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市丁堰中学高二地理期末总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如皋市丁堰中学高二地理期末总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1-10 18: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皋市丁堰中学高二地理期末总复习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1—3题:
1、该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
2、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
C.北坡海拔400—1600米处
D.北坡海拔700米处
3、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
A.森林带 B.森林—草原带
C.草原—荒漠带 D.荒漠带
2005年3月,中国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城市特大型企业“首钢”搬迁工程已启动。在距离北京225千米的中国北方港口——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的曹妃甸,一个年产达800万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型钢铁厂将建成,它将是搬迁后“首钢”的载体。回答4-6题。
4. “首钢”搬迁工程酝酿已久,迟迟没有启动的原因是
A. 区位优势突出 B. 社会效益好
C. 工业的惯性 D. 经济效益好
5. “首钢”搬迁的目的是
A. 将旧址开发成新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
B. 还北京一片蓝天并融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中
C. 把年均80多亿的社会增加值转移至河北
D. 为实现2008年的“绿色奥运”将污染迁移到河北
6. 关于“新首钢”区位优势不正确的叙述是
A. 靠近劳动力质优价廉区,可以为当地8.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
B. 可利用来自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资源发展生产
C. 能发挥曹妃甸天然良港的优势,生产和出口高档次钢材
D. 距离京津地区较近,可得到来自两地的技术支持
下表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7-8题。
广东省
北京市
上海市
海南市
全国
人口数量(万人)
8624
1382
1674
787
129533
增长幅度
37.5%
27.7%
25.5%
20%
11.6%
7. 广东、北京等省市1990年7月1日以来人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
A. 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低
B. 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
C. 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
D. 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增多
8.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 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B. 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
C. 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D. 男性人口比重上升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为米)。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图中所示范围内地表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A. 55米或72米 B. 65米或83米
C. 58米或69米 D. 50米或70米
图2是“某地区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1-13题。
图2
11. 图中所示的30年间,该地区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
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
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2. 图中所示的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 大幅度提高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13. 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很快,其根本原因是
A. 大量人口迁入
B. 城市旧房改造加速
C. 经济发展快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14.下列是我国几个不同民族人民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长,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当然最强。”
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水汽又少,晴天多,日照时数也多,太阳辐射最强。”
据福州市旅游局的最新统计:2005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福州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3103
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2.95%,掀起了旅游活动的高潮。据此回答15-16题。
15.2005年春节黄金周到福州永泰青云山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
A.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B.旅游地具有有限的最优吸引半径
C.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不高    D.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16.旅游活动呈大众化趋势所反映的主要文化扩散形式是
①迁移扩散 ②刺激扩散 ③等级扩散 ④传染扩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3表示我国西部地区某乡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情况图(a点代表70年代,b点代表90年代)。读图完成17-18题。
17.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各数据趋于减小的是
A.粮食总产量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耕地面积 D.粮食单产
18.有关西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产量
B.现有工业以技术指向型工业为主
C.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人口压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读图四(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19-22题。
19.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980米 B.1230米 C.1500米 D.1620米
20.图示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水能 B.煤炭 C.石油 D.有色金属
21.位于丙省的商品粮基地是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洞庭湖平原
22.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回答23-25题。
23.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
A.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B.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C.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24.图中缺水严重的省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资源利用率低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小
③蒸发量大 ④耕地比重大 ⑤中低产田分布广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25.与浙江、福建水土资源配合情况类似的国家或地区是
A.日本 B.意大利 C.东欧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2004年9月29日,正值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喜庆建厂35周年的日子,扎根在秦巴山区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正式从鄂西北的汽车重镇十堰市搬迁到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据此结合图回答26-27题。
26.为保证“二汽”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兴建了与之配套的工程,这些工程是指
A.葛洲坝水电站和汉丹铁路 B.丹江口水电站和襄渝铁路
C.丹江口水电站和焦柳铁路 D.安康水电站和汉丹铁路
27.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的原因是
A.优化武汉市的产业结构 B.寻求更丰富的钢铁资源
C.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D.充分利用长江水运
读图3“我国7年后部分行业就业人数增长情况预测”回答28-29题。
28.当前,下列行业部门中就业人数最多的是
A.服务业 B.纺织业
C.服装业 D.精密仪器制造业
29.为减少低收入人口比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后我国扩大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出路在于
A.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各业并举
B.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服装纺织业
C.坚持科教兴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D.根据国情,加快发展服务业
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31.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32.下面分别是我国棉花、油菜、甜菜、甘蔗四种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试判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棉花 ②甜菜 ③油菜 ④甘蔗
B.①油菜 ②甜菜 ③棉花 ④甘蔗
C.①棉花 ②甘蔗 ③甜菜 ④油菜
D.①棉花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油菜
33.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
①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 ②东部众多荒地未经开垦 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
④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4.(2004年黄冈模拟题)既是我国大型钢铁基地,又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的是
A.北京、鞍山、太原、成都 B.北京、上海、武汉、天津
C.重庆、包头、郑州、西安 D.上海、唐山、石家庄、攀枝花
35.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表1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回答36—37题。
表1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z)
人口生理密度(人/kmz)

