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四中2005-2006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
2006-3-25 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姓名 _______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9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图1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1,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 ②食品罐头厂 ③电脑装配厂 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 ②炼铝广 ③缫丝厂 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A B C D
4、同一经线上,地理事物相同的有:
A.气候 B.地形 C.地方时 D.正午太阳高度
5、下列各词句描述的天气或气候条件,属于冷锋影响的是:
A.四季如春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长冬无夏 D.一场秋雨一场寒
6、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成地下水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小,历时长 B.降水强度大,历时短 C.植被少 D.坡度大
7、下列地质现象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8、森林资源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9、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削弱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削弱
10、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主要是因为:
A. 大气反射蓝紫光 B.大气散射蓝紫光
C. 大气折射蓝紫光 D. 大气辐射蓝紫光
11、工业布局所要取得的最佳效益应该是图5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2、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控制人口增长
C.大力建立自然保护区 D.减少大气污染
13、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对技术要求高知识密集型的是:
A.电视机装配 B.飞机制造
C.化学工业 D.有色冶金
14、读图6,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和人均耕地数量变化特点的有:
A.人口基数小,但增长迅速
B.人口和人均耕地的变化成正比
C.人均耕地呈上升趋势
D.人均耕地逐年下降
15、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立体农业 ②灌溉农业 ③茶叶园艺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 ②茶叶园艺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 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立体农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16、下列各图表示的工业区中,其工业布局主要是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是:
17、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国家的优惠政策;②技术力量雄厚;③农业基础好;④水源充足;⑤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⑥靠近上海市老城区,老城区基础好,势力雄厚,对新区开发起着支持作用;
A.②③④⑤ B.①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8、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大→小→大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19、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地幔部分
20、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21、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A. 一个行星日 B. 一个太阳日 C. 24小时 D. 23时56分4秒
22、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据此判断此时的日期为:
A.3月21 B.6月22 C.9月23 D.12月22
23、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循环
D.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2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25、喜马拉雅山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2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1~4表示岩层由老到新)位于背斜的是:
27、下列地质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
A. 风化作用 B.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内力作用
28、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 侵入岩 B. 沉积岩 C. 喷出岩 D. 变质岩
29、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能正确表示地面低压高空高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下列能正确反映冷锋向南移动的是:
31、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其中有可能是6月22日的是: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32、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33~35题。
3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35、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36~38题。
36、“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37、“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38、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图(13)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判断:
?3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 B. 石油、天然气、煤、水电、核电
? C. 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 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
40、下列四幅图(图16)表示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二、双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少选不得分,只选对一个得1分,共39分)
4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树绿化可调节局部气候
B.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C.在黄土高原区营造防护林主要是为了美化环境、减轻污染
D.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存在制约关系
42、.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主要分布在: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43、包括太阳的天体系统有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44、关于地球大气层,正确的是: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也是平流层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6℃
对流层大气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大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组成。
45、读右图,下列各点气压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B.B>D
C.B=D
D.C>D
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西部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其中黄金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回答46-47题:
46、私采黄金的直接后果是
A.破坏臭氧层 B.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C.破坏植被、污染水体 D.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47、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私自滥采黄金矿产资源的危害是
A.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B.导致黄金市场价格不稳定
C.矿产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D.造成地区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48—49小题:
48、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B.南线输出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 水电
C.中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D.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49、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A.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B.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C.输入地区主要能源不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
D.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答50~51题。
50、从降水和气温特点看,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暖温带 D.亚热带
51、该区是我国重要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其发展有赖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先进的技术水平 D.低廉的土地价格
52、下列成语的本义与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53、世界上的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B.气候温和湿润的欧洲西部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全年高温多雨的印度尼西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1分)
三、综合题:(21分)
54、读图并回答问题:(7分)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在夜半球涂上阴影。
(2)右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纬线上,这时澳大利亚处于 (季节),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
55、读图回答:(7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
① ④
⑥
(2)水循环分为 循环、 循环和 循环,塔里木河参与的是 循环。
5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7分)
(1)判断风向:风从 吹向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夏季出现。
(3)此时,北太平洋上的气压是 强盛的季节,亚欧大陆上的气压是 强盛的季节。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A
C
D
A
C
C
C
B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B
D
D
D
D
D
B
A
D
A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D
C
B
A
D
B
B
A
D
B
C
题号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答案
A
B
D
B
D
D
A
AB
BC
BC
AC
题号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答案
CD
BC
AC
AC
AD
AD
BD
BC
A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共21分)
三、综合题:(21分)
54、读图并回答问题:(7分)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在夜半球涂上阴影。
节气(24个)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季节(4个)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右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夏至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北回归线(23°26′N)_纬线上,
这时澳大利亚处于冬季(季节),
北半球
节气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北半球
3、4、5
6、7、8
9、10、11
12、1、2
南半球
9、10、11
12、1、2
3、4、5
6、7、8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55、读图回答:(7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
①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
⑥地下径流
(2)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内陆(陆地内)循环,塔里木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
5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7分)
(1)判断风向:风从海洋 吹向大陆 。判断的依据是:(A在同一水平面上海洋的气压比大陆高,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从高压吹往低压。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夏季出现。
(3)此时,北太平洋上的气压是夏威夷高压强盛的季节,亚欧大陆上的气压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强盛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