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身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的第1课,本单元是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一)、《植物的叶》(二)、《植物的茎》五课组成,主要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植物的身体》一课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植物及植物的各个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野外实际观察搜集各种信息资料,获取对植物的认识,掌握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养成写观察记录的习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课标》落实到具体的内容标准第三部分中关于生命世界中的第一小部分:多样的生物里关于常见的植物部分。本节课在学生对植物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周围的植物进行系统地观察和研究。
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从新课程三维目标出发,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
科学知识: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由以上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难点:不同种类的植物,各部分名称相同,但是形态各异。理解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这六部分,从而认识其他不同种类的植物。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到植物的多样性,
2、通过观察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并初步认识植物的不同形态的器官。探究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用植物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3、通过让学生探究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植物的重要性。
学法:同桌进行观察学习,并在全班内交换信息。通过讨论的学习方式认识到倾听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的测评练习纸。
六、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现在春天到了,外面的花都开了,你有什么感觉?
2.老师这里有一些植物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看?大家在看的过程带着问题去看。看完这些植物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3.师:(看多媒体课件)植物的形态各异,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现在地球上已知的植物有30多万种。
3.师:我们常见的植物的身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植物图片的方法来学习植物的身体。
(二)观察指导
1.师:播放课件第一种植物凤仙花。同学们根据图片和自己平常的已有知识来看植物的身体的结构。
2.这里老师还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观察记录表,大家请把它填起来。
3.一会同学们观察的时候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观察整体,把植物的名称和身体共有几部分记录下来,然后再局部仔细观察,记录你们的发现。
4.学生观察后,记录和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老师指导
5.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它的三种植物
汇报交流
1.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观察记录。看学生的观察记录
2.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蚕豆的身体结构,总结完整的植物的身体的结构。
3.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植物器官的不同形态。
(四)巩固拓展
1.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老师准备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里面有许多这样常见的植物,下面自己考虑一下,他们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2.学生回答,老师指导。
3.师: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开花植物都具有这六部分,但也有些植物,它们缺少其中的几部分,我们想一下。
4.学生思考,举例植物身体不完整的例子。
5.师: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完整的六部分,有的植物在不同的时期只具有其中的几部分。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植物不开花,不结果,让我们来看一下图片。
6.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想一下植物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7.生思考,老师加以指导。总结怎么对待自然界中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