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与凝固》教案
时 间
月 日
执教人
集体研讨
辅备人
课 题
4.5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了解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
2. 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3.能根据有无熔点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掌握硫代硫酸钠和冰的熔点。
技能目标
1.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熔化图象。在此基础上推理画出晶体凝固的图象,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学生比较熟悉但又不清楚的问题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教学难点
熔点、凝固点
教学过程
【自主敏学】自学课本,并思考
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举例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液态和固态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展示图4-1,刚从火山口喷发出的液态熔岩,冷却后变成固态,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那么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有什么特点呢?
下面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
【合作乐学】
小组活动:完成实验——海波的熔化
首先在实验前,介绍仪器的使用
实验前设疑:
加热时,海波和松香温度是否变化?是否一直在变化?
在实验的不断加热过程中,海波和松香的状态有无变化?
当状态发生变化时,温度是否变化?
3.按课本要求进行实验,时间和温度的数据记录从温度40℃开始记时,记录到固体全部熔化后3分钟结束。
作图并分析
【展示激学】
小组完成熔化图像。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和数据的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现象?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在怎样变化?物质状态怎样变化?画图的曲线形状又怎样?
总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并介绍其特点。介绍熔点并设疑:
书本表格内各物质都是晶体吗?
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说明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如何理解“特性”?
为什么无论外界的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为什么用钨丝做灯丝?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多少?
介绍逆过程----凝固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