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测量呼吸和心跳》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学生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不仅能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心跳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到呼吸、心跳与运动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他们随时了解到身体的健康状况。另外,教材中的实际测量以及数据统计图也尤为重要,它教会学生在搜寻科学数据时要力求准确、严谨。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对知识、技能、情感三大目标的定位,已打破原有的分块陈述模式,因此课堂的一开始,师生之间先进行亲切、和谐的交流。加上轻松活泼的热身运动,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教学本课时,是通过如下几个活动进行的:
首先,通过教师与学生彼此间亲切的问候来拉开本课题的序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轻松愉快的做热身运动,并引导他们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及时记录自己在平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后以及休息3分钟后三种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所测量的数据转换成数据统计图,这样可以更直观、形象地使学生了解呼吸、心跳与运动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2.学会对搜索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
3.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4. 认识到运动之后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与运动是有联系的。
5.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更加关注身体健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秒表或者计时钟、记录表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活动:同学们喜欢玩游戏么?下面来跟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高矮人
2注意:感觉自己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热身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引出心跳与呼吸在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谈话:通过运动,我们都感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加快了,那么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通过怎样的方法可以知道?(测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量心跳与呼吸,了解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的变化规律。(板书出示课题)
二、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测量安静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测呼吸。
(1)我们先来测量在安静状态下(贴板书),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我们可以将手放到上腹部,觉得自己的肚子一起一伏,这是一次呼吸,也可以将手放到鼻子下面,、手感觉到一冷一热,这是一次呼吸。那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的呼吸每分钟会是多少呢?试测10秒钟,报数。(3-5下为准)
(2)同学们会测量了吗?准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计时开始(播放课件—1分钟定时器),学生测量。
(3)你的呼吸是多少次?请将你测量的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上。
(4)小结:每个人的呼吸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
2、测心跳。
(1)先感受心脏的位置。了解什么才是一次心跳?(请学生描述一下,然后播放课件—心脏跳动)
(2)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心跳?
摸脉搏,摸颈动脉,摸心跳(每说一种方法,就让学生感受)
(3)请同学们试测心跳10秒钟。
(4)会测量了吗?我们现在就始正试测量,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集中注意力,计时开始(播放课件—1分钟定时器)。
(5)你的心跳是多少次?请将你测得的结果记录活动记录到表上。
(6)小结:每个人的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心跳在80次左右。
3、算平均值
分小组算出一分钟呼吸和心跳的平均值,全班交流。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课件--不同年龄段人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
(二)测量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我们要在运动结束后马上测出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我们自己同时可以既测量呼吸又测量心跳吗?不可以,你有什么办法吗?(我们可以两个学互相测量。)
2、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135组同学为一组,246组同学为一组,135组同学先运动,结束后自己测量呼吸,由同桌帮你测量脉搏(课件-分组测量的要求)。
3、分组做下蹲运动,有心脏或哮喘等疾病的同学不要做剧烈运动,可以测平时的心跳。
4、135组同学准备,计时开始。运动,放音乐。结束后,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科学的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计时开始测量。请同学们把结果记录下来。
5、246组同学准备开始运动,放音乐,测量。记录结果。
6、说一说运动后你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
7、全班休息2分钟(课件—播放录像呼吸和心跳)。
(三)测量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1、两组互相测量,先测量135组,因为它们已经休息够3分钟。
2、准备开始,学生测量,记录。246组测量,记录。
3、说一说你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多少?
三、整理、分析数据、总结
1. 今天,我们测量了同学们常态下,运动完后,休息后的心跳与呼吸,下面我们把三项数据制作成柱形统计图。(以一个组为例)
(设计意图:制作统计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柱形或折线统计图,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知道制作统计图也是整理数据的一种好方法。)
2. 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在做好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制图,讨论,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看到的现象做出解释,从而引导他们发现呼吸与心跳的次数与运动是有关系的)
3.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交流小结,使学生的发现从对关注客观事实到规律性总结发展。
四、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我们知道,运动可以使人的心跳与呼吸加快,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健身对人体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到底运动多好还是运动少好呢?运动和人体又有什么关系呢?课后大家搜集关于运动和健身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