的切身感受,或者从电影、电视等媒体中听到、看到的文化事物或现象等,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亦即不同的文化区存在着差异,而且文化扩散就在其中无时无刻地不断进行。
这方面的例子较为丰富,只要老师组织学生的这一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列举几例,当然不见得学生说的面面俱到,允许他们说其几点,然后通过老师启发、学生间互相补充,尽可能多方面地了解我们周围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不同地区也存在着文化差异,有着不同的文化扩散方式。这样,我们给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借鉴,吸取相关的内容,对不同地区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愉悦、现实的生活中融会贯通,学有所得。
有鉴于此,我们这里补充几例,供课堂教学时选用,也供学生学习时参照。
事例四:
音乐的扩散
我国东北有一个民间歌手,在多年前就写了许多风格新颖的民歌,其中有的制作成音乐电视片,但是影响不大,后来有一首歌曲被制作成电脑动画作品,并在互联网上发布出来。因为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而且乐于接受风格新颖的通俗音乐,因此这首歌曲在年轻人中迅速扩散。这充分说明了不同扩散形式有不同的扩散结果。
事例五:
文化扩散的方式
我们知道,文化扩散可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在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在人口流动程度越来越大、通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扩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这使得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文化扩散的过程和结果。例如,在观察地区,有相当多的人说普通话,而普通话又不是当地的地方话,这就是文化扩散的结果。而身边人们说普通话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从说普通话的地区迁入此地的,他们进行的是迁移扩散;还有的人是主动要求学习普通话,并逐渐掌握的,这样的过程属于扩展扩散中的传染扩散。此外,由于通调媒介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交流,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流行歌曲可以在一夜之间流行于世界各大城市,巴黎街头的流行服装可以在短时间内再现东京、香港等大都市,国际互联网上人们可以交流各种信息,这一切都提高了扩展扩散在文化扩散中的地位。而迁移扩散会将“原汁原味”的文化带到新的地区,文化体系在空间上的成功扩散往往要借助于一定数量的人群的迁移,这些人们构成的社会群体是源地文化体系的依托。历史上欧洲文化向北美的迁移扩散就是例证。总之,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事例六:
商业文化的扩散
在商品宣传中,选择何种广告形式也与文化扩散规律有关。一个企业如果将其产品的销售范围首先定位在本地区,那么它就要在本地区内做广告。如果企业欲扩大该产品的销售范围,可以选择更大的地区做广告。这种广告策略属于等级扩散。一个生产仪器表的企业,它的产品不是大众普遍使用的,因此它没有必要像洗涤用品、化妆品的厂商那样,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它需要针对那些需要使用其仪器仪表的用户发广告,这种广告策略属于传染扩散。一个企业在外地要兴办分支机构,为了使新的分支机构的企业文化与母体企业一致,通常要派母体企业的一些骨干到新的分支机构中,这些骨干人员可以将母体企业有形和无形的管理制度、经营理念带到那里,促进新分支机构企业文化的形成。这样的企业文化扩散,属于迁移扩散。
补充材料四:(1)埃及文字的扩散
早在公元前4000年,生活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埃及人就发明了文字——象形文字。之后有了表意字,后来有些象形字发展成为表音字,即24个表音符号(皆属辅音)。古代埃及文字尤其是象形字十分复杂,往往被祭司和贵族垄断,劳动人民是无法问津的。随着古代埃及历史的消亡,象形文字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法国学者商博良根据“罗塞塔石碑”上的三种文字(即埃及的象形文字、世俗文字和希腊文字)读通了埃及象形文字的若干符号,揭开了这种神秘文字的面纱。
古代埃及文字虽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但它却是世界字母文字之源。埃及人的24个象形音符,通过商人传到了地中海东岸的商业民族腓尼基人那里,腓尼基人在此基础上于公元前13世纪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腓尼基字母沿地中海北岸向西传到希腊,演化为希腊字母。后来希腊字母又发展为拉丁、斯拉夫字母,后来发展为印度、阿拉伯、亚美尼亚、维吾尔等字母,影响了西亚、南亚和中亚广大地区。
可见,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文字的重要发源地。字母文字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垒,使文化交流超出了祭司和贵族的圈子。结果使不同文化之间,统治集团和劳动人民之间,随着文明的到来而使原来产生的裂痕不断地缩小和弥合。
(2)中国的丝绸、陶瓷的扩散
在中国古都长安以西的亚洲内陆地带,有一条从中国通向西方的古老商道:东起古都长安向西经甘肃新疆越葱岭,至西亚、欧洲、非洲各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以后的1000多年中,大量的中国生丝和丝织品连同其他商品,经过这里运往西域欧洲,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条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商道,除西运丝织品外,中国的不少生产技术和工具也通过它传入西域,尤其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去的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丝绸之路从开辟到成为历史遗址的1000多年中,无论是从内涵或外延上看,丝绸之路都远远超过了其字面的含义,它既是传播东西方文化的通道,也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代名词。
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大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辈便已懂得烧制陶器。从浙江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到商周时期的灰陶,以及西汉的青瓷,唐宋元的白瓷,明清的彩瓷等,陶瓷制作水平日益提高。绚丽精美、琳琅满目的陶瓷深得各国人民的喜爱。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陶瓷便伴着骆驼商队的驼铃声从陆路、随海船从海路远销世界各地。在长达数百年的中国陶瓷外销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条由东至西的海上贸易要道,这就是所谓的“陶瓷之路”。陶瓷之路东起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杭州、泉州等),经东南亚西行至印度南部,乃至红海和波斯湾,纵观这条商路,可发现沿途有许多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这些中转站将东西方的海路贸易通道联成一体,形成一个囊括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东非地区的巨大商业辐射网,同时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610年,有一本叫做《葡萄牙五国记述》的书就曾这样赞美中国的瓷器:“这种瓷瓶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更加可爱。”总之,陶瓷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丝绸之路,是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扩散和文化扩散形式(类型)两部分内容,是继前面内容的一个深化,使我们明白了文化的发展、传播过程等内容,并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来研究,加深理解,学有所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更好地发展下去。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扩散的结果是( )
A.文化区的形成
B.文化传播
C.文化传承
D.文化发展
答案:A
2.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迁移扩散而形成的是( )
A.源于美国的肯德基快餐店在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分店
B.原产东半球的咖啡,现在产量的大半出自西半球
C.我国各大都市都有四川火锅店
D.20世纪90年代呼拉圈风靡全国
答案:B
3.中国古代的很多民间绝技一般是“传男不传女”,这属于文化传播中的( )
A.扩展扩散
B.迁移扩散
C.等级扩散
D.文化传承
答案:D
4.下列哪一种是对刺激扩散的描述( )
A.该文化易为大家所接受,一旦接受就能帮助传播
B.由于人的长途迁移带到某地,被当地人接受
C.该文化现象只能被部分人群所接受
D.该文化被吸收者作了某些改变后继续传播
答案:D
5.现代信息社会,广播、电视、通讯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与下列不相符的是( )
A.文化扩散形式更加丰富
B.文化交流的空间扩大
C.现代文化扩散单一化
D.文化交流的时间缩短
答案:C
6.以下关于文化扩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刺激扩散
B.学校请来外籍英语教师讲课——传染扩散
C.中央指示文化逐级下达——等级扩散
D.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有很多分店——迁移扩散
答案:B
二、综合题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意大利商人的商路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阿拉伯人和中国藏人的商路既有____________,又有海上航线。
(2)当时从来欧洲和亚洲间的商贸活动的商人最东边的主要是__________商人,最西边的主要是___________商人。
(3)当时意大利商人主要活动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的文化扩散属于____________类型。
(5)当时文化扩散的形式是__________。
答案:(1)海上航线 陆路 (2)中国 意大利 (3)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及西欧部分地区 (4)迁移扩散 (5)商品交换和人员往来
8.读图及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中国和西方的海上贸易始于汉代,此后,随着造船业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国与西方的海上贸易日益发展,并逐渐形成一条“海上丝绸之路”。郑和7次下西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掌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贸易的繁荣,唐宋元时期,在相互交流中,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海路直接、间接地传入中亚、西亚、东南亚和西方诸国。同时,中国也从西方引进了玻璃制造术、新的熬糖法等先进技术,以及象牙、宝石、珍珠、琥珀、香料等奢侈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内容,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上述资料所记载的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扩散,从资料中看描述的文化扩散的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的扩散,主要涉及了该种文化的几个方面?
(2)根据所学知识推知郑和下西洋是_____________季去,____________季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把郑和航海路线补充完整:从港口太仓刘家港出发,经______________,最后到西亚和北非。
答案:(1)迁移 物质 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
(2)冬 夏 利用东北、西南季风助航
(3)东南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再到印度洋、阿拉伯
9.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模式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按农业地域类型,“桑基鱼塘”属于__________农业,这种农业类型能使_________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与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_________效益、社会效益和________效益的统一。
(2)按能源形成和来源划分,沼气属于来自_________的能源,按能源应用程度划分,沼气属于___________能源。
(3)该系统景观属于( )
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
C.精神文化景观
D.非物质文化景观
(4)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__________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的生动例证。
(5)“桑基鱼塘”的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景观的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进步带来的,主要是在景观的__________性上有了拓展,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___________性。
(6)“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布局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___________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发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似的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 土地 经济 生态(或环境) (2)太阳辐射 新 (3)B (4)自然发展 自然资源 (5)科学时代 功能 时代 (6)等级 自然环境(或自然条件)
●板书设计
3.5 文化的空间扩散
概念: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概念:由人们接力似的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传染扩散:由已接受者传给再接受者
扩展扩散 分类 等级扩散: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扩散
刺激扩散:保留实质摒弃具体形式的扩散
文 概念: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
化 类型 迁移扩散
的 作用:可能创造新的文化分布区
空 7世纪中期日本吸收中国文化
间 实例 8世纪中期亚非欧三洲文化交流
扩 17世纪末沙俄学习西欧文化
散 现代社会文化扩散形式日趋多元比
意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化
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的伴生现象
地区间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文化扩散日益便捷
身边的文化扩散 交往联系方式多样化
关系:借助合理的扩散形式可加快扩散速度、
文化扩散形式与 促进文化扩散
扩散速度、效果 案例:借助互联网传播广告形式与文化扩散规律4.2 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含意。
2.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3.理解和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进爱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旅游资源的特性。
2.旅游资源的价值。
●教学难点
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
●教学方法
电化投影、设问导疑、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给予人们的带薪假期的增多,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旅游热潮。
提问:旅游活动为什么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生答: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扩大交流的作用。
提问:要构成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需要由哪些要素组成呢?
生答:要由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三方面组成。
教师归纳引入:现在旅游个体要完成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即经济、时间、动机已经具备,因此各地纷纷瞄准了这个能为当地较快带来经济效益的“无烟工业”,大力开发旅游资源。那么怎样合理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呢?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看看旅游资源分哪几类?
板书:4.3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展示投影片:旅游资源分类。
板书:1.自然景观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2《中国主要风景名胜图》。
提问:吉林雾凇、香山红叶、五大连池、黄果树瀑布、钱塘大潮、云南石林,这些景观分别属于自然景观中的哪一类?
生答:吉林雾凇属气象气候景观,香山红叶属生物景观,五大连池、云南石林属地貌景观,黄果树瀑布、钱塘大潮属水文景观。
教师归纳:自然景观一般都是天然形成的,一个自然风景区一般由多种自然景观构成,而地貌景观在自然景区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如桂林漓江景区,由山水组合构成奇异的景观,而石灰岩地貌又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投影并让学生说出下列自然景观所在的省区:
自然景观 所在省区 自然景观 所在省区
五台山 鼎湖山
九寨沟 天涯海角
武陵源 坝上草原
天目山 天山天池
提问:自然景观对旅游具有什么意义?
生答:自然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修心养性、陶冶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
过渡:我国不仅有丰富自然景观,而且也有很多的人文景观。
投影:旅游资源分类
板书:2.人文景观
教师讲解: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它除了以具体形式存在的景观外,同时还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区内,以一种气氛笼罩着旅游区。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建筑景观是人文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是实在的文化景观。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2《中国文化古迹图》,然后说出下表内容。
投影:中国文化古迹(部分)一览表,让学生说出表中空缺的内容。
景观名称 所在省区 景观类型
敦煌莫高窟
傣族泼水节
曲阜
龙门石窟
苏州园林
安寨腰鼓
岳阳楼
乐山大佛
布达拉宫
那达慕大会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其中自然景观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景观和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包括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等。
承转:景观是一种旅游资源,那么这种资源与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具有哪些特性呢?
板书: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投影图片:我国东西南北不同的景观——北:林海雪原;南:热带风情;东:阳光海滩;西:大漠草原。
提问:这说明我国旅游资源有什么特性?
引导学生回答:多样性。
板书:(一)多样性
教师归纳讲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事物,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因此旅游资源是极其多样的,并且也是广泛存在的。
投影图片:北京八达岭长城、秦兵马俑坑、大足石刻、埃及金字塔。
提问:这些景观反映出旅游资源的什么特性?
引导回答:非凡性。
板书:(二)非凡性
教师讲解:北京八达岭长城、秦兵马俑坑、大足石刻以及埃及的金字塔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的游客,是因为它们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的特点。因此,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投影图片:北京大观园、深圳的“锦绣中华”、北京故宫(或其他的著名人文景观图片)。
提问:这些景观又反映出旅游资源的什么特性?
引导回答:可创造性。
板书:(三)可创造性
教师讲解:刚才所展示的景观都是人文景观,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都是当时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只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它们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如北京故宫,当时只是明清两代皇帝生活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那时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皇亲大臣尚不能进入,更不用说老百姓了。现存已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旅游资源。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业的心理和需要,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人工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旅游资源。如深圳的“锦绣中华”、云南的世博园、各地的公园等。
虽然这些景点建设投资大,但一旦建成或开发出来均可长期供游客参观、欣赏,即一次投资、长久收益,因此旅游资源还有一个大优点就是——长存性。
板书:(四)长存性
教师讲解:许多旅游资源是与地球、人类社会同始终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如钱塘江大潮、泰山观日出等。从理论上说,旅游资源的使用是无消耗性的,可以反复地使用,并且使用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
提问:你能举例说明旅游资源反复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的实例吗?
生答: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由于其独特的布局、长久的使用,其旅游资源价值比普通的民居价值大。
引导学生继续举例说明。
小结:旅游资源除了以上我们了解的四个特性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性。例如,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如东北地区吉林的雾凇多出现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北京的香山红叶秋天欣赏最佳,喀斯特地貌景观多分布于我国的南方石灰岩分布地区。而人文景观又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其举办地点可能会改变,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举行。
承转:旅游资源不仅有这么多的特性,而且也具有许多方面的价值。既是一种无价的精神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财富。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旅游资源的价值。
板书: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提问:同学们在景区旅游回来,对景区的景观会产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答:旅游景区的景观都非常的美。
板书:1.美学价值
教师讲解:自然风景区对旅游者之所以能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人们到自然风景区去观光、度假、疗养,主要目的就是去感受自然景观的美。湖、河、溪、瀑、泉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人们常说“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就是山水在自然构景中相依相存关系的体现。在山水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更增添了景观神秘感,这就是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8《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课文。
投影图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部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学生活动:分析琅玡山景观的美学价值。
教师归纳:滁州位于安徽的西南部。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我们可以知道琅玡山景观具有形象美——望之蔚然而深秀、有亭翼于泉上;有色彩美——晦明变化,佳木秀;有动态美——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水落而石出;有听觉美——水声潺潺;有嗅觉美——野芳发而幽香。山、水、动植物有机组合体现出综合美,这种美变幻万千,正是“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板书:科学价值
投影图片:华山、长江三峡
提问:华山为什么以险著称?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生答:华山是一个断层山,所以险;长江三峡是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形成的。
教师讲解: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例如,夏威夷的火山、东非的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则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它们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也有科研价值。如风景名山对于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板书:3.历史文化价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4右栏第三自然节,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
板书:4.经济价值
教师讲解:旅游资源的使用,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旅游门票的收入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交通业、餐饮业、旅馆业、商业等的发展,增加这些部门的收入,这些都体现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旅游资源的分类 、特性和价值三方面的知识,其中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是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要学会分析一个具体景点的价值。
[课堂反馈]
1.下列各组事物,全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
B.天涯海角、乐山大佛、长江三峡
C.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
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掌握程度。从选项中看B项中的乐山大佛,C项中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D项中的敦煌石窟、万里长城都不是自然景观。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2.下列“旅游景点——所在省区——类型”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大昭寺——青海——古建筑景观
B.南麂列岛——浙江——水文景观
C.云冈石窟——山西——文化艺术景观
D.鼎湖山——广东——地质地貌景观
解析:大昭寺位于西藏,属古建筑景观;南麂列岛位于浙江,属生物景观;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属文化艺术景观;鼎湖山位于广东,属生物景观。
答案:C
3.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
B.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特性的掌握程度。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非凡性是指旅游景观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的特点,可创造性是指旅游资源可以由人类建设和创造,长存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所给选项的案例看A项反映的是多样性,C项反映的是非凡性,D项反映的是季节性。
答案:B
4.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文景观只有历史文化价值,而无科学价值
B.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
C.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都属于人文景观
D.现代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一般价值不大
解析:人文景观不一定无科学价值,如北京故宫,对于研究建筑学、美术学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故A选项错误;人文景观不仅包括建筑景观,还包括文化艺术景观和风土民情等,故B项叙述不全面;现代,人们创建的一些旅游景观也有很高的价值,如深圳的“锦绣中华”。
答案:C
5.阅读下面材料:
庐山,又名匡山或匡庐。在江西九江市南。飞峙长江边,紧傍鄱阳湖。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多险绝胜景,匡庐瀑布更是名传天下。其中仙人洞石松横空,五老峰山姿奇特,龙首崖苍龙昂首,含鄱口势含鄱湖,大天池霞落云飞,白鹿洞四山四合,玉渊潭惊波奔流,秀峰碑刻如林,温泉设备齐全,四季风景如画。山上有三大名寺、五大丛林。历代诗人墨客慕名前来,赋诗填词;山上的历代名家书法、碑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庐山位于亚热带,山中植物种类丰富,在海拔1200米的高山上建有高山植物园,园中云集国内外三千四百多种植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庐山的旅游资源价值。
解析:庐山的风光、书法、古代建筑、奇花异草等体现出它的美学价值;亚热带植物、第四纪冰川遗迹、地垒式断块山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寺庙、书法、碑林、诗词等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游客到此观光避暑,游客如潮,体现了它的经济价值。
答案:庐山景区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课后巩固]
1.自然风景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具有美学价值 B.具有科学价值
C.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D.具有经济价值
解析:旅游资源的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对于自然风景名胜区,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是美学价值。
答案:A
2.下列旅游景区,具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 )
①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②云南的路南石林 ③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④法国的卢浮宫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注意审题,题干上要求选取的是具有“地理科学价值”。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云南路南石林都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因此,它们对于研究地壳运动、喀斯特地貌等都有很高科学价值。
答案:A
3.下列景观在兴建时主要考虑其美学价值的是( )
A.埃及的金字塔 B.深圳的“锦绣中华”
C.南京中山陵 D.河北赵州桥
解析:对于一些人文景观在建造时最主要的不是考虑其美学价值,而主要是考虑使用价值,其次才是考虑美学价值,如北京故宫的建造是为皇帝生活、休息、处理朝政而建的。但如果景观的建造目的是为了观赏,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则首先考虑其美学价值。
答案:B
4.下列具有可创造性的旅游景观是( )
A.苏州园林 B.长江三峡 C.五大连池 D.天涯海角
解析:人文景观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而建设和创造的,自然景观一般无法创造,是天然形成的。
答案:A
5.将下列景观前的字母代号分别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承德避暑山庄 B.蜀南竹海 C.衡山 D.都江堰 E.丽江古城 F.卧龙 G.北戴河 H.大雁塔 I.青海湖鸟岛 J.泼水节
(1)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2)属于人文景观的是 。
(3)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 性、 性、 性和 性的特点。
答案:(1)B、C、F、G、I (2)A、D、E、H、J (3)多样 非凡 可创造 长存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其中, (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 价值。旅游资源的长存性, (即、并不)意味着A景观的欣赏不受时空限制。
(2)把图中7处旅游景观的代码分别填写在下表空格中,并以连线的形式将其归纳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生物景观
风土民情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建筑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答案:(1)多样 G 历史文化 并不
(2)自上而下依次为:G E F C A B D
●板书设计
4.2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1.自然景观
2.人文景观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
3.可创造性
4.长存性
二、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
2.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
4.经济价值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城市布局的两种基本形式,理解合理规划和布置城市功能区需要考虑的因素。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和具备对城市功能区的分析、比较和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大意义和具备管理、决策者的战略思想。
●教学重点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布置。
●教学难点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分析、比较。
●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法、可行性对比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或板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课学习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究竟怎样科学地、合理地来规划、布置各个功能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讲授新课]
2.4 城市的合理规划(板书)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板书)
(引导、设问)什么是城市规划呢?请同学们首先自己来阅读、分析课文,寻找答案。
(学生活动)
(教师)课文一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明了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从概念可看出,城市规划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城市的规划只是一个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这个时期可长可短,短的有以5年为期的近期规划,长者可达10~20年。
第二,城市规划是对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工业、生活居住、绿化用地这些用地外,还包括城市道路系统、给水、防洪、电力、电讯、煤气、供热、公交运输等工程的规划等等。
第三,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自199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这是城市规划的法律依据。
(设问)我们进行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生答)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保护城市环境。
(教师)对!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
(承转)城市规划,首先应确定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布局有什么样的形式呢?
(用投影仪打出下图)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板书)
(导学)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分析、比较这两种城市布局形式,然后思考,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城市布局形式?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这两种布局形式在城市用地方面有什么区别?有哪些优缺点?
(学生活动)(略)
(教师)由于城市在兴起时所受自然条件不同,因而就出现了不同的布局形式。图中A为集中紧凑式布局形式,它可能出现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带;而B图,由于河流从城市中间穿过,把城市分为几部分,所以在城市布局上就形成了分散疏松式。这种例子在我国也很多,如武汉市,由于汉水在此地与长江交汇,两条河流便把武汉分为三部分,即武昌、汉口和汉阳,是一个典型的分散疏松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A种形式在布置各项主要用地方面比较集中、紧凑,中间只有一个主要的生活居住区,而其他的生产用地则连片布置在城市生活区的外围,工厂企业在近郊。这种集中紧凑式布局形式可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投资。但由于工厂企业与居民区距离较近,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B类城市受自然地形、河流、矿产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各区片相应布置有独立的生活居住设施。这种分散疏松的布局形式,由于工业区比较分散,可以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但因各部分相距较远,各区片间的联系不紧密,给市政管理带来许多不便,而且工程设施的投资也很大。
通过分析比较可看出,这两种城市布局形式可优劣互补,长短互见,前者的优势正好是后者的劣势,而后者的优点正好是前者的不足之处。从目前看,中小城市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而大城市或受地形限制不能集中发展的中小城市,多采用分散疏松式。
(案例分析)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示意图)
(引导、设问)该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的示意图,这一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请同学们读图思考:
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呈什么形式的布局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
(师问)同学们经过一番议论、思考,找到结论了吗 下面请一位同学代表大家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分析,回答)该城市地处一狭长的河谷地带,西南、东北两面为山地,中间地势低洼,黄河从城市中间穿过,把城市分割为几部分,所以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形式为分散疏松式,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
(教师)这位同学分析得比较系统、全面。下面同学们再分析一下图中的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
(生答)图中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不合理的。因为它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会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又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会污染城市的水源。
(师问)该地的盛行风向是什么
(生答)偏北风或西北风。
(教师解释,补充)在山区,城市往往分布在河流谷地,主要影响因素是平坦的地形和水源,同时,因河流谷地有限,平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形态特点。本题实例中,谷地可利用平地块状不连片分布的特点,又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呈分散疏松式布局。
工业区位选择可分为在区域中的宏观区位选择和在城市中的微观区位选择两层含义。无论从哪层含义来讲,我国都有许多工厂(或工业区)存在区位选择不合理的实例。本题实例中石化工业区的区位从宏观上或微观上来讲都是不合理的。从宏观上来讲,它位于狭窄的河流谷地,废气不容易扩散(这一点刚才那位同学给遗漏了);从微观上来讲,它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本案例中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而是通过地图语言来展示。“黄河沿岸”与图中地形结合,可知城市位于黄河上游,即位于我国西北部。我国西北部的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图中城市所位于的河流谷地呈西北一东南延伸(根据指向标),由此可判断石化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
从实际情况看,图示城市是兰州市。兰州市自从20世纪70年代大气污染就相当严重,尤其是光化学烟雾污染。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相比,污染源不同,但导致污染的自然因素是相同的。
(承转)城市中有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均占有一定的土地面积。在一个城市中,各种功能区布置、规划合理,就能够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那么,各种功能区怎样布置才比较合理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打出图2.16投影胶片)
三、合理布置城市的功能区(板书)
(导学)在一些工厂企业较多的城市或工业城市中,一些工业需要从外地运进大量的原材料和设备,而生产出的产品也需要及时运出,并且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比重很大,如钢铁、水泥等。因此,城市中的工业区多沿铁路、公路、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
1.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板书)
(分析)从2.16图中可看出,嘉定市的工业沿通航河道与公路进行布置,并且工业区离居民区较近,这样联系也很方便。在工业区中有不同类型的工业时,如轻工业、第三产业等行业,需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这就应接近生活居住区;而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可以距居民区远一些。
(过渡)对于有不同程度污染的工业,应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
(打出图2.17投影胶片)请注意图中标示的盛行风向。
2.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板书)
(设问)上海一年中为何出现两种盛行风?为什么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建一防护带?它起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略)
(教师归纳、解释)上海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一年中有两种盛行风。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东部为居住区,西部为工业区,为了防止工业污染东部的居住区,所以在两者之间建一防护带。按照距离居民区由近到远,分别布置轻度污染、中等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工业。
(设问、过渡)防护带一定是绿化带吗?
(学生思考、回答)不一定,也可以是空地或水面。
(教师)对!请看下面的例子。
(打出图2.18投影胶片)
3.设置必要的防护带(板书)
(讲述)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常要求隔开一定的距离,称为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可以是绿色植物,如对有害气体有抵抗能力的树种,也可以是河流,还可以是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建筑物等。图2.18中是将河水面做为天然的防护带,把北面的化肥厂、磷肥厂与南面的城区分隔开。
4.留有发展余地(板书)
(解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进行城市的合理规划,虽然经过设计者反复推敲、精心规划,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所以,在城市的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发展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
(承转、过渡)城市的总体规划、布置,关系到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织和城市建设投资的费用。一座城市(尤其新城市)在总体规划设计时,往往会有几种布局方案,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这就需要对城市总体布局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平衡,选出最佳的方案。
四、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板书)
(导学)请同学们首先来读图2.19及表格进行分析、比较三种方案的优缺点,确定该镇为什么最后选用了方案Ⅲ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
(教师分析、归纳)从衡水镇所处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来看,该镇有河流、铁路线经过,又有旧城区和污染严重的工业,还有不同产值的耕地(高产田和盐碱地)。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既要少占农田(尤其高产田)。又要处理好工业与居民区的关系,还要考虑到旧城的改造、铁路对城市的影响等问题。但三种方案长短互见、各有利弊,这样,我们就应该扬长避短,抓主要矛盾。综合比较可以看出,方案Ⅲ的长处多而问题少,此方案占用良田少,工业对居民区的污染程度也较小,而且从长远来看,发展余地也较大,因此在三种方案里,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案。
[课堂小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居民区的建设、旧城的改造、城市环境的绿化、美化等仍然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工程项目。因此,进行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活动)
根据图2.20盛行风向和最小风频,确定工业区和居住区在图中的合理布局。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用地应布置的区位是( )
A.远离交通枢纽
B.沿铁路线、公路线
C.远离河流和居民区
D.沿河或沿海的任何地方
答案:B
2.下列有关城市布局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布局形式在城市规划中不是重大问题
B.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就应采取分散疏松式
C.集中紧凑式布局可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D.分散疏松式布局是城市布局的发展方向
答案:C
3.从环境条件考虑,下列可以布置在城区的工业是( )
A.发电厂、水泥厂
B.钢铁厂、化工厂
C.煤气公司、木材加工厂
D.印刷、精密机械、仪表厂
答案:D
4.从保护环境考虎,下面工厂区与居民区的设置合理的是( )
答案:D
5.下图是“江苏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图中: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印染厂④电子仪表厂,布局比较合理的一组工厂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二、综合题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规划拟建电子工业基地、钢铁厂、火电厂、疗养院、绿化带,请你帮助设计出合理的位置:从A~E处:
__________处:建电子工业基地,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处:建钢铁厂,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处:建火电厂,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处:建疗养院,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处:建绿化带,原因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在哪里?__________,这个城市的工业用地布局合理吗?__________,说明原因:__________。
(3)此城市的布局形式大致属__________式,这种布局形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__________式。
答案:(1)B 接近科技文化区,技术力量强
E 靠近铁矿区,接近原料地及交通线,地处季风的垂直方向
C 靠近燃料地,减少运费,地处季风垂直方向
D 靠近旅游区,风景秀丽,环境好
A 在城市与矿区之间建绿化带,减少对城市污染,保护城市环境
(2)东部 合理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位于河流的下游,可减少对城市水源的污染,工业布局合理
(3)分散疏松 减少城市污染 布局用地较分散 彼此联系不方便 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高 集中紧凑
●板书设计
2.4 城市的合理规划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三、合理布置城市的功能区
1.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2.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
3.设置必要的防护带
4.留有发展余地
四、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能区别两种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
2.了解造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四大因素,着重理解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结合示意图和实际问题,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及形成。
2.历史、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两种城市地域结构特点进行区别;结合示意图和实际问题,运用问题法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四大因素进行分析。
教具准备
投影仪,有关示意图或自绘挂图、版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它主要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在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同。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居住、商业活动和工业生产等城市各种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也不同,这就是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的类型有许多种,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
[讲授新课]
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板书)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板书)
1.两种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板书)
(导学、设问)请同学们首先来读图分析,认真阅读2.11、2.12两幅图,然后来思考以下问题。
(1)两种城市地域结构各呈什么形状?
(2)两种类型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
(师问)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一说:这两种城市的地域结构各呈什么形式?
(生答)第一种为同心圆式,第二种呈扇形或者楔形。
(师再问)同心圆状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生答)它的市中心为商业、行政、居住混合区,或者说是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公共交通的集中点。其他功能区围绕着城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居住区和文化区分布在市中心附近,工业区则分布在城市的郊外或远郊区。
(师问)呈扇状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哪些特点呢?
(生答)这种形式与同心圆状比较,居住区相对比较集中,位于市中心及其外缘,而工业区围绕着交通线路呈扇状或方格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
(设问、承转)城市地域结构的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
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板书)
(学生活动)
(师问)为什么许多大城市的市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呢?
(生答)因为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对商业活动有很大的吸引力。
(师问)我国首都北京的市中心为故宫、天安门广场,并不是中心商务区,这又是为什么?
(生答)北京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几个朝代的都城,而故宫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代表封建权势的皇室宫殿。建国后,北京又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首都,所以,北京的市中心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
(师问)许多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外缘地带或远郊区,这又是为什么?
(生答)因为大多数工业(尤其重工业)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把工业区布局在距城较远的地带,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教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好、很全面。可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的性质、城市发展的历史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
(承转)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而逐渐形成的。我们在高一《地理》(下册)中曾学过: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变来的。当城市还是一个小城镇时,城市地域狭小,各项功能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功能区。那么,为什么在城市里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城市分区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来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板书)
(一)历史因素(板书)
(导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大大小小的众多城市中,有不少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直到今天,一些城市还深深地留着历史的痕迹。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呢?
