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23 19: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习目标:
1、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 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
4、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 --水螅
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会固着在水草上,身体浅褐色,体长约1cm。
水螅的生活环境
水螅的外形
身体呈圆筒状,有触手。呈辐射对称。
什么是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水螅 水母 海葵
水螅的结构
触手
1、 结构简单的多细胞 动物
2 、体壁只有内外两个胚层构成
3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外胚层
内胚层
中胶层
体壁
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
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
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
中央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化功能,因称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消化功能:既可以在消化腔里进行细胞外消化;也可以在细胞里进行细胞内消化;
摄食与消化
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可比水媳大很多倍;
捕食器官:触手;
捕食过程: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
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循环腔;
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
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
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
繁殖方式
出芽生殖
群体生活的种类,芽体不离开母体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群体。
水螅-芽体
水螅的运动
借助触手和身体弯曲作尺蠖样运动或翻筋斗运动。
珊瑚虫
海蜇
桃花水母
海葵
珊瑚虫
1、身体呈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2、有口无肛门, 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3、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4、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具特有的刺细胞;
5、具有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一下其他腔肠动物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还可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2)部分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
二、扁形动物
绦虫
涡虫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阅读P6、观察图5-6说出扁形动物的代表涡虫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2、猪肉绦虫、血吸虫与人类的关系。
扁形动物代表动物——涡虫
一、生态习性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二、外部形态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0-15mm;
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功能。
背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 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生殖孔位于口的稍后方;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
前端感觉器官集中,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能产生定向运动。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形成的,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使其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眼点
耳突
背面
腹面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身体是由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形成的,由于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是扁形动物的运动能力比腔肠动物强。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所以,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摄食:

消化:
呼吸:
感官:
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 入体内,进行消化;
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体表扩散
眼点、耳突、
猪肉绦虫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
猪肉绦虫的成体,扁平如带,体长2-8m,700-1000个节片,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有小钩(2排,25-50个)。可钩挂和吸附在人的小肠内壁上。
猪带绦虫-头节
人吃了未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后患病。
浑身都能吸收营养,没有消化器官。最发达的是生殖器官。
预防猪肉绦虫病,要搞好粪便管理;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对“米猪肉”严加处理;注意饮食卫生。
猪肉绦虫病的预防措施
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血吸虫分雌的和雄的。在它们生长的某一个阶段,在水里,钻进皮肤,随血管到肠子的静脉里,然后在靠近肝的地方喝血长大。这个时候,雌的和雄的合抱在一起,产下很多卵。那些卵有的会在肝里,有的会随大便排出去。久而久之,肝就会纤维化,硬化,腹水。

解放前,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大约有1000多万人患此病,受此病威胁1亿多人。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能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胀、腹水等症状、使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儿童不能正常发育,妇女不能生育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钉螺,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背腹扁平 2、两侧对称
3、有口无肛门 4、有三个胚层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辐射对称
两胚层
左右对称
三胚层
较弱
较强


圆筒形
扁形
有口无肛门
水螅 涡虫
身体的对称性
身体的胚层数
运动能力
是否有刺细胞
体型
相同点
(绘制知识概念图)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肛门
代表动物
存在价值:可使用;可形成珊瑚礁等
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部扁平;有口无肛门。
主要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多数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畜产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
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海洋)
水螅
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5-12条触手,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有消化腔,是细胞外消化,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多营寄生生活)
涡虫
生活在水中,口在腹面,口内有管状咽,食物在肠内消化,无肛门。
填空题
(1)从腔肠动物开始,体壁出现了两个胚层,
即 和 。
外胚层
内胚层
(2)水螅、海葵等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生活在 中,体壁由 、 构成;
体内有 ;有 ,无 。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肛门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_______;________对称;有_____个胚层。
扁平
两侧

1、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
A.空腔 B.消化腔 C.体腔 D.内脏
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3、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4、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5、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
A.口、咽和肠 B.口、肠和肛门 C.口、咽、食管 D.口、小肠
6、猪肉绦虫的体型是    ( )  
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不对称,梭形
B
A
B
C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