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3 18: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一个主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19世纪以来的岁月对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长度来说,不
过是一个小小的时间点。但这个节点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却无与
伦比,百味交糅,是沉重,是耻辱,是鲜血,是伤痛,是从天空
坠入地狱的恐惧与沮丧,是在暗夜找寻光明的彷徨与曲折,是从
低谷向巅峰攀登的艰辛与壮丽,太多太多的往事与情怀足以让辩
才无碍的智者无语凝噎。 ————《复兴之路》
中国近代史学习的四条基本线索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中国近代的基本线索
1. 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
2.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内容:反帝反专制、争独立、求民主
追求现代化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理性化
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
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null
我们的历史课堂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本,至少两遍。
2、将所学知识点在课本上标注清楚。
新学期新要求
勤动嘴:上课跟上节奏,不要惜字如金
勤动脑:课堂积极思考,在理解中记忆
勤动笔:最好练习,形成自己的知识导图
鲜花是美丽的,但有一种花却是与罪恶联系在起。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与这种花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它对中国社又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历史。
第1 课 鸦片战争
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
3.认识《南京条约》的内容
4.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 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想一想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政治)
道光
清军机处
维多利亚女王
英国议会下院
封建君主专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差距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与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差距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文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军事)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外交)
闭关锁国与殖民扩张的差距

中 国 英国
总体状况 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国力强大




经 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兼并严重,政府财政困难 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最高,争夺市场和原料
政 治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政治 腐败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君主立宪)
军 事 军备废弛,装备陈旧 坚船利炮,海上霸主
外 交 闭关锁国 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英国商品滞销原因: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正当贸易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工业革命所激起的巨大生产力要求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走私鸦片
英国
中国
(贸易逆差)
棉纺织品



白银
出超
入超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想一想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英国赔钱
中国赚钱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一七九九年
一八二○年
一八二四年
一八二五年

一八二九年
一八三○年
一八三四年
一八三五年
一八三八年
一八三九年
4000多箱
7889箱
12576箱
20331箱
35445箱
40200箱





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799年向中国走私鸦片4000多箱(每箱重约50公斤或100公斤)到1839年猛增至40200箱。 (鸦片战争前40年,英国走私运入中国的鸦片有四十多万箱)
鸦片利润非常可观!
数量激增说明
第1课 鸦 片 战 争
吸毒人数:约200万

掠夺白银:约4亿两(1800---1840年)
材料一: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
——黄爵滋
材料二:(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 源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材料三: 炮子谣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鸦片给中国造成严重危害
白财
银政
外危
流机
清政府更加腐败
严军
重队
削战
弱斗

毒害人民身心健康
鸦片在英国是严禁销售的,强大的英国却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目的是什么?
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
假如你是清朝统治者,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峻局势,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道光帝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 1838 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点击图片播放
虎门销烟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纽约林则徐广场
为纪念 “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史料一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史料二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英勇抗争看过程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
中国的虎门销烟 ——直接原因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查办林则徐和英军谈判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初
2、过程: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初



占香港岛
进吴淞,占镇江
逼近南京
第二阶段
1841年初---1842年8月
厦门 定海 宁波失守


二.各阶层在战争中的表现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关天培
陈化成
守土捐躯是为社稷忠臣,
忘家忧国得以精神永世。
广州三元里抗英

关天培,今江苏淮安人。在虎门之战中面对英军进攻,顽强抵抗,最终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
陈化成,今福建厦门人。在吴淞之战中坚守炮台阵地,但终因寡不敌众,与手下近百人血洒疆场。
葛云飞,今浙江杭州人。在定江之战中奋勇杀敌,用佩刀劈死多人,最后全身受伤40余处,伤势过重而亡。
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中,清朝为什么会失败?
①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②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在鸦片战争中,清军调动10万人马,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只有4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结果却死了1个总督2个提督7个总兵2个都统和数千名士兵,而英军损失百人上下,以武力立国的大清王朝面对坚船利炮无能为力,屡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军事投入对比表
中国 英国
陆军 约10万人 约2万人
水师 约1万人 0.6~0.7万人
装备 船只多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 战舰20艘,船坚炮利
材料三: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根据材料思考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提出了一连串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至国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李志茗: 《鸦片战争前后的“研究西方热”评析》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制度、经济、军事、准备。

清政府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队战斗力弱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是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活动与探究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香港岛
新界
九龙半岛

割地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2100万银元约合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1个银元约合0.73两白银

相当于
1533万两白银
赔款加重谁的负担?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北京
营口
黄 海








汕头
天津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五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
危害:我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侵略者对中国经济掠夺
协定关税
便利侵略者向中国输出
商品和掠夺原材料
五口通商
清政府财政困难
人民的负担加重
赔款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英商进出口货物所交纳的税款必须由双方协议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割地
影   响
主 要 内 容
项目










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封建剥削制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 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
(即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
(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反封建
既反封建,
又反侵略

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年-1949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战前的中国 战后的中国
社会性质
经济形态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思想观念
阶级关系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主和农民
反封建
“天朝上国”、闭关锁国
地主和农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近代生产方式(外企等)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反封建反侵略
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出现新阶层(无产阶级和买办商人)
鸦片战争的影响
“英所未请,中国强予之!”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材料一:《虎门条约》第八款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
材料二:《虎门条约》英国人在中国违反法律,中国无权审判,而须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来判决。
领事裁判权
阅读材料和课文P7,除了上述权利之外,课文里还提到了哪些条约,侵略者们又攫取了哪些特权?
1843年
中英《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美国和英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权益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是学清政府无动于衷?还是。。。。。。?
1.落后就要挨打(教训);
2.中国人民具有无畏强暴,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3.我们要牢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不能盲目排外,善于接受新事物。
启示:
活动与探究
鸦片战争

曾经的灾难让我们深感耻辱,
曾经的奋斗让我们倍加振奋,
记住昨天的岁月,不是为了忧伤,而是为了奋发图强。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矛盾
(1856年—1860年)
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修约”
清政府



英法等国
(忙于镇压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 、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为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与第一次相同

1、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知识网络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背景
原因
意义
时间
鸦片战争

原因
结果
经过
时间

时间
内容
影响
性质
《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