1.原有基础决定现状(板书)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回答)我国有许多历史名城,如六朝古都长安(今西安)、首都北京(历史上称大都、北平)、开封(宋代都城,称汴京、汴梁)、洛阳、杭州、南京,山西的大同、平遥等城市。
(讲述)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对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天津的海河及其历史上的漕运地位就决定了历史上天津商业中心近海分布的特点,目前的城市商业中心仍然是在这一带的原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再如杭州市的西源、重庆市的山丘均对它们各自的城市地域规划产生重要影响。这些事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城市聚落形成的初期有着重要影响,而这一影响逐渐演化为历史烙印,即历史基础。如上海外滩的旧商务中心的形成及其对浦东区新商务中心的影响就是典型一例。此外,形成历史性因素的还有社会经济方面的背景因素,如北京的故宫及其他皇家园林和设施的分布,对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毛泽东纪念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这里既有历史的沿革,又有古今对照,也是政治文化功能区确定的重要依据。可见,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承转)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受历史因素影响的城市功能区也在发生变化。
2.功能分区也在变化(板书)
(教师讲解)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在进行旧城改造就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可用当地实例来说明)。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又如在西方的一些城市,以前高级住宅也建在市中心的边缘;后来,由于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在小汽车进入家庭后,居住在近市中心高级住宅区的人开始转向郊区,留下的房屋往往由较低阶层的人前去填补。现在,有些市中心边缘的住宅多呈破落而成为贫民区。这从上一节课的2.8图中便可看出。
(过渡)历史已成为过去,城市的土地利用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因素(板书)
(引导、设问)同学们大都逛过商店、买过东西,设想一下:是处在市中心的商店生意好呢,还是处在城市郊区的商店生意好?
(生答)当然是市中心的商店生意好。
(师问)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在市中心的地理位置优越,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客流量大,所以处在市中心的商店生意必定兴旺。
(师问)那么,处在市中心的商店每年所交的租金(地皮费)与处在市郊的商店一样吗?
(生答)不一样。位于市中心的商店所交的租金要高。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下来要学习的问题。
(打出图2.3,投影胶片或使用挂图、板图)
(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结合图下小字来理解)
(教师设问)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中的每一块土地都可以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对于每一块土地来说,究竟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生答)取决于付租的高低。
(师问)从图上看,哪一个处在市中心附近呢?
(生答)商业区。
(师问)从图中可看出,距市中心越近,付出的土地租金越高,那为什么商业区还要非处在城市的中心呢?
(生答)因为商业靠近市中心,才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商业企业家才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师问)为什么住宅区也要靠近市中心呢?
(生答)因为这一地区对商业的吸引力已下降,但是住宅建在这一地区,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所以这一地带就形成了住宅区。
(教师补充)这只是一般情况。靠近市中心的工业,主要是指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而且规模不太大。而对于一些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的重工业,如煤炭、化工、钢铁企业,则分布在市区的外缘,或者说在政府的干涉下已开始向市区边缘外移,这一点我们在上节课中就已经提到。
(师问)为什么工业区要远离市中心呢?
(生答)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
(过渡)不仅距市中心远近影响着地租的高低,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它的租金也是很高的。
(板书)
(分析)地租最高峰处为商业中心用地,说明这个地方不仅位于市中心,而且交通非常方便,即通达度好。离开市中心后,在与其他道路(城市外环路)相交处形成了次高峰。这说明在道路两旁、两条或多条道路交汇处通达度较好,而通达度越好的地方地租越高。
(过渡)城市人口是由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及不同文化的人组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相应地也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社会因素对城市住宅区分化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板书)
(引导、设问)影响住宅区分化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收入的高低、知名度和种族三个原因。那么,这三者是怎样影响住宅区分化呢?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分析)收入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由于人们收入的多少不同,表现在住房上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收入高的人,不仅住的房子位置好、环境优雅,而且住的面积也大,质量也好,各种设备齐全,甚至室内装修也很讲究;收入低的人,住在筒子楼、面积狭小、破旧拥挤的房子中,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小,而且环境状况差,卫生设施缺乏。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还配套有相应的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生活方便,环境优美;而低级住宅区则拥挤在内城(老城区)和工业区附近,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在一个城市中,高收入住宅区与低收入住宅区一般相距很远。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知名度对于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城市中,由于某些地区在历史上、文化或经济等方便具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将新的住宅建在该处可以提高身价与地位,增加知名度。例如,住在省政府、市政府附近或与政府机关处在同一条街上的人,会认为住在此地可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再比如,历史上曾经在某地出现过一位名人,那么后来居住在此地的人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可见,知名度无形中就成为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在高收入阶层居住区里居住,往往被认为是身份与地位的体现,对于上层阶级来说颇有吸引力,所以尽管租金很高,也愿意入住。
种族对住宅区的影响主要是在西方国家有宗教信仰的城市,在北美和欧洲地区表现得较明显,如唐人街、黑人区就属于典型的种族居住区。
(承转、过渡)除以上三大因素对城市住宅区的分化有直接影响外,一个地方的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来规划、建设改造一座城市,规定哪个地方建工厂,哪个地方盖住宅,哪个地方起商业大厦等,这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四)行政因素(板书)
[课堂小结]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不仅要综合考虑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也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各个因素并不是同时对每种功能区都起作用,某个地区、某个城市,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应学会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板书设计
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两种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一)历史因素
1.原有基础决定现状
2.功能分区也在变化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行政因素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景观图,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美。
2.了解以情观景的步骤和类型。
能力目标
1.联系实际,领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并分析其中的原理。
2.学会以情观景的技能。
德育目标
1.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2.通过观赏景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领悟和谐生美,学会以情观景,了解其他要求。
●教学难点
以情观景。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黄果树瀑布”“松花江雾凇”“苏州园林”,请学生回答三幅图片依次说明了什么问题?
[导入新课]
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了解景观特点是旅游者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旅游者还有哪些更高的需求呢?
[讲授新课]
板书: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板书:一、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寺庙”,让学生欣赏片刻,再点击展示图片“大理三塔”,学生继续欣赏。
思考:1.两幅景观图片分别表达了什么意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意境?
2.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在建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我们家乡有哪些著名风景区?它是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
学生观赏图片并分组讨论后,推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小结:①五台山寺庙景观表达了佛教宣扬的超脱红尘的意境:“深山藏古刹”。从地形上看,寺庙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给人“幽深”的感觉,从植物方面看,寺庙隐藏于茂林之中,给人“藏”的感觉。“大理三塔”表达的意境是“平地起三塔”,宝塔建在低山丘陵地区的小山岗脊线或山麓湖边,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平坦的单调景色;尤其在山麓湖边建宝塔,湖光山色使得塔有了光和色的灵性。②人文景观的布局和设计基本思想是要因势、得体,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使得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的衬托,而自然景观能使人文景观增色。(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和谐生美,因势得体)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北方园林中的建筑”和“南方园林中的建筑”,让学生观察欣赏,并体会两种建筑的风格。
学生分组讨论:1.两种建筑在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什么意境?为何会产生这种不同的意境?
2.海滨的旅游建筑墙壁常用白色,顶部常用红色或绿色,为何?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板书:天人合一
教师小结:①北方园林规模宏大,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表达了皇权或权力的尊荣富贵的意境;南方园林规模小,布局小巧精致,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表达了园主追求恬静的心理需求;北方园林建筑风格与北方平坦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相辉映,南方园林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风光,湿润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②海滨旅游建筑顶部用红、绿等鲜亮色彩,可与碧海、蓝天、白云、黄色沙滩等环境背景相映衬,且在阳光照射下既不显暗淡,也不刺眼;白色墙壁,既与蓝天白云相协调,又使顶部色彩有了根基,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点击课件:播放录像“蒙古草原赛马”和“云南少数民族风情”,让学生欣赏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和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启发学生把“赛马、刁羊”等草原风俗移到西双版纳,把泼水节这一傣族风情移到内蒙古草原,这种文化还能传承吗?从而体会“一方山水,一方情”的意境。
板书:山水生情
承转:点击课件,展示图片(以长江为背景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启发学生,同为写长江的诗句,不同的作者表达的意境和感受迥然不同。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作者在欣赏同一景观时,倾注了不同的情感。
板书:以情观景
讲解:以情观景是欣赏的最高境界,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寄情于山水的传统,如“迎客松”“阿诗玛”“望夫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都说明了这一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情观景呢?
点击课件:播放“黄山风光”中的日出、云海、松涛、温泉等内容,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从不同侧面综合感受旅游景观的美。
板书:综合感受
教师讲解:通过观看录像,我们只能通过视觉来感知景观美,如果我们能亲自到黄山去旅游,就不仅能用视觉,而且还可以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面感知景观而得到综合的感觉。如站在海滩上,可以听到大海的涛声,在林中散步,可感觉空气特别清新,可闻到花的芳香等,综合起来的感觉是最复杂、最高的心理感受境界。
点击课件:播放“蓝色的多瑙河”交响曲(片段),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发挥想象。
板书:发挥想象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醉翁序”(初中语文中的幻灯片)使学生触景生情;让学生共同朗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诗句,进而说明,人与自然,情景交融。
板书:移情于景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华山”,用鼠标指示华山之险,设问如果不亲临其境,能感受其险吗?
学生讨论、举例:如初中语文“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说明景观欣赏时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板书:求质求真
承转:在欣赏旅游景观时,除了领悟和谐生美,学会以情观景以外,还需了解哪些其他要求呢?
板书:景观欣赏的其他要求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赵州桥”,让学生观赏。
思考:通过观赏图片,你对赵州桥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只是一座普通的桥,与其他的桥没有什么不同,甚至还没有其他的桥宏伟。
点击课件:展示“赵州桥”解说词:“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建于隋代。为单孔石拱桥。石拱跨度大而弧形平。大石拱上两端各建两小拱,既减轻大拱及地脚的载重,又起泄洪功能。桥身巨大空灵,稳固坚轻,寓秀美于雄伟之中,巧夺天工。其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是世界桥梁史上之首例。几千年来,历次地震都没有使桥身塌陷。”学生阅读完解说词后,再欣赏“赵州桥”图片。
学生讨论:赵州桥这时给你的印象如何?你认为它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学生结合初中语文第四册《中国石拱桥》一文,进行讨论)
板书:背景知识准备
教师讲解:在旅游时进行景观观赏,要先进行一些有关背景知识的准备,避免在旅游活动中出现“有眼不识泰山”的尴尬。如:①通过景观介绍、导游图等,全面查看和了解有关资料;②确定好旅游线路。像参观赵州桥,在观赏前如果不了解赵州桥的位置、历史、建筑结构特点、性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影响和价值,你一定会把它当做一座极普通的小石拱桥;但如果了解了它的有关知识,如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为世界桥梁史首创,历经千年以上,至今完好无损,你就发现赵州桥设计科学、精妙,巧夺天工,其价值有:一是美学价值,二是历史文化价值。
板书:心理要求
教师讲解:园林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节奏,像一幕戏剧,一般分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在整个观赏过程中,观赏者的心理活动和观赏行为应保持一定的节奏,观赏时应边赏边想,观赏项目、观赏速度、活动方式等应保持一定节奏,这既满足感官需要,又能适应心理需要,维持观赏过程中饱满的情绪。
[课堂反馈]
1.有关我国园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再现自然是造园的准则,南北园林风格各异
B.以无限的空间造有限的风景,可使园林层次丰富
C.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是配景的烘云托月作用
D.北方的皇家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
解析:我国园林建设尽可能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再现自然是造园的准则,因地理环境的差异,南、北方园林风格各异。我国北方的皇家园林,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答案:AD
2.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在旅游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 )
①了解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及分布,确定旅游路线 ②了解景观的形成原理 ③了解景观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④了解景观的经济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景观观赏时,要查阅相关资料,对观赏区的景观作一些了解;主要景点分布;旅游线路;成因;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
答案:A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道出了诗人欣赏自然景观时( )
A.综合感受,百感交集 B.浮想联翩,想象丰富
C.触景生情,诗意大发 D.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解析:“大江东去……”,诗人首先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和千古英雄联系起来,给读者设计了一个具有辽阔空间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在这一背景里,人们可以想象那波涛汹涌的长江、历史人物非凡的气概,以及作者独立江边对景抒怀的形象。作者面对长江,欣赏自然景观时,神思游于自然之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答案:D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景观欣赏,谈谈你从诗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这首诗深刻再现了人地和谐的田园风景。有声——蛙声、蝉声,有色——稻花、明月、夜色,有景——别枝惊鹊、半夜鸣蝉、稻花里青蛙,有味——香,真是妙不可言。
答案: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综合感受清清的月光、惊飞的鸟鹊、微微的清风、悠闲的鸣蝉、欢叫的蛙声、飘香的稻花,好一幅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观,反映了作者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启示为:以情观景,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运动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综合感受。
5.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自然景观美感类型是( )
A.动态美 B.形象美 C.色彩美 D.听觉美
解析:“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反映自然景观的色彩美。
答案:C
6.阅读杜甫名篇《望岳》,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的审美启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第一,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如泰山的雄伟壮丽。第二,不同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如在至高点俯视景观,才有“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之感。第三,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以情观景。首先要综合感受,如“青未了”“阴阳”“曾云”“归鸟”“众山”;其次要发挥想象;再次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如“荡胸”“决眦”;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课后巩固]
1.关于自然和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到景观之美 ②通过欣赏,视觉不仅能体会到形象美,也可领悟到声音美 ③不登山涉水,也会有“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 ④发挥想象和移情于景,才会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观赏景观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景观的美,在观景时要充分调动各种感知器官进行综合感受,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发挥想象,还要登山涉水,以达求质求真。通过视觉只能体会形象美,而不会领悟声音美,不登山涉水,就无法达到求质求真,更不会追求精神的升华。故②③叙述错误。
答案:C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这首诗有色的描写(翠柳、青天、秋雪),有动的描写(上、含、泊),有音的描写(鸣),有形的描写(一行白鹭、两个黄鹂等),故反映了大自然的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形象美。
答案:D
3.我国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体现在( )
①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②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联系起来 ③古代园林建设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 ④风俗风情是一定区域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景观所体现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的寺、庙、亭、阁、塔等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都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此外,人们还通过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并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联系起来,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我国古代园林设计追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基本准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一方山水一方情,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答案:D
4.以桂林山水为例,谈谈河流水文景观与石灰岩峰林地貌景观组合所展示的美的类型与效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回答时要注意以情观景,充分发挥想象,从山静水动的不同角度,调动所有感官来观赏。
答案:(1)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峰林和蜿蜒曲折的漓江的组合展示着形象美,翠绿的山林和清澈的江水展示着色彩美,船在江中漂流和山体随船而动展示着动态美,桨声、水声和山歌声在山谷回荡展示着声音美,山水相映,好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美丽画卷。(2)各处景观的组合,产生了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5.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体现观赏景观时发挥想象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平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挥想象能力。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才会顿觉天工之巧、美妙绝伦。
答案:C
●板书设计
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一、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二、学会以情观景
1.综合感受
2.发挥想象
3.移情于景
4.求质求真
三、景观欣赏的其他要求
1.背景知识的准备
2.心理节奏的把握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概念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2.熟悉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3.掌握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4.理解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能力目标
1.能联系实际综合地分析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
2.通过对旅游业相关统计图表的分析,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德育目标
形成对旅游活动各方面作用的科学认识,树立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识,为今后献身旅游事业而作出准备。
●教学重点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2.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3.旅游活动的作用。
●教学难点
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文化与文化景观》,而一些有文化景观的地方常常吸引大批的游客,请同学们想一想: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导入新课]
国家每年在“五·一”“十·一”及春节期间,都要进行调休,放长假,你知道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为了给人们的外出旅游提供方便。
师:我们在外出旅游前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旅游知识。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单元 旅游活动
板书: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板书:一、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板书:1.旅游活动概念
提问:什么是旅游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回答: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教师强调: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娱乐、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游客需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要进行消费支出,而旅游地则增加收入,因此,它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板书:2.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投影展示:阅读材料
徐州的王先生在某大公司工作,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由于工作紧张,他准备在“五·一”长假期间去海南岛旅游来调节一下自己的体力和精力。4月28日,他去东方旅行社预订了“海南五日游”。5月1日,他随旅游团一行来到了海南岛的“天涯海角”风景区,在这里,王先生、购物、参观、拍照到海滨游泳。5月6日,王先生回到家中,向家人介绍海南风光、路上见闻,并展示他拍摄的照片,并给每人赠送一件从旅游地带来的纪念品。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P79“旅游活动过程图解”,讨论分析:
1.王先生在这次旅游活动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王先生选择的旅游方式是什么?
3.王先生为什么要选择“海南五日游”,而不选择“海南十日游”?
4.王先生在游览过程中进行了哪些活动?
5.从以上分析讨论中,你能总结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吗?
按题目顺序,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分析。
教师归纳总结:从上述材料和图解中可以看出,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个要素构成。
板书:①旅游者 ②旅游资源 ③旅游业
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资源即海南的“天涯海角”风景区是旅游的客体,而旅行社及旅游地的商店、旅馆等服务的旅游媒介是旅游业。
板书:3.旅游活动内容
一个旅游者要完成一次旅游活动,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要有充足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王先生要选择“海南五日游”的原因;②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③要有动机,即旅游的欲望。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容较多,凡与旅游有关的活动都是旅游活动,如观光、食宿、购物、拍照、考察研究、徒步旅行等。
承转:现在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到较远的地方进行旅游观光,而在古代能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古代有没有旅游活动呢?又是什么人能进行这种活动?这些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板书:二、旅游活动的发展
板书:1.旅游活动发展的历史阶段
投影展示: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
时间 1841年以前 1841年至1950年 1950年以后
旅游需求 个体需求 群体需求 大众需求
产业特征 前产业化阶段 初级产业化阶段 高度产业化阶段
历史阶段 古代旅游 近代旅游 现代旅游
教师讲解: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活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41年以前,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称古代旅游,旅游活动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内的少数人,以达官贵人为多,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旅游的需求为个体需求。第二阶段是从1841年至1950年,这一时期称近代旅游,出现了首次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之诞生了旅行社。旅游活动的消费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这一时期的旅游仍然是一种高档消费,其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需求向群体发展。第三阶段是1950年至今,随着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旅游业已形成一个专门化的产业,旅游人权、旅游范围、旅游内容等都大大发展,这时旅游已成为大众的需求。那么现代旅游又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板书:2.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指导阅读:P80~81教材“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提问:现代旅游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生答:现代旅游的特点主要有: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④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投影展示:案例材料阅读。
享受阳光——克罗地亚旅游业一瞥
大多数中国人似乎只对波黑的炮火有印象,而对克罗地亚连首都是哪儿都不清楚。当飞机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降落时,这里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看不到残垣断壁,令中国新闻代表团大为惊异。
这个一半国土在亚得里亚海滨的国家,原来是个旅游大国,1996年旅游业收入竟达20亿美元。
克罗地亚散落在亚得里亚海滨的海湾和小城镇像颗颗珍珠,个个风光旖旎。奥巴地亚、波瑞兹、普拉、罗维尼……那里高耸山顶的教堂或质朴或辉煌,乡村气息与宗教氛围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弯曲的石板路旁点缀着一间间出售工艺品的小店,游客搜寻油画、古币、编织品的同时还可以欣赏俏丽的老板娘;典雅的小楼、斜顶红瓦的别墅、草坪、鲜花、雕塑会不时让人眼前一亮;加上普拉城内气势宏伟世界排名第四的古斗兽场、罗维尼城山顶有着动人传说的教堂女神像,这一切足以吸引各色游客。但是欧洲人更喜欢的是海水和阳光。
的确,站在亚得里亚海边,能真正感受到“蔚蓝”“宁静”的涵义和韵味。而欧洲人更愿躺在蓝得让人心醉的海边享受骄人的阳光,他们几乎一丝不挂地或仰或俯,当中国人要戴遮阳帽举遮阳伞的时候,他们涂上一层橄榄油躺在太阳底下显出极惬意极满足的样子。据说欧洲物质丰富但阳光紧缺,有人告诫去欧洲工作的女士,如天空突然放晴千万不要随众人登上楼顶,以避免看到人人脱衣解裤时的尴尬。这或许是演义,但更显出克罗地亚海滨浴场和晴朗天空的得天独厚,且使这里的裸体浴场大受欢迎。伊斯特拉半岛最漂亮的城市罗维尼周围有13个小岛,其中数个岛上开辟了裸体浴场,那里除服务员外,游客住宿、游泳、旅店表演全部裸体,而价格与普通浴场相同。据介绍,这个地区有30%为裸体区,那里不许拍照、摄像,如果有人穿衣进入,旁人就会提出抗议——这太不平等了!据说十年前三点式泳装出现时,在欧洲还引起轰动,而现在裸泳已很普遍,游客每年都在增加,但至今尚无亚洲客人。
教师归纳:现代旅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板书:(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现代旅游活动成为普通大众化的消费行为,发达国家的出游率达50%以上。
板书:(2)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旅游活动的空间日趋扩大,就连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现在美国、俄罗斯正积极开发太空旅游。
板书:(3)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人们的外出旅游有的选择旅行社随团旅游,有的乘车、坐飞机单独旅游或全家旅游。旅游的内容有度假观光、探亲访友、科学考察、采风问俗、宗教朝圣、体育竞技、购物、疗养等。
板书:(4)旅游目的娱乐性
现代旅游尽管形式多样,内容各异,但就其目的性来说,娱乐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旅游的娱乐、消遣性,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承转: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板书:三、旅游活动的作用
板书:1.满足人民的需求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1。
提问:旅游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的哪些需求?
学生回答:可以满足人们的休养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的需求;可以满足文化生活的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学习、培训、研究的需求。
教师小结:人们在满足了必要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的发展需求之后,必然产生旅游这一层次更高的享受需要。通过旅游活动,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消除疲劳与不安,恢复体力和脑力;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异地的文化、艺术、风俗、语言、宗教及经济发展,提高自己文化水平等。
板书:2.促进经济发展
学生活动:根据P81表4.1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表中所列国家的位置,并说出它们大部分属于哪一大洲?
2.联系初中地理知识,举例说明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3.从表中反映的内容,说出旅游活动对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4.根据表中第三列数字,绘制出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的柱状统计图。
教师归纳小结:从表中可以看出旅游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板书:(1)进口旅游——增加外汇收入
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外游客到本国旅游,可以创汇增加收入,在表的第二列中可以看出奥地利的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6.7%,西班牙占4.2%,希腊占4.9%,泰国占3.6%,在表的第三列中还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希腊高达40.0%,西班牙是29.8%,奥地利是29.4%。
板书:(2)扩大就业
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它们都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小,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因此,发展旅游业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一点在表中的第四列反映的很明显。
投影展示:中国1978年以来旅游外汇收入统计图。
提问:1999年的外汇收入比1978年增加了多少亿美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汇收入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我国1999年的外汇收入比1978年增加了158.36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收入呈递增趋势,特别是1990年以后,呈直线式上升。
教师小结: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加上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然文化景观丰富,吸引着大批的国外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这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外汇收入,而且也增加了就业岗位。那么国家每年在节假日放长假,鼓励人们外出旅游,这又为何呢?
板书:(3)国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教师讲解:国内旅游作为一项消费活动,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部分消费资金回笼到国家手中,既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又能刺激旅游者新的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板书:(4)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教师讲解:旅游一动百业兴。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它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
提问:旅游业可以带动哪些行业发展?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带动餐饮、旅馆、交通、商业、金融、邮电通信、建筑业、旅游、教育等行业的发展。
承转:旅游活动除了上述所讲的两个作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
板书:3.扩大交流
投影展示: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东游路线图。
活动:学生根据图示内容,联系历史知识讨论。
教师归纳: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打开了海上的丝绸之路;马可·波罗东游为西方打开了世界的视野,他们三人的行为,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代社会,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等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出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会促进彼此了解,扩大交流。
[课堂总结]
由学生复述本节学习的内容,然后教师强调: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旅游的三要素、旅游活动的发展和旅游活动的作用,其中应重点掌握旅游活动的作用。
[课堂反馈]
1.下列旅游活动属近代旅游的是( )
A.苏轼游“石钟山”
B.泰坦尼克号游船上的旅客到美洲旅游
C.马可·波罗东方之行
D.某旅行社组团赴新、马、泰“十日游”
解析:苏轼、马可·波罗的旅行属古代旅游;赴新、马、泰“十日游”是现代旅游。
答案:B
2.下列有关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代旅游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B.产业革命时期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C.南极旅游体现了现代旅游的主要目的
D.现代旅游活动再不是满足个体需求
解析:古代没有出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企业,“古代旅游业”这种说法不正确。产业结构时期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性,南极旅游主要是探秘、探险。现代旅游主要是满足大众需求。
答案:D
3.下列关于现代旅游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客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旅游特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给四个选项中,A项叙述错误,应是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答案:A
4.关于旅游业经济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
A.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地位的作用
B.有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C.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解析:旅游业可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但不能居于主导地位,故A项叙述不正确;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故B项叙述也不正确;文化交流不属于经济范畴,C项不正确。
答案:D
5.旅游业属于( )
A.资金密集型行业 B.技术密集型行业
C.劳动密集型行业 D.能量密集型行业
解析:旅游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小,人员培养期短的特点,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
答案:C
6.“旅游一动百业兴”体现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
A.满足人类的需求 B.促进经济的发展
C.扩大交流 D.保护环境
解析:旅游一动百业兴,说明旅游业可以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交通机械等工业部门的发展。
答案:B
[课后巩固]
1.我国旅游业大发展开始于( )
A.清朝时期 B.明朝时期
C.解放初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国旅游活动起源较早,但设立旅行社,开展旅游业务则是在解放前。解放后,我国旅游业有了一定发展,但规模较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旅游设施和管理机构得以完善,旅游业空前繁荣。
答案:D
2.现代旅游空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 )
A.旅游资源丰富
B.旅行社诞生
C.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D.人们交往日益频繁
解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旅游空间不断扩大。
答案:C
3.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旅游特点的理解程度。人们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外出旅行是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
答案;C
4.阅读下列材料:
近年,到澳门的全球游客每年已达800万左右,而澳门本地人口还不足50万,其中却有12%的人在从事旅游业。旅游业的收入已占当地经济收入的40%左右,成为澳门继外贸之后的第二个赚取外汇的重要行业。
澳门旅游业中又以博彩业著称于世,每年到澳门的数百万港客和外籍游客大都是为赌博而去的。博彩业主要有博彩娱乐、赛狗、赛马车、回力球、铺票等5种。
澳门的名胜古迹很多。有炮台、寺庙、牌坊等,澳门现代化旅游设施齐全,有公园、海滨浴场,这些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上述材料中描述的旅游主体是 ,旅游客体是 。
(2)到澳门旅游,内容多样,主要有 。
(3)澳门的旅游业对促进澳门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解析:从材料内容看,全球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博彩活动、名胜古迹、公园、海滨浴场等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游客到澳门旅游的内容有:参加博彩活动、观赏名胜古迹、宗教朝圣、到海滨浴场游泳、购物等。
旅游业对澳门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有: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③扩大就业;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答案:(1)旅游者 旅游资源
(2)博彩娱乐、赛狗、赛马车、回力球、辅票等
(3)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板书设计
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3 环境人口容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并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是如何估计的,并了解有关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不同观点。
2.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德育目标
1.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环境人口的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待。在我国应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即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方法
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入手,联系实际生活事例,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电视新闻资料、相关报刊杂志资料、景观图片资料等),可将课文中的漫画图片制成动态课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伴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地球能一直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 我们身处的地球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节内容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基本常识,以便对我们的地球环境容量有一个了解。下面我们学习第三节内容:
[讲授新课]
1.3 环境人口容量(板书)
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事实,人们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供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 于是,人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板书)
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为什么提出环境人口容量 这可能是学生会首先想到的问题。所以教材一开始,就从人们关心自身所处的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引出环境人口概念。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以下问题,了解相关内容。
问题展示(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计算机将以下问题展示于屏幕之上,便于学生思考与阅读课文内容)
(课堂活动)学生看完课文后,根据上述所列问题,老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或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列举一些事例来阐述或解答上述问题等,最后,老师可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加以概括、总结,点明核心内容。
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产生的背景(板书)
从前二节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质已引起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在这种状况下而产生。
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开始,人口数量始终是不停地增长着,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现在每年还要增加8600万。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人是生产者,也好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消耗生产资料,满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污染严重、生态遭破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自然环境的承受力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就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是谁首先正式提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已难考证。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应该说是从环境容量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环境容量的概念又是从物理学中电容的概念而来,这是日本学者西村肇借用过的。他认为,一个电容器所能容纳的电荷数有一定的容量,那么,环境对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容量,这种容量取决于它的自净能力。如果环境的自净能力大于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量,环境就呈现良性稳定状态,但当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理超过其自净能力时,环境就会恶化。后来,人们又在环境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2.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板书)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上述这一定义,其实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2)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3)生活(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4)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板书)
由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1)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这里我们还需对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承载量作一个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而人承载量与其意义相近,但多用于研究某种资源与其所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量就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实际估计时,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人口承载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如我国的人口承载量为16亿左右,就是根据土地承载力做出的估计。
(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生理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消费不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社会分配制度,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
补充材料: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课题。它主要讨论人口增加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是特定空间(整个地球、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可供养多少人的问题,也就是特定空间的最大抚养能力和最大负荷能力,马尔萨斯在讨论人口问题时曾谈到特定环境下的理想人口,即适度人口。实质上,合理人口容量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耗尽不可再生资源条件下,特定空间资源对人口的最大负荷能力。因为人口增加量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的负载量是有限的。人口地理学家必须研究人口的合理增长与资源负载能力的关系,为人类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寻求最合理的增长规律提供依据。以便使资源能得到合理负载,人类又能合理地利用自然,避免因资源枯竭而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开拓新资源的可能性的潜力是无限的。因此,既不要盲目乐观,无控制地、盲目增加人口,也不要认为人类前途黯淡,无法生存而悲观失望。要科学地评价自然负载能力,寻求合理的人口容量。既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也要不断地改造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见,研究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承转)我们学习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整个地球,应该有多大的人口容量较为合适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了解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与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板书)
请同学们针对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内容。
投影展示以下问题:
1.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的两重性 如何正确理解
2.对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观点如何评价 有何借鉴意义
3.如何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怎样正确对待
在同学们看完课文后,老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让学生多举事例,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的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正确的结论,加深印象。最后,老师加以点拨、总结。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我们应结合上述提及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来具体分析:
1.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板书)
环境人口容量的两重性,即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它的制约因素不确定。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人口消费水平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排除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在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保持不变,如课文指出的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基础上的。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例如土地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我们可采用下面的简图来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
2.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板书)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必然会得出不同的估计结果。在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上,比较典型地存在以下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悲观派的观点:面对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加速利用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种问题,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2)乐观派的观点:乐观派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不过,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的人口总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正如悲观者的观点,在特定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3)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观点: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的人口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必须强调的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3.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板书)
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这里的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正如前面提到的,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如土地人口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1995年2月,我国大陆人口已达到12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6亿人。虽然尚未超过学者们估计的我国人口承载量的最高值,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例如:
人口与耕地的关系。我国土地很辽阔,但其中将近一半难以利用。人口又多,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一半的国土上,从人均量来看,我国属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行列,目前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地不断增加,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从这个角度上看,土地是我国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人口与淡水的关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没有水,人无法生活,生产也无法进行。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程度不同地缺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尤为严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从人口与淡水的关系来看,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
对于上述现象,我们必须正视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了解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估计方法等。由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两重特性,所以,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有不同的观点,这是我们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此外,我们还应具体了解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情况,针对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状况等,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及我国的环境关系,认识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1.3 环境人口容量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概念
2.产生背景——人口增长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类生存空间萎缩
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
2.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3.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按土地资源承载量估计:16亿左右
4.我国应坚持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造成的影响。
2.认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认识虽然局部冲突仍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
●教学重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
●教学难点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三步骤教学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开篇有一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说明政治地理格局是变化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而两次世界大战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最大。
[讲授新课]
板书: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板书: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问题引导: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那么,什么是世界政治地图?它又表示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一战前后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学生观察:一战前德、意、奥匈、英、法、俄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轮廓、国界;一战后消失的国家及新出现的国家、轮廓发生变化的国家。
问题引导:同学们在初中历史课学过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知识,请回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间?