3
35

70
3503

129
934

241
963
注: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
36.表1中四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7.从表1资料看,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国家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4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8—39题。
38.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
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9.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
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低温
(二)双项选择题:
读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40-41题
40.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是
A.2月 B.9月 C.10月D.11月
41.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B.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C.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D.蒸发量越大,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
二、综合题
4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5年2月28日。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做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材料二:首钢搬迁示意图。
(1)当初建立首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
_______等。
(2)首钢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__ 。
A.占地广,地价高 B.环境污染严重
C.能耗太高.运输压力大
D.机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3)首钢搬迁曹妃甸后可以建设一个类似宝钢
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 搬迁后,可以完成首钢、唐钢(唐山钢铁公
司)的重组,发挥规模效应
② 通过发挥新基地在产品、成本、规模、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达到限制小厂发展规模,以及
使其随市场竞争自行退出或是并入集团的目的
③有利于总体提升华北以至我国钢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更是首钢通过搬迁获得的自身发展难
得的机遇
④ 交通更为快捷,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更为方便
(4)曹妃甸港位于塘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厂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具有的优势有哪些?
4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
结合上述材料及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2)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4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一河水清,另一河则水浑,成语“泾渭分明”即由此而来。请解释其自然原因。
(2)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请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3)读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45.图9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拨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地形可能是——,西部地形可能是
——,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图中A地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
4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铁路的名称是           。
(2)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③至⑤铁路段沿线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    
                              。
 (3)⑤至⑥铁路段穿越的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存在的主要农业生态问题是              。
(4)在穿越本铁路的南水北调输水路线中.最靠近输水线的铁路沿线城市是      。 (填序号).
47.读2003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22分)
2003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农民收入构成及变化
(注: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和租金收入、农民的退休金和养老全等.)
(1)在全年人均纯收人中,由苏南往苏北.工资性收人总额与家庭经营纯收入总额的变化趋势为 。
(2)在表中l-4收入项目中,苏中地区农民的最高收入来自    ,苏北地区 ,农民的最高收人来自   。苏南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来自                。
(3)从全省范围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性收入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B.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C.第一产业纯收人绝对额增加
D.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绝对额藏少
(4)苏北农村地区国土整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5)从表中资料分析。苏北地区提高农民收入的立足点是什么?可采取哪些相应的发展措施?
48. 读“中国轮廓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地区是全国重要的 基地和 基地。
(2)B地区地貌特征是 ,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
(3)C地区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自然景观的水平变化是 。
(4)图中数字表示我国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这些地区表现在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 ;②
③ ;④ 。
(5)从形成上述这些地区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上分析①和④地区共同之处是 。
答案:
1-5 DCCCB 6-10 ACBCC 11-15 BCCDB 16-20 DDDBA 21-25 BDDCA
26-30 BCADA 31-35 DDBBB 36-39 DABB 40-41 BC BC
42. 答:(1)资源、能源和市场 (2) B (3) C (4) ①曹妃甸是我国少有的不需要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可停靠25万吨级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有利于钢铁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②冀东地区是全国最大铁矿区之一。目前保护较好,尚未开发,可为钢铁厂提供可靠的铁矿石保障:
③ 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滩涂地广阔,建厂可不占用耕地;( 曹妃甸钢铁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
43.
答:(1)珠三角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长三角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且2000年后国际直接投资比重超过珠三角地区。
(2)答:珠三角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与人才优势逐 渐丧失: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有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44. 答案:(1)形成原因是泾、渭河河流受锋面雨带推移规律的影响,先后错开了雨季和汛期(当锋面雨带北移时,渭河先进入雨季,水浑,而泾河水清;之后,泾河进入雨季,水浑,而渭河水清。当锋面雨带南移时,泾河先进入雨季,而渭河后进入雨季)
(2)防洪、防凌和减少中游泥沙的输入、阻止下游河床的进一步上升。
(3)受三门峡水库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上升,渭河水流不畅,流速缓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增高,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45. (1)平原,丘陵;(2分)东部河流曲折,村落较多,西部是河流的源头,并且该地区最大海拔为268米。(3分)
(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东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4分)春季雨水多,易造成低温,夏季伏旱造成减产,寒潮、台风等可能影响本区,(3分)西部为丘陵,土壤贫瘠。(1分)一 (3)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染。(4分)从上述两方面评分,如从农业生产措施的角度回答也可以踩点给分。
46. (1)陇海一兰新线(2分)
(2)①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丰富;②水资源相对较为充足
③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每小点2分。共6分)
(3)水或水资源(缺水) 土地荒漠化(每项2分,共4分)
(4)②③(共2分,填对l项得1分)
47. (1)工资性收人总额越来越少家庭经营纯收入总额越来越多(2分) (2)外出
从业得到收入 第一产业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每空2分,共6分) (3)A (2分)
(4)有大片盐碱地(2分) 多干旱与洪涝(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发展第一产业(2分)
可采取的相应发展措施有:(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得6分) ①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⑧发展商品农业 ④搞好水利建设 ⑤改良土壤 ⑥提高农民的素质
48. (1)商品粮、林业 (2分) (2)宽广坦荡 由东向西减少 (2分) (3)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1分) (4)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水土流失 ④旱涝盐碱风沙 (4分) (5)土质疏松的沉积物、多大风天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