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三街中学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2007年度三街中学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2-07 22: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2007年度三街中学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题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1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表格内,每题2分, 共40分)
1、下列有关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西部大开发属国土整治范畴 B.区域发展重在开发
C.一个国家发展不属于区域发展 D.我国治水的关键是发电和航运
2.地理信息系统 ( )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的能力
C.是地图绘制系统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三峡地区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国家的重点开发地域;然而三峡百万移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成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回答3-7题:
3、三峡地区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地处我国的东部经济地带 B. 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地处我国国土的核心位置 D. 地处中西部结合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区域
4、长江三峡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发电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扼守长江上游,位于大西南的腹地
三峡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有重要意义
D. 地处我国中部与东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处
5、对三峡地区的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该地区人均耕地多,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该地区最为丰富的常规能源是天然气
该地区最为重要的资源是水能和生物能
宜昌是我国四大磷矿区之一
6、百万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科学文化素质低 B.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C.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 D.移民中部分闹返乡
7、对开发性移民的正确叙述是( )
开发性移民是最好的移民方式,所有因水利工程建设而产生的移民都要走这条路;
开发性移民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
国家不再发放赔偿费给移民,所有赔偿资金作为开发资金
D.开发性移民就是国家发放贷款给移民进行国土开发,安置其自身的生活
右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8~9题:
8、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太阳辐射强 C 水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
9、该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 水土流失的治理 B 酸性土壤的改良
C 荒漠化的防治 D 河流的综合整治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0—11题。
10.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11.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
1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自古以来黄土高原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
A.使土壤的肥力得以恢复 B.增加了耕地面积
C.增加了粮食产量 D.加重了水土流失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14—15题。
14.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15.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6.垂直地带性显著的地区通常
A.绝对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 B.相对高度大而绝对高度小
C.纬度低,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均大 D.纬度高,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均大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20题:
17、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1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19、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乙所在省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分)是(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自给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0、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   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D.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7题,共21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择正确得2分,只选择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有(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2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表现为( )
贺兰山以东多盆地和高原
降水从东到西逐渐减少,到新疆西北部降水有所增加
东部降水在400mm以上,西部在400mm以下
植被从东到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3、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
自然资源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经济发展速度 D.产业结构的配置
24、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以下哪些可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 )
受暴风雪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牲畜数量下降
新疆原有的野马、野骆驼和野黄羊等动物物种消失
地表反射率增强,植被覆盖率下降
土壤紧实度降低,生物生产力下降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26、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区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27、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9分)
2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
(3)图中③地区的水地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

(4)根据你所学和了解的知识,你认为我国其它地区还存在什么环境问题,把它写在下面并把序号⑤填在图中相应地区。
⑤——
29、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K山脉名称       ,走向是        ,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A     ;     B     ;
      
(3)写出下列山脉所属流域的分界线:
E    与    的分界线; 
C    与    的分界线;
(4)试分析E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 ,

(5)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    ,。
30、下图中四条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界线,读图回答:(16分)
(1)A是  月  ℃等温线,大致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       一线。
(2)B是    区域和    区域的界线,北段大体上沿着              、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C是地势第  级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由    、   、   和    山组成。
(4)D是我国   区和   区的界线,大致由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           山组成。
(5)从自然地理角度考虑,四条线中,   线是划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重要依据。
2006—2007年度三街中学上学期高二地理段考答题卷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21-27题,每题3分,共6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共39分)
28、(10分)
(1)


(2) 、

、 。
(3)

(4)⑤-------------- 。
29、(13分)(1) 、 。
(2) 、 、 、 。
(3) 、 、 、 。
(4) 、 。 (5) 。
30、(16分)(1) 、 、 。
(2) 、 、 、 。
(3) 、 、 、 、 、 。
(4) 、 。
(5) 。
高二地理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其中1-20题每题2分,21-27题每题3分, 共61分)
1、A 2、D 3、C 4、C 5、C 6、C 7、B 8、B 9、C 10.B 11.B 12 D 13.B 14.D 15.D 16.C 17A 18 B 19 B 20 D
21、AC 22、BD23、BC 24、CD 25、CD 26、AB 27、BC
二、非选择题,(共39分)
28.(10分,合理即可得分)(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2)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 营造“三北”防护林 (3)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 (4)问题与地域一致即可
29、(13分)(1)祁连山 西北一东南 
(2)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3)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4)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 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⑥河流的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
⑦农业上水田与早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
(5)Q 
30、(16分)(1)1 、0 秦岭一淮河 (2)内流 外流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 200 (3)二 三 大兴安岭 大行山 巫山 雪峰 (4)季风 非季风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