(2)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组成的哪两大对立集团?战争结局如何?
(3)战争对欧洲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视察结束后得意洋洋驶向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返回时被一塞族青年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四年多,终因交战双方精疲力尽,战争于1918年结束。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这次战争不仅使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导致了欧洲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德国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崩溃,出现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等国家。俄国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美日力量兴起。
教师板书小结:
过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和势力范围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结果导致物质损失、人员伤亡,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暂时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各国经济增长不同,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战争就可能再次爆发。事实是,经过了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二战前后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图。
学生观察:欧洲疆界的变迁牵涉到的国家。
问题引导:请同学们再结合初中历史知识回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各包括哪些主要国家?战争结局如何?
(2)战争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德国在一战后重新崛起,和后起的日本、意大利互相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联合起来,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战争以德、意、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英、法严重削弱。德国一分为二,日本战败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出现分裂,东部依附苏联,西部依附美国,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苏走向对立,世界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各国纷纷独立,殖民体系瓦解。
演示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4年)非洲政治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9年)非洲政治地图、20世纪80年代非洲政治地图。
学生观察地图:进一步明确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
教师板书小结:
承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产生两大阵营,形成了冷战的对峙局面,那么这种两极格局是否能长期存在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
板书: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演示课件:演示二战后(60年代)东欧政治地图和现代东欧政治地图。
问题引导:(1)从两幅地图中,你发现东欧政治格局有什么变化?
(2)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东欧剧变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从以上两幅图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到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发生了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东德和西德统一为德国,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分裂成5个国家,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苏联的解体,欧洲和日本的重新崛起,使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分析其原因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
承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地区仍然不稳定,地区冲突依然存在。
板书: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板书:1.合作
演示课件:演示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分布图。
问题引导:(1)说出:①欧洲联盟包括的国家;②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的国家;③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
(2)这些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形式趋于缓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相互合作有利于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于是,一些国家基于地域上的联系,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如刚才展示的一些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渡: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
板书:2.冲突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世界主要冲突的地区图。(闪动地区为: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印巴冲突等地区)
问题引导:在以上的一些地区冲突中,尤以巴以冲突最受世人关注。请大家分析: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2)巴勒斯坦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耶路撒冷的宗教地位。
(4)被占领的重要地位。
(5)水资源在中东的重要性。
演示课件:巴勒斯坦地区图,图中显示1947年分治以后以色列陆续占领的地区。
学生讨论:(略)
教师板书小结: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是不是已经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有所顿悟呢?现在我们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作一小结。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但战争不是唯一的影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政治格局也随着变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但局部地区仍然不稳,阿以冲突就是很好的例证。从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意识、人类的整个进步才是当今我们的任务。
[课堂反馈]
1.一战后出现的国家有( )
①西班牙 ②荷兰 ③芬兰 ④波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一战后奥匈帝国崩溃,出现匈牙利、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等国家。
答案:B
2.导致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战争
B.帝国主义殖民扩张
C.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
D.地区冲突
解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归根结底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
答案:C
3.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是在(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解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形成,5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末解体。
答案:A
4.下列国家不属于欧盟成员国的是( )
A.法国 B.德国
C.卢森堡 D.波兰
解析:欧盟成员国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共15个国家。
答案:D
5.2002年5月20日宣布独立的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 )
A.琉球群岛 B.马来群岛
C.西印度群岛 D.阿留申群岛
解析:东帝汶位于东南亚的马来群岛上。
答案:B
6.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这一地区原为 国,这个国家出现于 ,居民以讲 语系的集中地区。
(2)这个国家解体于 ,解体后被分裂为 国家。
(3)用字母“A”表示科索沃,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4)近十年来这一地区动荡不定,地区冲突不断发生,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格局变化的掌握情况。答题应从图中整体轮廓入手,结合教材内容先判定该地区属于哪一大洲,再根据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变化回答问题。
答案:(1)南斯拉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斯拉夫
(2)20世纪80年代末 5个
(3)(略)
(4)民族矛盾尖锐,战略位置重要,领土争端复杂,西方国家插手等。
[课后巩固]
1.关于世界政治地图着重表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的地理位置 B.国家资源分布
C.各国的管辖范围 D.国界和领土轮廓
解析:地图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表现各个国家在地球表面的空间位置分布。政治地图则是通过国界区分各国不同的范围。国界是历史的产物。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政治地图开始形成,即人们习惯上讲的行政区划图。世界政治地图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因而不主要表现自然地理状况。
答案:B
2.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出现剧变,表现为( )
A.德国分裂
B.奥匈崩溃,出现匈牙利、波兰等国
C.南斯拉夫分裂成五个国家
D.苏联解体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发生巨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分成5个国家,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
答案:CD
3.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2
(1)写出图中字母处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A ,B ,C ,D 。
被以色列占领区:
E ,F 。
海洋、湖泊、河流:
G ,H ,I 。
(2)试分析影响阿以冲突及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东地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阿以冲突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要实现中东和平,阿以双方必须进行对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双方的冲突。
答案:(1)埃及 黎巴嫩 叙利亚 约旦 戈兰高地 加沙地带 地中海 死海 约旦河
(2)冲突的原因: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帝国主义插手中东事务。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源问题。
●板书设计
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1.合作
2.冲突示范教案
从容说课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教材编排本节内容和下一节内容,都是在前面几节课的基础之上的再延伸,这样才使得本单元结构严谨、内容完整。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讲述文化源地的两种类型。即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的源地、文化系统的源地。教学时,我们先从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的源地为切入点引入,这样便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结合历史知识,我们以语言、习俗、农作物的种植等的最初分布地区,即诞生地来举例,学生们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是某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的源地。然后,我们可将其扩大,如我们举例河姆渡文化或仰韶文化,它们其中的某一要素(文字、服饰、劳动工具等)是组成河姆渡文化(或仰韶文化)的一种事物和现象,而每一要素则成为一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的源地。如果我们把这一地区和这一时期的所有的文化要素组合起来,则形成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种文化系统的源地,如我国新石器文化。
本节的另一个内容文化区,它与前一课的文化景观和后一课的文化扩散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区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为文化区展示的是文化的空间分布,在这里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可通过分析课文中“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来比较各文化区的异同点,来提高学生对文化区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源地的概念以及文化源地的类型,结合实例了解文化区的概念和空间特点。
2.了解世界主要文化源地,熟悉中国及世界主要文化区。
能力目标
1.正确判断某种文化源地应是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还是文化系统的源地,并以现实生活为例分析。
2.联系前几节内容,分析文化源地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概括不同文化源地(区)的特点。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文化源地与文化区的学习,认识文化的起源与分布特点,从运动与发展的角度认识文化事象。
2.以联系的观点认识文化源地的形成过程,说明文化源地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环境条件的。
●教学重点
1.文化源地的两种类型。
2.文化区的空间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化系统的源地及表现。
●教学方法
1.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现实生活化为简单的道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2.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区,其文化景观是不同的,多举一些例子,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即在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源地。
●教具准备
1.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图(投影片)
2.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图(投影片)
3.世界部分文明发源地的分布(投影片)
4.中国境内主要语系的分布(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三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文化景观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节课,我们再学习文化源地和文化区,这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延伸,是对文化与文化景观的一个完整描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板书)
文化源地和文化区是文化地理中确定的五个研究主题的内容,也是《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拓展,因为讲文化与文化景观时如不涉及文化源地和文化区,内容就显得不完整。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
一、文化源地(板书)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内容,结合以下问题,掌握文化源地的概念及其分类,尤其是文化系统源地的概念及理解,这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之处,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举几个实例,加深理解与掌握。
(投影显示)
1.文化源地的概念并加以理解,举例说明。
2.文化源地的分类,并各举几例说明。
3.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与文化系统的源地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二者关系怎样?并举例说明。
同学们在阅读完这一部分内容后,老师可进行简单的提问,归纳、总结学生的答案,并引导、帮助学生列举事例,并详细分析。最后老师进行概括、总结与讲解。
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我们知道,任何事物有它的诞生地,“文化”也不例外,任何文化事物在它的产生地,在产生之初,它的分布范围是有限的,表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几乎是一个点或几个点。前者表示是单一起源地,后者表示多个起源地。例如,考古学家在地图上表现世界主要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起源地的分布状况时,往往将各种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绘成点状。文化系统则是由许多简单的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构成,表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往往呈面状分布。其对比情况如下表:
文化事物 文经系统
概念 反映人群差别的方方面面的文化要素 由许多简单的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表现或分布 一个点(单一起源地)几个点(多个起源地) 面状分布
举例 考古学家在图上表现某一植物或动物起源地的分布;某一具体的非自然的事物的分布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世界部分文明发源地
(投影)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图。
两幅反映不同文化事物源地的分布图,看一看它们反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我们从课本图形中可知: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源地,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系统的源地。因此,我们说,文化源地可分为两大类:1.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2.文化系统的源地。
1.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板书)
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很容易理解,它就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事物的产生地。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技术,它是由东汉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而发明的,它的源地位于东汉都城洛阳一带。还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铜的铸造,1973年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乳钉纹平底铜爵,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青铜器。到商朝已出现了规模宏大的青铜冶炼作坊,如河南安阳殷墟的铸铜作坊遗址、洛阳西周早期铸铜作坊遗址等。古人依靠高超的冶炼技术,铸造了一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最著名的是司母戊大方鼎。类似的例子在古今中外俯拾皆是:各民族的文字起源地、服饰起源地,各地区的建筑风格起源地,各地民风民俗活动的起源地,还有现今世界的计算机的发明等等无一是不包含着某种文化要素的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而它们的发源地则构成了这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
补充材料一:蔡伦与造纸术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起源于西汉时期,但由于质量差,不能完全取代简帛的书写地位。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日要看竹木简奏章120斤;汉武帝把图书馆搬到洛阳,就装了2000多辆车。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任尚方令,他在西汉造纸术的基础上,集中前人及当时造纸的经验,利用树皮、麻头、破旧布、旧渔网等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价格低廉实用的纸,后在全国推广,蔡伦被封为龙亭侯,后人把蔡伦造的纸称为“蔡侯纸”。后来中国造纸术逐步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衡和地动仪
张衡不仅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而且是文学家。作为科学家,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作为文学家,他是汉赋著名作者之一。他突出的科技成就就是发明了地动仪。
汉顺帝阳嘉元年,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又称侯风地动仪。地动仪用精铜铸造,形状像一个大酒樽,樽顶上有凸起的大盖子可打开,樽外部装饰有篆文和山龟鸟兽的花纹;周围有按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八个方向排列的八个龙头,龙嘴各含一颗铜球,对着龙嘴有相应的八个昂头张口的铜蛤蟆,其内部设计精巧,中间是上粗下细的“都柱”(即震摆),“都柱”周围有与外边龙头相连的“八道”(即八组机械装置),不管那个方向发生地震,“都柱”因震动而失去平衡,倒向地震发生的方向,而触动“八道”中的一道,“道”牵动相应的龙头,龙嘴里的铜球就落在下面的铜蛤蟆口中,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看守仪器的人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
2.文化系统的源地(板书)
文化系统的源地是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例如,课文中图中显示的亚非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发源地,即为文化系统的发源地。其中,世界各个地域的古代文明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以文字为例,古埃及文明为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为楔形文字,古希腊文明为拼音文字,教材中图3.20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可以分为不同地域的文化综合体,如位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每个地域文化综合体都是由一系列的文化要素构成的。在后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融合、统一国家的建立将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在传播过程中文化要素的扩散是文化系统扩散的基础,最终由多个文化要素组成的文化系统得以产生。
世界上具有广泛的,甚至全球性影响的古文化系统源地主要包括: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西北部的古印度和我国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四个古文化中心都形成于河谷、盆地之中,均与灌溉农业有关,彼此间很早就有交往,文化方面也有影响。而美洲中南部的玛雅文化中心和印加文化中心的形成比上述四个地区较迟,并且形成于高地上,自古以来与前四者隔离。上述这些地方都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它们在农业上获得了突破,如灌溉技术、谷物栽培、种植、播种和除草方法,收割、储藏和销售系统,都有了提高与改进,这些地区的先进文化不断向外扩散,从而引起更大范围内文化的变化,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系统和文化区域。
文化系统源地有着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发展,新的文化中心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新的文化源地,亦称第二文化源地;古代世界的文化源地则逐渐衰退,有的甚至销声匿迹,被新的文化源地所替代。新的世界文化源地,如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源地以及后来的西欧,都是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
补充材料二:玛雅文明
据近日出版的俄罗斯《真理报》报道,19世纪,在中美洲北起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鲁的安第斯山脉的广阔丛林间,考古者发现了170多处废弃的古代城市遗址,这就是玛雅文明。它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因为它的断代迹象如此难以解释:4000年前,玛雅人已经建造了功能齐备的城市,发明出复杂周密的储水系统,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并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建起了巍峨的阶梯金字塔,然而这种文明几度迁移并于1050年前基本消亡。同一历史时期,中美洲太平洋沿岸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战争的迹象,也没有严重天灾的记录流传。
现在,科学研究人员根据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开了玛雅文明出现断层的千古之谜,他们认为,玛雅文明的大迁移、大断层,其实完全属于“自作孽,不可活”的类型。原来,最早出现在太平洋沿岸的玛雅城邦,一般建在4000多年前就已存在的非常稳定的永久性湖泊附近,这原本是玛雅人生存智慧的体现。但这些湖泊却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后150年的500多年间,突然转变为季节性沼泽,这里的水源无法供应正处于人口密集、经济鼎盛时期的玛雅城邦的需求,迫使玛雅人举族大迁移。这一切,完全是因为玛雅人无节制的砍伐城邦附近的树林造成的。玛雅城邦的扩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作为城邦水库的湖泊附近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大量流失,湖泊天然的水循环系统已无法维持稳定,致使水面时涨时落,一旦经历雨季,湖畔表层土石就会被冲进湖泊,污染湖水并降低储水量,导致玛雅人不仅没有农业用水,连基本的饮用水都成问题。
补充材料三:黄河文明的变迁
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织,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两岸富饶的大地哺育了我们炎黄子孙茁壮成长。在黄河流域已经发现仰韶、龙山以及新石器时期的其他各种文化遗址1600多处。大量出土的文物表明,我们的祖先已在这片沃土上从事过许多名垂青史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雄辩地说明,黄河流域曾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统计,在方圆一千米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3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
(课堂活动)我们学习了两种文化源地,请同学们将两种文化源地进行对比与区别。我们可通过填写下列对比表格内容,使学生对两种文化源地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理解。表格内容,可先让学生逐一填写,然后由老师概括、总结,出示准确答案。
两种文化源地的对比表
文化源地类型 概念 地图上的表现 举例
文化源地 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 某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的产生地,也即文化要素源地 点状分布(一个点——单一起源地;几个点——多个起源地) (1)古人类化石发现地;(2)世界栽培植物起源地;(3)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4)造纸技术源地
文化系统源地 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 面状分布 (1)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世界文明发源地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类文化源地,即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和文化系统的源地。它们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都要扩大它的空间分布范围。其分布的范围与地区,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部分内容:
二、文化区(板书)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内容的图形,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简要了解文化区的概念,并加以举例与区别,重点理解文化区的空间特点,课文最后又提出了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文化区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加以注意与区分。
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对其进行分组讨论,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分析、总结,直到较完整地归纳出课文内容。
简单地说,文化区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覆盖的区域。例如每个语系的分布范围都可视为语言文化区;每个国家内部又有自己的行政区,可视为其政治文化区;还有各个国家的农业区、工业区等反映经济活动类型的文化区,如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分布范围等。
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是指有相似文化特征和生存方式的某一区域,也就是根据生产方式、语言、宗教、政治形态、日常生活、房屋构造、风俗以及对自然的适应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差别所划分的地域。在每一个文化区中,主要文化现象如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具有相对一致性。一般来讲,每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带中心最为明显,由此,文化区的特征往往是一个核心区向着过渡带逐渐减弱,其间各种文化现象相互混杂、重叠,难有截然的界限,所以文化区的分界线就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使得确定一文化区的标准以及不同文化区的边界都相当困难,有的以生态环境,有的以经济结构,有的以宗教信仰,有的以价值系统测量等,来划分不同的文化区。
随着文化的扩散、传播,随着文化中心的变迁,文化区也在变化。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区。如在两千年前的古代,世界主要文化区有:(1)地中海文化区:以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为代表,还包括波斯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游牧、商业、航海发展起来的文化;(2)中国文化区:以定居的农业文化为主;(3)印度文化区:以佛教文化为特色;(4)中美洲文化区:由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印加文化组成。现在世界可以分为六大文化区:即肯达尔划分的文化区。(1)西方文化区(主要指欧洲和美洲);(2)伊斯兰文化区(西亚和北非);(3)印度文化区;(4)东南亚文化区;(5)东亚文化区;(6)非洲文化区。详见下图:肯达尔划分的文化区。
补充材料四:当今世界六大文化区
从世界古文化源地的诞生,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后,世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沧桑变化,今日世界文化地理的面貌已远非昔日可比。由于社会的和自然的多种原因,五大古文化源地除中国外,都先后衰弱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又出现了新的文化中心。目前,主要根据文化或人文现象的差异性,具体说主要指语言、宗教、文艺、建筑、饮食、风俗等等,以肯达尔的划分为代表,世界可分为以下六个文化区:(可参阅前面肯达尔划分的文化区图形)
(1)西方文化区
它可分为四个亚区:①西北欧亚区(图中西1)。本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通行日耳曼语和拉丁语。文化、生活水平较高,机械文明发达。②地中海亚区(图西2)。居民多信仰罗马天主教与东正教,使用拉丁语与希腊语。文化艺术发达,生活水平中等。③中欧亚区。居民多信仰天主教与东正教,主要使用斯拉夫语,仅罗马尼亚使用拉丁语,匈牙利讲芬兰乌戈尔语。文化艺术较发达。④原苏联亚区。居民多信仰东正教,使用斯拉夫语。机械文明发达,居民受教育率高。
(2)伊斯兰文化区
包括西亚、中亚、北非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古代文化、艺术发达,机械文明差。整个地区的文化或人文风貌均十分类似。
(3)印度文化区
主要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信仰多以神教为主,使用语言种类较多,方言复杂,是古文明中心,但现在文盲普遍,机械落后。艺术、文艺活动不发达,医疗条件差。
(4)东亚文化区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文化区,是古老的中华文化源地的继承和发展,使用语言以汉语、日语、朝鲜语为主,宗教以佛教影响较大。本区国家的文化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中华文明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而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类似性。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文字对日本、朝鲜影响颇大。
(5)东南亚文化区
本区的语言和宗教复杂,内部差异大,主要受中国、印度的影响,部分还受欧美的影响,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6)非洲文化区
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居民以黑人为主,语言复杂,以尼日尔刚果语系和科伊桑语系为主。宗教多样化,居民多信仰原始宗教,长期遭受欧美侵略,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
(承转)由上可见,尽管文化区的划分多种多样,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文化区有以下空间特点:
(1)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2)文化区边界有实有虚。政治文化区常常有明确的边界,而语言文化区和经济活动类型文化区不一定有明确的边界,没有明确边界的文化区在空间上有时与其他同类文化区发生重叠。
(3)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例如,潘帕斯草原牧牛区并不与阿根廷的温带草原地带完全重合。
我们知道,文化景观主要研究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所创造的结果,文化生态探讨了文化的形成、发展、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是,“文化是复杂的整体,而不是一系列无关的特征”(乔丹等著,王恩涌译《文化地理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与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关,一定区域内的各种文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系统叫文化地域综合体。例如,当我们外出旅行时,我们可能会发现那里人们使用的语言与我们不同,衣食住行的方式也别具特点,甚至在生产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方面也有不同。这些反映人群差别的方方面面就是文化要素(事物),如语言、习俗、服饰、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等。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体系。例如,中国的汉文化综合体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构成了中华文化体系,或者说中原地区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地方文化综合体构成了中华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所分布或覆盖的地区就是文化区。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详见课文内容。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以本节内容的文化区为侧,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然后以某一个较熟悉的文化副区为例,或以我们所处的这个文化副区为例,让学生讨论、发言,以我们生活中的诸多文化要素,如语言(方言)、饮食、服饰、建筑、生活习俗、农耕、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等等,说说其表现与特点,并可与其他文化副区相比较,了解不同地区(文化区)的文化特点,使学生觉得这部分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增强其学习兴趣。同时,借此让学生多深入实际,体会生活,充实知识,弘扬文化,既使我们对“文化”的知识有所了解,也使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与扩散。下面我们选取一个区域作为补充内容。
我们以语言文化为例,对不同语言文化的分布区作一对比。列表如下:
语言 分布区
汉语 中国、东南亚等地(12亿人)
英语 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亚洲的印度等(4亿人)
俄语 俄罗斯(2亿人)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墨西哥等)
法语 法国、几内亚、刚果(金)等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
此外,在我国南、北方地区所表现出的其他文化活动也大不一样,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南、北地区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如下表: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气候特点 降水较少,冬季严寒 降水较多,夏季炎热
风土民情 房屋建筑 旧式民居多用土坯垒墙,室内砌土炕,黄土高原挖窑洞居住 旧式民居多用砖瓦、竹木,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泻
农业生产 旱作农业 水田农业
交通工具 过去多用骡马作役畜,便于在旱地骑乘拉车。现代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 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居民食品 以面食为主,例如馒头、面条、饺子、包子等;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 以大米为主,如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等
运动项目 滑冰 游泳、龙舟竞赛
补充材料五:巴蜀文化副区
巴蜀文化副区依托于四川盆地,岷山、大巴山屏蔽北境;云贵、青藏大高原耸峙南、西边境;其东,更有夔门险阻;中部为辽阔肥沃的四川盆地。因境内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俱汇长江而东流入海,故在行政区域上称为“四川”。又因3000多年前,重庚为巴国首府,古名叫“巴”;2400多年前,成都为蜀国王都,历来以“蜀”相称,故在文化地理分区上,我们取其古意,名为“巴蜀文化副区”。
四川盆地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上虽不免有偏居西南之憾,然其山川形胜优越,进可攻、退可守,故历代王朝无不视其为险要之地。对于我国西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虽无高屋建瓴之势,但却无异于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况其地幅员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口众多,因而自古以来,文化发达。它不仅在接受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风采的巴蜀文化。而且对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巴蜀山水秀丽,人民敏慧风雅。西汉时,该地郡守极力倡教,尊崇儒学,自是巴蜀人文蔚起,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赫于世;又有扬雄、王褒之士,以文章冠于天下;唐代李白、杜甫均在成都寓居,留下千古名篇;宋代苏家父子,更以诗文著称中国文坛。无论精神的与物质的文化创造,巴蜀文化副区在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个美丽的“天府之国”,幽秀险雄的自然山水,形象别致的奇峰怪石,香艳素雅的异树名花,启迪着人们的艺术构思,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景,成为我国盆景艺术的五大流派之一。尤其是桩头盆景,别具一格,老干新枝,果累花繁。悬根露爪,古意盎然。
四川人长于烹饪,故川菜名噪天下,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四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的各大都会中,常设有川菜馆,为招徕顾客,又往往以“正宗川味”相昭示。
就宗教文化而论,巴蜀文化副区佛、道兼备,庙宇寺观林立,僧尼人数众多,堪称我国宗教文化圣地之一。佛教各寺以峨眉最著名,道教各现以青城最具盛名。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摩崖弥勒造像,通高71米,头齐高山,脚踏大江,气势雄伟。
补充材料六:吴越文化区
吴越文化区依托于长江三角洲与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湖平原,南界福建,东濒苍茫大海,它包括今苏南、浙江省及安徽省长江以南部分。
这里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气候适宜,土地肥美,其自然、人文景观堪称全国之最。在该区内,有以云海、温泉、奇松和怪石闻名天下的黄山。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体山、普陀山都在本区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二州堪与天堂媲美,其中尤以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最具风采。
吴越文化区的工艺美术,犹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中国三大名锦,占有南京云锦和苏州宋锦两项。苏州刺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笔墨纸砚被称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主要产于此地。如今宣纸、宣笔、徽墨、歙砚仍名冠群英。
吴越文化区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饮食文化水平较高,中国著名八大菜系,本区独占苏菜、徽菜两项。苏莱具有咸甜适中、浓淡适度、酥烂可口、清香腴美、色泽和谐、清丽多姿的特点。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全国。
该区的戏剧和音乐艺术,细腻、婉转、圆润、悠扬,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这里是中国戏剧的源地。相继产生了四大声腔中的三大声腔,即江苏的昆山腔、浙江的余姚腔和海盐腔。越剧源出浙江嵊县,诞生虽然只有80多年,但它却以优美抒情的唱腔和群芳竞出的著名演员而赢得全国各地观众。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中,因而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带有生活地区的文化特点。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正是依赖于这些载体,不同文化区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才得以实现,世界文化宝库才会越来越繁荣。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两大主要内容:文化源地和文化区。文化源地的概念和分类是本节的重点,尤其是对文化系统源地的理解。不同的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有不同的源地,说明文化源地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对于文化区要重点掌握文化区的空间特点以及文化综合体与文化体系的联系。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区区别于文化源地在于( )
A.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相对静止
C.文化是环境发展的产物
D.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A
2.下列属于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是( )
A.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东汉蔡伦在都城洛阳一带发明了造纸术
C.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美国
D.以楔形文字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B
3.关于中会文化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化区是指汉文化体系的分布区
B.中华文化区是指中原文化综合体的分布区
C.不同的时代,中华文化区的分布范围是不同的
D.中华文化区的界限是明确的
答案:C
4.下列不属于文化源地的是( )
A.文化事物的源地
B.文化系统的源地
C.文化现象的源地
D.黄河及长江的发源地
答案:D
5.中国新石器文化系包括的各地域文化综合体与其源地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
B.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
C.仰韶文化——珠江流域
D.文家文化——黄河下游
答案:A
二、综合题
6.回忆世界和中国古代文明史,并结合相关地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D分别表示世界四处主要文化源地,其中A为__________文化源地,B为____________文化源地,C为__________文化源地,D为___________文化源地,按文化源地分类,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源地。
(2)四处文化源地所处地理环境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文化源地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有关。
(3)四处文化源地中,造纸技术产生于____________文化源地,楔形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文化源地,青铜冶炼技术产生于____________文化源地,佛教塑像雕刻艺术产生于____________文化源地。
(4)四大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覆盖上又都可以说是四大___________,其共同的物质文化景观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1)埃及 巴比伦 印度 中国 文化系统 (2)都处于河流冲积平原上,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自然环境 (3)D B D C (4)文化区 农田 灌溉渠道
7.下图为“东半球世界文明发源地分布图”,读后请回答:
(1)图中反映的是____________源地的分布,其A、B、C、D四处文化源地的兴起具有的共同自然条件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它们共同的物质文化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与图中文化源地相对应的文字要素——古代文化的类型:A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等。
(3)请举出A、C、D三处现有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填入表内:
地区 物质文化景观 精神文化景观
A
C
D
答案:(1)文化系统 适宜的气候 平原地形 河流中下游 农田 灌溉渠道 (2)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拼音文字 (3)A麦田 长城 C油井 清真寺 D梯田 金字塔
8.读“中国目前经济文化区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因此各地农耕景观有明显差异。请将图中经济文化区分别与所属的农耕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经济文化区1 山林耕牧区
经济文化区2 山地耕猎区
经济文化区3 水田稻作区
经济文化区4 山林刀耕火种区
经济文化区5 绿洲耕牧区
经济文化区6 平原集约农耕区
(2)几千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区的范围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农耕经济文化区的扩展以及渔猎采集区和畜牧区的退缩上,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1——山林刀耕火种区 2——山林耕牧区 3——山地耕猎区 4——水田稻作区 5——绿洲耕牧区 6 ——平原集约农耕区
(2)在经济文化区形成初期,自然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对自然环境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原来不利的环境变有利了,造成了经济文化区范围的变化。但也不可否认,由于人或文化的作用,有利的环境也可能变不利了,如沙漠的南侵、森林被毁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等,可以再度导致经济文化类型分布的改变。在这里,大自然总是一只具有威慑力的“看不见的手”。
●板书设计
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一、文化源地
1.概念——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生的地点
文化现象(事物)的源地
2.分类
文化系统的源地(结构完整、特征明显的文化系统产生地)
3.举例分析
二、文化区
1.概念——文化事物或现象、文化体系覆盖的地区都可称为文化区
语言文化区
2.分类 政治文化区
经济活动类型文化区等
范围有大有小
3.文化区的空间特点 边界有实有虚
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4.文化综合体与文化体系、文化区的关系1.1 人口再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再生产的概念、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2.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差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图表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征,分析其成因,分析预测其转变趋势。
2.结合当地人口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德育目标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人口的再生产。
2.引导学生开放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教学重点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教学难点
比较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
以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阅读图表,应用比较法、分析法来了解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并概括其特点。
●教具准备
将有关图、表制作成多媒体闪动图,以一种全新的动态课件来直接比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情况,并配以最新的人口的动态资料来分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按照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我们高中二年级开设限定性选修课,课程内容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高二年级我们将学习五部分内容,它们是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合与规划、文化与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从今天起我先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板书)
本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大纲中要求的“人口发展”的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口再生产”。严格地说,人口再生产虽然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却并不能等同于“人口发展”。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人口发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口结构可包括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我们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具体了解人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先从第一节学起:
1.1 人口再生产(板书)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所掌握的人口学知识,比起初中地理的内容,要丰富、深化的多。
一、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人出生,加入人口总体;又不断有人死亡,退出人口总体。人口内部的这种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这就是人口再生产。其实,这一定义只是狭义的人口再生产,是仅从人口数量方面考查的人口变动过程。实际上,人口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集合体,其个体构成是错综复杂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老一代人口陆续死亡,脱离了人口总体;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加入了人口总体;有的人口成长变成了社会的劳动力;有的人口则变老退出了劳动人口,等等。这样的人口再生产过程,不仅人口的数量在变化,总人口中的年龄性别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结构及人口的素质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意义上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上的人口再生产。
一般来说,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即各个家庭人口的出生、死亡和其他变动,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人口再生产。也正是由于人口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庭的性质、规模和结构等都对人口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家庭中的原因。(这一点可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讨论,然后给出答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补充材料一:世界人口总数 1993年达56亿,1999年10月12日达60亿。这一日被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1995年2月15日为我国12亿人口日。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为12.95亿。
世界人口增长 (1)纵向比较:人类出现到产业革命,人口发展非常缓慢;产业革命到二战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科技、生产力迅猛发展,人口迅猛增长;七十年代到现在,许多国家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2)横向比较: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增长很快;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影响,人口增长缓慢,停滞甚至负增长。
补充材料二:(1)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1987年7月11 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倡议在这一天举行“世界50亿人口日”活动。为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及各方面人士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1990年联合国确定每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从1990年开始,以后每年的7月11日全世界进行人口宣传活动。
(2)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其理想是“Food for all——人皆有食”。但随着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全世界的粮食供应正变得日趋紧张。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成员国中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各成员国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3)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 尽管一些国家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出了努力,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增长趋势,但贫困现象仍在蔓延,贫困人口仍在扩大,全世界有近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为此,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确定每年的1O月17日为“世界消除贫困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承转)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它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的。
二、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投影仪或多媒体放映以下问题和图形)
1.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人口再生产类型可分哪几类 每一类有哪些特点
3.对照图1.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说说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如何转变的
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组织活动,或提问,或讨论,或举例说明等,最后老师给予总结、概括:
1.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的。从数量上看,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人口再生产类型实际最终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在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几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这是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在划分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时,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种,也有的划分为四种、五种,甚至六种。我们课文内容采用了四种的划分方法,其具体如下:
(1)原始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天然食物来维持生存,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加上部落间的战争频繁,人口的死亡率极高,平均预期寿命也很短。尽管出生率也很高,和死亡率相接近,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总数增长非常缓慢,甚至长期停滞不前,遇到天灾或疾病流行,还会有所减少。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原始型”,它以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在现今世界上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已经不多了,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特别是一些孤立的民族仍属于这种类型,如非洲的布须曼人。
(2)传统型 随着农业的出现,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虽然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死亡率比原始社会有所下降,但是死亡率水平仍然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出生率仍然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传统型”,它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在工业革命以前,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均属此类型;现今的世界表现在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较为明显。如津巴布韦、多米尼加等国。
(3)过渡型 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开始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刚开始阶段,由于出生率没有保持同步下降,因而人口出现快速增长。随着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后来,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但是,同期的出生率仍然远高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过渡型”,基本上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这一类型在二战以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明显。在现今世界,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如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4)现代型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人口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以后,由于人们的认识提高,对自身的繁衍的控制,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与死亡率的水平几乎相当,人口发展表现为低增长或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现代型”,它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即属此类型。如德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等国。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列表、读图。针对上述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重要特征及其地区分布等列表进行对比,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口再生产的四种类型。
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和成因、分布
3.分析上述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发展、变化,我们还可了解到人口再生产的转变情况,请同学们读图1.1,分析转变,得出结论.
