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7.2 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23 12: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7.2 欧姆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
A.?欧姆??????????????????????????????????B.?法拉第??????????????????????????????????C.?伽利略??????????????????????????????????D.?焦耳
2.由欧姆定律公式 变形得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1·c·n·j·y
3.如图是根据伏安法测电阻测的电阻RA和RB的几组电流和电压画出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出电阻RA和RB的大小关系(??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RA>RB?????????????????????????????B.?RA=RB???????????????????????????
??C.?RA<RB?????????????????????????????D.?无法确定
4.已知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如图是甲、乙两灯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则电路的工作电流和电源电压最大分别是(??? ) 2-1-c-n-j-y
A.?0.5A? 9 V?????????????????????????B.?1.5 A? 12 V??????????????????????
???C.?1.5 A? 8 V?????????????????????????D.?0.5 A 8 V
二、填空题
5.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定值电阻为________ ;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6V,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A: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0.这个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6.定值电阻R1=10Ω,R2=5Ω,串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I1=0.2A,则电源电压U=________V;若将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干路中的电流I=________A。
7.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________ 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________ 。 21*cnjy*com
8.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4.8V,电流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来源:21cnj*y.co*m】
9.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4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读数为2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出处:21教育名师】

10.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版权所有:21教育】
11.有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组成电路,总电阻是________Ω,为保证元件安全,电源电压应不超过________V。
12.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8V,它的电阻为20Ω(假设灯丝电阻不受温度影响),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
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8V,通过它的电流是0.2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调为4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1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________Ω,将元件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则元件乙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三、计算题
15.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的电阻是20Ω,灯L2的电阻是1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 A,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灯L2的电流;
(3)电流表A的示数。
四、真题演练
16.如图所示是电阻RA和RB的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是10Ω B.?当RB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RB的电流为0.1A C.?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为1:2 D.?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17.某小灯泡上标有“6V 6W”字样,其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小灯的电流为__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

1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灯L2两端电压为________V,灯L1、L2的阻值之比为________。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为0.9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__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20.如图所示,阻值为4Ω的电阻R1与2Ω电阻R2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3A,则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A
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科学家是欧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欧姆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间的关系。
2.D
分析: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是电阻的计算式,不是它的决定式,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电压为0时,电阻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3.C
分析:图中的图像为电阻的伏安图像,比较电阻大小时,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电压相同时比较电流大小,电流小的其电阻大或电流相同比较电压,电压大的电阻大,图中电压相同时a的电流大于b的电流,B的电阻大于a的电阻.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I-U图像,利用欧姆定律R=分析解答即可.
4.D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当甲两端电压6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1.0A,当乙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乙的电流为0.5A,为保证电流安全,则最大电流为0.5A,当通过甲的电流为0.5A时,甲两端的电压为2V,则总电压为8V。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I-U图像的观察,先由额定电压确定甲乙两灯的额定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进而确定甲两端的电压,最后求出总电压。www-2-1-cnjy-com
二、填空题
5.4;1.5;4
分析:由公式R=U/I=2V/0.5A=4Ω。当两端电压为6V时,电阻不变,由公式I=U/R可知,电流为1.5A,当两端电压为0时,电阻的阻值不变,依旧是4Ω。 故答案为:4;1.5;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注意定值电阻不管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如何变化,其电阻大小都不变。
6.3;0.9
分析:解:两电阻串联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
电源的电压U=I(R1+R2)=I1(R1+R2)=0.2A×(10Ω+5Ω)=3V;
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
干路电流I=I1+I2= + = + =0.9A。
故答案为:3;0.9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及欧姆定律计算即可.
7.5;5
分析:利用电源和电流计算电阻为, 由于电阻是导体自身的特性,和电压无关,所以当电压改变时,电阻不变。 故答案为:5;5.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的大小,电阻是导体自身的特性,和电压无关。
8.0.32;15
分析:解:伏安测电阻电压表测被测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它的电流,
由图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示数为0.32A,即被测电阻两端电压4.8V时通过它的电流0.32A,由I= 可得被测电阻:21·cn·jy·com
R= = =15Ω。
故答案为:0.32;15
【分析】结合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读出示数,再利用I= 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
9.0.5;8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 与 串联,电压表测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的示数:I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阻 两端的电压: V,则电阻 的阻值: . 21*cnjy*com
故答案为:(1)0.5;(2)8..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求解即可.
10.【答案】10;2.5
分析:根据“I-U”图和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阻值为Ω;电路俩端电压为2V时,灯泡的电阻值为Ω,所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得,电路总阻值为2.5欧姆。 【分析】此题是对欧姆定律的考查,结合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25;15???
分析:两只定值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为R1+R2=15Ω+10Ω=25Ω;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的最大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 可得,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Ω+15Ω)=15V;
故答案为:25;15. 【分析】两电阻串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两个允许通过最大电流的较小值,然后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
?
12.【答案】串;10
分析: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8V,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分得的电压为: ?,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 ?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串联电阻的阻值: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运用欧姆定律解答即可.
?
13.0.1;40???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I= 可得,该电阻的阻值:R= =40Ω;(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半,变为4V时,导体的电阻仍为40Ω不变,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 =0.1A.
故答案为:0.1;40.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R=求出电阻;电压变化,电阻不变,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端的电压减半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
14.5;2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为, 当电阻串联时,各用电器分压和等于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为3V时,电阻甲和乙电压和为3V,根据图像,此时乙电阻分压2V。 故答案为:5;2.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分压和等于电源电压。
三、计算题
15.【答案】(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得,电源电压:U=U2=U1=I1R1=0.3A×20Ω=6V (2)通过灯L2的电流:I2===0.6A (3)干路中的电流为:I=I1+I2=0.3A+0.6A=0.9A,即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
【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变形式U=IR求出电源电压; (2)根据欧姆定律I=求出通过L2的电流值;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表的示数。21教育网
四、真题演练
16.A,B,D
分析:A.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为, 电阻是导体的特性,和电压无关,A符合题意; B.根据图像,但RB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1A,B符合题意; C.根据图像,当电阻并联时,即电压相等时,电流比为2:1,C不符合题意; D.当电阻串联时,电流相等,根据图像,在电流相等时,RA和RB的分压比为1:2,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结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解答电流和电压规律。
17.0.5;4
分析:解: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的电流I=0.5A;
由I= 可得,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R= = =4Ω。
故答案为:0.5;4
【分析】结合I-U图形,读出对应的电流,利用I= 可得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18.2;2:1
分析: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为U1 , 已知电源电压U=6V,则L2两端的电压:U2=U﹣U1=6V﹣4V=2V, www.21-cn-jy.com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
由I= 可得,灯L1、L2的阻值之比:
= = = =2:1。
故答案为:2;2:1。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依据的连接方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L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L1、L2的阻值之比.21·世纪*教育网
19.0.3;10
分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通过R1即电流表A1的示数:
I1= = =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
I2=I﹣I1=0.9A﹣0.3A=0.6A,
则定值电阻R2的阻值:
R2= = =10Ω。
故答案为:0.3;10。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I= 求出通过R1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I= 求出定值电阻R2的阻值.21cnjy.com
20.1:2;4
分析:由图可知,两电阻并联,已知R1=4Ω,R2=2Ω,则R并= ,
由I= 可得,电源电压U=IR并=3A× Ω=4V;
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 。
故答案为:1:2; 4。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首先求得并联电路的电阻,由欧姆定律I= 可求得电源电压,进一步可求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