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1课时 (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1课时 (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22 18:19:03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1课时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1 声音与音乐、建筑
1. 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的 ,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出各种声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
2. 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 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 等,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
3. 同一个声音传到人双耳的时间、强弱和其他特征会有微小的差别,因此人们就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 ”。
要点2 听不见的声音
1.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做 ;把振动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做 。
2. 声波既可以传递 ,又能传递 。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我国古代宫廷中有一种叫“编钟”的乐器,能够演奏出各种悦耳动听的音乐,一组“编钟”包括很多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钟,敲打时各自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  )
A. 只能是响度不同 B. 只能是音调不同
C. 只能是音色不同 D. 可以做到音调、响度都不同
2. 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电影院、剧院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A. 减小声波的反射  B. 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大声音的响度 D. 装饰的美观些
3. 当你坐在教室里专心学习时,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说话声。不用回头去看,你一样知道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是哪个同学发出的。这里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A. 双耳效应、音色 B. 响度、音调
C. 音调、音色 D. 心理感应
4. 家里的超声波洗碗机,不用人动手就能把碗清洗干净是因为(  )
A. 超声波是清洁剂
B. 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冲击下来
C. 超声波发生反射
D. 超声波可以传递去污信息
5. 如图所示,用声呐测量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如果发出信号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那么被测处海洋的深度为(  )
A. 1500m B. 4500m C. 9000m D. 18000m

第5题 第6题
6. 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从中我们可知(  )
A. 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
C. 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
D. 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7. 在地震救援中,常常使用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8.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 回来,形成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就是利用了声音的 原理。
9. 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10. 超声有很强的 ,可以用来治疗人体疾病,探测金属内部的缺陷;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 ,它能将不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还能破坏细菌的结构。
1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选填“低于”或“高于”)20Hz。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2019年位于俄罗斯的希韦卢奇火山喷发频繁,3个月发生22起火山喷发,火山口喷出的高温熔岩最高达5000米,部分周边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 声。
12. 人们挑选砂锅时,用小棍轻敲几下,判断砂锅是否有裂纹;医生利用超声波检查病人腹部器官的病情;学生听到敲响的铃声知道是上课铃还是下课铃。分析这些实例,可以归纳出的规律是 。
13. 如图所示,小强在鼓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在另一侧用力敲鼓,在听到很响的鼓声同时还将会看到 ,这表明 。
14. 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支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观察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
15. 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和次声)人们甚至无法听到。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想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助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小宇家里和手边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个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 作为声源,理由是 。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如图所示: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张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你认为第 种方案较好,理由是 。
(3)为了更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你认为小宇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技巧性的问题?(说出一种) 。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1 1. 数字合成 2. 吸声 反射板 3. 双耳效应
要点2 1. 20000 超声 20 次声 2. 信息 能量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D 2. A 3. A 4. B 5. B 6. C 7. C
8. 反射 反射
9. 振动 超声波
10. 穿透能力 破碎能力
11. 低于 次
12.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3. 烛焰晃动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4. 拍动塑料薄膜 轻拍、重拍塑料薄膜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时,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15. (1)组合音响 声音大,现象明显 (2)二 火焰跳动,效果明显 (3)要关好门窗,防止风对实验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