从上图可以看出:
(1)转变前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2)转变开始,先从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开始,而这时的出生率基本不变;
(3)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也开始明显下降;
(4)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下来,而出生率也下降到一定水平并稳定下来,转变基本结束;
(5)转变后阶段,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阶段。
为便于学生直观对比,我们列表如下:
问题1:从上图表可以看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请同学们分析其原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最后老师给出答案)
我们知道,人口再生产类型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从人口增长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总体上应该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当然个别时段可能死亡率暂时高于出生率)。否则,全球人口不会达到如今的60亿之多。从人口的数量变化角度来看,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改善。具体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小,人类营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生命保障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人类死亡率的下降。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直接地影响人类寿命的提高而影响到死亡率的下降。教材在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时,都强调了死亡率的高低及各类型死亡率升降趋势,并说明了随着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从而导致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从另外的分析人口统计数字的角度看,由于数字分析时实际并没有直接看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看到的是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而死亡率的下降,隐性地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当人口死亡率下降趋势稳定后,人类的生育观念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自发(如西欧、北美)或靠政府的自觉措施(如中国)而产生变化。人们从追求多生子女、养儿防老转向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追求社会文明道德的发展,追求自我精神的发展;生育行为从早生多育转变为晚婚少育,从而造成生育率的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实际上,在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地区,人口出生率一般也高。这是因为当地人们只有用多生育一些孩子来弥补死亡率高而造成的人口数量下降。
(承转)从上面的内容分析我们知道,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等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表现在当今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不一致,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何,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板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照表格内容,了解各大洲、各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应属哪类,各有何特点。
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回答,若有答错的地方,可再进行讨论或及时给予纠正,最后老师作总结、概括。
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虽然已降至与发达国家持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较高,尚处于下降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因此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前面我们还提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由于其各自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并不具有同步性,他们各自也存在着各自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讲述。
(1)发达国家的情况
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均已处于“现代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的出生率还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例如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已连续多年为负增长,整个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5%~0.8%之间,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低到0.2%的水平。
(2)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别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虽然从总体上看处于“过渡型”,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差别却很大。
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1997年的出生率高达4%,自然增长率高达2.6%。其中一些国家的出生率超过或接近5%,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再生产也处于高出生、高增长阶段,许多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高达3%以上,自然增长率超过2%。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参见课文表1.3中的内容)例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韩国的出生率为1.5%、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为0.9%;还有拉丁美洲的古巴、乌拉圭等国,古巴的出生率为1.4%、死亡率为0.7%、自然增长率为0.7%。在我国,由于从七十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力开展,人口转变速度较快,人口出生率在1977年就降到2%以下,死亡率基本稳定在低水平,因此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这说明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目前正在向低出生、低增长阶段过渡,已接近“现代型”。预计在最近几年中,我国的人口再生产可真正稳定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现代型”。
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均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出生率为3.4%、死亡率为1.0%、自然增长率为2.3%。
问题2:在人们看来,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课本中的表1.2中的数据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并结合表下注解,从年龄结构方面找原因,老师并要补充一些年龄分组数字供学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上述现象原因,我们从表下注解中对此有了简单的解释,主要是因为年龄结构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进一步用数据来验证。假定有两个总数相同的人口群,各自的年龄结构与分年龄组死亡率见下表: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0.93
乙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由上表看出,分年龄组死亡率甲人口小于乙人口,说明实际上甲人口的死亡率比乙人口小,但计算出总的人口死亡率甲人口却大于乙人口。这就是人口年龄结构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甲人口的老年人比较多,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课堂小结]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所以,人口再生产作为本单元的一个基础内容,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同学们所掌握的人口学知识将深化一大步;同时也为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其中的四种类型。我们最好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来掌握,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判断,化理论知识于实践之中。
●板书设计
1.1 人口再生产示范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甚至本单元内容,涉及许多专用名词或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习时应从基本概念入手,这是本节的主要难点之一。
我们知道,文化与我们每个人都较为密切,但是,要我们概括其定义,或是具体说出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等,就比较难了。课文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对于这一概念,学生们往往觉得比较抽象,我们要从其内涵进行分析、讨论,并明确文化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分,并通过具体例子来加以说明。文化景观是从属于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其定义为: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改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从中可以看出:一是文化景观是与自然景观相对应的;二是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明确了以上两点,我们再反过来以列举事例或现象的手段,判断哪些是文化景观,哪些不是,这样,我们就会把难于理解的单纯概念,通过对比的方式,化疑难于浅显,使学生便于接受。
利用文化景观判断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本节教学的要求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建立通过观察人文地理景观来了解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文化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两种。
2.了解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广义上的“文化”这一概念,并理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准确把握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识别方法,了解其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来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2.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
2.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的区别。
●教学方法
1.文化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生存的衣、食、住、行每一样都是一种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中,我们应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见“文化”。
2.对于文化景观的学习,首先应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不同之处,也要注意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
1.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画面等辑录一些景观图片,从方方面面的内容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文化”这一现象,比如建筑、饮食、服饰、戏曲、宗教信仰等图片。
2.让学生搜集家乡的“文化”资料,并判断是否构成文化景观,互相交流,深化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个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人口与环境”和“城市的地域结构”两部分内容,即人口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一些简单概况,通过对两个专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口和城市的发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本单元开始,我们再学习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另一部分新内容,第三单元:文化景观。这一专题的内容是我们地理学科当中的文化地理学的一个简要概况,鉴于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要求等,课本对这一文化地理学的大学科进行浓缩、提炼,取其精华所在,组成一个新的专题内容。下面我们就依次来学习这一部分新内容:
[讲授新课]
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板书)
同学们,我们知道,文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什么?文化与人类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从本单元开始,我们就从文化的概念入手,重点学习文化地理学的几个研究主题,即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景观和文化区。本节课我们先从学习文化的概念入手,从理论方面了解“文化”及其构成的文化景观。
3.1 文化景观的构成(板书)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文化的概念、分类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下面,我们首先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文化的概念(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这一部分,具体了解并掌握文化的概念,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
在同学们看完课文后,老师可针对课文中三位同学分别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加以提问并适当组织讨论,就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广义和狭义等进行详细的讲解。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文化,但是文化是什么?要准确说出这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了解文化的概念,我们须把握以下三点:
1.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板书)
文化的内涵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符合文化定义的各种事物称之为文化的外延。
有关文化的概念,中外许多学者曾讨论了许久,很多学者从各自学科研究的角度给文化下了不同的定义。据统计,仅仅国外学者给出的文化定义就有200多种。但是,归纳起来,无论文化的定义有多少种,大致可以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根据以上文化的定义,文化外延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因此,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带有人类活动印迹的自然物都属于文化的内容。例如,课文中三位同学的观点:
学生甲:我认为文化就是知识。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就是文化,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学生乙:文化不只是写在课本上的知识吧?街头的雕塑、电视中的各种节目虽然不写入课本,但是我认为它们也属于文化。
学生丙:我这里有一份报纸,上面提倡尊老爱幼,并且说这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你们俩人说的“文化”怎么与之没有关系?我认为精神的东西才称得上“文化”。
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其内容当然都属于文化的内容,只是类型不同而已。学生甲所说的“课本上的内容”属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认知型文化内容;学生乙所说的“街头雕塑”属于体现人们美学感受的艺术型文化要素;学生丙所说的“尊老爱幼道德传统”属于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内容。
2.文化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板书)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上述所讲到的文化概念是广义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而上述学生丙的观点认为文化仅指社会意识形态,这是狭义文化的概念。可见,对于“文化”,我们不能简单说之,如上述三位同学都过于死板、片面。今后,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全面、系统地分析,也就是从广义的概念去理解、分析。根据广义上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两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
物质文化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所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利用、改造的深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
常见的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印刷文本、电脑网络、电视、光盘、磁带、建筑等;常见的精神文化形式有语言、教育、体育、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影视、政治、哲学、科学、法律、制度、道德、宗教、社会风尚等。但是,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精神文化并不是指完全抽象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它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来反映精神方面的内容,例如街头雕塑等。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要素,小的有种子、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大的有城市、乡村、道路、田地等。在现实世界中也有许多事物既属于物质文化内容,但也可体现精神文化的某些方面,如北京故宫建筑,应属于物质文化,但是各个主体建筑的屋顶形式(如庑殿顶、歇山顶等)还体现着封建等级思想。
总之,对于文化这一概念,我们应全面了解。我们今后所讲述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只有很好地把握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类型,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本单元内容。
我们根据各类文化事物与自然关系的疏密程度,将文化结构分为三层:
(1)下层是物质文化圈,它包括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所有文化产物,也就是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如聚落、交通设施、食品、服装、厂房等。
(2)中层是制度文化圈,或称为社会文化圈,它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它包括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制度等。例如财富在每个个体之间的分配制度是我们熟悉的经济制度之一;群婚、族外婚、对偶婚属于婚姻制度;子随父姓、家庙祭祖、族长管理等为家族制度;君主立宪、联邦制、共和制等属于政治制度。
(3)上层是精神文化圈,它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例如人类在不同时期的道德伦理、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
依据各种文化事物和现象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它们分为五类:
(1)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认识型文化要素,如语言、科学思想、哲学、教育等;
(2)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型文化要素,如道德、法律、信仰等;
(3)体现人们美学感受的艺术型文化要素,如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
(4)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器用型文化要素,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等;
(5)反映社会组织形式的社会型文化要素,如制度、机构、风俗习惯等。
这五类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有疏有密,因此文化结构也可以分为五层:
了解了各个文化圈层与自然环境联系的疏密程度后,我们就不致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这也是教材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意义。所谓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把自然环境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一种文化生态学论点。自然环境是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自然的作用是明显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作用力的表现逐渐不明显了。无论在哪个时代,自然对文化的影响首先作用在器用型文化要素上,或物质文化要素上。例如自然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早期的经济形式,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牧业、湿润平原地区的农耕业、沿海地区的渔业。社会型文化要素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组织相关的,因此它们也间接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在西亚的干旱地区,绿洲是人们聚居之地,彼此分离的绿洲各自成为一个政治和经济的中心——酋长国,因此,在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酋长联合的政体形式。其他精神文化要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更间接了,以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为例,它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几乎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
文化与自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补充材料一:文化的概念之一
文化是个既通俗而又难于定义的概念。说它通俗是因为文化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和社会各阶层。例如,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通常用其文化程度的高低来表示。当今文化更是一个时髦的术语,诸如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城市文化、乡土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市场、文化交流等等,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要给文化下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却并非易事。
文化最初在西方语言中出现是耕耘、改良、培植等意思;进入17~18世纪以后,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文化一词赋予新的含义:“他们把文化视为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提出了现代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在我国产生久远,至迟也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周易》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看作文化的原始提法。古人多从观念、文治、教化等方面来理解文化。到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文科学的传入,对文化一词有了新的理解,今天所用的文化概念,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从日文转译过来的。
综观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约有200多种,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学者研究文化的角度、方式及目的各异。作为地理学的概念,文化是地球表层系统中一种综合的人文事象。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有形人工制品,表现为工具、建筑及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相关的物质产品;是文化特性在物质产品上打下的深刻迹象,形成物质文化景观;第二层次为制度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人类行为的制度和准则,表现为政治、法律、教育、家庭、宗教等集合而成的规范;第三层次为思维文化,是文化构成中不太明显的部分,它通过心理和思维去影响人们的行为,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信仰、礼仪、风俗等,是文化特性的思想基础;制度文化和思维文化形成非物质文化景观。以上三层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承转)上面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了解了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类型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分。其别的概念与涵义可参阅本节后的备课资料,这里不再叙述。下面我们学习第二部分:
二、文化景观的构成(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掌握文化景观的概念,了解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
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文化景观的概念,理解了这一概念,就很容易了解它与自然景观的区别,那么,生活中的实例就可随手拈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景观是指各种地理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综合体,景观是由其外部和内在的诸因素以及内外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有着有机联系的空间单元,它以其独特性而与其他地区的景观相区别。地表上的全部地理景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景观。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今日的高山地带、极地地带、热带局部地方尚存在这种自然景观,但随着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强,这种纯自然景观日趋减少。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如图3.5)。如园林建筑、书画题记等。这一概念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自然物质是基础;二是人类有自己的创造行为;三是它表现的是人类活动的形态。例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景观,它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
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我们常常可以通过建筑风格、服装式样、田野风光、运输方式等特征来区分和辨别特定地区的地理特点。
文化景观的内容包括聚落、道路和耕地等一些有形的具体事物,也包括一些无形的事物。这些无形的事物虽然可以感受到,但却难以表达出来,特别是难以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例如,“气氛”常常是容易感受到的,它像区域个性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感官。欧洲地理学家哥特曼在《欧洲地理学》一书中写道:“要把一个地区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来,不仅要考察山岳、河谷、特定的语言或技能,而且还要考察某种强烈的信仰(包括某些宗教教义、社会观念、政治信仰模式等)”。一个地区的特征不仅包括占主导地位的空间组织,也包括其可感受到的外貌、声音、气味以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比如我们说一个地区的人性温和、淳朴,一个地区的人性粗鲁、剽悍,也是地区文化特征的组成部分。
总之,文化景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所产生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人类可以感知的独特景象。具体地说,它包括这样几层意思:①文化景观是文化的凝聚体,它不是时间意义上文化发展的过程,而是空间意义上的文化的特定形态,是文化变迁的结果;②文化景观是“特定空间”的“独特的”文化景象,指明了该区域内文化的同一性,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③文化景观是人类“可以感知”的文化景象,它不仅包括了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文化景观,而且还包括非物质的人类可以意会和理解的文化景观,如关系、意识形态、思想状况等。
补充材料二:文化景观
“景观”一词原意是指风景,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词却有一种学术含义。文化景观是指文化在地面上的印记。即居住在某一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由于不同的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有各自明显的特征。例如一个美国城市和一个日本城市的景观显然不同,前者总有一个长方形的广场,而后者则结构密集,占地较小。又如我国的新疆,天山以北是游牧文化的景观,而以南则是绿洲农耕文化的景观,文化景观除去空间上的差异外,还有时间上的发展与变化。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文化景观,既包括现在人类文化创造物,也包括过去人类文化创造物。如许多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城市景观,往往既带有当地过去民族文化的色彩,又带有成为殖民地后出现的外来文化色彩,如我国的上海,在原上海县城之内,可以看到许多我国传统的楼房,而在外滩一带,则尽是西方建筑风格的楼群。实际上,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和乡村,都可以发现近代以前的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明显对比,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因此,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了该集团人的现代文化特征,也反映了历史上该地的文化特征,景观是人类文化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产物。
补充材料三: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中最具特色的,它最鲜明地反映了文化的特点。因为宗教反映
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是所有人、所有民族都敬畏的对象,所以它的建筑不会因王朝的更替而破坏。这样,宗教建筑就成为我们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艺术可资利用的一座宝库。加之在历史时期,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部献给神,所以,作为宗教文化教育的集中体现,宗教建筑集中了当时最高水准的艺术,是当时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
建筑
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有罗马式、拜占廷式和哥特式三种。罗马式建筑的特点是教堂在
平面上形成十字形,横向短,竖向长,交点靠近东端,不在中心。拜占延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哥特式的特点是尖尖高耸的塔,直插云霄,整个教堂的直升式的线条给人以特殊的宗教感觉。
伊斯兰教清真寺在习俗上是作为教徒集体礼拜用,是圣所。清真寺的另一特征是塔,是召唤教徒礼拜用,故称宣礼接。清真寺的浑圆冢顶、方形围廊,加上高耸尖塔,形成伊斯兰建筑上一大特色。
佛教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佛塔。世界各地的佛塔虽然都来自印度,但其形式却不一样,在我国的形式是多层的阁楼式,不但层数不同,而且有方的、多角的,可以说多种多样,并与我国的建筑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化的建筑。除塔以外,在我国的佛教建筑还有石窟。
墓地
各宗教因其宗义、地域等不同,其埋葬方式也不尽相同。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专门的墓地,教徒死后都要葬于指定墓地,其中,基督教的墓地原来在教堂的后院,后来因为用地紧张,而在城外专门选址。印度教则采用火葬的方式,教徒死后放置在木柴堆上焚烧。而我国的藏传佛教则实行天葬,即人死后将尸体放于山顶,让鸟类分食。据说,这样死者可以随之升天,来世可获得幸福。
宗教聚落
宗教一般情况下设有特殊的聚落,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摩门教。
1830年,史密斯创立新的教派——摩门教,并于1833年率众教徒在犹他州修建自己的城
池。城内街道呈棋盘式分布,道路宽阔,道旁绿化整齐,居民住宅宽敞,且各家大都有自己独立的花园。教堂位于城市中心重要位置,外观宏伟,堪称美国教堂之最。在农村,摩门教教徒聚集建村而居,村庄也是棋盘式分布,除规模较小外,其他与城市无二。
(承转)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的概念,知道了文化景观的分类,那么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下面我们学习第三部分:
三、文化景观的构成(板书)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指出,它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般观点则认为,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诸如建筑物的式样、地块的形状、衣服式样的纷繁、色彩的缤纷、食物的风味与制作方法的多样,以及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思想状况等,都可以称得上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特征。其实,这是文化景观的另一种分类,即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或非物质文化景观)。对于物质文化景观的理解比较容易,对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它是指人们主要通过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感受到的人类创造物。德国学者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表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文化景观的内容广泛,结构也相当复杂。就其整体而言,文化景观是由文化的所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决定的。它作为特定的组合形态,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例如,我们在一条河流的上游修筑一条堤坝,这条堤坝影响到下游上百千米以外,它改变了水流的强度和河口三角洲的沉积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河不再是自然景观,只是这部分自然景观已经成为文化景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这一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并非自然景观变成了文化景观。
文化地理学家对文化景观更多注意于聚落的布局(包括农村和城市)、农田的形状、建筑物的式样三个方面。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目前工业化的国家,大量的人口居住于城市。城市的文化景观给人的印象很深刻。例如,同属工业社会,美国的城市景观表现为:大城市中心多是高耸云霄的摩天大楼,是城市中建筑高度最高处,由此向四周建筑高度下降;而西欧则表现为:城市内的房屋高度则比较均一和谐,间或有些高楼,公寓式高楼往往集中在城市边缘,农村情况各地的差异也较大:东方国家密集式的村落与美国独家村式的家庭农场形成鲜明对比(可参阅高一地理下册P44~R45图形)。农田的形状表现为:法国式的长条地块、美国中西部方格状地块单位、东亚丘陵地弯弯曲曲的水稻梯田,是不同文化的象征(可参阅P51图3.13农业景观)。至于建筑物的式样,各个文化可以说各有特色。例如我国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到普通民居的四合院,成为东方文化的特色。西方的洋楼、草坪、绿篱;教堂上的高塔,宫廷花园中的雕塑、喷泉,则又是一番情趣。
除去上述视觉可以感觉到的物质文化景观外,现在文化地理学家还注意反映思想意识文
化的文化景观,如音乐、戏曲等。
文化景观除去空间的差异外,还有时间上的发展与变化。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文化景观,既包括现在人类文化创造物,也包括过去人类文化创造物。例如,我国首都北京,我们可以从残存的一些土岗来了解元大都时城墙的范围与面貌;从二环路的全封闭的快速车道来回忆明清时的城墙与护城河;城内方格街道、四合院和一些古建筑,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建设布局中的文化传统。总之,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产物。
补充材料四:
一、物质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由各种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它是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
觉的集合,有些文化特征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出现在照片上,也不能显示在一般的地图上。但是,由文化特征形成的文化景观却是可见的、可记的。在非洲或阿拉伯的城镇中,你会听到音乐之声,嗅到烹调之味——这些就是你所感觉到的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是文化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性,这些特征可以看见并能显示在地图上。这里,我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
建筑方面的成就可以与文化中其他方面最辉煌的成就相媲美,古代的埃及人建造巨大的
金字塔来纪念死去的法老,一直到今天,这些建筑学上的奇迹仍是埃及文化的标志,它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建造了许多由高大的石柱支承的大型公共建筑,直到2000年后,许多国家仍仿效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建起了一些庄严的、给人以深刘印象的政府大厦。伊斯兰教最大的物质成就就是建造了许多大型清真寺,其“阿拉伯式样”的图案、色彩以各种名称(如“地中海”风格和“西班牙”风格)传到了世界各地。以钢材和玻璃为建筑材料的摩天大楼、许多大型圆顶式的体育馆和巨大的拱形结构建筑(如现代化的航空港)都显示了现代西方文化的技术力量。因此,建筑是文化特性与价值的反映,体现着文化的重点和追求,也是技术与经济的反映。
建筑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特别是一门工程科学),建筑师们以非常特殊的方式来表现文化。在许多文化中,宗教建筑(包括采用教堂、清真寺和塔式建筑物的花纹、色彩的其他建筑物)具有特别的表现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宗教建筑在各种文化中都占第一位。行政建筑一般比较庄重,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属第二类型的建筑。政府有时通过建造非常现代化的建筑,或者重建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大型圆柱形建筑物,赋予城市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工业和商业建筑标志着现代化的工业时代、商业时代、运输时代和金融时代,美国许多城市的摩天大楼是这种建筑类型的代表,它所勾画出来的空中轮廓使得中世纪欧洲大教堂最高的塔楼相形见绌。在公共建筑物中,有大学、图书馆、医院和体育场等建筑物,娱乐建筑物是公共建筑物的一个亚类,包括标志大城市中心的现代化体育场。还有一种类型是家庭房屋建筑,这些居民住宅的建筑构成了任何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这种普通民宅并不是建筑师随心所欲设计的,而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完善的。
2.纪念性艺术
法国的城市设计家、工程师和建筑师里佛特在向乔治·华盛顿提出的美国首都的设计方
案中,极力主张要“用各种塑像、圆柱和其他各种装饰品打扮这座城市”。今天,已有300多座纪念性建筑、塑像和其他独立式纪念碑点缀着华盛顿开阔的空间。这些纪念性建筑包括宏伟的华盛顿纪念碑,林肯、杰斐逊纪念堂以及其他众多的艺术纪念物,人们形容这座城市是一座露天博物馆,这些艺术品通过其纪念性建筑形式给人们以壮观的印象。
里佛特的思想并不新奇,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克里特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就曾雕塑过各种神像、英雄像、国王像和自然景物像。希腊许多庙宇门前都有一排石雕;罗马是一座由各种塑像和各种宏伟壮丽的凯旋门组成的城市;中国十三陵的神道两旁,矗立着许多大象、骆驼、武士和神兽的大型石雕像。
由于神的形象对于艺术总是具有巨大的刺激性,纪念性艺术形式的扩散与宗教的扩散自
然是一致的。大型雕像主要与建筑(最初的宗教建筑,但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建筑)同时产生。
精美华丽、复杂多样的石雕不仅装饰着欧洲的大教堂,也为婆罗浮屠的古庙和吴哥窟增辉。大型雕塑作为纪念性建筑本身的一部分,一般被摆在墙壁、圆柱和主要建筑物附近,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公共场所的纪念碑和雕塑多位于街道的十字路口、广场和公园——这形成古罗马城市景观的突出特点。随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上述思想又复兴起来。直到现代,它已扩散到世界各地,也增添了新的涵意:政府也可运用雕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民族感情。
3.装饰品景观
一个地区人群的特征可从其居民的衣着和流行的建筑特点上判断出来。在受法国影响的
达喀尔的建筑中,从沃拉佛人修长、优雅、飘逸的长袍中可以确定这里是西非。而不是地中海地区。斐济当地人的传统服装——苏鲁,就不仅是服装,也是复性社会里(由多数人种组成的)的一种文化标志。印度男子喜好穿短衣,而妇女喜欢长披肩(莎丽);穆斯林男人和女人都穿一种能够遮住裤子的白色长棉衫;西方人穿的半正式服装,裙子、裤子和上衣基本相同,领带已变成西方文化的一种标志。
服装是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它不是文化景观的“固定”特征,但它却是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伊斯兰社会与有着肥大袖子的长袍和头巾分不开;日本人与作为其文化要素的和服密切相联。头饰、鞋类、发型、珠宝,甚至文身和化妆品都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都对世界的装饰品文化景观作出了贡献。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不仅眼中可见,而且其他感官也能感觉到。在一座城市中,民族音乐的声音,少数民族食品的气味以及语言或方言的语调都增强了周围的文化气氛。对一个区域(如美国的南部或西部)的印象是由具体或抽象的概念和先入之见所构成的。如果你偶然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国家,对于不熟悉的环境你可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无形的文化要素形成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点。非物质文化的成分主要有:音乐、戏剧、舞蹈、表演和曲艺、艺术(绘画)、饮食习惯、嗜好和禁忌、法律、法律制度以及语言和宗教。
1.音乐
一个民族的文化,实际上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描述,音乐是这种描述的重要内容。在无文字社会里,音乐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歌曲与演奏记述、传播了人类的历史和人们崇拜诸神的方式,音乐对人们感情的描述或许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及的,音乐能够表达幸福与悲哀、希望与失望。音乐具有区域性,不同地区的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其风格、特色等很不一样。例如法国音乐家狄布斯或拉雏尔的作品,他们都具有整个法国文化基本成分的显著特点。从印度、日本、阿拉伯世界的音乐中,可以大致想象出这些地区的情景,感受到它们的气息。
2.戏剧
舞蹈和戏剧的形式不太明显,但很重要,因为它们不论在物质文化景观中,还是在非物质文化景观中都留下了足迹,世界上某些地区,主要是东亚(日本、朝鲜和中国),具有把舞蹈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传统。但是,在西方世界中,芭蕾舞、话剧和协奏曲都是独立发展的。在日本,舞蹈剧(歌伎舞)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都与宗教有关,它在文化中占有中心地位。描写佛保佑人们平安的表演到处都有,戏剧中也常常涉及到许多神(用五颜六色的服装和假面具表示):有保佑人们长寿的长寿神,有丰收神、幸福神和健康神。
中国的传统戏剧多涉及道德标准而不倾向于宗教。在19世纪时,中国几乎所有城镇都有
自己的露天戏台。现在更是得到了积极的发扬。西方世界的舞蹈有一些独自的表达形式,包
括民间舞蹈、舞厅舞蹈、社会舞蹈和舞台舞蹈。在西欧盛行的芭蕾舞起源于革命前的俄国。俄罗斯芭蕾舞作为当时水平最高的芭蕾舞而受到国际上的赞誉。
3.语言文化景观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语言自身可以构成文化景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又为文化景现在许多方面打上语言的烙印。因此,语言景观就成为研究文化景观的重要环节。语言文化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地名,它往往直接反映语言、民族、宗教等文化的起源、传播和空间分布等。例如,“斯坦”一词,原词出自波斯语,本义为“地区”,由于古波斯文化的传播,该词逐步进入其他一些语言中,在西亚、南亚、中亚等地区广泛应用,如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土耳其斯坦等。有些地名与其他自然和经济景观关系密切,如“塔拉”在蒙语中是“草场、草原、草甸”等意思,所以,“塔拉”就成为牧区的重要地名,如内蒙古的赛汉塔拉、新疆的博尔塔拉、黑龙江的巴颜塔拉等。因此,研究地名的本语含义,可以探明一个地区的文化渊源,丰富文化景观的内容。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和文化景观两个概念,这是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课本内容中的基础。我们以大量的事例来分析、理解这两个概念,并了解了它们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学习本节内容时,我们应联系实际生活,从中深入理解文化的涵义。这里,希望同学们以我们周围生活为例,从民族、语言、服饰、饮食、习俗、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等方面,了解文化现象和构成的文化景观,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比较( )
A.是社会发展的活跃因素,变化的节秦较快
B.变化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护性
C.具有功能性和时代性
D.具有空间性和指示性
答案:B
2.下列校园文化事物中,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一组是( )
①校园雕塑 ②校歌 ③校花 ④校服 ⑤校风、教风和学风 ⑥校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答案:D
3.下列文化研究主题中,能回答文化事物的形态,尤其是代表物质形态的是( )
A.文化源地 B.文化生态
C.文化景观 D.文化扩散和文化区
答案:C
4.沿长江干流,从上海到源头,依次出现的文化事物有( )
A.冬暖夏热,全年湿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处不胜寒
B.鱼米之乡、天然林区、桑蚕基地、高寒牧场
C.摩天大楼林立、高脚竹楼聚集、毡房雪屋密布
D.全国的最大综合性工业区、最大水利枢纽、最大直辖市
答案:D
5.下列事象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
A.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的石斧
B.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的岩画
C.野外考察发现的三叶虫化石
D.北京建设的中华世纪坛
答案:C
6.下列有关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文化是地球上所有事物的总称
B.文化是人类社会范畴的所有物质
C.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现象,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财富之和
D.文化是世界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答案:C
二、综合题
7.对下列事象进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归类
A.教育和讲课 B.海市蜃楼
C.光盘和电脑 D.歌剧《茶花女》
E.尼亚加拉瀑布 F.多媒体教室
G.城市雕塑 H.厄尔尼诺现象
I.乡村的苹果园 J.潍坊“风筝节”
K.泰山日出 L.法律词典
M.珠穆朗玛峰 N.阿基米德定律
O.“神舟”五号飞船 P.森林法
Q.江南丘陵 R.阑尾切除手术
答案:属于精神文化事象的有:A D G J N P;属于物质文化事象的有:C F I L O R
8.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首领奥马尔2001年2月27日下令摧毁全国所有佛像,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最高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塔利班的这一决定震惊全世界,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巴米扬佛坐落在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230千米海拔2500米的高原上,由两座分别高达53米和58米的石雕佛像组成。这两尊佛像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后来,根据2001年3月的消息,佛像已全部被毁。
(1)巴米扬佛像既是阿富汗也是世界的_____________财富,同时也反映了阿富汗公元4世纪当地的 ___________信仰与 ______________水平。
(2)巴米扬佛像说明了物质文化事物反映着__________,许多__________也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因此物质文化和_____________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答案:(1)物质 宗教 造像艺术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
9.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上面两幅图中民居的特点,分别填注“南方”“北方”,给它们标注出合适的名称。
(2)传统南、北方民居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___,体现了生产力水平较为____________的时代,_____________对民居这种建筑文化景观的影响,其中,屋顶的坡度与___________成正比,墙体的厚度与__________成反比。传统民居发展到现代,已经没有了建筑风格上显著_____________,说明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提高,上述影响的程度也必然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 (2)功能 形态 低下 自然环境 降水 气温 差异 生产力水平 减弱
●板书设计
3.1 文化景观的构成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2.通过麦道公司的案例分析,理解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统计图表能力。
2.通过麦道公司寻求全球合作的案例,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开放意识、全球观念。
●教学重点
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影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如何?
2.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存在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前进,而后者成为前者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本节课我们先来共同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板书: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出示:世界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图中指出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或地区的位置。
提问:1.以上国家或地区多数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是位于该半球的北部还是南部?
