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综合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地理综合卷[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09 17: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5东阳高二地理综合卷
命题人 横店高中 童益民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单位:米),OP为纬线,完成1-5题
( )1.下列四地坡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 下列四地降水相对较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3.图中等高线XY的值不可能的是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
( )4.AB间图上距离为5厘米,9月23日早上A地见到太阳的最早时间是当地
A.6时 B.7时 C.8时 D.9时
( )5.有关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④地茶农可见A地长有杜鹃花
B.B地与A地的气温差不到1°C
C.③地长有茂密的毛竹林
D.在B处砍伐森林,由于距离远,对A处无任何影响
(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下列哪条分界线
A.暖温带与中温带 B.热带与亚热带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 )7.下列哪条山脉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A.大兴安岭 B,阴山 C.太行山 D.贺兰山
( )8.关于我国气候的 农业评价不正确的是
A.夏季普遍高温,热量充足 B.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带来旱涝灾害 D.南北方常有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 )9.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A.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 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C. 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 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 )10.关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正确述说是
A.在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并且排列较密
B.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其原因是国土跨经度大
C.由于地势高,青藏高原是我国 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我国一月0度等温线穿过长江一带
(   )11.有关环境对人口数量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 A、 自然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明显高于对死亡率的影响 B、 环境污染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C、 伦敦烟雾事件完全是由于天气状况造成的 D、克山病、大脖子病、大骨节病的发生,均与环境中缺乏碘元素有关
(   )12.若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则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肯定相同  
B.两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一定相同  
C.两国生产力水平大体相近  
D.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图5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回答13--14题。
(   )13.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B.动力 C.劳动力 D.市场
(   )14.根据生产布局的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Ⅰ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成本优势
技术优势 C.管理优势 D.品牌优势
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油价飚升,西方发达国家又喊出“石油危机”“能源危机”。据此判断15---17题。
(   )15.在这次原油价格变动中获益最大的发达工业国是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   )16.“石油危机”“能源危机”的客观原因是
A.欧佩克组织提价          B.油田产油少了
C.产油地区分布不均 D.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
(   )17.由于石油用量增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①全球气温上升②臭氧层空洞扩大③光化学烟雾增加④地方病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回答18、19有关中、印、美、日四国经济、城市发展的问题:
( )18.四个国家中
A.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高
B.目前,美国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C.日本的工业近年来向太平洋沿岸地带集中
D.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孟买
( )19.四个国家中
A.中国的棉花、茶叶、玉米产量最高
B.印度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C.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但也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不需进口农产品
( )20.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面积占城市空间相当大的一部分
B.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工业区自然团聚,不断向市中心迁移
D.以上三种功能区相互交错,布局混杂,联系方便
比较甲、乙两图,判断21--22题
(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甲、乙两图中的岛屿均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C.甲、乙两图均位于东半球
D.A地位于B地西北方向
(   )22.下列有关两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那天,南京昼夜平分
B.甲、乙两图中的岛屿植物类型相差不大
C.甲、乙两图中的岛屿东部降水都比西部多
D.乙图中的岛屿东西两侧气候特征有明显差异
( )23.若图中所示为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位置示意图,则正常年份,雨带移动到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正处在扬尘、沙尘暴频发季节
B.北回归线标志塔正午影子的长度为全年最短的时期
C.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一年中多雨的季节
D.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大规模向赤道以南迁徙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降水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24-28题
( )24.该地7-8月份降水总量大约为
A.50mm B.90mm
C. 450mm D.750mm
(   )25.下列纬度最接近该地的是
A.0°N B.39°N
C.40°S D.53°S
(   )26.该地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大豆 C.棉花 D.油菜
(   )27.该地不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A.暴雨 B.寒潮 C.台风 D.沙尘暴
(   )28.关于该地的叙说错误的是
A.该地降水集中,每年都会出现洪涝灾害
B.该地可能有严重春旱,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办法之一
C.好望角与该地多雨期相同
D.南半球无与该地相同的气候类型
( )29..右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图中的阴影和非阴影为日期不同的部分。那么,此时太阳直射的经度位置是:
A.00 B.1800 C.900 E D.900 W
