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秦二世更加残暴一、秦的暴政建阿房宫修长城修驰道建骊山陵墓修秦陵兵马俑运粮饷……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法律严苛束颈的铁钳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焚书坑儒” 秦始皇还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他发布焚书令,下令将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全部烧毁,仅许保留秦国的史书及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籍,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还下令将在背地里攻击和非议他的统治的460多名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在位时期那些压迫在秦始皇死后有没有得到一些改观呢?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昏庸残暴……指鹿为马法律严苛,刑罚极为残酷,单死刑就有车裂等10多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上交国家。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①修建阿房宫
②造骊山陵墓
③修筑长城
④修驰道、运粮饷 ……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法律严苛4.秦二世
更加残暴 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昏庸残暴,滥杀无辜,统治更加残暴。为了巩固帝位,他大杀宗室和先帝故臣,并株杀自己的兄弟姊妹20多人,还下令杀害大将蒙恬、蒙毅、冯去疾等重臣。他还让后宫无子女的宫女全部为秦始皇殉葬。唯恐墓中的秘密被泄露,他竟然残忍地把修陵墓的工匠都活埋于墓中闷死。他又征调能弓善射之士5万人屯守咸阳以加强暴力统治。 他不断增加赋税、徭役,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昏庸残暴,任意屠杀,不断加税加役,政治十分黑暗。 第一阶段: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
第二阶段:推翻秦朝——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二、陈胜、吴广起义 1.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前209年夏,被征前往渔阳戍边,遇雨误期,按律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渔阳 前209年大泽乡陈(张楚)大泽乡起义→占领陈,建张楚政权→挺进关中→
天下响应→秦二世反扑→吴广牺牲、陈胜被害。 时间、地点:
领导人:
原因:
口号:
经过:
结果:
意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秦朝的残暴统治戍边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大泽乡起义 → 占领陈,建张楚政权 → 挺进关中 →
秦二世反扑 → 陈胜、吴广被害,起义失败 “伐无道,诛暴秦”起义被镇压,没能推翻秦朝统治。 1.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陈胜、吴广他们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朝暴政 暴政必将激起人民的反抗,人民的反抗必将以推翻暴政为最终目的。项羽刘邦前207年
巨鹿之战
项羽以少胜多
歼灭秦军主力前207年
刘邦攻入咸阳
推翻秦朝统治 2. 推翻秦朝——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7年
地点:巨鹿
结果: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成为推翻秦朝统治
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刘邦:推翻秦朝
时间:公元前207年
经过:挺进关中,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成语典故:约法三章)
意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2. 推翻秦朝——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破 釜 沉 舟你认为项羽这样做高明吗?结果如何?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破釜沉舟的做法,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
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当时特殊情况之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破 釜 沉 舟曾经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为什么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因为秦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启示:暴政亡国,仁政兴邦。
民心向背决定社稷兴衰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前206年—前202年),史称“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谁? 三、楚汉之争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
西)人。楚国名将项燕之
孙。领导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秦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自杀。项羽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先于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
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刘邦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材料研读:依据材料,归纳刘邦能最终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刘邦项羽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
杀抢掠,失民心。广纳、善用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依赖武力,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兵败自杀原因: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秦王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在性质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秦
朝
的
暴
政农民
起义前期后期陈胜、吴
广起义项羽、刘邦领
导的农民起义西汉
的建立被镇压灭秦朝楚汉 之争课堂小结