2.以上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数位于北半球的北部,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三国位于南半球,这些国家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属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北部,因此又称“北方”;其余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以上国家和地区,因此称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南部,因此又把发展中国家被为“南方”。所谓“南北对话”就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提问: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哪些大洲?
出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学生结合图回答:多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作图:在P104图5.5上用圆规画出大圆表示赤道。
思考:1.作出的圆的圆心表示什么?圆内表示的是哪个半球?圆外表示的是哪个半球?
2.多数发达国家在圆内还是圆外?圆外的发达国家是哪几个?
投影:南北主要资料对照表
学生活动:根据上表完成下表:
科技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 对外贸易量 输出产品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思考:在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教师归纳讲解: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边缘。从刚才作图来看,如果把P104图5.5看作是世界经济分布图,则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处于中心位置。这种经济核心区首先出现在欧洲,通过对外殖民和掠夺,经济活动逐渐向其他大洲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加入核心区,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边缘地区。
承转: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推动这种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呢?
板书: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投影: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网络图(高一地理下册P29)
提问:福特公司生产汽车的零部件主要来自哪些国家?
生答:加拿大、瑞士、美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荷兰、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发达国家。
提问:福特公司选择这些国家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这些国家有广阔的汽车销售市场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提问:像福特这样在两个或更多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的企业称为什么?
生答:跨国公司。
提问:促使福特这类公司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答: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现代通信和现代交通技术。
提问:像福特这类公司的出现,对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生答: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这类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从而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现代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呈现什么趋势?
生答:经济全球化趋势。
出示投影: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图
提问:麦道公司为什么向外寻找合作伙伴?
生答: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提问:麦道公司的这种生产模式,对零部件生产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生答:促进所在国经济发展,最大受益者是麦道公司。
提问:麦道公司为什么能实现全球经济合作?
生答: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分析,你知道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吗?
生答: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出现。
教师板书小结:
讲解:简单地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各国经济活动向全球的扩展,它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等许多方面内容。生产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促进全球经济联系和扩散。
承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贡献,也有损害。这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尤为明显。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板书: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投影展示:漫画“剪刀差”。
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试结合漫画加以分析。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在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和初级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这样就形成贸易的“剪刀差”。在这个不平等的贸易中,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发达国家受益最大。
造成这种“剪刀差”的原因是发达国家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金融业,雄厚的科技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健全的法制,主导着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技术资金需从发达国家引进,再加上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南北差距更显突出。
设问过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能否收益?怎样才能受益?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P106教材。
提问:在发展中国家中,拉美、东亚、南亚为什么能吸引外商投资?而非洲和西亚为什么外商投资很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1.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二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同学们应重点掌握第二点内容,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之一,而对于另一个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
[课堂反馈]
1.下列大洲中没有发达国家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解析: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另外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非洲的南非也属发达国家。
答案:C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具有的优势是( )
A.技术 B.资源 C.管理 D.劳动力
解析: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需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答案:BD
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 B.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
C.城市的发展 D.跨国公司出现
解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科技的发展改进了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而跨国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答案:C
4.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国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外国投资
B.西亚、北非由于石油资源丰富,很多国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高
C.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D.撒哈拉以南地区基础薄弱,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较差
解析: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就要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
答案:B
5.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B.当前世界各国的技术、资本、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C.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显得越来越“小”
D.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不受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从中受益,因此D项叙述有误。
答案:D
[课后巩固]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判断1~4题。
1.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因素是( )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2.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Ⅰ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3.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 )
A.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 B.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C.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D.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C.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D.降低原材料消耗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作用的理解程度。该公司无论是产品外销还是到国外建厂,都是为了扩大市场,但由于到发达国家建厂,可能造成因工资支付增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失去成本优势。该公司的产品设计是以适应市场和消费文化的需要为目的设计的,其地理差异也体现在消费文化和市场需求上。
答案:1.C 2.B 3.AD 4.B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到“地球村”阶段。首先是跨国公司发展迅猛,目前,全世界有5.3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拥有50多万个分支机构,总产值约占全球的50%,控制着世界60%的国际贸易、90%的国际直接投资、9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则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现代科技提供的通信与交往手段,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可以普遍感知的现实。
(1)从上述材料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时,在 国家筹集资本,在 国家加工产品,在 国家销售产品,并通过全球的 ,实现 ,促进 。
(3)全球多数跨国公司分布于 、 等大洲及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处于 地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围绕材料,结合课文回答,既不能抛开材料,也不能脱离课本。本材料中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跨国公司,另一个是高科技发展。所以回答问题时要围绕这两条信息去再现课文知识,组织语言作答。
答案:(1)科技进步,跨国公司。
(2)资本过剩 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 物资短缺 经营网络 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 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3)欧洲 北美 核心
●板书设计
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1.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素质的概念。
2.了解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能力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作为社会的人,其社会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2.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毁坏环境,其中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德育目标
1.树立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观念。
2.让学生明确,只有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最终实现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将提高人口素质的观念逐步渗透入学生的心中,并付之实施,以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教学方法
1.利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地生产和生活中一至两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人口文化素质和环境的影响。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资料,增强直观感受认识,便于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具准备
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新闻资料、图片影视资料,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灵活的放映形式,扩大容量从多方面了解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过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从环境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制约作用,及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又学习了环境人口容量,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制约作用,那么,除此之外,人口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其实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意义更为重大。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节内容:
[讲授新课]
1.4 人口素质与环境(板书)
一、人口素质的概念(板书)
什么是人口素质 我是我们本节课内容中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概念)之一。人口素质的概念定义为:
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具体来看,人口素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素质的这三方面内容既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人口素质的整体。
人口素质与人口数量是人口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应把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结合起来,全面认识人口发展。
了解了人口素质概念以后,知道了其包括三方面内容,那么,我们再来了解与学习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它既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自然条件,又是人口素质发展的基础。人的身体是由各个系统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它不断地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遗传因素,如白化病等很多疾病都属遗传病。两个携带致病基因的人结合极可能给下一代造成不幸。遗传因素虽然不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但是它深受环境的影响,胎儿在器官形成期极易受不良环境影响而产生畸变,环境污染使这种作用加剧。
有关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同学们可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好的遗传因素与不好的遗传因素对下一代的影响。
补充材料: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的分布
(承转)下面我们学习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以下两方面内容: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和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课堂活动)学生在阅读完这部分内容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并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理论性的内容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当中去,以理论内容指导实践生活,并通过实践生活去归纳概括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兴趣便会增加。最后,老师可对这部分内容作出概括、总结。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板书)
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早期人类的身体素质还较多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口的身体素质就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这也正是为什么自然条件差不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有较大差别的真正原因,所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
例如:由于一些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丧失,致使世界上吸食毒品人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而引起的死亡人数与日俱增。吸烟也好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甚至害人性命的原因之一。
2.自然环境因素(板书)
我们在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当代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时,还应注意自然环境因素对身体素质的作用。决不能因为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而忽视自然环境的作用。在人类早期,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即使现在,自然环境对人口素质也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因素的两个方面,着重讨论它们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1)原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例如,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内陆山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就是当地水、土中缺碘造成的。某些干旱地区常可见到的氟骨症(骨关节僵硬),是当地环境中氟的含量过多引起的。还有我国北方常见的克山病,是缺少硒造成的。而环境中的硒一旦过剩,便可能产生地方性硒中毒,表现出脱发、脱甲和某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还有些地方,由于自然放射线较高,则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率较高等现象。
此外,我们在前面讲述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时,曾提到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实际上,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与对死亡率的影响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比如,从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来看,人口的发病率高,意味着人口的身体素质差,而患癌症等疾病人口数量的增多,又势必使人口的死亡率上升。这样看来,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也就是其对死亡率的影响。我们可能这样来简单表述:
(2)次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实际上,人类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受人类影响的环境。我们在这里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来讨论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危害。
①物理性环境污染 主要指放射性污染、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等。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是原子能企业、医用和工农业用放射性废弃物处理不当,或核武器爆炸产物及原子能企业的事故等。放射性污染物可以通过空气、水体、土壤、食品等作用于人体,对人体形成损害或直接造成死亡。如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环境中的微波辐射和噪声污染,则主要是现代交通和电信业发展造成的。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目有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产生危害,对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的一大公害。
补充材料一:战争杀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不仅使数以万计的日本平民顷刻丧生,而且爆炸形成的核辐射导致了几代人的残疾和畸形。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为了消灭“丛林战士”,大量使用“落叶剂”毁灭森林,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战后几十年,“落叶剂”的影响还在延续,该地区的居民遗传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攀升。
北约的导弹使南联盟重要的石油化工城市潘切沃的化工厂、化肥厂和炼油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造成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泄漏。1999年5月17日、18日空袭的那两天,潘切沃上空的二氧化碳、氯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600倍,有害烟云还向大气层释放大量的二噁英。二噁英是最为致命的毒性化学物质之一,这种物质可积累在人体中,损害生殖器官,造成下一代先天性缺损、基因障碍和不育症等。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仓皇逃离科威特的伊拉克军人,点燃了732处油井,导致每天600万桶石油化为滚滚浓烟。据中国科学院的监测结果表明,海湾战争引发的油田大火甚至对殊穆朗玛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据在珠峰南坡和北坡均发现黑雪的事实,专家认为珠峰大气、水中的化学元素正是石油燃烧排放物随风飘来的。
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进行了核试验。就在巴基斯坦地下核爆炸11小时后,5月28日在距离试验场地1300千米处的中国西部发生了6.1级地震,5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发生了5.3级地震,5月30日阿富汗又发生了6.8级地震。
据国外一些专业研究机构估计,美军1991年投在海湾的贫铀弹超过80万枚,l 994~199 5年在波黑使用了10800枚,1999年在南联盟使用了31000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令人恐怖的“贫铀弹”后遗症。据伊拉克红十字会2001年的调查发现,伊拉克中部和南部的白血病等恶性癌症以及其他疑难病症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迄今为止,伊拉克已有130多万儿童夭折,孕妇流产量是过去的10倍以上。
生化武器给人类的生存和整个地球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过马鼻疽菌;侵华日军在中国境内部署了四支细菌部队,将传染瘟疫作为生化武器的一种重要类型;“9·11”之后,美国又遭到一种名为炭疽热的生物武器的攻击。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49人遭到侵华日军遣留在中国的芥子气毒气弹的毒害。
补充材料二:噪声和噪声源
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传入耳,可以引起听觉,称之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赫兹的称为次声。声强较高的声音频率不一定很高,而人耳对高频声音比低频声音更敏感。对人们产生妨碍的还是那些声强和声频都较高的噪声。目前采用得最多的噪声级称为A声级,其单位亦为分贝(A)。分贝值(A)在0~20的环境是很静的,农村静夜的A声级即约20分贝(A)。20~40分贝(A)的环境称安静,一般宿舍中的A声级约40分贝(A)。40~60分贝(A)为一般常见情况,办公室中谈话声大约60分贝(A)。60~80分贝为吵闹的环境,一般城市交通道路的环境为80分贝左右。80~100分贝的环境就很吵闹了,拖拉机、工地机械和交通要道的噪声可达100分贝。100~120分贝的噪声已难以忍受。120~140分贝的噪声使人痛苦。
噪声来源可大致分为四大类。一是交通噪声。包括各类运输工具发出的噪声,如地面交通、航空、火车、船舶等的噪声。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地面道路交通噪声,最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车。二是工业噪声。影响最大的是空气动力性噪声。在北方,星罗棋布的锅炉房,往往构成噪声源中首屈一指的因素。三是建筑施工噪声。其声音强度很高,污染十分严重。四是社会噪声,它包括了生活噪声及其他噪声,如鞭炮鸣放、广播电视、钢琴管弦、儿童嬉闹、自来水管道、楼板的敲击、门窗撞击、走步声等等。
在噪声环境中暴露一段时间后离开,到安静环境下用听力检查会发现听力下降。这种现象是听觉疲劳所致,休息后听力可恢复,但长期地受强噪声的刺激,这种听觉疲劳就不能恢复。噪声不但直接损伤人耳,而且它还产生心理效应。噪声影响睡眠,使人烦恼,精神不能集中,天长日久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②化学性环境污染 主要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燃料燃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工业生产中的废液等污染物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等。化学污染是环境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有害物质往往通过呼吸和食品进入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残疾或致命。化学性污染作用的人口面积大,因而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也极大。例如,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生产中的化学性添加剂颇多担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关研究已证实,有些食品的污染物和夹杂物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如某些食品中的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食品中含有的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有一定的致畸、致癌作用。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有多种致病变、致癌变作用。
③生物性环境污染 主要指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和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处理而造成的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生物性污染往往通过饮食传播一些传染病,对人口身体素质有较大影响。
生物性污染往往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发生作用,构成对人体健康的侵害。如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后,生物性污染物使蚊子大量繁殖,容易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我们把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列表如下,便于同学们学习。
(承转)我们了解了一些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主要学习了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在前面我们已学习了人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那么,人口素质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联系我们在高一年级学习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关内容,结合现在课文中的内容,进而了解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资源、环境、人类的自身活动等的影响。
其间,我们可对某一点或某一现象多举几个身边生活的例子,最让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老师在中间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的正确指导。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以达到一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所学内容。最后,老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概括、讲解。
我们知道,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以自身的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破坏。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其具体内容:
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板书)
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口,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全面考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最终达到的是一种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这一方面,我国近些年采取的提高人口素质等手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坡治理、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即是明证。而在人口素质较低的地区,由于认识不够,只图眼前小利益,难以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一旦落后意识和封建意识占了上风,就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小煤矿的私挖乱采、草原上的过度放牧、农村山区的砍伐林木当柴烧、开荒坡种粮、只注重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利润而导致周围环境恶化等等。现在,伴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我们已经意识到上述现象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也正在积极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做到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板书)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才能开发和利用更多、更广泛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的使用上也更有选择的余地。如能找到或研制出一些新的资源的代替品,以代替原有的资源。而科学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不得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当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和使用超过一定强度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例如,在某些渔业产区,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鱼类种群的繁殖增长能力,结果造成一些鱼类资源濒于枯竭。还有课文中图1.10的两幅图,正是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与当地环境质量的好坏的关系。
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板书)
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对资源的利用往往不充分,甚至产生全社会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例如,我们身边就有不少人浪费水资源、浪费电能、污染水源、破坏林木等等,这样,他们为了维系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往往是低水平的),一方面要求使用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向环境中抛出更多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板书)
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或因为缺乏环境意识,或因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不够,他们的行为经常导致对环境的侵害。上述所举事例中,对环境构成破坏或威胁的,都也与此有关。正是人们的素质低、环境意识差,导致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灾害。`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而更多地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与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见下表)。
(展示)(或投影、或多媒体)
分析以上表中内容,可以得出以下三方面的结论:(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整体上决定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影响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影响环境的保护、治理和改善。因此,要利用好环境、保护好环境,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对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列表对比如下,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总之,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当地的环境甚至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简要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补充材料三:下图是部分国家经济发展与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指标图。从中我们可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差展。
补充材料四:化学治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而且还有许多的流动沙丘在和人类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长年对沙漠化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治理经验,比较成熟的是“草方格’’治沙。但这种方法工程量大,周期长,一般要4~5年才能形成有效的“沙结皮”。国际上目前流行使用高分子聚合物覆盖流动沙丘表面,并称为化学治沙。这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会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还不能定论。
如果将普通草浆造纸厂“黑液”中的粗碱木质素做改性处理,并添加适量固化剂,再喷洒在沙丘的表面,可以快速形成“沙结皮”,有效固定表面沙粒流动。在植树种草季节,结合施用木质素,可以大大提高林、草成活率,在地下水条件较好的沙丘上,一旦林、草成活,就能有效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最终将流沙固定。
这种造纸工业木质素不仅可以固定流沙,大幅度提高种草造林的成活率,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因为木质素是一种可被生物降解的天然有机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
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使用飞机喷洒与飞播绿化相结合,首先使流沙固定,并适时植树种草,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可解决国内众多禾草原料造纸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首先,该技术利用制浆废液制备高效、低成本的固沙材料,适用于所有制浆造纸厂,产品可用于荒漠化治理,潜在用户众多,市场前景良好;其次,年产3.4万吨秸秆造纸厂实施木质素改性工程生产固沙材料,每年可新增产值约1.2亿元,实现利税200O~3000万元,这一优势在我国西部地区尤为显著;第三,预计固沙材料成本远远低于其他有机或无机的聚合物固沙材料,价格优势明显,企业利润空间很大;第四,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秸秆原料资源,解决秸秆废弃物的高效综合利用及中小型秸秆制浆厂的废液污染问题,同时采用植物降解产物作固沙材料,使化学固沙和植被固沙相结合,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治荒漠化。
〔摘自《科学》2002年第6期“西部开发与生态建设”(王汉杰 文)〕
[课堂小结]
(多媒体投影重放制作的图片)(老师画外音):本节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其实,一开始我们就提到过,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两方面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作为人口总体来说,数量与素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一定素质的人口是不存在的,离开一定数量的人口素质也是不存在的,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人口都是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当时条件所决定的一定素质的人口的统一体。所以说,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数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往往和人口素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为了方便简捷,将其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在学习中,我们应认识到这一点,应将人口数量与素质有机地统一起来。
●板书设计
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一、人口素质的概念
1.人口素质的概念、内容
2.人口身体素质的概念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
2.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因素----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组成
(2)次生环境因素:①物理性环境污染;②化学性环境污染;③生物性环境污染。
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4.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对景观观赏的位置选择。
2.理解景观观赏时机的重要性。
3.知道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观赏时机。
2.掌握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理解构景内涵。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怀。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景观欣赏的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教学难点
景观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学生讨论、教师讲授。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类型?
2.旅游资源的特征是什么?
3.旅游资源有哪些价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一些总结。
[导入新课]
随着“五·一”“十·一”长假的实行,许多人都外出观光旅游,但有人参观景区后,发出“不过如此”的感叹,为什么他们会产生这种叹息,那么到景区如何进行欣赏景观才会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呢?
板书: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讲授新课]
点击课件:让学生齐声朗诵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师讲解:从诗中,可以看出,在对景观进行欣赏时,选择的位置很重要,不同的观赏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板书:一、选择观赏位置
板书:1.距离不同
武陵源·南天门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武陵源群峰”和“武陵源·南天门”,学生观察体会。
学生讨论:从两幅图片的观察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观赏“武陵源群峰”宜远眺,而观赏“南天门”宜近看,这样才能体会出美感。
学生乙:选择正确的观赏位置是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位置选错就无法达到观赏效果。
教师讲解:在进行景观欣赏时,要根据欣赏的对象,选取不同的距离,对于高大雄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雄伟峻秀的峰峦,应采取远眺的方式;而对于较小的景观,如山中的峡谷、山洞、一线天之类景观,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板书:2.角度不同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云南石林象踞石台”,让学生观察体会。
启发思考:若换个角度对“云南石林象踞石台”景观进行观赏,你还能看出它像一蹲石象吗?
教师讲解:旅游景观随欣赏者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广西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有的像猿猴,有的像斗鸡,有的像大象,有的像仙人,这都是观赏者从不同角度观赏所得出的效果。对于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地点,以特定的视觉,才能获得某种形象,否则便不相似,或者形象发生改变。
板书:3.俯仰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黄果树瀑布”和“洞庭湖与岳阳楼”,让学生欣赏。
启发学生思考:两种景观的欣赏,其视角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欣赏,这样会收到什么效果?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像欣赏黄果树瀑布这一类景观时,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而江河以回环曲线构景为佳,湖海以旷景取胜,这些都是水景的特性,因此,欣赏像洞庭湖这类景观时,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以远望俯览为佳,这样,视野开阔,美景才能尽收眼底。
提问:江河湖海边为什么多亭、台、楼、阁?
学生回答:看江河湖海重在观其势、看其旷、露其曲,因而多采用俯视的方式,且兼有登高望远的情趣,还可供游人休憩。因此江河湖海边多亭台楼阁。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漓江”,让学生观察体会。
启发思考:假如你到漓江乘船游览,你会有什么体会?
学生回答:“人在画中游”。
教师小结:在选择观赏位置时,要综合考虑距离、角度、俯仰等因素,这样方能收到欣赏的最佳效果,达到游览的目的。
承转:在对旅游区景观进行观赏时,选择正确的位置很重要,这是对欣赏的空间要求,那么在对景观欣赏时,对于时间选择又有什么要求呢?
板书:二、把握观赏时机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北京香山红叶”“泰山日出”“钱塘江潮”。
提问:以上三幅图片所展示的景观分别在什么时机欣赏最佳?
学生回答:“香山红叶”在秋天观赏,“泰山日出”在早晨日出之时,“钱塘江潮”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左右的晚上。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黄山云海”“青海湖鸟岛”。
提问:以上两个景观又选择在什么时机欣赏最佳?
学生回答:观赏“黄山云海”宜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而观赏鸟岛宜选择每年的4月或5月。
教师讲解: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春天,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夏天,气温升高,海边、高山是人们避暑观光的好地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呈现出金灿灿的景色,观秋景,领悟到丰收在望的喜悦;冬天,北方地区银装素裹,这时欣赏景观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因此,不同季节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景色,所体现的心情也会不同。一般地说,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至华南地区,四季皆宜。但南方一些高山地区,也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效。
日出日落,朝晖夕照,一方面使自然景观带有朦胧美,同时霞光四射也体现了景色的色彩美。
点击课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启发学生思考:范仲淹在观赏洞庭湖景色时,把握住两个不同的时间,观赏到两种不同的景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承转:许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错过时机,景象皆非,因此观赏者要把握宝贵的时机。
在景观欣赏时除了选准位置、把握时机,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
板书:三、抓住景观特点
教师讲解: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相同。要欣赏景观,就要了解景观的特色,就要抓住景观的特点。特别是人文景观的欣赏,更要抓住其特点,以便体会建造者的匠心和景观艺术的意境。这里以园林景观为例,介绍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
板书:1.主配
指导学生阅读P88课文左栏第三自然节,理解主景和配景的不同含义。
教师讲解:主景与配景的关系是:主景鲜明突出,是整个园林的精华,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如无主次,则无主题,也就无想象。
分组活动:说一说自己参观过哪些园林?这些园林的主景和配景分别是什么?
板书:2.层次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北京大观园”和“苏州园林”(局部)。学生观赏。
提问:从图片看出,两种园林分别采用了什么造园手法?这种造园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北京大观园”采用了障景手法,达到的效果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苏州园林”采用了隔景手法,达到丰富景观层次的效果。
教师归纳讲解:层次,即景与景的间空联系。园林构景贵在层次,以有限的空间,造无限风景。“北京大观园”采用障景法,用意是①丰富景观层次,以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②又可做门内的影壁,起阻挡视线的作用,使人无法达到“开门见山”的感觉,给人以悬念和联想,并提醒游客做好入园的思想准备。“苏州园林”用长廊将园中景物分隔成不同部分,每一部分的景观各不相同,显得园内景物丰富,游客流恋忘返。
板书:3.框景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苏州园林”(框景图)。让学生体会“景色如画”的含意。
教师讲解:用门框、窗框、洞框等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观限制在框内欣赏,游客在欣赏框景时就会感觉每一框景犹如一幅画,仿佛置身画中。
板书:4.借景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北京颐和园西借西山宝塔”。让学生体味借景的艺术手法。
板书:四、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一节,然后思考:
点击课件:诗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方面的美?而缺少哪种美?
学生回答:体现了大自然的形象美、动态美和色彩美,缺少声音美。
教师归纳:一眼泉水静淌无声,体现动态美;绿树映照在水面,体现了色彩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体现了形象美。所以这首诗描写了大自然的动态美、色彩美和形态美。从全诗看,没有描写声音,因而少声音美。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旅游景观的观赏的一些方法,这就是选准位置、把握时机、抓住特点,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堂反馈]
1.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解析:黄山、庐山为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雨水多,山中云雾多,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故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钱塘江大潮一般出现在农历8月18日左右。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冰城,冰天雪地的景色在冬季观赏效果最佳。
答案:B
2.到日本富士山附近欣赏樱花,应选择的时机是(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
解析:樱花被誉为日本的国花,是在春天里三、四月份绽放。
答案:C
3.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②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望方知其妙 ③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 ④观赏江河湖海应在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择观赏位置知识的掌握程度。②的叙述错在“远望”,③的叙述错在“俯视”。
答案:C
4.我国园林艺术别具匠心,世界著名,下列有关我国园林构景艺术及景观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景是园林精华所在,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
B.隔景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C.框景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有如精致小品
D.借景关键是使所借之景与园中之景和谐统一,是观景的主要所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园林构景手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国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和借景。主配即主景和配景,主景是全园精华,配景起烘云托月作用;层次是借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框景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画框,把景象限制在框内,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借景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故A、B叙述有误。
答案:CD
5.说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在观赏景观时所把握的时机( )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解析:本题的综合性较强,将文学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①句诗是描写冬天的自然景色,如“银蛇”,如“蜡象”;第②句诗是描写深秋夜晚的景色;第③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山林秋色图;第④句诗描写的是江南的春色。
答案:①冬季 ②秋天夜晚 ③秋季 ④春季
[课后巩固]
1.下列景观的欣赏宜抓住时机的是( )
A.黄果树瀑布 B.黄山日出
C.乐山大佛 D.漓江风景
解析:一般讲,很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而人文景观的欣赏对时机要求不太严格,故C项排除;在自然景观中,越往南,观赏季节越长,华南地区,四季皆宜,故A、D两项又排除。
答案:B
2.下列诗句描写出“人在画中游”意境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解析: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体会出“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答案:D
3.下列景观宜远眺的是( )
A.无锡“天下第二泉” B.苏州园林
C.武陵源群峰 D.巴黎凯旋门
解析:宜远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高大雄伟,远眺可以观其全貌。
答案:C
4.观赏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景观,选择的最佳时机是( )
A.农历初一的夜晚 B.农历十五的白天
C.农历十五的夜晚 D.农历初一的白天
解析:“三潭映月”是西湖风景区的著名景观,选择的最佳观赏时机是在夜晚有月亮的时候。
答案:C
5.欣赏旅游景观需要选择适当的位置,下列诗句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D.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解析:庐山、敬亭山、五岳、黄山都是高大的山体,宜远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种景色宜选择适当位置观赏,才能体会出美的境界。
答案:B
6.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最佳季节是( )
A.深秋 B.盛夏 C.隆冬 D.初春
解析:荷花在盛夏开放,“曲院风荷”景观宜选择在盛夏观赏。
答案:B
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民风的大观园。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起了世界博览园。
(1)路南石林属于典型的 地貌,这种景观宜 观赏;滇池属自然景观中的 景观,其观赏宜 ;世博园是旅游资源类型中的 。
(2)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3)“泼水节”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景观,这样表达对吗?
(4)西南地区的“吊脚楼”是一种( )
A.精神文明 B.文化系统
C.物质文化 D.文化景观
“吊脚楼”反映了 的影响。
(5)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 。
答案:(1)喀斯特 置身其中 水文 登高远望 人文景观
(2)①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四季如春,素有“春城”之称。②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地区接待能力强。③昆明又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国际航空港,近年兴建的南昆铁路使其与北部湾沿海连通,并且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故其交通的通达性强。④昆明所在的云南省有“植物王国”“民族大观园”之称,又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好。
(3)不对(文化景观具有空间性、时代性和功能性三大特点)。“泼水节”因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因此,“泼水节”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文化景观。
(4)CD 自然环境
(5)保护旅游资源和背景景观
●板书设计
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一、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不同
2.角度不同
3.俯仰
二、把握观赏时机
三、抓住景观特点
1.主配
2.层次
3.框景
4.借景
四、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示范教案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的内容不少,可能头绪很乱,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教师边板书归纳、边引导解释):
(承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它的纬度变化规律就形成了五带。
[讲授新课]
六、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板书)
(导学)同学们,我们国家位于北半球,对于我们这个地方(教师可以学校所在地为例)来说,一年中何时白昼开始变长、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一年中何时白昼达到最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达最高值?一年中又在何时白昼达到最短(或黑夜达到最长)、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回答)我们这个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每年从冬至(12月22日)以后,白昼逐渐开始增长,而黑夜逐渐变短,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最大值。过了夏至日,白昼开始变短、黑夜逐渐延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降低。到冬至日这一天,白昼达到最短、黑夜达到最长,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
(设问)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规律是一致的。太阳直射点移到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变长(昼长大于夜长),正午太阳高度就会逐渐增大(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相反的那个半球,夜长大于昼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教师)对!分析的很全面、深刻。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这种变化规律,就是四季的变化。按照这种变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说,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一年中的夏季;相反,就是冬季;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然而,这是一种较传统的四季划分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如在我国,尤其北方地区,是以二十四节气的“四立”来划分,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而此时在我国北方大地,还是数九寒天的隆冬时节,很难看到春天的景色。再比如立秋,此时正是烈日炎炎的三伏天,哪能像秋天呢。为了使季节划分与各地气候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创立了一种按公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的方法,即: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承转)四季只是一种天文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
2.五带的划分(板书)
这个问题学生在初中地理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可出示投影片或利用课本中1.28图让学生掌握两点:
(1)五带的界线和名称;
(2)各带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状况。
(进一步启发、引导)从图中可看出:五带的界线是回归线和极圈,热带有阳光直射,寒带有极昼极夜。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有什么关系呢
(提问、归纳)五带的划分以黄赤交角的大小为依据。目前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是一致的,而南、北极圈的度数正好是回归线(黄赤交角)的余角。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五带的范围也会随之变化。若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寒带均会变小,温带会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寒带都将变大,温带就变小了。
划分五带有什么意义呢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后边学到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划分、陆地自然带的划分,都是以五带作为基础的。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读下图回答:
(1)图中∠a、∠b的度数是 ,从∠a、∠b及其所对应的弧长,可反映出地球自转速度具有 的特点。
(2)图中B点的经度是 ,B点比E点的时刻 (早、晚) 小时。
(3)由C向A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发生向 (东、西)偏移的现象。
答案:(1)45°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2)30°E 早 3 (3)西
2.读“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的天体类型有 、 、
和 。
(2)此图中已画出完整的天体系统的是 系,比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系。
(3)根据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判断,此时大约是农历 ,月相为 。
(4)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和月球公转方向。
答案:(1)恒星 行星 卫星 彗星
(2)地月 太阳
(3)十五、十六 满月或望
(4)略
3.课本活动2
答案:略
●板书设计
六、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2.五带的划分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目前世界经济正走向区域化,而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表现。
2.了解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区域经济集团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世界经济区域化。
2.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教学难点
1.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2.国际政治关系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方面呈现全球化趋势,如生产国际化、交换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技术开发国际化;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也在发展,许多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但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并不矛盾,因为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阶段或组成部分。对世界上一些中小国家和一些大国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什么意义,对它们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
板书: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板书:一、世界经济区域化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第一、二自然节。
提问:区域经济集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答: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
提问: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向保护性和外向竞争性具体表现有哪些?
生答:在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互补合作等。
提问:世界经济为什么会走向区域化道路?
生答:因为加强区域经济内部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提问:为什么说加强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呢?
生答:首先,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其次,一些大国为了在世界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第三,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和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集团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在启发、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举例说明)
2.对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发点是否相同?
3.区域化与全球化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小结如下:
1.区域经济组织的共同特点
①内向的保护性 ②外向的竞争性
2.世界经济区域化原因
3.区域化与全球化并不矛盾
承转: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没有区域化不可能实现经济全球化,那么,全球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呢?
板书: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投影:“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分布图
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西半球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
2.南半球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
3.亚洲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
4.欧洲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
5.非洲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
学生读图思考后,教师强调:目前世界上的区域经济集团有30多个,投影展示的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集团,这些经济集团成立时间、成立宗旨不同,但这些集团大多数在地理位置上连成一片或基本相邻;各集团的成员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欧盟、东盟等。如果同学们想了解各集团的成员,请课后阅读《高中地理图册》第43页至44页。
提问:在世界经济集团中,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集团有哪三个?
