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3 10: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一带一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Part 1张骞出西域一、西域的地理位置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张骞通西域 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是谁应募出使?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张骞通西域二、“招贤令”——张骞领命出塞张骞出塞的原因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联络大月氏(dà ròu zhī)夹击匈奴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三、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四、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虽未能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但使得汉朝了解到了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通西域五、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通西域六、二次出使西域的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自学阳关出发时间目的结果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人,
共同夹击匈奴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公元前119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第一次第二次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互学: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Part 2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西 亚欧 洲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丝绸之路葡萄核桃苜蓿石榴 良种马丝绸哈哈,你知道这些物品哪些是我从西域驮回来的?哪些是从中原驮过去的吗?丝绸之路产自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物品名称中带”胡”字,例如:胡萝卜、胡蒜、胡瓜、胡豆、胡麻、胡桃、胡笛等等。西来1、陆上丝绸之路中原地区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绸、
漆器、金属工具等物品传到西域。东去丝绸之路3、丝绸之路的影响 材料一:据《汉书》记载,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呈现繁荣状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金器、漆器、银器源源不断传入西方,西方的香料、珠宝、皮货、药材也不断运到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西传,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西方的各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请根据材料,归纳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大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港口孟加拉湾印 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丝绸之路马来半岛黄海朝鲜、日本Part 3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西汉)公元前60年职责: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意义:时间: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西汉) 新疆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对西域的管理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东汉明帝时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对西域的管理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 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对西域的管理甘英出使大秦意义: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小结丝绸之路开辟交流张骞通西域管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汉:西域都护东汉:班超经营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