( )30.下列关于宗教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督教源于阿拉伯半岛,通过迁移扩散向外传播
B.伊斯兰教起源于巴勒斯坦,是靠政治力量完成对外扩散的
C.佛教产生于今尼泊尔境内,其早期全部是迁移扩散
D.任何宗教的传播扩散的类型均不是单一的
二. 综合分析题(共60分)
31.读右图,N为北极点,AB为赤道上的一段,其长度与经线NA或NB等长。CDE为晨昏线,其中CD为晨线。(10分)
此日,C点昼长为 小时 ,日出时间是
若A点经线为0°,此时北京时间为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
若D点纬度为7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敦炎热少雨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伏旱天气
C.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D.我国北方沙尘暴横行
32.读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替对照图(两国比例尺相同)问答:(12分)·
(1)如果中国A地为125°E,则重叠部分的美国所对应的地点经度是 ;A地是北京时间2004年7月2日16时40分,与A地重叠地点的时间是 。
(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相同的气候类型有 、 ·
(3)从本图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 (温度带)的范围更大。
(4)美国西部以 工业闻名于世。我国将在西部重点建设 工业。美国棉花带的分布地区,大致与我国 商品棉基地相当(举一例)。
(5)19世纪初的美国西部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的情况基本相似。比较中美两国二战以来经济布局总体空间变化的特点:我国是 ,美国是 。
(6)美国西部大开发始终以交通为先导,对我国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正在西部修建的铁路是 ,其建设主要困难是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8分):
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织,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两岸富饶的大地哺育了我们炎黄子孙。
在黄河流域已发现仰韵、龙山以及新石器时期的各种文化遗址1600多处。大量出土文物表明,我们的祖先已在这片沃土上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雄辩地说明,黄河流域曾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的规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黄土高原的生态,导致黄土高原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
(1)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化源地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这说明文化源地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按文化源地分类,黄河流域属于 源地。
(2)如今的黄河流域有着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主要是在土地的
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主要是由于
① ②
这说明文化景观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就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黄河流域的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① ② 。
(5)目前,黄河流域积极开展植树种草活动,其主要目的是
A、农业多样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B、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
C、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 D、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
34.读我国东经89°附近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1分)
⑴填写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 ;B ;C ;D 。
⑵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达 米;我国唯—一处不受冬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位于图中字母所示的 地。
⑶填出源于D地形区的流入印度洋的国际河流两条: 和 。
⑷在A地区发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反映出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面貌是 。
⑸说出位于C地区的历史上兴盛一时的古城名 。
⑹据考证,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曾经经过图中的 地区,《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描述的也是该地。
35.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的图例还不完整,请给予补充完整。
(2)非洲气候类型呈东西延伸的带状,并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呈 分布。
(3)图中的岛屿名称是 ,它东部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在这里分布的纬度偏高的原因是 。
3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弧线C为晨昏线,且C线的右侧为黑夜,此时北京是( )
a.10点 b.2点 c.14点 d.22点
(2)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南极考察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此时是考察的最佳季节
南极点终年可见极光
极地地区无其它生物活动
从上海直达A站比到B站近
(3)填写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名称
海洋:① ② ③
考察站:A的名称 。
B的名称 。
(4)B站在A站的 方向,飞机从A站沿所画线路到B站方向的变化是( )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b.先向南再向北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5)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 、 、 。
参考答案
命题人 横店高中 童益民
1---5 DDADC
6---10 DADAA
11—15 BDDAA
16—20 CDDCB
21—25 CBBCB
26—30 CCABD
31.(10分)(1)6 9 (2)17 45°E (3)A D
32.(12分)(每空1分)
(1)75°W 2004年7月2日3时40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亚热带 (4)电子 能源(石油) 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5)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扩展 由东北部向西向南扩展
(6)青藏铁路 地势高 冻土广布
33.(共8分)
(1)黄河横贯东西,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文化系统
(2)利用类型(或利用形态等)
(3)人口增长过快;滥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等;
(4)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技术创新,有剩余产品 ;劳动分工
(5)B
34.(本题11分)
⑴准噶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⑵9003.13 D
⑶雅鲁藏布江 怒江(或印度河) ⑷湿润的森林茂密环境 ⑸楼兰 ⑹吐鲁番
35.(8分)(1)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2)对称
马达加斯加岛 热带雨林气候
东面海洋有暖流经过、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处在山地的迎风坡
36. (本题11分)
(1)b (2)A
(3)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长城站 中山站
(4) 东南 a
(5)酷寒 干燥 烈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