生答: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板书:1.欧盟
投影:欧洲政区图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欧盟15国。
①法国 ②德国 ③意大利 ④比利时 ⑤荷兰 ⑥卢森堡 ⑦丹麦 ⑧爱尔兰 ⑨英国 ⑩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奥地利 芬兰 瑞典
提问:欧盟成员国中,经济最强的是哪一国家?
生答:德国。
提问:欧盟成员国中,哪一个是世界著名粮食出口国?
生答:法国。
提问:欧盟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
生答:法国。
提问:欧盟的总部设在哪?
生答: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提问:欧盟的中央银行所在地在哪儿?
生答:德国的法兰克福。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思考欧盟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生答:荷比卢联盟→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
提问:欧洲联盟是一个纯经济组织吗?
生答:不是,是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08的阅读材料,了解欧盟的发展过程。
教师强调:欧盟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还是一个政治组织。该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相比,内部联系比较紧密,利益比较一致,已建成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均可在内部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
板书:2.北美自由贸易区
投影:北美政区图
学生活动:找出北美面积较大的三个国家。
提问: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何特点?
生答:成立时间不同,北欧自由贸易区成立比欧盟晚;成员国少,只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相互间地位不平等,美国居主要地位。
学生讨论: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什么建立很晚?
教师归纳小结: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居于霸主地位,不屑与别人联系,但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如火如荼的发展,特别是面对欧盟的日益强大,美国感到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改变策略,通过与加拿大、墨西哥建立共同市场与欧盟抗衡。
板书:3.亚太经合组织
投影:太平洋沿岸国家政区图(见下图)。
学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共有几个国家和地区?
生答:21个国家和地区。
提问:亚太经合组织中,发达国家有哪几个?
生答:有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
提问:亚太经合组织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哪几个?
生答:有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俄罗斯。
提问: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答:都位于太平洋沿岸,彼此交往便利。
提问:“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亚太经济组织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其他经济集团相比,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对成员国的约束力较小。
学生讨论: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区域经济组织,但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特别像美国也积极加入进来?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首先,随着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美国等发达国家看到了亚太地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其次,美国也是想以此来牵制欧盟。
在搞清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以下两个区域经济集团:
1.东南亚国家联盟;
2.独联体经济联盟。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应该说我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也要认识到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国际斗争的尖锐性,增强政治辨别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深刻思索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课堂反馈]
1.经济区域化是指( )
A.主要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内外合作与联系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解析:经济区域化主要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合作与联系。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从总体上讲,无优势可言,无“扩大竞争优势”。
答案:B
2.下列哪一国家不属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
A.新西兰 B.智利 C.朝鲜 D.新加坡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国,都位于太平洋沿岸。朝鲜虽然也位于太平洋沿岸,但没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C
读亚太经合组织分布图(图5—1),回答3~5题。
3.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位于西半球的发达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为世界著名商品谷物生产国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下列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由于交通便利,经济联系密切,已建成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均可在内部自由流动的大市场
B.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集团,不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C.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地区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D.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正式集团
解析:本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亚太经合组织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亚太经合组织是由太平洋沿岸21个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但该组织没有组织机构,没有首脑,是一个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目前还不能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均可在内部自由流动。
在21个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共有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6个国家,其中加拿大、美国、新西兰三国位于西半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又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答案:3.B 4.B 5.C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东盟成员国中A、B、C、D的国名:
A ,B ,C ,D 。
(2)在东盟成员国中,又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是 、 、
、 、 、 、 。
(3)东盟10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
(4)中国和东盟在农业领域可合作的项目是( )
A.东盟各国和中国都有季风气候,可进行水稻栽培技术的合作
B.中国昆明的花卉大量出口东盟
C.东盟的木材大量出口中国
D.东盟引种中国的小麦,以减少从美国的进口
(5)历史上,郑和所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文化交往,属于文化扩散中的(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盟的了解程度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共有10个成员国,他们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10国在自然条件方面有许多共同点,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合作步伐加快,同时又是我国的近邻,同我国交往密切。
答案:(1)越南 柬埔寨 老挝 泰国
(2)越南 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文莱 菲律宾
(3)印度尼西亚 (4)C (5)D
[课后巩固]
1.下列区域经济集团全部由发达国家组成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而欧盟全是由发达国家组成。
答案:B
2.关于区域经济集团的主要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
B.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C.具有内向的保护性
D.在集团内贸易壁垒重重、摩擦不断
解析:本题解答要注意题干要求。区域经济集团的特点有两点,一是内向保护性,另一是外向竞争性,因此A、D两项叙述错误。
答案:A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欧盟总部设在英国
B.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和加拿大构成
C.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非正式集团
D.欧洲率先成立经济联盟的是英、法、德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率先成立经济联盟的是荷、比、卢三国;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答案:C
4.下列国家不属于欧盟成员国的是( )
A.丹麦 B.希腊 C.挪威 D.芬兰
解析:欧盟15个成员国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
答案:C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欧盟现有15个成员国,请写出图中代号处的成员国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 ,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是德国的 。
(3)欧盟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经济最强的国家是 。著名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是 。
(4)欧盟成员中,大部分又是北约成员国,其中 、 、 、
不是北约成员国。
(5)欧洲联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6)欧元已正式成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开始流通,下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 )
A.瑞典 B.德国 C.丹麦 D.波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联盟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欧盟是世界上成立较早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组织,其成员国共有15个,目前还有一些国家申请加入,其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
答案:(1)丹麦 希腊 比利时 奥地利
(2)布鲁塞尔 法兰克福
(3)法国 德国 荷兰
(4)爱尔兰 奥地利 芬兰 瑞典
(5)B (6)C
●板书设计
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
1.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共同特点
(1)内向的保护性
(2)外向的竞争性
2.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原因
3.区域化与全球化并不矛盾
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1.欧洲联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合组织示范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是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两方面并非彼此对立,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文化景观又建立在两者之上,它们共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材为便于学生的学习与探讨,虽然是分作两点来讲解,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并没有截然分开。
教学时,我们要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看到各种利弊情况,以便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第一部分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文化景观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文化景观就要受自然环境所影响或制约,如果文化景观的建设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它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我国的都江堰就是一个典范;否则,违背了自然规律,或超越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则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也颇多,如美国的“黑风暴”事件、我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森林遭破坏形成的荒漠化景观、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现在表现出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样,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因为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受社会发展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虽是第一位的,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通过实例了解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变,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相互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景观对环境的反映及对环境的再塑造等,一方面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景观也改变着自然环境。
2.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做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德育目标
1.通过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正确认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发扬家乡文化,积极建设家乡。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
教学方法
1.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观点,理解文化与自然以及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各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前提。
2.联系我们已学过的人地关系知识以及我们周围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合理地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
教具准备
搜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等资料,尤其是一些景观图片,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加工和处理,及时放映给学生观看,以其真实的图片资料和一些模拟演示,增强现实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进学生的参与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两节我们分别学习了“文化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了解了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分类等基本内容,明确了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从人类活动的视角理解了文化景观的特性及其意义,本节课我们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重点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影响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两方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3.3 文化景观与环境(板书)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板书)
在本单元的第l节中,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重点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意识来源于物质,物质文化来源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又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化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①地理环境的特征,②人类利用环境的特征。本节我们再从较深层次来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部分内容,结合在第1节中所学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播放景观图片:包括资源开采、工农业生产、旅游等)
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较之地球内部和宇宙环境来说,地表自然环境与我们更贴近。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其实,
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
伴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发展,但是人类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动物,人类在自我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
A.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活动的场所或空间(板书)
自然环境是指处于原始性状、未受人类活动较大改变的自然物质及组合。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它对应的这种自然环境的概念有“人为环境”。例如,热带原始森林是自然环境,尽管人类不断地采伐它,但是它的自然性状没有受到较大改变;再如,人工热带植物温室,它是人为环境,虽然温室内的植物是热带森林植物,但是它们是在很强的人工环境下生长的,与自然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提供了首要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在地球这个人类生存与生活的舞台上,有的地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活动有利,有的地方则不利。例如,多数气候适宜、生态环境适宜且地形比较平缓的陆地是利于大规模人口定居的。人们可以登上地球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甚至可以乘潜艇深入海底,但是这些地区目前都不利于人类大规模定居。利于人类生活的地方是很有限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B.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资料(板书)
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来自自然环境。人们开采矿石、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等活动,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界中凡是人类需要的都是人类的资源,有些目前可以获取和利用,有些在未来可以获取和利用。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也保存了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更多自然资源的可能性。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资源的开发愈来愈广泛。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少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现象,引起了人类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问题的注意。其中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尤应引起高度重视。自然资源保护是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自然界中大多数非再生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例如生物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实际上就是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总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活动所创造的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承转)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最简单的道理: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这一自然环境之中,有了人类才有文化的产生,否则,没有地球的自然环境,也不会有人类,最终也就无从谈论“文化”。因此,自然环境构成了文化的基石,在诸多的文化要素当中,它们中的一些又以其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等构成了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则更为典型和直观。下面我们再从更深的层次,更加具体地了解一下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
1.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板书)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内容,结合课文中的景观图片,再联系以前所学内容和知识,根据景观内容判断与其相对应的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构成要素以及推知当地的人文景观的风貌。
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文化景观又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精神文化景观)。对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紧密的物质文化景观,自然环境有着更明显的作用。其中那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景观所受到的影响最为突出。
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有直接和明显的影响。在温带半干旱地区和热带湿润的山麓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农业景观也不同,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土地利用功能的不同,或者说是农业景观功能的不同。如图3.13,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有明显的差异。从以上的景观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被利用为耕地,但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式不同,土地利用形态也各不相同。内蒙古草原受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影响,是草原放牧业景观特色;热带山麓的茶园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不适合放牧与耕作,故形成茶园或种植热带、亚热带相应的果林业;浙江沿海平原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广阔,河流众多,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理想场所;菲律宾多山地、丘陵,在低缓的丘陵上,开垦梯田也不失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再如,由于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形成的农业景观也是千差万别的。作物种类不同的农业景观大体可以分为乔木、矮树、灌木与草本四类。在乔木方面,典型的是热带种植园中的橡胶树,它高大、排列整齐,形成大片林地,如天然森林一样。在矮树方面,温带水果多属此类,如桃、梨、苹果等,为了采摘方便,多培育成主干矮、分杈低的品种。在灌木方面,有热带种植的咖啡、我国干旱地区的枸杞。在草本方面,占地面积最大,因为农作物大都属于草本,水稻、小麦是最有代表性的。水稻由于排水、灌水的需要,地块不可能太大,而各地亦有高低之分。小麦却不同,特别是在适宜种麦地区,辽阔的平原上,春末夏初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小麦,绿油油的,随风起伏,形成麦浪;在成熟时,一片金黄色,形成特殊景观。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性强,多在小范围内种植多种作物,形成高低层次不同、形态各异的作物组合。在商品性的集体经济下,是大片的单一作物品种种植,整齐划一,形成的是另一种景观。
在物质文化景观中,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与特色就是其一。例 如,西亚底格里斯河畔盛产芦苇,当地有一种以芦苇为建材的民居;亚马孙河下游有“河海”之称,两岸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有一种浮在水上的木屋;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沿海有一种“高脚”的木屋,高脚的作用是防海潮等等。由上可知,自然环境是产生文化景观的必要条件。
下面我们以农业景观为例,说明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的影响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差异:
农业景观 自然环境特征
景观类型 功能 形态
锡林郭勒草原(牧场景观) 畜牧业 平坦、辽阔 温带半干旱气候、高原地形
浙江沿海平原(农田景观) 水稻种植业 低平 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地形
热带山麓茶园(种植园景观) 茶叶生产 地势有起伏、地形坡度小 热带湿润气候、丘陵地形
菲律宾梯田(农田景观) 种植业 地势起伏大 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地形
精神文化景观是建立在物质文化景观基础上的,它受自然的影响相对较少,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是间接的,很多情况是受经济、政治、历史、技术甚至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修建的龙王庙就属于精神文化景观,在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龙王庙一般是较多的,也有在当地佛教或道教的寺观中供奉与水有关的神祗的。这种现象是当地人们出于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不太大。
可见,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有大有小,并不是绝对的。同样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自然现象的分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虫神庙和龙王庙的分布,仅仅依靠虫神庙或龙王庙的分布范围,并不能确定蝗灾或水旱灾害的确切分布范围。在我国古代,尽管有些地区蝗灾频繁发生,但是民间有一些治蝗、灭蝗的方法,对虫神的盲目崇拜现象较少,因此也就没有虫神庙,也就是说,虫神庙或龙王庙这样的文化景观只能指示某种自然环境特征的一个方面,而且它们指示的是建立此文化景观的时代的自然状况。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即便是物质文化景观,自然的影响和作用也会逐渐减少。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时代,民居的建筑形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例如南方雨水多,屋顶采用斜坡瓦房,以便充分排水,而北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少,多平房,屋顶的坡度与降水量的大小成正比。但是,到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规律性关系已经非常不明显了,尤其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南北方几乎没什么两样。又如,农业生产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利用土地栽培植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已经出现的无土栽培技术充分说明了自然的影响在减弱。还如,高一课本中提到橡胶的生产,橡胶的生存条件原本苛刻,只有在热带地区生长,现经我国科学家的技术改良,可使橡胶的生存范围扩大到北纬22°,这也说明,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因素在减弱,而人为因素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能力。
总之,对于文化而言,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例如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城市街头雕塑;经济、政治制度等等。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明显,例如西双版纳傣家竹楼(图3.3),人们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并采用“高脚”式的建筑形式,这反映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类似的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还有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农牧业生产方式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要涉猎广泛,相互对比,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其思想哲学、道德法律等,尽可能全方位了解,使我们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充实。
(组织活动)组织学生收看、收听、收集不同地区(包括我国的不同地区和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景观或文化现象,从建筑风格、服饰文化、饮食、语言、音乐、戏曲、信仰、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了解他们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从中让学生拓展知识,了解不同的地域风情。
下面我们再举几例,供同学们参考。
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举例分析
文化景观 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物质文化景观 民居 窑洞 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缺少木材,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凿洞而居
水上木屋 亚马孙河下游有“河海”之称,两岸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的人们居住在水上木屋之中
高脚木屋 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沿海地区海潮危害严重,高脚木层可防海潮
高脚竹楼 西双版纳高温多雨、潮湿多虫,高脚竹楼可防潮、防虫
聚落 村落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区较完整、开阔、平坦,村落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多边形;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深圳 依靠毗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巨大的内陆腹地,发展成为具有对外开放窗口作用的新兴城市
交通设施 公路 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航空港 机场地形有适当的坡度,可以保证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利于保证地基稳定;地面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跑道沿盛行风向修建,利于逆风起降
藏袍 适应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极大的特点
精神文化景观 龙王庙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龙王庙寄托着古代人民的希望
2.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板书)
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类似于我们高一所学的“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因为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区域性。例如,课文中图3.14“中国虫神庙与明代北方蝗灾频率分布”,我们从图中内容可知,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虫神庙就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从图中我们分析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就可以大致了解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借助人们掌握的蝗虫繁殖、生活所需环境的知识,反推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还可以推知当时社会中人们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信仰。再如,在欧洲北部的欧式尖顶小木屋的建筑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也较为明显:气候严寒、降雪较多、房屋墙壁厚实、屋顶用沥青铺盖等。类似的例子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此外,从音乐、戏曲、服饰等方面也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其自然环境。具体例子可参照“备课资料”。
其实,文化景观的诞生与其当时、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对它的观察和研究,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手段等内容,这里我们将这几例作一简单比较。如下表:
文化景观 指示意义
物质文化景观 西双版纳傣家竹楼 竹楼的材料(竹子)和结构(高脚)既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高温、多雨、潮湿、多虫兽),也记录了建筑技术水平
黄土高原窑洞 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少雨干燥的气候和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强的地理环境状况和文化特征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四周有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多大风的气候特征;四合院正房(上房)、厢房(下房)等的配置,反映出中国古代长幼、尊卑间地位的差异
龙门石窟 反映了当时(北魏至唐代)该地区(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佛教)和造像艺术水平
中国的虫神庙 虫神庙的分布反映了当时(明代)虫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以黄河下游为多,华中以南渐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省也有发生)和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的虫神信仰情况
宁夏的清真寺 既反映了回族等民族的宗教(伊斯兰教)文化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民族间文化交融的特点
总之,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有很多。但是,不是任何文化景观都能直接反是非曲直自然环境的状况。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性比较好。文化景观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因此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指示作用也是有限的。例如,龙王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龙王庙的多少不仅要看当地水旱灾害的情况,还要看人们对龙王的“崇拜”程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龙王庙较多的原因也许是受当地信仰、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影响,不能说一定是水旱灾频发地区。而虫神庙较少的地区也不一定是蝗灾不发生的地方。这说明,龙王庙和虫神庙的指示作用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承转)上面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文因素在逐步增强,结果文化景观影响到了自然环境。下面我们学习第3部分内容:
3.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板书)
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它也同样影响到自然环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我们在学习大气、海洋、陆地时讲到的,环境为了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也反过来影响环境,如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大气,造成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海水污染等。因此,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对于自然环境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正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最好体现。
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人类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正面影响。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违背了自然规律则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国的都江堰(图3.15)就是一个顺应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例子。长江上游的岷江流经崇山峻岭后,在四川灌县一带进入平坦的成都平原,过去这里常常发生水旱灾害。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至今仍恩泽成都平原的良田,同时也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类似的例子还有古代的京杭大运河、灵渠、赵州桥,当代的三峡工程等。但是也出现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西部的开发引来的黑风暴;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对中亚的垦荒造成的土地荒芜;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目前对下游的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与以前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不无关系。
总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材料一:绿洲及绿洲农业
在沙漠地区,植被非常稀疏,不仅农业难以进行,就是放牧亦有困难,成为非农地带。但是,如果有了水,则情况大为改观,反而形成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田与果园。在一片灰黄色无生物的背景上,出现一片绿色的原野,十分引人注目。
在我国新疆,高山上的冰雪在夏季气温升高时融化,汇集到山麓地区形成河流,对两岸农业发展极为有利,形成沙漠中的绿洲。绿洲的地势平缓、土层较厚,河水与地下水源丰富,利用地势的自然倾斜,可以发展自流灌溉。有的地方为了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水资源,防止蒸发和渗漏,沿山坡修建了地下的水道,称为“坎儿井”。吐鲁番盆地就是“坎儿井”的典型地区,那里也是我国著名的哈密瓜与葡萄干的产地。
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工、农业基地,新疆和河西走廊的许多古城名镇大部分都位于绿洲上。在塔里木盆地,大大小小的绿洲有100多个,都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砾石带和沙漠交界处的河流两侧。
在西亚和北非的沙漠地区,绿洲多出现在丘间低地,那里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甚至有泉水出现,其绿洲周围出现大片椰枣林,高高的树干、特殊的枝叶,形成独特的景观。
(承转)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除此之外,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板书)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文化景观,人们既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一地的精神文化环境。
事例一: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共汽车站牌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文化景观。公共交通站牌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在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地带,公交站牌的密度一般较高。从公交站牌数量的变化也能看到城市化的进程。例如,改革开放以前,在首都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上只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站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十几路公共汽车的站牌。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实行双语地名,即用汉文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字标注地 名。一位内蒙古西部的牧民乘火车到东北旅游,从沿途地名文字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是否离开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这个例子中,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出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
补充材料二:地名标准化
1967年第一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定:地名的国际标准化采用单一罗马拼写 法,即一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中指出,“注意到《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法是最合适的”“建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1979年,美国、英国地名委员会都作出了采用汉语拼音的决定,英、关、德、法、意、西等欧美国家的地图上都采用了汉语拼音。1979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文件、书刊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拼写地名。
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1996年6月,民政部发布《地名管理条例设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它不仅适用于汉语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同时也适用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
1996年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
(摘自《光明日报》2003.12.27)
事例二:
课文中图3.17“宁夏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它们也体现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环境: 清真寺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而融入了汉文化建筑特点的清真寺,它既反映了回族人民的宗教文化特点,也反映了回汉民族间文化交融的特点。再如,我国故宫的建筑与布局,不但反映了当时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与辉煌。桥梁是重要的道路工程,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的建桥历史悠久,位于河北的赵州桥,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赵州桥为单孔石拱桥,石拱跨度大而弧形平,石拱上两端各建两小拱,既减轻大拱及地脚的载重,又起泄洪作用。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传统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该桥为长廊式木桥,桥上建亭,形制特殊,可避风雨,也是群众贸易聚会之所,富有民族特色。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体系的成就。
此外,还有一些文化景观成为地方形象或标志性景观,如北京的天坛、广州的五羊雕塑、唐山的抗震纪念碑、广东汕头的回归线标志等。它们在加强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和谐统一的。两者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如寺、庙、塔等的布局、设计,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下面我们再举两例进行对比说明。
一、以寺庙、塔为例说明自然风景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人文景观 寺庙 塔
自然风景区 山西五台山 云南大理的湖光山色的低山丘陵地区
自然景观 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 小山冈的脊线或山麓湖滨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深山藏古寺(自然)佛教超脱红尘的思想(人文) 地貌平缓曲线(自然)塔的挺立形象(人文)
二、以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为例,说明园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比较项目 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园林建筑特点(人文景观) 规模 规模宏大 规模较小,布局精巧
色彩 浓重,红黄为主色调 素淡,黑白为主色调
园主的追求 显示皇权的尊荣富贵 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园林的共同特点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体现和谐美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两节内容的基础上的一个深化,更具体地阐述了文化、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课堂中,我们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剖析与真实的景观图片展示,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保护和尊重自然。要知道,人类在创造文化景观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的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文化景观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是社会环境变迁的指示物,我们应多加留意和了解。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所以文化景观受自然的影响是很大的
B.随着建筑材料种类的增加、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类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大
C.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影响
D.尽管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但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分布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D
2.下列有关民居景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云南傣家竹楼分布普遍 B.亚马孙河下游多浮在水面上的“木屋”
C.锡林郭勒草原多蒙古包 D.我国西北地区民居的屋顶坡度较陡
答案:D
3.黄土高原上的民居以窑洞为特色,这种建筑文化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冬寒夏热、降水较少的气候特点 B.土质疏松、土壤贫瘠的土地资源特点
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D.深山丛林,是一种原始的居住方式
答案:A
4.下列人文景观未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对自然环境产生一些有害影响的是( )
A.傣家的竹楼 B.人工降雨
C.阿斯旺大坝 D.引滦入津工程
答案:C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不会反映社会环境
B.城市公交汽车站牌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文化景观
C.地名不会形成文化景观
D.梯田农业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创造出的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无关
答案:B
6.下列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指示,正确的是( )
A.法国波尔多葡萄园——地中海气候,土质疏松
B.中国西双版纳橡胶园——热带雨林气候,冬季无寒潮入侵与影响
C.美国南方棉花带——气温较高,降水丰富且分配均匀
D.新西兰乳畜业农场——平原广阔,大陆性气候,多汁牧草长得好
答案:A
二、综合题
7.阅读下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我国的天后宫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泉州(南方称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始建于元朝,位于旧城东北角(上图),正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口西岸。“天后”在传统文化中是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
请你结合历史知识,分析:
(1)为什么元朝时“天后宫”才落户天津
(2)这个事例反映了宗教的产生与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3)根据“天后宫”的位置,分析它的空间性特点。
(4)分析“天后宫”古今功能性的变化。
答案:(1)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当时经济最发达的是江浙一带,这样就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格局。大都需要的粮食和物资是由南方向北方运输,当时漕运出现困难,海运刚刚兴起,天津成为海运货物转漕运人京的枢纽,海运、漕运十分繁忙。于是“天后宫”落户天津,航海者在这里祈求护佑航海平安。
(2)宗教的产生与分布主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3)“天后宫”位于三岔河口西岸,是海运转漕运的转折点。
(4)古代,航海技术落后,危险性大,人们来这里祈求“天后”护佑航海安全,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而现在更多的人到天后宫来是出于旅游观赏或是了解天津的文化历史的目的。
8.读“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森林的历史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种图例分别表示了鄂尔斯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和沙漠的分布状况,试说明三个图例的具体含义,要求必须结合历史年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原为森林茂密、牛羊成群的文化景观,今天却变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试说明主要人为原因。
(3)上述地区文化景观历史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4)结合该事例说明人类应如何认识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1)西周、春秋战国时代森林分布 现代森林分布 明清时代的沙漠分布
(2)由于当地居民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破坏植被,违背了自然规律,再加上不断的战乱影响。
(3)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气候较干旱,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疏松、降水集中,易造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4)文化景观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人地关系的结合,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但应以人类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9.读“三峡地区航道剖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大坝分别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并在图中用字母A、B标注出来。
(2)该大坝属于___________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_____________。
(3)该景观的建设_____________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成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___________。
答案:(1)填图略
(2)物质 大
(3)顺应 防洪 发电 供水
(4)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10.读“农业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看,A为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
(2)这两种农业景观所利用的同为耕地,但土地利用的___________不同,反映出土地利用的_____________也不同。
(3)这两幅图说明,__________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上。
(4)该图所示景观属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_____________(填紧密或不紧密)的__________文化景观。
答案:(1)丘陵 平原 (2)形态 功能 (3)自然环境 形态 功能 (4)紧密 物质
板书设计
3.3 文化景观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数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人口数量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些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利用一些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和综合,得出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某一现象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德育目标
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2.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
●教学重点
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决不是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
●教学方法
1.运用相关图表,联系实际生活,从身边的一些变化或现象说起,了解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多举实例,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深化知识。
●教具准备
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数字表格内容等制作出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并多准备一些新闻、报刊资料,及时将一些新的人口信息传输给学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再生产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了人口发展的概况,本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发展状况,我们仅从人口数量这一方面来学习第二节内容。
[讲授新课]
1.2 人口数量与环境(板书)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板书)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也是上节课所学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这部分内容在以后会详细学到)。对于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从全球范围来看,迁移对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产生影响,最终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考察的地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时,可以假定该地区是封闭的,忽略人口迁移变动的影响,这样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板书)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动,主要取决于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差,即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增长快,否则人口增长则缓。
(2)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对劳动力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减少,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提高了,从而造成一大批相对过剩人口,在客观上要求减少人口,这是造成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根本原因。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农技水平、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农业仍占绝对优势,生产力发展要求劳动力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高出生率。
(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完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能力提高,婴儿的死亡率也大大下降等,又解除了父母担心子女夭折而欲多生的后顾之忧,使出生率下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死亡率仍比发达国家高。
(4)政府政策 在历史上不少国家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制定人口政策来试图干预人口增长过程。如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政策;欧洲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鼓励生育的政策。
(5)政治状况 政治因素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局是否稳定、有无战争。政局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发生战争会使人口死亡增多,同时疾病与饥荒往往与战争伴生,使人口死亡率上升。
(6)自然环境 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口增长,反之,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于人口的增长。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也会使死亡率上升。
此外,婚姻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教育程度以及就业状况等对人口数量的变化都有影响。
补充材料一:
(1)新中国历年出生人口的变化
出生人数(万人)
(2)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
(3)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4)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
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占总人口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是20多岁人口的2~3倍。
中国1978年的退休金为17.3亿元,1987年为238.4亿元;1997年用于老龄人口的开支占工资总额的19.6%,到2030年将达工资总额的48%。
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1.8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现在初中普及率仅为68%,有500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四百多万,每年产生200万新文盲。
现在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2亿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525万人,有报道说,我国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率达20%。
(承转)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从上面的内容可知,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原有环境,建立新的环境;同时,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环境利于人口数量增多,而有的环境则对人口数量起抑制作用。下面我们来分别作一介绍。
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用投影仪打出所给问题,并指导学生分析)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 各有哪些特点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死亡率上节课我们已做过补充。这里只介绍生育率:
生育率 就直接生育行为来说,人口的出生率只与妇女有关,更确切地说与育龄妇女有关。育龄妇女是指处于有生育能力年龄的妇女,根据妇女的生理状态,国际上把育龄妇女的年龄限定为15岁到49岁。因此,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与育龄妇女数之比。生育率可以全部育龄妇女为分母计算,得出一般生育率;也可分年龄计算,得到各年龄妇女的生育率。生育率和出生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育率水平是出生率水平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妇女生育率越高,出生率也越高;出生率低,意味着妇女生育率也低。但出生率除了受妇女生育率的影响之外,还受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影响。
1.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板书)
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方面。任何地区生育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婚姻制度、生育意愿、生育政策、避孕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如课文中图1.2“接受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中的统计数据来看,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少。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可以认为是微乎其微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直接的证据说明不同地区的人口,因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育率的差异。有资料表明,现代女性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和一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平均初潮年龄相对提前,使女性人口有生育能力的时间得以延长,也就是说使女性潜在的生育力得以提高。然而潜在的生育力并不是实际的生育力,女性初潮年龄的提前也并不表明她们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提前。事实上,在那些女性初潮年龄提前较为明显的发达国家,妇女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平均年龄却日趋增大。
还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与环境对死亡率的作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在死亡率,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较高的情况下,生育率往往也较高。人们之所以愿意多生孩子,主要是为了保证家庭后继有人。这种由于婴幼儿死亡率高而诱发的补偿性高生育率现象,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如果说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有影响的话,那也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所施加的间接作用。
2.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板书)
环境与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死亡率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条件、政治因素、职业结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等对死亡率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但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比较直观。我们本节教材中,主要讨论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首先,气候、水、土壤等对死亡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1)有些因素是直接的。例如,克山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水土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疾病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危害非常突出。克山病是当地水土中缺硒造成的。还有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内陆山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就是当地水土中缺碘造成的。这一现象在我国以前的表现十分明显,为消除这一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在我国政府要求群众食用加碘盐,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在一些干旱地区常可见到的氟骨症(骨关节僵硬),是当地环境中氟的含量过多引起的。等等。(2)有些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如在湿热多雨的夏季,由于疟蚊大量繁殖,传染病多发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可能明显上升。还有,在冬春季节,我国较为流行的疾病有乙型脑膜炎,其影响较广,为此,我国政府也积极开展了消灭乙型脑膜炎的各种宣传活动与救治中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风暴等,往往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受灾地区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例如,1976年,我国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造成了24万人死亡。1999年9月,台湾省花莲发生7.6级强烈地震,10月,该岛嘉义市又发生一次6.4次地震。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特大地震等。还有我国1998年的洪涝灾害,2002年美国东部遭受暴雨和龙卷风的袭击等等,都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使死亡率上升。
此外,环境污染对死亡率也有明显的影响。目前普遍认为,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癌症的发生大多与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即便某一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较低,如果在此地长期生活,多样化的有害物质可能对人的机体产生不间断的微小损害,积累的结果能够导致人体生理和免疫能力的退化,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不过,要确切地估计环境污染到底对死亡率有多大作用,却比较困难。为此,我们还应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研究与防治,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补充材料二:2000年3月,贫铀弹弹头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燃烧生成的铀氧化物会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容易引发包括白血病在内的许多癌症和一些肝脏、神经系统疾病,甚至还能引起孕妇流产和新生儿畸形。裸手接触贫铀弹物质后,在80小时内即出现皮肤病变。此外,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微粒还将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北约在1999年对南联盟78天轰
炸期间,共使用了3.1万枚贫铀弹。环境专家认为,贫铀弹将给南斯拉夫及其周边的邻国的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预计整个巴尔干地区将会有10万人因此而丧生。
总之,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在这些因素中可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类,它们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我们可用下表对比,在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后打“√”。
补充材料三:据2000年12月4日“焦点访谈”报道:
广东省某县的农村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农民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很长时间不能好,体质也不如从前,当兵体检很多都不合格。记者前去调查,原因是:废旧电脑大量从国外进入我国,当地农民自己拆卸,从中提取大量重金属如镉、汞、金、铜等物质,废弃的电路板堆放河边,雨水冲刷后直接流入村边的河流,使得河水中鱼类大量死亡,人们饮用井水中出现悬浮的油状物。
记者采访国家环保局的官员:在国外已进入了电脑的更新时代,处理废电脑成本很高,一般采用深埋的方法,由于污染大,而且在上面加遮盖层,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再过5至10年,中国将进入电脑更新的时代,到那时,怎样处理废旧电脑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看来,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发病率与死亡率。
(承转)人口数量与环境之间是相互的,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正如上面讲到的,主要表现在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反过来,人口数量增减变化对环境也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下面我们对这一问题做一下具体分析。
三、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结合现实生活,联系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等状况,分析人口数量增多对其产生的影响。
(课堂活动)在学生看课文后,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有关实例,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尤其是人口增多对当今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最后,老师针对学生所举事例,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由于人口数量很少,生活空间狭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很少有意识地改造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由原始时期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过度,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由过去的完全依赖自然环境,逐步通过日益扩大的生产活动,影响和改造着自然。人们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许多荒地变为良田;对动植物品种选育和传播,改变了陆生物种群的分布;修建道路、开凿运河,构筑城垣、采矿冶炼、建造“金字塔”“长城”等,进一步改变了原始的自然景观,但是,在利用环境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如因大量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土地的沙漠化,使一些文明地区沦为废墟或荒漠;盲目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带来了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和血吸虫病的蔓延等。
进入工业文明,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使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也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等,在大多数未得到妥善处理的地区,往往造成对环境的侵害。
(3)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些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对水源的污染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多,对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加剧。纵观社会的发展,我们可概括如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中“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人口关系”“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与人口的关系”两幅图,谈谈我国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讨论方式可以是开放式的,尽量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开拓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老师作一概括、说明,使这一问题有一个比较明朗的认识。同时要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育。总结如下: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大量的生活废弃物产生了,垃圾清运量随之直线上升;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粮食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不得不加大开发资源的力度,大量施用化肥,而这又带来水源等的污染问题。总之,我国只有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决不是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所以,我们在认识和处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时,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既不能把人口数量增长看作是环境污染的惟一决定性因素,因为环境污染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人口数量只是其中之一;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才有利于各种问题的解决。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已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因而已经或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力图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趋于下降;社会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人们已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等等。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人口数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环境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变动,主要是自然环境对死亡率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动对环境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资源减少,污染加大。但是应注意的是人口增长不是环境污染的惟一决定性因素。
●板书设计
1.2 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
1.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
2.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量大小
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1.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为主,自然因素极小
2.死亡率——社会因素为主,自然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如:
三、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数量增多,会引起
2.应正确认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适度的人口数量+较高的人口素质 环境的改善
促成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
能力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公德意识及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如何促进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难点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市场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环境承载量”的概念、内含。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比较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景观欣赏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到旅游地进行赏景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才能达到不虚此行?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节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作用、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掌握了对景区旅游景观的一些欣赏方法和要求,那么,如何使旅游资源得到长期开发,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问:我们在高一地理课上学过了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环境问题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过渡: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板书: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旅游交通工具或景区饭店烟囱排放废气;旅客随便丢弃废物。
提问:这两幅图片反映出旅游活动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答:会产生环境污染。
板书:1.环境污染
讨论:旅游活动除了上述两种原因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环境污染?分别产生哪些污染?
