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高二地理选修月考试卷(中国地理)[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年3月高二地理选修月考试卷(中国地理)[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4-17 23: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湄池中学2005学年第二学期三月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据此回答1—3题
1.美国需要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
A.咖啡、可可、香蕉、天然橡胶 B.甘蔗、大豆、玉米、棉花
C.乳肉、咖啡、可可、棉花 D.小麦、棉花、花生、香蕉
2.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是因为
A.美国农业地位在国民经济中不重要 B.美国农业生产过程全部机械化
C.美国农业生产技术低 D.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入低
3.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
A.墨西哥湾沿岸 B.五大湖及东北沿海 C.密西西比河平原 D.西部大草原
读“南美洲部分地区略图”,判断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按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5.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P处的海水温度比往年异常升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6.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B.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的
C.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在40°S以南,西侧的降水多于东侧
读下列四个岛屿图,判断7—9题
7. 图中四岛名称正确的是
A.①斯里兰卡岛 ②北岛 ③马达加斯加岛 ④台湾岛
B. ①斯里兰卡岛 ②南岛 ③马达加斯加岛 ④台湾岛
C.①斯里兰卡岛 ②北岛 ③台湾岛 ④马达加斯加岛
D. ①斯里兰卡岛 ②南岛 ③台湾岛 ④马达加斯加岛
2006年3月高二地理选修月考试卷(中国地理)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所有答案填写于后面答题栏内,其余情况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图1是我国4 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 B.b C.c D.d
2.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读图2完成3~4题。
3.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4.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图3“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5.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新藏
6.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图4是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对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区盛产石油、黄金等
B.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南部由于地势较高,冬、夏季风不易到达
D.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因而林带分布上限高于北坡
8.该剖面经过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资源丰富,如北部地区的化学能源,南部河谷地区的水能资源
B.乙地区由于热量充足,灌溉条件好,是种植棉花、小麦、柑橘的理想地区
C.由于地形气候的影响,山地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该地北部的农业特色
D.共同面临土地的荒漠化和土壤的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图5是我国四个地方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又受东部雨带的影响。据此完成9~11题。
9.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11.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悬河”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图6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13~14题。
13.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 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辽河④淮河
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 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河③辽河④闽江
14.关于河流附近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流域附近既有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也有全国性的商品糖和商品棉基地
B.②流域附近有我国最著名的长绒棉基地
C.③流域附近有三大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
D.④流域附近有全国性的商品棉和商品粮基地
图7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其中a>b>c,且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该地形区。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坡山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①坡年降水量比③坡大
C.②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D.③坡可见大片马尾松林
16.对该地形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邻我国著名的渭河平原 B.南麓有长江的最大支流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图8表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读图完成17~18题。
17.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
A.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油菜
B.①棉花 ②油菜 ③花生 ④水稻
C.①小麦 ②油菜 ③花生 ④甘蔗
D.①甜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水稻
18.农作物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水份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19.关于图9中山脉附近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山脉两侧农业地域类型明显不同
B.②③山脉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
C.①③山脉两侧的河谷地带是当地的主要农业区
D.①②山脉是我国主要的林区
20.从郑州出发依次到南岳衡山、桂林山水、云南世博园、成都武侯祠、重庆、长江三峡、武汉、再返回郑州,可坐火车和轮船,最佳的行程路线是:
A.京广线—湘桂线—南昆线—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京广线
B.京九线—湘赣线—湘黔线—贵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京广线
C.京广线—湘赣线—湘黔线—贵昆线—成昆线—长江航线—京广线
D.京广线—湘黔线—贵昆线—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江苏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徐州——温带落叶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季风气候;苏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图lO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中虚线表示省级行政区的界线)。读图完成22~24题。
22.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A.年降水量多于400mm
B.年降水量少于400mm
C.位于祁连山地
D.可能是河套平原
23.甲地降水主要来自:
A.西风带 B.西南季风
C.太平洋 D.东南季风
24.离甲地较近的灌溉农业区:
A.有塞上江南之称 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C.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 D.冰雪融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25.关于下图中我国地理分界线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②是年太阳总辐射量(140千卡/厘米2)线
