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天门中学2005-2006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 理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
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答卷中,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图(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1~4题。
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森林资源丰富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4.图中I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几年河流下游经常出现断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流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
B.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
C.I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D.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下游因断流所造成的危害
国家 耕地总面积(千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① 176950 0.67
② 51885 2.68
③ 95467 0.08
④ 297319 0.30
世界 13379680 0.24
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四国1997—1999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5~7题。
5.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印度
B.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
C.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
D.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美国
6.①国的国土面积比③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③国大得多,原因是
A.①国河流众多,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B.①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
C.③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D.③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
7.③④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
A.热带沙漠广布 B.水旱灾害频繁
C.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国家 栽培面积(km2) 产量(t/年)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 13404082229059 59168620713590
世界合计 2673 2475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据此回答8~9题。
8.该种农作是
A.咖啡 B.甘蔗 C.茶叶 D.可可
9.改种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A.需水、肥、热量很大
B.耐盐碱、干旱环境
C.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D.需充足热量和静风环境
读右边两地区图,回答10~13题。
10.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11.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A.水体富营养化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2.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13.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四幅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渔场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A.纽芬兰、北海道、秘鲁、北海 B.秘鲁、北海道、北海、纽芬兰
C.北海道、纽芬兰、秘鲁、北海 D.北海、秘钱、纽芬兰、北海道
15.四幅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A.北太平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本格拉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B.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C.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16.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比较适宜鱼类的生长
B.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
C.寒暖流交汇使海水的盐度比较适中,有利于鱼类产卵
D.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读我国极地考察站资料,完成17~18题。
17.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A.120km B.1000km
C.1100km D.1200km
18.当我国长城站的昼长为一年中最大时
A.长城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昼长均为24小时
B.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圣地亚哥是多雨季节
下面是沿10°E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19~20题:
19.该图的水平比例尺约为
A.1:22000000 B.1:7400000 C.1:11000000 D.1:550000
20.关于M、N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气候的大陆性大于N地
B.分别属于高山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两地的水汽都主要来源于东部的海洋
D.M地全年日照时数大于N地,其直接原因是M地的太阳高度大于N地
读沿1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
B.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D.E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
22.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纬度的西经120°附近也有广阔平原
B.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C.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读右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数码与气候类型搭配错误的是
A.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②热带雨林气候
B.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24.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c.该国首都同时又是最大的城市
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A.abcd B.abc C.acd D.abd
25.有关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牧业主 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
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 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
张家界天门中学2005-2006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 理 答 卷
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答卷中,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本题共50分。
26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A处地形为_________(2分),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一条公路,图中有丙、丁两种方案,哪个更合理,为什么?(4分)
(3)如果乙村缺水,想从甲村的河流上游引水。若以明渠引水,应用丙、丁两条路线中的哪条?_________;若用输水管道的形式,则用图中两条线路中的哪条?_________。(4分)
27.读非洲气候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6分)
(1)②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2分),与其气候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号,2分),试分析②形成原因(2分)。
(2)图中AB沿线经过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C海域的面积将会如何变化 为什么 (4分)
28.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小麦区位于____________山脉以东,属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共2分)
⑵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______山脉以西,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共2分)
⑶A区是该国重要工业区之一,其发展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农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共4分)
29.读甲、乙两幅图,回答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湖名称:(共4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甲图西南部所示范围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1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乙图河流沿岸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为______________(1分),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越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 11.D 12.D 13.C 14.C 15.B 16.D 17.D 18.B 19.B 20.A 21.C 22.D 23.D 24.D 25.A
26.⑴盆地 河流由北、西、南向中部汇集,表明四周地势较高 ⑵丁方案 经过丁处修建公路比较平缓,不需要开凿隧道,工程量小 ⑶丁方案 丙方案。
27.(1)热带雨林 ④ ②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2)纬度地带性 热量 (3)C海域将会扩大 因为该海域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两侧的陆地会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28.⑴落基山 温带大陆性(温带草原) ⑵内华达山(统称落基山) 地中海 ⑶开发历史悠久 矿产资源丰富 海运和湖(河)运条件便利 乳畜业
29.(1)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 纳塞尔水库 尼罗河 (2)乳畜业 该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市场广阔,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少,适宜草类的生长 (3)长绒棉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