教师归纳小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也产生各类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如:旅游交通工具和旅馆、饭店排放的废气会污染大气;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游客乱抛垃圾,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若景区环境受到污染,将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这不仅会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
板书: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资料)
材料1 1955年以前,黄山森林覆盖率为75%,现为不到56%。黄山北海景区原号称“万松林”,而今成为“百松林”,年均砍伐木材500 m3,1979年砍伐1200 m3,这些林木被伐,均因旅游建筑用地、用材所致。北京香山饭店在香山静宜园内选址建造,虽然大建筑师贝聿铭在设计时几易其稿,尽量保护名木古树,但最终还是砍掉百年古树179棵。
材料2 峨眉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区,山上猴子受到保护后,繁殖过多,数量激增,这就加剧了争夺食物的“战争”,弱小猴子常常处于饥饿状态,导致旅游者经常受到猴子的袭击,影响峨眉山的旅游形象。非洲是野生动物丰富的大洲,很多到非洲旅游的游客喜欢购买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纪念品,这样,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猎杀。1973年,非洲每月至少有1000头大象被杀害,在肯尼亚每年有25000张斑马皮出口。
材料3 青海湖的鸟岛是青海重要的旅游资源,被青海省列为发展旅游的王牌之一。为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景区管理处在景观最奇特的保护区的核心区蛋岛旁边建设了敞开式的观景台,以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鸟类孵化产卵,这种措施导致鸟岛的种群数量在近10年中下降了70%左右。
提问:上述三个材料,反映了旅游活动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生答: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教师讲解: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由于景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致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结构失衡,环境功能减退。
板书: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量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茶室,与景区似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的特色很不协调。
提问:这段材料反映出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
生答: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教师讲解:上述材料中出现的茶室,与当地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这种行为就是对景点背景环境的破坏。有的景点虽然不是修建茶室,但修建的索道、道路、停车场、旅店、餐馆等同样会带来美的不协调,对背景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
板书: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游客在故宫大殿内吸烟漫画;游客在景点刻字留念漫画。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反映旅游活动中的什么问题?为什么故宫大殿内禁止游客拍照?
生答:上述行为都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讨论:除了上述三种行为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外,还有哪些行为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教师归纳: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少数旅游者每到一处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更是对文化景点造成直接破坏。还有的旅游者在旅游欣赏过程中随便丢弃烟头,引起火灾。据统计,在近20年中,黄山分别在天都峰、浮溪、眉毛峰和大小洋湖等处发生过5次大的山林火灾,烧毁森林3000余亩,损失惨重,这些火灾多与旅游者用火不慎有关。
板书: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讨论:旅游活动会对正常社会秩序造成哪些方面的冲击?
教师归纳讲解:旅游活动促使人流和物流增多,引起交通运输紧张;旅游活动中购物,会引起旅游地的物价抬高,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每当旅游旺季到来,大批游客在旅游地出现,使旅游地拥挤不堪,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游客的行为习惯会对旅游地居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造成冲击;旅游活动是一种异地活动,这就为一些不道德的人提供了卖淫、嫖娼、偷窃、赌博、黑市交易便利的条件,因为旅游意味着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生活的清规戒律,到没有熟人的远离自己住地的地方,所以受到约束力小,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承转:旅游活动中的环境,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板书: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板书:1.游览价值
提问:从游览价值角度考虑,旅游资源开发要考虑哪些条件?
学生看书回答:第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质量条件,即是否具备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第二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教师讲解: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价,第一是资源的质量,它体现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非凡性,只有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游人产生强烈的诱惑力。如北京八达岭长城、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体现出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属“人无我有”,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体现出旅游资源的非凡性,属“人有我优”。第二是资源的集群状况,即旅游区的景点多少、分布疏密等状况。如北京旅游景点有故宫、颐和园、天坛、八达岭长城、香山红叶、圆明园、中华世纪坛、奥林匹克村等,且这些景点相距很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好,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旅游。相反有些旅游资源虽然质量很好,但在一定范围内只是一个孤独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第三是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如前一时期各地都兴建“西游记宫”“水上世界”,形成一哄而上类同的景观,结果导致这些景点游客稀少,资源浪费。
提问:旅游地的游览价值越高,其经济价值也就越高吗?
生答:不是。
讲解: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必须考虑市场因素。旅游消费市场是指游客的来源地,主要是指经济发达地区。
板书:2.市场距离
点击课件:(展示材料)
1983年杭州市出租汽车司机对外地来杭的6125名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如下表:
共抽样调查来杭旅游人数:6125人
上海市 江苏省 本省其他地区 全国其他省、市、区
2424人 2264人 634人 803人
占39.6% 占37% 占10.3% 占13.1%
根据上述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到杭州游客为什么以上海、江苏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从上述材料看,到杭州旅游的人以上海、江苏为最多,而安徽、北京很少,这是因为上海、江苏离杭州近,且江苏、上海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进行外出旅游,而北京虽然经济发达,但离杭州较远,安徽离杭州较近,但经济又比较落后。因此,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首先,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其次,旅游消费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长的生活消费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附板图:
2AB=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说来,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什么是旅游最优吸引半径呢?
附板图:
板书: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天柱山风光
设疑: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遗憾的是游人稀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交通不便。
点击课件:(展示案例)
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张家界群山环抱,苍松密布,岩峰千仞,溪泉长流,山重水复,地貌奇特,一派天然风光。令中外游人瞩目。九寨沟和张家界在世界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但九寨沟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松南公路东侧的崇山峻岭之中,距成都公路距离438公里,没有铁路相通,乘汽车要两天才能到达。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部大庸市北郊,距长沙公路距离430公里,铁路距离732公里。
讨论: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
生答:张家界。因为张家界有铁路相通,交通的通达性比九寨沟优越。
教师讲解:现代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型喷气客机的普及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可能。一是加快了旅行速度,缩短了旅行时间;二是降低了旅行费用;三是提高了旅游活动中的舒适度。在构成旅游的“行、住、食、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行”往往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很大影响,成为吸引游客的决定性因素。如云南大理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没有国际机场,外国游客较少,航空制约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
板书:4.地区接待力
指导学生看书,理解地区接待力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板书: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提问:什么叫旅游环境承载量?
学生看书回答: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提问:环境承载量可以用什么来度量?
生答:容人量。
提问:什么叫容人量?
学生看书回答:容人量是指在满足游人游览的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庐山旅游简图、黄山旅游简图。
讨论:根据两幅简图,分析两地在旅游的地区接待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方面有什么差异?
教师归纳:庐山在山上1100米的高度是一个宽敞的平台,建有小镇,镇上医院、宾馆、停车站,生活设施齐全,游览方便,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大;而黄山上无较为宽广的平地,生活设施较少,生活用品多靠人力肩挑从山下运到山上,每逢旺季,众多游客涌到山上,食、宿不便,地区接待能力弱,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小,这很容易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学生自学:旅游资源的保护一节内容。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这些知识对于你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单元总结:至此,我们共用5节课的时间共同探究了有关旅游活动的知识。请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找五位学生分别概括一下4.1~4.5的主要知识点)
教师说明:关于旅游活动的知识很多,我们不可能在这5堂课内全部学完,书上所讲的内容是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些基础知识上继续学习、探究,也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课堂反馈]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②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③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④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环境问题包括污染和破坏,其中对景区景点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当地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的不当行为造成的;而破坏包括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污染会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本身产生危害,破坏则影响旅游业发展,但不能因为有污染和破坏,就不发展或限制旅游业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发展,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答案:D
2.有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是评价旅游资源价值的唯一标准 ②旅游资源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开发利用价值越高 ③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受交通位置影响 ④旅游地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影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因素有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因此①③的叙述有误。
答案:B
3.有关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②如果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 ③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④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旅游环境的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旅游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题目中③④叙述不正确。
答案:A
4.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其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解析:目前,许多旅游区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污染,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提出“绿色旅游”,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C
5.“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体现出旅游资源的( )
A.科学价值 B.经济价值
C.游览价值 D.社会价值
解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体现了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评价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重要指标。
答案:C
6.万里长城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 )
A.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B.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
C.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D.能给人以情景交融的感受
解析:万里长城雄伟壮观,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非凡性,又因其历史悠久,又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答案:B
[课后巩固]
1.下列四组旅游点中,最便于乘火车到达的是( )
A.九寨沟、张家界、滇池 B.白马寺、大雁塔、嘉峪关
C.九华山、灵隐寺、普陀山 D.井冈山、庐山、长江三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旅游点的交通通达性及我国铁路线、旅游点分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A项中的九寨沟,C项中的普陀山、九华山,D项中的井冈山都没有铁路相通。而B项中的白马寺、大雁塔、嘉峪关都位于陇海—兰新铁路附近,最便于乘火车到达。
答案:B
2.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乱写会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D.对文物古迹等的破坏
解析:乱刻乱画乱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造成文物古迹等的破坏。
答案:D
3.安徽天柱山游人稀少,其主要是因为( )
A.游览价值不高 B.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
C.交通不便 D.地区接待能力较弱
解析:安徽天柱山风景秀丽,游览价值极高,离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又较近,但由于交通不便,致使游人稀少。
答案:C
4.读下图及相关材料,简单评价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材料 歙县:皖南山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以产歙砚、徽墨著名。有不少唐、宋、明各朝的古迹。
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西南麓,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境内保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最有特色的是明清古民居群,现还保存着4000余幢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其中西递、宏村的古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黄山: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明代徐霞客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九华山:竹林幽深,山色奇秀,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地图、材料齐全,地图反映出黄山景点的区位优势,附近景观和交通网络布局;材料反映黄山及其周围景区景点的游览价值。答题关键是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入手,逐一对照进行组织答案。
答案:①黄山具有非凡的秀美山景,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②黄山与九华山、歙县、黟县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具有较好的集群状况。
③黄山附近没有雷同的景点,有较好的地域组合。
④黄山与沪、宁、杭经济发达地区相距不远,有较短的市场距离。
⑤黄山及其附近景点所处交通位置优越,有较好的通达性。
5.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空即B、C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间一段危险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点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你对解决雾峰景区交通问题的更好建议是: 。
(4)旅游旺季云峰景区山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早已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从管理角度谈谈你的建议: 。
解析:开发旅游资源要注意保护景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主,同时要防止污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社会和环境效益。
答案:(1)不可以。因为此餐馆以经营野味为主,这对保护野生动物不利,使野生动植物减少,破坏当地旅游资源,更有可能使一些国家保护的动植物遭到破坏 (2)不可以。建索道有可能造成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同时旅游者为了观赏沿线景点而不愿乘坐缆车,导致投资效益降低 (3)不可以。因为千年古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应该在A、F间修建索道,这样既保护古树,又方便游客 (4)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6.材料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3月15日发出“全球旅游警告”后,有36个国家要求国民不要来华旅游,在北京的15个主要客源国中,有14个发出了“劝诫令”。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曾痛心地告诉记者:“仅3月18日至5月9日期间,北京国际旅行社就退团6247个,人数共计17.1万,损失额1.71亿美元。”“五一”期间,偌大的北京,仅有旅游团队19个,区区的155人。
数量庞大的旅游饭店业也举步维艰。据悉,北京三星级饭店5月1日至5日客房出租率仅为7%,全市涉外饭店4月份的平均出租率为43.8%,接待海外旅游者总计减少19万人,减少外汇收入2亿美元。
预测7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北京旅游警告。复苏后的北京,客源市场将锁定亚洲近邻,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两个距离近、见效快的市场,近20个新的旅游产品也将向海外推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影响2003年春季北京旅游业的最主要因素是 。
(2)材料中体现出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3)复苏后的北京,客源市场主要锁定为日本和韩国,这是为什么?
解析:2003年春季由于非典疫情,造成全国旅游业不景气,从中也可以看出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复苏后的北京,将客源地锁定为日本和韩国,是考虑市场距离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答案:(1)非典疫情传播 (2)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3)根据市场距离对旅游业的影响,日本和韩国经济发达,国民收入高,且日本和韩国又距离中国最近,因此,首先锁定日、韩两国。
●板书设计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游览价值
2.市场距离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4.地区接待能力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城市用地形成的三种功能区的主要特点、形状与区位要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城中各种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城市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中的示意图和当地实例,运用导学法、读图分析法来说明城市中三种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大都进过城,有的同学从小就生长在城市里。在城市中,有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也有昼夜生产不间断的工厂、车间,还有相对僻静的居民住宅区。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功能分区。
[讲授新课]
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板书)
(导学)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读图2.7,了解城市中形成了哪几种功能区 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图2.7反映的是首都北京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北京对城市土地的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居住用地、公建用地和工业用地,分别形成了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另外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三种功能区。这三种功能用地是呈现区、片分布的,公建用地或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如王府井商业街;住宅区大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区,如方庄住宅小区;工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的外围或远郊区,如首钢总公司。
但是,城市中的各种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还兼有其他功能。例如,在住宅区里常常混有商店、小工厂等,而在工业区中也有居民住宅等。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土地资源有限,地价较高,导致了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发生竞争,最终使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便形成了各种功能区。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一、住宅区(板书)
(启发引导)住宅区建设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尤其新设市)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安居工程等,都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在目前大多数的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要占到城市空间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一个城市的住宅区面积远远大于商业区和工业区呢
(导学,学生活动)一个人一生中,上班、上学时间最多占l/3或者说还不到l/3。特别是随着工作时间缩短(每周五天工作日)、节假日时间的延长,城市人口在家里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在城市内其他场所的时间之和。另外,住宅区内不仅要容纳在职人员、上学的学生,还有老人、小孩、下岗工人等。再一个,从居住条件来看,有的住的是楼房,而有的住的则是筒子楼、平房等,这样,住宅区的占地面积就会很大。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认真、很全面。说明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了解社会。
(进一步设问)城市住宅区的形成和分化有其历史过程。住宅区大致出现在什么时期 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那个时候城市中工业、交通都不发达,工厂里工人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居住单元无法脱离工作场所而独立存在,使工业区和住宅区常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以后,工厂逐渐集中成片分布,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对居民的影响也随之增大,迫使居住单元也相互聚拢,形成住宅区。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住宅区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
(教师补充解释)城市住宅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住宅区内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而且城市人口在家里的时间要大于在城市内其他场所时间之和。每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年龄大小等,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所以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区。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的面积往往占城市土地利用的40%—60%。
由于城市中人口多,职业构成复杂,贫富差别较大,所以在房屋的建筑质量上和地域分布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板书)
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形成鲜明对比
地域分布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和图2.8来作进一步了解。
(设问、过渡)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卫星城吗?(让学生思考、发言)
这是我们在高一地理下册中学习的问题。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里,为了疏散城区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兴建了卫星城。如北京的昌平、上海的闵行等,都是在距城10—20千米的郊区建成的卫星城。
二、商业区(板书)
1.商业区是城市的一种特殊景观(板书)
(引导)同学们大都逛过商店,买过东西,在一些城市(尤其大、小城市),豪华的超市、购物中心、商厦等本身就构成了城市的一道特殊景观(教师可举当地例子说明)。
下面同学们以商业区在城市中的占地、形态、位置、区位等几个方面作分析。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归纳并板书、讲解)
商业区
城市的发展与商业活动是分不开的,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城市都有商业区。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交通最优或市场最优,因为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的交换。影响商店销售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而只有交通便捷的地方,通常是城市地租水平最高的地段,因此一般商业区只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一小部分。
(承转)在市中心,由于商业活动繁华,流动人口大,交通便利,往往形成一个中心商务区。
2.中心商务区及其特点(板书)
(解释、导学)什么是中心商务区呢?我们可以从字面理解:它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也就是,在一个城市中心,除了有许多的大型商场、超市、商厦、专卖店外,还有大量的商务机构,如银行、保险、旅游等公司的总部和办事机构。中心商务区的英文缩写为CBD。
(学生活动)
(导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师问)中心商务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呢?
(生答)中心商务区通常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答出后板书以下(1)(2)(3)(3)(4)]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稠密;
(4)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师问)是否不同级别的城市都具备这些特征呢?
(生答)中心商务区的这些特征在大、中城市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在人口较少的小城市中表现得就不太明显。
(师再问)我国的城市中是否都具备这些特征呢?
(导学,分析后,生答)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还不高,所以中心商务区的一些特征有些在我国表现得比较明显,如一、二两点,而有些就表现得不太突出,如后两点。
(教师进一步提问)中心商务区与一般的商业中心有什么区别呢?
(生答)中心商务区与一般的商业中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中心商务区分布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具有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一般的商业中心有的分布在市中心,有的则距市中心较远,而且只有商业活动单一的职能。
(教师归纳)同学们分析、回答得很好、很全面。商业区处于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而中心商务区又是现代大都市内商业类活动高度集聚的核心地区,它对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承转)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况且一些城市的兴起本身就与工业有关),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不仅有喧闹的商业区,也有成片分布的工业区。
三、工业区(板书)
(导学)我们在初中、高一地理中曾学过,有些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工业的不断发展才发展起来的,如我国的大庆、鞍山、大同、攀枝花等工业城市。现代工业,由于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都很强,相互靠拢布置,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所以大部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都有很强的集聚性。这样,在市区内部,由于工业相互聚集便形成了成片分布的工业区。
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表现出两个特点:(板书)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因此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现代工业,由于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都很强,相互靠拢布置,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所以大部分工业,尤其是传统工业部门,都有很强的集聚性,且一般发育程度高,规模很大,当然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工厂企业被迫向城市边缘外移或在城市边缘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工业生产中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均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从而决定了工厂企业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货物等设施。
(设问)在城市中,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主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学生讨论、分析)在城市中,工业区的区位发生变化,主要是从环境和社会因素来考虑的。在城市,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且保护城市环境,工业企业纷纷向市区外缘移动。
(提问)日本为什么把工业区(带)布局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学生分析)日本是个岛国,经济发达,但本国严重缺乏工业原料、燃料,又因国内市场狭小,所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方便,工业便集中在狭长的太平洋沿岸地带,形成典型的“临海型”工业区。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很认真。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请看江苏省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状况(打出图2.10投影胶片)。
另外,我们从刚才分析的北京的城市功能分区中也可看出,工业用地(工业区)分布在市区的边缘地带。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各个 区在空间上总是彼此相互隔离的,这样,可以避免相互干扰的影响,也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这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作为首都、省会的城市会形成政治中心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会形成文化区等。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不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
●板书设计
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一、住宅区
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形成鲜明对比
地域分布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二、商业区
1. 商业区是城市的一种特殊景观
商业区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2.中心商务区及其特征 ②人口数量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三、工业区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2.理解城市的等级与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3.了解各种城市地域形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1.城市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2.城市地域形态的不同类型。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不同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或投影片,并结合实例,运用导学法、案例分析法来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高一下学期学过的“聚落”吗?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而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在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水平、速度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城市在一个区域中具有哪些作用、城市的地域形态有哪些类型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板书)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板书)
(导学)请同学们首先来自学课文第一部分,看城市在一个区域中具有哪些作用?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略
管理中心
(教师归纳、板书并做适当解释)城市是区域的 服务中心
经济的增长中心
(师问)哪位同学能结合我们本地例子来举例说明呢?
(学生思考,回答)如太原市是山西省省政府所在地,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它对山西全省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着领导与组织管理的作用。所以说,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管理中心。太原市内有许多高校和文化、科研、体育卫生设施,如山西大学、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体育馆、山西省科委、山西省气象局等单位,它们都是山西省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的中心,是为全省人民提供多方面服务的。
又如,离石市是吕梁地区的地辖市,它是吕梁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心。
(教师)这位同学分析、举例都很好,看来对自己的家乡很了解,爱国先爱家,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一大批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它们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满足本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中工业企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众多的商业企业被吸引来组织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实现各种各样的供需关系,使区域的生产和生活能够顺利进行。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带动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等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说,城市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承转)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分析)刚才那位同学举了山西省太原市和离石市的例子。这两个城市,一个是省会,一个是地区级城市,由于两者的等级不同,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显然不一样。在我国,一般的县城都有县政府机关、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汽车站等;而在大中城市里,除了具有县城的一般职能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承转)不同等级的城市,不仅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相同。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板书)
(打出图2.1投影片)
(导学、设问)请同学们认真读图分析,并思考:
乐平镇和刘家庄,哪一个提供的服务机构多呢
(学生思考,回答)乐平镇。
(师问)两地哪一个的服务范围大呢
(生答)乐平镇。
(教师补充说明)从图中看出,乐平镇的服务范围要比刘家庄大得多,并且为刘家庄提供全部服务。
(师再问)据此推理:两地哪一个的等级高呢
(生答)乐平镇。
(教师)很显然,乐平镇是一个乡镇,而刘家庄只是一个村。(有可能刘家庄就归乐平镇管辖)在一个镇上,由于人口较多,它提供的服务机构也较多。乐平镇不仅有刘家庄所具有的全部机构,而且还有刘家庄所没有的比较高级的服务机构,如中学、医院等。这些新增加的服务机构,它的服务范围也大。可见,村就是村,镇就是镇,村、镇的级别就是不一样。
(师问)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或规律呢
(生答)城市的等级不同,其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城市的等级愈高,其服务范围就愈大;城市的等级愈低,服务范围就愈小。
(教师)这位同学总结、归纳得很好。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便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幅图。
(打出图2.2投影片)
(导学)这是一幅安徽省的市县分布图。在这幅图上,有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市),也有地级市(阜阳、芜湖、安庆、马鞍山等),还有县级市和各个县。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补充材料)
城市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特点是:各城市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各城市具有自己的功能和性质,彼此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具有层次性,各城市的规模存在不同的等级。
城市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之间及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由于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的条件不同,造成城市扩展的规模存在着差异,各城市的主要职能也产生分化。有的城市是商业贸易中心,有的城市是政治文化中心,有的则是大型工业基地,有的成为原料和产品的转运地等。这种规模和职能分化,不仅使每个城市发展方向明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更主要的是使该地域内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加强,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形成相互依赖、比较完整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城市体系。并且,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设问)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与数目之间有何关系呢
(学生思考,回答)城市的等级与数目之间成反比关系。城市的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等级越低,则数目越多。
(师问)为什么
(生答)因为服务范围大小不同。等级越高的城市,虽然数目少,但服务范围很大。如合肥是安徽的省级行政中心,等级在安徽省是最高的,服务范围也是最大的,覆盖着全省的地级市;而阜阳、芜湖、马鞍山等属于同一级别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合肥较小,但各自仍覆盖有多个县及县级市。
(教师)对!可见,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相应的服务范围,一定地域范围内也有与之相应的城市。这对于确定城市规模、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板书)
(导学)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每个城市地域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外部形状。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开阔,城市的形态比较集中、规整;山区的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另外,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态也有影响。城市的形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及2.3~2.6四幅图,然后来填出下表:
(用投影仪打出或板书在黑板上)
项目类型 形成条件 特点
集中式
组团式
条带式(放射状)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略
(正确填写内容见下表)
项目类型 形成条件 特点
集中式 地形平坦、开阔 便于集中管理,设施利用率高,节省建设投资
组团式 受河流、山脉、沟谷或农田的分隔 在地域上缺乏完整性,用地比较分散,各区联系不太方便,工程投资较高
条带式(放射状) 受山地、河流和主要交通干道影响 沿河流或主要交通干线延伸,运距长,但可使城市的各部分接近郊区
(补充解释)各个城市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每个城市的形态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城市地域可以沿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首先对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大小是不一样的。各个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外部形态。这对于确定城市的规模大小、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板书设计
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管理中心
城市是区域的 服务中心
经济的增长中心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
项目类型 形成条件 特点
集中式 地形平坦、开阔 便于集中管理,设施利用率高,节省建设投资
组团式 受河流、山脉、沟或农田的分隔 在地域上缺乏完整性,用地比较分散,各区联系不太方便,工程投资较高
条带式(放射状) 受山地、河流和主要交通干道影响 沿河流或主要交通干线延伸,运距长,但可使城市的各部分接近郊区1.5 人口迁移与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从吸引力和排斥力两方面来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点是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
3.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从课文中吸引力和排斥力图入手,进而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2.通过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了解,初步学会用运动发展的观点分析人口迁移现象及深刻的原因。
德育目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从基本概念等知识入手,以理论为基础,联系实际,进行分析,逐步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对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应一分为二加以分析,要看到双方各自的吸引力与排斥力,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人口迁移的原因。
3.理论联系实际。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周围很多,可以对某一例进行分析,具体了解其人口迁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教具准备
搜集人口迁移这方面的相关资料,比如三峡移民等,配合电视、电影资料、新闻报刊资料、移民图片等,及时补充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口发展、人口迁移的新动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发展中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这只是人口与环境的一个方面。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再来学习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的人口迁移情况。下面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
[讲授新课]
1.5 人口迁移与环境(板书)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等基础知识,然后着重分析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最后,又分析了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板书)
请同学们参阅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分析课文中图形,确定哪种人口的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同时可展开课堂活动,让学生以自身的经历分析人口迁移现象和分类情况,老师及时给予引导和总结即可。最后,老师作出归纳总结。
1.概念(板书)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各地区人口的增长与分布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自然增长外,我们也提到了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自然增长一样,它们共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人口结构等,人口在地区间的移动也不断地改变着人口的分布。
人口移动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运动过程,一般可归纳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发生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变化的叫人口迁移,只发生人口活动空间位置的变化而不改变居住地的叫人口流动。我们这里重点学习的是人口迁移。因为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数量及其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当大批的人口迁移(迁入或迁出)某一地区时,此种影响尤其明显。例如:深圳市。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该市总人口达到119万,深圳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因此,我们在学习一个地区的人口及人口问题时,必须对人口迁移给予足够的重视。
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在概括各种不同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大要素,即空间移位,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对该定义的理解,我们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作人口迁移,只有其中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如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及出差等,虽然涉及到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临时的,不能算人口迁移。此外,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
第二,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的距离”的含义,这“一定的距离”一般指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内。只有超过一定的距离,跨越不同的地域,迁移者与其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才会发生显著变化,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者的影响等才有实际意义。这正如课文中的图1.12所示,由于不同行政区域大小相差悬殊,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点也不相同,有的人仅需移动很短的距离就可能跨越行政区域界线,而被认为是人口迁移;另一些人即使移动几百千米,可能仍在同一行政区域以内,而不被当作迁移对待。
2.人口迁移的分类(板书)
由于人口迁移的概念有多种,因此人口迁移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类划分方法:
(1)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此方法划分,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国内迁移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以内的人口迁移。国内迁移又可以根据行政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划分为省际迁移、县际迁移等。
(2)按迁移方向划分。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指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在上述四种人口迁移当中,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但是,人口迁移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仅仅按这两种方法来划分人口迁移还显得过于简单。所以人们还常根据人口迁移的目的、性质、原因、结果、方式等,划分了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如按移民的就业性质可分为产业性(如从事工业或第三产业等)与非产业性移民(如为了投亲靠友,或一些政治、军事、宗教等目的移民);按迁移方式又可分为自发性与计划性、有组织与无组织、自愿与强制等类型。
(承转)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几种分类方法。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 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图1.14中的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具体分析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其中可及时列举一些事例,加以补充和理解,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起到一举双得的作用和效果。最后,老师作简明而系统的概括,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人们之所以愿意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其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产生迁移的拉力和推力。正如图1.14所示。从图中我们可分析得出,每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用“+”号表示,称为拉力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用“-”号表示,称为推力因素),也有一些因素对某些人来讲,是无关紧要的因素(用“0”表示)。人口的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还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以及迁入地和原居住地之间各种中间阻碍因素,如距离、迁移成本的影响。此外,迁移还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性别、年龄、个性、文化水平、敏感程度、对其他地区的认识程度,与外界接触的方式等等都会影响他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从而影响其迁移的决策。一般来说人们人生存及生活资料不利的地区向有利的地区迁移。
总之,人口迁移是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板书)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倾向于由自然环境恶劣或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迁往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频繁或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下面我们从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具体分析一下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气候严寒的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的荒漠和土壤贫瘠的地区,因缺少这些基本条件而人烟稀少。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温带和热带,自然成为世界人口集中的地区。尤其是温带和热带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人口更为集中。例如,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就是气候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很好例证。
(2)水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一。人类不仅自己需用大量的水,而且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农作物和牲畜离开水也不能生存。因此,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现在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也是人口密集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
(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发达程度又和人口密度关系极大。如乌克兰的黑土地带、尼罗河三角洲、中国球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冲积土地区,对各该地区的人口分布与迁移都直接、间接地产生着重要影响。直到今天,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不足、农业落后和土地生产力的衰竭而迁移。
(4)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提供许多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使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区发展成众多人口的聚居地。引起了人口的相应迁移和流动。随着采矿业的发展,矿产品加工工业、交通运输以及饮食服务、商业、文教卫生等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更进一步促进了人口的集中。世界上很多的工业城市,例如英国的伯明翰和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2.社会经济因素(板书)
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是主要的因素。
(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这样,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反之则为人口迁出区。迁移量的大小,取决于迁入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和迁出区人口相对过剩状况。如世界各国所普遍存在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北欧以及北美发达国家因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迫切需要补充经济活动人口,吸引他国人口源源流入的状况,均为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典型例证。
又如: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少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原因,可到1985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战略部署的影响下首先得益,农村生产力极大地得到解放,农村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此外,从宏观上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就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经济越发达,对人口的吸
引力(即拉力)就愈大。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2)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家庭和婚姻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人迁移是为了结婚,也有些人迁移是为了实现家庭团聚。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政治因素(板书)
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一个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国家是推行奖励人口增长与欢迎移民的政策,有的国家是推行控制生育与限制移民的政策。合理的政策可以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但是如果政策不合理,或虽然政策合理而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我们的三峡工程建设而导致的三峡库区移民,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为三峡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创造了条件,还有我国在“文革”期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也属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现象。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引起的欧洲人口迁移达到3000万人。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的部族战争,欧洲前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的内战等,也同样引起了数以百万计人口的迁移。还有,法国殖民者强占了阿尔及利亚的北部沃地之后,当地居民被迫迁入荒山区。由于欧洲殖民者侵入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不得不迁入内陆荒区。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后,我国有许多人由东部沿海移入内地。再如我们从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的300多年的战争,曾引起黄河流域人口大规模南移。等等。