C.③是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 D.④是内、外流区域分界线
26.已知甲河主要河段在80°E~90°E、40°N附近,有关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量最大都在夏季
B.甲、乙两河都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C.甲、乙两河所在流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甲、乙两河下游都是商品农业基地
27.关于右图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
B.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花生等
C.①、②两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D.①、②两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28.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①、②省区分别是:
A.①为内蒙古 B.①为广西
C.②为黑龙江 D.②为河南
图11是我国两个三角洲,完成29~30题。
29.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30.下列措施对缓解甲乙两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都有利的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开发核能 D.开发地热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
31、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所示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字母A所在的虚线区域地形种类为__________。图中西侧属于我国从第_________级阶梯向第__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
(2)读图和表,图中所示A及附近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区域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限制本地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限制本区域发展农业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
(5)在图中画出长江干流。
32、读下列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剖面图与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⑴A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黄河下游平原素有“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主要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黄河流域能源分布差异大,上游河段以________为主,中游流域________分布最为丰富,下游沿线附近又有两个大型油田________油田和________油田。
(5)①是黄河沿线的特大城市之一,为西部的交通枢纽,我国西部的大批量农产品要出口到西欧地区,最佳的运输线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②省能源输往京津唐地区最佳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经过 ( )
A、苏皖鲁冀 B、苏鲁冀津 C、苏皖豫冀 D、鄂豫冀津
(3)和最新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 )
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C、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地形障碍是 ( )
A.秦岭山脉 B.昆仑山脉 C.巴颜喀拉山脉 D.祁连山脉
(5)近年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未再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   )
A.下游地区降水补给充足 B.跨流域调水,紧急补充
C.上游地区大力节水 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调度管理
(6)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
(8) 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是: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劣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7—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7—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________地区(填地区名称),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阴影地区河川夏季(7—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 D.浪费严重
(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阅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9分)
⑴在左上图中正确位置,用与图中相同的图例补画京杭运河。
⑵左上图中①是一条重要水道,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左上图中__________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四点)。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上图反映了江苏省人地关系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点)。
(5)左下图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右下图说明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0分)
A
A
B
C
A
D
B
A
C
B
B
B
C
B
B
C
C
A
D
A
AB
AC
CD
CD
CD
AC
BC
BC
BC
BC
二、综合题(80分)
31、(1)四川盆地 丘陵 一 二 (4’)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3’)
(3)天然气或水能 (1’) (4)地形 光照 (2’)
(5)两点:一要有图例;二要经过1000m和200m等高线弯曲最大处 (2’)
32、⑴华北平原 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2’) 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2’)
⑵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 水土流失(1’) 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遭到破坏(3’)
(3)春旱 夏涝 (2’) (4)水能 煤炭 中原 胜利 (4’)
(5) 兰新线----接亚欧大陆桥进入西欧(2’) (6)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1’)
33、(1)D (2)B (3)D (4)C (5)D (共5’)
(6)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少 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污染严重(4’)
(7) 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 (2’)
(8) 可利用京杭运河等天然河道作为输水渠道;投资省,建设周期短  黄河以南需建梯级提水设施,营运需要大量电能;沿岸工农业发达,排污量大,使北调水质较差 (4’)
34.(1)华北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 (4’)
(2)B地位于太行山迎风坡,降水量多;A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量少 (4’)
(3)该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7~8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 (3’)
(4)A (1’) (5)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4’)
35、⑴图略,大致途径杭州、苏州、无锡、镇江东、扬州、高邮湖东、淮安、宿迁,接图上运河 (1’)
⑵苏北灌溉总渠 增加了淮河入海通道,泄洪能力增强,减轻洪灾;丰富了沿岸地区的灌溉水源(3’)
⑶沪宁杭 丰富的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6’)
(4)人多地少 (1’) 人口增长迅猛;建筑交通用地增加;退耕还水;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退化 (答对任意三点得3’)
(5)人均拥有量小;南多北少 (2’)
(6)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上游支流多,流量大;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排水不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