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试卷(一)
黄土高原专题
总分:15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周洪祥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答案填入表格中)
1.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2.有关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流人黄河的主要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有黄河的主要支流
B.黄土高原上植被破坏严重
C.黄土高原上的河流流量大
D.黄土高原的黄土土质疏松
3.黄土高原地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主要指( )
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轮作套种 D.轮荒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做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
A.减少人口数量 B.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稳产高产田
C.发展当地的工业 D.停止露天开采煤矿
6.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7.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 )
A.季风气候 B.过渡性地理位置 C.台风影响 D.人口增长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
8.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一致
9、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10、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
措施是
A.植树种草 B. 陡坡地建梯田
C. 全部发展耕作业 D.全部发展畜牧业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1)和鲁尔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此回答1~2题。
1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蓄水保土 B.改善生产条件
C.创建旅游景点 D.利用光热
14.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
①打坝建库 ②平整土地 ③植树造林④深耕改土 ⑤修水平梯田 ⑥抽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15.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 )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
B.喀斯特地貌广布
C.黄土覆盖,平坦广阔
D.沟谷纵横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二、综合题(120分)
16、图为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是黄土高原周边的地形区,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_(山脉)。(4分)
(2)、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宜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四处相适应的分别是 (填字母) (4分)
打坝建库____; 种草护坡___; 平整土地___ 修筑梯田___.
(3)、甲、乙、丙三地,哪地最适宜建窑洞?为什么?(2分)
17、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分析图中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成因:
A、自然原因:
B、人为原因:
(2)图示C工业基地常规能源缺乏,目前的主要解决途径有哪些?
(3)分析图中D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
(4)图中A地区常规能源丰富,该地区正在实施的能源输出工程,对C地区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哪些?
(5)E地区已建成羊八井地热电站,简述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18.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境内(以上每空1分,共8分)。
(4)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各2分,共4分):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9、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黄土高原地跨 、 、 、 、 、 、
7省区(写简称)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文化遗产),
C (山),
D (山脉),
E (山),
F (地形区),
G (地形区)。
(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 ,判断根据 。
(4)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表面沟壑纵横的成因是 。
(5)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锐化的原因是
21、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
(1)黄河上游有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 A是 平原,B是 平原。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 、 。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消除黄河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
(4) 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请简述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22.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这是一幅——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2)这里的民居形式是 ,而图中的民居形式则是——,在——高原上常常能见到这种民居形式,故此图的 与 是不一致的。
(3)图中所示高原位于我国——(大自然区)的——(经济地带).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 。跨 、 等干湿区。
23.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21分)
(1)对比甲、乙两幅图中A、B所表示的区域的地理特征,填下表。(15分)
地 区
A
B
地形区
气候
异
类型
特点
同
土 壤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能源
(2)甲图中A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2分)
(3)乙图中C处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是什么?(4分)
24.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B.___________ (山脉) C.___________ (山脉)
D.___________ (河流)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主要集中于________(省份)
?(3)从三大自然区域看,位于___________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宿迁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试卷(一)
黄土高原专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C
D
D
B
B
C
B
B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C
C
A
C
D
二、综合题
16、(1)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 华北平原 秦岭 祁连山脉(4分)
(2)d b a c (4分)
(3)丙处 地势较高 ,向阳地带, 适宜建住宅。((2分)
答案:17、(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人为原因)当地对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不合理的垦殖方式、过度樵采、开矿、采草药等)。(2)从其他省区输入煤炭、石油;发展核电事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发展轻型、高科技、耗能低的工业等。(3)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增产潜力大。(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基本无污染。西气东输工程可以使C地区煤炭、石油的消费比重降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5)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18. (1)E F A B;(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3)青海 河南 ;(4)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而且没有支流流入 ;人为原因: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19、(1)汾河 渭河 (2)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稀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4)黄河河流泥沙含量多,泥沙在下游沉积;黄河沿岸筑坝束水。 植树种草、达坝淤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0.(1)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
(2)A太行山 B长城 C乌鞘岭 D秦岭 E华山 F渭河平原 G汾河谷地
(3)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
(4)风力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5)①人口土地资源压力大 ②落后的耕作技术和方式 ③粮食短缺
④农业经济单一 ⑤开垦生态系统脆弱的边际土地,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21.(共16分)(1)A是宁夏平原,B是河套平原。(各1分)(2)汾河、渭河。(各1分)(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流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每点2分,共4分)
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作用;下游加固大堤。(每点2分,共4分)(4)华北地区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工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每点2分,共4分)
22.解析: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自然环境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联系。题干中已明确告诉是某高原的景观图,结合图中高原景观的特点——沟壑纵横,可判断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民居形式是窑洞,而该图却画了适合于游牧的蒙古包。
答案:(1)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2)窑洞 蒙古包 内蒙古 自然景观民居
(3)东部季风区 中部和西部地带 暖温带 半湿润 半干旱
23、(1)(15分)
地 区
A
B
地形区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气候
异
类
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
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同
雨热同期
土壤类型
黄土
紫色土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
一年二熟到三熟
主要能源
煤
水能、天然气
(2) 水土流失严重。(1 分)
(3)C处位于我国第一和第二及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C处处于我国湿润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24.(8分)太行山、秦岭、黄河,煤炭、山西,东部季风区、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