(3)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例如,我们历史上,都城在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地变换,每一次这样的变化和朝代更迭,都曾经引起过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前苏联的解体,也造成了大量人口在“独联体”内各主权国家之间的迁移流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凸显,为方便学生的学习,我们将其影响因素列表如下:
下面我们再以几个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为例,了解它们的人口迁移方向,从中我们可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结合前面我们所列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的经济重心有所转移,势必影响部分工业布局和大量人口的迁移。
下面我们再以现阶段的情况作一下分析,了解当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几种人口迁移的形式(可让学生讨论、举例并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与走向,最后填写下表):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内容,分析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流向及原因,并填写下表。
注:表中内容可先空下,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的相关内容,从地理的角度来讨论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情况,然后再依次填写详细内容,使这些内容得到跨学科联系与融合。
补充材料: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迁移状况
地理大发现以前,在旧大陆已有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如古希腊、古罗马对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的征服,成吉恩汗的西征,阿拉伯人移入北非,以及犹太人分散于世界各地等。当时人口的移动主要是与战争结合在一起,又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移入的人口虽然也促进了所在地区农牧业的发展,但对各地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还不够明显。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和一国内部的大规模的人口移动,进而促进了国际、国内的劳动地域分工,并对世界生产力分布产生了强烈影响。
就世界范围看,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主要有: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移民非洲大陆向美洲的移民以及亚洲各国向国外的移民等。
欧洲向美洲的移民 美洲原居民主要为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一些主要国家不断向美洲扩张并大力进行移民垦殖。目前新大陆的居民,大都是欧洲人的后裔,仅1815~1914年间,欧洲向美洲的移民即约有4000万人。最早向欧洲移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主要移居拉丁美洲,并给拉丁美洲带来了封建的大庄园制度和天主教。英国和法国是向北美洲移民的主要国家。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以移住美国和加拿大为主,1836~1936年的百年间,爱尔兰人口移向美洲的约有730万人,几乎等于现爱尔兰人口的两倍多。法国人主要移住加拿大的魁北克等地区。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典型的欧洲移民国家。进入20世纪以来,西欧、北欧其他国家以及南欧和东欧国家向美洲的移民也不断有所增加。
欧洲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移民 澳大利亚的原居民主要为操波利尼西亚语系语言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1770年,英国航海者第一次驶抵澳大利亚,自1788年起英国开始向澳大利亚殖民。到1877年累计已有近50O万人移入澳大利亚,从事采矿、小麦种植和养羊业等活动。19世纪中叶移民人数达到高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年移入人口平均仍达60万人,目前每年人口净移入也有10多万人,其中大多数为英国人。新西兰的人口移入状况与澳大利亚相似。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欧洲(主要是英国人)移民的国家。
非洲大陆向美洲的移民 这一移民洪流主要是通过奴隶贸易实现的,从16世纪初至l 9世纪末,由非洲迁往美洲的黑人奴隶累计有1500万~2000万人,他们遍布于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地,现在美洲的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等大多为非洲黑人奴隶的后裔。他们是开发拉丁美洲和美国南部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多为美洲人口的最下层。通过奴隶贸易使非洲人口直接间接损失了一亿人左右,对非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大量的非洲黑人移入美洲,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构成和职业构成。
亚洲向外的移民 亚洲大规模的人口移出晚于欧洲和非洲,大体始于19世纪后半期。主要移出地区是东亚和南亚。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居民由于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外出谋生,主要是去往东南亚诸国,有的又进而移向世界各地,估计目前世界各地的外籍华人和华侨约有200O多万人。南亚各国在英国统治时期主要是向英属殖民地的马来西亚、西非和西印度群岛等地移民,一个多世纪向外移民约有700万人。此外,日本、黎巴嫩等国向外也有一定移民,前者主要移往南美,后者多移向西亚和非洲沿海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规模国际人口移动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移民的规模没有以前那样大;对移民的选择性,尤其对文化技术水平的要求加强了;劳动力输出即外籍劳工这样一种新的移民形式发展很快;由于地区性战争频繁,国际政治难民问题显得比较突出。
战后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现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适应,这些国家又不愿增加外来的固定移民,因而多采用临时输入廉价劳动力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趋势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较富裕的石油输出国家,由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西欧、北美和中东是外籍劳工的主要输入地区。西欧的联邦德国、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以及北欧诸国目前共有外籍劳工1O0O多万。1973年,联邦德国曾高达260万人,法国达190万人。西欧的外籍劳工主要来自南欧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和亚洲的土耳其以及北非诸国,其中意大利去往西欧劳工近百万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一些产油国也需大批外籍劳工,其中沙、伊两国每年平均需100万人以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外籍劳工则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96%,整个中东地区的外籍劳工达400万人左右。中东的外籍劳工主要来自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巴基斯坦和阿拉伯也门外出的劳工都在50万人以上。美国的外籍劳工主要来自墨西哥、巴西、波多黎各等国。目前。全世界的外籍劳工有2000多万人。
国际难民主要是由于战乱、种族与民族压迫、政治与宗教迫害等而造成的大批人口流亡异国,形成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国际难民虽历代皆有,但二次大战后难民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空前的。如以色列侵占阿拉伯人领土,使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人流亡他国;又如越南对外侵略扩张入侵柬埔寨,对内实行镇压政策所造成的亚洲难民等等。难民靠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资助。目前难民不仅成为人口国际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也是全世界关注的严重问题。据估计,目前世界难民总数已超过1000万人,以亚洲为最多,非洲次之。
除上述大规模地国际间人口移动外,在一些国家内部也存在着规模较大的人口移动,如近代俄国由其西部欧洲地区向东部亚洲地区,美国由其东北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我国由山东、河北等地向东北和内蒙地区的大规模移民等,这些对各国移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均有重要影响。
总之,近代大规模地人口移动,一般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市场的形成,同时对移入国的民族构成及其经济发展特点与地域分布均有着重要影响。
(承转)从上述内容我们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这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么,人口迁移之后,与当地环境的关系怎样,能否协调发展,这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从两方面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一是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同发展阶段其影响因素不同);二是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学生看完课文内容后,老师可对其进行简单提问,并可组织学生讨论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利、弊,如何趋弊向利才能使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等,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最后概括其内容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绪,以掌握这部分内容。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人口迁移现象的存在。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产生之初并不是散居于全球的。相反,早期人类主要聚居于亚热带气候地区。今天,地球陆地上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生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口迁移。通过人口迁移,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加深。下面我们从两方面来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板书)
环境对人口迁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古至今,好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但也包括社会环境),其各方面条件较为优越,吸引力就大,人们愿意迁往那里;而不好的环境,或环境恶劣的地区,其各方面条件较差,甚至不利于人们的居住与生存,其推力(排斥力)就大,人们则不愿意在此居住与生存,从而引起迁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不同的影响。古代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的制约。原始人以群体为单位,过着“流浪”生活,当一个地区的食物不足以养活群体时,他们就迁移到另一个地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农业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原始采集和渔猎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是土地,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土地的相对不足又迫使人口不得不进行新的迁移。这时的人口迁移性质已与原先大不相同,不再是漫无边际、毫无目标的到处“流浪”,而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进行迁移。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口迁移又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涨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社会那种把劳动力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现代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以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而生产条件本身又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劳动力不断进行迁移,以达到上述优化配置。
总之,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不同的。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例如,随着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在发达国家,人们在作出迁移的决定时,往往把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板书)
这种影响表现在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考察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迁移的历史,大规模向边疆和工矿区移民,给那里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积极开发大量的自然资源,在内地和边疆建立起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改变了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使迁入地的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有些地方从生态环境效益上考虑不周,或工作上的失误,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或加剧了迁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例如,一部分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很难找到合适的住处,他们私搭乱建各种“窝棚”,往往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人口迁移除了对环境有所影响外,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等方面;第二,对迁移者也有影响,常常表现在对迁移者能带来各种有利的影响。
总之,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合理的人口迁移会对人口数量的地区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环境生态平衡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会对迁入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重点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通过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使理论知识得以深化。本节内容与我们周围的生活联系紧密、难度不大,容易理解。在学习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应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利与弊,也要看到其对迁入地带来的好处与造成的压力,这样我们对本节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板书设计示范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是紧承上节内容,具体判断什么样的文化事象可构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具有哪些特征等。教材对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概括为下述三点: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并针对每一特性作了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便于我们的理解与学习。
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向学生说明:文化景观的三个特性中,空间性是确定文化要素中何为文化景观的关键尺度。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是指文化景观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功能性,它可确定某一自然景观是否在人类的作用下已经成为了文化要素。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是三个基本特性最有应用意义的。人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了解该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轨迹。关于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除了分析课文中的例子以外,我们还要多补充些发生于我们身边的事例,分析、印证文化景观的特性,看其是否具有空间上的固定性,看其在不同的时代中有何功能和作用,这样我们通过众多的事例分析,一方面对文化景观会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突出了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及判断依据,使学生易于接受。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需有大量的事例为基础,以事例的分析解释概念及其表现的特性,鼓励学生调查当地的文化生活、民俗习惯、经济活动等,判断哪些是文化景观,哪些是文化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景观和两个主要特性。
2.了解文化景观时代性的变迁,以及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文化景观的特性,要准确识别哪些是文化景观,哪些不是,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有何区别?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文化景观图片来分析文化的发展过程。
德育目标
1.以发展的观点来正确认识文化景观时代性的变化。
2.通过景观图片的展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的两个主要特性。
● 教学难点
文化景观的意义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教学方法
1.学习本节内容,主要掌握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同时根据文化景观的特性来判断文化事物是否成为文化景观。
2.景观就是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现象。因此,我们学习时,应联系实际生活,充分调动我们已有的经验,观察、分析周围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并认识其特性。
●教具准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搜集或制作一些景观图片,以最直观的手段来演示文化景观,感知文化景观的特性;同时,收集相关的新闻、景视资料加以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与文化景观的概念,了解到了文化景观的构成要
素,这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一下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便于我们准确、全面理解文化景观及如何识别。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从我们周围的建筑、婚俗、戏剧、服饰、性格等方面,了解我们家乡或其他地区的文化景观的构成,通过现实生活,理解文化景观,并从中概括出文化景观有哪些特性,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类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的目的,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都有某种功能意义。例如,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功能;烽火台在古代可以传递信息;寺庙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等等。许多文化景观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和不变的。例如,城市既是人们居住的聚落,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埃及金字塔在古代具有法老的陵墓的功能,而如今更偏重于旅游观赏功能等等。可见,文化景观表现有许多特性,但主要的特性是空间性和时代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空间性和时代性。
[讲授新课]
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板书)
请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文化景观的概念,结合本节课内容,理解并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性。之后,老师讲解。
我们知道,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而自然物质又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文化景观也占有一定的空间。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为两方面,首先,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甚至相差很大,即便是同类文化景观,彼此之间也可能相差很大。例如,同样是雕塑景观,上节课课本提出的美国拉什莫尔山的雕像高约百米,是我们常见的城市雕像的许多倍。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并不取决于其占据的空间大小。其次,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还表现在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正是由于文化景观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它可以反映它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旱地和水田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大体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田集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两种不同耕作类型的文化景观(见图3.7),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农业自然环境和耕作传统。再如,上节课中课后活动题中的第4题的判断: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火车不是文化景观,判断理由是:铁路和火车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事物,但是,由于铁路在空间上的位置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固定性,所以它是文化景观;而火车在功能性质上表现的是运动的,也就是不具备固定性,所以火车就不是文化景观。
补充材料一:文化景观与文化事象的区别
区别两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看其是否具有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铁路和火车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要素,由于铁路在空间上具有固定性,它是文化景观,而火车在功能性质上是运动的,因此,它不是文化景观。此外,有许多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由于不具有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所以不构成文化景观,而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或事物。
二、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板书)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它必然带有创造和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例如,烽火台、古长城等留存至今,已经完全或部分丧失了当初的功能,它们更多地体现着当时的文化特征。如今,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旅游观赏对象。
总之,文化景观的特性表现在它具有空间性、时代性两个方面。这是所有文化景观所共有的特性,但对于不同的文化景观其特性表现是有所侧重的。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这种文化景观的人们在创意制作的目的上,如果为专一目的而制作的,则它的功能性特点就突出,如前面的景观图片——上海“金钥匙”的打开繁荣之门的功能就很突出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还有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功能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专一功能的目的也会随之变化,或者原功能特点不明显了,而其他功能特点显现了出来。例如我国的万里长城,虽然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它的主要功能过去是军事防御,现在则成为旅游景观。又如课文图3.8、图3.9。下面我们将不同文化景观的不同功能作一举例分析,如下表:
文化景观 基本功能
音乐、雕塑等 美学享受功能
烽火台、古长城 当时具有军事信息传递和军事防御功能,现在旅游功能逐渐上升
佛寺、庵院、道观、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 宗教信仰功能
服装 遮体、保暖功能
建筑物 提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场所的功能
聚落 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生产的场所
防护林 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 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此外,我们将文化景观的三种特性(我们把功能性也专门列为一点)作一对比,便于我们学习时加以区别。同时我们再举两例进行分析。如下表1~2:
1.文化景观基本特性的含义和意义
特性 空间性 功能性 时代性
含义 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都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 各种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某种功能意义,即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功能性 文化景观带有创造和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成因 文化景观通常是附着在自然物质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而任何自然物质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故文化景观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人类创造每种文化景观都具有一定的目的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意义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是确定文化要素中何为文化景观的关键尺度;文化景观可以反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特点 文化景观的功能性可确定某一自然景观是否已在人类的作用下成为文化要素 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某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了解该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
2.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案例分析
基本特性文化景观 空间性 功能性 时代性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山 宗教(佛教)信仰功能 宗教信仰功能大大减弱,旅游功能逐渐上升
背牛顶烽火台、古长城 河北抚宁老岭自然保护区背牛顶风景区 军事信息传递功能 军事信息传递功能丧失,现为旅游景观
补充材料二:
(1)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中部的一座古城,有4000多年历史,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相信穆罕默德曾在此踏着一块石头“升天”。古犹太王所罗门曾在此建造“圣殿”,使它成为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基督教相信耶稣钉死于此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耶路撒冷原为巴勒斯坦城市,分为新旧二城。1949年,以色列占领新城,并宣布耶路撒冷为该国首都,1967年又占领旧城。1989年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国土尚在以色列占领中),宣布耶路撒冷为该国首都,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巴以冲突的焦点。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小岛上,是一座法国奇特式的雄伟建筑。它不仅
因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而出名,更因为它是巴黎最古、最大和建筑史上最出色的天主教堂。这座教堂从1163年开工兴建,约经过180年才完工。墙壁内外装饰着美妙的雕刻与雕像,都是古今名匠的精心杰作。上层的正方形及尖型塔俯视着巴黎中的西特岛,彩色玻璃窗温暖辉煌的色光,曾经照过下面所举行的加冕、婚礼,或是庄严肃穆的殡葬仪式等。法国百年战争末期的1447年,巴黎从英军手中获得解放时,曾在这里庆祝;1804年拿破仑一世亲自拿起皇冠戴在自己头上,也是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雨果曾以教堂为背景完成了一部名为《巴黎圣母院》的世界巨著。
(3)埃及金字塔
埃及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国,公元前3200年就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尼罗
河纵贯南北,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金字塔大约有80座,它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
埃及人叫它“庇里穆斯”,意思是“高”。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金”字,所以,人们就形象地叫它“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它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700多年,塔高146.5
米,相当于一座40层高的摩天大楼。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大金字塔由大约230
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最轻的石块重1.5吨。平均重2.5吨,总重约684.8万吨。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来装载,需要978286辆,如果把这些卡车一辆接一辆连接起来,从我国的海南岛到北面的漠河也排不下。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哈佛拉金字塔,塔旁还雄踞着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据说,公元前2610年,埃及第四朝的第三位法老哈佛拉巡视了自己快要竣工的陵墓,发现采石场还有一块弃置的巨石,就命令石匠按照自己的脸型雕刻了这座石像。石像高22米,长75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刻“库伯拉”圣蛇浮雕,下巴还下垂着5米多长的胡须,威严而又神秘。1798年,拿破仑占领埃及时,曾下令用重炮轰击狮身人面像,结果,狮身像岿然不动,只被轰断了几根胡须,现在还保存在英国博物馆里。
建造金字塔,最紧迫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是运输问题。有人认为是采用了撬板圆木棍法,有人认为是水运法。法国一位化学家认为这些石块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石灰、贝壳、岩石等物质的黏合物。直到现在,运输问题依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建筑金字塔,把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平整成为52900平方米的塔基,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在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设备、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测和施工。它的四条底边长度相差不到20厘米,误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仅1.27厘米,误差率不到万分之一等等。他们没有“尺”,仅会用胳臂作丈量单位,叫做腕尺,怎么能把金字塔建得这样精确 真叫人大惑不解。
为了确保金字塔万古长存,设计者还不用一根木料,不用一颗铁钉,因为铁质易锈,木质易腐,都是坚固的隐患。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结物,然而却拼合得天衣无缝,甚至连最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无论哪座陵墓,都没有用火把之类的东西来照明的痕迹。考古学家动用现代化的仪器,分析了积存4600年之久的灰尘,没有找到灰,也没有找到刮掉烟灰的蛛丝马迹。但是,他们雕饰浮雕、清扫墓室或者搬入国王尸体决不可能在黑暗中进行,他们使用了什么照明手段呢 我们至今尚不能知晓。
(4)传统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主
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各地。其中以
北京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四面有房屋、中间有院子的一种住宅结构,其
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
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四合院由围墙封闭成矩形,房
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门
朝南开;有的大门前后有影壁,进门左转进入前院,院子南
侧为倒座,旧时为佣人的住处。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为正房,
也叫上房,为主人起居室和卧室,一般为一明一暗。中间为堂屋,是家庭住房的中枢,也是接待客人和家人相聚的地方,两边为卧室。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为厢房,也叫下房、配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幼辈住房。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连。
关于北京四合院,现在正逐渐被赋予新的功能。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四合院已逐步被世界认同,成为北京新的一处旅游景观,因为它保留了北京城的历史面貌。目前,北京四合院正在被有关部门保护、修缮并即将开放。
(承转)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的两大主要特性(也可分为三大主要特性),对文化景观有了
更深一步的了解。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核心内容,我们认为文化景观具有以下显著特色:
要素复杂性 如前所述,文化景观不仅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应包含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并结合人类文化形成以重要影响的自然要素。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具有显著的复杂性。
类型多样性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人口、历史、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世界各地从人种、人口、语言、民族、风情到技术、产业、政治体制等都存在着差别,也必然使文化景观类型具有复杂的多样性。
地域性 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使全球文化景观的底基具有地带性特征,尤其在以地带性明显的自然因素参与构成的文化景观中,其外貌表现出相应的地带性特征。
文化核心性 在空间形态上,文化景观似乎应成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区,而事实上,文化景观往往表现为存在着中心区与边缘区两部分。一般来说,中心区是文化景观表现得最发达、最典型的核心区。其外围则随着距离加大,其典型特征也随之减弱,并逐渐成为与其他文化区的过渡带(这一点以后还会讲到)。
联系等级性 文化景观除了中心与边缘性的特色外,从其内部联系(文化源地、文化传播等)来看,它还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表现为:①大的文化景观可以包含若干级、若干个小的亚类,它们常存在着或明或暗的等级系统;②文化景观要素组成具有等级层次性,即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其文化景观结构越复杂,反之,则相对简单,并易于接受复杂文化景观要素的影响。
动态与相变性 文化作为一种十分活跃的景观因子,其在营造文化景观的过程中,既体现了一定景观的特色,同时又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流传,发生着变化,从而使文化景观形态也处于一个不断相变的过程中。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课本所举例子为对象,结合周围生活中的事例,通过众多丰富的事例,来了解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并从多方面分析文化景观的其他特性。讨论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要拘泥于课本中的两个特性,通过自身的体会,达到学习的目的。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文化景观具有自己的特性,我们从课文中学习了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和时代性两大特性,其中也提到了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按课本编制,功能性是从属于时代性之中。我认为,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更强,如果把这一特性单列出来,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景观及其特性效果会更好。这一点是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和广大同仁志士共同讨论,以期得到最佳效果。
此外,从前面所学文化景观的内容和列举的许多事例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文化景观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性。如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多样性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细述。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景观的两大特性,即空间性和时代性,通过一些景观图片和事例,使我们对文化景观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对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希望同学们以生活为源泉,从生活中找文化,归纳、总结文化景观的特性与表现,使我们的学习更丰富、充实。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文化景观中,现在仍保留其当初建造时功能的是( )
A.雍和宫 B.西安大雁塔
C.都江堰 D.万里长城
答案:C
2.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而火车不是文化景观,这说明文化景观具有( )
A.多样性 B.空间性 C.时代性 D.复杂性
答案:B
3.古罗马角斗场和我国宁夏的清真寺都是文化系统的( )
A.折射物 B.指示物
C.发展和延伸 D.萌芽物
答案:A
4.交通路口的红绿灯,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是 ( )
A.空间性 B.功能性 C.时代性 D.指示意义
答案:B
5.有关文化景观指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何文化景观都能直接反映自然环境的状况 ②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指示意义是无限的
③文化景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反映它所属的文化体系的特征 ④文化景观之所以有指示意义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景观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二、综合题
6.塔是佛教中的一种专门建筑,原本是埋葬佛骨的建筑物,并作为佛教的象征,供信徒顶礼膜拜,它的最初形式如下图所示。印度的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多层楼阁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塔,且形式多样,如下图中其他各小图所示。它位于佛寺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而且藏置佛经,在塔内供奉佛像,便于佛教徒们膜拜。佛塔原是属于专门的佛教建筑,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功能逐渐扩大了。佛寺中自从有了佛像,供奉佛像的大殿就代替了塔而占据了主要地位。塔被移至佛殿之后,殿的两旁,或佛寺旁的塔院里,作为佛教的标志,塔仍要占据好的位置。所以凡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处,江河之滨都成了建塔的胜地。所有塔的所在地往往成为城郊的风景点、游人的好去处。
(1)试从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三方面分析佛塔这一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
(2)中国塔的外形与印度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这一事实,你如何理解“文化景观是文化系统的折射物”。
(3)从古至今塔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空间性:原位于佛寺中心,现在位于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处、江河之滨;功能性和时代性:最早是用于埋藏佛骨的建筑物,后藏置佛经、供奉佛像,现在成为旅游资源。
(2)中国塔的外形说明了中国吸收了外来文化,而且打上了中国的烙印,富有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文化系统的特点。
(3)原来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现为旅游景观。原因是供奉佛像的大殿代替了塔而占据主要位置,且佛塔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7.读“中国古今著名水利工程分布图”,并回答问题。
(1)填出下列水利工程在图中的字母代号。
都江堰( ) 京杭运河( ) 坎儿井( )
葛洲坝( ) 灵渠( ) 小浪底( )
(2)图中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在原始地表之上创造出来的,因此都属于______________,其表现出的共同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简述下列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
都江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A F C E D
(2)物质文化景观 空间性 时代性 功能性
(3)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 促进交通事业,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并促进农业的发展
8.读“万里长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总长为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的,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1)长城属于_____________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因此长城反映了我国的____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资源,它的旅游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上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某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请分别说明人文界线意义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线意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质 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长城是古代中原政权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落侵扰而采取的措施 与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吻合
板书设计
3.2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一、文化景观的作用1.6 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讲授新课]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了解历史上我国人口的迁移概况;其次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多,人地矛盾的出现,促使大量人口移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开发。一般说来,在一个范围固定的区域内,如果人口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饱和,或者使生产或生活条件降低,这就必然会产生外迁的动力(即推力);另外一些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稀少、有开发余地的地区可以为更多人口提供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对外来移民具有吸引力(即拉力)。自然条件对人口的迁移在人类社会早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战乱中的人们寻求的世外桃源也必定是创造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地方。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正如上面所述的有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在历史上,每当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一次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例如,“实史之乱”“永嘉丧乱”“靖康之难”等。
总之,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多次人口迁移,都与战争和开发国土有关。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宋元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中原一带,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隋朝末年,北方持续战乱,造成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到江南一带,南迁的人民带去了北方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江南,使原先的“荒蛮之地”逐渐变成“鱼米之乡”,经济迅速发展。唐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与北方持平,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移到南方,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
补充材料一:安史之乱
唐代中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又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政治十分腐败;潘镇权限增大,总揽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叛,率军南下,很快攻占洛阳,次年五月称大燕皇帝。七月击败唐将哥舒翰,攻破潼关,进占长安。同时派部将史思明占据河北十三郡。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郡(今河南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然“燕帝”,再度攻下洛阳,中原又落叛军之手,761年,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自称皇帝,叛军内讧,力量消弱。762年、代宗继位,唐朝再借回讫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763年,因田承嗣、李怀先降唐,史朝义势穷自杀于山林之中。安史叛乱始平。自天宝十四年至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波及中原广大地区,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们背井离乡,纷纷南迁。唐朝也从此由盛转衰,陷入藩镇割据局面。
补充材料二:靖康之变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宋徽宗让位,宋钦宗当上了皇帝。第二年起年号为靖康。靖康之变就是指在钦宗统治时,政局的变故。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围攻汴京(今开封)。宋以金银、绢帛、牛马等物,和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为“抵押”,还许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条件,才使金兵退兵。八月,金兵分两路再次进攻北宋,很快完颜宗望的军队第二次包围汴京,并攻入京城,钦宗请降。当时北宋政权实际上已经完全被金朝所控制。1127年4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饮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等。
我们可将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简要概括如下:
(承转)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上述提到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由于政治、战争等因素,使中原人口开始大规模南迁,南方政权陆续建立,长江中下游平原、宁绍平原、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数量都有了增加,黄河流域原来人口密集的地区一度成为丘墟,河西走廊、辽东却由于避难人口的涌入而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由于我国管理制度的规范和一些相应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迁移变得规范和有序,且迁移和流动的数量较少。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了解我国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中期的30年间人口迁移的情况。
二、新中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建国后30年的人口迁移状况,并分析其原因,结合课文中表1.7,再了解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情况。
(组织活动)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更清楚的认识,可组织学生对其长辈进行探访,这种现象在一般的城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探访活动,可让学生写成小文章,或在课堂上进行叙述,然后老师从中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几种情况及其简要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这一时期中,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再加上国家政策限制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我们从课文中表1.6:1954~1984年中国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总体规模比较小,频率也比较低,据统计,从1954年到1984年,跨越乡镇及城市办理迁移手续的迁移人口为5.94亿人,平均每年在1900万人以上。其大致情况如表格所示:
1954~1984年中国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
阶段 总迁移量 年均迁移量
1954~1960年 活跃时期 1.958亿 2797万
1961~1976年 低潮时期 2.548亿 1593万
1977~1984年 回升时期 1.437亿 1796万
此外,在这一时期表现在迁移方向上也较为明显。我国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的地区,其余地区则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人口在迁移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等管理制度的控制较多,而自发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相对较少。
补充材料三:解放后,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国家政府曾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了一系列人口迁移,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向内地移民 解放后为了使生产力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在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业基地、农业基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建设。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从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抽调了大批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支援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建设地区,人数达几百万。迁入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2)向新建的农林业基地移民 为了建设新的农、林业基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移民,迁移了大批城镇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及城镇闲散人员。解放初期的大规模野战军团改制成建设兵团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就属此类型的移民。
(3)毕业生分配 解放后,每年均有几十万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中,除一部分回各自省、市、自治区安排工作外,尚有一部分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重点建设地区、边远山区和文化落后地区工作。
(4)灾区移民 这种移民人数越来越少。但在生产条件差,遇以难以克服的自然灾害时,仍有相当数量居民离开家乡,移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人口稀少的地区。
(5)水库移民 解放后,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兴建了数千座大、中型水库,水库淹没区的居民要迁移,一部分就近安排,一部分需迁往其他省区。我国目前的三峡库区移民,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
(6)特殊性质的移民 这类移民,各国、各地区不一样。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或是军事上的需要,有组织地从人口密集区迁出部分居民到海岛、边疆等地。有时,某些地区性别比失衡时,也会有组织地迁入部分异性青年调节该地区的性别结合。
(承转)上面我们学习了解放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迁移状况,那么,随着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的人口迁移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也就是我们第三部分要学习的内容。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板书)
这一部分内容所反映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较为普遍,我们自己应该有所体会。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在我们的城市中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我们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多联系实际生活,以周边事例来了解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情况。
对于这一时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的流动人口的情况。按照人口迁移的定义,我国的这些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因为他们的居住地一般不会发生“永久性”或者“长期”的改变。但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很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极大,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也确实“长期”地落脚他乡。所以我们对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的学习,主要侧重在流动人口方面。以下我们将概括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的控制,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2000多万。自此以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人口流动的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这与以前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不同,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但是,这一时期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此外,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例如上海市。
在这一时期,我国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他们迫切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政策,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人们为了进一步追求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这样对城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2)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贡献;(3)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4)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5)为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6)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然,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也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流动人口由于其巨大的规模,极大地加剧了城市公共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人口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安置场所而私搭乱建各种“窝棚”,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一现象,促使人口流动更趋合理化。
(课堂活动1) 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规模很大,历史很久,解放前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有向东北迁移,山西有向内蒙古迁移,甘肃有向新疆迁移的传统。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如何?请同学们在了解上述内容之后,参阅相关图形,填写下面表格。以便于同学们的学习。(表格已填,或可让学生先填,然后出示)。
从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新世纪我国西部大开发,人口今后将会向西部迁移,当西部地区繁荣起来时,我国的人口分布状况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补充材料四:民工潮的原因、特点和利弊
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⑤城市吸引力。
特点:①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
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我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破坏环境等。
(课堂活动2)组织学生简要讨论“民工潮”现象。
在我国,随着城市经济的大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落后的农村地区,涌入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谋求职业,引起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人们常说的“民工潮”。
讨论:你所在的地区有民工吗 你的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多吗 你能就民工的主要来源、流向、从事职业、主要分布区域及民工对流动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民工潮”形成的原因,民工已经或将要给城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吗 针对这些影响,你能提出一些看法吗
以上这些问题可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也可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是紧接上节课的内容而展开的。本节中,课文将我国人口迁移划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可采用实际事例与阶段对比的方法来了解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流向及其特点,尤其是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流动)所表现出的新特点: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但周围有大量的事例可供我们选用,我们应灵活学习,学而用之,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1.6 中国的人口迁移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迁移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2.迁移方向——由黄河流域向南方
二、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1.迁移的规模小,频率低
2.迁移的方向: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支援边疆建设、库区移民等
3.迁移的几种形式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表现特点——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逐年上升
2.人口迁移和流动方向——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工矿区
3.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和目的——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过剩等
4.流动人口由农村到城市及其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存在城市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