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市二中2005-2006年高二五月测试地理试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鄂州市二中2005-2006年高二五月测试地理试卷[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2-18 23: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鄂州市二中2005-2006年高二五月测试
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后面指定的答题栏内。
1.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2.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3.我国华南地区的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是
A.台湾 B.海南 C.广东 D.广西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5.下列各处名胜、按纬度由高向低,依次排列的是
A.岳阳楼、日月潭、秦兵马俑、沈阳故宫
B.秦兵马俑、岳阳楼、日月潭、沈阳故宫
C.日月潭、沈阳故宫、岳阳楼、秦兵马俑
D.沈阳故宫、秦兵马俑、岳阳楼、日月潭
6.下列地区中,泥石流的分布较为广泛的是
A.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 B.山东、浙江的大部分地区
C.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的地区
D.甘肃西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
7.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A.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
B.西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
C.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D.宁夏、新疆、河南、浙江、湖北
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但由于运费太高等原因,在国内打不开市场。于是,有专家建议,要扬长避短,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国内,而应把市场的重点转移到自己的“西部”即临近的中亚诸国。劣势未必不是优势。根据资料,判断下题
8.与新疆直接相邻的中亚国家是
A、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C、蒙古、俄罗斯、阿富汗 D、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9.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下游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10.关于我国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气候区属于寒温带
  B、塔里木盆地属于中温带
  C、广西南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范围
D、辽东半岛基本上属于暖温带范围
读系列省区轮廓图,回答11-13题

11.这些省区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临我国两大海域的省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14--17题。
14.四地夏季降雨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15.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16.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降水月分配情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 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判断18-22题
18.各拉丹冬位于哪座山脉
A、巴颜喀拉山脉 B、冈底斯山脉
C、唐古拉山脉 D、可可西里山脉
19.虎跳峡位于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重庆市
20.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灌溉
2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主要原因是:①江阔水深②曲流,流水不畅③河床高,大堤易缺口④大量支流水量汇入,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长江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图上可以看出其水能主要分布在
A、宜宾以上河段 B、宜宾至宜昌河段
C、重庆至武汉河段 D、虎跳峡以上河段
读等值线示意图,据图判断23-25题。
23. a为500米,b为1000米,地处浙江省内
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降水:甲<乙 D.坡度:甲<乙
24. a为1000百帕,c为990百帕,夏秋季地处华南某地区
A.乙吹东南风,甲吹西北风 B.风速:甲<乙
C.该气流系统为反气旋 D.该系统带来急风暴雨
25. a为2℃,b为5℃,c为8℃,该图为贵州某地某月等温线图
A.为冬季某月等温线图 B.乙为向阳山坡
C.甲比乙低约500米 D.甲地和乙地宜发展耕作业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地区冬春季节某日的锋面活动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根据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目前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________锋。
(2)在这种锋面活动影响下,我国秋冬和冬春之交常常形成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为该日“北京时间”12点整的锋面活动状况,而锋面移动速度为40千米/秒,则锋面将于次日________点移到北京地区,届时北京地区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种锋面活动出现在夏季,而锋面移动又较快的话,那么在锋面上往往会形成________天气。
27.下图所示的剖面,切过 F、G、H三条大河的河源段。河源区径流(Ry)与全流域径流(Rq)的比值如表所示。<8分>
河名
Ry/Rq
F
0.10
G
0.25
H
0.49
⑴据图回答河流名称,
F是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
⑵依据表中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G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 )。(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1/5 B.1/12 C.1/15 D.1/20
28.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6分>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
东部地区
46
96
222人/ Km2
西部地区
54
4
9人/ Km2
(1)黑河、腾冲分属哪两个省级行政区 和 (写简称)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

从以下三方面分析该线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

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开发历史:

(3)在该线的西北部,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有 、 、 。
29.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指出:
甲地应为:___________气候,乙地应为:__________气候;两地降水的明显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
(2)山脉以东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以西为_________________带。
(3)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________,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___(选择填空)。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种植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4)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差异,显示出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C
D
C
B
D
C
D
B
A
D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B
B
B
A
C
D
A
26.解析:(1)从图可以判读出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冷锋;(2)在这种锋面活动影响下,我国冬季常常形成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寒潮;(3)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论为次日6点。(4)冷锋活动出现在夏季,而锋面移动又较快的话,在锋面上往往会形成暴雨天气。
答案:(1)冷锋 (2)寒潮 (3)次日6点 大风、沙尘暴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4)暴雨
27.解析:本题通过剖面图将重大地理时事与基本国情及使用地理坐标的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对于能力较低同学,是一次“考验”,解答第⑴小题,首先应仔细剖面的经纬度位置,并结合地形的海拔高度、河流的密度,推断它在我国可能的地区分布,由河网密度较大,山河相间分布,应可推断出该地区为我国的横断山区,图示的三江由西向东应为澜沧江、长江、黄河。第⑵小题的解答,应首先回顾长江的流量在全国河流中占有的地位,然后再进行评估。由课本知识长江、黄河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40%(其中以长江为主,约占全国径流的37.7%),用粗略的计算方法40%×0.25=1/10,由此即可确定B选项。
答案:澜沧江 长江 黄河 (2)B
28.解析:该题重在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和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是东部多西部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这种分布的成因社会经济条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自然条件: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人,并且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而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开发历史: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比较早,而西部则相反。
答案:(1)黑 滇 (2)东部多西部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社会经济条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
自然条件: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人,并且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而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开发历史: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比较早,而西部则相反
(3)乌鲁木齐 兰州 包头
29.解析: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从图上的降水和气温图可以看出,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大陆性气候。从自然带看,甲地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地属于温带草原带。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旱地种植业,山脉以西主要发展草原畜牧业。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差异,显示出陆地自然带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规律
答案:(1)甲地:温带季风气候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甲地的降水量多,乙地的降水量少。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3)B(以东);C(以西) (4)从沿海向内陆<或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