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 斜面的作用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 斜面的作用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3 18: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背景和目标
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认识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斜面。他们将通过动手实践,明白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的坡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还将在实验中对比测量直接提升重物与用斜面提升重物所用力量的大小,也将在实验中更深入地对比研究同一重物在不同坡度斜面提升时的用力情况。通过认识斜面,提出“斜面是否能够省力”的科学问题,设计出简单的对比实验并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可以获得对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省力原理的认识。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七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杠杆、轮轴、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这些简单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且能够在多次研究的过程中较熟练地运用着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斜面的作用》一课,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斜面有什么作用?2.不同坡度的斜面;3.生活中的斜面。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斜面可以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的科学概念。从而对简单机械概念进行了扩充。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能制定一个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两组对比实验,通过操作实验并根据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斜面能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六、教学准备
50g钩码若干,5N测力计,斜面装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聚焦课堂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简单机械,他们都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将注意力自然到转移到课堂上来。)
二、创设情景,提示研究主题
师:孩子们,如果老师叫大家把眼前这两个很重的油桶搬上货车,有哪些办法可以把油桶搬上去呢?
生:1、直接搬上去,师提醒:注意了,这个货物很重。
2、我觉得可以用一块木板,让油桶滚上去。
3、用滑轮组吊上去。
……
师:你是说用这种办法吗?(出示工人搬货物的图片)你怎么会想到这种办法呢?
生:自己经历过。
生:生活中看见过搬运工人用这种方法。
……
师:你们真动脑筋。我们把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既亲切又自然地引出“斜面”,能让学生短时间内集中注意,产生兴趣。)
三、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师:大家比较刚才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呢?
生:斜面
师:搬货工人搬运重物的时候为什么要选用斜面呢?斜面有什么作用呢?(板书:斜面的作用)
生:斜面可以更省力,也可以让我们更方便。
师:斜面与什么方法相比会省力?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我们要怎样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生:比直接搬上去省力。
生:比滑轮组方便
生:可以通过做实验。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以下的材料。
师出示实验材料(钩码,弹簧测力计,斜面装置)
师: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师:设计实验计划前,请大家思考利用以上材料做实验时改变的是什么呢?不改变的又是什么呢?
生:改变的是一个是直接提升物体,一个是沿斜面提升。不改变的有坡度,弹簧测力计、斜面。
师: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吧。
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教师在各组中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员汇报本组的设计,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教师课件出示实验计划、注意事项、成员分工。
教师宣布开始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我的发现”。(教师在各组中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数据,得出结论。抽学生上台展示
师生共同小结: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板书:斜面可以省力)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已经能够较熟练地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且这一实验并不复杂,因此这一环节老师只是提供材料让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通过讨论确定方法,在实验中记录、分析数据,在集体研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斜面可以省力”的概念。)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验证了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斜面有的坡度大,有的坡度小。坡度的大小会影响到省力的大小吗?
生:会有影响。
师:猜猜看,坡度的大小对省力情况有什么影响呢?
生: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学生可能会说:坡度越大越费力。教师应及时纠正为“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因为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
师:同样,这是你们的猜想,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个实验改变的量是什么呢?不改变的量是什么呢?
生:改变的是坡度的大小,不改变的是被提升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等。
师出示材料:(钩码,测力计,斜面装置)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再设计个对比实验。
小组汇报员汇报实验设计的方案,其他小组评价并补充。
小组开始实验,记录员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抽学生上台展示
师生共同小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板书)
(设计意图:在前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建立“斜面”的概念,知道了“斜面可以省力”。师随机搭的新斜面,会引发学生新冲突,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如何?从而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动力。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使学生对“斜面”的概念有了深入了解。)
四、拓展应用,联系生活实际
(一)研究盘山公路
师:学习了科学知识就应该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生活中随处能见斜面,谁能解释下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型呢?(出示盘山公路课件)
生:盘上公路使坡度变小了,能够省力。
(二)联系生活
师:联想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或者东西运用到了斜面的原理?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斜坡、菜刀、本地的莲花桥引桥、螺丝钉、钉子)
(设计意图: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研究所得去解释生活现象,有利于概念的建构。)
五、小结回顾
师生共同回忆:斜面的概念、作用、坡度的大小对省力情况的影响。
(设计意图: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六、作业
(一)自己制作两枚纸质螺丝钉。
(二)同样长的螺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继续突破本课的知识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七、板书:?????????????????????
斜面的作用
斜面能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
实验相关表格
实验计划(一)
实验名称
斜面能不能省力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计划(二)
实验名称
斜面坡度大小对省力情况的影响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
我们的发现
1次( 个)
2次( 个)
3次( 个)
4次( 个)
直接提升钩码的力
(N)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用1、2、3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钩码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钩码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